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记录出入量
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

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以出入量的统计及记录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医疗机构中常用的出入量统计方法和记录方式。
一、出入量的统计方法1. 现场观察法:通过医护人员在患者床旁实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出入量变化较大的患者,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但需要医护人员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
2. 计量法:通过使用称重器、尿量计、引流袋等器械来直接测量出入量。
例如,测量尿液排出量时可以使用尿量计,测量呕吐物时可以使用称重器。
这种方法准确度较高,但需要适当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巧。
3. 计算法:通过计算患者摄入和排出液体的数量来统计出入量。
例如,可以记录患者进食的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排尿、排便、呕吐等的次数。
然后根据相应的计量单位,计算出入量的总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仪器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较快地获取出入量数据。
二、出入量的记录方式1. 手工记录:在纸质或电子表格上手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手工记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容易出现记录错误和遗漏的情况。
因此,在记录时需要仔细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修正错误。
2. 自动记录:使用电子出入量记录系统来实现自动化记录。
这种方法通过连接称重器、尿量计、引流袋等器械与电子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并计算出入量。
自动记录的优点是准确、快捷,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需要适当的设备和系统支持。
3. 移动记录:使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来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医护人员可以使用专门的出入量记录应用程序,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这种方法方便快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需要保证设备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图表记录:使用图表来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
可以绘制柱状图或折线图,将时间和出入量数量作为横纵坐标。
图表记录的优点是直观明了,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入量的变化趋势,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
总结:出入量的统计和记录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出入量记录方法

出入量记录方法出入量记录是指记录患者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液体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还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疗依据。
下面将介绍出入量记录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
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前,首先要准备好工具和记录表。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准备量杯、尿杯、尿盆、尿布、纸巾、记录表等工具。
确保这些工具都是干净的,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2. 准确记录。
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时,一定要保证记录的准确性。
对于摄入量,要记录各种饮食的摄入量,包括饮水、饮料、流食、固体食物等。
对于排出量,要记录尿量、大便量、呕吐量等。
尤其是尿量的记录,要准确到毫升,可以使用尿杯进行测量。
3. 时间记录。
除了准确记录出入量的数量外,还要记录出入量的时间。
特别是对于排出量,要记录每次排出的时间,以便及时观察排尿或排便的规律性和变化。
4. 注意观察。
在记录出入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排尿和排便情况。
对于尿液的观察,要留意其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对于大便的观察,要注意其颜色、质地和次数等情况。
5. 交接班记录。
在交接班时,要将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及时记录在交班记录表上,并向接班护士进行详细的交接。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出入量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6. 注意事项。
在记录患者出入量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在记录尿量时,要确保尿杯的底部是平的,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在记录饮食摄入量时,要尽量让患者将食物吃完,避免残留的食物影响记录的准确性。
7. 与医生沟通。
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时,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如尿量明显增多或减少、排尿困难、排便异常等,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
总结。
出入量记录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记录出入量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严格按照出入量记录的方法进行操作,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的支持。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精确记载24小时出入量【1 】时光:介入人员;原则:明白重要性.选择好对象勤沟通记载.实时给反馈患者液体摄入量.排出量的盘算和记载是基本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临床现实工作中,出入量记载的精确性消失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轻易被护理人员疏忽.出入量的记载,怎么记才干更精确?入量起首,护士应记载患者所有的静脉液给液量.经胃管摄入液量.假如患者可以经口进食,须要记载患者经口摄入的液体(平日以毫升为单位)和患者摄入的食物(描写尺寸).临床中对患者各类饮食水量的盘算广泛缺少科学尺度.如患者服药时经口进少量水经常被疏忽.此外,固体食物的含水量.肌注和静脉推注的药液因为剂量小,也经常被疏忽.汇总肉眼可不雅察并可经由过程评估计具进行精确测量的入量,重要包含:①固体食物含水量: 用尺度秤取得食物重量, 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②饮水或饮料量记载: 用有容量刻度标识表记标帜的专用容器计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③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养分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④各类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打针的各类药物液体含量等.经常应用食物含水量表出量出量,重要包含尿液,其次包含大便量.吐逆物.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液量.胸腹腔抽出液量.各类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等.每班接班前,护士应清空尿袋及引流袋,将尿量.引流量和吐逆总量记载在出入液量登记表上.以往的研讨显示,护士对吐逆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盘算及记载是单薄环节,广泛消失对呼吸.皮肤.代谢等不轻易测量的无形掉水量的漏记.接下来汇总一下肉眼可不雅察并可经由过程评估计具进行精确测量的出量:①尿量:用有容量的专用量杯量取,尿掉禁者留置导尿管记载或是用尿布湿称重的方法将增长的重量千克按尿比重换算成毫升量.②各类胸腹腔.胃肠减压液量用量杯量取记载.③粪便量:100~300 g/d 含液量约 150 mL, 若为稀水便应排入便盆, 再倒入量杯, 酌情加已知容量水, 量取总量后减去已知水容量既得粪便含水量.④吐逆物亦同上大便含液量换算办法.⑤伤口渗液或汗液: 先称得湿床单或湿纱布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干床单等重量既得液体重量, 然后换算成毫升量.对于没有尿管的患者,在便盆内放置一次性尿液收集盆并指点患者将全体尿液留置于尿液收集盆内,防止测量误差.指点患者在须要清空一次性尿液收集盆时通知护士,切勿将尿液收集盆移走.护士在每次清空尿液时须将尿液倒置量杯内,严厉记载尿量.出入量该由谁记?正常情形下,护士理应对住院患者的饮食.用药.渗出等相干情形周全控制,从这个角度讲,出入量是应该由护士记载的.然而,因为大部分病院消失护理人力资本缺少的问题,护士可以或许完成通例治疗护理项目已属不轻易,准时记载患者出入量很难做到.国外研讨也显示,在记载出入量的进程中,患者积极介入是很重要的,可以或许进步记载的精确性.在这种情形下,很多病院,现实上是由陪护的家眷.护工或护理员来完成出入量记载的.这就形成了很多隐患.护士将这个工作交予他人,就消失沟通的问题.一旦沟通不到位,家眷或陪护对出入量记载的重要性懂得缺少,就会产生少记.多记.漏记的错误;又或者未能学会记载的办法,造成误记.此外,陪护或家眷义务心不强,也可能会疏于记载.是以,须要记载出入液量的患者须要护士多与患者.家眷.护工等多方面的沟通,宣教记出入量的重要性及办法,实时总结记载监视,进步记载的精确性.出入量该怎么记?测量体重从而懂得患者的一般情形是最简略精确的一个办法,特殊是针对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然而,临床上很多须要记载出入量的病人是卧床病人,很难精确测量体重.此外,患者的非显性掉水量是难以精确评估和记载的.研讨显示,对患者粪便.吐逆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盘算及记载是单薄环节,今朝广泛消失呼吸.皮肤.代谢等不轻易测量项目标漏记.此外,测量对象也须要引起护理人员的看重.很多时刻,一旦容器上没有精确的刻度,估算时必定会产生误差.。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

出入量记录内容及方法一、出入量记录的内容:1.输入量:包括各种液体的饮食、静脉输液、输血等。
2.输出量:包括尿量、排出物、呕吐物、引导排尿的尿袋等。
3.出血量:包括术后出血、创伤出血、鼻出血等。
4.排便情况:记录病人的大便次数、性状、质地等。
5.其他漏出物:如呕吐物、引流物等。
二、出入量记录的方法:1.使用专用记录表格:可以使用纸质或电子表格,准备好记录项目的名称、单位和记录时间点。
2.记录频率:根据病人的状况和需要,通常每4小时或8小时记录一次。
对于重症和需要严密监测的病人,可以每小时记录一次或更高频率。
3.准确记录:护士在记录的时候需要准确、详细地记录,特别是关键数据,如输液量应该准确点滴滴数,尿量应该准确记录到毫升。
4.迅速反映变化:出入量记录是一个监测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和相关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累计和统计:根据每次记录的数值,把输入和输出的数值进行相加累计,或者进行统计处理,以及时评估体液平衡的情况。
6.交班记录:出入量的记录也是交班的重要内容之一,交班时应该把当天的出入量情况进行汇报,包括变化、异常情况以及相关处理情况。
三、注意事项:1.注意卫生:在记录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戴好手套等,以避免交叉感染。
2.保持隐私:在记录出入量的时候,护士需要注重保护病人的隐私,如拉好窗帘,避免他人的窥视。
3.出入量数据的准确性:出入量数据的准确性对于评估病人病情和指导治疗至关重要,因此,护士在记录的时候要认真仔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了解仪器操作:一些医疗设备如尿袋等,需要护士掌握正常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结来说,科学、准确地记录病人的出入量是护士重要的工作之一、只有通过准确的出入量记录,医护人员才能及时了解疾病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临床护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管理要点

临床护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管理要点出入量是指患者24h内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护理人员有必要掌握正确地测量和记录患者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以作为了解病情、做出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入量:进入体内的所有液体,包括: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和输血量等。
出量: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包括:包括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引流液等。
记录患者出入量是基础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在临床工作中,多种原因导致护士记录患者出入量有误差,影响患者的治疗,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对了解患者病情、协助诊治至关重要。
进行出入量管理第一、评估与监测液体潴留情况(1)了解患者病史,密切监测临床症状,包括既往史、服药情况、出汗、呼吸情况、发热、纳差、突发液体丢失情况(如腹泻,呕吐)等。
(2)完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患者的意识,皮色、皮温、皮肤弹性、颈静脉充盈度,评估外周水肿情况,是否存在端坐呼吸,目前液体摄入量,患者的尿量、体重、腹围等。
通常患者发生血管舒张表现为血容量降低,但事实为水肿、液体较多。
患者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湿冷、毛细血管充盈差。
反之,患者出现血压增高、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氧饱和降低。
(3)关注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素、肌酎、尿比重。
第二、液体出入量平衡管理首先我们了解一个公式:出入量平衡=24小时入量-24小时出量(若为正值则为正平衡,负值则为负平衡)出量大于入量:常见于尿崩症,休克,过度使用利尿剂,大量呕吐腹泻,过度通气。
注意观察有无低血容量休克表现,意识瞳孔变化,生命体征,末梢循环情况等,及时通知医生。
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注意观察有无心衰,水肿发生,有无呼吸困难,水肿,颈静脉怒张,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等,及时通知医生。
第三、利尿剂治疗动态调整利尿剂使用时需要持续密切监测患者本身的服药依从性、对利尿剂的反应、电解质、肾功能、血尿酸等指标。
出入量记录方法

出入量记录方法出入量记录是指对患者每日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的一种护理工作。
正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对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出入量记录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出入量记录之前,首先要准备好记录表格、笔、尺子等工具,以及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
同时要对记录表格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2. 准确记录液体摄入。
患者的液体摄入包括饮水、饮料、流食等,护士在记录时应当准确记录患者每次摄入液体的种类、时间和数量,并及时记录在病历上,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摄入情况。
3. 准确记录尿量。
尿量的记录也是非常重要的,尿量的增减往往能够反映患者的肾功能和水盐代谢情况。
护士应当使用尿量杯进行准确的尿量记录,每次记录尿量的时间和数量,并及时清空尿量杯,以便下次记录。
4. 注意精确计量。
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时,护士应当注意精确计量,尤其是液体摄入的数量,可以使用专用的量杯或注射器进行计量,避免因为估算或不准确的计量导致记录错误。
5. 及时记录。
出入量的记录应当及时进行,不能拖延或遗漏。
特别是在患者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当加强对出入量的记录,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6. 定期汇总。
护士应当定期对患者的出入量进行汇总和分析,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向医生进行汇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注意卫生。
在进行出入量记录时,护士应当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污染记录表格或患者的食物和饮水,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结,出入量记录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大家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出入量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出入量怎样记?解决方案来啦~

出入量怎样记?解决方案来啦~鉴于很多护士想要了解出入量记录这一块的问题,下面小编将自认为是最简单实用的解决办法告诉大家。
01出入量该由谁记?对策:医生开立医嘱后由责任护士通知患者及家属记录出入量的要求、方法及重要性,指导患者及家属记录,并定时督查记录效果,对于不能配合记录的患者和家属,由护士或经过培训的护工记录。
02出入量怎么记?(1)制作常见食物、水果含水量表,每间病室放置一份。
(2)设计符合病区需要的出入量统计表格。
(另附)(3)统一测量工具:设计出入量统计包:包含带有精确刻度水杯,碗,量杯,电子秤。
(4)输液计量要准确,精确到0.5ml,要同时记录溶质和溶剂的量。
(5)粪便、呕吐物、汗湿的被服、引流液、伤口渗液均可用电子秤称重;对于引流液较少时可用注射器抽吸计量;留置导尿患者使用一次性精密尿袋。
(6)知道正常成人需水量(ml)=体重(kg)X 40(ml);人体不显性失水量:正常每天肺及皮肤蒸发水分850ml左右。
(7)实时记录,每8小时统计一次,对于出入不平衡患者,及时汇报医生,并根据患者生命体征作出综合判断和评估。
该方法简单方便,省却家属购买物品的麻烦;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避免漏记、错记,提高了记录的准确性。
附1:出入量记录表格病区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诊断时间入量(ml) 出量(ml)输液口服鼻饲其他尿粪引流液汗液呕吐其他附2:常见食物及水果含水量转换表(50g=1两)常用食物含水量食物单位原料重量(g) 含水量(g)米饭1碗(170g)100 70大米粥1碗 (500g) 100 400面条1碗(170g)100 70(汤另计)蒸蛋糕1碗(170g)50 25藕粉1碗50 210牛奶1杯100 87豆浆1杯100 96馒头、花卷1个250 25烧饼1个60 20蒸鸡蛋1碗100 260豆沙包1个100 34猪肉1块150 29菜包1个100 80水饺1个100 20青菜1份50 92大白菜1份7 96饼干1块100 2冬瓜1份50 97油条1块100 12豆腐1块40 90煮鸡蛋1个100 30各种常见水果含水量水果重量(g)含水量(g)西瓜100 79甜瓜100 66西红柿100 90樱桃100 67黄瓜100 83苹果100 68梨子100 71葡萄100 65桃子100 82香蕉100 60橘子100 54菠萝100 86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患者出入量的规范记录

02 出入量的意义
出入量的意义
正常人体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当摄入水分减少或由于疾病导致水分排出过多,都可引起 机体不同程度的脱水,应及时补液以纠正脱水;相反,如 果水分过多集聚在体内,则会出现水肿,应限制水分摄入, 为此,护理人员必须正确的测量和记录患者每日的摄入量 和排出量,以作为了解病情、作出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 重要依据。
出入量记录误差的原因
患者及陪护因素
患者及家属对记录及统计出入液量 重视不够,认为跟治疗无关下面, 嫌麻烦随意乱记,不适用测量容器, 如进食水80ml可能随便估计成 50ml或100ml,排尿后也不测量而 大概估计一下量,也有排尿次数记 录不准确的情况。
管理因素
对出入量的管理、监控不到位,只 凭值班护士计算数值,没有对其查 对,也没有及时的监控。患者自购 测量容器不准确等等。
05 措 施
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对出入量统计的重视程度
出入量记录是为医生判断患者出入量是否平衡、准确调整用药剂量确保病情稳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 记录严谨、准确、无误,以协助医生判断病情、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在统计过程中,因严格遵照“食物含水量换算表” 进行换算,科室备齐剂量准确的量具,给记出入量的患者发放量具。培训、实施精确统计、大汗、伤口渗出液的方法。
科室 / XX / 20XX.XX.XX
目录
CONTENTS
01 出入量的概念 02 记录出入量的意义 03 出入量的记录方法 04 出入量记录误差的原因 05 措施 06 常见食物含水量表
01 出入量的概念
出入量的概念
出量 入量
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
• 显性失水: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穿刺液、引流液、 • 伤口渗出液等。 • 非显性失水:指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记录出入量
维持体液平衡,即摄入液量与排出液量大致相等,是减少水肿、纳差、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发生率的重要前提,是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的保证。
因此,认真记录出入量,以达到体液平衡,是腹膜透析治疗的关键环节。
我们希望患者养成每天记录出入量的习惯。
在腹透日记上,有以下关于入量和出量的项目需要记录:
1、液体:是指摄入的各种液体状食物的量,如果汁、牛奶、汤类、酒类等,它们的含水量就是用量杯测得的实际毫升数。
2、食物:是指摄入的各种食物的含水量,它们的含水量等于实际的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如火烧100g的含水量=100g含水百分比(30%)=30g。
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见附表。
3、输液量:是指静脉输入的各种药物,如葡萄糖水、盐水、血浆,它们的含水量就是实际毫升数。
4、尿液:是指24小时内排出尿液的实际毫升数。
5、粪便:是指24小时内排出粪便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干便、糊状便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稀便的含水百分比为90%。
6、呕吐:是指24小时内呕吐物的实际重量乘以含水百分比,偏干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计为70%,偏稀的呕吐物的含水百分比为90%。
7、汗液:是指24小时通过体表蒸发和排出的汗液,通常计为500ml,体温每超过正常(37.3C)的1C,汗液多计100ml。
各种食物的含水百分比
主食类
粥米饭、红薯、土豆、
藕、山药、芋头馒头、饼、火烧、油条面条、面包、油饼
90% 70% 30% 菜类
豆腐和各种新鲜蔬菜新鲜肉类、
豆腐干、蛋类
鱼虾类
各种熟食(酱肉、
火腿类、烤鸭、
肉串、炸鸡)
粉丝、腐竹、各种
干货(豆、菇、
木耳、海带、肉松)
90% 80% 50% 10% 水果类:含水90%。
冰淇淋和酸奶:含水80%。
点心类(饼干、蛋糕、糖、巧克力等):含水10%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