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知识梳理多维课堂对应训练实验15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共17
合集下载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光学 电磁波 实验1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讲义 新人教版

2.在白纸上画一直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
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3.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并使其长边与aa'重合,再用刻度尺
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4.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 5.从玻璃砖bb'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 的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再在bb'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3、 P4,使P3能挡住P1、P2的像,P4能挡住P3本身及P1、P2的像。 6.移去玻璃砖,在拔掉P1、P2、P3、P4的同时分别记下它们的位 置,过P3、P4作直线O'B交bb'于O'。连接O、O',OO'就是玻璃砖内折 射光线的方向。∠AON为入射角,∠O'ON'为折射角。
丙
(2)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n=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观测光在玻璃砖不同表面的折射现象,某同学做了两次实
验,经正确操作插好了8枚大头针,如图乙所示。图中P1和P2是同一 入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其对应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P3和 (选填“A”或“B”)。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4.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 差较大。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实验原理与操作 例1(2017·福建龙岩月考)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 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1)在图丙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1)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 示)。
之路新课标鲁科高考一轮复习物理精品课件:实验十五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可编辑课件

⑤用“插针法”分别得到各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观察
时着重看大头针帽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取下玻璃砖、大头针,
连接各针孔,发现所画折射光线中有两条相交,量出各个折
射角r;⑥按公式分别计算
取三sini个, 值的算术平均值.
sinr
以上步骤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________;应改正为. 答案:③④⑤ ③应用直尺画aa′,④入射角不应为0°,⑤应看
答案:C
4.两个同学各设计了一个数据记录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 你认为谁是对的__________.
次数
i
sini
r
sinr
n
n
1 30° 0.500 20.9° 0.375 1.40
2 45° 0.707 30.5° 0.508 1.39 1.40 3 60° 0.866 38.0° 0.616 1.41
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长边bb′. (4)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 (5)在玻璃砖的bb′一侧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3时,用眼睛观察调
整视线要使P3能同时挡住P1和P2的像.
(6)同样地在玻璃砖的bb′一侧再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4时,使P4能 挡住P3本身和P1、P2的像. (7)记下P3,P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 大头针,过P3、P4引直线O′B与bb′交于O′点,连结OO′,OO′就是 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角i=∠AON,折射角 r=∠O′ON′.
【状元之路】新课标鲁科版2011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精品课件
第1页 共 61 页
实验十五 测定玻璃的折射 率
第2页 共 61 页
第一关:基础关 展望高考
基础知识
(一)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要确定通过玻璃的折射光线,是通过插针法找出跟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5.3 实验1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如图所示,作辅助线 AB,且垂直于 OB,量出 AB、OA,作辅助线 CD,
且垂直于 OD,量出
CD、OC,则
sin
θ1=OABA ,sin
θ2=CODC
,即可求出
n=������������������������������������
θ θ
1 2
=
AB ·OC 。
OA ·CD
第十五章
实验1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M点作AB的垂线即为法线,P1P2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θ1,MN与法
线的夹角为折射角θ2。(3)折射率n=
sin sin
������1 ������2
。(4)若三棱镜发生平移,
入射角不变,折射角变小,折射率变大,即三棱镜材料折射率的测量
值小于真实值。
答案:(1)如图所示
(2)入射角θ1
(3)sin
sin
关闭
(率示1)的光()1。定)线此义由玻可空璃得气的射n折=入射ssiinn玻率������������ =璃计ss的算iinn入((式9900射° °为--角������������n12=)) i==9ccoo0ss°������-������12θ。1,折((2用射)根图角据中r平=的9行θ01°玻、-θ璃θ2,2由表砖折对射光 线(应1)的(选cc2ooss影)用如������������12响宽果可(度有2)知大几,玻块璃宽砖度宽(不选度同填越的“大大平”,行或侧玻“移小璃量”)砖越的可大玻供,璃折选砖射择来角,为测的了量测减。量小误误差差越,小关。闭
第十五章
实验1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知识梳理
多维课堂
对应训练
-9-
七、注意事项
1.实验时,应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1和P2之间、P3和 P4之间、P2与O、P3与O'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
新高考物理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专题十五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一、实验原理与操作
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数据处理.
(1)计算法:计算每次折射率 n,求出平均值 n . (2)图象法(如图 S15-1 所示)
图 S15-1 (3)单位圆法(如图 S15-2 所示)
图 S15-2
三、误差分析 1.确定入射光线、出射光线时产生误差.故入射侧、出射侧 所插两枚大头针间距离宜大点; 2.测量入射角与折射角时产生误差.故入射角不宜过小,但 也不宜过大,过大则反射光较强,出射光较弱. 四、注意事项 1.玻璃砖要用厚度较大的; 2.入射角应在 30°到 60°之间; 3.大头针要竖直插在白纸上,且距离应尽量大一些.
(2)图中 P4 对应的入射角大于 P3 所对应的入射角,所以 P4 对应的折射率大.
(3)因 A、O、K 在一条直线上,入射角等于折射角,所以 K 处对应的折射率为 1.
答案:(1) 3 (2)P4 (3)1
(3)ssiinn
i γ
(4)小一些
图 D114
考向 1 实验操作的创新 根据全反射的条件,使入射光从透明介质向空气传播,调 节入射角的大小,使其恰好发生全反射,这时的入射角就是临
界角,根据临界角公式 sin C=1n求出折射率的大小.
【典题 3】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 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时玻璃砖的位置如图 S15-6 中实线所 示,使大头针 P1、P2 与圆心 O 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 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 O 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 砖直径边一侧观察 P1、P2 的像,且 P2 的像挡住 P1 的像.如此观 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 需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__,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 用你的测量值表示出折射率:________.
一、实验原理与操作
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数据处理.
(1)计算法:计算每次折射率 n,求出平均值 n . (2)图象法(如图 S15-1 所示)
图 S15-1 (3)单位圆法(如图 S15-2 所示)
图 S15-2
三、误差分析 1.确定入射光线、出射光线时产生误差.故入射侧、出射侧 所插两枚大头针间距离宜大点; 2.测量入射角与折射角时产生误差.故入射角不宜过小,但 也不宜过大,过大则反射光较强,出射光较弱. 四、注意事项 1.玻璃砖要用厚度较大的; 2.入射角应在 30°到 60°之间; 3.大头针要竖直插在白纸上,且距离应尽量大一些.
(2)图中 P4 对应的入射角大于 P3 所对应的入射角,所以 P4 对应的折射率大.
(3)因 A、O、K 在一条直线上,入射角等于折射角,所以 K 处对应的折射率为 1.
答案:(1) 3 (2)P4 (3)1
(3)ssiinn
i γ
(4)小一些
图 D114
考向 1 实验操作的创新 根据全反射的条件,使入射光从透明介质向空气传播,调 节入射角的大小,使其恰好发生全反射,这时的入射角就是临
界角,根据临界角公式 sin C=1n求出折射率的大小.
【典题 3】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 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时玻璃砖的位置如图 S15-6 中实线所 示,使大头针 P1、P2 与圆心 O 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 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 O 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 砖直径边一侧观察 P1、P2 的像,且 P2 的像挡住 P1 的像.如此观 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 需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__,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 用你的测量值表示出折射率:________.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五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的折射率。 • 练习题二:一束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的大小。 • 解题思路:根据折射率的定义和折射定律,可以列出方程n = sin i / sin r,将已知的折射率和入射角代入方程
中即可求出折射角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光线是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因此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
2023
PART 03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REPORTING
数据记录与处理
01
02
03
实验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入射角、折射角 以及对应的测量值,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三角函数关系,通过 测量得到的入射角和折射 角计算玻璃的折射率,并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可视化
通过图表展示实验数据, 如折线图或散点图,以便 更直观地观察数据的变化 趋势和规律。
2023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
件专题十五实验十五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汇报人:XX
20XX-01-22
XX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实验目的与原理 • 实验器材与步骤 •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拓展应用与创新实践 • 总结回顾与巩固提高
2023
PART 01
实验目的与原理
REPORTING
实验目的
提供平行光线,如激光 笔或平行光管。
用于测量入射角和折射 角。
记录实验数据和绘制光 路图。
实验步骤
01
1. 准备实验器材
将玻璃砖、平行光源、测角仪等实验器材准备好,摆放在实验台上。
02
2. 确定入射光线
打开平行光源,调整光源位置,使光线以合适的角度射入玻璃砖的一面
中即可求出折射角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光线是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因此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
2023
PART 03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REPORTING
数据记录与处理
01
02
03
实验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入射角、折射角 以及对应的测量值,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三角函数关系,通过 测量得到的入射角和折射 角计算玻璃的折射率,并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可视化
通过图表展示实验数据, 如折线图或散点图,以便 更直观地观察数据的变化 趋势和规律。
2023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
件专题十五实验十五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汇报人:XX
20XX-01-22
XX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实验目的与原理 • 实验器材与步骤 •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拓展应用与创新实践 • 总结回顾与巩固提高
2023
PART 01
实验目的与原理
REPORTING
实验目的
提供平行光线,如激光 笔或平行光管。
用于测量入射角和折射 角。
记录实验数据和绘制光 路图。
实验步骤
01
1. 准备实验器材
将玻璃砖、平行光源、测角仪等实验器材准备好,摆放在实验台上。
02
2. 确定入射光线
打开平行光源,调整光源位置,使光线以合适的角度射入玻璃砖的一面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11章光电磁波实验17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课件

行
(5)P1、P2 的间距、入射角的大小均与实验的准确度无关
A.(1)(3)
B.(2)(4)
C.(3)(5)
D.(1)(4)
A [实验根据大头针确定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连线及测量时必然有误 差,P1、P2 和 P3、P4 之间距离适当大些,可以减小误差,故(1)正确,(2)错误; 实验要求入射角不能太小,否则会导致测量误差太大,(3)正确;根据几何知识 知光在第二界面的入射角等于在第一界面的折射角,即小于临界角,不会发生 全反射,(4)错误;综合上述分析知(5)错误.故选 A.]
(3)“单位圆”法确定 sin θ1、sin θ2,计算折射率 n. 以入射点 O 为圆心,以一定的长度 R 为半径画圆,交入射光线 OA 于 E 点, 交折射光线 OO′于 E′点,过 E 作 NN′的垂线 EH,过 E′作 NN′的垂线 E′H′.如实验原理图所示,sin θ1=EOHE,sin θ2=EO′EH′′,OE=OE′=R,则 n =ssiinn θθ12=E′EHH′.只要用刻度尺量出 EH、E′H′的长度就可以求出 n.
【答案】 步骤②中应在白纸上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 bb′;步骤④中应通 过 P3、P4 的连线与 bb′的交点,作出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2.[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如图 2,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1)P1、P2 及 P3、P4 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2)P1、P2 及 P3、P4 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3)入射角 θ1 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4)入射角太大,折射光线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使实验无法进
2.注意事项 (1)用手拿玻璃砖时,手只能接触玻璃砖的毛面或棱,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 面,严禁把玻璃砖当尺子画玻璃砖的另一边 bb′. (2)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 (3)大头针应竖直地插在白纸上,且玻璃砖每两枚大头针 P1 与 P2 间、P3 与 P4 间的距离应大一点,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时造成的误差. (4)实验时入射角不宜过小,否则会使测量误差过大,也不宜过大,否则在 bb′一侧将看不到 P1、P2 的像.
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17.2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课件

一 课前检测
1.某同学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准备了下列器材:激光笔、直尺、刻度尺、一面 镀有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如图所示,直尺与玻璃砖平行放置,激光笔发出的一束 激光从直尺上O点射向玻璃砖表面,在直尺上观察到A、B两个光点,读出OA间的距 离为20.00 cm,AB间的距离为6.00 cm,测得图中直尺到玻璃砖上表面距离d1= 10.00 cm,玻璃砖厚度d2=4.00 cm.玻璃的折射率n=__1_._2____,光在玻璃中传播 速度v=_2_._5_×__1_0_8 m/s(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0×108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 效数字).
考点二 拓展创新实验
典例精讲
例2.用圆弧状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好圆弧状玻璃砖, 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 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 和P2的像,P4挡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纸 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弧状玻璃砖轮廓,如图甲 所示,其中O为两圆弧圆心,图中已画出经过P1、 P2点的入射光线.
二 知识梳理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找出入射光线 AO 对应的出射光线 O′B,
确定出射点 O′,画出折射光线 OO′,然后测量出入射角θ1 和
折射角θ2,根据
n=sin sin
θ1计算玻璃的折射率。 θ2
(2)注意事项
①实验时,应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1和P2之间、P3和P4之间、P2与O、 P3与O′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
测量光的波长
学科素养 (1)物理观念(力与运动观念、能量观念)(2) 科学思维(模型构建)
2022三维设计一轮大本高考物理实验十五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课件

实验十五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返回
着眼“四层” 夯基础 立足“四翼” 探考法
返回
着眼“四层” 夯基础
返回
一、实验原理与操作
1.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掌握光发生折射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
确定方法。 2.实验原理
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 AO 对应的出射光线 O′B,确定
出 O′点,画出折射光线 OO′,然后测量出角 θ1 和 θ2,根据 n
返回
立足“四翼” 探考 法
【原型实验】
返回
[例 1] 某同学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
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 P1 和 P2,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插上大头针 P3、P4,如图 所示,aa′和 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用“×”
表示大头针的位置。图中 AO 表示经过大头针 P1 和 P2 的光线, 该光线与界面 aa′交于 O 点,MN 表示法线。
返回
A
B
C
D
返回
(3)该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 的径迹,以入射点 O 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 交于 A、B 点,再过 A、B 点作法线 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C、D 点,如图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 n=________。(用图中 线段的字母表示)
返回
[解析] (1)测玻璃的折射率关键是根据入射光线和出 射光线确定在玻璃中的传播光线,因此选用光学表面间距 大的玻璃砖以及使同侧两枚大头针的距离大些都有利于提 高实验准确程度,减小误差,选项 A、D 正确;玻璃砖两 光学表面是否平行不影响折射率的测量,为减小误差,应 选用细长的大头针,故选项 B、C 错误。
过 C 点作法线 NN′的垂线 CD 交 NN′于 D 点,如图所
返回
着眼“四层” 夯基础 立足“四翼” 探考法
返回
着眼“四层” 夯基础
返回
一、实验原理与操作
1.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掌握光发生折射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
确定方法。 2.实验原理
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 AO 对应的出射光线 O′B,确定
出 O′点,画出折射光线 OO′,然后测量出角 θ1 和 θ2,根据 n
返回
立足“四翼” 探考 法
【原型实验】
返回
[例 1] 某同学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
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 P1 和 P2,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插上大头针 P3、P4,如图 所示,aa′和 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用“×”
表示大头针的位置。图中 AO 表示经过大头针 P1 和 P2 的光线, 该光线与界面 aa′交于 O 点,MN 表示法线。
返回
A
B
C
D
返回
(3)该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 的径迹,以入射点 O 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 交于 A、B 点,再过 A、B 点作法线 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C、D 点,如图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 n=________。(用图中 线段的字母表示)
返回
[解析] (1)测玻璃的折射率关键是根据入射光线和出 射光线确定在玻璃中的传播光线,因此选用光学表面间距 大的玻璃砖以及使同侧两枚大头针的距离大些都有利于提 高实验准确程度,减小误差,选项 A、D 正确;玻璃砖两 光学表面是否平行不影响折射率的测量,为减小误差,应 选用细长的大头针,故选项 B、C 错误。
过 C 点作法线 NN′的垂线 CD 交 NN′于 D 点,如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