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师考试网:教师资格生物学科 十条常考知识点
高中生物教资科三考试知识点

高中生物教资科三考试知识点生物教资科三考试是教师资格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物教师必须要通过的考试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中生物教资科三考试中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生物分子1.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生物分子之一,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长链状分子。
蛋白质在生物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包括构成细胞和组织、调节生物代谢、参与免疫和抗体反应等。
2.核酸:核酸是生物体中另一个重要的生物分子,包括DNA和RNA两种类型。
DNA是生物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传递和维持。
RNA则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3.糖类: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生物分子,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糖类在生物体中发挥着重要的能量供应和结构支持的作用。
二、细胞生物学1.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重要界面,控制着物质的进出和信号的传递。
2.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部的各种功能结构,包括质体、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每种细胞器都有着特定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对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将自身复制出来并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新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修复的基础,也是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
三、遗传学1.基因: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是DNA 分子的一部分。
每个基因都包含了一段特定的DNA序列,编码了生物体的一个特定的遗传特征。
2.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长条状结构。
人类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3.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基因组中的DNA序列发生了改变,导致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发生了变化。
遗传变异是生物体进化和适应环境的重要途径,但也可能导致一些遗传病的发生。
四、生态学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环境,包括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位等。
教资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资常考知识点汇总由于您没有给出具体的教资考试科目等相关信息,以下为您提供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常考知识点汇总:一、职业理念。
1. 教育观。
- 素质教育的内涵。
-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克服只重视智育的倾向。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特长。
-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 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要遵循这些规律,如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进行教育。
-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空间。
-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犯错误,教师要宽容对待,给予引导。
- 学生是独特的人。
- 学生是完整的人。
把学生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纯地关注知识学习。
-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
-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教资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教资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生物学作为中学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涵盖广泛的知识点,对于教资考试而言是一个必备的科目。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复习生物学知识,本文将对初中生物学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归纳。
以下是初中生物学常见知识点的概述及相关要点的整理。
1. 细胞与细胞器-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 涵盖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2. 细胞的组织与器官- 组织由相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如心脏、肺、肝脏等。
3. 生物的营养与消化- 生物的营养包括能量营养和无机盐营养。
- 涵盖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消化酶的分类与作用,消化过程的调节等。
4.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涉及光合色素、光合酶等的作用。
- 涵盖植物的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植物激素的种类与功能等知识点。
5. 动物的运动与调节- 动物的运动包括肌肉运动和神经调节。
- 涵盖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等。
6. 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 涵盖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生殖过程的调节,胚胎发育的过程与特点等。
7. 遗传与进化- 遗传是指生物体子代获得父代遗传信息的过程。
- 涵盖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物质DNA的复制与转录翻译,基因突变与变异,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等进化理论。
8.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存在着物种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 涵盖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物圈的特点与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与保护等。
9. 常见的生活中的生物- 包括常见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 涵盖常见的农作物、花卉、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通过以上对初中生物学常见知识点的整理,希望能为考生们的复习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初一生物必考知识点归纳-教师资格证必考知识点归纳

下面是老师对茎的结构知识点的总结,同学们一起来学习。
茎的结构从外到里是:树皮内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髓。
木本植物有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不断的分裂,能使茎逐年长粗。
草本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长得很粗。
导管位于植物茎内的木质部,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位于茎内的韧皮部,向下运输有机物。
通过上面知识点的总结,相信同学们对此知识点能够很好的掌握了,希望同学们的生物能学习的更好。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种子的萌发对于生物学中种子的萌发的知识,下面是我们为你讲解的知识点。
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需要环境 (外界 ) 条: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完全淹没在水中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没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自身条:胚是完整的,活得,度过休眠期的。
大多数种子萌发不需要光,探究是否需要光时一定提供适宜的各种外界条和自身条。
发芽率达到 90%以上的种子才能播种。
2、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玉米)或子叶(菜豆),所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同时萌发。
早春地膜覆盖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使种子早萌发。
希望上面对生物中种子的萌发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上面的内容学习一定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哦。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种子植物关于生物中种子植物的知识学习,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讲解内容。
种子植物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变蓝的是胚乳,因为胚乳内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
2、将胚的各个部分(胚芽,胚轴,胚根)都连在一起的是胚轴。
3、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是胚乳,大米不能萌发时因为无胚。
4、被子植物 (桃树 ) 与裸子植物 (松树 ) 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通过上面对生物中种子植物知识的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预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超全)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超全)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正确答案:B2、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3种氨基酸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
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正确答案:C3、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的RNA的几个重要片段经某种处理后插入天花病毒的DNA中,形成重组病毒疫苗。
该疫苗在人体内具有复制能力,产生的抗原蛋白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
在该疫苗研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了转录酶B.运用基因工程手段,用质粒作载体C.可利用培养的动物细胞培养天花病毒D.体现了天花病毒的间接利用价值正确答案:C4、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 )。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消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D.治疗艾滋病正确答案:A5、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B.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C.提取泡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正确答案:B6、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
A.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B.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C.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D.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正确答案:D7、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综合入学测验属于()。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正确答案:C8、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和真菌主要营腐生或寄生生活正确答案:D9、用生长素除去水稻田中的杂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似的一项是()。
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考点汇总

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考点汇总教师资格考试对于想要投身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是一道重要的关卡。
不同学科的知识考点各有特点和重点,了解并掌握这些考点对于备考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您详细汇总部分常见学科的重要考点。
首先是语文学科。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语文学科的知识考点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汉语基础知识、写作等方面。
古代文学方面,需要熟悉各个朝代的重要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比如,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两汉的辞赋、乐府诗,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与散文,唐宋时期的诗词与散文大家,元明清的戏曲和小说等。
考生要了解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现代文学部分,要掌握新文化运动以来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如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人的代表作。
同时,也要了解现代诗歌、散文和小说的发展脉络。
外国文学也是一个重要考点,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到中世纪文学,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文学,考生需要了解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如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戏剧、巴尔扎克的小说等。
汉语基础知识方面,包括汉字的结构、字音字形、词汇、语法、修辞等内容。
比如,词语的辨析、病句的修改、修辞手法的运用等都是常考的知识点。
写作部分,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根据给定的题目或材料,写出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的文章。
数学学科的考点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等领域。
数与代数部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点。
考生需要掌握它们的性质、运算规则和应用。
图形与几何方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性质、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是重点。
同时,还需要了解空间几何中的点、线、面的关系。
统计与概率部分,要熟悉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也是考试中经常考查的内容。
英语学科的考点主要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教学法等方面。
教师资格生物学科《遗传与进化》常考知识点与试题解析

1、减数分裂:这部分知识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考查比较简单,需要掌握的知识就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时期发生的特有现象,以及精细胞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考点一: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变化情况以精子形成为例:其中包括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发生的联会现象;中期出现四分体,四分体时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非等位基因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没有四分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形成精细胞,精细胞需要经过变形才能形成精子。
真题: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的是()(2014年上-高中选择题11)A、等位基因分离B、同源染色体分离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解析:C,因为姐妹染色体分开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考点二:正常情况下体细胞中含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性染色体XX;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所以卵细胞中含的染色体是22条常染色体+1条X性染色体,精细胞中含的染色体是22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或者是22条常染色体+1条Y性染色体。
真题: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数目和性染色体为()A、22,XB、22,YC、23,XD、23,Y答案解析:A。
2、稳态与环境:主要考查各种激素调节和神经的过程,考生需要熟记每种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以及每种器官分泌的激素名称。
清楚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上的传递的不同。
考点一: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组成包括淋巴、血浆、组织液三部分。
真题: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血液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答案解析:C。
考点二:各种激素调节过程(注意激素调节主要是通过血液传递到靶细胞或靶器官)(1)、甲状腺激素调节作用:维持生长发育,分泌不足时,躯体与智力发育均受影响可致呆小症;促进代谢,增加氧耗,提高基础代谢,使产热增多。
调节过程:由于寒冷刺激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在此要注意垂体和下丘脑释放的激素名称以及每种激素作用的靶器官);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T3、T4后血液中的T3、T4含量增高后反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这个过程叫反馈调节。
2020年最新版教师招聘考试科学专业生物基础知识考试考点背诵

2020年最新版教师招聘考试培训班考试考点背诵(科学专业生物基础知识)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细胞中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在动植物细胞中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为大量元素(9种);主要元素(6种)占细胞总量的97%。
生物体内部分元素功能如下:(1)Ca:人体缺乏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 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肉无力。
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 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
Ca在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Fe:人体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会患贫血。
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缺乏时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
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时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若缺乏此元素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低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在植物体内参与有机物合成和运输。
(7) N: 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及各种酶的必需元素。
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
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
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8)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及NADPH的必需元素。
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
P也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教师考试网:教师资格生物学科十条常考知
识点
1、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细胞器
【概念辨析】:
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器吗?
【中公讲师庞利然解析】:
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概念辨析】:
(1)细胞膜、细胞核膜、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实质是神经细胞细胞膜)具有膜结构,但它们不是细胞器。
(2)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液泡膜、内质网膜、部分高尔基体膜;
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特定部位的高尔基体膜。
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注意】:特定部位植物细胞、特定功能动物细胞、原核细胞在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上差异。
3、细胞核──遗传的中心
【概念辨析】
(1)核膜具有选择性,主要是细胞核内的DNA不能自由通过,其它物质包括RNA均可自由通过。
(2)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
4、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概念辨析】:
(1)细胞内所有的膜结构是否能视作一个生物膜系统。
(2)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在蛋白质合成及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中公讲师庞利然解析】:
(1)生物膜系统各中膜结构首先需要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密切联系的,因此判断是否为属于一个生物膜系统的标准应该立足于完成特定的功能。
(2)内质网侧重蛋白质重要官能基团的连接,高尔基体侧重蛋白质的“分装”和“分泌”。
5、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概念辨析】:
(1)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如何改变椭球体的叶绿体的形态变化
(2)细胞质流动方式和流动方向
【中公讲师庞利然解析】:
(1)弱光下,椭球体侧面朝向光源;强光下,椭球体正面朝向光源。
(2)细胞质流动方式有旋转式、环流式,但一般认为流动方向均为逆时针运动。
6、细胞的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
【概念辨析】:
(1)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2)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是新陈代谢还是细胞增殖
【辨析】:
(1)真核细胞细胞的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原核细胞不是,至于何种方式高考考纲未作具体要求。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基础,而细胞增殖特指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7、细胞的分化
【概念辨析】:
(1)细胞分化的起点细胞是否是受精卵。
(2)细胞的全能性是否有强弱之分。
【中公讲师庞利然解析】:
(1)依据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的起点细胞有受精卵、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干细胞类型。
(2)细胞全能性作为潜能没有强弱之分,能比较的只是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
8、细胞的癌变
【概念辨析】:
(1)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还是相应基因被激活
(2)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三种。
【中公讲师庞利然解析】:
(1)细胞癌变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但具体为原癌基因被激活与抑癌基因被抑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2)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三种。
9、细胞凋亡
【概念辨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为“是否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
【中公讲师庞利然解析】: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都可能面临不利因素的影响,而细胞坏死侧重细胞正常代谢活动中断;细胞凋亡侧重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10、分裂与增殖
【概念辨析】:
(1)细胞增殖是侧重结果,细胞分裂侧重过程。
(2)对于真核生物而言,绝大多数体细胞靠有丝分裂来增殖;少数的体细胞(如蛙的红细胞)是靠无丝分裂来增殖;精子和卵细胞是靠减数分裂来增殖的。
例:2002年上海高考题: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为:A.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答案:A)
【中公讲师庞利然解析】: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只能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增殖的是精子。
中公讲师庞利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