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缝制工艺基础与技巧精编WORD版

合集下载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1.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1.1.缝纫针的选择:根据布料的类型和厚度选择合适的缝纫针。

一般来说,针眼大且钝头的针适合粗布料,而针眼小且尖头的针适合细致的工作。

此外,还要根据缝纫项目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针眼尺寸和类型。

1.2.缝合线的选择:根据缝纫项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缝合线。

一般来说,粗线适合粗布料,细线适合细致的工作。

此外,还要根据布料的颜色和强度选择合适的线。

1.3.缝纫机的设置:根据缝纫项目的需要设置合适的缝纫机参数,如线程张力、缝纫长度、缝纫宽度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需要根据布料的类型和缝纫的目的来调整,以保证缝制效果的最佳。

2.服装缝制操作技巧2.1.缝纫线固定:在开始缝纫之前,将缝纫线拖出一段长度,并使用缝线器或打结的方法将线固定在布料上,以防止线头从缝纫机上滑出。

2.2.缝纫方向控制:在缝制直线时,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缝纫速度和方向,以保证缝制线条的平直和整齐。

在缝制曲线时,要控制好缝纫机的转向和速度,以保证缝制出的曲线平滑流畅。

2.3.缝纫线长度调整:根据缝制的需要调整缝纫机的线程长度,使其在缝制过程中不会太紧或太松。

线程过紧会造成布料紧绷,而线程过松则会造成布料褶皱。

2.4.缝纫线位置控制:当缝制两层布料时,要尽量将缝纫线控制在两层布料的中间,以达到较好的缝合效果。

在缝制较厚的布料时,可以使用缝纫机的脚油门功能,缓慢进行缝制,以克服布料的阻力。

2.5.缝纫过程中的拉力控制:在缝制过程中,要适时用手轻轻拉扯布料,使之保持适当的拉力,以保证缝制线条的平直和整齐。

2.6.缝纫线头处理:在缝制完一段线后,要将线头拉出一段长度,并用剪刀修剪成整齐的形状,以防止线头从缝制线条上滑出。

以上是关于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的简要介绍,这些基础知识和技巧对于掌握服装缝制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缝纫技术,做出更加美观和高质量的缝制作品。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服装缝制是实现各项设计和裁片组合的具体实施阶段,主要是研究服装缝制成型工艺的加工线路和操作技术。

由于服装的品种繁多、结构各异、款型多变、档次不等,因此工艺要求不同,它直接关系到缝制效率和缝制质量。

这就要求缝制者必须具备服装缝制工艺的系统技术知识和掌握各种服装缝制工艺的操作技能。

服装的加工形式有两种:即单件缝制和流水生产。

集体流水生产是在个体单件缝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形式不同,其要求和学习内容也会不同。

但是个体单件服装的缝制是从事服装生产的专业人员所必须学习的课程,也是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服装生产技术的基础。

以介绍单件服装缝制为主,学习相关的缝制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

学习服装缝制工艺是个较艰苦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总结经验,才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缝制技能。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部位直接机缉不能保证质量,不妨多一些临时固定的步骤或者多做些对档记号。

一些复杂的部位,如装拉链、开衩等部位,在没有充分了解部位结构及缝合原理的情况下,增加一些手工寨针固定和手工繑针等工艺,能使这些部位做成后平服。

可以省略一些缝制方法和步骤。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模仿,而要真正地了解缝制原理、合理的缝制方法、缝制步骤,等等。

每次完成一个品种的缝制后,都要对产品进行检验,对产品质量作出鉴定,这样不仅能对本款式的缝制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又能对自己操作方法欠妥的方面予以探讨和改进,使自己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一、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一)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依据和要素服装款式图与外形概述服装款式图是以线条来描绘服装款式的外形,对服装造型结构、工艺的外观细节,在画面上都要反映。

它直观、简明,突出服装工艺特征,是指导服装工艺的依据。

服装款式图一般包括正视图和被视图,根据需要还可增加侧视图和局部图,所以它的直观和简明远比用文字和语言表达准确得多。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技术文件上一定要附以服装款式图作为指导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形象说明。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与技巧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与技巧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与技巧一、编程工艺基础编程工艺是指按照服装设计的要求,根据不同的面料与款式,进行编织、剪裁、车缝、整烫等一系列工序,将面料制作成成衣的工艺流程。

1.面料编织工艺:面料的编织工艺对成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主要包括纱线的选择、纱线的编织方式等。

纱线的选择要考虑纱线的材质、纱线的粗细、纱线的染色、纱线的强度等因素。

纱线的编织方式可以是平纹、斜纹、提花、针织等。

2.面料剪裁工艺:面料剪裁是指根据设计图样,按照一定的裁剪规则,将面料进行裁剪成相应的零件。

主要包括布料的摊铺、纸样的摆放、裁剪的方式与工具选择等。

在进行面料剪裁时,需要注意布料的平整度、纸样的精确度、剪刀的锋利度等因素。

3.车缝工艺:车缝是将面料的零件通过缝纫机进行车缝拼接成成衣的工艺。

主要包括线迹的选择、车缝的方式、车缝精度的控制等。

线迹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面料与款式,选择合适的线迹,确保车线的牢固度。

车缝的方式可以是直缝、曲线缝、扁缝、包边等。

车缝精度的控制要保证车线的平直、线迹的整齐等。

4.整烫工艺:整烫是将成品衣服进行一系列整理与熨烫的工艺。

主要包括衣服的整饰、褶皱的处理、面料的熨烫等。

整烫的目的是使衣服具有立体感、挺括度与光泽度。

在进行整烫时,需要注意整烫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以避免面料的损伤与变形。

二、缝制工艺技巧1.面料的准备:在进行缝制工艺时,首先要对面料进行准备。

包括将面料摆平、修整边缘、烫平等。

确保面料的平整度、尺寸的准确性等。

2.线迹的选用:根据不同的缝制方式与面料,选择合适的线迹。

线迹的选择要考虑线迹的强度、颜色、松紧度等。

线迹的选用直接影响到车缝的质量。

3.缝纫机的操作:熟练掌握缝纫机的操作技巧,包括线迹的调节、踩缝脚的节奏、机器的维护等。

保证缝纫机的正常运转与缝线的牢固度。

4.精确的车线:在进行车缝时,要保持车线的精确度。

线迹要平直、线迹的间距要一致,以保证车缝的牢固度与美观度。

5.细节处理:在进行缝制工艺时,要注意细节的处理。

服装缝制工艺教程

服装缝制工艺教程

服装缝制工艺教程服装缝制是指将布料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剪裁、缝合、装饰等工艺的过程。

它涉及到多种技巧和方法,从基本的手工缝制到高级的电脑缝纫机操作,从简单的裁剪到复杂的贴袋,从普通的家庭制作到专业的服装生产。

下面是一个关于服装缝制工艺的教程。

一、基本的手工缝制技巧:1.准备工作:先准备好面料、纽扣、拉链、缝纫线等缝制所需材料,然后用剪刀将需要的尺寸裁剪出来。

2.缝口处理:缝制前,先用缝纫线按照需要的形状将缝口封住,防止面料开裂。

3.缝合方式:常见的缝合方式有直线缝、锁边缝、口袋缝、包缝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缝合方式进行操作。

4.线迹均匀:在缝制时要保证线迹均匀,线迹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到成品的美观度和牢固度。

5.强度处理:关键部位要加强缝制,如裤子的腰部和裆部。

可以使用双线行缝或绑扎加固。

二、常见缝纫机的操作方法:1.线的穿引:将缝纫线通过缝纫机的导线孔,然后穿过导向槽,最后引入线盘内。

2.脚的放置: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缝纫脚,一般情况下使用普通的缝纫脚即可。

3.调节线的张力:根据不同的面料和线种进行调节,线张力过大会导致面料变形,线张力过小会影响线迹的牢固度。

4.缝合方式选择: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缝合方式,如直线缝合、锁边缝合、贴袋等。

5.速度控制:根据自己的熟练程度和操作需求,适当调节缝纫机的速度。

三、贴袋的缝制方法:1.准备贴袋面料:根据设计要求,将面料裁剪成需要的贴袋形状。

2.缝合贴袋面料:在合适的位置先将贴袋面料缝在主料上,注意对齐和线迹的均匀。

3.打开贴袋面料:用剪刀小心地剪开主料上贴袋线下的部分,确保剪口整齐,不要切到主料。

4.制作口袋:按照设计要求将剪开的部分翻折,然后缝合口袋底部。

5.取出口袋:将口袋里的贴袋面料从剪开的口袋中取出来,再次缝合对齐。

四、常见的服装装饰工艺:1.剪片装饰:制作花边或折扣等装饰片,然后缝在衣服上,增加服装的美观度。

2.珠子装饰:将珠子按照规定的图案缝在服装上,增加服装的奢华感。

缝纫工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巧详解

缝纫工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巧详解

缝纫工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巧详解缝纫作为一项古老而重要的手工艺,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连接衣物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机械化生产已经取代了许多传统的手工缝纫工作,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缝纫需求,手工缝纫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缝纫工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巧。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缝纫工具的基本常识。

缝纫工具是完成缝纫任务的必备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针线。

针线的选择应根据缝纫的材料和用途来确定。

一般来说,粗布料需要使用粗线,细布料需要使用细线。

另外,针的选择也很重要,细针适用于细密的缝纫,而粗针适用于厚重的布料。

此外,缝纫机、剪刀、针插、针线盒等也是常见的缝纫工具。

其次,了解一些基本的缝纫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线的穿线方法。

将线穿过针眼时,可以将线的一端折叠,然后将折叠的部分穿过针眼,最后将线的两端拉紧。

这样可以确保线不易脱落。

另外,缝纫时要注意线的拉力,过紧的线会导致布料变形,而过松的线则容易断裂。

因此,要掌握适当的线的拉力,保持线的稳定性。

接下来是缝纫的基本技巧。

首先是直线缝纫。

直线缝纫是最基本的缝纫技巧,可以用来缝合两块布料。

在缝纫时,要保持缝纫机的速度稳定,手的位置要与缝线保持一致,这样可以保证缝纫线的直线性。

另外,要注意布料的对齐,以免出现歪斜或扭曲的情况。

除了直线缝纫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缝纫技巧。

例如,曲线缝纫。

曲线缝纫需要更加灵活的手腕和眼力,以便在缝纫过程中调整布料的方向。

此外,还有斜纹缝纫、Z字缝纫等。

这些技巧都需要经过实践和熟练掌握,才能够灵活运用。

最后,还有一些常见的修补技巧。

修补是缝纫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当衣物出现破损或磨损时,我们可以使用修补技巧将其修复。

修补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修补布料和线。

修补布料应与原布料相匹配,线的颜色也应与原线相近。

另外,修补时要注意保持修补部位的平整和牢固,以确保修补效果的持久性。

总之,缝纫工技术是一项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和技巧的手工艺。

通过了解缝纫工具的基本常识,掌握缝纫的基本技巧,并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补技巧,我们可以在需要时修复衣物,也可以发挥创造力,制作出独特的手工作品。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2、分压缝:是在平缝的基础上将缝份向两侧分开坐倒,在正面缉线将 两侧缝份分别固定,
3、扣压缝:是将一侧裁片的毛边扣光,与另一裁片正面相搭合并压缉 一道明线,多用于贴袋、袋盖和过肩处,操作时要求针迹整齐,止口均匀, 平行美观,位置准确,裁片折边平服,无毛边,如图,
4、搭缝:是将两块布料的缝份互相搭合,并在居中缉缝一道线,如 图,搭缝多用于衬布、衬料、胆料的拼接,有平服、减少拼接厚度的 作用,要求线迹平直,上、下层布片搭合处不皱缩,搭合缝份宽窄适 当,不能过多或过少,也不能一边多一边少,
9、灌缝:是一种将线迹藏在折边或分缝槽内的方法,多用于裤、裙腰 头、里襟等不见明线部位,先将暗缝缝合成拼接,然后在衣片正面衣缝 边缘缉线或将正面的缉线线迹暗藏在缝线分开的凹槽之内,
10、滚包缝:是一种缉一道缝 即把两层布料的毛边都能包光 的制作方法,多用于薄料的缝 合,缝制时,上下层衣料均为正 面叠合,上层为被包裹衣片,其 边口距下层包料的边口收进约 1cm,将下层包料长出部分向 内折转0.4cm,再将其边折转约 0.6cm,形成0.6cm宽的包折边, 用压脚压住,沿边缉缝,将上下 层衣片缝牢,拉开上下层衣片, 则正面上下露针迹,如图,
3 对缝:多用于西装领上戗驳领 驳角与领角的缝合,将两个折边 连接如车缝状态且看不到线迹 的方法,
4 三角针:多用于折边的固定, 针法为内外交叉使线斜向交叉 成三角,从左向右倒退运针,如图, 要求正面不露线迹,缝线松紧适 宜,
5、拱针:多用于外衣大身正面止口 处及裤子侧缝止口处,具有一定的装 饰作用,一般为暗拱,距边缘0.5cm,针 距0.6cm左右,在正面仅露微小针迹, 如图,
项目一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手缝工艺 机缝工艺
1.1.1 手缝工艺常用工艺

男西装制作工艺图解精编WORD版

男西装制作工艺图解精编WORD版

男西装制作工艺图解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一、画版裁料万事开头难,我最烦的也是这部份因为我的身高太高,画版和裁料的时候整个上半身要趴在桌子上,腰和脊椎特别痛西装的裁料包括面料、里料和胶衬,为了裁料时不走样,还特地打了个里料版啊啊啊烦死了二、衣身部份(请注意手针的部份。

累死我了!三角针就是三角针,暗纤就是明面不能看见线迹的针法。

)裁完以后,全部衣片过压胶机,前衣片用细水笔画净印,收腰省、肚省。

前片与腑下片缝合,劈缝烫平,袖窿处粘斜丝牵条。

推归拨烫,前衣片要推出胸型,调整好经纬纱向。

制作口袋。

我做的是休闲西装,三个大贴兜~手针将里子在衣身上固定,缉缝,再手针把面料与衣身暗纤。

做好后的口袋。

口袋里面~肚省有个破缝,用面料裁折成1cm布条缉上。

敷衬是男西装与女西装主要的区别,男人本没有胸的,但摸男西装胸前都很厚,跟盔甲似的,目的也是塑胸型~尤其对于很多大肚子的男士来说,为什么穿西装显得身材很挺拔?胸要塑得很大,再收腰,就呈现倒三角身材了。

这是要敷的衬,工业生产跟手工制作的材料具体有些区别,但大致都是这些:黑炭衬2层和胸绒1层,收一个省再劈开两个省……再大针码绷合一起将衬与衣身对齐,手工绷缝在一起固定之后是在胸衬与驳口处贴牵条,分别粘上1/2,粘合后再牵三角针,再把省处连缘什么的都手针牵住,熨烫成型。

黑炭衬是用人的头发丝织成的,熨烫时有特别刺鼻的味道,我就哗哗的流眼泪……将挂面与衣身前片里子缝合,制作内口袋。

男西装的外兜是不能放东西的,全放内袋,而传统男西装一共有五个口袋……饶了我吧,我只做了最低限度的两个。

我还是不擅长做口袋-_-以上工序都是我最讨厌的,画版就要画一两天,裁料要裁两天(腰太痛),做面料口袋一天,做里料口袋也得一天,基本上一个礼拜就过去了,还觉得什么都没干~接下来才是正式把衣身合起来的工序。

缝制工艺教案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缝制工艺教案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缝制工艺教案——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服装制作的基本工艺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服装制作工艺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服装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2. 服装制作的主要工艺技法。

3. 服装制作中的熨烫工艺。

4. 服装制作中的辅料选用。

5. 服装制作中的缝合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服装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服装制作的主要工艺技法。

2. 教学难点:服装制作中的熨烫工艺,服装制作中的辅料选用,服装制作中的缝合方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示范服装、工具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水彩笔、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展示示范服装,引导学生关注服装制作工艺。

1.2 学生分享对服装制作工艺的了解和认识。

1.3 教师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2. 教学基本工艺流程2.1 教师讲解服装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基本工艺流程。

3. 教学主要工艺技法3.1 教师讲解服装制作的主要工艺技法。

3.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主要工艺技法。

4. 教学熨烫工艺4.1 教师讲解服装制作中的熨烫工艺。

4.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熨烫工艺的要点。

5. 教学辅料选用5.1 教师讲解服装制作中的辅料选用。

5.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辅料选用的原则。

6. 教学缝合方式6.1 教师讲解服装制作中的缝合方式。

6.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缝合方式的种类及特点。

7. 实践操作7.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7.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8. 作品展示与评价8.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8.2 教师、学生互相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9. 总结课堂9.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9.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10. 布置作业10.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与技巧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服装加工的形式:单件缝制和流水生产。

一、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一)服装缝制工艺1.服装款式图与外形概述服装款式图:正、背面视图。

外形概述:是对款式外形的文字描述。

2.服装规格3.服装质量要求4.工艺流程5.操作技术6.服装缝制设备(二)1.裁片的组合方式(1)部件自身的组合(2)主要部件的组合(3)零部件与主要部件的组合(4)衬与部件的组合(5)里与面的组合2.缝纫的组合方式(1)平缝组合(2)吃势的组合(3)里外匀组合(4)归拔组合(5)省裥组合二、服装缝制工艺技巧(一)做缝制标记1.划粉线2.剪刀眼3.钻眼4.打线丁5.工艺样板(二)临时固定的新方法大头针、手工(三)拼接的处理1.拼接缝要遵循的原则。

(1)拼接缝的两侧要选用同样的丝绺,使拼接后的丝绺容易平服。

(2)拼接后的位置尽量斜方向,使拼好的零部件再缝合折转后缝份能错开不重叠。

(3)拼接缝的位置要避开一些缝份会交叉重叠的部位和一些重要部位。

2.拼接错误分析(1)挂面拼接①驳头翻到正面的部位不允许。

②拼接部位丝绺不符。

③直向拼接缝份折转后重叠。

④拼接部位为门里襟底角部位,缝合后缝份会交叉重叠。

(2)领里拼接①拼接部位丝绺不符,会影响串口顺直。

②直向拼接缝份折转后重叠。

③拼接部位为领里中缝部位,缝合后会交叉重叠。

(四)缝份的处理1.缝份的导向(1)较薄衣服的单衣缝份缝合后可双向拷边后倒向一侧。

(2)里料与里料缝合的缝份倒向一侧,并可方便的留出坐势。

(3)面料与里料缝合的缝份一般总是倒向里料一侧。

(4)有里料的夹衣,为了平薄,面料缝份处可分开处理。

2.缝份的修剪为了平薄、美观而修剪缝份。

修剪的多少与所处的部位、衣料质地有关。

(1)对倒向一侧的缝份,应依次修剪呈梯形,即所说的大、小缝份。

对止口缉线要求压住的大缝份应大于止口宽度。

对较薄的衣料可以不做梯形修剪。

①领头缝头止口修成梯形。

②后衣片分割开刀缝合后,缝份向过肩方向坐倒缉1cm止口。

(2)缝份重叠交合部分应将重叠缝份多修剪一些。

①领尖角部位,尖角修掉后领尖角附近两边也可修去些。

②袋暗裥部位。

(3)衬布与缝份重叠的部位,要使衬布略小于面料缝份,特别面料缝份本身就重叠交合部位,衬布略小于面料净缝,以减少缝份厚度。

(4)凡是有凹角或弧度部位的衣料缝合后,可使剪刀眼使缝份平服。

如领口、袖窿、腰节等部位的眼刀可以加长或缩短缝份外口的长度,一般眼刀不可剪得太深,不得超过缝份宽的2/3。

但凹角需转折的缝份处,刀眼要打到力缉线0.1~0.2cm才能平服,然后再剪一刀即可,只有当需要缩短外口长度的缝份重叠过多时,才剪成缺口形,为了表达清楚画了缺口,操作时要注意。

①尖领圈部位。

弧度部位刀眼略浅,尖角部位刀眼深到离缉线0.1~0.2cm。

②方领圈部位。

刀眼离缉线0.1~0.2cm。

③腰节部位。

有里料的服装,当腰节收腰量特别大时,可通过剪刀眼来解决。

如衣料本身结构比较松,或缝份较窄,不影响缝份的平服,就不需要建刀眼。

(五)省缝工艺的处理省的形状:锥形、橄榄形、平头形、各类弧形等。

收省后的衣片要达到平薄、顺直、无牵吊、省尖处无凹陷。

影响收省质量的因素:面料的质地、性能、省缝的位置、省量的大小。

方法1.缉省(1)无夹里的衣片省缝根据需要可一边倒,也可居中坐倒,中间用手缝固定。

(2)有夹里的中、厚料如不易败丝,省缝可剪开一段分缝处理,省尖部位居中坐倒,省缝中心剪开离省尖3.5cm。

可在缉省前剪开,可在缉省前剪开,也可在缉省后剪开更容易使省缝丝绺缉准。

(3)有夹里的中厚料衣片如易败丝,可在缉省缝时垫上本色直斜丝绺的布条,布条长出省尖1.5cm,省与布条分缝处理,可使衣片表面平服。

3.省的熨烫(1)薄形面料的省缝熨烫,应在省缝与衣片间加进纸片,避免衣片正面留下省缝痕迹。

(2)分缝吃力的省缝。

烫省尖时要将一根手缝针插在省尖位置,时省尖不单边坐倒、丝绺顺直。

(3)衣片两端成尖形的腰省,收省后避免引起衣服牵吊的处理。

①无夹里的衣片应在收省处将省缝拔开。

②有夹里的衣片,如不易败丝在拔开量不够的情况下还可考虑在收省的最大部位剪上一处或几处刀眼后再拔开。

拔量和刀眼的大小,均可根据面料的松紧和省量的大小而定。

(4)所有省缝熨烫时,都要将省尖处胖势烫散、烫圆顺。

(六)处理吃势和里外匀的技巧1.处理吃势的技巧当两片衣缝缝合在一起时,将需要放吃势、归拢的一片放在在下层,将需要带紧拔开的一片放在上层进行缝合,可以利用缝纫机缉线时上层易赶、下层易吃的特性来缝合,有利于窝势的形成。

如绱衬衫袖时,袖片山头有吃势,所以在衣片在上,袖片在下;而落肩袖要求衣身略有缩缝,所以正好相反,将衣袖放在上层,衣片放在下层;前后肩缝缝合时,后肩放吃势,所以前衣片在上,后衣片在下。

当吃势量较大时,需要对吃势进行观察和适当整理,而且还需要借助镊子向前推送,应将放在的一片放在上层。

如绱西服袖、大衣袖、西服肩缝、大衣肩缝等。

2.处理里外匀的技巧处理里外匀也可以利用缝纫机缉线的特性,处理好衣片的上下层的关系。

如处理领子:领子放上,领面放下;袋盖,袋盖面放上,袋盖里放下;门里襟:挂面放上,衣片放下等。

有的部件采用净样,要沿净样缉线。

有些高档工艺,用手工先固定再缉线。

为了看到里外匀或吃势的分布,使缉线分布更准确,也常常采用面在上里在下的缉线方式,所以在操作中还应灵活运用。

方法一:将里子缝份向里子方向分开烫倒。

方法二:将面、里缝份均向面子方向超过缉线0.1cm左右(即缉线做紧0.1cm左右)扣转烫倒。

方法三:将面、里缝份均向里子方向沿缉线扣转烫倒。

通过以上的熨烫,在翻烫就方便多了。

还可子里层止口处缉0.1cm的清止口,缉止口时将里外匀缝份均向里层坐倒,可形成良好的里外匀效果。

(七)袖山头抽吃势1.手缝抽吃势方法缝针后将缝线抽缩使吃势均匀,根据需要布局。

适于呢类高档服装装袖。

2.机缝抽吃势方法(1)先调稀针距,在装袖缝头外侧0.3cm和0.6cm各缉一道,后用手工抽缩缝线,形成吃势。

适于薄料服装装袖,也适于袖口或裙腰抽缩。

(2)先调稀针距,右手食指轻轻地抵住压脚后端的袖片(有些料可不用线),时不了向前移动不畅快,就会起皱,收拢,使之形成吃势。

再用手调节各部委吃势的分布。

适于化纤、棉布类服装装袖。

3.机位吃势方法先调稀针距,右手拉住针位斜条,左手推送袖子山头,拉吃位置应在装袖缝头外侧0.3cm,边缉边将下层推送,将上层斜条拉紧,时袖山头产生吃势,适于简做工艺的装袖。

质量要求吃势适宜、均匀、圆顺。

(八)黏合衬的运用黏合衬分类一般黏合部位,主要为增加被黏合部位的平挺度和增强定型作用;另一类是牵带黏合部位,其作用与传统敷牵带一样,牵带的合理运用能防止服装内部或边缘受力后或遇高温后拉伸变形,起固定形状的作用。

其次牵带还起到服装立体苏醒的作用。

使需要归缩的部位归缩。

使平面的裁剪处理成立体的效果。

1.一般黏合(1)黏合部位①贴边部位连贴边的,如衬布不影响面料外观,衬可配宽些,在贴边部位并超过衣身1cm黏衬。

②翻边部位③零部件部位可单黏,也可脸面都黏。

④开袋部位剪开处黏衬,四周均超出袋口线2cm。

⑤上衣前片部位薄料不易黏衬,影响质感、悬垂性、整体感。

如纵向分割前半部全黏,后半部上段黏。

不分割的,残周分割的部位黏合。

⑥上衣后片部位上段或领圈部位黏合。

⑦插肩袖的袖片上段黏合,也可不黏。

(2)增加臣僚部位有的衣片在需要增加挺度的部位增加衬料。

如,上衣胸部、驳头驳角增加驳角衬,领头部位增加底领衬。

(3)黏衬的丝绺。

对于机制黏合衬,丝绺的取向有两种,一是与被黏部位衣片丝绺完全一致,二是与被黏部位衣片径向成45°的夹角。

有的也有横丝绺替代斜丝绺的,,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黏衬的厚度。

一般的与面料相当,比较受力的部位,用厚型硬衬,其余部位用薄衬。

2.牵带黏合(1)牵带分类:①按材料分。

有无纺、涤棉、双面胶、棉丝带、栗子稠等各种材质的牵带。

②按宽度分。

最常见的为0.8~1.6cm不等,也有最窄的0.3cm最宽的4~5cm。

③按丝绺分。

有直料黏合牵带、直斜料黏合牵带和正斜料黏合牵带三种。

直料黏合牵带常用于不允许伸长但可略微收缩和其他部位。

直斜料牵带其长度方向与径向构成5°~10°的夹角,常用于不允许收缩的部位。

正斜料牵带其长度方向与径向成45°的夹角,并在一边敷上窄的直料牵带,由缉线固定,常用于圆弧形边缝部位。

(2)牵带黏合部位①止口部位,斜门襟、驳头、西裤斜袋、上衣圆下摆等止口部位宜选择直斜料黏合衬牵带。

如止口部位已有一半黏合衬或面料较厚实黏合衬牵带可黏合在净线内侧衣片上,离净线0.2cm左右,如止口部位没有一般黏合,而且面料有薄透,黏合衬牵带可黏合净线外侧的缝份上,离净线0.3cm左右。

如考虑牵带在湿洗后容易脱落,则可将牵带盖过止口净线0.1cm~0.2cm,使牵带在缉止口时一起缉牢或手工缭针将其带牢。

②容易伸长的斜向或圆形边缝部位,如前后圆袖袖窿、套肩袖袖窿等部位。

③双层斜向连口部位,如驳头翻折处领头翻折处等。

(3)牵带质地。

大多面料一般选用质地松弛的薄料软性机织黏合衬牵带。

但如果面料厚、沉重,则要适当选厚实、黏力强的牵带。

3.黏合衬运用实例(1)圆领圈女上衣。

(2)枪驳领女上衣。

(3)插肩袖女大衣(九)正确选用合适的缝制工艺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