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规模化处理意愿Logistic模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洱海流域散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南方农业South China Agriculture第15卷第34期Vol.15No.342021年12月Dec.2021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土地与农民生计问题、农民利益的实现、农村社会关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城乡差距的减小密切相关[1]。
2014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的农业规模经营的策略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流转,同时提出了“三权分置”制度。
与此同时,2016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和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使“三权分置”制度更加完善。
2021年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地建设的建议,鼓励农民大胆尝试探索高效的新型土地流转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农展规模经营,实现粮食的高质高产。
推进土地流转的进程,使土地资源理得到合理配置,促进了农业多元化发展。
在发达地区,农村土地利用过度,农村工业土地优势和隐性过渡指数都较高,对此,国家采取采取“长牙齿”的措施保护农民土地[2]。
国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争取做到农村土地资源不减少,高质量发展。
并且,乡(镇)村建设用地流转机制的建设,有效增加了农民获得性财产收入[3]。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持续关注的问题,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不断出台,土地流转问题成为了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4]。
刘琴(2018)运用收稿日期:2021-09-01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9J0199);西南林业大人文社科校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WKZD01)。
作者简介:李晓华(1997—),女,云南腾冲人,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发展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土地流转。
E-mail :*****************。
*为通信作者,E-mail :***************。
李晓华,柳娥.基于Logistic 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农业,2021,15(34):34-38,46.基于Logistic 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李晓华,柳娥*(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基于云南省寻甸县麦场村202位农民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影响土地流转意的多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一、前言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化,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意愿受到了广泛关注。
了解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提供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三、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某省的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农户的基本信息和土地流转意愿相关数据。
然后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
四、Logistic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是一种常用的二分类回归模型,广泛应用于处理二分类问题。
在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可以将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分为两类,即愿意流转和不愿意流转。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找到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并且进行定量分析。
五、研究结果经过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相关数据的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得出如下结论:1.经济因素:农户家庭收入、土地规模和耕地质量是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
家庭收入越高、土地规模越大、耕地质量越好的农户,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可能性越大。
2.政策因素:政府对土地流转的扶持政策、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和土地流转的流程便利性,也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府对土地流转的扶持政策能够有效激励农户的流转意愿,而对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流程的便利性能够为农户提供保障和便利,从而增加农户的流转意愿。
3.社会因素:农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对土地流转的社会认知程度也会影响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
农户如果具有较广泛的社交网络和对土地流转的认知程度较高,他们更容易接受土地流转并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Logistic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
在实际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基于DID模型的洱海流域生态农业政策效应研究

基于DID模型的洱海流域生态农业政策效应研究曹洪华;王荣成;李琳【摘要】生态文明建设下,探讨高原湖泊流域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实践表明,生态环境政策对工业与服务业等点源污染的管控效果显著,但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存在瓶颈.因此,本文运用DID模型,对洱海流域内政策区和非政策区农业生产方式与水环境指标进行双重差分分析,揭示生态农业政策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政策实施下农业生产方式对水环境污染指数的影响效应为-12.59,生态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与优化效应显著,其中农业从业人口、肉蛋奶总产量变量对水质污染指数负相关;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与水质污染指数正相关.分析结论:生态农业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方式的优化对流域内面源污染程度得到缓解,农业产值稳步提升,但与“北三江”5乡镇比较,环湖8乡镇农户绿色生产观念、无公害农业种植技术、养殖业循环发展与林下经济等四方面生态化趋势更显著,政策响应更积极.政策建议:“养殖+沼气循环农业”是降低入湖水质富氧化,提升养殖集约化发展的首要措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可在兼顾单位产量的同时,约束过度施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有机无害农产品种植的重要路径;退耕还林还湖,发展林下经济,能够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培育特色林业经济;扩大非农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也是缓解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措施.【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4(024)010【总页数】6页(P157-162)【关键词】DID模型;洱海流域;农业生产方式;生态农业政策【作者】曹洪华;王荣成;李琳【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7水资源污染与清洁水源在全球范围内都在不断加剧。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研究基于Logistic模型,从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建立了Logistic模型并进行了结果分析,揭示了不同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程度。
研究发现,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背景下,农户的经济收入、土地规模、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对土地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
本文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参考。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民增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Logistic模型、影响因素分析、数据采集、模型建立、结果分析、结论、政策建议、未来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讨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户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出租或者承包给他人进行经营,是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农户土地流转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意愿参差不齐、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
研究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影响因素,对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态度和看法,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更科学地制定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支持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推动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深入探讨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为相关农村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通过建立基于Logistic模型的分析框架,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211148701_规模化牛场粪污资源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规模化牛场粪污资源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刘宇璇,魏海涛,周俊言,吴春阳,鲁 琳*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2206摘 要:现代规模化牛场发展迅速,为市民提供大量优良奶源和畜肉,但同时牛场产生粪便、污水等废弃物排泄量增加,大部分牛场不能规范化处理,粪污堆积在生产区域,不光对周围土壤、空气和水体造成污染,还影响牛场的正常养殖生产秩序,对生态环境危害严重,影响养牛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牛粪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急需解决。
为了稳定、无害的处理粪污,将规模化牛场粪污作资源化处理利用,不仅可以解决牛场粪污污染问题,还能实现粪污资源最大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牛粪的营养成分以及规模化牛场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简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原则和预期效果,介绍了牛粪资源化利用的现有途径和方式,其中主要包括能源化、基质化、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氧化塘发酵后再利用等方法,以期通过分析多种资源化处理技术,将其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或者多种技术搭配实施,避免单一技术存在的局限性,为不同养殖环境情况下的粪污处理提供参考,为现代化养牛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在未来应继续加大规模化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科学合理制定各地区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规划和资源化利用模式,监测周围环境质量并作出有效控制,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畜牧业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规模化牛场;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文章编号:1671-4393(2023)04-0041-06 DOI:10.12377/1671-4393.23.04.050 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对牛奶、牛肉等蛋白质产品需求增长。
我国牛场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同时,牛场产生粪污量增多,粪污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亟需解决。
养牛场带来的粪污污染不仅会影响周边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BAIC08-2022)作者简介:刘宇璇(1999-),女,北京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动物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魏海涛(2000-),男,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动物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周俊言(1994-),男,山东淄博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代谢与环境控制; 吴春阳(1986-),女,内蒙古兴和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动物传染病。
云南省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云南省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作者:柳青斯娜拉木王华敏冯家玉柳娥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22年第05期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模型,选取云南省昆明市200名农户为调查对象,分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农户转让土地的意愿,受到相关政策的熟悉程度、是否有闲置或撂荒的土地、土地流转途径、农业税减与粮食补贴等的显著影响;家庭年收入、土地流转形式、零散土地对农户生活的影响等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较小;户主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以及年龄大小对出租流转土地和承租土地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云南省推动土地流转的实施提供借鉴,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土地合理充分利用。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户意愿 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掘及在农林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22J0526)。
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和关键。
土地流转是实现现代农业制度、发展农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农村的前提。
当下,我国亟需通过土地流转来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化发展,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在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的多元化发展,妥善处理好人地关系,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大量农民自己愿意离开土地转向城镇发展,更加自愿进行土地流转。
如何更好的实施土地流转政策以及土地流转实施过程的问题及现状是我国众多学者一直研究探寻的主题。
土地流转不是单纯的自发市场力量和消费者需求的自发过程,而是国家在积极利用市场力量来实现土地用途的变化并扩大对农村土地的计划控制。
为更好促进土地流转,政府大力推广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农合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保障手段,以排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此外,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农户生产经营投入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对云南省土地流转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024年牛粪两相厌氧发酵产酸产气条件优化研究》范文

《牛粪两相厌氧发酵产酸产气条件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牛粪等畜禽粪便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厌氧发酵技术因其能够实现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而备受关注。
两相厌氧发酵技术作为其一种改进技术,在产酸与产气阶段进行分离,可以提高沼气产量及质量,同时也为后续的产酸菌和产甲烷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本文针对牛粪两相厌氧发酵,研究了产酸产气条件优化,以期为牛粪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材料为牛粪,取自当地养殖场。
实验所用接种物为前期培养的混合厌氧污泥。
2. 方法(1)预处理:将牛粪进行破碎、筛选、脱水等预处理,以去除大颗粒杂质和多余水分。
(2)两相厌氧发酵:将预处理后的牛粪与接种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分别进行产酸阶段和产气阶段的厌氧发酵。
(3)条件优化:通过改变温度、pH值、有机负荷率、混合比例等条件,研究各因素对产酸产气的影响。
(4)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三、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产酸产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5℃左右,牛粪两相厌氧发酵的产酸量和产气量均达到最佳。
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产酸量和产气量均有所下降。
2. pH值对产酸产气的影响pH值在6.5-7.5之间时,牛粪两相厌氧发酵的产酸量和产气量较高。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酸菌和产甲烷菌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影响产酸量和产气量。
3. 有机负荷率对产酸产气的影响随着有机负荷率的增加,牛粪两相厌氧发酵的产酸量和产气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当有机负荷率达到一定值时,过高的有机负荷率会导致系统负荷过大,抑制菌群生长和代谢,从而影响产酸量和产气量。
4. 混合比例对产酸产气的影响混合比例是指接种物与牛粪的比例。
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比例为1:3时,牛粪两相厌氧发酵的产酸量和产气量达到最佳。
过高的接种物比例会导致系统内碳源过多,而过低的接种物比例则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菌群生长。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东海县为例

现: 对农 户土 地流 转意 愿 的影 响 因素 的研究 还有 待进
一
步深 入 , 同时 目前缺 乏专 门针 对 国家农村 土地 流转
承包 经营权 流转 规范化 管理 和服 务试 点县 的研 究 , 现
服 务试 点县 , 将具 体 承担 “ 探 索建 立 农 业 经 营 能力 审
查 制度 , 完 善土地 流 转 管理 和服 务 体 系 , 发 展 多种 形 式 的适 度规 模经 营 ” 试 点 任 务 。 目前 , 江 苏 省 仅有 东 海和太 仓两 个县 被 确定 为 全 国农 村 土 地 承 包 经 营权 流转规 范化 管理 和 服 务试 点 地 区 。随着 城 镇 化 和新 农 村建 设 的不断 深入 , 农村 大量 富余 劳动 力转 移至城 镇, 以分散 经 营为 主要 特 征 的我 国农 村土 地制 度开始
武汉东湖学院, 本科生 , 研 究方向: 土地流转 ; 刘 炜康 ( 1 9 9 3 一) , 女, 湖 北 荆 州人 , 武汉东湖学院, 本科 生, 研 究方向: 土地流转 。
第 1 3 卷 第 1 2期 20 13焦 1 2月
Vo 1 . 1 3,N O. 12 De c e m be r 。 2 Ol 3
基于L o g i s t i c 模型的农村土地流转意愿 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以东 海 Nhomakorabea 为 例
王 竞 凡 ,江 梦 ,刘 炜康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8 —1 6
2 研 究 方 法 与 数 据 来 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牛粪收集池 意愿影响 因素研究 ,对于解决 由奶牛 散 养造成 的非点源污染 问题 ,促进 奶牛养殖业 的健 康发 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
合作的意愿、奶农 卖牛粪意愿、奶农的受教 育程度 ,而奶农 的年龄、奶牛养殖头数、耕地 面积、牛粪堆积方式、收
入 主 要 来 源 和牛 粪是 否 污 染环 境 认 知 等 变 量对 奶 农 规模 化 处理 牛 粪 的 意 愿影 响 不 显 著 。最 后 ,提 出 了促 进 洱 海流 域
奶 牛 粪便 规 模化 处理 的政 策 建议 。
(1 . 中国农 业科 学院农业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研 究所 ,北京 1 0 0 0 8 1 ; 2 . 中国农业科 学院农 业资 源与 区划研 究所 ,北京 1 0 0 0 8 1 )
摘 要 :本研 究利 用 3 2 1 个奶 农 的 调 查数 据 ,运 用 L o g i s t i c 模 型 对 大理 州奶 农规 模 化 处 理 牛 粪意 愿 的影 响 因素进 行 实
收 稿 日期 :2 0 1 7 —0 2 -1 2;修 回 日期 :2 0 1 7 - 0 3 - 1 8
布较 为分散 ,即便 获得补贴 ,顺 丰肥 业也难 以均匀
分布建 立牛粪收 集站。 由于大 多数奶农距 离肥 料企
资助 项 目: “ 十二五 ” 国家水 专项洱 海永安 江非点源 污染控制
2 0 1 7 年 第5 3 卷 第6 期
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n o my・ 产 业经 ; 齐
牛粪规模化处理意愿 L o g i s t i c 模型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一以洱海流域散养奶牛为例
潘 亚茹 ,罗良国 ,王 娜 娜 ,耿 彪 ,尼 雪 妹 , 刘红 斌
准 》和 《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等规章 ,
各省 ( 区 、市 ) 也相继制订 了一些法律法规 。但是 , 由于对散 户的监管成本较 高 ,法律法规 的实施仍处
在 瓶颈期 。加 上地域限 制 ,洱 海人多地 少 ,饲养奶
牛几乎是每 个农民 的生 活选择 。禁养 、限养 等措施 都 会造成奶农 收入下降 ,难 以实施 。针对洱 海流域 养殖业非点源 污染 ,政府提 出补贴云 南省大 理州 1 顺 丰生物科技肥 业开发有 限公 司收集散 户奶牛 粪便进 行 有机 肥生产 的方案 ,但 因大理 州的奶牛养 殖户分
关 键 词 :大理 州 ;散 养奶 牛 ;村 镇 收 集池 ;L o g i s t i c 模 型 ;影 响 因素
中 图分 类 号: ¥ 8 2 3: X 7 1 3 文献 标 识 码: A DOl 编 号: 1 0 . 1 9 5 5 6 / j . 0 2 5 8 — 7 0 3 3 . 2 0 1 7 — 0 6 — 1 5 3
C aaS C n
政府期望的治污 目标还有很大差 距。
因此 ,开展大理州 奶牛 养殖户以村镇为单位建
一
1 5 3 一
中固亳 教东是
籀 谰 黼
v e s t i g a t i 髓a n d R e s e a r c h
2 0 1 7年 第 5 3琶 笫 6斌
奶牛养殖业是云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 ,是政府重 点扶植 的朝阳产业。截止 2 0 1 5 年云南省奶牛存栏近 2 1 万头 ,年产牛奶 8 0 万t ,位居南方各省区前列 ] 。 其 中 ,大理卅1 凭借 着优 良的气 候条件和得 天独厚 的 自然资源 ,成 为云南省乃至 我国西南地 区最大 的奶 源基 地 。洱海地 处云南省 西部 的苍 山东麓 ,紧邻大 理 州 ,是云 南省第二大 高原 湖泊 。因湖 水清澈 ,透 明度 高 ,素有 高原明珠 的美称 】 ,被 称为大 理人民 的母亲河 p 】 。但 目前非 点源 污染 尤其是农业 非点源 污染 已成 为水 体污染 主要 的污 染源 l 4 】 ,洱海 流域作 为云南省大理 州 1 重要 的奶 业生产基地 ,也正在遭遇 奶牛养殖业带来的非点源污染 。洱海流域现有奶牛 9 万头 ,集 中规 模化养殖 比例 很小 ,高达 9 5 %以上沿 袭传统 的 2 ~ 3头 /户为主的散养方式 。翟 王 月 事 研 究发现奶牛养殖是造成洱 海非点源污染 的关键 因素 ,
而洱海 流域上游所 辖的江尾 、右所 、三营 、玉湖 、 凤仪和 喜洲等 6个以奶牛养殖 为主 的村镇对 洱海污 染 的贡 献最大 ,占流域 总污染 负荷的 6 3 . 4 1 %,这与 粗放 的养殖管 理方式和未 经任何无害化 处理而随处 堆积 的奶牛粪便紧密相关 。 为防 治畜禽养殖业非点源污染 ,国家环保部 自 2 0 0 0年以来先后颁 布了 《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
证 分析 。 结 果表 明 :大理 州奶 农 规 模 化 处理 牛 粪的 意 愿 受 多种 因素 影 响 ,其 中奶 农 受教 育程 度 、奶 农 卖牛 粪 意愿 和
奶 农 与 肥 料 企 业合 作 的 意 愿等 因素 与 奶 农规 模 化 处 理 牛 粪 意 愿呈 正 相 关 。影 响 程 度从 大到 小依 次 为奶 农 与 肥料 企 业
关键 技 术 及 工程 示 范 研 究 ( 2 0 1 4 Z X0 7 1 0 5 — 0 0 1 )
业收集站较远 , 迫于运输压力 , 奶农卖粪动 力均不足 ,
企业收粪也只能顾及所建收集站半径 5 k m范 围 ,与
作 者 简介 :潘 亚茹 ( 1 9 9 3 一),女 ,河 南濮 阳人 ,硕 士 ,研 究 方向为清洁农业与 生态经济政策 ,E — m a i l :5 0 5 9 8 1 0 2 5 @q q . t o m 通讯 作 者 :罗 良 国,博 士 ,研 究 员,E — ma i l : l u o l i a n g g u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