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产生和发展(bijiaohao)

合集下载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一、货币起源于商品货币原来就是一种商品,它是在长期的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目发地从千百万种商品里分离出来的。

要了解货币的起源,就应从认识商品开始。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这有两层意思:①商品是经过人类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任何没有经过人类劳动而由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诸如空气、水、阳光等都不是商品,只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氧气、太阳能、自来水等才是商品。

②商品一定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那种只是为自己消费所生产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例如:农民生产的粮食,用为自己消费的部分就不是商品,用于出售的部分才是商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

商品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使用价值。

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从而满足人们一的不同需要。

所谓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体内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社会属性,只有通过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

例如,一张兽皮交换两把石斧,这两把石斧的使用价值就表现出一张兽皮的价值。

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相互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都耗费了一定的脑力和体力,因而都具有价值。

各种商品在质上相同,量上就可以比较。

一张兽皮和两把石斧的生产花费了同样多的劳动,具有同样多的价值,因此能够互相交换。

在交换中,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兽皮)和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石斧)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称为交换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量大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时间多少决定的。

这种劳动时间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生产者耗费的私人劳动时间。

一种商品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既互相统一又互相矛盾。

统一的一面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彼此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最新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最新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货币地产生和发展一、货币起源于商品货币原来就是一种商品,它是在长期地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目发地从千百万种商品里分离出来地。

要了解货币地起源,就应从认识商品开始。

商品是用于交换地劳动产品。

这有两层意思:①商品是经过人类劳动所生产出来地产品,任何没有经过人类劳动而由自然界为我们提供地诸如空气、水、阳光等都不是商品,只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地氧气、太阳能、自来水等才是商品。

②商品一定是为交换而生产地产品,那种只是为自己消费所生产地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例如:农民生产地粮食,用为自己消费地部分就不是商品,用于出售地部分才是商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

商品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地某种需要。

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地属性,就是商品使用价值。

不同地商品具有不同地使用价值,从而满足人们一地不同需要。

所谓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体内地一般人类劳动。

它是看不见、摸不着地,是一种社会属性,只有通过不同商品之间地交换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

例如,一张兽皮交换两把石斧,这两把石斧地使用价值就表现出一张兽皮地价值。

具有不同使用价值地商品之所以能够相互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地产品,都耗费了一定地脑力和体力,因而都具有价值。

各种商品在质上相同,量上就可以比较。

一张兽皮和两把石斧地生产花费了同样多地劳动,具有同样多地价值,因此能够互相交换。

在交换中,一种商品地使用价值(兽皮)和另一种商品地使用价值(石斧)相交换地量地关系或比例,称为交换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地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地表现形式。

一种商品地价值量大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地劳动时间多少决定地。

这种劳动时间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生产者耗费地私人劳动时间。

一种商品凝结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它地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

商品地使用价值和价值地关系既互相统一又互相矛盾。

统一地一面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彼此有着紧密地联系。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地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1. 货币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采用了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方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等价物作为一般等价物,如贝壳、玉石等,这标志着货币的萌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铜铁器被广泛用作货币。

2. 铜钱时代(秦汉至隋唐)
公元前前3世纪,秦统一六国后铸造了圆形孔钱,标志着我国货币正式步入铜钱时代。

汉代重铸五铢钱,成为长期通行的主要货币。

隋唐时期,出现了开元通宝、永徽重宝等名钱。

3. 纸钞货币时期(宋元明清)
北宋时期,由于铜钱贬值,政府开始发行交子和会子,为纸钞货币的雏形。

元代正式发行纸钞交子。

明清两代均沿袭纸钞制度,并出现了一些地方钞。

4. 近代货币时期(1840年至1949年)
鸦片战争后,洋钱(主要是银元)流入中国大量使用。

1935年发行了法币,但由于战乱无法统一管理。

1948年发行人民币,为新中国货币制度奠定基础。

5. 新中国人民币时代(1949年至今)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华北根据地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

1962年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1987年发
行第四套人民币。

2005年发行第五套人民币。

我国货币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实物货币到铜钱,再到纸钞货币,最后发展到统一的人民币制度,见证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进步。

了解货币的产生演变及其发展过程!

了解货币的产生演变及其发展过程!
!" 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相等的货币!即足值货币!是指以各种自然物品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材料!也叫自然物货币或商品货币"实物货币是人类最早的货币形态!在人 类发展史上!许多商品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如牲畜$贝壳$布 帛$粮食$金属等都充当过货币"在我国!贝壳是产生较早的货币!因此!今天与财富有 关的很多汉字!其偏旁也多为*贝+旁!如货$财$ 贸$ 贷$ 贫$ 贱等" 在日本$ 东 印度群 岛以及美洲$非洲的一些地方!也有用贝壳作为货币的历史"在古代欧洲的雅利安民族! 在古波斯$印度$意大利等地!有用牛$羊等牲畜作为货币的记载"古代埃塞俄比亚曾用 盐作为货币!非洲和印度等地曾以象牙为货币!在美洲曾经充当古老货币的有烟草$可可 豆等" 实物货币是与原始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但许多实物货币均有不适合作为货 币的缺点!如笨重$携带运送不便$不能分割$质地不一$易遭损失不易保存等"因此!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和扩大!实物形态的商品货币逐渐被具有内在价值稳定$质地均匀$ 易于分割$便于携带的金属货币所替代" #" 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由于金属矿藏的发现$ 开采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和熔炼技术的发明!金属在交换中逐步成为主要对象!从而使金属 成为货币材料"金属货币的演化经历了由贱金属到贵金属!由称量货币到铸币!由私人铸 币到国家铸币的演变过程" 世 界 各 国 货 币 发 展 的 历 史 证 明 ! 金 属 作 为 币 材 ! 一 般 是 从 贱 金 属 %如 铁 $ 铜 等 &开 始 的 ! 最普遍$使用时间最久的是铜钱!我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也是铜铸币"贱金属与初步发展起 来的商品经济是相适应的!但后来存在货币材料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争夺原材料的问题!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一、货币起源于商品货币原来就是一种商品,它是在长期的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目发地从千百万种商品里分离出来的。

要了解货币的起源,就应从认识商品开始.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这有两层意思:①商品是经过人类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任何没有经过人类劳动而由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诸如空气、水、阳光等都不是商品,只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氧气、太阳能、自来水等才是商品。

②商品一定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那种只是为自己消费所生产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例如:农民生产的粮食,用为自己消费的部分就不是商品,用于出售的部分才是商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商品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从而满足人们一的不同需要。

所谓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体内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社会属性,只有通过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

例如,一张兽皮交换两把石斧,这两把石斧的使用价值就表现出一张兽皮的价值。

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相互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都耗费了一定的脑力和体力,因而都具有价值。

各种商品在质上相同,量上就可以比较.一张兽皮和两把石斧的生产花费了同样多的劳动,具有同样多的价值,因此能够互相交换。

在交换中,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兽皮)和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石斧)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称为交换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量大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时间多少决定的。

这种劳动时间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生产者耗费的私人劳动时间。

一种商品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既互相统一又互相矛盾。

统一的一面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彼此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货币数量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与理论意义

货币数量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与理论意义

货币数量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与理论意义货币数量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与理论意义货币数量论是一种关于货币流通量与一般价格水平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价值取决于货币数量;若其他条件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

货币数量论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早起、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其主要内容和理论意义阐释如下:一、早期货币数量论1、让·博丹创始货币数量论早在公元200年左右,罗马法官鲍尔斯鸠就曾说过:“货币的价值被货币的数量所左右。

”这是能找到的最早有关货币数量和其价值之间关系的描述,不过货币数量论产真正的产生是在十六世纪的欧洲,是由法国人让·博丹首次提出。

当时,由于南美洲金银大量流入欧洲,致使欧洲市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史称“价格革命”)。

而以马勒斯特卢亚为代表的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垄断及对外贸易。

博丹对其提出反驳,认为白银流入是货币价值低落的原因,货币的价值、商品的价格决定于货币的数量。

博丹货币数量论主要观点是:金银价值与一般商品价值相同,其数量增加,价值就会被低估;而其价值被低估,则与其交换的商品的价值自然会上涨。

博丹还对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做了论述:他指出商品的供求关系对价格会产生影响。

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物价上涨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没有考虑到某些东西高涨到通常价格以上的情况,如发生饥荒时的粮食,战时的军械,冬季的木材等。

2、约翰·洛克和孟德斯鸠的货币数量论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传人约翰·洛克是早期货币数量论的又一个代表人物。

面对英国资本主义对经济自由的渴望以及社会上对降低利率刺激经济政策的讨论,洛克发展了货币数量论,他主要是从现象出发,对货币的供求关系进行分析,认为货币价值高是因为对货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洛克将普通商品的价值区分为固定价值和市场价值两种,认为固定价值基因于其所满足的欲望,市场价值则为供求关系所决定。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 货币和货币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 货币和货币

(一)简单价值形式 由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生产的产品
只能有少量剩余产品偶然在部落之间进行交换。与这种物物 交换相适应,就产生了简单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就是 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以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 它是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原始阶段。 如:1把铲子=1把石斧。
在简单价值形式的公式中,两端的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
的信用并不能让异地的交易者相信金属块上的标记,于是要 求更具权威的标记。而权威最大的莫过于国家,于是国家开 始充当货币的管理者,对金属货币的铸造进行管理。这种由 国家印记证明其重要和成色的金属块就称为铸币。国家印记 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铸币最初产生时形状各异,如中 国最早的铸币有贝壳形的、刀形的、铲形的等,最后逐渐过 渡到了圆形,因为圆形是最便于携带的,也是最不容易磨损 的。中国最早的圆形货币是战国中期出现的圜钱(又称环 线),在全国流通的则是秦始皇为统一货币而铸造的“秦半 两”钱。这种铸币为圆形,中间有一方孔,以便用线穿起携 带,一直沿用至清末。西方国家的金属货币也为圆形,但中 间无孔,多在币面上铸有统治者头像。清末,受流入中国的 外国银元的影响,方孔铸币被圆形无孔铸币所取代,一直流 通到1933年。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 货币和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商品交换的需要是货币产生的 前提。随着人们对货币本质认识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货币形态也从实物逐步演化成熟悉的纸币和电子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
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人只生产整个社会分工体系
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而整个社会却要靠多种多样的产 品来满足。但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使得每个人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何时生产、怎样生产,都由自己来决定,生产出 来的产品也归自己支配,也就是说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 这样就产生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要转化 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产品交换,而货币就是用于商品交换 的媒介。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3.纸币的职能: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 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某些 国家的纸币具有某种世界 货币的职能。 4.纸币的优点:P21
第一,成本 第二,防止贵金属的流失 第三,可以避免… …
第四,容易保管、携带、运输
5.人民币
(1)地位: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2)发行权: 集中于在国家,国家授权中国人 民银行负责发行事宜,并以稳定 币值为首要目标。 ( 3)人民币主币是圆(元),辅币是角、分, 以"¥"为符号 (4)作用: 人民币的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人 民生活赖以维持、发展的血脉。 (5)要求: 爱护人民币,保持其整洁、完好,不 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不揉搓、毁坏 人民币。
(三)通货膨胀 1 .含义: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 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 货膨胀。 2.主要原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实际所需的 通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货币量 3.表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 4.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5.危害:搞乱社会经济,损害群众的利益,造成社
既然国家可以发行纸币,那 么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 购买力吗?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决定纸币的 面额,但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 的购买力是由纸币发行数量、纸币流通 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等因素决定的; 国家也不能随意发行纸币,必须依据流 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来发行,否则会 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金榜练习
P20“想一想”:银圆和“壹万 圆”人民币为什么不能使用了?
因为银圆和“壹万圆”人民币已由国家宣 布限期兑换,已不是我国现时的法定货币。
1937—1949年民国时期100法币购买力的变化
年 份 1937 1938 1939 1941 1943 1945 1946 1947 1948.8 1949.5 可购买商品数量 黄牛2头 黄牛1头 猪 1头 面粉1袋 鸡 1只 鸡蛋2个 固本肥皂1/6块 煤球1个 大米3粒 大米2.45/10000000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江口水库

绿

劳动产品
是否耗费人类劳动
用于交换
是否进入流通领域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人为什么购买商品?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的需 要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
为什么它们的价格相同?
1双手套==50元==1双布鞋
不同商品相交换 的基础是什么?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 性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本质属性,也是商品的社 会属性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 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 第三阶段: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第四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
能表现其他商品 价值大小的商品
等 价 物
第二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
(等价物)
交换越经常,范围越扩大, 物物交换的缺点就越突出 一位欧洲旅行家在非洲部落进行考察,想 雇一条小船到另一个地方去。但是船的主人 要他用象牙付帐,才肯将船出租。经过打听, 他得知有个叫沙里布的人有象牙,沙里布愿 意用象牙交换呢料。他又打听到有呢料的人, 可是有呢料的人想用呢料换针,幸亏这位旅 行家带有铜针,于是他就用铜针换来呢料, 接着又用呢料换来沙里布的象牙,最后把象 牙付给船主。经过这样一番周折,他才取得 了使用小船的权利。
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错误)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错误) (错误)
3、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4、有价值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正确)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的关系:
商品
统一体
使用价值
物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担者或载体
价值
生产者拥有
消费者拥有
商品特有的属性
二、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金银的优点:
体积小 便于携带 质地均匀 价值大 久藏不坏 容易分割
金银天 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 是金银 ——马克思
知识拓展: 认识各种货币(一)
战国齐刀币
宋子三孔币
郢囗和卢金
“三晋”布币
铜贝币
王莽货币
认识各种货币(二)
国宝金匮直万
“大布黄千”铜母 “大泉五十”陶 范 范
古希腊文铅饼
东罗马金币
本课的知识点:
• 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 货币的基本职能 • 金属货币与纸币
一、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商品——用来交换的劳 动产品
思考
货币是用来干什么的?
分析
——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集贸市场上蔬菜是不是商品? •同学送你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商品? •阳光和空气是不是商品? •妈妈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 •农民自己养的鸡自己消费是不是商品?
波斯银币
知识点:
四个概念——商品、价值、使用价 值、一般等价物、货币
一个本质—— 货币的本质
第三阶段: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一般等价物
价以 从 值表 商 并现 品 充其 中 当它 分 商一 离 品切 出 的商 来 媒品 , 介的 可
第四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物物交换
=
买卖同时同地进行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
=
2、货币及其本质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固定 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
捐 献 给 灾 区 的 饮 用 水
著名企业农夫山泉公司在 “神舟5号”发射前夕与中国航天 基金会确定了伙伴关系:农夫山 泉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 中国航天工程事业,作为回报中 国航天基金会授予农夫山泉“中 国载人航天工程赞助商”和“中 国航天员专用饮用水”两项荣誉 称号,并允许企业以此展开商业 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