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举升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合集下载

运输机液压自卸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注意事项

运输机液压自卸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注意事项
得缓慢 了。 2 货厢 提 升 高 度 不 足 .

() 2 提升手 柄 中 的销槽磨 损 过甚 , 柄扳 至 升位置 手 时, 手柄端头部分位 置抵住 手柄槽一端 , 使进油 阀行程 减 小。 时, 此 可对手柄槽磨损位置施焊 , 然后 对槽进 行修整 ,
配上新销子 即可。
些机车提升货厢 的倾斜 度还没有达到卸下货物 的
止 崩 塌 或 陷 入地 面 。
压 油箱安装位置 比变速箱 高 ,有些机车液 压油箱 的油 大 部分通过此油封位 置流到变速箱里 面去了。
二、 注意事项
( ) 作 中 , 动液压 升降 手柄时 , 1工 扳 应遵循 “ 要快 、 升 降 要慢” 的原则 。特别要禁止在 升起满载 的货物 , 而货箱 的后 门又不打 开的情况下 ,就 把 发动机油 门尽量开至 最
大, 货箱就是不再提升 , 其原 因可能是 :
() 1 液压系统油箱 的存 油不 足。 此时应先把升起 的货
的黄油 中蘸 一下 , 后重新 装好 。 然 检查安全离合器 弹簧及
扇蜗壳 内外 、 变速箱外部 等残存 的秸秆杂草和 泥土杂 物。 清扫完后 , 将升运器壳 盖和复脱 器月牙板盖打开 , 将机 器 发 动且带 动 工作装 置 高速 运转 5 1 i,以排尽 残 存  ̄ 0m n
断, 致使不 能提升 。 () 2 驱动液压泵轴端头的凹槽磨损过甚 , 凹槽呈不规 使
则 的圆形 , 驱动不了液压泵轴 , 造成泵无动力而不能提升。 ( )液压泵轴 端头油封脱 出 。一些机 车的油封脱 出 3 后, 液压油泵 内大 量进空气 , 造成货厢不能 提升 。由于液
1使 用 前 的准 备 .
() 1 采用 三角皮 带传 动 时, 动力机 主轴和水 泵轴 必 须平行 , 带轮 要对齐 , 中心距不 得小 于两皮 带轮 直 皮 其 径之和的 2 倍。当水泵和动力机相连 时, 应配共同底盘, 采 用爪型弹性联轴器 , 要注意动力机主轴和水泵轴的同心度。 ( ) 泵安装 高度 ( 2水 以吸水 池水面为基准) 应低 于允 许吸上真 空高度 1 2m ~ 。安放 位置 的地 面应 坚实 , 以防

液压系统故障的检查与排除范本

液压系统故障的检查与排除范本

液压系统故障的检查与排除范本液压系统故障的检查与排除是维修液压设备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分享一个液压系统故障的检查与排除的范本,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液压系统故障。

一、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检查和排除:1. 检查液压泵的工作状态。

检查液压泵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异常噪声或震动。

如果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对液压泵进行检修或更换。

2. 检查液压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确保进油口没有堵塞物,并且出油口没有泄漏。

如果有堵塞物或泄漏现象,需要进行清洁和修复。

3. 检查液压系统的油液质量和油液量。

确保油液质量符合要求,不含杂质和水分。

同时,检查油液量是否足够。

如有必要,需要更换油液或添加新的油液。

二、液压系统漏油液压系统漏油是另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检查和排除:1. 检查液压系统的密封件。

检查液压系统中的密封圈、密封垫等密封件是否完好无损。

如有磨损或老化现象,需要进行更换。

2. 检查液压系统的管路连接。

确保液压系统的管路连接牢固,没有松动现象。

如有松动,需要进行紧固。

3. 检查液压系统的油箱和油管。

检查油箱和油管是否有破损或渗漏的情况。

如有破损或渗漏,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三、液压系统工作不稳定液压系统工作不稳定是另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检查和排除:1. 检查液压系统的油液温度。

检查油液温度是否超过允许范围。

如超过范围,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2. 检查液压系统的油液粘度。

检查油液粘度是否符合要求。

如不符合要求,需要更换合适的油液。

3. 检查液压系统的阀门和元件。

检查阀门和元件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卡滞或老化的情况。

如有必要,需要进行清洁或更换。

四、液压系统噪声过大液压系统噪声过大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检查和排除:1. 检查液压泵和液压缸的工作状态。

检查液压泵和液压缸是否存在异常噪声或震动。

如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对相关部件进行检修或更换。

拖拉机液压自卸系统常见故障及使用注意事项

拖拉机液压自卸系统常见故障及使用注意事项

拖拉机液压自卸系统常见故障及使用注意事项拖拉机液压自卸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1(1)农具不能提升发动机工作时,扳动操纵手柄至提升位置,悬挂杆没有提升动作,应从外部检查。

1)外部检查:①液压油泵传动机构是否接合。

②液压油箱的油面高度是否正确。

③是否有因油管破裂和接头松动而造成液压油大量泄漏。

④油缸定位阀与定位挡板之间10~15mm的间隙是否保证。

⑤悬挂农具的重量是否超过额定承载量。

⑥自封接头的压紧螺母是否松动,若松动会使封闭阀关闭,液压油不从分配器进入油缸工作。

一般情况下,外部原因发现后可立即排除。

2)内部故障的分析、判断。

在外部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即可进行内部故障检查。

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袖泵,分配器,油缸等)都是在密封状态下工作,故障部位不能直接观察到。

可以采取以分配器为中心,通过变换分配手柄的不同位置,观察分配器及周围反映出不同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分段检查,排除故障。

发动机运转后,将分配器操纵手柄置于不同的位置,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①分配器手柄放在“提升”工作位置后,手柄立即“咔”的一声跳回“中立”位置,农具不能提升。

若强制手柄停留在“提升”位置,同时分配器发现尖锐的“嘎嘎”响声(安全阀开启声),发动机运转声变得沉重,负荷显著增加,通往油缸下腔的油管发生抖动现象,此故障表明油泵和分配器工作均为正常,而通往油缸的油路被堵塞,多数情况下是定位阀在关闭位置卡死或缓冲阀被脏物堵塞而引起。

②分配器手柄置于“提升”位置后,农具不提升,手柄又不跳位,发动机负荷无变化。

这表明液压系统内部有泄漏现象,使油液不能建立起高压,原因可能发生在油泵,分配器,油缸需进一步检查。

先按下油缸上的定位阀,堵死压降的回油路。

再将分配器手柄置于“压降”位置,用于固定。

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分配器发出尖锐“嘎嘎”响声,发动机声音沉重,负荷增加,这表明油泵、分配器工作均正常,而故障原因发生在油缸。

第二种情况:分配器无响声,发动机负荷没有变化,这表明故障发生在分配器和油泵,应先检查分配器后检查油泵。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故障分析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故障分析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摘要液压系统是重型自卸汽车的重要工作系统,汽车的多个性能指标都与液压系统的性能优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文章主要分析了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以及故障排除方法。

关键词液压系统;故障分析;自卸汽车;举升机构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71-0120-01自卸汽车,又称翻斗车,是具有自动卸料功能的载重汽车,通过液压或者机械举升而可以自行卸货,它的构成有以下部分:液压举升机构、货箱、汽车底盘、取力装置等。

1 自卸汽车的工作原理自卸汽车利用被发动机动力所驱动的液压举升机构,也就是经变速器输出的发动机动力,经由取力器带动液压油泵,而油泵又被分配阀压入液压缸,从而使活塞推动以举起车厢,这样车厢就自然倾斜到一定角度,从而达到自动卸货的目的。

然后,依靠其自身的重力,即货箱自重使其复位。

因此,液压系统的正常运作在自卸汽车的使用过程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自卸车的重要工作系统,液压举升系统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多个性能指标。

考虑到液压举升系统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性质,液压举升系统应该满足以下性能:1)良好的动力性。

2)卸料性。

3)平稳性和协调性。

4)紧凑性。

5)比较强的免维护性。

2 自卸车液压系统常见故障表现及原因分析:在自卸车的日常使用过程中,使用方法不当,严重超载,维修养护不及时,或者因为某些用户对液压倾卸机构不了解等,都会引发一些故障,那么下面,就对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的故障表现进行一下原因分析。

2.1 车厢举升时感觉困难、升举缓慢并有窜动造成车厢举升困难的原因可能为:油泵有故障,无法供油、溢流阀严重失调、分配阀回油阀卡死在回油位置、取力器、油泵齿轮工作不良、举升缸摩擦阻力过大、回油路不畅通、油箱滤网或管路严重堵塞等等。

而举升缸和齿轮泵方面的问题是造成升举缓慢有窜动的主要原因。

2.2 车厢举升不平稳或者车厢举升角不足这种故障出现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油内进了空气,二是油量不足,因为当油量不足时,油压无法达到正常值,故车厢不能举升到最佳角度,而且在上升的过程中也极不平稳。

液压系统故障的检查与排除(三篇)

液压系统故障的检查与排除(三篇)

液压系统故障的检查与排除液压系统故障排除的五种基本方法:望、闻、摸、切、嗅一、望:看到什么。

1、看系统的配置是否正常,包括:泵、阀、执行元件、工作油液、滤油器、散热器等;2、看速度(流量):看执行机构运动速度是否有异常现象;3、看压力:看液压系统中各测压点的压力值大小及波动;4、看油液:观察油液容量是否合适,是否清洁,有无变质,油中是否有泡等;5、看泄漏:看液压管道各接头处、阀板结合处、液压缸端盖处、液压泵轴伸出处是否有渗漏、滴漏和油垢现象。

二、闻:听到什么。

1、听噪声:判断听到的声音是否属于噪声,噪声的源头在哪,是液压泵、马达、阀等液压件还是系统的管路或与元件连接的工作机构。

2、听冲击声:听系统的冲击声是否属于正常。

冲击声的时间:液压阀换向时冲击,还是莫名地发声。

冲击声的规律性:有节奏还是无规律。

3、听泄漏声:听油路内是否有细微不断的声音。

4、听敲打声:听液压件运转时是否有敲打声。

5、听相关人员反映。

三、摸:感觉到什么。

1、摸温升:用手摸运动部件表面,检查是否发热。

2、摸振动:感觉是否有振动现象。

3、摸爬行:感觉运动件有无“爬行”现象。

4、摸松紧程度:检验螺纹连接松紧程度。

5、摸密封性:对看不到的地方,检查是否有漏油现象。

四、切:用压力表判断。

1、各处的压力值是否正常:泵的吸油、出油,马达的进油、出油,油缸两腔的油压,阀的工作压力、控制压力等;2、压力是否有波动,波动是否在设计范围内。

五、用嗅觉判断。

1、闻一下油液是否发臭变质;旧车:使用时间长,油液成分会变质,发臭等怪味,新车:检查加油是否有误操作,防止加错油。

2、闻整系统是否有异味,出自何处。

液压系统故障的检查与排除(二)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和动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和机械设备中。

然而,由于使用条件和设备老化等原因,液压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

本文将介绍液压系统故障的常见检查和排除方法。

首先,对于液压系统故障的检查,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液压系统是工程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常常用于提供大功率的传动和控制。

但是由于液压系统的复杂性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

本文将介绍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

1.压力不足或无压力故障原因可能是液压泵失效、泵吸入空气、油箱液面过低等。

解决方法可以是检查液压泵的工作状态,检查泵入口是否有空气,检查油箱液面。

2.压力过高或超压故障原因可能是过载阀调节不当、过载阀损坏、压力调节阀失效等。

解决方法可以是调整过载阀的设置值、更换过载阀、检查压力调节阀。

3.泄漏泄漏是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可能是密封件老化、螺纹松动、管路磨损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密封件、紧固螺纹、更换磨损的管路。

4.油温过高或过低油温过高可能是由于油液粘度过高、油液冷却器失效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合适的液压油、检查冷却器的工作状态。

油温过低可能是由于油液粘度过低、冷却器冷却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合适的液压油、检查冷却器的工作状态。

5.油液污染油液污染可能是由于油箱没有过滤装置、油液中杂质过多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安装合适的过滤装置、定期更换油液。

6.阀门卡死阀门卡死可能是由于阀芯与阀套间配合间隙过大、阀芯表面磨损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阀芯、研磨阀芯表面。

7.液压缸无法伸缩液压缸无法伸缩可能是由于缸内部部件损坏、密封件老化、液压系统压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缸内部部件、更换密封件、检查液压系统压力。

8.油液乳化油液乳化可能是由于油液中含水过多、机械零件摩擦产生热量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干燥的液压油、检查液压系统的冷却状态。

以上是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的简要介绍,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需要从系统整体入手,综合分析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液压系统,保持系统的清洁和正常工作状态,可以预防故障的发生。

重型自卸车工作、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检修

重型自卸车工作、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检修

重型自卸车工作、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检修重型自卸汽车常见故障原因分析重型自卸汽车常见故障原因的分析方法如下:1.取力器故障。

重型自卸汽车当取力器出现故障,最直接且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齿轮泵不转,液压倾卸系统失去了动力源,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无法工作。

重型自卸汽车上多采用的是气动取力器,它主要由传动机构、连接机构、操纵机构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中最常出现故障的是操纵机构,它采用电磁阀开关气路方式。

电磁阀控制取力器的操纵气缸,从而完成取力器的挂挡和脱挡工作。

在卸载过程中电磁阀要频繁动作,其零部件容易受损失效,因此要经常检查电磁阀的有效性、灵敏度、电路安全性和开关,如果电路一切正常,还应检查取力缸的工作情况,有无不通气或漏气现象,必要时还要拆卸取力缸检查。

传动机构和连接机构也应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

当传动机构的齿轮啮合不良、拨叉与推杆连接螺栓松动,会出现异常声响,检查各部件紧固螺栓,同时注意查看润滑油情况,及时清理污物,保持各部件清洁、完好,防止磕碰、划伤。

另外,还应经常检查取力器与油泵之间的联接衬套,如有不牢固、破损、脱掉、断裂,应及时更换。

2.油泵传动轴故障。

重型自卸汽车油泵传动轴变形或损坏能使倾卸机构完全失去效能,其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在车辆行驶时取力器未脱开。

因液压油泵长时间高速运转,使液压油油温上升很快,一方面会造成油泵油封烧损,油泵“烧死”,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油泵齿轮离心力加大,油泵传动轴会在这种过大的离心力作用下导致变形、损坏;车辆满载举升时,操作过猛。

如果用力猛抬离合器踏板,由于系统突然接合而使取力器、油泵传动轴、油泵本身引起很大的冲击载荷,最易造成传动轴受损。

而在发动机高速运转,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液压缸内油的粘度较大,所造成的损失更为突出;传动轴安装间隙过小、油泵动平衡差、油路受阻以及严重超载时,也会造成传动轴变形、损坏。

当油泵传动轴发生变形或损坏时,应及时检修更换,工作中应随时注意避免引起传动轴受损的情况发生,如卸载完毕准备行车时,脱开并确认取力器已经脱开后再行车;满载举升开始,操纵手柄提到举升位置时,操作要平稳,动作不宜粗暴,应缓慢放开离合器踏板,使油泵运转,让车厢徐徐升起;在车厢带载下落过程中,切忌将分配阀扳到举升位置,这样极易引起强烈冲击,造成传动轴过早损坏;除此之外,还应经常检查传动轴安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传动轴与万向节叉啮合长度是否适宜。

108t电动轮自卸车液压系统的特点与常见故障

108t电动轮自卸车液压系统的特点与常见故障

108t 电动轮自卸车液压系统的特点与常见故障108T 电动轮自卸车是热一电转换的自卸车,由一台康明斯V型排列12缸柴油机带动一台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交流电经过整流器整流变为直流电、经电控系统控制装载车后部两侧的电动轮内的直流电动机转动,驱动自卸车行驶。

其液压系统由举升系统,转向系统,液压制动控制系统,液压油箱几部分组成。

当发动机运转时,带动装在主发动机后面的油泵工作,油泵从液压油箱吸出的液压油。

通过控制阀分别泵向举升缸、转向动力缸等。

一、液压油箱液压油箱装在车架左外侧前后车轮之间,油箱容积约为629L,加油量为550L。

油箱内通入25-175kPa的气压,使油箱保持正压,可防止灰尘进入油箱,并利于油泵供油,油箱顶部装有安全阀,当油箱内压力大于175kPa时,安全阀打开排气保证了安全。

油箱底部装有四组电加热器,当车辆停放在车场时可接通电源,作为冬季油液保温,电路中装有恒温器,可自动保持油温在27-38 C之间。

二、液压油泵1、齿轮泵的结构原理。

SP102电动轮自卸车采用齿轮式的液压油泵,齿轮式的液压油泵与其它齿轮泵结构基本相同齿轮泵在取力箱的驱动下,一对齿数相同的齿轮啮合旋转,由于泵体的密封,轮齿脱开啮合处形成真空。

使泵体的容积发生变化,油箱中的油液在压力作用下沿进油管进入吸油腔。

当两齿轮继续转动时,油液被齿轮泵泵出去,形成油压。

为保持油泵的工作压力和容积效率,采用“ 8”字形浮动侧板,补偿轴向间隙。

在主动齿轮两端的轴径处装有密封铜环,加强泵体内的密封性能,保证油泵正常工作。

泵体与泵盖端面接合处,用“ 0” 形密封圈密封,放防止泵体内油液泄漏。

2、双联叶片泵的结构原理SF31904电动轮自卸车采用双联叶片泵,它分为轴端泵和盖端泵两部分。

叶片泵具有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它主要是由转子、定子、叶片、配油盘、泵体和轴等零件组成。

当发动机运转时,通过传动轴来带动双联叶片泵旋转,它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能量置换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厢、副梁等连接装置变形
更换油泵
补加规定型号液压油
更换取力器
检油箱的空气滤芯比较脏
油箱内的油位已经超出液位计
没有按照要求正确操作,油缸变降边开车
油泵损坏
液压油型号不对
更换空气滤芯
将油箱内的有放泄少许
请严格按照要求正确使用
更换油泵
更换符合要求的液压油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更换适合的液压油
油缸不能完全举升
严重超载
油箱内油位不够
油泵故障
气压过低
限位阀安装位置不正确
溢流阀故障
人工卸货
补加原型号的液压油
更换油泵修理包或更换油泵
启动发动机,使气压达到7Bar以上
重新调整限位阀安装位置
更换溢流阀
油缸有拔缸现象
限位阀安装位置不正确
车厢举升角度太小,后悬太长
货物为大块状物体,举升角度太小
重新调整限位阀安装位置
车辆重新设计安装
调整举升角度,使行程达到最大角度
油缸缸筒拉伤
偏载
油缸支架间隙超差,油缸安装不垂直
油缸举升时缸筒与其他部件干涉损坏
翻车后,继续使用后生产
卸货时路基不平
液压油比较胜
油缸顶端螺母松动
油缸耳轴与支架孔的配合间隙太大
不安要求规范操作
正确卸载货物
调整支架间隙
进行重新设计安装
气控阀突然失灵
气管漏气
气管有折弯现象
气控阀有杂质
限位阀阀芯失灵
更换气管和拧紧接头
重新布置气管走向
更换气控阀
更换限位阀
举升过程中出现缸筒下滑
举升阀内的单向阀故障
举升阀内泄漏
举升阀的气腔窜气
气控阀漏气
举升阀阀杆不能正常复位
油缸出现漏油
更换单向阀
更换举升阀
更换密封套件或气腔
更换气控阀
清洁阀体、阀杆并更换密封套件
更换损坏缸筒和密封套件
油缸不下降
限位阀阀芯不通畅
举升阀气腔窜气
油缸缸筒变形
举升阀与气控阀件的气路不通畅
车厢或稳定架变形
气控阀不通气
举升系统没有主气源
更换限位阀阀芯
更换举升阀密封套件或气腔
更换油缸损坏的相关部件
检车整理或更换管路
整改车厢或稳定架
更换气控阀
检查主气路
油缸抖动
油泵损坏
油箱缺油
取力器损坏
进油管流量变化太大
自卸车举升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故障
原因
解决办法
油缸不举升
取力器未结合
没有主气源
油箱底部球阀未打开
气压过低
气控阀内部故障
举升阀阀芯卡滞
气路或油路接错
油泵不出油
检查取力器是否结合
检查主气源管路是否通畅
打开球阀并检查液压油是否满足
启动发动机,使气压达到7Bar以上
更换气控阀
清洗、检修举升阀阀体、阀芯
检查气路和油路是否正确连接
检查油泵
油缸举升,下降时速度太慢
气压过低
油泵故障
气管漏气
气管有折弯现象
举升阀阀芯卡滞
举升阀气腔窜气
举升阀内的单向阀损坏
液压油粘度系数太大
启动发动机,使气压达到7Bar以上
更换油泵修理包或更换油泵
更换气管和拧紧接头
重新布置气管走向
清洗、检修举升阀阀体、阀芯
更换举升阀修理包
更换举升阀内的单向阀
更换油缸相关损坏件
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操作使用
更换液压油并更换油滤
按照力矩紧固油缸顶端螺母
更换损坏的部件
按照要求规范操作
缸筒不按顺序举升
缸筒变形(翻车、缸筒受到外力撞击、采用急刹车方式卸货)
更换损坏部件
油缸渗油、漏油
多次偏载
缸筒拉伤
油缸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
正确装货物、更换密封套装
更换缸筒及密封套件
更换缸筒并重新调整油缸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