出入量记录
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

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以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医疗机构中常用的出入量统计方法和记录方式。
一、出入量的统计方法1. 现场观察法:通过医护人员在患者床旁实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出入量变化较大的患者,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但需要医护人员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
2. 计量法:通过使用称重器、尿量计、引流袋等器械来直接测量出入量。
例如,测量尿液排出量时可以使用尿量计,测量呕吐物时可以使用称重器。
这种方法准确度较高,但需要适当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巧。
3. 计算法:通过计算患者摄入和排出液体的数量来统计出入量。
例如,可以记录患者进食的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排尿、排便、呕吐等的次数。
然后根据相应的计量单位,计算出入量的总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仪器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较快地获取出入量数据。
二、出入量的记录方式1. 手工记录:在纸质或电子表格上手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手工记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容易出现记录错误和遗漏的情况。
因此,在记录时需要仔细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修正错误。
2. 自动记录:使用电子出入量记录系统来实现自动化记录。
这种方法通过连接称重器、尿量计、引流袋等器械与电子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并计算出入量。
自动记录的优点是准确、快捷,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需要适当的设备和系统支持。
3. 移动记录:使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来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医护人员可以使用专门的出入量记录应用程序,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这种方法方便快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需要保证设备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图表记录:使用图表来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
可以绘制柱状图或折线图,将时间和出入量数量作为横纵坐标。
图表记录的优点是直观明了,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入量的变化趋势,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
总结:出入量的统计和记录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一、出入量记录的内容:1.出量:记录患者排尿量、呕吐量、排便量、引流液量、呼吸道分泌物量、伤口引流液量等。
-排尿量:记录患者每次排尿的时间、量和性状(如颜色、清澈程度等)。
-呕吐量:记录患者每次呕吐的时间、量和性状。
-排便量:记录患者每次排便的时间、量和性状。
-引流液量:记录患者每次引流的时间、量和性状。
-呼吸道分泌物量:记录患者每次抽吸呼吸道分泌物的时间、量和性状。
-伤口引流液量:记录患者伤口引流液的时间、量和性状。
2.入量:记录患者饮食摄入量、静脉输液量、血制品输注量、药物液体剂量等。
-饮食摄入量:记录患者各餐的进食量、进食时间和性状。
-静脉输液量:记录患者静脉输液的种类、速度和输液时间。
-血制品输注量:记录患者输注血浆、红细胞等血制品的时间和数量。
-药物液体剂量:记录患者口服或静脉给药的药物液体剂量。
3.其他相关内容:记录患者发热情况、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二、出入量记录的方法:1.出量记录方法:-排尿量:使用尿量容器收集每次排尿的尿液,并记录尿液量和性状。
-呕吐量:使用呕吐袋或量杯收集每次呕吐的物质,并记录呕吐量和性状。
-排便量:使用便盆或便布收集每次排便的粪便,并记录排便量和性状。
-引流液量:使用引流袋或容器收集每次引流的液体,并记录引流液量和性状。
-呼吸道分泌物量:使用抽吸管收集每次抽吸的呼吸道分泌物,并记录分泌物量和性状。
-伤口引流液量:使用引流袋或容器收集伤口引流的液体,并记录引流液量和性状。
2.入量记录方法:-饮食摄入量:记录患者每餐进食的量和性状,可以使用餐具或量杯进行量值估计。
-静脉输液量:记录输液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输液速度,可以使用滴定器对输液速度进行控制。
-血制品输注量:记录输注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输注数量,可以使用输液泵进行输注。
-药物液体剂量:记录给药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给药剂量,可以使用口服药杯或静脉注射器进行给药。
3.生命周期体征记录方法:根据医疗机构的要求和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生命体征测量设备,如体温计、血压计、脉搏计等,记录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一、出入量记录的内容:1.输入量:包括各种液体的饮食、静脉输液、输血等。
2.输出量:包括尿量、排出物、呕吐物、引导排尿的尿袋等。
3.出血量:包括术后出血、创伤出血、鼻出血等。
4.排便情况:记录病人的大便次数、性状、质地等。
5.其他漏出物:如呕吐物、引流物等。
二、出入量记录的方法:1.使用专用记录表格:可以使用纸质或电子表格,准备好记录项目的名称、单位和记录时间点。
2.记录频率:根据病人的状况和需要,通常每4小时或8小时记录一次。
对于重症和需要严密监测的病人,可以每小时记录一次或更高频率。
3.准确记录:护士在记录的时候需要准确、详细地记录,特别是关键数据,如输液量应该准确点滴滴数,尿量应该准确记录到毫升。
4.迅速反映变化:出入量记录是一个监测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和相关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累计和统计:根据每次记录的数值,把输入和输出的数值进行相加累计,或者进行统计处理,以及时评估体液平衡的情况。
6.交班记录:出入量的记录也是交班的重要内容之一,交班时应该把当天的出入量情况进行汇报,包括变化、异常情况以及相关处理情况。
三、注意事项:1.注意卫生:在记录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戴好手套等,以避免交叉感染。
2.保持隐私:在记录出入量的时候,护士需要注重保护病人的隐私,如拉好窗帘,避免他人的窥视。
3.出入量数据的准确性:出入量数据的准确性对于评估病人病情和指导治疗至关重要,因此,护士在记录的时候要认真仔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了解仪器操作:一些医疗设备如尿袋等,需要护士掌握正常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结来说,科学、准确地记录病人的出入量是护士重要的工作之一、只有通过准确的出入量记录,医护人员才能及时了解疾病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出入量的记录

① 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 1℃ ,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
失水3~5ml;
② 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 约失水1000ml; ③ 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 ④ 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
失更为惊人。
其他出量
引流量 :同 尿量一样测量 方法。 渗出液(大面 积烧伤):用 称重法来记录。 呕吐:同上法。
况及肢体是否偏瘫、血压是否下降。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记录方法
黑笔填写出入液量记录单的眉栏项目,如床号、姓名、日
期
出入液量记录,晨7时到晚7时用黑笔,晚7时到次晨7时用
红笔记录
总结,每晚17时作12小时小结,次晨7时做24小时总结。用
蓝黑钢笔填写在体温单的相应栏目内。
记录应及时、准确、真实、完整。
每日摄入量的记录
• 饮水量 • 食物中的含水量 • 输液量 • 输血量
记出入量应注意的事项
尿管:是否夹闭后未开放,或是尿管堵塞。 出量小于入量 入量小于出量
出量小于入量
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或者休克患者。 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心衰、全身水肿或电解质紊乱。
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全身水肿有无加重,呼吸是否
大便中的水分
1. 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于老玉米粒。
2.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
面团或香蕉肉。 3. 糊状便:此排便含水量约50%~80%。
4. 稀便(水样便):含水量更高8 0%以上。
5. 大便失禁(水样便):其含水量也在80%以上。
非显性失水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 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范文(通用十篇)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范文(篇一)工程预算是确定工程造价和工、料消耗的文件,是考核工程投资经济合理的依据。
所以做好工程预算的审查工作,将有利于提高设计水平和投资效益。
现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浅谈建筑工程土建预算的审查技巧。
一、重视搜集完备的依据性文件审查人员必须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搜集完备的编制预算的依据文件、材料,包括:1、建筑和结构专业提交的全套土建施工图;2、总图专业提交的土石方工程和道路、挡土墙、围墙等构筑物的平立剖图;3、工程所在地区的综合预算定额、建筑材料预算价格、间接费用和计取费用的有关规定文件;4、工程所在地的类似工程预算文件及技术经济指标(供参考)。
二、抓住审查重点工程量计算、单价套用和间接费的计取是审查工作的重点,应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1、工程量和单价的审查审查时应注意:A、编制预算时所使用的综合预算定额是否适用于本工程;B、预算书中不得重列综合定额中已包含的工程量范围;C、是否按定额规定的规则计算工程量;D 、防止出现张冠李戴,错套单价的现象。
各分部审核的重点不同,现按分部分述如下:(1)土石方分部应注意、本分部仅适用于土石方、满堂基础及基础定额中未综合的土石方项目。
运土数量中,是否已扣除了回填土数量。
如有地下室土石方工程时,在计算承台或砼基础时应扣减挖、填、运土的含量。
计算挖土高度时,不得把底板(或承台)的底标高作为挖土高度,应扣除原泥皮线标高。
地下室土方量要计入工作面的土方量。
要辨明挖土的土壤类别,以防止套错单价。
对高地下水位地区应注意增列地下水排水费用。
(2)基础分部:打桩分部的定额仅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陆上桩基工程,不适用打试桩及在室内或支架上打桩。
审查时应注意有否忘列各类桩基所对应的机械进、退场费用及组装、拆卸费用。
对于冲(钻)孔桩、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等1米内的砍桩头费用,定额已包括,不得重列。
超过1米砍桩头及吊运机械费用,不得漏计。
人工挖孔桩定额已包含扩孔5cm砼工程量,预算中不得重计,人工挖孔桩的弃土工程量不得漏列。
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

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以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为标题,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巧。
一、什么是出入量统计及记录方法出入量统计及记录方法是指对人体的液体出入量进行统计和记录的方法。
液体的出入量是指人体通过各种途径摄入和排出的液体的总量。
出入量统计及记录是医护人员在照料患者时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患者出入量的统计和记录,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出入量统计的方法1. 尿量计算法:通过收集和测量患者的尿液量来统计出入量。
通常使用尿量容器进行收集,并使用毫升为单位进行计量。
每次收集尿液后,将尿量记录在病历表格上,并进行累加计算。
2. 体重法:通过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来统计出入量。
每天固定时间称量患者体重,并将体重变化量转化为液体量。
例如,每100克的体重变化对应着多少毫升的液体摄入或排出。
3. 输液计量法:通过统计和记录患者的输液量来计算出入量。
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准确记录每次输液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输液速度。
根据输液液体的种类和输液时间,计算出输液的总量,并将其记录在病历表格上。
4. 饮食计量法:通过统计和记录患者的饮食量来计算出入量。
医护人员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包括每餐的食量和饮水量。
根据患者的回答,计算出每天的饮食总量,并将其记录在病历表格上。
三、出入量记录的要点1. 准确记录:出入量的记录要准确无误,避免因记录错误导致的液体平衡计算错误。
医护人员在记录时应仔细核对数据,确保没有遗漏或重复记录。
2. 及时记录:出入量的记录应及时进行,不要拖延或忽视。
特别是在患者需要密切监测液体平衡的情况下,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记录,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
3. 详细记录:出入量的记录应详细完整,包括每次出入量的时间、种类、数量和媒介等信息。
这样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他们判断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
4. 标准化记录:出入量的记录应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以便于医护人员查阅和分析。
危重护理记录单出入量总量统计模板

危重护理记录单出入量总量统计模板在医院的危重护理中,出入量统计可真是个大工程啊。
想想看,每天都要记录患者的各种数据,真的是一门艺术!护士们像是侦探一样,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
比如,病人喝水的量、排尿的量,还有那些流出的液体,哎呀,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让人脸红?但是,生命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得被记录下来。
你知道吗?这些数据就像是生命的节拍,让医生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病人的状况。
讲真的,有时候这些记录让人感觉像在做数学题,数来数去,真是没完没了。
不过,不要小看这些数字,它们可是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大事呢。
护士们总是说,没事多喝水,结果每天要记录的水量,真是让人目瞪口呆。
每当看到那些数字,有时候都想给病人一个大大的赞,心里想着:“你真是个好学生!”每次统计完出入量,总是有种成就感,就像打了一场胜仗。
你看,出入量统计不仅仅是数字游戏,更像是和患者之间的交流。
每次问患者:“您今天感觉怎么样?喝水了没?”这可不是随便问问,而是为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
毕竟,有时候他们可能不愿意说,结果就可能造成误解。
想象一下,一个病人其实很渴,却不想喝水,最后可就麻烦了。
这时候护士就得像个和事佬,耐心劝说:“亲爱的,喝点水吧,身体可是最重要的!”那些排尿记录,哎呀,说出来可能让人忍不住笑,不过这可真的是医生们决策的重要依据。
记录的时候,护士们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漏掉任何一笔。
说实话,做到这些真的需要点耐心,像是在给一颗小树苗浇水,慢慢地、细心地呵护。
每次看到统计表上的数据变化,心里就忍不住为病人打气:“继续加油啊,我们一定能战胜病魔!”出入量统计也是个团队活儿。
护士们总是互相帮助,分享经验,讨论数据。
就像一场小型的会议,大家热烈地讨论:“这个病人今天的出入量是不是有点异常?”然后便开始了细致的分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时候还会出现小争论,不过这都是为了病人更好的恢复。
毕竟,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患者早日康复,重返生活的舞台。
说到出入量的统计,老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确实如此。
患者出入量的规范记录

整理ppt
23
06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整理ppt
24
整理ppt
25
整理ppt
26
讨论: 常用饮水杯装多少ml水?
整理ppt
27
谢谢大家
整理ppt
28
整理ppt
18
05
措施
整理ppt
19
1. 提高护理人员对出入量统计的重视程度
出入量记录是为医生判断患者出入量是否平衡、 准确调整用药剂量确保病情稳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护 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记录严谨、准确、无误,以协 助医生判断病情、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在统计过程 中,因严格遵照“食物含水量换算表”进行换算,科 室备齐剂量准确的量具,给记出入量的患者发放量具。 培训、实施精确统计、大汗、伤口渗出液的方法。
整理ppt
16
患者及陪护因素
患者及家属对记录及统计出入液量重视不够,认为跟治疗无关 下面,嫌麻烦随意乱记,不适用测量容器,如进食水80ml可能随 便估计成50ml或100ml,排尿后也不测量而大概估计一下量,也 有排尿次数记录不准确的情况。
整理pptຫໍສະໝຸດ 17管理因素对出入量的管理、监控不到位,只凭值班护士计算数值,没有对 其查对,也没有及时的监控。患者自购测量容器不准确等等。
整理ppt
8
03
出入量记录的方法
整理ppt
9
记录内容
每日摄入量
饮水量 食物中的含水量 输液量 输血量
整理ppt
10
整理ppt
11
每日排出量
尿量 大便量 咳出物量(咯血、咳痰) 呕吐物量 出血量 引流量 创面渗液量
整理ppt
12
大便中的水分
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粒 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 糊状便:含水量约50-80% 稀便(水样便):含水量达8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问题
3
对于易收集的易记录,但对于难收集的或 需要进行换算的,记录比较困难。如:尿 失禁、出汗、切口渗液、发热、气管切开、 呕吐腹泻等。 4 液体的计算错误:如重复记录或累加错误。 5 其他因素:如不熟悉事物的含水量,不重 视静脉注射或口服药液等。
出入量的概念 每日出入量的记录
常见的问题和 对策
出入量的概念
出 量: 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 ① 显性失水: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穿刺液、 引流液、伤口渗出液等。 ② 非显性失水:指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 分。 入量:进入体内的所有液体。 包括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和输 血量。
18:40 小米粥 200 20:20
20:30 黄瓜 120
2012 .6.13 07:00
张丹 尿 350 张丹 张丹 大便 150 赵伟
11:35 白菜米饭 150 11:50 鸡蛋汤 300
12:30 13:45
16:05
苹果
100
王丽 24小时
总结
1620
1180 赵伟
奶
220
李彤
常见问题
常见水果含水量
名称 西瓜 甜瓜 西红柿 萝卜 李子 樱桃 黄瓜 苹果 梨子 重量(g) 含水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79 66 90 73 68 67 83 68 71 名称 重量(g) 含水量(g) 葡萄 桃子 杏子 柿子 香蕉 橘子 菠萝 柚子 广柑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65 82 80 58 60 54 86 85 88
出入量记录的方法
① 用蓝钢笔填写眉栏各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病
室、床号、住院号、诊断及页码。 ② 日间7~19时用蓝钢笔记录,夜间19时至次晨7时用 红钢笔记录。 ③ 记录同一时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在同一横格上开 始记录;对于不同时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应各自 另起一行记录。 ④ 24或12h就患者的出入量做一次小结或总结。需要 时应分类总结,并将结果用红笔填写在体温单相应 的栏目上。
采取的措施
1 护士要以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完成工作。 不能单靠经验,要依据真实数据来记录。 2 做好家属及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向他们讲解记录 出入量的必要性。多次宣教,教会他们记录的具体 方法,取得他们的配合。 3 使用标准的量具。 4 认真评估病人的出入量,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准确 性。鼓励病人使用固定的水杯、餐盒,便器。记录 时每次写上时间,列表记录。以免出入量混淆。对 已记录的做标记,避免重复记录。 5 加强制度管理,使用出入量专用表格,护士长要加 强检查,并加以指导和督促。
常见食物的含水量
含水100%:鲜奶、饮料、茶水、水
含水>90%:粥、汤、豆腐、新鲜蔬菜和水果 80%±: 酸奶、冰激凌、稠粥 70%±: 米饭、薯类、新鲜鱼虾、肉、蛋、豆腐干、摊
饼
30%±: 馒头、饼、面包、火烧、面条、各种肉类熟食、
粉丝、腐竹、点心、干货(做熟)
医院常用食物含水量
每日排出量
① 尿量
② 大便量
③ 咳出物量(咯血、咳痰)
④ 呕吐物量 ⑤ 出血量 ⑥ 引流量 ⑦ 创面渗液量
大便中的含水量
① 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
玉米粒 ② 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 似面团或香蕉肉。正常成人便量300g, 约含水70ml。 ③ 糊状便:此类型便含水约50-80% ④ 稀便(水样便):含水量达80%以上
出 入 量 记 录 单
日期 时间
入 名 称
量 ml
出 名 称
量 m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签名
日期 时间
入
量
出
量 签名
名称
ml
名称
ml
2012.6.12 07:15 粥鸡蛋
200 150
李彤
李彤
18:25 馒头
30
李彤
张丹
08:30 09:35
水
18:30 土豆牛肉 150
尿 180 李彤 李彤 李彤 王丽
尿大便 500
正常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平衡量
来源量(ml) 摄入量(ml) 饮水或饮料 1200 食物 1000 内生水 300 合计 2500 排除器官 排出量(ml) 肾脏(尿) 1500 皮肤(蒸发) 500 肺(呼吸) 350 大肠(粪便) 150 合计 2500
每日摄入量的记录
• 饮水量 • 食物中的含水量 • 输液量 • 输血量
含水量 食物 米饭 大米粥 大米粥 面条 馒头 花卷 烧饼 油饼 豆沙包 菜包 水饺 蛋糕 饼 干 油 条 煮鸡蛋 1个 单位 1 中碗 1 大碗 1 小碗 1 大碗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块 1块 原料重量(g) 含水量(g) 100 50 25 100 50 50 50 100 50 150 10 50 7 50 40 240 400 200 250 25 25 20 25 34 80 20 25 2 12 30 食物 松花蛋 藕粉 鸭蛋 馄饨 牛奶 豆浆 蒸鸡蛋 牛肉 猪肉 羊肉 青菜 大白菜 冬瓜 豆腐 带鱼 1 大碗 1 大杯 1 大杯 1 大碗 单位 1个 1 大碗 原料重量(g) (g) 60 50 100 100 250 250 6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34 210 72 350 217 230 260 69 29 59 92 96 97 90 50
非显性失水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 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 ① 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 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 ② 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 约失水 1000ml; ③ 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 ④ 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 失更为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