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备课b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Section B-2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Section B-2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附表2
初中英语学科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学校___xx初级中学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八年级______
周次
4周
活动时间
9.24
活动地点
八年级办公室
中心发言人
xxx
记录人
xxx
备课组长
xxx
参加活动
教师
备课内容
八年级上册Unit2 Section B 2a-2d
学情分析
大部也能融入其中,学到知识。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制作PPT,幻灯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备课过程与记录
Step1. Lead in:运用电影《天降美食》里的主角Flint and Sam,他们来到我们学校,要了解我们学生的业余活动和生活方式以及第五中学的有关信息。
Step2.Before reading
1.Rank these activitiesaccordingto how often you think your classmates do them(1=most often, 6=least often)
阅读后再用本单元的重要内容(频度副词)诠释文章和饼图,循环巩固了重要内容,并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
2.Practice thesentencepattern: How often do you ·······(ask students to practice)复习本单元重点句型。
Step5. Discussion
Task 1: Pie chart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完成以上饼状图信息
Task 2:Read for details
通过两个任务设置,在阅读完成任务时也理透了这篇调查报告

集体备课的总结(通用6篇)

集体备课的总结(通用6篇)

集体备课的总结(通用6篇)集体备课的总结(通用6篇)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

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集体备课的总结(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集体备课的总结1从本学期开始我镇小学数学开展了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时,我们主要讨论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群体中,各抒己见,从中使我学到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个人素质也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下面就谈谈集体备课以来自己的一点体会:一、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参考一些教学资料,备完整册的教学内容(也有的是“今年抄去年”备课方式)。

而现在,是大家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二、集体备课能使我们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适应新课程新颖性和选择性的需要,仅靠一本教材和教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了。

我们将查找的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为大家共享,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就会有一次的收获。

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初中综合学科教案

初中综合学科教案

初中综合学科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综合科学课时:2课时教材:《综合科学》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 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1. 力的作用相互性。

2. 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中的现象与力有什么关系?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力的概念、基本性质和作用。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教师讲解力的基本性质:力是相互的,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教师讲解力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2.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力的哪些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力的作用相互性: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2. 教师讲解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观察物体的形变和运动状态变化。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力的作用相互性。

2.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论。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实验操作。

2. 学生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学生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能力。

4.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课堂实践中的表现。

幼儿园备课教案(15篇)

幼儿园备课教案(15篇)

幼儿园备课教案(15篇)幼儿园备课教案幼儿园备课教案1一、活动背景有一次,我班开展了科学活动《认识消防车》,接着又观摩了消防队员的演习,使幼儿对消防队员的工作渐渐有了了解。

他们对消防队员爬上云梯的动作印象特别深,此时,有的幼儿提出要玩"消防队员"的游戏。

我考虑到通过体育活动的形式能较好地满足幼儿的愿望,让他们体验一下当"消防队员"的感觉。

根据本班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我设计了进行爬、跑、跳、平衡等综合练习的活动--"小下载文档小消防队员"。

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进行跑、跳、平衡、攀爬等综合练习,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运动能力。

2、有勇敢向上的精神和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皮筋2条、小椅子3把、浪木2架、梯子2架、桌子2张、垫子4个。

2、绿色小帽、动物、细水管(均与幼儿人数相同)。

3、红色皱纸、彩色皱纸(若干)。

4、自制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师:"小队员们,我们一起上训练场吧!"穿戴整齐的"小小消防队员"听音乐跟着教师走、跑交替进入场地后,在场地上一起做操。

(评:幼儿以消防队员的身份出场,他们一下子就沉浸在角色之中,精神饱满。

)2、基本部分(1)师:"在训练之前,请大家把消防帽和灭火器取下摆好,然后迅速集合。

"(幼儿把取下的消防帽和灭火器摆放在指定地点)(评:设计这一环节,一是为了使幼儿象消防队员那样听从指挥、行动迅速,二是养成幼儿把物品摆放整齐的良好习惯。

)(2)分散活动:①介绍活动器械并示范:师:"这里是草丛,我们先从起点处快速跑到草丛边,然后跨跳过草丛。

"(教师示范)师:"这里有两座吊桥,过吊桥时要小心,不能从桥上掉下去,要走得又快又稳。

"(个别幼儿示范)师:"这儿是矮墙,爬矮墙的时候不要急,爬上矮墙后,要双脚并拢往下跳,轻轻落地?"(个别幼儿示范)("矮墙"由梯子、桌子组成,详见附页的"场地布置图"。

初中历史综合课教案

初中历史综合课教案

初中历史综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轨迹。

2. 掌握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释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时代和人物。

2. 难点:各历史时期的具体事件和背景。

三、教学内容:
1. 夏商周时期
2. 秦汉时期
3. 魏晋南北朝
4. 隋唐五代
5. 宋元明清
四、教学方式:
1. 知识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PPT展示,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情况。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3. 视频观摩:播放相关历史片段或纪录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4. 互动答题:通过问答形式,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举例介绍现代中国的一些制度和习俗的来源,引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

2. 讲解:教师介绍夏商周时期的基本情况,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

3. 分组讨论:学生按照小组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4. 视频观摩:播放相关历史片段或纪录片,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历史。

5. 互动答题: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宋元明清时期的知识问题,学生回答并讨论。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六、教学反馈:
1. 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批改: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学生问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疑惑,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七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5篇

七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5篇

七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七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生物下册集体备课教案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新授课教学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1、认识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3、探究活动的设计。

课时分配2课时教材分析通过生物呼吸和燃料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没有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明显增多,氧气含量降低的悬念,引起学生对大气中碳—氧平衡是如何维持的问题产生兴趣。

可将金鱼藻的放氧实验分成两步进行演示。

首先让学生观察光下金鱼藻放气泡的实验,引出光合作用除了能制造有机物还能制造什么物质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然后再做气体燃烧状况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推测金鱼藻放出的气体是氧气。

关于光合作用原料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先分别进行分析,再将分析结果综合起来考虑,得出光合作用不但能产生氧,而且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结论。

植物所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外,还可以供给其他生物使用。

建议教师在学生分析完三个实验后,尽可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再上升一个层次。

即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普利斯特利为什么要设计三个实验,才能得出最终结论?”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综合看问题的意识,当一个现象由多种因素控制时,应当先研究一种因素,控制其他因素。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装置采集气体,对气体成分进行简单探究,获得结论。

最新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B Let’s talk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备课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B Let’s talk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备课教学反思
(5)游戏:动物的自述。用课件展示动物的图片,学生扮演动物介绍国籍。如:教师展示袋鼠的图片时,学生介绍:“Hi,I’m from Australia.”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先学习新句型,再进行相应练习巩固,接着再学习对话,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对话,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
通过学生熟悉的中国国宝—熊猫引入到本部分的学习中,学生更易接受
将英国国旗发给这名学生。
T:Where are you from?(教师指着国旗,示意让他根据国旗回答)
S1:I’m from the UK.
(2)教师对一名学生发问,并要求他根据实际回答。
T:Where are you from?
S1:I’m from China.
(3)小组活动。两人一组问答国籍,每名学生自制一面国旗,学生制作的哪国国旗就回答来自哪个国家。如:
S1:Where are you from?
S2:I’m from China.Where are you fro4)教师将对话读一遍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
(5)让学生关上课本,提问:“Where is Amy from?”点几名学生回答,学生做出回答后,教师先不说明是否正确。
教学
内容
BLet’s talk
教材
分析
流利朗读Let’s talk版块的内容, 掌握重点句型。
教学
目标
1.能询问别人的国籍以及回答,并在实际情景中自然运用。
2.能够在情景对话中理解she, student的意思。
3.进一步认识国旗以及各国代表性动物,加深对国家名称的记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来询问和回答国籍。

小数的意义一集体备课记录

小数的意义一集体备课记录

小数的意义一集体备课记录小数的意义一集体备课记录备课主题:小数的意义一集体备课记录备课时间:XX年XX月XX日备课人员:教师A、教师B、教师C、教师D备课目标:1. 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掌握小数的读法与写法;3. 理解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备课内容:1. 小数的概念和意义小数是介于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用于表示整数之间的数值。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限小数可以表示为分数形式,无限小数则不能。

小数实际上是一种计量单位,用于记录和表示非整数数量。

在数学中,小数也用于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和精度,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小数的读法与写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读法上,我们可以将小数点左边的数字按位读出,再在小数点后读出相应数字和单位。

写法上,小数点可以通过数轴表示,将数轴划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点则表示整数和小数的分界线。

在写法上,小数可以表示为普通小数形式,即用数字和小数点表示;也可以表示为分数形式,将小数转换为分数,在分数形式中,小数点后位数为分母的10的幂次。

3.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众多场景都需要用到小数进行计量和记录。

a) 货币:货币是小数的一个典型应用,例如:1.5元,0.25美元等。

小数在货币交换和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b) 尺寸和度量:小数被广泛用于测量和描述长度、面积、体积等。

例如:0.75米,2.5平方厘米等。

c) 科学和工程: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小数被用于记录精确数值,例如:光的速度是3.00 x 10^8 m/s,重力加速度是9.8 m/s^2等。

d) 成绩和分数:小数被用于描述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分数,例如:90.5分,85.25分等。

备课流程:1. 教师A介绍小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师B向学生展示并解释小数的读法与写法规则,鼓励学生互动,并进行相关练习。

3. 教师C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小数在现实中的应用场景,如货币计算、长度测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主题实施方案
—— 学年度第 学期

学 校
环秀街道办事处城南小学

▁▁年级 ▁▁班 任课教师▁▁▁▁▁
制定时间▁▁▁▁▁▁▁
主题名称 《关注生活中的垃圾》 适用年级
主题
背景

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针对综合实践课标的设计
理念,整合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实践学习已成为现在和今后世界教育
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教师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
样的教学活动设计,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在活动中掌握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
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
力。

活动时间
(单位:周)
3

活动
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
家。不过我也相信凭你们的聪明,一定能够轻松解决它。”
1、出示题目:
你们班约有个 同学,如果每个同学每天丢一张纸屑,那么1天之内,
你们教室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整个五年级 个同学计算,一天又会产生多少纸屑呢?
如果以整个学校 个同学计算,我校每天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三(3)班 人 350000张
三年级 人 10500000张
全校 人 127750000张
3 “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校一天之内学生产生的垃圾量,那么对于世界
来说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我们学校就有那么多的垃圾,
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
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
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 看录象 : (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校园,我们的身边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
我们从录象和一些照片中去看看我校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照片。
2.“看了刚才的录象、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校正在争创“省绿色学校”,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校园
的每一个角落,让它们来影响我们学校的形象吗?”
“那我们该怎么做?”
三、联系实际 。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三(3)班的同学,
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
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
四、怎样处理生活中的各类垃圾。
1.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可回收垃圾或废物,如:废纸盒、铁桶、糖纸、
易拉罐等。
2.用生活中的垃圾制作一间小手工艺品。



评价
方法

通过本次班会,全班同学都受到了教育,认识到习惯对每个人一生
的影响,都认识到为了将来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改正不良习惯,而且每
个学生都有改变。通过网上查找材料,直接通过多媒体播放。

学生安全
保障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