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中医医院指标

合集下载

2.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2018年版)

2.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2018年版)

(征求意见稿)一、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共11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0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400分,第三部分“党的建设”100分。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不合格中医医院划分标准如下:(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900分;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3.第二部分得分≥340分;4.第三部分得分≥90分;5.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得分≥26分;6.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7.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3.第三部分得分≥90分;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5.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乙等中医医院的要求。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3.第三部分得分<90分;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核心指标《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

核心指标及要求如下:(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指标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个百分点。

14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相关指标解读(中医)

14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相关指标解读(中医)

国家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2020版)中医相关指标解读国家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专家组2020年7月与国家卫健委保持一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通知》◆《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手册(2020版)》◆《国家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版)》中医医院绩考的整体工作与卫健委同部署、同要求、同进度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范围:行政部门确定、已经登记执业的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全面梳理有关政策和要求:所有指标逐一明确考核指标的政策依据、定义、目标和考核细则等内容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4个(定量34个)三级指标16个▲9个三级指标11个▲10个三级指标5个▲2个中医特色指标11个8个▲指标10、11不含中药饮片收入指标25:延伸指标剔除中药饮片收入指标27:药品费用不含中药饮片收入指标1.门诊中药处方比例▲【指标定义】考核年度门诊所有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处方数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如果中成药、西药开具在同一张处方上,需拆开后分别计算◆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是指取得批准文号或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要求备案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不含未经批准医疗机构内部的协定处方◆中药饮片处方:散装中药饮片、小包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处方分子:中药处方包含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处方、中药饮片处方◆不含急诊处方分母:按药房处方数统计。

指门诊所有药物处方总数(包括中药处方、西药处方)◆不含急诊处方【计算方法】门诊中药处方数×100%门诊处方总数◆处方:由注册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不含治疗单指标2.门诊散装中药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指标定义】考核年度门诊散装中药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确保传统中药饮片的主体地位分子:按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统计◆不含中药配方颗粒处方◆不含急诊处方分母:按药房处方数统计。

最新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

最新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概述河北省中医医院评审办公室孟建华一、评审细则总体框架和基本要求●评审细则总分1000分●分为两大部分:●(一)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二)综合服务能力(350分)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45分)⏹第二章队伍建设(100分)⏹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分)⏹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100分)⏹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80分)⏹第六章中医护理(60分)⏹第七章文化建设(55分)⏹第八章预防保健(40分)⏹说明:临床与重点专科总计270分,成为重中之重!第二部分综合服务能力(350分)⏹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40分)⏹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7分)医院服务(17分)⏹应急管理(9分)临床医学及教育(7分)⏹第二章患者安全(30分)⏹第三章医疗质量(170分)⏹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医疗技术管理(15分)⏹医技科室质量管理(40分)其他科室质量管理(85分)⏹病历(案)质量管理(20分)⏹第四章药事管理(35分)⏹第五章护理质量管理(35分)⏹第六章医院管理(40分)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

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二甲甲等⏹(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总分≥900分;⏹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3.第二部分得分≥300分;⏹4.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第一部分的总分可以低于600分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二级乙等⏹(二)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3.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同样第一部分可以低于600分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不合格⏹(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1.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3.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

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
(2)出院患者中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数/出院患者总人次数×100%。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病案首页。
5.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
定量
计算方法: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人次数/出院患者总人次数×100%。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6.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比例
定量
计算方法: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医治疗人次数/手术患者总人次数×100%。
定量
计算方法:中标药品采购金额数/同期采购同种药品金额总数×100%。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12.重点监控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收入占比
定量
计算方法:重点监控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收入/同期药品总收入×100%。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13.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
定量
计算方法: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同期耗材总收入×100%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3.中药饮片使用率▲
定量
计算方法:(1)门诊患者中应用中药饮片人次数/门诊总人次数×100%。
(2)出院患者中应用中药饮片人次数/出院患者总人次数×100%。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病案首页。
4.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比例▲
定量
计算方法:(1)门诊患者中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诊疗总人次数(以挂号人次计)/门诊总人次数×100%。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财务年报表,医院填报。
24.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
定量
计算方法:医疗服务收入/同期医疗收入×100%。
指标来源:财务年报表。
(六)
费用
控制
25.医疗收入增幅▲
定量
计算方法:(1)门诊收入增幅:(本年度门诊收入-上一年度门诊收入)/上一年度门诊收入×100%。

1-1---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与细则概要

1-1---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与细则概要
标:

对3.3.1—3.3.4和3.4项进行检查评估时,由专家在临床科室中随 机抽取2个科室,其中从内科系统临床科室和其他科室各抽1个( 不含已抽取确定为检查对象的重点专科)进行检查。对每个科室
分别打分,最后求平均分作为每项指标的实际得分。对3.3.5进
行检查时,由专家在全院手术病历中随机抽查。
25
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按照评分细则进行打分时按照要求
“每低于标准(60%)1个百分点,扣1分。”分值为7分,扣完为止 。但判定是否通过时,则按照核心指标判定的要求“中医类别执业
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
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0个百分点。”

核心指标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 ≥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 到60%,但符合以下要求: 比例1-比例2≥5%; 比例1计算方法:(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当年新招聘未取得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 专业技术人员数)/(医院执业医师总数+未取得执业医师 资格专业技术人员数)*100% 比例2计算方法:上年度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总数/医院执业 医师总数*100%

指标2.3.5:检查开展培训和考核的相关材料,并从文
件汇编中所附的题目中抽取题目对5名非中医类别医师 进行考核。
23
1. 关于核心指标的判定

7. 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临床科室建设”部分指
标:

指标3.1.3:按照文件汇编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清 理“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等称号的通知”要求进行检查。
,不算是电子病历。
26
1. 关于核心指标的判定

二级中医骨伤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

二级中医骨伤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

二级中医骨伤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2018年版)一、二级中医骨伤医院分等标准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

《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共11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0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400分,第三部分“党的建设”100分。

二级甲等中医骨伤医院、二级乙等中医骨伤医院和不合格中医骨伤医院划分标准如下:(一)二级甲等中医骨伤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900分;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3.第二部分得分≥340分;4.第三部分得分≥90分;5.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得分≥26分;6.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7.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甲等中医骨伤医院的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医骨伤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3.第三部分得分≥90分;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5.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乙等中医骨伤医院的要求。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3.第三部分得分<90分;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二、《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核心指标《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

核心指标及要求如下:(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指标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个百分点。

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和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及

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和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及

二级中医病院评审尺度实施细那么和二级中医病院分等尺度及评审核心尺度〔2021年版〕总体说明:一、本细那么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二级公立中医病院,民营中医病院参照执行。

二、本细那么中将最底子、最重要,假设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然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

三、本细那么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第一局部中医药效劳功能〔650分〕第一章阐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办法〔40分〕第二章步队建设〔100分〕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分〕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90分)第五章中药药事办理〔80分〕第六章中医护理〔70分〕第七章文化建设〔60分〕第八章预防保健〔40分〕第二局部综合效劳功能〔350分〕第一章底子要求和病院效劳〔40分〕一、病院设置、功能和任务〔5分〕二、病院效劳〔17分〕三、应急办理〔9分〕…………。

四、临床医学教育〔7分〕…………。

第二章患者安然〔30分〕…………。

第三章医疗质量〔170分〕一、医疗质量办理组织与制度〔10分〕…………。

二、医疗技术办理〔15分〕…………。

三、医技科室质量办理〔40分〕〔一〕临床查验质量办理〔20分〕…………。

〔二〕医学影像质量办理〔20分〕…………。

四、其他科室质量办理〔85分〕〔一〕手术治疗办理〔20分〕…………。

〔二〕麻醉治疗办理〔15分〕…………。

〔三〕传染性疾病办理(10分)…………。

〔四〕输血办理与持续改良〔15分〕…………。

〔五〕病院传染办理(25分)…………。

五、病历〔案〕质量办理〔20分〕…………。

第四章药事办理〔35分〕…………。

第五章护理质量办理〔35分〕…………。

第六章病院办理〔40分〕…………。

二级中医病院分等尺度及评审核心尺度一、二级中医病院分等尺度按照中医病院评审暂行方法,二级中医病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

二级中医病院评审细那么〔2021年版〕共1000分,此中第一局部“中医药效劳功能〞650分,第二局部“综合效劳功能〞局部350分。

8.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2018年版)

8.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2018年版)

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2018年版)一、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分等标准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

《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共11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350分,第三部分“党的建设”100分。

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二级乙等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和不合格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划分标准如下:(一)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900分;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3.第二部分得分≥300分;4.第三部分得分≥90分;5.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得分≥26分;6.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7.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的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60分;3.第三部分得分≥90分;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5.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乙等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的要求。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2.第二部分得分<260分;3.第三部分得分<90分;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二、《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核心指标《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
(2018年版)
一、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
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共11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0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400分,第三部分“党的建设”100分。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不合格中医医院划分标准如下:
(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900分;
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
3.第二部分得分≥340分;
4.第三部分得分≥90分;
5.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得分≥26分;
6.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7.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5.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乙等中医医院的要求。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核心指标
《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

核心指标及要求如下:
(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指标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个百分点。

核心指标三: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8〕12号)等有关规定,科室名称不得有中医、西医、中
西医结合字样。

治未病科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作为治未病科名称。

核心指标四:临床科室(麻醉科除外)制定至少2个以上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体现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和特色。

所抽查的2个临床科室的4个病种中,符合要求的中医诊疗方案数≥3个。

核心指标五:非药物中医技术诊疗人次数占门诊总人次数比例≥10%。

核心指标六:门诊处方中,中药处方(饮片、中成药、院内制剂)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比例≥60%。

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比例≥30%;或比例≤10%,但较上年度增长超过7个百分点;或10%<比例≤20%,但较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个百分点;或20%<比例<30%,但较上年度增长了3个百分点。

核心指标七:重点专科制定本专科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体现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

所抽查的1个重点专科2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均应符合要求。

核心指标八:重点专科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所抽查的1个重点专科的3份运行病历中,执行中医诊疗方案的病历数≥2份。

核心指标九:建立中药饮片采购制度,采购程序符合相关规定,供应商资质齐全;供应中药饮片质量合格;医院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核心指标十:有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制度,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工作记录完整。

核心指标十一: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符合要求,所抽查的2个科室中,每个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数≥4项。

核心指标十二:门诊走廊、候诊区和住院部走廊宣传中医药知识,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与所在科室的中医药特色相结合。

中药候药区宣传中医药相关知识。

核心指标十三:治未病科功能定位准确,为医院的一级科室。

(二)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保持适度规模,医院编制及实有床位数均≥80张,科室设置、每床建筑面积、人员配备和设备、设施符合《二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核心指标二: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病历号、床号等等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核心指标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核心指标四:药事管理组织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人员结构合理、职责明确。

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及考核。

核心指标五:医院有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有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并落实到位。

核心指标六:由具备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核心指标七: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设备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