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的现象,即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

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的是货币政策,它是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进行调控来影响经济发展和稳定物价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作用和措施。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通货膨胀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其中包括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过度增长所导致的通货膨胀等。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经济发展带来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上升,而供应不能满足需求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则是指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

货币供应过度增长型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过量发行,超过了经济实际需求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经济、企业和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进而损害人们的消费能力。

其次,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减少,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通货膨胀还会导致投资风险增加、财富分配不均、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二、货币政策的作用和目标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旨在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措施,影响经济运行和稳定物价。

其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物价稳定、推动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和实现就业等。

首先,货币政策的最基本目标是保持物价的稳定。

稳定的物价有助于保持居民的购买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有利于企业的投资和经营决策。

其次,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推动经济增长和调节经济周期。

合理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此外,货币政策还可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以及促进就业等。

三、货币政策的实施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银行可以采取多种货币政策的实施措施。

其中,主要包括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整利率、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使用逆回购等操作工具等。

首先,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流动性,控制通货膨胀。

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可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进而影响物价水平。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货币变动如何影响其他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 如产出、就业、实际工资与实际利率呢? How do these monetary changes affect other important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such as production, employment, real wages, and real interest rates?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均衡价格水平
Money Supply, Money Demand, and
the Equilibrium Price Level
Value of Money (1/P) 货币价值
货币供给 Money supply
(High高) 1
Price Level (P) 价格水平
1 (Low低)
物价水平 the average level of prices in the economy
产出 Production 利率 interest rates 信用卡与自动取款机的普及程度
the availability of credit cards and ATMs 10
货币需求
Money Demand
在过去70年里,价格平均每年上升约4个百分点。 Over the past seventy years, prices have risen on average about 5 percent per year.
通货紧缩,即平均价格的下降,在19世纪的美国 出现过。 Deflation, meaning decreasing average prices, occurred in the U.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4
通货膨胀的分类
2、按通货膨胀对价格影响的差别 (1)平衡的通货膨胀 各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的比例上升 (2)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相同
5
通货膨胀的分类
3、按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料程度 (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6
通货膨胀的普遍存在——中国的通涨
1978- 2006年中国 CPI的变化 年中国CPI 1978 - 2006 年中国 CPI 的变化
16
三、货币的分类和数量
一个经济中能够获得的货币的数量被称 作货币供给。 作货币供给。 在一个使用纸币的经济中,货币的供给 在一个使用纸币的经济中, 可由政府来控制。 可由政府来控制。 大多数国家货币的供应由其中央银行控 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具体方法详见本书第十四
章)
17
三、货币的分类和数量
M2
我国按不同口径测算的货币存量状况
2006年12月中国货币供应情况
C M1 M2
27072.62 亿元 126028.05 亿元 345577.91 亿元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2
三、货币的分类Leabharlann 数量小结尽管在实际生活中, 尽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货币资产的范围 有不同的测算方法,但从最基本方面看, 有不同的测算方法,但从最基本方面看,货币 只由二部分构成:现金和存款。 只由二部分构成:现金和存款。 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 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存款在货币中占 有绝大比重,现金只是起着辅助作用, 有绝大比重,现金只是起着辅助作用,这正是 现代经济的一大特色。 现代经济的一大特色。
16 14 12 10 % per year 8 6 4 2 0 1960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摘要: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把经济增长作为本国首选的宏观经济目标。

我国近些年来也把经济增长摆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经济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那么,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怎样的?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如何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Allcountries in the worldputeconomic growth asthe preferrednationalmacroeconomic objectives. China'seconomic growthin recent yearshaveplacedtheeconomic workinthefirst place,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receiveda surprisingdevelopment, has madeachievementsattracting worldwide attention. However,rapid economicgrowth,there has also beenserious inflation, then what i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inflation andeconomic growth? Monetary policyand inflationarenot necessarily linked? Itsrole ineconomic growth,how much? How tocontrolinflationin China? These arebefore ustheneed to address theproblem.关键字: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价格、就业、调控策略KEYS:economic growth, inflation, prices, employment, control strategy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分别是什么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关系。

货币供应是指在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总量,通货膨胀则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而通货膨胀又会反过来影响货币供应。

本文将从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的定义、关系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探讨。

货币供应是指在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总量,通常包括现金和存款两部分。

现金是指纸币和硬币,而存款则是指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存款业务。

货币供应的核心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以维持经济的稳定运行。

货币供应的增加可以通过印钞和放贷等方式实现,而货币供应的减少则可以通过回收货币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来实现。

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会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人们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

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包括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个方面。

需求拉动是指需求方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了供给,导致价格上涨;成本推动是指生产成本的上升被转嫁到了产品价格上,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刺激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当经济处于繁荣期时,中央银行通常会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如果货币供应增加过快,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会影响货币供应。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导致人们持有更多的货币来应对通货膨胀,从而增加了货币供应。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的加快会刺激货币需求,从而影响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

其次是政府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进而影响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

再次是国际因素,国际贸易和外汇市场的波动也会对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最后是人们的预期,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会影响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的发展。

总的来说,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

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

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

这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通常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亦即货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的普遍下降。

因此,局部性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货膨胀,季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的物价上升也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同时,并不排斥通货膨胀过程中有个别商品价格的下跌。

原因纸币纯粹是货币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

所以纸币的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流通数量,它就要贬值。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越多,贬值也就越厉害,物价上涨的幅度也就越大。

这种由于滥发纸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情况,是造成通货膨胀 的直接原因。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流通领域中的价值符号不仅有纸币,还有大量的信用货币,它们都能在商品流通中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因此,在计算货币流通量时也应把信用货币的数量包括在内。

信用货币发行过多,同样会引起或加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的测量西方国家对通货膨胀的衡量,主要采用以下三种物价指数:①消费物价指数,常常被称为生活费用指数。

②生产价格指数,它反映生产成本的变化。

这一指数的优点是对经济周期较为敏感,并影响消费品价格的未来变化。

③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它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

如198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当年价格计算为5660亿元,以1975年价格计算为2890亿元,则198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1975=100)为□×100=196。

这一指数包括的范围最广,因此能较准确地反映一定时期内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趋向。

通货膨胀有时用年增长率,即以当年的物价指数与前一年的物价指数的比率来表示。

因而,物价指数很容易转换为年增长率。

较低的物价指数或年增长率,一般称为爬行性通货膨胀,此时通货膨胀的程度较轻。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内容简介知择学习网的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编写,遵循教材第12版的章目编排,共分24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第12版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目录第1章导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增长与积累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增长与政策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总供给与总需求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失业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通货膨胀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政策预览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收入与支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货币、利息与收入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国际联系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消费与储蓄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投资支出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货币需求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政策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9章金融市场与资产价格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第20章国家债务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第21章衰退与萧条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2章通货膨胀与恶性通货膨胀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第24章前沿课题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内容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2.2 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经过调整的GNP( ( adjusted GNP)答:经过调整的GNP指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是经济学领域中两个重要且密切相关的概念。

货币增长指的是经济体中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通货膨胀则是指整体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个话题。

首先,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可以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进行解读。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手中持有的现金增多,他们会倾向于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带动整体需求的增加。

由于需求的提升,生产和销售商家会感受到市场的繁荣,他们可能会提高价格以应对增加的需求。

这就导致整体物价水平上涨,即通货膨胀的发生。

其次,货币政策对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管理货币市场的行为。

为了适应经济的需求和发展需要,中央银行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应量以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当货币供应量快速增加时,超过了经济实际需求,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

因此,中央银行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货币供应量,以防止通货膨胀的产生。

此外,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也会导致货币增长。

当整体物价上涨时,人们会预期未来价格会进一步上涨,于是会更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是购买商品。

这就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常常提到的“通货膨胀螺旋”就会形成,即需求拉动价格上涨,导致更多的通货膨胀。

最后,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长期和短期的角度来看。

在短期内,货币增长可能会导致一时的通货膨胀,但随着市场的调整和经济的回归平衡,通货膨胀压力可能会逐渐减弱。

然而,在长期内,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通货膨胀的风险将会不断积累,对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货币增长导致了需求的提升,而通货膨胀则是需求过剩的结果。

货币政策的调整、需求预期和长期影响都对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有着重要影响。

了解和管理好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按通货膨胀的原因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由实际因素 或货币因素造成的过度需求拉上的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由于特定集 团行使市场权力而使工资率水平提高;从而使总 供给函数转移所引发的。 3.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由于特定的经济 制度、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的结构因 素或这些结构的变化。
货币需求和实际收入同方向变化
md表示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持币量在实际收 入y中的比率为k,则md=ky。k可称货币需求 的收入系数。
6
2. 商品的价格水平P
当价格水平提高时,为了保持原先持有的货币的 购买力,需要持有的名义货币量必须相应增加。 md表示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Md表示名义需要的 货币量,P表示价格水平,则md= Md/P
18
7.1.3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货币市场均衡

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状态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均衡条件:Ms=Md
Ms Md
M d kY hR M d / P ky hr
19
7.1.3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Ms =400
L1=Mt=0.25Y
L2=Ma=250 – 2000R
随着总产出水平逐步提高,当总需求曲线右移 到AD2时,开始与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相交,产 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价格达到P2高度。
如果总需求再增加,产出再不能增加,只会导 致价格水平的上升。
49
r
LM1
LM2
IS
Y0 P2 P1 P0 AD0 Y1
AS
Y0
Y1
7.4.2 需求拉动
同理可根据上图解释货币因素引起的需求拉 上通货膨胀
44
7.4 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45
7.4.1 需求拉动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价格水平的上升 是由于商品市场上的过度需求拉上的。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发源于两大类因素: 实际因素(财政政策)和货币因素(货币 政策)。
46
r
LM
Y0 P2 P1 P0 AD0 AD1
IS0 Y1
IS1
AD2
AS
Y0 Y1
md
2
md
0
m d1
m=M/P
12
在较低的r1的水平上,个人和厂商所愿意持有 的货币量md超过了货币供给ms,人们对货币 有了一种过度需求。每个人都想把手中的债券 抛出换成货币。然而,当经济中货币与债券总 供给量一定的时候,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按r1利 率水平出售自己的债券,有人不得不以低价出 售债券。
600 1000 1400 1800
Y
21
如何描绘 LM 曲线
R
R2 R1
LM
Ma
Ma
A1
A2
Y1
Y2
H
O
T1
Y
Ms=OH=OK
T2
Mt
K
Mt
R
R
R2
R1
A2 A1 Ma Ma
LM 曲线
LM
Mt
H
Mt T2 T1
Y1
Y2
Y
Mt
Ms=OH=OK
Y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
O
Ma
LM 曲线
国民收入为Y1 时, Md = Md1 国民收入为Y2, Md = Md2
Md=0.25Y+(250 – 2000R)


均衡条件: Ms=Md
LM曲线: 400=0.25Y + 250 – 2000R
Y=600 + 8000R
20
7.1.3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Y = 600 + 8000 R
Y 600 1000 1400 R
0.16
R
LM曲线
0 0.05 0.1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实际因素导致IS曲线右移,这使总需求曲线从AD0 右移到AD1,这时如果价格水平P0不变,则出现超 额需求或通货膨胀缺口,其大小为Y0Y1。
由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因此,这时总 需求增加,一方面价格水平会上升,另一方面产 量会增加。当价格水平上升到P1时,产量增加到 Y1,达到了新的均衡。
48
代表实际的未来通货膨胀率, e 代表未来的通 货膨胀预期。
事前的实际利率为i- e,而事后的实际利率是i ,当实际通货膨胀不同于预期通货膨胀时,这 两个实际利率不同。
32
名义利率不能根据实际通货膨胀调整, 因为当确定名义利率时实际通货膨胀是 未知的。 修改的费雪效应:i=r+ ∏e
33
28
7.2.1 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
货币数量论说明: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 行,最终能够控制通货膨胀率。
如果中央银行保持货币稳定,价格水平也 将稳定。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 价格水平将迅速上升。
29
7.2.2 费雪效应
经济学家把银行支付的利率,称为名义利率; 把购买力增加,称为实际利率。
令i代表名义利率,r代表实际利率,代表通货 膨胀率,则 r=i-。即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和 通货膨胀率的差额。
7
3.利率
利率越高,人们越不愿意把货币放在手中,或者 说对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小。货币需求量和利率是 反方向变化的。 r表示利率,实际需要的货币与利率的关系可表示 为md= -hr。h可称为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
8
7.1.2 利率与货币均衡
货币需求函数: Md/P=ky-hr r
r1 L1(ky1-hr) L (ky -hr) 2 2
42
2. 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 就会下降,那些存款在银行的人受到严重 的打击。
43
3. 通货膨胀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 分配作用。
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 利。
如果甲向乙借款1万元,一年后归还,而这段 时间内价格水平上升一倍,则一年后甲归还给 乙的1万元相当于借时的一半。
52
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对利润的追逐, 他们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通过利润加成以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从而造成产品价格上 涨,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
53
P3 P2 P1 AS2 AS1 Y1 Y2 Y*
54
AD2 AD1
最初总供给曲线AS1和总需求曲线AD1在P1和 Y*处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假定由于工资推进或 利润推进的作用而使总供给曲线移动到AS2的 位置,此时,如要使价格稳定在P1,其代价是 总产量水平下降到Y1,并造成失业。由于在原 价格水平P1上,存在过度需求(Y*-Y1),于是价 格水平上升到P2,总产量增加到Y2,但此时仍 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尽管过度需求已消除。
10
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货币市场就达到 均衡。
在货币市场上,利率起到与价格相同的作用, 由于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所以在 分析货币市场时,通常把货币供给量看成是一 个既定的外生变量,以Ms代表名义货币供给:
Ms=Md=(ky-hr)P
Ms/P= ky-hr
11
L r2
ms
r0 r1
30
费雪方程式:i=r+ 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增长率提高1%引起通 货膨胀上升1%。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货膨胀 上升1%引起名义利率上升1%。 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之间这种一对一的关系, 称为费雪效应。
31
当进行贷款时,债务人和债权人预期的实际利率 称为事前实际利率;而实际上实现的实际利率, 称为事后实际利率。
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生活的人。 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 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价格水平。其实 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变少,因而他们的生 活水平必然相应的下降。
41
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 通货膨胀中得益,这些人的货币收入会走在价 格水平和生活费用上涨之前。 那些从利润得到收入的厂商,就能从通货膨胀 中获利,如果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得快的 话,则厂商的收益将比它的成本增长得快。
4
1.交易动机: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交易 或者说支付。而收入对于此动机正相关。 2.预防动机: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应付不测 之需。收入与此正相反。 3.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 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需及时调 整资产结构,因而形成此动机。此动机与利 率负相关。
5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1.人们的实际收入:
7.3 通货膨胀及其成本
通货膨胀:经济中的价格水平在一段 时间内连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经济中的价格水平在一段 时间内连续下降的现象。
34
7.3.1 通胀分类
按价格水平的年上涨速度分类: 1.爬行的通货膨胀:价格上涨不超过2%-3%
2.温和的通货膨胀:价格上涨不超过3%-10%
3.奔腾的通货膨胀: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 4.恶性的通货膨胀:价格水平上涨在100%以 上。
R
R2
R
Ms
LM
R2
R1 Md2 Md1
R1
M
Y1 Y2
Y
7.2 货币数量方程式
25
7.2.1 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
根据古典经济理论,货币是中性的:货币象一 张覆于实际经济上的“ 面纱”,其供给并不影 响实际变量。 古典理论使我们可以不用涉及货币供给而研究 实际变量的决定。
货币市场均衡决定了价格水平,因此,也决定 了名义变量。这种实际与名义变量的分离,称 为古典二分法。
26
M/P=kY M(1/k)=PY
MV=PY
在这里V=1/k。这个式子说明了货币需求和货 币流通速度之间的联系。 当人们想持有大量货币时,货币转手就不快。 相反,当人们只想持有少量货币时,货币转手 就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