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第六单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4课时 有趣的平衡|人教新课标 (9)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人教新课标 (9)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判断平衡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合作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平衡的概念2. 判断平衡的方法3. 平衡的实践应用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衡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判断平衡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判断平衡的技巧。
3. 实践: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平衡的乐趣。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衡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衡。
3. 实践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平衡。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平衡概念的理解和判断方法的掌握。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平衡教具:天平、杠杆等。
2. 教学课件:PPT、视频等。
教学建议1. 在讲解平衡的概念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要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乐趣中体验。
3. 在教学评价上,要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判断平衡的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平衡的知识。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步骤”部分。
教学步骤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掌握知识。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社会实践作业

综合实践作业案例及说明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
社会实践作业
1.“我是小记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去生活中调研走访自己关心的问题。
2.对于自己关心的问题,去网上搜查相关数据资料,让自己将要写的倡议书更加有理有据。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根据倡议的对象,将倡议书发布在合适的地方。
“实践出真知”,周末布置这个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调研走访及网阅查资料,对自己关心的问题有更多的了解,有更深刻的体会。
当学生准备了这些调研材料,写的倡议书,就有了针对性,就更有理有据。
此项作业约30分钟。
鲁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六单元 今天我当家 二、勤俭持家我能行

PART 2
学会理财
学会理财
理财的重要性 储蓄的好处 智慧消费
学会理财
理财的重要性
学会理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金钱,合理 规划支出和储蓄,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稳定和富 有。
学会理财
储蓄的好处
学会储蓄可以让我们有备无患,面对紧急情况 时能够及时应对。储蓄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节约 意识和自控能力。
学会理财
省电节能
要点二:充分利用自然光
要点内容: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对电灯 的依赖。在阳光充足的房间里,我们可以打开 窗帘,让阳光照进来,不仅能够节约用电,还 能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同时,我们还可以选 择使用能耗较低的节能灯泡,减少对电能的消 耗。
省电节能
要点三:注意电器待机功能
要点内容:很多电器在不使用时会进入待机状态 ,但是待机状态下仍然消耗电能。因此,我们要 养成及时拔掉电器插头的好习惯,避免电器长时 间处于待机状态,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另外 ,我们还可以使用插排带开关的插座,方便一键 控制电器的开关,更加便捷省电。 通过以上的省电节能措施,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 用电习惯,减少能源的浪费,保护环境,也能为 家庭节约一定的费用。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共同 为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
第六单元 今天我当家 二、勤俭持家我能行
勤俭持家我能行 1. 学会理财 2. 省电节能 3. 精打细算
4. 做家务助家人
PART 1
勤俭持家我能行
勤俭持家我能行
爱护家园 分担家务 合理安排时间
勤俭持家我能行
爱护家园
我们要爱护家园,保持家居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每天起床后,要整理床铺,将被子叠得整整 齐齐。洗漱完毕后,要及时将洗脸盆、牙刷杯 等清洗干净放好。在家里要注意节约用水和用 电,不浪费资源。还要定期打扫家里的卫生, 保持整洁的环境。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5篇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5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1第一单元:自然奇观图片展这次实践活动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教学,事先布置学生观察自然奇观或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
目的是使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去体验身边的自然美,在搜集图片、参观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二单元:写观察日记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把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
活动的内容是培育种子。
让孩子们亲手培育一些农作物的种子,仔细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再观察一下大蒜、大葱是怎样长出幼苗的。
在观察的过程中写好观察日记。
第三单元:走进童话小屋这次实践活动围绕“中外童话”这一专题进行,是本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
展示的方式不限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创办关于童话的手抄报,也可以创编童话故事集,也可以讲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目的是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再次感受童话的魅力,享受成功的.乐趣。
第四单元:成语擂台赛因为本单元学习了关于小动物的四篇__,日积月累中又出现了16个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所以这次活动就以寻找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为专题,组织学生搜集、归类。
目的是丰富词语积累,激发使学生主动积累成语的兴趣。
第五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本次语文实践活动是安排学生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关于搜集资料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搜集途径。
可以从书报中的资料、门票、旅游手册等获取信息。
建立专门的记录本。
纠正不当做法,比如家长代劳,只搜集不阅读等。
第六单元:古诗词分类阅读了解诗歌的常见题材,有助于小学生弄懂诗歌的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为了方便同学们的阅读,精选了一些佳作分类整理。
比如写景诗《咏柳》《春晓》《绝句》《春夜喜雨》;山水田园诗《望庐山瀑布》《宿建德江》《竹里馆》《鹿寨》;边塞诗《从军行》《出塞》《凉州词》;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执教:陈麟教学班级:六年段教学计划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2 2016.2.24 开学 1第一单元安全教育23 2016.3.21、安全行走2、安全行车24 2016.3.93、安全乘船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灯25 2016.3.161、和灯做朋友2、节能灯宣传6 2016.3.2323、路灯巧设计第三单元漫步建筑长廊27 2016.3.301、南北居民大不同2、纸结构承重比赛28 2016.4.63、老建筑的去和留9 2016.4.13 (机动) 2第四单元走进自行车王国2 10 2016.4.201、自行车的秘密2、制作安全骑车手册11 2016.4.2723、自行车驾驶执照考试第五单元飞天圆梦12 2016.5.421、拜访太空使者——“神七”2、自制水运火箭13 2016.5.1123、到火星上去第六单元灾害的预防与应对2 14 2016.5.181、了解家乡的防洪措施2、消灭蚜虫2 15 2016.5.25(机动)第七单元毕业啦16 2016.6.121.暑假你有安排吗2、策划小学毕业典礼2 17 2016.6.83、设计未来校园18 2016.6.15 期末考试 219 2016.6.22 期末工作 220 2016.6.29 期末工作 2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第二学期始业教育课教学目标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教学过程教学札记1、自由谈话,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背景:师: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同学们学习到了不少综合实践活动常识,寒假中,同学们看或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请共享。
六年级上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一单元安全教育做情绪的主人
第一课:认识情绪
第二课:管理情绪有办法
第三课:我会控制愤怒
第二单元安全教育面对地质灾害第一课:应对地震有办法
第二课:泥石流脱险我知道
第三课:山体滑坡能防护
第三单元小小护绿队活动一:绿化真的能降温吗
活动二:考察小区绿化情况
活动三:小区护绿监督队
第四单元通信连接你我他活动一:从烽火台到网络
活动二:小学生上网大家谈
活动三:移动电话入网选择
第五单元汉字王国
活动一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
活动二:小小啄木鸟
活动三:成语故事表演
第六单元关注能源
活动一怎样让电饭锅更节电
活动二认识可再生能源
第七单元探寻钟表世界活动一探究钟摆快慢的奥秘
活动二创意钟表我设计
第八单元欢乐圣诞节活动一缤纷圣诞卡
活动二圣诞大联欢
活动三圣诞老人大现身。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人教版简明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人教版简明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的学校2. 第二单元:我的家3. 第三单元:我的身体4. 第四单元:我的家乡5. 第五单元:我的爱好6. 第六单元:我的假期三、教学重点1. 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2. 学会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和实践: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创新思维: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第一单元:我的学校- 观察校园环境,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的学校。
- 小组合作制作学校地图。
- 研究校园安全知识。
- 制作学校周边环境的模型。
2. 第二单元:我的家- 观察自己家的结构和布置,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的家。
- 小组合作制作家庭成员的相册。
- 研究家庭卫生知识。
- 制作家庭成员的剪纸。
3. 第三单元:我的身体- 观察自己的身体各部位,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的身体。
- 小组合作制作人体模型。
- 研究健康饮食知识。
- 制作拼贴画展示自己的身体。
4. 第四单元:我的家乡- 观察家乡的特点和风景,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的家乡。
- 小组合作制作家乡风景画。
- 研究保护环境的知识。
- 制作家乡特产的海报。
5. 第五单元:我的爱好- 观察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爱好。
- 小组合作展示自己的爱好。
- 研究与他人分享的重要性。
- 制作展示自己爱好的海报。
6. 第六单元:我的假期- 观察自己的假期活动,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的假期。
- 小组合作制作假期相册。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全册_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全册第一单元:我的校园生活1.1 我的新校园我的新校园位于市中心,环境优美,学校内有一个大型操场和一个花园。
第一天来到新校园,我感受到了它的热闹和快乐。
新同学们互相认识,老师们也给我们介绍了校园的各个角落。
1.2 我的班级我所在的班级是六年级一班,班级里有30个同学。
我们班级的同学关系很融洽,大家互相帮助并且会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我们还有一个班级口号,那就是“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我们相信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1.3 我的课程表我的课程表非常紧凑,每天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一系列科目。
我最喜欢的是体育课和音乐课。
体育课上,我可以锻炼身体,和同学们一起做各种运动。
音乐课上,我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还可以学习唱歌和演奏乐器。
1.4 我的放学时间每天放学后,我和同学们都会留在学校玩耍一会儿。
我们会在操场上玩捉迷藏、踢足球等游戏,还会在花园里观察花草,感受大自然的美。
放学后的时间是我们放松身心的时刻,也是培养友谊的好机会。
第二单元:我的家庭生活2.1 我的家人我家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弟弟。
爸爸工作很忙,但每天晚上都会给我们讲故事。
妈妈是一位教师,她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
弟弟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们一起玩耍、学习,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2.2 家庭活动在家里,我们经常举办一些家庭活动。
比如,我们会一起做饭,每个人都负责不同的事情。
爸爸会做拿手的红烧肉,妈妈会做精美的蛋糕,我和弟弟会帮助他们准备食材和清洗碗筷。
除了做饭,我们还会一起看电影、阅读、打扑克等,这让我们的家庭更加温馨和有趣。
2.3 家庭作业每天放学回家后,我会先完成我的家庭作业。
我会在书桌上专心写字、做题。
如果我遇到困难,妈妈会过来帮助我。
完成作业后,妈妈会给我一些奖励,比如给我买冰淇淋或者带我去公园玩。
2.4 家庭规矩在我们的家庭中,有一些规矩需要遵守。
比如,晚上七点半要按时回家,餐前要洗手,用完电视、电脑后要及时关闭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米尺上数一数,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同桌合作。
(2)问:1米是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庄小学集体备课稿纸
说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说100厘米等于1米。
(3)学生齐读两遍。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第1题量一量
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
(3)打开书50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的括号填完整。
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的
0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判断对错,分别说明理由,同桌讨论。
5、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庄小学集体备课稿纸
指出: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
桥高3米,而一般轮船高4米,能顺利通过吗?为什么?
四、全课小结
你今天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用双手比划一下,
在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
附:板书设计
认识米
1米=100厘米
2、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厘米”的刻度。
出示米尺的一部分认识刻度线,“0”刻度,从0到1是
一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
(板书:1厘米)
(2)观察刻度尺“0”在哪儿,从0到1的长度是几厘
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这么长是几厘米?(同桌讨论)
指名回答。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长。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还有其他的测量方法
吗?(小组讨论)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
庄小学集体备课稿纸
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
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
(板书课题)
说明:量比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8、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二、教学画线段
1、同桌互相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点?(说明我们也可以根据
这些特点来画线段。)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
3、师介绍: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来画线段比
较漂亮。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
认识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
1、认识长度单位“米”
说明:在测量比较长的物品时,通常用米做单位。
(1)出示米尺
介绍: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2)让学生将一米长的绳子拉直,试着用两只手比划一下1
米大约有多长。
你能用这1米长的绳子去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
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吗?(同桌合作)
提问:几个点就可以画成一条线段?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线段有哪些特点?
厉庄小学集体备课稿纸
附:板书设计
1、认识线段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可长、可短
作业设计:
1、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不是。
( )( )( )
( ) ( ) ( )
( ) ( )()
2、判断
(1)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
(2)直线和线段都可以量出长度。
量一量
一拃大约长一步大约长一庹大约长
()厘米()厘米()米()厘米
作业设计:
量一量你家的院子的长边和短边。
庄小学集体备课稿纸总第教时
主备人
徐秀利
主备时间
2007.10.14
认识线段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48页例题,第49页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的,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
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7、教学画线段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分三步画:①先对准刻度0,点出一个端点②从尺的0刻
点。
(2)请学生按这样的方法试一试,画画,并说一说怎
样画一条线段?
8、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三、形成新知,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4、6题
附:板书设计
利用它们来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4、你能估测一下你的文具盒长多少?并说出是怎样量的?铅
笔、圆珠笔和粉笔呢?
四、想办法量
1、走10步,然后量量大约有几米。
2、用量步的到的结果量一量篮球长的长和宽,再量一量。
3、学生分组进行,汇报交流,集体核对。
五、全课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你能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庄小学集体备课稿纸总第教时
主备人:徐秀利主备时间:2007.10.14
量一量
教学内容:教材第54—55页“量一量”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加深
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2、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
和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生先自己量,汇报各自测量的结果。讨论交流:怎样折折
痕最长?大约是多少厘米?
3、想一想:这么一张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
小组讨论,指名说说,小结。
三、用各种尺量
1、出示书中图(小黑板)
讨论:你打算选用什么尺量?小组讨论。
2、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再汇报测量的结果。
3、介绍:我们已经获得一拃、一步和一庹的长度,我们可以
提问:这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5、小结
线段可长、可短,但一定要是直的,而且是它有两个端点,所
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
6、让学生摸一摸课本的一边,提问:是不是直的?两个端点在
哪里?再指一指黑板的每条边,说说从哪儿到哪儿是一条线段。
厉庄小学集体备课稿纸
7、请学生举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
(3)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
3、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
()( ) ( )
庄小学集体备课稿纸总第教时
主备人
徐秀利
主备时间
2007.10.14
认识厘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50页例题,第51-52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
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教学量一量。
(1)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图是怎样量铅笔的。
教师讲解并示范: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
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让学生看课本中图说铅笔的长度。
(2)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刻
度?不对齐行吗?
认识厘米
1厘米4厘米
作业设计:
1、量一量
(1)()厘米
(2)(厘米
(3)()厘米
()厘米
()厘米
庄小学集体备课稿纸总第教时
主备人
徐秀利
主备时间
2007.10.14
认识米
教学内容:课本第53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分米,1米的
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
直尺的一边画线段,当然再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
上一个点表示两端。(老师一边说,一边示范)
4、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三、形成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请学生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2)再完整出示第5题,请学生连一连线。
(3)集体订正,说说画成的是什么图形。
问:在测量时应先找到什么?指名说说。
(2)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3)讨论:通过量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长方形的边有
什么特点?
(4)小结,先让学生说,教师再小结。
2、探究长方形
让学生将手中的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
厉庄小学集体备课稿纸
一量,折痕大约长多少厘米,分小组进行。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起长度的观念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长度的观念。
教学准备:两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
学具准备:两根线(红色、白色),一把尺子,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
1、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两根线,把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
问这根是直的吗?找一找,这根线有几个头?
教学重、难点:常见的测量方法测量工具的认识,长方形特
点的进一步探究。
教学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和各种尺。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尺,引入新授
1、让学生来介绍一下在课前准备的一种尺。
2、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
二、用学生尺量操作,合作探究新知
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纸。
(1)学生用尺量一量长方形纸,并填在书上,同桌合作交流
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读。
2、请学生把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两头有两个端点
是直的,引导学生说。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3、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子上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4、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并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
么?再将它斜拉,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两手放松,呈U形。
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2)出第2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