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考申论作答五大关键点
申论答题技巧方法总结

申论答题技巧方法总结
申论答题的技巧和方法总结如下:
1. 仔细审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并把握题目的要求和限制,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和思路。
2. 构思大纲:在开始写作前,先构思好文章的大纲,确定主题和论点,并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安排。
3. 找准论据:在写作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观点和大纲来寻找具体的论据和例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加强说服力。
4. 突出亮点:在文章中可以加入一些权威性的数据和引用名言,以增加文章的亮点,提高文章的质量。
5. 控制篇幅:由于申论时间有限,所以要合理控制篇幅,避免写得过于冗长,要言之有物,突出重点。
6. 注意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7. 多练习:申论答题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任务,所以多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模拟考试、背诵范文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8. 自信心管理:在考试中要保持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因为一道题目或者一次失误而丧失信心,要保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
总之,申论答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写作技巧,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提高,才能在申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公务员申论概括题应答技巧(精选3篇)

公务员申论概括题应答技巧(精选3篇)公务员申论概括题应答技巧【篇1】1、借用主导思想最好能够借用一些马克思、邓小平和毛泽东思想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
比如一分为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手抓等等。
2、字迹要清楚,字数要适当字迹清楚点,自己写字实在太难看,那么就下点功夫练练字,答题时切忌废话连篇,字数要适当,不要像老太太“裹脚布子”自己领悟吧.....3、多看申论范文一定要承认人家的优秀,多看几篇好例文、好范文,多读读,看看。
学习人家是怎么写的,别人走过的成功路,完全是可以搬过来自己运用的。
4、要冷静,要自信考试最怕紧张,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时候心态好了,分数也会顺很多!公务员申论概括题应答技巧【篇2】概括题主要类型概括类题型主要有概括主要问题和概括主要内容两种。
主要问题和主要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就是二者都要客观的进行概括。
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概括主要内容就是概括主要问题。
区别主要是在内涵、外延、作答思路上的区别。
内涵是指概念的本质属性。
外延是指概念的范围,即包括什么。
那么主要内容的内涵就是指材料涉及的各个方面的要点。
主要问题的内涵是指政府工作中的缺点不足和急需改进的地方。
在外延上,主要内容的范围是大于主要问题的。
在作答思路上,概括主要内容的基本原则是要有逻辑的贯穿要点。
首先要有一个主线,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又分为两个小思路:第一,提出问题—说明情况—分析原因—解决对策。
第二,缘起—现状—原因分析—结论。
另外一个主线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即:产生—发展—高潮。
比如PPA事件就可以按这种思路进行概括。
第三条主线是按照事件的构成因素进行概括。
比如食品安全问题。
其构成因素包括采购—加工—生产—销售。
第四种思路就是灵活概括。
概括题答题思路概括主要问题的思路有罗列法和围绕主要问题展开法。
罗列法就是把主要问题逐条列出来。
在形式上应采用“第一,第二,第三……”或“一是,二是,三是……”等规范写法,杜绝使用阿拉伯数字或大写的“一,二,三……”等不规范的写法。
申论粉笔答题技巧和方法

申论粉笔答题技巧和方法
申论粉笔答题技巧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审题:审题是申论答题的第一步,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和答题的主题。
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关键词和关键信息的把握,以便在答题时能够准确把握要点。
2. 阅读资料:在审题之后,需要认真阅读给定的资料,了解背景信息、相关数据和事实,以便在答题时能够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回答。
3. 归纳概括:申论题目中往往涉及一些事实和数据,需要进行归纳概括。
在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准确性和简明性,尽量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核心意思。
4. 分析推理:分析推理是申论考试中常用的技巧,需要对给定的资料进行分析,推理出相关的信息和结论。
在分析推理时,要注意逻辑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臆断。
5. 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是申论答题的最后一步,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和答题思路,将归纳概括和分析推理的结果进行整理和组织,形成完整的答案。
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准确。
6. 注意字数限制:申论答题的字数限制是很严格的,超出的部分可能会被扣分。
因此,在答题时需要注意字数限制,尽量用最少的字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7. 多做模拟题:申论考试需要通过多做模拟题来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近似的真题进行模拟练习,熟悉答题步骤和技巧。
以上是申论粉笔答题技巧和方法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2 2013年国考申论真题(地市级)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资料1退休职工满师傅是回民,家住北城。
他每周都要去一次改建后的牛街,先是绕着古老而年轻的清真寺漫步一遭,然后再到“牛街清真食品超市”采购,“那儿的牛羊肉都是按穆斯林规矩宰杀出来的。
”满师傅赞不绝口,“牛肉炖着吃可以挑‘肋条’、‘腰窝’,酱着吃有‘腱子’。
切好片的‘肥牛儿’小包装,红里透白勾人馋虫;涮羊肉讲究‘三叉’、‘黄瓜条’,那儿的货又多又新鲜。
”牛街给满师傅家节假日三代人聚餐带来了方便和欢愉。
有千年历史的北京市南城牛街地区是北京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目前,这里仅回族居民就有1万多人。
改建前,街巷狭窄,市政基础设施落后,低矮破旧的危房连街成片,人均住房面积只有5.1平方米。
1997年,牛街地区危改工程启动,这是北京市政府在全市最先实施的危改面积最大、拆迁户数量最多、少数民族比例最高的危改小区。
2004年两期工程胜利完成。
迁入新居的老住户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穆斯林们最满意的是新房里有了浴室,每天进寺礼拜前可在家中沐浴。
改建后的牛街,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住宅无论高矮均采用穆斯林习用的黄色加绿边装饰。
始建于公元996年的辽代千年古寺──牛街清真寺周围环境也焕然一新。
寺院周围出现了万米绿地,原来门前8米宽的道路拓宽到40多米,门前那座历史悠久的“大影壁”,整修后巧妙地横亘在主干路之间的绿化隔离带上,既保持了清真寺建筑布局的完整性,更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全长670多米的街道两侧分布着商住房,经营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多家回民老字号餐馆和小吃店里的正宗清真菜肴,各种地道的牛街小吃令人怀旧,吸引着京城、外埠乃至海外的穆斯林食客。
申论80分必过

一、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
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现状,对策。
分析材料的时候要问自己五个问题:1.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3.问题的表现是什么,4.问题的根源是什么,5.对策是什么。
二、阅读的基本套路:一勾二概三分类。
三遍四步法,用30-40分钟。
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者关键句,1.首尾句原则2.关联词原则3。
常见词原则: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测,分析,强调,指出,认为。
第二步:概括段落大意。
一般标注关键词即可,但最终要的是把握材料的整体性,材料之间的关联性,材料在整个申论材料重的地位,以及从哪个角度分析对自己最有利。
特别要注意的是典型现象,事例和图表。
第三步:分门别类,梳理材料之间的关系。
横向原则:并列关系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原因,甲乙丙丁四种现象等等。
对立关系如积极消极方面,成绩和问题等等。
纵向原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
多层次原则突破单纯的横向,纵向关系来分类,从材料的复杂性出发多角度分析,这也是以后命题的趋势。
第四步:概括主要内容首先要注意给自己设定的身份。
主旨突出,应用万能模式。
八股模式。
P21三遍四步法实施的好,你的考试就成功了一半。
三、提出对策的基本套路第一步:利用矛盾的特殊性。
找出问题根源--先找到特定社会现象表现出来的消极负面影响,根据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原因。
因果分析,最常用的方法,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辨证思维分析。
从客观实际出发,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多项求异分析)。
1.内外因分析,要注意内外因互相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作用和转化。
2.利益分析,即主体分析,前提是主体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体,才能明确各方的利益需求,从而找到满足不同主体的合理利益需求的途径,最终解决社会矛盾。
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1.审题准确。
首先,在答题前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要求的角度。
审题时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问题,分析问题中的关键词,并结合题目的背景、要求和指定的内容进行分析。
只有准确理解题意,才能写出准确的答案。
2.合理划分思路。
在审题的基础上,需要对答题内容进行合理划分。
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划分主题,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背景进行拓展,逐一展开,确保思路清晰、有条理。
3.总结归纳。
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要善于总结和归纳。
在每个小点或小段结束时,可以适当进行总结,将前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从而使文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结构和逻辑。
4.举例论证。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适当使用举例来论证和说明观点。
具体的实例和案例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说明观点,提高文章的说服力。
5.条理清晰。
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条理,段落分明,语言简练明了。
每段落应当有一个主题和中心思想,并使用恰当的段落标志词进行连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6.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要准确、得体,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长句,同时也要避免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需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使文章更加规范、清晰。
7.多角度分析。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综合各种观点和观点进行论述。
这样可以展示自己的开阔视野和思考能力。
8.提出建议。
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可以适当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案,展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9.考虑实际操作。
不仅要有理论,还要注重实际操作。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案例和实际操作,使答案更具可行性和实用性。
10.严格控制字数。
公务员考试申论中有字数要求,因此要合理控制文章的篇幅,不要写得过多或过少。
可以在写作之前做一个大致的计划和草稿,然后根据字数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综上所述,公务员考试申论的答题技巧包括审题准确、合理划分思路、总结归纳、举例论证、条理清晰、语言表达、多角度分析、提出建议、考虑实际操作和严格控制字数等。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巧,备考者可以提高答题效果,取得更好的成绩。
申论答题技巧(考前必看)

用好三把钥匙,比对答案要点
一,做完题,大于做对题。
大作文一定要写完,哪怕抄材料,也要写完,每道小题写满格子。
二,申论小题,每道题给的格子多,材料少,就多写些,直到写满。
三,所有小题,能分类就分类,5条之内就算分类,同类合并,异类并列。
四,每条答案,宏观的,抽象的写到前面,中观的在中间,微观细节描红在最后写,体现逻辑条理性。
五,作文,标题和第一段最关键。
标题要有总论点关键词
首段:
1.抽象作文首段要解释翻译+罗列分论点+总论点。
2.具象作文,要罗列3-4个分论点,再引出总论点。
3.题干比材料重要,优先用题干中的总论点和分论点。
4.分论点前置,独立占一行。
并且用翻译过的。
或者前面原句+翻译。
5.卷面不修改,不涂抹,逗号句号写标准,否则会扣分。
2013年国考申论真题之文章题目解析与范文(副省级)

2013年国考申论真题之文章题目解析与范文(副省级)“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题干解析】中公教育专家薛香凝认为,“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考生作文首先要阐述对这句话的理解,句子中有三个关键词语“慢下来”、“自在有为”“急不得”,结合对材料6的阅读与理解,这里的“慢下来” 是指“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是命题者所提倡的人们应该回归的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在有味”包含两个方面:“自在”是指人们要摒弃过去压抑、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追求一种淡然与平和的心境,“有为”是指要摆正人生态度,树立人生梦想,有所追求;“急不得”则是与“慢下来”相应,要达到“自在有为”就必须“慢”。
“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感受”是指考生要在文章中有自己对材料所述内容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想,“社会实际”是指考生在文章中一定要联系社会现实,体现考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自己的思考。
“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此要求非常开放,题目自拟且不限制文体。
【要求解析】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自选角度”考生可根据材料选择自己理解深刻、感触较多的角度写作。
“见解深刻”要有自己对材料和主题的分析、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要有深度,并且要有对自己观点的分析与论述。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文章的主旨立意来源于“给定资料”,“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围绕“给定资料”并联系实际,文章除要有考生对材料的分析与思考外也要能够对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进行引述与分析。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文章要有清晰的逻辑与结构,体现出观点与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一度的国考已悄然展开,复习备考已提上日程。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因首次备考,对公务员考试相关政策及笔试内容题型不甚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建议此类考生要做有心人,现在开始着手准备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合理制订好复习计划,考生在复习时可结合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
从历年申论考试来看,申论不容易拿到高分,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掌握作答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只“凭感觉作答”。
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为考生总结申论作答五大关键点,帮助考生更加准确地作答申论试题。
一、需按流程来作答
考生准确作答申论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申论作答的一般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申论的作答流程分四步来完成。
第一步——审清题意,确定方向
这里所谓的“题”,指的是申论的“作答要求”或“申论要求”。
只有审清题意,严格按照申论要求作答,才能避免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情况发生。
审题时要重点注意四个方面:作答范围、作答任务、作答身份、作答条件。
第二步——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在申论考试中,要点就是存在于给定资料中有助于答题的重要信息。
审清题目后,考生需要按照阅读材料的步骤和技巧,把握材料内容,提炼作答要点。
第三步——按照逻辑,加工要点
申论作答的逻辑,也叫申论作答的结构要求。
通过提炼所得到的重要信息,还只是缺乏关联性的单个采分点,考生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其进行排列、整合,使答案更加富有条理性,满足申论作答的结构要求。
第四步——注意字迹,书写答案
最后考生只需按照自己整合好的答案内容,规范整洁地作答于答题纸上即可。
二、务必抓住采分点
虽然申论试题均为主观题,但是除了最后一道文章写作题之外,其他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
归纳概括、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提出对策四大类题型,一般都根据阅卷领导小组制定的标准答案按点给分。
这个点,就是采分点。
(一)采分点的个数
一般而言,采分点的个数不会少于5个。
以2011国家公务员省级申论考试第一大题第一小题为例,题目要求“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分值为10分,此题采分点有6个,每个采分点的分值从1分到3分不等。
由此可见,申论的采分点都是非常多的,而且是按照分值来安排采分点的。
一般而言,10分的题目采分点在5个左右,15分以上的题目采分点一般在5~10个左右,但也不排除个别题目有10个以上采分点。
大多数考生申论分数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前面几道题回答不够全面,采分点不全或者基本没有采分点。
因此,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有踩点意识,在字数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多写要点,宁多勿缺。
(二)采分点的要求
采分点有两大要求:一是采分点要来源于材料,二是采分点要言简意赅。
采分点都是有关键词的,其中的大多数都是题目中已经给出的关键词或字眼,或者只需要稍加整理即可。
这与“到材料中找答案”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采分点基本上直接来自于给定材料,即使不能直接从给定材料中得出,也能通过理解和分析给定材料,间接得出答
案的采分点。
采分点的个数一般不会少于5个,而申论前面几道题作答字数大多在200~400字左右,每个采分点的字数大约在15~40个字左右。
用15~40个字表达一个要点或一层意思,这就要求考生的采分点一定要言简意赅,尽量用几个关键词将采分点表达出来,不能出现过多描述性或数字性的词语,也不能照搬材料大段原文,以节省篇幅书写其他采分点,避免因字数受限而导致遗漏采分点的情况。
三、重视语言风格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认为,语言风格在部分试题中是得分的关键之一。
申论作答的语言只要严肃认真,不说大白话即可。
但在部分试题中也会对语言风格作出限制,这些限制条件一般是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作答者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二是任务的特殊性。
【示例】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宣传栏拟一份节水宣传材料。
(20分)
要求:
1.体现国家节约水资源的有关精神,说明为什么要节水;
2.简明、通俗,利于老百姓理解;
3.不超过400字。
(2010.425联考.江苏等省?第二题)
【分析】本题设定的作答身份是“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对象是“当地居民”,且要求中“通俗,利于老百姓理解”直接要求了语言的风格。
因此,此题只能写成“柔性”宣传色彩的节水倡议、节水观念教育、节水政策宣传、节水常识介绍等文本样式,凡是写成“硬性”命令、规定、惩罚措施的,一律只记5分,不再记要点分。
四、结构要求要重视
结构,即采分点之间的组合和排列方式。
申论的答案要点之间必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因此,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建议,申论的答案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来排列。
这种结构所占分值并不固定,从5分到15分不等。
一般来说,申论作答包括三种常用结构:并列结构、总分结构和顺序结构。
(一)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就是将答案要点依次列举,主要适用于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的题目,在要求中一般没有“有条理或条理清楚”的限制条件。
表述形式一般为“一是……;二是……;三是……”、“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等。
(二)总分结构
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结构)也是申论作答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主要适用于各个要点之间分属不同层次,且层次间没有先后顺序的题目。
表述形式一般为一句话点明作答的整体方向,然后就各个部分分别论述。
【示例】“给定资料7”提到,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场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的改革,请结合资料内容,谈谈这一观点得出的主要依据。
(20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
300字以内。
(2010?918联考?辽宁等省?第二题)
【分析】本题要求“条理清晰”,就是说答案要有清晰的结构,因此结构也是该题阅卷的重要得分点。
本题的标准答案框架为:
该问题可以从这次整合的目的、政策和效果三个方面来分析:
从整合目的看,一是……二是……三是……
从整合政策看,一是……二是……三是……
从整合效果看,一是……二是……三是……
因此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场大进小退、优进劣退的改革。
只有按照这个结构作答的,才能得到5分的结构分。
(三)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与总分结构的相同点是各个答案要点分属不同的层次,不同点是层次间有先后顺序之分。
顺序结构中的顺序在申论作答中大致有三种形式: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顺序、按照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和按照工作流程顺序。
1.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顺序
答案要点按照“原因——经过——结果”或“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等事物本身的发展顺序来排列,主要适用于概括主要内容、书写情况反映等题型。
2.按照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逻辑顺序,我们在认识这些事物的时候,思维也是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的。
因此,我们在作答申论的时候,也要遵从这些逻辑顺序。
一般而言,常见的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目的——理由——打算、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目的——政策——效果等。
考生要实际分析,根据题干、给定材料和要求确定作答的合理结构,切不可直接套用万能模式。
3.按照工作流程顺序
申论考试作为选拔公务员的一门考试,必然会涉及到政府部门的一些具体工作,而政府的工作都是有一定流程顺序的。
考生在作答申论题目时,也要按照政府工作的一般流程来安排结构。
五、到材料中找答案
到材料中找答案,顾名思义,是指考生在作答申论试题时不能天马行空、脱离材料,而应当依据给定资料提炼要点。
(一)从材料中直接得到答案
适用题型: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主要问题、概括部分内容。
在归纳概括题的这几种题型中,答案要点一般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不需要我们进行改编和引申。
考生只需要读懂材料,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就可以找到答案的要点。
(二)从材料中分析提炼出答案
适用题型:词句理解阐释题、综合分析类试题、提出对策类试题、贯彻执行类试题。
在这几种题型中,考查考生更高层次的能力,所以在这些题型中,一部分答案要点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来,一部分答案要点还需要考生进行适当的引申发挥。
但是这种引申发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根据给定材料的内容进行适度推断或阐释。
因此,这些题型的答案要点还是不能脱离给定材料。
相信考生掌握了以上作答原则,在平时备考过程中多加练习,不断提高,就一定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