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旁白
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患者信息:
患者XXX,女,46岁,因“发现颈部肿块一月”入院。
查体见右侧甲状腺中上部有一肿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无压痛。
B超检查显示,肿块大小约2.5cm x 2.0cm,考虑为良性病变。
手术过程:
手术采用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患者取仰卧位,全麻后,在右侧锁骨下约2cm处切开一长约1.5cm的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建立手术通道。
置入腔镜及操作器械,探查甲状腺,见肿块位于甲状腺中部,呈椭圆形,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使用超声刀分离肿块周围组织,完整切除肿块,送病理检查。
术中出血少,未输血。
术后处理:
手术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止血药预防出血。
术后第一天拔除引流管,第三天出院。
病理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块为良性甲状腺腺瘤。
总结:
本例手术采用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手术效果满意。
甲状腺专科手术同意书(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二、疾病诊断患者因以下疾病需进行甲状腺专科手术:1. 甲状腺肿大2. 甲状腺结节3. 甲状腺功能亢进4. 甲状腺癌5. 甲状腺炎等三、手术目的1. 减少甲状腺肿大,改善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
2. 消除甲状腺结节,降低癌变风险。
3. 恢复甲状腺功能,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症状。
4. 治疗甲状腺癌,提高生存率。
四、手术方式1.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针对甲状腺肿大、结节等良性病变。
2. 甲状腺全切除术:针对甲状腺癌等恶性病变。
3.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五、手术风险及并发症1. 手术风险:(1)麻醉风险:如麻醉药物过敏、麻醉意外等。
(2)手术部位出血:如甲状腺床出血、颈部血管损伤等。
(3)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后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长期补充甲状腺激素。
(4)喉返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
(5)喉上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等症状。
(6)气管损伤: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等症状。
(7)术后切口感染:可能导致切口愈合不良、脓肿形成等症状。
2. 并发症:(1)切口愈合不良:如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
(2)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后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长期补充甲状腺激素。
(3)颈部肿胀:术后可能出现颈部肿胀,需观察并给予相应处理。
(4)声带麻痹: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
(5)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后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需进一步治疗。
六、术后注意事项1. 术后卧床休息,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
2. 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术后6小时后可少量饮水,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
3. 术后24小时内需观察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024版】甲状腺切除术护理查房--ppt课件

病因:
甲状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放射性照射致癌的作用 2、良性甲状腺病癌变:如甲状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 3、内分泌紊乱:甲状腺乳头癌和TSH(促甲状腺激素)关系较为密切 4、遗传因素:甲状腺髓样癌可能与染色体遗传有关
*
病理分类:
1、乳头状腺癌: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2、滤泡性癌:甲状腺癌中次常见的类型 3、髓样性癌: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也称C细胞)发生的癌,恶性度较高 4、未分化癌:恶性度极高 预后: 乳头状腺癌>滤泡性癌>髓样性癌>未分化癌
心理状况 紧张,焦虑 疼痛 悲观
并发症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 2、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 3、手足抽搐
*
病人手术风险评估
手术切口清洁程度:II 类手术切口 麻醉分级ASA分级:第二级(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并存病,功能代偿健全。) 手术类别:器官切除手术 手术持续时间:未超过3小时
*
处理原则
处理原则:
*
处理原则
一、手术治疗 1、甲状腺单叶及峡部切除术 2、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术 3、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
*
处理原则
二、非手术治疗 1、放射治疗 (1)外放射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放射线不敏感,一般情况下不单纯行外放射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 (2)内放射治疗:131I的射线(主要为β射线)具有破坏甲状腺组织的作用,而分化型甲状腺癌具有摄131I的功能,因此临床上用来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特别是血行转移灶(肺、骨) 2、内分泌治疗:某些分化型甲状腺癌可受TSH刺激而生长,甲状腺素可抑制TSH的分泌,因此临床上采用甲状腺素预防和治疗术后复发及转移,但对未分化型及髓样癌疗效差。 3、化学药物治疗
*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舒适卧位,遵医嘱给药 支持治疗:输血、输液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术前谈话——精选推荐

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个月至半年内恢复)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7、术后头痛(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手术体位所致(发生率约40~50%,对症止痛等处理即可)8、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9、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10、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11*、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12、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13、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14、远期复发等(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15、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16、膈神经损伤致膈肌麻痹阑尾切除术并发症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3、术中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2~5%)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发生率约0.5%)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20%以上)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残株癌(发生率<1%)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行腹腔镜二次手术治疗)12、术后切口疝13、女性不孕症(约20~30%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14、按现代医学水平,慢性阑尾炎误诊率高达30%以上,因此术后症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不是罕见现象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滑疝修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罕见)(损伤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等)3、术中损伤肠管、膀胱(滑疝、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4、术中损伤重要神经(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致术后伤口疼痛)5、术中损伤精索,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生育功能6、术后阴囊血肿、水肿(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8、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者)9、切口感染严重者需取出疝修补网片10、疝复发(复发率2~3%,需二次手术)11、术中损伤血管或神经引致下肢永久性麻木、肢体供血障碍肝脏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肝癌切除术肝血管瘤切除术肝脓肿切开外引流术肝囊肿切开内引流术肝内结石、肝部分切除术肝外伤、肝修补或切除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下腔静脉、肝动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肿瘤无法切除4、术中损伤胆道(术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5、术中损伤肠管、肠漏6、术中损伤肾、肾上腺等7、术中损伤膈肌,致气胸(需胸腔闭式引流术)8、术后腹腔内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5%)9、术后急性及慢性进行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肝性脑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顽固高热、顽固腹水等,严重者死亡10、术后肝肺综合征(动脉低氧血症),呼吸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1、术后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2、术后胃肠道出血,应激性溃疡,严重者死亡13、术后膈下积液、脓肿和肝内感染14、术后胸腔积液15、术后腹腔内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约8~20%)16、粘连性肠梗阻1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18、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胆囊切除、胆道结石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单纯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胆总管囊肿切除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胆道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致肝胆管狭窄、黄疸,胆管炎等(发生率约1~2%)4、肝脏、胰腺、胃肠道损伤(发生率<1%)5、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6、术后胆漏、胰漏、肠漏发生(发生率<1%)7、术后早期胆总管“T”管脱出或部分脱出,胆汁性腹膜炎,须立即再次手术8、术后2周拔除“T”管后胆瘘或胆汁性腹膜炎发生9、长期带管或“T”管折断10、术后肝肾功能衰竭、DIC、ARDS等多器官功能衰竭11、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逆行性感染、肝脓肿12、术后胆道感染、腹腔感染13、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发生率约2~3%)14、术后结石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约20~30%)上述二者需胆道镜取石或二次手术,6-8周后经胆道镜反复多次取石,最终仍可能残留结石14、应激性溃疡,胆道出血1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长期腹泻、疼痛症状不缓解)16、粘连性肠梗阻1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切口疝1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手术死亡率约25~30%结直肠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结肠癌根治术结肠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手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经腹直肠癌根治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骶前静脉、髂血管、肠系膜等重要血管损伤)3、肿瘤不能切除,只能行短路手术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合并切除胆囊、部分胰腺、胃、小肠或肝脏等5、胆总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术后胆管狭窄、黄疸、肝功能衰竭6、胰腺损伤,致术后胰瘘7、脾脏损伤,需行脾切除术8、输尿管损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1~2%)9、膀胱和尿道损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3~5%)10、盆腔神经损伤,导致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25~100%)11、术后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吻合口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约1~2%)12、术后吻合口瘘,导致粪性腹膜炎,严重者死亡(发生率约20~30%)13、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4、尿潴留(男性发生率约50%,女性发生率约30%)15、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6、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会阴部切口延迟愈合)17、肠造瘘口并发症(造瘘口粘膜炎、周围皮炎、狭窄、肠脱出、疝形成或肠管坏死与回缩)18、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19、术后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大便失禁等)十一、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死亡2、术中损伤股动静脉,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3、曲张静脉剥脱不全,术后早期复发4、出血和血肿(多出现在腹股沟区或大腿中上段)5、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发生肺栓塞、死亡(发生率20~30%)6、术后肢体肿胀7、术后症状不缓解或病情加重8、切口积液、感染导致愈合延迟9、下肢皮肤感觉功能障碍10、远期复发11、患肢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等无法治愈胃的,大家酌情修改: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3、手术探察腹腔,肿瘤不能切除,只能行短路手术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合并切除胆囊、部分胰腺、小肠或肝脏等6、胰腺损伤,致术后胰瘘7、脾脏损伤,需行脾切除术8、术后吻合口瘘,导腹膜炎,严重者死亡(发生率约20~30%)9、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0、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肠脱出、疝形成或肠管坏死与回缩)11、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19、术后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大便失禁等)并发症1.术后出血;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吻合口瘘;3,梗阻(吻合口/输入袢/输出袢梗阻)4倾倒综合症或低血糖反应.5.反流性胃炎;6.复发或转移7.营养障碍8.残胃癌.9内疝形成;10.预后欠佳(肿瘤)11.不可预知其他情况.新式剖宫产我们基层卫生院还做剖宫产1、术中出血多,必要时需切除子宫2、羊水栓塞3、胎盘植入4、新生儿窒息需转儿科5、新生儿畸形6、损伤周围脏器7、晚期产后出血8、心脑血管意外9、伤口感染、裂开、愈合不良10、肺炎肺不张,肠麻痹,肠梗阻,静脉血栓。
甲状腺、乳腺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指导

甲状腺、乳腺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指导(一)甲状腺、乳腺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健康指导入手术室前患者应该做哪些准备?1)甲状腺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1)体位训练:患者术前行头低肩高体位,锻炼颈部肌肉、韧带。
于术前2〜3天开始训练,每天3次,每次10〜30min,将枕头垫于肩下平卧,头向后仰,抬高床头5。
-10°,时间由短到长,注意餐后2h内要避免练习,防止发生呕吐,使患者对手术时体位的摆放有思想上和身体上的准备。
这种非正常体位有可能压迫神经、动脉,并使肌肉处于过度拉伸状态而产生疲劳,而手术时间过长会使绝大多数患者出现术后头颈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术前的体位训练对减轻患者术后的各种不适是十分必要的。
(2)药物准备:是术前降低基础代谢率的重要环节,服用碘剂,抑制甲状腺素释放,明显减少甲状腺血流,使腺体变硬,利于手术。
①碘剂:复发碘化钾或复方碘化钠溶液每天3滴,每天3次,逐天加一滴,连续2〜3周。
②抗甲状腺药物加碘剂(1〜2周)或加心得安。
③碘剂加心得安。
2)乳腺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除常规术前准备外还应做好如下准备)(1)备皮的准备:备皮的范围是上自锁骨上部,下至骼塔,前自健侧腋前线或乳头线,后过背正中线,包括患侧上臂和腋下。
若手术时需要植皮的,应同时做好供皮区的皮肤准备,由于乳头、乳晕部位皮肤不甚平滑,更要注意清洁,并避免割伤皮肤。
对有乳头溢液的患者,细菌寄居在乳腺里,易合并感染坏死,每天应用1:5000的高镒酸钾擦洗,以达到预防感染目的。
患者若因手术需要行腋淋巴结清除的术式,应剃去腋毛。
(2)心理准备:患者若行切乳手术,要做好术后形象改变的心理准备。
(3)做好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和锻炼的了解:①手术结束后应用枕头将患肢抬高,手肘微曲,注意手部应高于肘,肘应高于肩,如此可促进淋巴液回流以减轻手臂水肿的情形。
②术后24h内手指腕部的功能锻炼;术后1〜3天上肢肌肉的锻炼;术后4〜7天肩关节的锻炼。
②入手术室前患者家属应该做哪些准备?具体可参照手术前健康指导相关章节。
甲状腺手术体位摆放的最佳时机及其对患者术后不适症的影响

Theoptimaltimingforplacementofthyroidpositionanditseffectonpostoperativediscomfort.XUDa-peng,ZHANGJin-wei,MAYou -gang.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ShanghaiOrientalCourageSurgicalHospital,Shanghai201805,China.
ysisonherpeszosterandtheriskofcardiacandcerebrovascularevents [J].PlosOne,2017,12(7):e0181565. [12] WuPH,LinYT,LinCY,etal.Anationwidepopulation-basedco hortstudytoidentifythecorrelationbetweenheartfailureandthesubse quentriskofherpeszoster[J].BMCInfectDis,2015,15:17. [13] LiaoTL,ChenYM,LiuHJ,etal.Riskandseverityofherpeszosterin patientswithrheumatoidarthritisreceivingdifferentimmunosuppressive medications:acase-controlstudyinAsia[J].BMJOpen,2017,7 (1):e014032. [14]KawaiK,YawnBP.RiskFactorsforHerpesZoster:ASystematicReview andMeta-analysis[J].MayoClinProc,2017,92(12):1806-1821. [15] 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website.Shingles(herpes zoster):Preventingvaricella-zostervirus(VZV) transmissionfrom zosterinhealthcaresettings[EB/OL].http://www.cdc.gov/shingles/ hcp/hc-settings.html.AccessedSeptember17,2016.
甲状腺手术配合

中、术后的完美配合,良好的医学知识储备是我们工作的基础,熟练的手术
配合让我们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由经验总结的注意事项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
规避一些风险。
• 对于一个刚入职不久的手术室新人来说,未来工作上任重而道远。
题目
• 1、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有多少个甲状旁腺: • 2、冰冻标本的标本袋需要填写什么信息: • 3、术后恶心呕吐与甲状腺手术的那一方面密切相关: • 4、预防甲状腺危象的关键: • 5、三组医生的特有习惯分别是哪些:
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搏稳定在90次/min以下,基础代谢率基本正常或在20% 以下)后再进行手术【3】
注意事项
3、熟悉医生的习惯: 夏金堂主任组习惯用铁吸咀,以及消毒后用两块“馒头”垫于颈部两旁。
标叔组习惯用方垫提吊皮瓣;唐毅主任组习惯用剪刀式超声刀。
小结
•
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一例成功的手术需要术前、术
洗手护士配合:用物准备
基础用物:甲状腺包、横孔、盆、布类、手术衣、
一次性用物:电刀刷、A 5电刀、灯柄、吸引、吸咀、圆针:6*14# 、小垫、 粗纱、方垫、刀片:10#、20#、半管、胶片、超声刀(线)、血管线3-0# (W8558)、丝线:1#、4#
术中配合
1、摆台、铺巾、连接仪器设备
术中配合
6、结扎甲状腺血管:予主刀直角钳和蚊弯分离甲状腺上动脉和上静脉。 予助手中镊,蚊弯协助分离,超声刀离断血管。1#带线结扎断端。同法处 理甲状腺下动脉和下静脉。
7、游离甲状腺:予蚊弯6~8把钳夹甲状腺被膜,用10#刀游离甲状腺,钳 带线结扎,或圆针6*14#+1#丝线缝扎
8、接收标本:将切下来的甲状腺置于盆中,协助台下巡回核对信息,标 本及时装袋送冰冻
手术记录:甲状腺功能亢进

手术记录: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已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手术方式:本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于颈部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尽量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以降低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风险。
麻醉方式:本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由专业麻醉师进行操作。
麻醉前,患者需禁食、禁水,并接受必要的术前检查,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性。
手术经过:1.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高,使头部后仰。
常规消毒铺巾,保护好切口区域。
2.手术开始,首先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以确定甲状腺病灶的范围。
然后对甲状腺进行分离,暴露出甲状腺组织。
3.仔细检查甲状腺组织,确认病灶部位并进行切除。
切除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等重要结构。
4.切除完成后,进行创面止血及清理。
将切除的病灶送病理检查。
5.逐层缝合切口,覆盖无菌敷料。
手术完毕,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切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
3.术后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及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4.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局部水肿、疼痛等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
如有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5.术后需注意饮食调整,保证营养均衡摄入。
避免过多摄入含碘食物,以防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
6.术后需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根据医生建议,一般术后半年需进行第一次复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肿瘤是我们头颈一科常见的疾病,每年我们科大约收治九百余例甲状肿瘤患者。
因在实施甲状腺手术时,患者肩背部垫高,头部尽量后仰,达到下颏、气管、胸骨处于同一水平线,以利术野暴露,但这种特殊的体位易造成椎动脉血流减少引起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导致术后出现头颈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针对此症状我科开展术前体位训练,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一,颈部运动:使您的颈部前屈。
后伸。
左旋转到极限。
右旋转到极限
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练习三分钟,让您的颈部得到充分的放松。
二,体位训练:将我们特制的训练垫放于床的上1/2处,并在训练垫的上方加一个小软枕。
将患者平躺于训练垫上,训练垫的上缘与肩平齐。
为了达到逐步过渡,循序渐进的目的,先使头部轻微后仰,练习15分钟。
15分钟到,若无不适,可将小软枕去除,使头明显后仰,达到下颏、气管、胸骨处于同一水平线,30分钟。
这种体位训练每日3-4次,每次30-60分钟。
每次练习,要有专业护理人员指导完成。
体位训练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效果。
通过该训练,可以使您更好的适应甲状腺手术体位,提高手术耐受力,减轻或降低甲状腺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