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法习题附答案
房地产估价第六章市场法习题参考答案

房地产估价第六章市场法习题参考答案第六章市场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市场法适用的条件,是在同一供求范围内存在着较多的(A)。
A、类似房地产的交易B、相同房地产的交易C、相关房地产的交易D、房地产的市场交易2、搜集交易实例时应注意所搜集内容的(C)。
A、相关性和规范化B、统一性和相关性C、统一性和规范化D、统一性和准确性3、由于房地产的价值量大,成交价格往往采用(B)的方式支付。
A、支付定金B、分期付款C、一次付清D、预付房款4、房地产正常成交价格的形成方式,是(D)方式。
A、招标、拍卖B、合同定价C、通过市场交易成交D、买卖双方经过充分讨价还价的协议5、中国大陆招标、拍卖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较能反映市场行情,而协议出让价(B)。
A、往往偏高B、往往偏低C、往往高于或低于市场价D、也基本与市场价吻合6、正常成交,是指在(D)应缴纳的交易税费下的价格。
A、买卖双方缴纳B、买方缴纳C、卖方缴纳D、买卖双方各自缴纳自己7、如估价对象为一宗土地,选取的可比实例的土地面积(C)。
A、应与该宗土地的面积相等B、可大于或小于该宗土地的面积C、应与该宗土地的面积近似D、应与该宗土地的面积保持一定差距8、可比实例的交易类型应与(A)吻合A、估价目的B、估价时点C、估价对象D、估价方法9、为抵押、抵债目的的估价,应选取(C)的交易实例为可比实例。
A、抵押、抵债B、类似C、一般买卖D、市场交际成交10、交易实例的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相隔(B )以上的一般不宜采用。
A、半年B、1年C、2年D、3年11、选取可比实例的数量,一般要求选取( D )的可比实例即可。
A、5个以上B、10个以下C、5~10个D、3~10个12、估价中为便于比较,价格以(C )为基准。
A、房地产总价B、房地产单价C、一次付清D、分期付款13、某宗房地产的交易总价款为50万元,其中首期付款20%,余款于半年后和一年后分两期平均支付。
假设季利率为1.2%,则在成交日期时一次付清的价格为( A )元。
[工程类试卷]市场法练习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市场法练习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dfa005453610661fd9f42c.png)
【试题解析】相互可比才是真正的目的,才能真正的反应出可比实例的作用。
【知识模块】市场法
11【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现今的人们都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多了,取得房产便是一个方面,由于其价值量大,因而多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
【知识模块】市场法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2分;错选或多选的,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
【试题解析】D项中的估价目标不属于其中。
【知识模块】市场法
15【正确答案】A,B,C,D
【试题解析】在这些选项最大的疑问便是简易结构,其实简易结构也属于大类结构,只有梁板结构之类为小类结构。
【知识模块】市场法
16【正确答案】A,B,C,D
【知识模块】市场法
17【正确答案】A,B,D
【试题解析】建立价格可比基础具体包括了下列5个方面:①统一付款方式;②统一采用单价;③统一币种和货币单位;④统一面积内涵;⑤统一面积单位等,因此A、B、D正确。
18因为房地产价格形成中有替代原理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房地产估价时,估算对象的未知价格可以通过类似房地产的已知市场价格来求取。( )
(A)正确
(B)错误
19运用比较法估价的第一个步骤是搜集交易实例。( )
(A)正确
(B)错误
20用比较法估价时就有针对性收集一些交易实例。( )
(A)正确
(B)错误
21可比实例所处的地区应与估价对象所处的地区完全相同。( )
22【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可比实例的权利性质应与估算对象的权利性质相同,当不相同时,一般不能作为可比实例。如果估价对象是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则允许选用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则是错误的。
[工程类试卷]市场法练习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市场法练习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9760c45ef7ba0d4a733b2a.png)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2分;错选或多选的,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
9【正确答案】A,B,E
【知识模块】市场法
10【正确答案】A,C,D
【知识模块】市场法
11【正确答案】B,C,E
【知识模块】市场法
12【正确答案】A,B,C,E
21【正确答案】实例A、B、C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计算如下。①各因素权重值的计算:设因素3的重要程度为1时,则根据已知条件,因素1的重要程度为3,因素2的重要程度为1.6。则因素1的权重3/(3+1.6+1)=0.5因素2的权重1.6/(3+1.6+1)=0.3因素3的权重1/(3+1.6+1)=0.2②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
(A)景观
(B)交通
(C)环境
(D)基础设施
(E)配套设施
12区位状况比较、调整内容中的环境包括( )等。
(A)自然环境
(B)人工环境
(C)社会环境
(D)大气环境
(E)景观
13套设施是指属于可比实例、估价对象实物以外的部分,包括( )。
(A)基础设施
(B)安全设施
(C)通信设施
(D)交通设施
(E)公共服务设施
9建立价格可比基础包括:统一付款方式、( )。
(A)统一采用单价
(B)统一币种和货币单位
(C)统一面积单位和大小
(D)统一交易类型
(E)统一面积内涵
10运用市场法估价,房地产状况调整可以分为( )调整。
(A)区位状况
(B)交易情况
(C)实物状况
(D)权益状况
[工程类试卷]市场法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市场法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4289471eb91a37f1115c29.png)
16【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可比实例的交易类型应与估价目的相吻合。正好满足了这一点。
【知识模块】市场法
17【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交易实例的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相隔一年以上的不宜采用。
【知识模块】市场法
18【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是正常成交价格或可修正为正常成交价格的价格。
(C)该价格所对应的价值的偏差
(D)该价格针对不同的房产时的不同市场汇价
5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不是正常的。由于要求评估的估价对象的价格是客观合理的,所以,如果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不是正常的,则应将其修正为正常的,如此才能将其作为估价对象的价格,这种修正称为( )。
(A)交易情况修正
(B)价格情况修正
【知识模块】市场法
6【正确答案】C
【知识模块】市场法
7【正确答案】B
【知识模块】市场法
8【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双方经过讨价还价的结果使达成协议,协议的双方正式签署买卖合同。
【知识模块】市场法
9【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中国大陆的土地出让方往往是政府,受让方是与自身利益结合较紧密的个人、企业等,从而协议出让的结果往往是政府让利,而协议价格由此而降低。
市场法练习试卷2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相互可比才是真正的目的,才能真正的反应出可比实例的作用。
【知识模块】市场法
2【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现今的人们都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多了,取得房产便是一个方面,由于其价值量大,因而多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
(A)一次付清
(B)分期付款
市场法习题

市场法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1、用市场法评估资产的市场价值时,应当参照相同或类似资产的( )。
A、历史成本B、近期市价C、清算价格D、收益现值2、运用市场法评估资产时应尽可能选择多个参照物的目的是( )。
A、使参照物具有可比性B、便于计算C、排除参照物个别交易的特殊性和偶然性D、避免张冠李戴3、下列资产评估方法中,不属于市场法的是( )。
A、现行市价法B、市价折扣法C、修复费用法D、价值指数法4、Z公司评估时点某市商品住宅的成本市价率为180%,已知被估全新住宅的现行合理成本为500万元,其评估价值为( )万元。
A、400B、500C、800D、9005、某重置全新的一条流水生产线价值为500万元,年产量为10000件。
现知被评估资产的年产量为6000件。
用生产能力比例法计算的重置成本为( )。
A、230万元B、350万元C、300万元D、200万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表述中符合公开市场特征的有( )。
A、市场上有自愿的买者和卖者B、交易行为发生得越频繁,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相类似的资产价格越容易获得C、在交易信息充分交换,或者交易信息公开的前提下,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买卖双方进行平等交易D、公开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E、公开市场是一个不充分竞争的市场2、资产评估的市场法通常被用于( )。
A、二手机器设备B、房地产C、特许经营权D、非上市交易的股票E、商誉市场法习题2一、单项选择题1、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算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指的是( )。
A、市场法B、直接比较法C、间接比较法法D、账面价值法2、已知某参照物资产在2017年1月初的正常二手交易价格为80000元,该种资产已不再生产,上半年间该类资产的价格上升了10%,用价格指数评估的价值为( )元。
A、82500B、72000C、88000D、75800二、多项选择题1、应用市场法进行资产评估需要满足的基本前提条件有( )。
房地产估价第六章市场法习题参考答案

8、可比实例的交易类型应与( A )吻合
A、估价目的 B、估价时点
C、估价对象 D、估价方法
9、为抵押、抵债目的的估价,应选取( C )的交易实例为可比实
例。
A、抵押、抵债 B、类似
C、一般买卖 D、市场交际成交
8、 不同使用性质的房地产,在进行区位状况和实物状况的调整时,其调整 的内容及权重应相 同。 ( X )
9、 如果某宗交易实例的成交价格不是正常的,则不能选为可比实 例。 ( X )
10、 有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交易,其成交价格通常低于正常市场价格。 ( X )
15、 市场状况调整系数应以成交日期时的价格为基准来确定。 √ )
16、 在百分率中,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应以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为基准来确 定。
( X ) 17、 间接比较调整是指将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估价对象的房地 产状况均与设想的标准房地产状况进行逐项比较打分,求得修 正系数。 ( √ ) 18、 经过了交易情况修正、市场状态调整、房地产状况调整后,就 把可比实例房地产的实际成交价格,变成了估价对象房地产的 客观合理价格。 ( √ )
A、买卖双方缴纳 B、买方缴纳
C、卖方缴纳 D、买卖双方各自
缴纳自己
7、如估价对象为一宗土地,选取的可比实例的土地面积( C )。
A、应与该宗土地的面积相等
B、可大于或小于该宗土地的面积
C、应与该宗土地的面积近似
D、应与该宗土地的面积保持一定差距
三、计算题 1、 有甲、乙两宗交易实例: 甲:建筑面积130m2,成交总价50万元人民币,首付10万元,第二期 于半年后付20万元,余款20万元于一年后付清,年利率为5%。 乙:使用面积1800ft2,成交总价10.8万美元。
[工程类试卷]市场法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市场法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2875ec89eb172ded63b72b.png)
市场法练习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进行实物状况修正,是将可双实例房地产在其( )的价格调整为在估价对象房地产实物状况下的价格(A)区位状况下(B)实物状况下(C)权益状况下(D)房地产市场状况下2 如果估价对象房地产优于可比实例房地产,则应对价格做( )修正。
(A)增价(B)减价(C)不变(D)相对比例的调整3 采用百分率法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的一般公式为:可比实例在其房地产状况下的价格×房地产状况( )=在估价对象房地产状况下的价格。
(A)百分率(B)修正系数(C)变动率(D)其他4 房地产状况修正系数应是以( )的房地产状况为基准来确定的。
(A)可比实例(B)市场状况(C)估价对象(D)社会需求5 假设可比实例在其房地产状况下的价格比在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态下的价格高低的百分率为R%,则:可比实例在其房地产状况下的价格×( )=在估价对象房地产状况下的价格。
6 直接比较修正一般是采用( )的方法,以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为基准,将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与它逐项比较打分。
(A)评选(B)评定(C)评分(D)评价7 如果采用直接比较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则可比实例在其房地产状况下的价格×=在估价对象房地产状况下的价格。
(A)可比实例房地产相对于估价对象房地产的得分(B)估价对象房地产相对于可比实例房地产的得分(C)估价对象的得分(D)可比实例的得分8 间接比较修正,就是设想( ),并以此为基准,将可比实例及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逐项比较打分,然后将所得分数转化为修正价格的比率。
(A)一个有代表性房地产状况(B)一个有特殊性房地产状况(C)一个标准的房地产状况(D)一个修正好的房地产状况9 可比实例房地产状况,无论是区位状况、权益状况还是实物状况,都应是可比实例房地产( ),而不是在估价时点或其他时候可能发生了变化后的状况。
(A)在当时的一种市场状况(B)其成交日期时的状况(C)其双方达成协议时的价格状况(D)其双方口头同意成交的状况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市场管理法习题与答案

市场管理法习题与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在我国,市场监管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以下哪些工作?A. 商品质量监督检验B. 商品价格调控C. 市场秩序管理D. 知识产权保护答案:C2.市场主体应具备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规范意识、安全意识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条件。
以下哪项不属于市场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A. 创新意识B. 公正诚信意识C. 优胜劣汰意识D. 合规意识答案:C3.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不得从事网络食品销售?A. 未取得网络食品经营许可证的B. 没有冷链物流配送的C. 所销售的食品没有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的D. 食品包装上没有标注产品名称、产地、成分、净含量、保质期、生产日期、贮存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信息的答案:A4.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按照严重程度分为多种不同类型的侵权行为,其中侵权行为最严重的是:A. 盗版B. 仿冒C. 窃取D. 抄袭答案:B5.下列哪项不属于市场异常交易的典型特征?A. 交易信息异常B. 交易量异常C. 交易价格异常D. 交易方式异常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1.市场监管行政部门主要职责有哪些?答:市场监管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监督管理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经营行为,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确保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如何保障网络食品销售的质量安全?答:网络食品销售应当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发布原则,强制告知保质期和配送方式,要求从业人员坚持食品安全第一,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制,倡导食品安全理念,积极引进科技手段,强化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
3.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是什么?答: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是保护创新,激励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打击假冒伪劣、侵权盗版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公共利益,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如何应对市场异常交易?答:针对市场异常交易,市场监管部门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应对。
例如,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市场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预警异常交易行为;加强法制建设,发挥法律威慑作用;加强和完善市场秩序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房地产评估》市场比较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成交实例成交总价24万元,分三期付款,首期付8万元,6个月后支付8万元,余额于一年后付清,假设年利率为5%,则该实例的实际价格是()。
A、24B、23.42C、23.43D、22.862、在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时,应注意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是()的房地产状况。
A.估价时点B.搜集该可比实例时C.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时D.成交价格所反映3、比准价格是一种( )。
A.公平市价B.评估价格C.市场价格D.理论价格4.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 )。
A.预期原理B.替代原理C.生产费用价值论D.最高最佳使用原则5.不适宜用比较法评估的房地产是( )。
A.商品住宅B.写字楼C.纪念馆D.标准工业厂房6.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选取的可比实例数量宜为( )个。
A.1~3 B.1~5 C.3~5 D.3~107.对交易实例进行区域因素修正是因为( )A.交易实例房地产与待评估房地产是处于同一地区,区位条件相似B.交易实例房地产与待评估房地产不是处于同一地区,区位因素存在差别C.交易实例房地产交易之后该类房地产价格上涨D.交易实例房地产交易之后该类房地产价格下降8.下列( )情况会导致房地产价格偏高。
A.卖方不了解行情B.政府协议出让C.购买相邻房地产D.设立抵押的房地产9.可比实例是相邻房地产的合并交易,则算出来的比准价格往往比实际正常价格( )。
A.高B.低C.相等D.不可比10.卖方不了解市场行情,这种情况下房地产成交价格往往会比正常价格偏( )。
A.高B.低C.不高不低D.无法确定11.采用比较法估价时得出四个估价结果,220元/m2,240元/m2,280元/m2,230元/m2。
若求其中位数,则为( )元/m2。
A.230 B.242.5 C.235 D.24012.为评估某住宅2004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在其附近收集的某可比实例的有关资料如下:成交价格为4000元/m2,成交日期为2004年5月1日,成交价格比正常价格低2%,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87,已知从2004年5月1日到10月1日该类住宅价格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则对该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校正、调整得到的价格最接近于()m2。
A.3790元/m2 B.4238元/m2 C.4658元/m2 D.4663元/m2 1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可比实例在成交日期时的价格×(1+价格变动率)期数=在估价时点的价格B.可比实例在成交日期时的价格×(1+价格变动率×期数)=在估价时点的价格C.可比实例与估价对象房地产价格类型必须相同D.可比实例必须是正常交易精品14.某房地产在用比较法估价时得出三个估价结果:820元/m2、850元/m2、900元/m2,若赋予的权重分别是0.5、0.3、0.2,则该房地产的价格为( )元/m2。
A.850 B.845 C.869 D.857二、计算题1、某宗房地产的交易总价款为30万元,其中首付款为10万元,余款20万元于半年后一次付清。
假设月利率为1%,则其在成交日期时一次付清的价格为多少?2、某宗房地产的正常成交价格为2500元/m2,该地区房地产买卖中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买方应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5%,则成交该宗房地产卖方实际得到的价格是多少,买方实际付出的价格又是多少?3、已知某地区某类房地产2003年4月至10月的价格指数分别为:79.6,74.7,76.7,85.0,89.2,92.5,98.1(以2002年1月为100)。
此类房地产中的某宗房地产在2003年6月底的成交价格为1800元/m2,请对其进行交易日期修正,将其修正到2003年10月底时的价格应为多少?5、某房地产估价所拟采用市场法评估某宗房地产价格,从众多交易实例中选取了甲、乙、丙三宗可比实例,有关可比实例的资料如下表所示:经调查得知:可比实例乙、丙的付款方式均为一次性付清;可比实例甲分期付款:首期付款96万元,第一年末付72万元,其间月利率为1%,第二年末又付款72万元,其间月利率为1.05%。
又知2002年8月初美元与人民币的市场汇价为1:8.5。
该地该类房地产的人民币价格2001年逐月下降0.8%。
2002年内逐月上涨1.0%,2003年逐月上涨1.2%。
并知1m2=10.764平方英尺。
试根据上述资料,评估该宗房地产在2003年8月初的正常单价(若需计算平均值时,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值)。
6、某房地产估价所为评估某宗写字楼在2003年10月3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在该写字楼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A、B、C三宗类似写字楼的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其相关资料如下。
成交价格:可比实例A为5000元人民币/m2,可比实例B为600美元/m2,可比实例C为5500元人民币/m2;成交日期:可比实例A为2003年1月31日,可比实例B为2003年3月31日,可比实例C为2003年7月31日。
交易情况:可比实例A为+2%,可比实例B为+5%,可比实例C为-3%。
房地产状况:可比实例A为-8%,可比实例B为-4%,可比实例C为+6%。
上述情况中,正值(负值)表示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高(低)与其正常价格的幅度;上述房地精品产状况中,正值(负值)表示可比实例的房地产优(劣)于估价对象房地产状况导致的价格差异的幅度。
假设美元与人民币的市场汇价在2003年3月31日为1:8.5,2003年10月31日为1:8.3。
假定该地该类写字楼以人民币为基准的市场价格在2003年1月与2月基本保持不变,3月至5月平均每月比上月下降1%,而6月起每月又比上月平均增长0.5%。
请利用上述所搜集的相关资料,估算该写字楼在2003年10月3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
7、有一可比实例是1996年12月的交易,价格为每平方米5,000元,从1996年12月至1997年10月,该类房地产平均每月上涨0.5%。
至1998年6月,该类房地产的价格上升到了每平方米5691.17元。
求1997年10月至1998年6月该类房地产平均每月上涨的百分比。
8、需要评估某商品住宅在2004年5月的价格,在该住宅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A、B、C三宗已成交的可比商品住宅并作为可比实例,有关资料如下表:注:(1)交易情况中,正负值表示高于或低于正常价格的幅度。
(2)房地产状况中,正负值表示优于或劣于估价对象房地产价格的幅度。
(3)汇率:2003年7月1日~12月31日1美元=8.3元人民币2004年1月1日~5月31日1美元=8.2元人民币(4)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期间,该类商品住宅以人民币为基准的市场价格平均每月比上月下降1%。
试利用上述资料估计该商品住宅在2004年5月1日以人民币表示的正常单价(如需计算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值)。
9、评估某块城市规划确定的住宅用地土地总面积为1500m2;(1)收集有关资料:共调查了A、B、C三宗土地买卖实例作为可比实例。
(2)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如下:精品(3)该类土地2004年1月至9月的价格变动情况如下表所示:注:表中的价格指数为环比价格指数,均以上个月为100.(4)房地产状况比较判断结果,如下表所示:试运用上述资料估算该土地2004年9月20日的正常市场价格。
《房地产评估》市场比较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成交实例成交总价24万元,分三期付款,首期付8万元,6个月后支付8万元,余额于一年后付清,假设年利率为5%,则该实例的实际价格是(C)。
2、A、24 B、23.42 C、23.43 D、22.862、在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时,应注意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是(D)的房地产状况。
A.估价时点B.搜集该可比实例时C.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时D.成交价格所反映3、比准价格是一种( B )。
A.公平市价B.评估价格C.市场价格D.理论价格4.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 B )。
A.预期原理B.替代原理C.生产费用价值论D.最高最佳使用原则5.不适宜用比较法评估的房地产是( C )。
A.商品住宅B.写字楼C.纪念馆D.标准工业厂房6.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选取的可比实例数量宜为( D )个。
A.1~3 B.1~5 C.3~5 D.3~107.对交易实例进行区域因素修正是因为( B )A.交易实例房地产与待评估房地产是处于同一地区,区位条件相似精品B.交易实例房地产与待评估房地产不是处于同一地区,区位因素存在差别C.交易实例房地产交易之后该类房地产价格上涨D.交易实例房地产交易之后该类房地产价格下降8.下列( C )情况会导致房地产价格偏高。
A.卖方不了解行情B.政府协议出让C.购买相邻房地产D.设立抵押的房地产9.可比实例是相邻房地产的合并交易,则以此为据求算出来的比准价格往往比实际正常价格( A )。
A.高B.低C.相等D.不可比10.卖方不了解市场行情,这种情况下房地产成交价格往往会比正常价格偏( B)。
A.高B.低C.不高不低D.无法确定11.采用比较法估价时得出四个估价结果,220元/m2,240元/m2,280元/m2,230元/m2。
若求其中位数,则为( C )元/m2。
A.230 B.242.5 C.235 D.24012.为评估某住宅2004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在其附近收集的某可比实例的有关资料如下:成交价格为4000元/m2,成交日期为2004年5月1日,成交价格比正常价格低2%,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87,已知从2004年5月1日到10月1日该类住宅价格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则对该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校正、调整得到的价格最接近于(D )m2。
(2004年试题)A.3790元/m2 B.4238元/m2C.4658元/m2 D.4663元/m21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d )。
A.可比实例在成交日期时的价格×(1+价格变动率)期数=在估价时点的价格B.可比实例在成交日期时的价格×(1+价格变动率×期数)=在估价时点的价格C.可比实例与估价对象房地产价格类型必须相同D.可比实例必须是正常交易14.某房地产在用比较法估价时得出三个估价结果:820元/m2、850元/m2、900元/m2,若赋予的权重分别是0.5、0.3、0.2,则该房地产的价格为( B )元/m2。
A.850 B.845 C.869 D.857精品二、计算题答案1、某宗房地产的交易总价款为30万元,其中首付款为10万元,余款20万元于半年后一次付清。
假设月利率为1%,则其在成交日期时一次付清的价格为多少? 10+620(11%)+=28.84(万元)答:在成交日期一次付清的价格为28.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