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的人口列车--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 教师课件 火车行程问题

北师大版 教师课件 火车行程问题

练3:一列快车长275米;一列慢车长230米,每秒行 25米,两车齐头并进,快车完全超过慢车用了11秒, 求快车的速度?
练4:一列快车的每秒行驶24米,一列慢车每秒行驶 16米,两列火车齐头并进,快车完全超过慢车用了 25秒,求快车的车长?
例2:一列快车长275米,每秒行35米;一列慢车 长230米,每秒行25米,两车齐尾并进,快车完 全超过慢车需要多长时间?
练2:一人沿铁路旁步行,迎面驶来一列火车,经过 他身边用了15秒,火车的速度32米/秒,火车长600 米,这个人每秒走多少米?
练3:东东沿铁路旁步行迎面驶来一列火车,东东的 速度5米/分钟火车的速度25米/分钟,火车从他身边 经过用了20分,火车长多少米?
例2、一辆客车以每分72米的速度沿铁路旁的 公路行驶,进行中,客车司机发现对面驶来 一列火车,速度是每分54米,这列火车从他 身边驶过共用了8分。求这列火车长。
火 车 行 程
火车相遇问题
例1、一人沿铁路旁步行,迎面驶来一列火 车,人的速度2米/分钟,火车的速度38米/ 分钟,火车长200米,火车从他身边经过需 要多长时间?
练1:亮亮沿铁路旁步行,迎面驶来一列火车,亮亮 的速度5米/分钟,火车的速度25米/分钟,火车长 150米,火车从他身边经过需要多长时间?
练1:一列快车长180,每秒行25米;一列慢车长170 米,每秒行20米,两车齐尾并进,快车完全超过慢 车需要多长时间?
练2:一列快车长286米,每秒行35米;一列慢车长 294米,两车齐尾并进,快车完全超过慢车用了14秒, 求慢车的速度?
练3:一列快车长240米;一列慢车长220米,每秒行 25米,两车齐尾并进,快车完全超过慢车用了20秒, 求快车的速度?
火车齐头齐尾并进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数学行程问题和工程问题例题精讲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数学行程问题和工程问题例题精讲

大连五四路小学数学研究组小学六年级必须掌握的《行程问题》1、行程问题:行程问题可以大概分为简单问题、相遇问题、时钟问题等。

2、常用公式: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速度和×时间=路程和;3)速度差×时间=路程差。

3、常用比例关系:1)速度相同,时间比等于路程比;2)时间相同,速度比等于路程比;3)路程相同,速度比等于时间的反比。

4、行程问题中的公式:1)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2)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例1:一辆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去时用了4个小时,回来时速度提高了1/7,问:回来用了多少时间?分析与解答:在行程问题中,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也就是说速度越快,时间越短。

设汽车去时的速度为v千米/时,全程为s千米,则:去时,有s÷v=s/v=4,则回来时的时间为:,即回来时用了3.5小时。

评注:利用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解题,其中任一项固定,另外两项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正比或反比)。

例2:A、B两城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计划用6小时从A城开到B城,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因故障在中途停留了30分钟,如果按原计划到达B城,汽车在后半段路程时速度应加快多少?分析:对于求速度的题,首先一定是考虑用相应的路程和时间相除得到。

解答:后半段路程长:240÷2=120(千米),后半段用时为:6÷2-0.5=2.5(小时),后半段行驶速度应为:120÷2.5=48(千米/时),原计划速度为:240÷6=40(千米/时),汽车在后半段加快了:48-40=8(千米/时)。

答:汽车在后半段路程时速度加快8千米/时。

例3:两码头相距231千米,轮船顺水行驶这段路程需要11小时,逆水每小时少行10千米,问行驶这段路程逆水比顺水需要多用几小时?分析:求时间的问题,先找相应的路程和速度。

初一音乐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

初一音乐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

肖邦的《葬礼进行曲》是受骷髅的启发而成的。 有一次,肖邦来到法国画家齐姆(1821—1911)的画室解闷。当 时,肖邦正为法国传说中的凶神恶煞所困扰,夜里常常做着恶梦, 梦见妖魔鬼怪要带他到地狱里去。这种梦境使齐姆想起了画室一 骷髅被扮成钢琴演奏者的形象。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肖邦,不料这 竟启发了这位音乐家的灵感。晚上,肖邦脸色苍白,目光凝滞, 裹着一条被单,紧靠着骷髅坐下。突然,画室沉寂的空气为宽广、 缓慢、严肃、深沉的音乐所打破,原来他是在钢琴上创作一首 《葬礼进行曲》。这首葬礼进行曲后来成为《降b小调第二钢琴 奏鸣曲》的第三章。1849年10月30日,在巴黎圣玛大肋纳教堂举 行的肖邦葬礼上,法国作曲家雷贝尔特地把这首葬礼进行曲改编 为管弦乐曲,作为葬礼的前奏。肖邦万万没有料到,他创作的 《葬礼进行曲》竟真的揭开了自己的葬礼
作品介绍
《拉德茨基进行曲》有管弦乐队演奏。这支曲子有
进行曲的节奏,有比较轻松诙谐,他没有太多的军 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 格。本曲为D大调。2/2拍。用了复三部曲式结构写 成即(A+B+A)。 A段为单三部曲式(a+b+c),主要是通过不同的 侧面来描写伴随着战马奔腾的节奏,拉德茨基在马 上的威武形象。 B段与A 段在节奏与音乐气氛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描写拉德茨基骑在马上漫步奔跑、检阅部队时的既 轻松又严肃的形象。 第三部分再现乐曲第一部分A 段音乐。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歌词略有改动,并更名为 《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 发试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将《人民解放 军进行曲》改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 1953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重新颁布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又将其改为《人民解放 军进行曲》。 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 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 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经党中央批 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 放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 曲》,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原名《八路军 进行曲》,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1988年7月25日, 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19)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218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19)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218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19)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21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可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2、2015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山地冰川发生移动,造成当地1.5万亩草场消失,70户牧民房屋受损。

据此,回答下题。

1. 导致冰川移动的原因是A. 土地荒漠化B. 酸雨污染C. 全球变暖D. 臭氧层破坏3、读图“中国东部沿海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或一年中主要风向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为白天,吹陆风B. 乙为夜晚,吹海风C. 甲为冬季,吹冬季风D. 乙图风向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4、4月16日北京时间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A. 东南B. 西南C. 东北D. 西北5、下列有关晨昏线(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 晨昏圈就是经线圈B. 晨昏圈与纬线圈平行C. 若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则全球各地昼夜等长D. 晨昏圈永远与极点相交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读“中国地形图”,回答:(1)填出下列代号所表示的主要地形区名称:A B CD E FG H IJ K(2)由图可知,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呈阶梯状分布。

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

(3)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4)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2024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暑假必刷基础题突破版

2024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暑假必刷基础题突破版

2024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暑假必刷基础题突破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10题)第(1)题把49490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万。

A.50B.49C.51D.595第(2)题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可能得到()。

A.两个平行四边形B.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C.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第(3)题下面的数中,每个零都要读出来的是()。

A.20240250B.2020402C.20204205第(4)题,如果除数变成9,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A.不变B.乘100C.除以100第(5)题李华的妹妹20天捡了262个瓶子,平均每天捡到多少个?李华列竖式计算(如下图)。

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相当于选项()中虚线圈出的小正方形个数。

A.B.C.D.第(6)题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10200340B.12003400C.12300040第(7)题关于直线,射线和线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可以向两端延伸B.射线不可以延伸C.线段可以向一端延伸D.直线,射线和线段都可以量出长度第(8)题2009000正确的读法是()。

A.二十万九千B.二千零九万C.二百万九千D.二百万零九千第(9)题下面算式与600÷30结果相等的是()。

A.(600×10)÷(30÷10)B.(600÷10)÷(30÷10)C.(600÷5)÷(30×5)D.(600×5)÷(30÷5)第(10)题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0的是()。

A.7007000B.7000700C.7070700二十九亿五千八百万,这个数写作( ),它的最高位是( )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保留整亿数约是( ),其中5在( )位上,表示5个(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图形的运动一、选择题1.下列运动中,既有旋转又有平移的是().A.行进中的自行车轮B.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运动C.高楼电梯的运动2.下面的图案是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B.C.D.3.如图沿逆时针方向转了90°以后的图形是()A.B.C.D.4.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车轮的运动是()。

A.平移B.旋转C.既平移又旋转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5.下面的图形中,图形()中的线段经过旋转后可以与另一条线段完全重合。

A.①B.①C.①D.①和①6.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是()。

A.B.C.7.下面图形中,________是由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________是由基本图形旋转得到的。

()①①①A.①①B.①①C.①①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了()°。

A.90B.180C.270D.3609.如下图,把三角形ABC向上平移3个格,再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三角形是一个().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10.图形A绕点O按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图形B,下面的旋转方法正确的是( ) A.B.C.二、图形计算11.利用平移或旋转的知识求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三、填空题12.下面哪些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在括号里画“〇”。

哪些图案可以通过旋转得到?在括号里画“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将下面的图案绕P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A.B.C.14.火车沿直线前进,车轮的运动是________,车厢的运动________.(填“平移”或“旋转”)15.如上图所示,①号三角形绕点A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①号梯形绕点B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

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ppt1北师大版

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ppt1北师大版

52条民航线 民航大国
水 运 航 空
晚清中 国创办 的最早 的近代 航运企 业。首 次打破 列强的 垄断局 面。 轮船招商局 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学 以致用
3.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开始进入中国应该发生在 ( ) A.洋务运动后 B.鸦片战争后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D.辛亥革命后
古代的交通与通讯
1、烽火戏诸侯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通讯:烟火 通讯:写信 交通:骑马 交通:坐船
5、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交通:11路
6、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通讯:飞鸽传书
第12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标要求:
D
随 堂巩固
必作题
3、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 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 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A
C
【合作探究一】
近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 有哪些?(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探究) ①社会性质和国家政策转变 ②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③思想观念革新
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人
【合作探究二】
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 生活有什么影响? (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展开)
1、积极: ①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②改变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③推动社会的近代化 ④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消极: ①近代利于列强侵华 ②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

2018春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7.2《远行靠什么》(第1课时)ppt课件

2018春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7.2《远行靠什么》(第1课时)ppt课件

辨析词语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相同点: 两个词都含有“形容人、车很多”的意思。
“车水马龙”,指马路上车很多,车如流水, 不同点:
马像游龙。用于繁华热闹的景象。 川流不息,
指河流流动不停止。用于行人、车马、船只。

1.国庆节期间,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一 句: 派热闹景象。 2.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非常热闹。
这篇文章介绍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展示 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我们要学科学、爱科 学,发展科学技术,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
1.用“\”划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疾驶( jí jì \) . 航天( háng . kàng \ ) \ 核潜艇( . tíng tǐng)
2.看拼音,写词语。 zuì chū bù xíng fān chuán bǐ jiào
疾驶:(车船等)急速行驶。
造句:一列客车疾驶而过。
理解词语
好梦成真: 美好的愿望成为现实。本文指人们想飞上天 空的愿望成为现实。
造句:他考入理想的大学,终于好梦成真了。
阻隔:两地之间不能相通,不易往来。 造句:一条大河阻隔了山里人通向外面的世界。 遨游:游历;漫游。本文指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在太空 中漫游。 造句:人造卫星正在遨游太空。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不断改进。按时间顺序 讲述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远行所用的交 通工具越来越先进。
第二部分(第7自然段)“走”得更远。总结了科
学的进步可以使人们的远行更方便。
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些新的交通工具不
断发明出来? 1.人们不断研究,发明出来的。 2.人们的聪明才智的结晶,是科学技术发展 的结果。
5.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1)我( 发现 )小明这两天不高兴,不知道是怎么 回事。 (2)不久,人们又( 发明 )了内燃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页答案】
○ 印度面临的是人口增长过快问题,而日 本面临的是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 ○ 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的资源、 环境带来压力,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 问题,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给 教育、住房、就业等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 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 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达到一定程度并不断上升的现象。根据联合国的 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 比重超过7%,就属于老年型国家或地区。之所以 将“老龄化”称之为问题,是因为这种状况将产 生一系列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如 老年人数量的增长和比重的提高,必将大大提高 退休金和养老金等的支出,从而大大增加国民经 济的负担。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人口年龄构成变化, 将可能使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社会经济 的发展可能会因此而放慢速度。老年人口的增加 使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费用迅速上升,给国家财 政带来沉重负担。
(亿) 60
50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
。 。 。 三张图表共同表明了什么 ? 。 。 18 30 19 19 19 19 19 30 60 75 87 99
40
30 20 10 0
年份
小组合作探究(一)
请认真阅读教材P51下面材料 上的三种观点,你倾向于哪种 观点?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 第一种观点是乐观主义 者的态度,第二种观点是悲 观主义者的态度,第三种观 点是理性主义者的态度。
大家谈:你认为人口应如何
发展才能有助于社会发展?
○ 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 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 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 需要。 人口数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 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 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环 境相协调.
课堂小结
1世界人口增长快,人口众多。
PRED问题具体是指哪些问题? 它们的关系应该怎么样?
P---人口问题 E---环境问题
R---资源问题 D---发展问题
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行进中的
世界人口列车
人口数量 10~20亿 20~30亿 30~40亿
所需时间(年) 100 30 15 12 12
40~50亿 50~60亿
人口
2人口增长地区不平衡 3人口问题引发诸多问题 4合理的人口发展(标准)***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jcxm/2420171228.html 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 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质量、检验和管理等卫生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系 统,其他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可参照执行。3.2 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设计宜使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冬季室内温 度达到25℃,其他公共场所在16℃~20℃之间;夏季室内温度在26℃~28℃之间。3.3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湿度的设计宜 使游泳场(馆)相对湿度不大于80%,其他公共场所相对温度在40%~65%之间。职业噪音 /jcxm/142013228.html在工作场所中的噪音是第二个主要的来源。职业噪音的第一特点是都为 宽带噪音,特别是办公室里的噪音,是由各种不同频率的声音组合而成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广泛性,并且音量都很大。 我能不能考上,即使是一帆风顺,至少也要等上十年啊!真是不敢再想下去了……(古风一言)隐幕府,心陌如,挥墨嘶 忆红尘路。第028章 你脸抽筋了吗?之后的几天过得还算顺畅,端端盘子洗洗碗,很忙,但不算太累。虽然还会和吴瑛 她们产生一些小矛盾,但碍于张璐层主,也都是不了了之。现在能有饭吃,不至于饿死,可是难道我就要一直呆在这里 打杂吗?慕容凌娢一有空就会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想要回到二十一世纪就必须得到一块灵石,想要得到灵石就必须 有机会碰到皇帝的玉玺,想要碰到皇帝的玉玺就必须入朝为官,想要入朝为官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这样一想,百蝶的 话也不是全无道理。可是科举考试的顺序不是“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朝考”吗?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 吧……且不说我能不能考上,即使是一帆风顺,光是等考试时间,至少也要等上十年啊!真是不敢再想下去了……“白 绫!白绫!你又在发呆啊?小心别被层主发现了,不然一定会说你偷懒的。”若曦将手里端着的玉石制成的酒壶塞给了 白绫,“这是三楼清荷间客人要的酒,我还有事,你帮我送上去吧。”“哦……好的。”“这可是珍藏多年的酒,酒壶 也是上等和田玉做的,你可得小心点啊。”若曦还有些不放心,仔细的叮嘱慕容凌娢。“呃~我知道了。”自从上次打 碎了几十个盘子,破了醉影楼的记录之后,就没有人再敢让她去拿易碎物品了。就连洗盘子时,都是若曦给她帮忙拿过 去的。虽然说若曦和慕容凌娢关系不错,从来都是主动帮忙的,可是自己毕竟是受罚到这里的,总感觉过意不去。每次 想要拒接若曦的好意时,总会被她翻过来教训。“你啊,毛手毛脚,还是让我来吧。要是再打碎了什么东西,我恐怕也 得被连累。”……今天若曦让我忙,证明她还是比较信任我的……上次是意外,这次我一定要小心。让若曦看到,我才 不是笨手笨脚的人……慕容凌娢下定了决心,稳稳地端着酒壶,快步向楼上走去。在上楼的过程中,她几乎是见人就躲, 生怕和别人说话时手一滑把酒壶打碎。额滴神呐,这可比考试是紧张多了,手好像一直在发抖啊!冷静……慕容凌娢你 一定要冷静……绝对不能出差错,绝对不可能出差错……慕容凌娢在心里默念,索性先把酒壶从托盘上拿了下来,一手 拿托盘,一手握着酒壶。“慕容……喂,白绫。”一只手突然在出现在慕容凌娢肩膀上,轻轻拍了她一下。“啊……” 慕容凌娢身体轻微抖动了一下,然后慢慢转过身来,脸上挂着牵强的笑容,“呵呵,有事吗?”“你一惊一乍的干什 么?”韩哲轩笑得比慕容凌娢老练多了,“还有,你的脸抽筋了吗?”“你……你冷不丁的出现在这里,还问我为什么 一惊一乍?”发现自己的笑对韩哲轩并不起作
看下面示意图
人口 过多
向大自然过多 的索取资源 (资源短缺)
超过了自然界 的自动调节 能力 ( 生态失调) 超过了自然界的 自然净化能力 (环境污染)
排放的废弃 物过多
环 境 问 题
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 是关键因素,因为:
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引发 包括环境、资源、经济状 况及社会变动等方面的一 系列变化。
人口老龄化将使人口结构变化,使老年社 会保障、老年健康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使 赡养率骤增,社会负担加重。
小组合作探究(三)
在人口(P)、资源(R)、环境(E)和发展 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 (D)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大系统中, 是关键因素,为什么? 人作为高等智慧生物,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是 PRED中的关键因素。尤其随着人口增长到一定数 量,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的生活 和生产活动将对这个系统的平衡与发展起着决定 性作用。当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类的资源需求和容 纳人类排放的废弃物时,整个生态系统可以维持 平衡,反之则自然资源趋于枯竭,自然环境受到 污染和破坏。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出生率就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 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 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 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 人口增加,反之,就是人口减少。
小组合作探究(二)
阅读教材P52资料,思考:
*印度存在什么样的人口问 题?它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 影响?你觉得应如何解决之? *日本存在什么样的人口问 题?它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 影响?你觉得应如何解决之?
地球能养活多少人这个 问题,涉及到两个概念, 即人口承载量和适度人口
地球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 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 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 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性
发展中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发达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