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二语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D (A项中“怵”应读chù;B项中“縢”应写作“媵”;C项中“椽”应读作chuán)2.B (①⑤⑥名词作动词,②⑩使动用法,③动词用作名词,④意动用法,⑦名词作状语,⑧⑨形容词作名词。
)3.C (①⑧状语后置,②③判断句,④⑩定语后置,⑤省略句,⑥⑨被动句,⑦宾语前置。
)4.(3分)D (A项,“只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错,原文第④段表述为“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
B项,“有一点主观随意性”错,原文第③段表述为“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说明“主观随意性”很强,选项在程度上与原文表述不符。
C项,“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说法绝对化。
原文第①段表述为“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5、(3分)A (“知音”的叙述并不生动详细,且意在“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说法不当)6、(3分)B (曲解文意,“他们更加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错,原文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并没有在程度上进行比较。
)7、(3分)D(已有龙头企业引领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的创新)8. (5分) CD (A项“预估2017年其增长率将超过50%”不是指“专利申请数”的增长,B项“2013年出现一定波动”是“投融资金额”,E项“无不隐含对行业发展前景的忧虑”错。
) (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
)9.【参考答案】①顺应市场规律,理性发展;②开发人工智能独创技术;③强化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和产业应用;④大力培植人工智能关键人才。
(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 C11.D(不是所有的官服都配有鱼袋。
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青袍,无鱼袋。
)12. B(解析:“皆因战功而升迁”不当,进攻契丹时“战败为敌所获,已而逃归”,后“以出塞迁武功大夫”,升职的原因是出塞有功而非作战立功。
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1—4、7、10—12、17—19单选每题3分;8、14双选每题5分,选对一项得2分。
1.C(A项传统街区可以招揽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但不能据此认为传统街区就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B项街区蕴含着某种历史文化,此街区因而成为某种文化的街区,不能认为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D项传统街区的灵魂,应是那些建筑所体现的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等。
)2.D(文章第④段,连续使用三个问句,不是反对改造传统街区,而是反对将传统街区打造成某个历史时期的模样)3.D(文章明确提出,对传统街区要加以保护和利用,不能“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也是不负责任的态度)4.C(C项,这两句只是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隐喻屠夫的职业特点,从上下文看不是渲染了悲凉气氛,全文也不是一个悲剧,故分析失当。
)5.①勤劳实诚:屠夫“每日里杀猪,用担子挑到城去卖”并且“卖的猪肉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少两”。
②古道热肠,乐于助人:屠夫去城里卖肉担子里常常会“捎了些镇人托买东西,”并乐此不疲。
③热情爽直,仗义无私:在老者询问可否转让案桌时,屠夫很爽快的答应。
发现旧桌案有蜈蚣就置新案桌送与老者。
④豁达开朗,淡泊名利:屠夫听常人言及他到手的富贵,并无懊悔,淡然处之。
⑤外表粗犷,内心细致:屠夫看上去五大三粗,但镇上的人拖他买东西,他都“把它们用信纸包好,作上记号”。
(一点1分,两点3,三点5分。
)6.①题目一语双关,定风珠可治百种之疾,也医治了贪念,并将做人的淳朴之风定格在这个古朴的小镇;②定风珠是淳朴民风的象征,屠夫的豪爽,使有贪念之人幡然自省,返璞归真;屠夫的淡然,使老者放弃悬壶,追求更高的做人境界。
③通过定风珠,表现了作者对小镇淳朴民风、屠夫的古朴性情及老者的自省自励品质的赞美之情。
(每点2分,共6分)7.B(“越来越多的需求”错,原文表述的是越来越多地承载需求。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精品

2016级高二下学期收心摸底考试试题语文2018.03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需要涂卡的单项选择题为1、2、3、4、7、8、9、10、11、12、13、18、19、20,共14道,按答题卡原题号填涂,不是选择题的就空着。
15题多选,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现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开展的。
《老子》书上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中却具有不同的义涵。
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
老子说,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道”。
为什么不知道它名字,勉强叫它“道”呢?因为我们既听不见它的声音,又看不见它的形体。
换句诂说,它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东西。
“名”是随着“形”而来的,既然“道”没有确定的形体,当然就“不可名”了。
“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
为什么老子要设定“道”是无形的呢?因为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就是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了,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是会生灭变化的。
然而在老子看来,“道”却是永久存在的东西,所以他要肯定“道”是无形的。
为什么老子又要反复声明“道”是“不可名”的呢?因为有了名,就会把它限定住了,而“道”是无限性的。
通常我们用名来指称某一事物,某一事物被命名以后,就不能再称为其他东西了。
例如我们用“菊花”这个字来称呼“菊花”这个东西,既经命名之后,就不再称它为“茶花”或“蔷薇”了。
由于“道”的不可限定性,所以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指称它。
《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真实常在的“道”是不可言说的,无法用概念来表达的。
现在勉强用“道”字来称呼它,只是为了方便起见。
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5分)1、C文中作者谈到“那些古代的大儒大贤在著书立说之时,常常喜欢隐居于乡村,”并不是是人人都可以沉浸学问,做出成就。
2、(共5分,每点1分)①调节心灵,让灵魂清净;②有利于内心的宁静,让人心胸开阔;③让人走进田园诗人们的心灵,享受诗文意境;④乡村树多,是绿色的海洋,让人心情愉快;⑤乡村风景如画,给人精神上审美享受。
3、(共6分,每点2分)①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能显出“乡村宁静”对人心灵的陶冶,凸显乡村的自然美,引人向往;②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来,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易进行心灵深处的交流;③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真诚态度,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
4.C【解析】并非否定,也肯定了其成功之处。
5.CD【解析】A项“游戏主体是未成年人”于文无据。
B项“都是历史人物”与原文不符。
E 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答对一项给2分。
两项给5分)6.【示例】①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
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
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
②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
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
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
③立足家庭,家长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游戏适合什么年龄的孩子,我国没有游戏分级制,家长们就应该学会自行分级。
父母应加强家庭教育,强化对子女的日常教育,培养积极爱好,转移注意力。
(每点两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二、古代诗文阅读(50分)7、D(①⑧形容词作名词/ ②⑨意动 /③⑤⑥使动/④名词作动词/⑦⑩名词作状语)8、B( A.被 / 施行 B 用 C.取独 / 定语后置 D.并列 / 修饰)9、D( A.定语后置 B.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C.状语后置全是倒装句)10、D (A.大度:远大的抱负B.寒心:提心吊胆 C.弟:只管)11.B 安堵如故:形容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级高二下学期收心摸底考试试题语文2018.03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需要涂卡的单项选择题为1、2、3、4、7、8、9、10、11、12、13、18、19、20,共14道,按答题卡原题号填涂,不是选择题的就空着。
15题多选,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现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开展的。
《老子》书上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中却具有不同的义涵。
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
老子说,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道”。
为什么不知道它名字,勉强叫它“道”呢?因为我们既听不见它的声音,又看不见它的形体。
换句诂说,它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东西。
“名”是随着“形”而来的,既然“道”没有确定的形体,当然就“不可名”了。
“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
为什么老子要设定“道”是无形的呢?因为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就是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了,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是会生灭变化的。
然而在老子看来,“道”却是永久存在的东西,所以他要肯定“道”是无形的。
为什么老子又要反复声明“道”是“不可名”的呢?因为有了名,就会把它限定住了,而“道”是无限性的。
通常我们用名来指称某一事物,某一事物被命名以后,就不能再称为其他东西了。
例如我们用“菊花”这个字来称呼“菊花”这个东西,既经命名之后,就不再称它为“茶花”或“蔷薇”了。
由于“道”的不可限定性,所以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指称它。
《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真实常在的“道”是不可言说的,无法用概念来表达的。
现在勉强用“道”字来称呼它,只是为了方便起见。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考生用2B铅笔蒋选择题答案准确填土在答题纸上,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非选择题答案准确填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3.本试卷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节甲烷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P31 Cl 35.5 K39 Fe56 Cu64 Zn65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3090Th和23290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90Th可以转化为23392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A.23090Th和23290Th的物理性质相同B.23290Th元素的质子数为232C.23290Th转化成23392U是化学变化D.23090Th和23290Th的核外电子数相同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风能、潮汐能、核能都是新能源B.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的一种一次能源C.用脫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作燃料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SO2气体的含量D. 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是践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3.下列性质可以证明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4. 近几年朝鲜不断进行核试验。
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氘(D)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B.1H2与D2互称同位素C.1H182O与D16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D.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B.Y、Z单质的活泼性可能是Y>ZC.X、Y形成气态氢化物时,氢化物的稳定性X<YD.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均为强酸6.已知镓(Ga)位于周期表中第三主族,氮化镓能让电脑的速度提高1万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氮化镓是由主族元素与过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氮化镓能把白铁变成黄金C.氮化镓中Ga元素显+3价D.氮原子最外层比镓原子最外层多3个电子7.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 2+3Y22Z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的化学式可以是XY2B.t2时,反应达到限度C.t2~t3,反应停止了D.t3时,X2、Y2、Z的浓度之比为1:3:28.近些年,某些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研究意义的N4气体分子。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含答案 精品

19.解:(1)∵ ,∴ -
∴ = ……3分
∴ =
∵ 为第二象限角,∴
∴ = ……6分
(2)∵ ,
∴ ……8分
∴ =11……10分
∴ =11-4=7……12分
20.解:(1)
是△ 的重心, ……6分
(2) = =
= ……12分
21.解:(1) ,….3分
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是 , , ;….6分
(2)列表,图像如下图示
x
0
0
0
0
………12分
22解:(1) = ……3分
(2) =
= =
= =
令 ,
得
∴f(x)的单调增区间是 ……6分
令
得 即为对称轴方程……8分
(3)∵ ∴
当 ,即 时,
∵对于任意的 ,都有 ,
∴ ,∴
∴ ………12分
A. B. C. D.
5
A.
6.要得到函数 的图像,只需将函数 的图像()
A.向左平移 个单位B.向右平移 个单位
C.向左平移 个单位D.向右平移 个单位
7.已知点A(2,6),B ,则与向量 反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
A B C D
8.如图,正六边形ABCDEF中, = ( )
A.0B. C. D.
已知向量 为第二象限角.
(1)若 ,求 的值;
(2)若 ,求 的值.
20.如图, 中, 分别是 的中点, 为交点,设 = , = ,
(1)试以 , 为基底表示 、 、 .
(2)若向量 , 夹角为45°, ,求 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最小值和最大值;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淄博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4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
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
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
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
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
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
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
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
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
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沂水一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下)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韩秉方 儒家学说主阳刚,强调入世干政;道家学说主阴柔,强调逸世无为,以柔克刚。这两者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似乎是对立的,其实是互补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嘛!而且,据记载,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曾西行入周向道家祖师老子请教问礼。两家还都共同尊奉众经之源《易经》为经典。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虽多遵奉儒家为“正统”,但在经过大动乱和改朝换代、新王朝奠立以后,其开国之君大都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采纳道家“无为而治”的办法,遵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家治国理政之教导。如经过战争动乱后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一直遵循“黄老之道”,行“南面之术”,与民休息,很快就达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的目的,因而出现了“文景之治”。此后,在隋末战乱后建立起来的唐朝,又遵法李氏祖先老子之道, 有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创了盛唐伟业。 儒学、道学不仅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历代的士人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之源泉。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人生轨迹大都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士子们若能“学而优则仕”谋得一官半职,则入仕干政,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实现其“致君尧舜上”的理想,为天下人谋福祉。一旦仕途失意,或进身无门,则往往到道家那里找安慰,回归自然,即走上所谓的“独善其身”之路。前者典型是痴心于“致君尧舜上”的“诗圣”杜甫,而后者当属“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诗仙”李白。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觅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 而且,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和,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 “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做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节选自《读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鼻祖孔子曾向道家祖师老子问礼,都奉《易经》为经典,所以两家学说得以互补。 B.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 C.我国古代读书人的人生轨迹多为杜甫般的“独善其身”和李白类的“兼济天下”两类。 D.儒道互补是“国学”的根基,儒、道、佛三足鼎立才能使“国学这台戏”站稳立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了名句、诗文等,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B.文章阐述汉代及隋唐佛教的情况,为儒学、道学是开放性的这一观点提供了例证。 C.文章把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比喻成“胃”,形象地论述了它们的恢宏独特性。 D.文章针对儒道学说,先简介其异同,接着论述其互补与兼容性,最后得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A.如果仅遵奉儒家的治国之道,就可能没有汉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 B.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C.道家主阴柔,儒家主阳刚,两者一阴一阳,一柔一刚,看似对立,实则相得益彰。 D.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赴宴 文娟 老人机一响一响的,儿子们在催。 三奶奶把扫到一块的树叶拢进蛇皮袋,心说你们光干着急,西北风一刮,树叶跟雪花儿似的。 三奶奶种田出身,土地被征收后,自作主张把年龄减掉十岁,出去做马路保洁。 保洁队几次裁员,超过六十岁不留用。三奶奶耍赖皮:“裁了我,找不到比我更好的。”三奶奶做事负责,比如今天,赴宴归赴宴,阵脚一点儿不乱,一扫帚一扫帚,一片树叶一片树叶,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三奶奶把最后一只蛇皮袋拖到垃圾站时,老人机又响了。 这回是小儿子,问三奶奶到了哪里。 “还在垃圾站。”三奶奶回小儿子。 “要不,我开车过来接。”比较而言,小儿子最贴心。 三奶奶四个儿子,四个儿子四辆车,四辆车比赛着摆阔气。越阔气三奶奶越觉得有面子,三奶奶也要面子,不声不响给儿子们贴钱,包括儿子们的儿子过春节、过生日、上大学,三奶奶都要封红包。 三奶奶高兴儿孙们接过红包时的高兴劲。这叫甘蔗老根儿甜。 这是儿子们的意思,三奶奶说69不摆宴,整数摆。儿子们说今年摆小宴,明年把亲朋好友喊过来,摆大宴。三奶奶说放家里,我来操办,你们只管回来吃。儿子们说没档次,城里大饭店里的五子拜寿菜老娘你无论如何学不来的。 “别来接,我骑我的小马达。”三奶奶把那辆天蓝色小三轮比作“小马达”。 三奶奶骑上小三轮时,时已正午,风儿稳了些,阳光厚了些,汗珠密了些。三奶奶放慢速度,敞开棉衣扣子,忽然想起一桩事,带给小孙子的三千元忘在换下来的棉衣口袋里。 前些日子,小儿子打三奶奶老人机,说刚升中学的小孙子吵着要“苹果7”。三奶奶说小孙子从小馋苹果,不奇怪。小儿子说是苹果牌子的手机。三奶奶说明白了,这不怪小孙子,怪做手机的拿苹果勾引人。买一个给小孙子,省得他学习不定神。小儿子说给了更不定神。三奶奶说别瞎说,小孙子不是这种人,小时候我不给苹果吃就哭,给苹果吃立马不哭。小儿子吞吞吐吐说苹果手机贵。三奶奶问三千够不够?三奶奶手头刚好攒了三千。 坐在屋檐下晒太阳的二奶奶,看见心急火燎赶回来的三奶奶,大声说今天太阳没从西边出来呀! 三奶奶想不能瞒二奶奶,二奶奶儿子替二奶奶摆宴时,前后左右只喊了三奶奶。 三奶奶灵光一现,长话短说,请二奶奶一块去赴宴。 二奶奶倒也爽快,骑上与三奶奶一模一样小三轮,有说有笑出发了。 不一会儿,二人就到了赴宴的饭店,推门进去,屋里就小儿子一个人。 小儿子说"哥哥嫂嫂们等不及,先走了。” 三奶奶傻了眼,要不是碍于二奶奶,拍拍屁股回家了。 小儿子说“你们慢慢吃,大部分菜没动筷子。”为了“苹果7”,小儿子自告奋勇留下来。三奶奶明摆着在生气,绝口不提小孙子。小儿子看情形不利,说老娘其实我最忙,以后电话联系。 三奶奶指着一桌高高低低碗碟,讪笑说:“看看,肯定花了他们不少钱,我说不要摆,他们偏要……”服务员跑过来,说二位奶奶,账谁去结。 三奶奶搁下筷子"说啥?” 服务员说今天五子拜寿集打特价,三千,不贵。 三奶奶脸白了白,递过老人机:“问他们,跑不了,全在里面。” 二奶奶把老人机挡了回去:“干啥呢?别为难孩子们。” 三奶奶说:“是他们……” 二奶奶说:“一样样的。以后别去扫地了,学我,坐屋里晒太阳。” 三奶奶问“一样样?” 二奶奶肯定:“一样样!” 第二天,三奶奶又拎着饭盒出去了。三奶奶盘算了一晚上,下月拿到工资,给小孙子买“苹果吃”。然后,该准备过年的红包啦。 老人机一响一响的……到底是自己儿子,一个个想着念着……三奶奶心里说。 (选自《时代文学.上半月》,有删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甘蔗老根儿甜”在文中用来表示老人疼爱自己的孙子。这句话是一句俗语,引用俗语使文章具有生活气息。 B.文中画线句子运用排比修辞,句式整齐,语言简练而富有神韵;描写了天气转暖的景象,烘托了三奶奶内心的情感。 C.小儿子之所以自告奋勇留下来,除了想为自己的孩子要“苹果7”手机外,还想要表达自己对三奶奶的一番孝心。 D.结尾处写到“老人机一响一响的……”和第一段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并点出了三奶奶的儿子经常给三奶奶打电话。 5.请结合全文分析三奶奶的人物形象。(5分) 6.二奶奶在文章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诺贝尔文学奖:那些年的“意外”与“遗憾” 中新网10月5日电 当地时间10月5日下午,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将揭晓。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已经颁发给了百余位优秀作家,褒奖他们“创作出富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不过,百余年历程中,诺奖也难免遇到不少“意外”和“遗憾”。 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评委将他比作像荷马一样的“最伟大的在世诗人”,认为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他的歌曲甚至被评委赞美为“献给耳朵的诗篇”。 佩戴“桂冠”的人从作家突然变成了歌手,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这一决定确实令人意外。有评论称,评奖委员会的决定只是为了“取悦群众(苏格兰小说家韦尔什则表示“我是迪伦的粉丝,但音乐与文学截然不同,我感到愤怒。” 尽管面对争议,但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达尼乌斯表态称,文学奖委员会成员对把奖项颁发给迪伦的看法“极度一致”。“迪伦享有偶像地位,他对当代音乐的影响深远。” 事实上,这不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出现“意外”。1953年,另一个文坛“圈外人”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就曾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