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前置作业

合集下载

劳动项目六《烙春饼》(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劳动人教版

劳动项目六《烙春饼》(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劳动人教版

劳动项目六《烙春饼》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劳动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烙春饼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烙春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烙春饼的原料和工具。

3. 烙春饼的步骤和技巧。

4. 烙春饼的食用方法和搭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烙春饼的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烙春饼的火候控制和饼的翻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锅、饼铛、油、春饼原料、餐具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春饼原料、一双筷子、一个盘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烙春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烙春饼的原料和工具,介绍烙春饼的步骤和技巧。

3. 演示:示范烙春饼的过程,强调火候控制和饼的翻转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烙春饼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烙春饼的原料和工具。

2. 烙春饼的步骤和技巧。

3. 烙春饼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烙春饼,并记录下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 学生和家长一起探讨烙春饼的食用方法和搭配,分享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烙春饼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哪些?如何解决?3. 教学中是否有不足之处?如何改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烙春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了烙春饼的步骤和技巧,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同时,学生也培养了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内容。

作业设计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后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一节成功的劳动课。

烙饼问题详案(完整版)

烙饼问题详案(完整版)

烙饼问题详案(完整版)烙饼问题是一个需要讲究方法的数学问题。

在课前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们一起进行了脑筋急转弯,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活力。

在情境引入中,老师通过展示烙饼的图片,让学生们了解了烙饼的一些数学信息。

接下来,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探究烙2张饼的最佳方案,并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烙饼问题,老师进行了课前活动,让学生们在脑筋急转弯中锻炼思维能力。

在情境引入中,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和提问,让学生们了解了烙饼的相关信息。

接下来,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探究烙2张饼的最佳方案,并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探究了烙饼问题。

通过课前活动和情境引入,学生们对烙饼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实践探究中,老师引导学生们交流烙2张饼的最佳方案,并帮助学生们进行计算和讨论。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烙饼问题,并形成优化思维的意识。

通过课前活动和情境引入,学生们对烙饼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实践探究中,老师引导学生们交流烙2张饼的最佳方案,并帮助学生们进行计算和讨论。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烙饼问题,并形成优化思维的意识。

在这个教学视频中,老师通过烙饼的实际操作来向学生们展示如何用最短的时间烙出最多的饼。

老师先烙了1号饼和2号饼的正面,然后翻转1号饼,烙3号饼的正面,再翻转2号饼,烙3号饼的反面。

最后,老师翻转1号饼和2号饼,烙它们的反面。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向学生们解释每一步的目的和原理,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烙饼的过程。

学生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过程,并且通过老师的引导,他们开始思考如何用最短的时间烙出更多的饼。

他们发现,如果每次都烙两张饼,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于是,他们开始实践交替烙饼法,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锅底,从而节约时间。

通过比较不同的烙饼方法,学生们发现,交替烙饼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烙出最多的饼。

老师还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用这种方法烙出4张饼,学生们发现只需要同时烙两张饼,就可以在12分钟内烙出4张饼。

项目六烙春饼(教案)六年级劳动下册同步(人教版)

项目六烙春饼(教案)六年级劳动下册同步(人教版)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激发兴趣,导入学习1.谈话导入:春饼又叫“荷叶饼”,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之一。

春饼可以包着肉和素菜吃,味道极佳。

今天就让我们试着为家人做一次春饼吧!2.春饼的意义在古代,春饼是立春日的食品,寓意着迎接春天的到来,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饼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不同地区的春饼在口味、做法和食材上也有所差异。

春饼作为中国传统美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立春时节,人们有吃春饼的习俗,寓意着“咬春”,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或庆典场合,人们也会制作春饼来庆祝,分享美食的喜悦。

春饼作为一道美味可口的主食,也经常出现在家庭聚餐的餐桌上,家人们一起动手制作、品尝春饼,增进感情。

不同地区的春饼在食用习俗上也有所不同,体现了地方特色和饮食文化。

学习任务二:学习技能,修养品格1.准备烙春饼的食材选择适合烙饼的面粉推荐使用中筋面粉或高筋面粉,这类面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烙出来的饼更加筋道。

面粉的准备将面粉倒入干净的容器中,避免使用受潮或结块的面粉。

和面的技巧和面时要用温水,逐渐加入并边加边搅拌,直至面团达到合适的软硬程度。

蔬菜的选择可以选择时令蔬菜,如豆芽、韭菜、胡萝卜等,这些蔬菜口感鲜嫩,适合搭配春饼。

将蔬菜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逐一清洗干净,确保无泥沙和农药残留。

根据蔬菜的种类和口感,将其切成合适的形状和大小,以便卷入春饼中食用。

调料的选择烙春饼常用的调料有甜面酱、黄豆酱、芝麻酱等,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使用。

将所选调料放入小碗中,加入适量的水或油进行稀释,以便涂抹在春饼上。

在烙好的春饼上均匀涂抹一层调料,然后卷入蔬菜等食材一起食用,可以增加口感和风味。

2.烙春饼步骤将面粉倒入盆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温水,边加水边搅拌,直至面粉全部变成面絮,然后用手将面絮揉成光滑的面团。

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掌根部用力向前推揉,边揉边将面团卷起,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

小学三年级烙饼题目暑假作业

小学三年级烙饼题目暑假作业

小学三年级烙饼题目暑假作业
案例一:
一张饼两面都要烙,需要6分钟,一只平底锅每次可以烙3张,烙熟5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考查目的:解决烙饼问题,找到规律。

答案:12分钟
解析:先烙1、2和3号饼的正面,用时3分钟。

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4、5号饼的正面,用时3分钟。

再烙2、3和4号饼的反面,用时3分钟。

最后烙5号饼的反面,用时3分钟。

合计:3+3+3+3=12(分钟)。

案例二:
妈妈在平底锅里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3分钟,要烙3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试题答案:
考点:烙饼问题
专题:传统应用题专题
分析:此类问题中,尽量使每次都有2张饼在烙,由此进行合理安排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3+3+3=9(分钟),
答:烙3张饼至少需要9分钟.
故答案为:9.
点评:此题考查利用统筹思想进行合理安排事情的能力,抓住锅内始终有2张饼在烙是本题的关键。

前置性作业:催生学生的先行探究

前置性作业:催生学生的先行探究

前置性作业:催生学生的先行探究当下的数学教学,其关注焦点已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

“学”不是机械地聆听教师讲解,而更多的是一种自主探究。

相比较于掌握知识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

作为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前置性作业”,来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构建。

前置性作业,就是要由“学”转“教”,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先行性探究。

一、“生活性”前置作业:与学习内容“亲密接触”生活是数学学科知识的源泉,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天地[1]。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将学生“囚禁”于教室中,学生更多地是从事模仿性的纸笔作业。

学生的数学学习完全是被动的、肤浅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创造知识。

因此,教师要设置“生活性”前置作业,让学生提前与所要学习的内容“亲密接触”。

这样,能消除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陌生感、畏惧感,让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更自然、更自主、更自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接受教师的“作业命令”,而是展开自主性的“预先构建”。

这种将日常生活与学习内容亲密接触的学习,带着独立的“个人自传性经验”的特质。

对于“生活”的前置性作业,教师往往较少干预,而是学生直接与所要学习的内容接触,是学生通过自身的经验对所学内容的积极探究。

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知识完全是我们构建起来的一种模型、模式,它让经验的规律有了意义和结构”。

如教学《时、分、秒》(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内容时,教师仅依靠一两个课时是难以让学生真正认识、理解、掌握“时、分、秒”的相关知识。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预先构建。

通过设置“实践性任务”,让学生与“时、分、秒”等相关学习内容亲密接触。

作业1:记录每天早晨起床的时间、吃早饭的时间、上学的时间、晚上开始写作业的时间、睡觉的时间等;作业2:开展“30 秒跳绳”“1分钟跳绳”“听5 分钟音乐”“看30 分钟《新闻联播》”等活动;作业3:测量自己脉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测量数200 张A4 纸的时间;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等。

《10 美味薄饼》作业设计方案-小学劳动技术人民版五年级下册

《10 美味薄饼》作业设计方案-小学劳动技术人民版五年级下册

《美味薄饼》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薄饼的制作技巧,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体验到制作美食的乐趣,培养对劳动的热爱。

二、作业内容1. 分组制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3-4人。

每组需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清单,共同购买并准备制作薄饼所需的食材(如面粉、水、盐、油等)。

2. 实践操作:小组内成员需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和面、擀面、烙饼等薄饼制作过程。

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掌握薄饼的厚度、火候等关键点。

3. 成果展示:每组制作完成后,拍照留存,并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薄饼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感受。

4. 评价与反馈:全班同学对各组的薄饼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师对作业进行总结和反馈,强调薄饼制作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三、作业要求1. 明确分工,确保每位成员在薄饼制作过程中有明确的职责;2. 按照教师提供的材料清单购买食材,确保食材的质量;3. 认真观察和掌握薄饼的制作技巧,注重细节,确保薄饼的品质;4. 按时完成作业,并按时展示和分享成果;5. 保持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薄饼制作是否符合教师要求的标准,包括厚度、口感、色泽等方面;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3. 奖励机制:对于制作优秀的薄饼作品,可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五、作业反馈在作业完成后,教师将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薄饼制作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根据反馈意见,教师将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掌握薄饼的制作技巧,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能体验到制作美食的乐趣,培养对劳动的热爱。

在反馈环节中,教师将积极回应学生的问题和建议,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薄饼制作技巧的掌握,包括擀面、切面、卷饼、烙饼等步骤。

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八单元 第02课时 烙饼问题(分层作业)(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八单元  第02课时  烙饼问题(分层作业)(含答案)

第八单元第2课时烙饼问题分层作业1.妈妈烙饼,每次只能烙2张,两面都烙,每面需4分钟,烙4张饼需()分钟。

A.8 B.12 C.16 D.202.用一只平底锅烙饼,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如果烙一张饼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1分钟),那么烙5张饼至少需要( )分钟。

3.周一的晚餐,妈妈要为全家做烤鱼.烤炉上每次最多只能放两条鱼,鱼的两面都要烤,每面需要2分钟.如果爸爸、妈妈和婷婷各吃一条,需多长时间烤好?方案一:一条一条地烤,一条需要( )分钟,3条需要( )分钟.方案二:先同时烤两条,需要( )分钟,再烤剩下的1条,需要( )分钟.一共需要( )分钟.方案三:这样烤,需要( )分钟,方案( )是最省时间的.解决烙饼、煎鱼等怎样操作最省时间的问题,最佳答案是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中按要求放上( )的饼、鱼等.这样既不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 4. 用一个平底锅煎饼,每次最多能同时放2张饼,如果煎一张饼需要2分钟(假定正、反面各需1分钟). (1)煎3张饼至少需要几分钟? (2)煎5张饼至少需要几分钟? (3)煎1993张饼至少需要几分钟?5. 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可以放4张饼,煎熟一张饼要4分钟(正、反两面各要2分钟),煎6张饼至少要几分钟?6. 用面包机烤面包时,第一面烤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勤的面包机一次只能放2片,他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至少需要烤多少分钟?7. 一个平底锅每次可以同时烙4张饼,每张饼要烙2面,每面需要3分钟. (1)烙熟4张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说一说怎样烙.(2)烙熟6张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在下表中表示烙饼的过程.(把6张饼分别编号①②③④⑤⑥)你还能照样子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8.笑笑的妈妈要用一个平底锅烙槐花饼。

锅上只能同时放两张槐花饼烙熟一面需要2分,两面需要4分,烙3张槐花饼至少需要( )分。

我认为笑笑妈妈是这样做的:(用圆片代替烙饼,在圆片中标出序号和正反面)( )分( )分( )分【夯实基础】1.C2.5【进阶提升】3.4124486三最多4.(1)3分钟;(2)5分钟;(3)1993分钟.5.6分钟6.至少需要烤5分钟【拓展应用】7.3×2=6(分)3张槐花饼至少需要6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能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而且还会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生活中都见过烙饼,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本节课要研究的“烙饼问题”是一个纯数学化的问题,“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给学生的探究带来了困难。

本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通过例举、观察、合作交流等方式,并借助几何直观的方法,在动手操作、概括归纳等探究活动中,发现烙饼的多种策略,且能找到烙饼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材解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本单元教材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分析,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经历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策略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在第一课时安排了“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的最优策略,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材通过“烙三张饼,要想最快吃到饼,怎样烙?”这样一个问题,继续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优化思想、统筹安排”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设计思想: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烙两张饼与烙一张饼的过程。

在“烙饼张数不同,时间却相同”的认知冲突之后,让学生在对比中思考,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过程。

理解了两张饼同时烙(锅里没有空余)能节省时间。

这样,学生能很轻松地理解三张饼的最佳烙法,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体现了“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学生在思考、实践、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烙饼问题”的最优策略,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当小厨师】
你有几种烙饼方法?哪种最好,把它记录下来:
烙饼张数 烙饼次数 我的烙饼时间
2张
4张
6张

3张饼:
我的方法 烙饼次数 我的烙饼时间

【我当小厨师】
你有几种烙饼方法?哪种最好,把它记录下来:
烙饼张数 烙饼次数 我的烙饼时间
2张
4张
6张

3张饼:
我的方法 烙饼次数 我的烙饼时间

小提示:一次最多放两
张饼,两面都要烙,每
面需要3分钟。

小提示:一次最多放两
张饼,两面都要烙,每
面需要3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