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囊液压成形零件常见缺陷分析

合集下载

第六章-橡皮成形

第六章-橡皮成形

谢谢观看!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36
图1-13 带结构孔同向弯边零件
第三节 橡皮成形工艺
四、操作方法
3.带结构孔异向弯边零件的成形 特征:异向弯边,带下陷,带孔。 操作步骤:异向弯边需用两套模具分次成形,其余同前。
图1-14 带结构孔同向弯边零件
第三节 橡皮成形工艺
四、操作方法
4.复杂弯边零件的成形 特征:环形,月牙形,带孔,尺寸大。 操作步骤:除上述方法外,对难成形部位,在压制前预先手工局部成 形,再用液压机压制成形。对弯边高度大于腹板面宽度时,在腹板上要加 盖板,防止材料向弯边外转移而使零件报废。
当橡皮承受高压时,它的行为特征如同液体。因此,当压力增高时, 橡皮保持为模具的形状。具体地讲,橡皮成形过程一般包括成形与校形两 道工序。
成形是使板料压靠到压形模的侧壁上,所需的压力并不高,校形是将 成形中产生的皱折和回弹消除,所需的压力很高。
第一节 橡皮成形的基本原理 及成形过程分析
四、橡皮成形方法
表1-3
第六章 橡皮成形
本章小结
主要内容 了解橡皮成形的应用;掌握橡皮成形的原理;理解橡皮成形的过程;知道橡 皮成形特点;掌握橡皮成形模具。橡皮成形零件的种类;掌握橡皮成形极限;掌 握提高橡皮成形极限的措施;理解“一步法”成形;知道橡皮成形注意事项。
第六章 橡皮成形
【课后作业】
橡皮成形的原理是什么? 橡皮成形的过程? 提高成形极限的措施有哪些? 橡皮成形方法有哪些? 橡皮成形特点是什么? 橡皮成形设备有哪些?
(1)回弹 (2)单位压力不够
排除方法 (1)选用单位压力大的压床 (2)采用带消皱埂的压模 (3)预先手工成形变形大的边 (4)在毛料相应部位放辅助橡皮

钣金零件橡皮囊液压成形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钣金零件橡皮囊液压成形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钣金零件橡皮囊液压成形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惠小鹏;万政;于长旺;李小强;李东升【摘要】橡皮囊液压成形是钣金成形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飞机上有大量橡皮囊液压成形的钣金零件.橡皮囊液压成形工艺制造水平的提升,能大幅提高钣金零件的表面质量和疲劳寿命,从而改善飞机的整体性能.针对国内外橡皮囊液压成形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介绍了橡皮囊液压成形工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重点从钣金材料成形性能及工艺参数、成形缺陷、有限元仿真建模等方面综述了橡皮囊液压成形工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今后开展橡皮囊液压成形技术研究提供指导.%Rubber fluid forming is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of sheet metal forming,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sheet metal parts with rubber fluid forming in plane.By improving the manufacturing level of the rubber fluid forming,the surface quality and fatigue life of sheet metal parts can be greatly improved,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aircraft.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rubber fluid form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is researched,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rubber fluid forming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about forming performance,process parameters,forming defects,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odel of rubber fluid forming proces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furure research of the rubber fluid forming technology.【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年(卷),期】2017(000)014【总页数】6页(P57-61,67)【关键词】橡皮囊液压成形;钣金零件;工艺参数;成形缺陷;有限元仿真【作者】惠小鹏;万政;于长旺;李小强;李东升【作者单位】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71008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目前,国内外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迅猛发展,国际航空制造企业在数字化制造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塑胶产品的常见成型不良缺陷和原因分析

塑胶产品的常见成型不良缺陷和原因分析
塑胶产品的常见成型不良 缺陷和原因分析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1
常见不良缺陷名称
1.缺胶 4.气纹 7.融接痕
2.披锋 5.银丝纹 8.气泡
3.缩水 6.拉伤 9.破裂
10. 翘曲变形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2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缺陷:缺胶
缺胶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3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缺胶
定义: 成品未充填完整,有一部分缺少的状态,称为缺胶。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4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缺陷:披峰 披峰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5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披峰
定义: 成品出现多余的塑胶现象,多在于模具的合模处,顶针处,滑 块处等活动处。
原因分析: 1、滑块与定位块如果磨损,则容易出现毛边; 2、模具表面附著异物时,也会出现毛边; 3、锁模力不足,射出时模具被打开,出现毛边; 4、原料温度以及模具温度过高,则粘度下降,所以在模具仅有间 隙上也容易产生毛边; 5、料量供给过多,原料多余射出产生毛边。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8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缺陷:气纹
毛纹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9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气纹
定义: 在胶口附近出现如蛇状的流线,只有在侧边进胶时出现
原因分析: 1、产品柱子、筋位等设计不合理; 2、注塑时料流动性差,润滑剂太少; ; 3、注射压力过低,速度太慢,注射时间和保压时间太短; 4、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太高;
原因分析: 1、模具排气效果不佳,模穴内的空气如果没有在射出时排除, 则会由于残留空气的原因而使充填不完整; 2、模具温度低,原料流动距离长,或者有薄壁的部分,则在 原料充填结束前冷却固化; 3、熔融的原料温度低或射出速度慢,原料在未充满模穴之前 就固化而造成短射的现象; 4、灌嘴孔径小或灌嘴长,灌嘴温度低,灌嘴或射嘴孔变形, 则不仅使其流动的磨擦阻力加大,而且由于阻力的作用而使 速度减慢,结果原料提前固化; 5、射出压力低,造成充填不足。

成形不良现象及解决办法

成形不良现象及解决办法
(2)、模具中活动构件、滑动型芯受力不平衡时会造成飞边。
(3)、模具排气不良时受压的空气会使模的分型面胀开而出现飞边,应开设良好的排气系统,或在分型面上挖排气沟。
3.塑料的流动性过大,或加太多的润滑剂,应适当降低压力、速度、温度等,减小润滑剂的使用量,必要时要选用流动性低的塑料。
4.加工、调整方面:
(1)排气不良。
(2)模具中流道、浇口、型腔的磨擦阻力大,造成局部过热而出现分解。
(3)浇口、型腔分布不平衡,冷却系统不合理都会造成受热不平衡而出现局部过热或阻塞空气的通道。(4)冷却通路漏水进入型腔。
3.塑料方面:
(1)塑料湿度大,添加再生料比例过多或含有有害性屑料(屑料极易分解),应充分干燥塑料及消除屑料。
大体有三种表现,即深色底暗色线,暗色底深色线及在浇口周围暗色线密而发白。这类缺陷大多在注制聚苯乙烯与改性聚苯乙烯混合料时出现,与下列因素有关:
两种料在流变性、着色性等方面有差异,浇注系统平流层与紊流层流速和受热状况有差异;塑料因热分解而生成烧焦丝;塑料进模时气态物质的干扰。
解决措施:
(1)、采用混合塑料时,要混合好塑料,塑料的颗粒大小要相同与均匀。
(3)机台的动作慢。可从油路与电路调节使之适当加快。(4)模具的设计要方便脱模,尽量设计成全自动操作。(5)制作壁厚过大,造成冷却时间过长。
(6)喷嘴流涎,妨碍正常生产。应采用自锁式射嘴,或降低射嘴温度。
(7)料筒供热量不足。应换用塑化容量大的机台或加强对料的预热。
开裂
开裂:包括制件表面丝状裂纹、微裂、顶白、开裂及因制件粘模、流道粘模而造成或创伤危机,按开裂时间分脱模开裂和应用开裂。
4.加工方面:
(1)料筒温度过高,容积变化大,特别是前炉温度,对流动性差的塑料应适当提高温度、保证畅顺。

液压设备常见故障分析报告与排除(一)

液压设备常见故障分析报告与排除(一)

液压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一)随着人们对液压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其应用领域已经遍及到国民经济各个行业。

液压设备种类繁多,但它们都具有由液压泵提供能源、由液压阀进行控制、由液压马达和液压缸作为执行元件等共同的特性。

虽有不同的个性,但其共性也是相当明显的。

12.1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失常,压力上不去工作压力是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工作压力的正常与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失常经常表现为对压力进行调解时出现调压阀失效、系统压力建立不起来、完全无压力、持续保持高压、压力上升后又掉下来及压力不稳定等情况。

一旦出现压力失常,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将难以执行正常的工作循环,可能出现始终处于原始位置不工作,动作速度显著降低,动作时相关控制阀组常发出刺耳的噪声等,导致机器处于非正常状态,影响整机的使用性能。

12.1.1 压力失常产生的原因1.液压泵、马达方面的原因:a.液压泵、马达使用时间过长,内部磨损严重,泄漏较大,容积效率低导致液压泵输出流量不够,系统压力偏低。

b.发动机转速过低,功率不足,导致系统流量不足,液压系统偏低。

c.液压泵定向控制装置位置错误或装配不对,泵不工作,系统无压力。

2.液压控制阀的原因:工作过程中,若发现压力上不去或降不下来的情况,很可能是换向阀失灵,导致系统持续卸荷或持续高压。

溢流阀的阻尼孔堵塞、主阀芯上有毛刺、阀芯与阀孔和间隙内有污物等都有可能使主阀芯卡死在全开位置,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通过溢流阀直接回油箱,即压力油路与回油路短接,造成系统无压力;若上述毛刺或污物将主阀芯卡死在关闭位置上,则可能出现系统压力持续很高降不下来的现象;当溢流阀或换向阀的阀芯出现卡滞时,阀芯动作不灵活,执行部件容易出现时有动作、时无动作的现象,检测系统压力时则表现为压力不稳定。

有单向阀的系统,若单向阀的方向装反,也可能导致压力上不去。

系统内外泄漏,例如阀芯与阀体孔之间泄漏严重,也会导致系统压力上不去。

管子液压胀形工艺的缺陷分析及对策

管子液压胀形工艺的缺陷分析及对策

在实际应用中破拱效果显著 " 该装置由气缸 % 曲柄连杆 % 悬 挂板等组成 " 具体动作 ! 曲柄在料斗外气缸的推动下在一 定的范围内摆动 ! 从而带动与曲轴连杆相铰接的悬挂板
!!!!!!!!!! 作者简 介 ’ 彭 辉 %!"#$% &! 男 ! 工 程 师 ! 主 要 从 事 设 备 改 造 及 设 备 维 护
图%
液压胀形缺陷形式
#$%


如图 $@AB 所示是屈曲缺陷 $ 它的产生是由于在胀形开 始时管件加载了过大的轴向力以及管件的初始长度太 长 $ 它在整个胀形初始阶段都有可能出现 # 一旦出现了该 缺陷成形就无法继续 $ 为避免该缺陷的产生 # 要合理控制 初始阶段的轴向加载 # 以使在胀形过程同时 # 管件长度的 减短的材料正好可以补偿胀形区截面增大所引起的厚度 变薄 $ 另外 # 在设计管坯时要注意管子外径 % 管子长度和 管厚三者之间的关系 # 可按这样的原则来确定 & 管自由长 度不超过 ! 倍的直径 #&C DE’.’ 合适的径厚比 #E.D’. F(.DGH# 如图 > 所示 $
图" 液压胀形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
缺陷分析及对策 如图 $ # 就是通过模拟分析软件 %&’()*+, 模拟得
到的几种缺陷形式 $ 在模拟时由于模型简单 # 三维模型直 接在 %&’()*+, 中创建并 用 自 由 网 格 划 分 工 具 产生 有 限元模型 # 为了缩短模拟时间模型只取一半 # 凸模虚拟运 动速度放大 -... 倍 $ 模具视为刚体 # 凸模 % 凹模与毛坯的 摩 擦 系 数 皆 取 ./-- # 综 合 考 虑 计 算 效 率 和 精 度 使 用

软 胶 囊问题汇总

软 胶 囊问题汇总

软胶囊问题汇总关于制丸出现的一些问题1.关于小嘴漏油由于制丸工序内容比较复杂而繁多,如丸顶端与边沿张小嘴巴不粘合漏油问题,后工序慢性漏油问题、成品慢性漏油问题、软粘丸问题,网胶带容易熔融断卷问题、丸不容易自然剥落问题、丸呈三角区压不下来的周期性问题、接缝线毛口问题,接缝线粗问题、接缝线一面弯曲呈弓形问题、胶带冷却成型质量问题、气泡丸(油眼睛现象)问题、大小头丸问题、丸嵌一侧模腔靠下丸滚刷下丸现象问题、瘫软丸问题、网胶回收处理工艺和液体石蜡油回收利用工艺等,都是平时容易遇见的问题,他们根据不同情况,造成的原因也并非完全千篇一律,而是要根据现象特征采取相应的具体对策措施才能解决。

拿丸形长轴顶端与短轴的边沿张小嘴巴不粘合漏油问题问题来说,排除模具问题和装配问题,主要是喷体过于冷或热的温度问题。

2.关于慢性漏油对后工序慢性漏油问题,往往是内容物颗粒过大,又同步不相应正确调整,嵌入接缝线问题,或模腔倒角问题等使接缝线实际粘合面太窄问题。

对于成品慢性漏油问题的原因,原来此现象并不多见,现在比较多了,因为原来以纯油类内容物产品为主,现在好多都是混悬液型软胶囊,其中又以PEG系列作助悬剂的此现象发生为多,所以内容物配伍是十分重要的科技开发前沿。

还有就是环境热冷一下子变化极端,使“冷暴”现象产生,应控制好生产环境条件和工艺工序过程时间,对成品在寒冷地区的必须考虑适当增加增塑剂的量,完全可以避免。

3.关于软粘丸问题软粘丸问题主要是胶液质量问题和制丸胶皮冷却与喷体过热原因,没能综合结合最佳制丸工艺点。

我提倡制丸喷体的相对“冷作”法,比如喷体可以在47~49摄氏度情况下压丸,就尽可能在47摄氏度制丸,再调整胶液保温温度和胶皮冷却温度与风量等,如果可能就争取用47摄氏度以下温度来制丸,这样得到的丸应用手在手心用里用些力抓一把捏也不影响其漏油,更不粘手和互相粘丸,一米高自由落地应会弹跳。

如此的产品就不必顾虑后工序漏破和丸形走样。

液态成形件的主要缺陷及质量控制

液态成形件的主要缺陷及质量控制

铸件热节处的缩孔与缩松
缩松的特点
• 缩松多出现于凝固温度范围较宽的合金中; • 显微缩松一般出现在枝晶间和分枝之间; • 常分布在缩孔附近或铸件厚壁的中心部位;
缩孔和缩松的危害: 铸件中存在的任何形态的缩孔和缩松,
都会减小铸件的受力面积,在缩孔和缩松的 尖角处产生应力集中,使铸件的力学性能显 著降低。此外,缩孔和缩松还会降低铸件的 气密性和物理化学性能。
——金属熔炼时,脱氧、脱硫、孕育和变质等处理过程, 产生大量的 MnO、SiO2、Al2O3等夹杂物。
——液态金属与炉衬、浇包的耐火材料及溶渣接触时,会 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 MnO、Al2O3等夹杂物。
——在精炼后转包及浇注过程中,金属表面与空气接触形 成的表面氧化膜,被卷入金属后形成氧化夹杂物。
——按夹杂物形成时间,可分为初生夹杂物、次生夹杂物 和二次氧化夹杂物。
初生夹杂物:是在金属熔炼及炉前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次生夹杂物:是在金属凝固过程中产生的。 二次氧化夹杂物:而在浇注过程中因氧化而产生的夹杂 物称为二次氧化夹杂物。
——按夹杂物形状,可分为球形、多面体、不规则多角形、 条状及薄板形、板形等。
3.反应性气孔 液态金属内部或与铸型之间发 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气孔,称为反应性气孔。
反应性气孔特征: 金属-铸型间反应性气孔常分 布在铸件表面皮下 1~3mm 处,通称为皮下气孔, 其形状有球状和梨状,孔径约 1~3mm。有些皮下 气孔呈细长状,垂直于铸件表面,深度可达 10mm 左右。气孔内主要是 H2、CO 和 N2等。
液态金属内部合金元素之间或与非金属夹杂物
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蜂窝状气孔,呈梨形或团球形 均匀分布。碳钢焊缝内因冶金反应生成的 CO 气孔, 则沿焊缝结晶方向呈条虫状分布。皮下气孔常出现 在熔点较高的合金(铸钢、铸铁及铜合金)铸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皮囊液压成形零件常见缺陷分析
成都飞机工业公司 戴美云 张和兴
[ 摘要 ] 橡皮囊液压成形零件的常见缺陷有裂纹、起皱、回弹等, 本文对这些缺陷逐一进行了分 析并提出了预防办法。
关键词: 液压成形 缺陷 钣金 [A b st ract ] T he comm o n defect s in hyd ro fo rm ing w o rkp iece s a re crack, w rink le, bo und, and so o n. T h is p ap e r ana lyze s the se defect s and p u t s fo rw a rd p reven t io n m e tho d s. Keywords: H yd ro fo rm ing D efect Shee tm e ta l
以液压囊为弹性凹模 (或凸模) , 以油为传压介 质, 使金属板材在凹模 (或凸模) 上成形的方法称为 橡皮囊液压成形, 简称橡皮液压成形或液压成形。
液 压 成 形 工 艺 早 在 50 年 代 就 被 航 空 工 厂 采 用。 但 是 由 于 设 备 条 件 的 限 制, 压 力 只 有 80~ 400 kg cm 2, 属于低压橡皮成形, 零件成形后需手工校 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从瑞典 ABB 公司引进了一台 7. 7万吨液压机, 具有压力高、台面大的特点, 零件成 形后手工校形量较小, 为提高液压零件的成形质量 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下针对此型液压机成形零件 常出现的缺陷做一分析, 并提出预防措施。
图2 凸弯边的成形极限图 (2) 在毛料上放置硬垫板 压制凸弯边零件时, 最常用的防皱手段是在毛 料顶面放置一块肖氏硬度85~ 95 的聚胺酯橡皮垫 板, 厚度为6~ 12mm , 垫板应能覆盖整块毛料。如果 垫板在弯边区域内符合毛料的形状, 效果将更好。 (3) 加大成形压力 零件压制到某种程度后, 要想进一步消皱就需 要提高成形压力。较高的橡皮压力下, 橡皮可附加给 板材一个较大的向下摩擦力, 有助于消皱及减少回 弹。飞机铝合金零件通常的控制线是要求压力高于 70 M Pa, 但如果参数 R 、h、t 等不合理, 使用高的压 力, 往往会在皱折处出现死皱。由经验得知, 压制复 杂零件时初始压力不能太大。 (4) 采用毛料压紧装置 在模具上增加防皱块, 它和橡皮的压紧力对毛 料产生一定的压力作用, 可以有效地提高零件的成 形极限。 (5) 先后用两种模胎成形 先采用凸模成形, 再采用凹模成形。此方法不仅 可以消皱, 还可提高零件的弯边高度和尺寸精度。 (6) 改进设计结构——采用人工皱 在零件易皱部位的弯边上设计一定形状和一定 数量的人工皱。
2. 防皱方法 (1) 控制成形极限 ABB 公司提供的凸弧弯边的成形极限图如图2 所示, 控制有关参数, 可以有效地防止起皱。
log (h t)
塑性皱 c
最小弯 b 边高度
a
零件良好
弹性皱 d
a 零件大凸弧半径R时 的最小弯边高度
b 为小R时最小弯边高度 c 为塑性皱的极限 d 为弹性皱的极限
log (h t)
1 裂 纹
裂纹和劈裂纹常发生在凹弯边成形、梗的成形
及复杂零件的拉深成形时, 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1. 凹弯边裂纹产生原因 (1) 超过了凹弯边成形极限 一定相对厚度 (H t) 的板料具有一定的极限相
对弯边高度 (H R ) , 超过此值将出现边缘裂纹。ABB 公司提供的凹弯边成形极限图如图1所示, 克服裂纹 的主要方法是修正毛料尺寸, 效果不明显时则应修 改设计尺寸。
板面下陷加深0. 2mm ; 下陷过渡区长度不大于5mm
时延长 0. 5mm ; 下陷过渡区长度大于 5mm 时 延 长
1mm。
4 不满意的自由成形半径
压制复杂零件时, 压力不足或模具内存有空气 将导致零件不能贴模。防止的措施是:
(1) 在允许增加压力的情况下, 适当加大压力。 ( 2) 低压下在零件上覆盖一块肖氏硬度45~ 50 的聚乙稀板。 (3) 利用楔形块或梗条增加局部压力。第一次成 形时只用一块软施压垫来压制毛料, 第二次成形时 把楔块放入部分已成形出的凹坑中, 再在整个毛料 上放置一块硬橡皮作为施压垫, 成形压力作用在楔 块上, 使凹坑中的局部压力得到加强。楔块一般按模 具形状制造, 不考虑毛料厚度, 可用低熔点合金或聚 胺酯材料。 (4) 如果压凹的四周都是密封设计, 为使空气从 毛料下排放出去, 需在压块和毛料之间安排通气孔。 (5) 如果零件不宜使用楔块, 可在首次成形后退 火, 再成形; 或采用多次成形法, 即将3~ 6mm 厚的聚 乙烯板加热至130℃, 保温25分种后在模具上加压, 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零件首次压制时放在塑料板上, 第二次压制时取下塑料板, 进行最终成形。 (6) 润滑模具或毛料表面, 便于毛料向压凹区流 动。 (7) 在同一模具上有多个自由成形半径 , 采用 塑料顶帽, 把较大面积上的压力集中到有皱纹的局 部接触面上, 以提高局部压力。
参考文献 (略) 姓名: 戴美云 邮编: 610092 地址: 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总工艺师室
1997年第2期
3 回 弹
塑性变形中存在着弹性变形分量, 因此成形力
— 28 —
卸去后零件必然要产生回弹。回弹与下列函数有关:
弯曲半径、毛料厚度、弹性模量、材料的应变指数、成
形压力等。回弹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但当压力已
保证毛料与模具完全贴合时, 即使再增加压力, 回弹
也不会减小。解决回弹最可行的办法是修出回弹量,
log(h t) 破裂 c
a 为R值较大时的最小弯边高度
最小弯 b 边高度
d 起皱

b 为小R值时的最小弯边高度 c 为裂纹极限
a 零件良好 e
d 为小R值时的弹性起皱极限 e 为大R值时的弹性起皱极限
log (h t)
图1 凹弧弯边的成形极限图 (2) 毛料边缘太粗糙 在剧烈的拉伸弯边上, 毛料边缘毛刺是产生裂 纹的隐患。 (3) 材料不能简单地发生所需的延伸
航空制造工程
在同一模具或不同模具上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 成形时, 第一次成形工序中的压力过高, 将导致裂纹 的产生。
(4) 弯曲半径处裂纹 裂纹出现在弯边半径处而不是弯边边缘, 其原 因是模具弯曲半径太小或零件材料太脆。 2. 防止凹弯边裂纹的措施 (1) 在危险面上采用锥形弯边保护, 凹弯边要逐 渐变化, 不能突变, 一般锥形角不超过15°。 (2) 如凹弯边没有特殊的强度要求, 可采用开口 成形凹弯边, 所有的开口沿弯边的弯曲半径方向。 (3) 预先放料增加弯边极限高度。通常可用点击 锤打薄凹弯边, 成形时预先将三角区所需的料放出 来; 或是将凹弧边区的两侧板打薄, 成形三角区所用 料可以从两侧拉过来。 3. 梗的裂纹 过度拉深可造成裂纹出现在梗或压窝上。与常 规拉深不同, 梗或多个梗成形时, 只有非常有限的材 料从相邻面流入梗中, 因而梗成形时往往采用如下 做法: (1) 多次成形法 深度宽度比超过0. 2的铝合金零件, 可采用多次 成形法或在M 状态下预先成形, 淬火时效期内第二 次成形。此方法可使深度宽度比提高到0. 3。 (2) 增加材料流动性 通过对梗附近的模具和毛料表面进行润滑、改 变覆盖橡皮硬度及修剪掉多余毛料, 来增加材料的 流动性。 (3) 手工辅助法 在零件压制前用手工敲出梗的部分, 然后再压 制, 可大大减少裂纹出现的机会。
2 起 皱
钣金件成形中, 当压缩变形力大于板件抗压稳
— 27 —
定性, 即成形的压缩变形大, 而板件相对厚度小, 受 压区材料四周的支持状况差时, 就会起皱。起皱主要 发生在凸弯边上, 也可能发生在不规则形状的凹穴 成形区域内。
1. 起皱原因 起皱发生在凸弯边上的主要原因有: 轮廓半径 R 太小、弯边高度 h 太高、材料太薄、抗拉强度 Ρ 太 高、弹性模量 E 太小、压力太低、与毛料接触的橡皮 硬度不够等。
但回弹量的修定十分困难, 零件形状不同, 回弹也不
同。ABB 公司介绍了当压力为100 M Pa 时, 下列材料
的回弹量:
材料
回弹量
2024 O 状态
1° ~ 1°30’
2024 W 状态



镍基超耐热钢
2° ~ 5°
一般液压成形时, 梗及压窝、翻边孔、减轻孔的
成形不考虑回弹; 弯边下陷在型胎上加深0. 1mm ; 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