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信令知识

合集下载

1、NO.7信令基础知识

1、NO.7信令基础知识

差错校正——PCR方式(预防循环重发方式)
• 非互控、只有肯定证实,没有否定证实 • 卫星电路等时延大于15ms的电路中 • 当信令链路负荷较大时,经常有新的MSU请求发送,使 得循环重发机会减少,故必须补充强制重发程序,以 避免重发缓冲器溢出。
长度指示码(LI—Length Indication ) • 长度指示码用来指示信令单元所携带的净荷的长度, 是用二进制表示的0-63的数。三种形式信号单元的长 度指示码分别为: • • ――长度指示码=0: 插入信号单元 ――长度指示码=1或2:链路状态信号单元
子业务字段指示码SSF :包括指示码(比特C和D)和两位备用 比特(比特A和B).
网络指示码分配如下:
bit: DC 00 01 10 国际网络 国际备用 国内网 (for international use only)
11
国内备用
SIF--Signaling Information Field
信令。
MTP2-----信令数据链路功能(第二级)
•第二级功能提供在信令点间信令消息可靠传递的机制。
• • 保证数据的可靠传递,对消息进行“包装”。 其主要功能包括: 信号单元定界和定位; 差错检测; 误差校正;


起始定位;流量控制。
信令链路的误差监视; 处理机故障控制
• MTP3----信令网功能级(第三级) 功能: A B • • 信令消息处理功能 ; 信令网管理功能
16 8n 8 n>2
CK SIF SIO
2 6
1
7
1
LI FIB
FSN BIB BSN
首先发送的比特
信令内容 8n
标题码
8
标记 56

七号信令基础部分

七号信令基础部分

F
2
6
8
七、信号单元格式(续)
29

标志码 F

标志一个信令单元的开始和结束。编码为01111110。图中右边 是信令单元的头,左边是信令单元的尾。由第二功能级包装并 识别。

前向序号 FSN

表示本信令单元的发送序号。由第二功能级包装并识别,由7位 组成。

后向序号 BSN

表示已经收到对方发来的最后一个信令单元的序号。由第二功
三、公共信道信令网(续)

13
源信令点:生成信令消息的信令点。


目的信令点:信令消息发往的信令点。
信令转接点:若某信令点既非信令源点又非目的点,其作用仅 是将从一条信令链路上接收的消息转发至另一条信令链路去,
则称该信令点为信令转接点。
STP
信令转接点
SP
源信令点
SP
目的信令点
四、信令传送方式

CK 16
SIF 8n
SIO 8 2
LI
6
FIB 1
FSN 7
BIB
1
BSN 7
F 8
链路状态信号单元格式 LSSU F 8 CK 16 SF 2 LI 6 FIB 1 FSN 7 BIB 1 BSN 7 F 8
8或16 填充信号单元格式 FISU F 8
CK
16
LI
FIB
1
FSN 7
BIB 1
BSN 7
SS7信令链路名称
26
D链路
A链路 LSTP HSTP
B链路
HSTP
D链路
LSTP
A链路
SP
C链路 SP
C链路

七号信令

七号信令

一、什么是七号信令系统1.七号信令的由来通讯设备之间任何实际应用信息的传送总是伴随着一些控制信息的传递,它们按照既定的通讯协议工作,将应用信息安全、可靠、高效地传送到目的地。

这些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叫做协议控制信息,而在电信网中叫做信令(Signal)。

英文资料还经常使用"Signalling"(信令过程)一词,但大部分中文技术资料只使用"信令"一词,即"信令"既包括"Signal"又包括"Signalling"两重含义。

信令按其用途分为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两类。

前者作用于用户终端设备(如电话机)和电话局的交换机之间,后者作用于两个用中继线连接的交换机之间。

局间信令分随路信令(CAS)和共路信令(CCS)两大类,前者利用局间中继线路传递信令(即用户话音和信令在相同的线路上传递);后者利用单独的通道或线路传递信令。

七号信令系统(Signalling System No.7简称七号信令或SS7)是一种局间的数字共路信令。

人类自1878年第一次使用电话交换机向公众提供电话业务以来就使用了信令。

随着电话交换机从人工交换,机电交换到电子交换的发展,所使用的信令也由一号信令发展到了当今正在推广的七号信令。

一号信令靠人工电话交换机的话务员用振铃发送信令;二号信令采用拨号脉冲,发送信令,但未付诸使用。

三号信令为单音频的带内信令;四号信令为双音频的带内信令;五号信令利用六个语音频率中的二个频率的组合传送各种信令即带内双音多频信令(DTMF:Dual Tone Multi-Frepuency)。

为了适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于1968年提出了六号信令,六号信令为共路信令,报文长度固定,为28比特。

考虑到数字通讯向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发展趋势,CCITT于1980年提出了通用性很强的七号信令系统,此后,七号信令系统经过多次扩展修改,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信令体系。

基础知识-七号信令

基础知识-七号信令

七号信令一、NO.7系统在S12中硬件结构1、硬件介绍:IPTM:(INTIGRATE PACKET TRUNK MODULE)集成报文中继模块DTRI(数字中继板,类型I)是IPTM完成七号信令处理的主要功能板,与DTUA结构相似,DTRI中也有中继物理接口和TRAC (中继访问电路),TRAC的功能也与DTUA的相似,只是不再有CAS信息提取功能。

这样,话音信道(VOICE CHANNEL)进入DTRI 后,经8/16比特转换,由TRAC经MCUB进入交换网络。

由于信令消息可能来自IPTM模块所连的中继,也可能经别的中继模块进入,再经DNS送入负责七号信令处理的IPTM。

为了使信令方式更通用,携带信令消息的CH16如果直接进入处理信令的DTRI,也必须经过TI交换,选面级的反射,再回到该IPTM 模块,这称之为信道16环路(CH16 LOOP)带有信令消息的CH16经MCUB的TI进入OBCI,再到达一个ILC。

当ILC检测到信令消息后,将信令消息送入一个存储器(RAM)作初步处理,处理结束后通知OBC。

OBC再到RAM中读取信令消息,判定信令消息的目标后,或者将信令消息经OBCI,MCUB,DSN送往相应话路所在的DTUA,或者将信令信息送往负责向目标所在交换局发送信令信息的IPTM中,此时IPTM所完成的是信令转接点(STP—SINGNALLING TRANSFER POINT)的功能。

一个七号信令的路由(ROUTE)通常由基于DTUA板的不含信令信道的一定数目的链路,和少两条其中每条都有一个信令信道的链路组成,而信令链路是基于DTRI板。

高性能公共信道信令模块(HCCM)在A1000 S12中,除了IPTM外,HCCM也可处理七号信令,DTUA把传送信令信息的的信道送往一个HCCM,由它完成对七号信令的处理HCCM由一块MCUA和最多8块SLTA(信令链路终端板,类型I)组成信令信道(CH16)由中继进入DTUA,经过网络交换,送入HCCM 的MCUA再由与SLTA板对应的一个固定信道送入信令链路终端板(SLTA)中。

NO.7号信令的基本概念

NO.7号信令的基本概念

NO.7电信网的基本概念一、概念解释1、SP(Signaling Point):七号信令网上,连接七号信令链路的节点称为信令点,信令点是处理控制消息。

2、STP(Signaling Transfer Point):它是NO.7消息传送的中转节点,STP将消息从一条信令链路传送到另外一条信令链路上去,而并不处理这些消息。

STP可以是交换机的一部分,也可以单独存在.3、STPSP:既作信令点又作信令转接点,S12既可以完成SP功能又兼作STP(通过数据控制)。

4、MTP(Message Transfer Part):NO.7层次中,从LEVEL 1到LEVEL 3的部分称为MTP消息传递部分。

5、Signaling Link:信令链路是信令点之间传送信令消息的链路。

由数据链路和数据链路两端的终端电路组成,完成LEVEL 2的功能.6、Data Link:是双向以固定速率传送数据的通路。

在S12中,数据链路是指以64KBIT/S速率传输双向CHANNEL,是标准PCM 31个CHANNEL中的一个CHANNEL。

7、Signaling Terminal:信令终端是指执行信令数据链路的功能单元。

这些功能包括:错误检测,信号单元分界,信号单元定位,初始定位,错误校正。

在RELEASE 7X中,可能存在三种不同的信令终端:IPTM,HCCM,CCSM。

8、Link Group:链路群是指连接在两个信令点之间所有具有相同特性的信令链路组合。

一个链路组最多可有16根信令链路。

9、Link Set:链路集合是指连接在两个信令点之间所有信令链路群的集合。

一个链路集合最多有15个信令组,但最多只有16根链路。

在RELEASE 7X中,链路集合用DR(DynamicRoute Index动态路由指针)来表示。

10、Combined Linkset:复合链路集合是指到某一目的局信令话务可以用不同的信令链路集合来分担。

用于分担信令话务的信令链路集合称作复合信令链路。

7号信令

7号信令

7号信令:又称为公共信道信令。

即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信令的信令方式,通常用于局间。

在我国使用的7号信令系统称为中国7号信令系统。

SS7网是一个带外数据通信网,它叠加在运营者的交换网之上,是支撑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固定电话网或ISDN网局间,完成本地、长途和国际的自动、半自动电话接续;在移动网内的交换局间提供本地、长途和国际电话呼叫业务,以及相关的移动业务,如短信等业务;为固定网和移动网提供智能网业务和其他增值业务;提供对运行管理和维护信息的传递和采集特点7号信令:又称为公共信道信令。

即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信令的信令方式,通常用于局间。

在我国使用的7号信令系统称为中国7号信令系统。

SS7网是一个带外数据通信网,它叠加在运营者的交换网之上,是支撑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固定电话网或ISDN网局间,完成本地、长途和国际的自动、半自动电话接续;在移动网内的交换局间提供本地、长途和国际电话呼叫业务,以及相关的移动业务,如短信等业务;为固定网和移动网提供智能网业务和其他增值业务;提供对运行管理和维护信息的传递和采集。

软件层次从软件层次区分,7号信令系统可以分成包含三个功能级消息传递部份(MTP)和作为第四个功能级的业务7号信令分系统。

消息传递部份负责信令的正常传输,确保传输的信令不出现错误,为业务分系统提供服务。

消息传递部份可以细分为三个功能级:数据链路功能级(消息传递部份第一个功能级,MTP 1)、链路控制功能级(消息传递部份第二个功能级,MTP 2)和网络功能级(消息传递部份第三个功能级,MTP 3),这三个功能级分别对应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

作为第四个功能级的业务分系统建立在网络功能级消息传递部份的基础上面,实现了各种和业务有关的协议和功能,包括电话用户部份(TUP)、ISDN用户部份(ISUP)、信令连接控制部份(SCCP)、事务处理应用部份(TCAP)、移动应用部份(MAP)和操作维护应用部份(OMAP)等,这些协议和功能对应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还有网络层的一部份(比如信令连接控制部份就属于网Lc[编辑本段]应用类别NO.7号信令能满足多种通信业务的要求,当前应用的主要有:1,局与局之间的电话网通信。

7号信令介绍No.7(ISUP、TUP)全解

7号信令介绍No.7(ISUP、TUP)全解

主叫用户类别的问题 我国对主叫用户类别定义的比较详细,但也带来的处理问题的 复杂性。
0x01--0x09 话务员 0x0A 普通用户 长----长 长------市 0x0B 优先用户 长----长 长----市 市---市 0x0C 数据呼叫 0x0D 测试呼叫 0x11---0x15 0xF1----0xF5 用于市---长 0x18 0xF8 普通用户 市---市
GSM
ACM
ZXJ10B在收到IAM后,缺省是向前方发GRQ请求主叫用户号码, 若前转过,则还请求原被叫用户号码,这个过程是可控制的。 若被叫用户具有CID功能,ZXJ10B也会发起请求。
ISUP中的INR/INF的作用等同于GRQ/GSM。
ZXJ10B在落地接续时,若无有效的主叫号码时,会向前方发 INR请求。 长途落地地时,若无主叫用户类别,也会向前方请求。
IAM/IAI消息解释 地址 信号 数量 4 消息表示语 12 2 主叫用户类别 6
地址信号 n*8 IAM :18 02 C4 01 03 70 88 02 00
IAI: 18 02 C4 01 03 70 88 02 00 10 80 54 32 00 F0
ISUP部分的介绍
主要标准: Q.761 ISUP系统功能描述 Q.762 消息和信号的一般功能 Q.763 格式和编码 Q.764 信令过程 Q.730 ISDN补充业务 主要用于ISDN网中电路交换业务控制,包括话音和非话业务 控制所必须的信令消息、功能和过程。
可以通过修改振铃定时器,来使发端先行发CLF消息,提高接通 率。 TUP T172 T173 T174 ALS T240
中继失败放语音的问题 对于入中继的呼叫,当遇到诸如空号,用户忙等情况时,可以 通过播放语音提示,通知用户。 为使用户能够听到语音,需要把后向话路接通,这需要后向发 ACM信号,使的话路接通。 中继失败播放语音---->ICP表中,针对每种语音是否需要中继 提供。

7号信令基础知识

7号信令基础知识

SCCP消息参数及格式
无连接服务SCCP的选路原则

对来自本地SCCP用户请求发送的无连接 SCCP消息的选路原则:
(1),若SCCP地址含有DPC,且DPC非本节点,则直接MTP 发送.若DPC为本节点,则回送本地SSN. (2),若SCCP地址不包含DPC,则查GT码翻译表,获得DPC 后按(1)处理.
HLR
SSP
SCP
信令网的结构(二)
第一级设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1对,负责 省际、国际信令翻译。 第二级设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广东已有6 对, 每对LSTP负责本片的信令点和省内其他 片的信令点间的省内信令翻译,同时负责本片 信令点的省际、国际信令的MTP功能。 第三级为各GW、MSC、HLR、SSP、SCP等 网元组成的信令点(SP)。
信令网的概念(一)
信令网:专门用于传送信令的通信网络,由 信令点和互联的信令链路组成. 信令点:支持7号信令系统的通信网节点, 对目前我们所接触的来说,就是指 MSC,HLR,LSTP,HSTP等交换局. 信令链:连接各个信令点,用于传送信令消 息的链路.

信令网的概念(二)
源信令点(OPC):生成信令消息的信令点 目的信令点(DPC):信令消息发往的信令 点. 信令转接点(STP):非源信令点,也非目的 信令点,将从某一条信令链路上接收到的 信令消息,转发到另一条信令链路上去.

7号信令系统功能结构(一)

7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功能分层
7号信令系统功能结构(二)

MTP1:信令数据链路级,该级定义信令数据链路
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特性,确定与数据链路连接的方 法。相当于OSI的物理层(第一层)

MTP2:信令链路功能级,为在两个直接连接的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令目录目录第1章外部接口 ....................................................................................................................... 1-1第2章七号信令系统................................................................................................................ 2-12.1 七号信令概述 ..................................................................................................................... 2-12.2 消息传递部分 ..................................................................................................................... 2-22.2.1 MTP概述................................................................................................................. 2-22.2.2 信令数据链路功能 ................................................................................................... 2-22.2.3 信令链路功能........................................................................................................... 2-32.2.4 信令网功能 .............................................................................................................. 2-32.3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2-42.3.1 SCCP概述 .............................................................................................................. 2-42.3.2 SCCP的原语和消息................................................................................................ 2-52.3.3 SCCP的基本业务 ................................................................................................... 2-92.3.4 SCCP路由控制....................................................................................................... 2-92.3.5 SCCP管理 ............................................................................................................ 2-102.4 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 2-102.4.1 TCAP概述............................................................................................................. 2-102.4.2 TCAP的基本结构.................................................................................................. 2-112.4.3 TCAP消息结构 ..................................................................................................... 2-142.5 移动应用部分 ................................................................................................................... 2-162.5.1 MAP概述............................................................................................................... 2-162.5.2 MAP消息............................................................................................................... 2-172.5.3 MAP流程描述 ....................................................................................................... 2-192.6 MAP对No.7信令的接口需求.......................................................................................... 2-25第1章外部接口M900/M1800数字蜂窝移动交换系统是完全依据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ETSI)制订的GSM技术规范研制而成,它作为一种开放式结构和面向未来设计的系统,具有积木式模块设计的特点,即整个系统由多个分系统或功能实体组成,并且可以与各种公用通信网互连互通。

ETSI规定各分系统所应完成的功能,同时明确和详细定义了各分系统之间、各分系统与各种公用通信网之间的标准化接口规范,保证任何厂商提供的GSM系统或子系统能够互连。

HLR系统在整个GSM网络中的位置以及与各部分之间的接口如图1-1所示。

MSC / VLR:移动交换中心 / 拜访位置寄存器HLR:归属位置寄存器EIR:设备识别寄存器SMS-GMSC:短消息中心/移动关口交换中心gsmSCP:GSM 业务控制点S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图1-1HLR与其他网络实体间的标准接口C-接口:MSC与HLR之间的接口。

在移动台(MS)作被叫时,移动关口交换中心通过C接口从HLR获得被叫MS的路由信息;在向MS前传短消息时,C接口用于SMS移动关口交换中心从HLR获得MS目前所在的MSC号码。

D-接口:VLR与HLR之间的接口。

该接口用于交换有关移动台位置信息及用户管理的信息。

为保证移动用户在整个服务区内能够建立和接受呼叫,则必须要在VLR与HLR之间交换数据。

如VLR需要告知HLR其所属的移动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HLR需要把所有与VLR有关的业务数据发送给VLR。

如果移动用户所在VLR区域已经发生改变,HLR还需要删除移动用户在先前漫游VLR中的位置信息及业务数据;另外,用户对所使用业务的修改请求(如补充业务操作)及运营者对用户数据的修改都要通过D接口交换数据。

F-接口:MSC与EIR之间的接口,当MSC需要检查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的合法性时,需要通过F接口与EIR交换与IMEI有关的信息。

J-接口:HLR与gsmSCP之间的接口,主要功能是实现gsmSCP任意时间查询(ATI)操作,以及通过HLR实现gsmSCP与用户间的USSD交互。

Gr-接口:Gr接口是SGSN与HLR之间接口,Gr接口采用7号信令上承载MAP+协议的方式。

SGSN通过Gr接口从HLR取得关于MS的数据,HLR 保存GPRS用户数据和路由信息,当发生SGSN间的路由区更新时,SGSN 将会更新HLR中相应的位置信息;当HLR中数据有变动时,也将通知SGSN,SGSN会进行相关的处理。

Gc-接口:HLR与GGSN之间的接口,主要功能是完成GPRS路由查询、GPRS 用户的可靠性管理。

这些接口必须满足CCITT的有关接口和信令标准及各个国家邮电运营部门制定的与这些电信网有关的接口和信令标准。

在我国,这些接口优先采用No.7信令系统。

第2章七号信令系统2.1 七号信令概述No.7公共信道信令系统是一多功能的模块化系统,可以满足国际、国内通信网的各种应用(模拟、数字电话网、移动电话网以及电路交换数据网等)。

随着国际上数字电话网的迅速发展,它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按照ITU-T No.7信令系统的基本结构,整个信令系统主要划分为消息传递部分(MT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电话用户部分(TUP)、ISDN用户部分(ISUP)和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等,由于不同业务的需要,又发展了移动应用部分(MAP)、BSS应用部分(BSSAP)、CAMEL应用部分(CAP)等通信协议,其结构和功能的划分与开放系统互连(OSI)七层基准模型存在着密切联系,HLR No.7信令体系结构如图2-1所示。

MAP:消息传递部分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TC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OMA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CAP:CAMEL应用部分MAP:移动应用部分图2-1HLR No.7信令体系结构按照GSM数字移动通信规范提出的基本结构,HLR作为一个功能实体和网络子系统(NSS)各功能实体之间采用MAP通信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