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超声诊断原发性甲状腺低度恶性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一例

明显异常 ; 双侧颈 部未触 及肿大 淋 巴结 。超声 检查 : 甲状腺
左叶大小约 8 9c . m×66e 4 5c 右叶大小约 3 8c . m× . m, . mx 18c 15c 峡部厚 0 2e 左叶弥漫性肿 大 , . m× . m, . m; 回声不均
~
—
型弯增 模 状 管 超征 , 多 表 为 6 霎l 的组 强 绵 血瘤 声 影 数 现 典 Mr R 动 眼 海 呈“ ”造 态 眶式 滚雪球 作者在对其他类 …eD : o …
,
,
’ 血瘤声影现学像 -肝管超造表医影 4 等 8 4 。 .
s h e e ,H h c wig I o n L,。 a.H 8 h 。 i。 t 1 n p 一 。 kn
S r a o, 0 0,4 5)6 36 9 ugP t l 20 2 ( :2 -3 . h
( 收稿 日 :000 - ) 期 21- 0 24
‘
( 文编辑 : 本 杨咏莉 )
刘丽红 , 乔华. 声诊 断原发 性 甲状腺 低度 恶性黏膜 相 关组织淋 巴瘤一例 [/ D] 中华 医学超声 杂志 : 超 JC . 电子版 ,00 7 2 1 ,
胞性 甲状腺炎类似 , 但峡部 及右 叶回声未 见异常 , 动脉血 流
流速亦 明显高于慢性淋巴细胞性 甲状 腺炎 , 因此 不能用慢性
淋 巴细胞性 甲状腺炎解 释本病 , 最终病理提示亦不合并慢性
淋 巴细胞性 甲状腺炎 。因此遇 到此类情 况应考 虑黏膜相 关 组织淋巴瘤 , 术后病理及免疫 组织 化学检查是本病确诊 的最
3 肖 华. 眶 学及 . H 科 版 2O42 . 利 眼 手术 图解 : 技出 社,0:87 河南 0 2-3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块对 放 射性 核 素 的 吸收 情况 , ML 为冷 结 节 , B P T 但
超 和 E T 不 具 有 特 异 性 。 也 可 行 C MRI 查 , C T、 检 虽
然 C MRI 以 判 断肿 块 与 周 围 组 织 ( T、 可 如肌 肉、 血
管 、 管 、 管 等 ) 连侵 犯 的 程 度 . 仍 不 能 确 诊 。 食 气 粘 但 学检 查对 诊 断有 所 帮 助 , 以检 出桥本 甲状腺 炎 , 可 但 有 其 局 限性 。术 中应 常 规 行 快 速 病 理 检 查 . 以助 诊
维普资讯
20 第 4 02年 2卷第 6 山 东医药 期
原 发性 甲状 腺 恶 性 淋 巴瘤 的诊 断 与 治疗 ( 例报告) 附6
田兴松 常 宏 ( 东 省 立 医 院 山 山 东济南 20 2 ) 5 0 1
MI 原 发 性 甲状 腺 恶 性 淋 巴瘤 ( r r l nn 岁 P 越来越 受 到 临床 医师 的重视 。 P i ymai a t ma g lmp o f h r i+ MI 是 一 种 非常 少见 的恶 y h ma o t yod P T) P 患 者 主 要 表 现 为 单 侧 或 双 蜘 颈部 肿 块 , MI T 但 有 性肿 瘤 , 因其 临 床 表现 缺 乏 特异 性 , 术前 常易 和慢 性 起病 一 般 较慢 , 也 有发病 较 快 的病 例 , 时在 桥 本 ] 合 淋 巴性 甲状 腺炎 、 节 性 甲状 腺 肿 、 结 甲状 腺 癌 等疾 病 甲状 腺炎 的基础 上发 生 口 。临床上 多无 明显症 状 ,
本 组 男 2例 + 4例 ; 龄 5 ~ 6 女 年 6 7
11 一 般 资 料 .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研究进展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thyroidlymphoma,PTL) 是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5%,结外淋巴瘤的不到2%,年发病率约为2/100万[1-3]。
PTL 的组织学类型多样,主要是B 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其次是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ma,MALT)。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甲状腺病变的常用检查手段在其诊断中具有一定作用,且超声引导的穿刺活检对获取标本获得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尽早明确诊断及病理分型对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及改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细胞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但甲状腺组织不含淋巴细胞,推测PTL 的发生可能与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的淋巴细胞有关。
有研究表明HT 患者发生淋巴瘤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0~80倍,正常淋巴细胞在慢性炎症刺激下可能发生肿瘤性转换,并且从低级别淋巴瘤向高级别淋巴瘤转变。
但是HT 患者中最终进展为甲状腺淋巴瘤的仅占0.56%。
Travaglino等综合相关文献后认为78.9%的患者有HT 的证据(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或临床病史或组织学证据),且桥本氏甲状腺炎在低级别的甲状腺淋巴瘤中更常见。
Moshynska等发现HT 和淋巴瘤有相似的免疫球蛋白重链重排序列;黏膜相关淋巴瘤组织淋巴伴伴弥漫大B细胞转化(MALT-Typewith Large Cell Transformation,Mixed DLBCL and MZBL)这一组织类型的存在也提示二者在发生发展上存在一定联系。
此外,日本学者曾报道了9例HT经长期随访出现淋巴瘤的病例,其病理类型全部是MALT。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8例的诊断与治疗

13 影 像 学 表 现 该 疾 病 影 像 学 表 现 无 特 异 性 。 1例 表 现 . 为单 侧 甲状 腺 孤 立 结 节 , 余 均 表 现 为 甲状 腺 巨 大 肿 物 , T 其 C
状 腺 淋 巴瘤 的预 后 与病 理 类 型 , 期 及 治 疗 方 案相 关 , 甲状 腺 淋 巴瘤 的综 合 治 疗 中放 射 治 疗 占有 重要 地 位 。 分 在 [ 键 词 ] 甲状 腺 ; 巴瘤 ; 关 淋 综合 治 疗 ; 射 治 疗 放 [ 图分类号] R 3 . 中 761 [ 献标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0 7 3 文 0 8 89 2 0 )2—4 6 0 7 9— 2 铂 +泼 尼 松 ) 以及 B C D / A O ( B C D A O P B C P 同 A O P方 案 , 除 去
颈 部 复 发 死 亡 。 1例 黏 膜 相 关 性 B 细 胞 淋 巴 瘤 经 手 术 、 OP C
方 案 化 疗 3个 周 期 及 放 疗 后 疗 效 C 至今 已存 活 2a 未 见 复 R, , 发 。 其余 病 例 经 手 术 及 C OP或 C OP方 案 化 疗 1 H ~4个 周 期
治 疗 上 , 疾 病 单 纯手 术 疗 效 欠佳 , 以综 合 治 疗 为 主 。笔 者 该 应
回顾 分 析 了 我 院 1 8 -2 0 9 8 0 7年 收 治 的 原 发 性 甲 状 腺 恶 性 淋
巴瘤 病 例 的 诊 断 、 疗 经 过 及 预 后 情 况 , 复 习 了近 年 来 的相 治 并
案 化疗 , 以放 疗 者 以 6MvX 线 外 照 射 , 射 野 包 括 原 发 灶 辅 照 及 双 颈 、 隔 ( 及 纵 隔 者 ) 一 般 原 发 灶 剂 量 为 4 ~5 y 纵 纵 累 ; 0 0G , 隔及 双 颈剂 量 为 4 ~ 5 y 0 0G 。 1 7 预 后 及 随 访 1例 外 周 T 细 胞 淋 巴 瘤 经 2次 手 术 及 .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通过对我院半年多来收治的6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体会。
结果: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冰冻切片提示恶性肿瘤,术后石蜡及免疫组化结果为b细胞性淋巴瘤。
5例术后行放、化疗,1例术后未行放、化疗,2月后复发。
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主要为b细胞来源淋巴瘤,多种手段综合诊断及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可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提高疗效。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07-01现将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6例患者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患者6例,男1例,女5例;年龄37~81岁,中位年龄55岁。
1.2临床主要特点所有病例均为进行性增大颈前区无痛性包块,均未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
1例因患者不愿手术,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后肿块进行性增大,再次入院后行手术治疗,3例临床描述为肿块质偏硬。
3例肿块与相邻的非甲状腺组织固定粘连。
病变局限于单侧者4例,双侧者2例,伴有淋巴结肿大者1例,病灶大小3.5cm×2.5cm~8.0cm×7.0cm平均5.5cm×4.5cm。
1.3辅助检查。
6例术前均行甲状腺功能测定,t3、t4均在正常范围内,6例tsh不同程度升高,且ata与atg呈高表达。
颈部彩超检查显示:发现甲状腺内实质或囊实混合性占位。
1例双侧颈部探及淋巴结[1]。
1.4病理类型。
6例临床诊断为桥本氏病或甲状腺恶性肿瘤,均常规行冰冻及石蜡切片检查。
冰冻病理特征为正常甲状腺结构破坏,被大量增生样的淋巴样细胞取代,不能除外恶性淋巴瘤,石蜡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b细胞性淋巴瘤。
在6例淋巴瘤的标本中均合并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治疗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治疗及效果。
方法对2004年3月——2010年6月间在我院收治的19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9例ptml患者均为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5例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6例患者采用双侧甲状腺次切除术,8例患者采用单侧腺叶切除;随访期间2例失访,8例死亡,患者1年期生存率为70.59%,3年期生存率为52.94%。
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术前诊断复杂,可采用免疫组化结合病理分析,采用单独手术以及放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免疫组化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malignant lymphoma,ptml)主要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临床较少,一般可以占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2%-3%[1]。
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容易易误诊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者甲状腺癌等,通过有效的诊断方法,及时有效地治疗,有利于患者预后,对2004年3月——2010年6月间在我院收治的19例ptml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效果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详见下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3月——2010年6月间在我院收治的19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其中男6例,女13例,年龄36-76岁之间,平均年龄(55.6±9.3)岁;病程为1个月-37个月,平均(11.5±5.6)月。
1.2治疗方法19例ptml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5例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6例患者采用双侧甲状腺次切除术,8例患者采用单侧腺叶切除,同时5例患者采取淋巴结清扫。
4例患者行单纯手术,15例患者采取综合治疗,采取化疗方案chop进行化疗,6例患者行术后单独化疗,4例行术后单独放疗,5例行术后放化疗。
2结果2.1患者临床特征患者病变累及双侧为9例,累及单侧8例。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现状

生物 学指 标 较 少 . Wa t a n a b e等 指 出血 沉 为 H T进 展 的预
测 因素 . 其 增 高提 示 HT逐 渐 进 展 为 淋 巴瘤 , 这 是 个 重要 的
细 胞为 主时 , 应 大胆 怀 疑 P r r L _ 6 ] . 尤 其 是 细 胞 形 态 不 典 型 的
细胞 分泌 自身抗体 , 致黏 膜相 关性 淋 巴组 织反应增 生 , 继而
淋 巴 细 胞 克 隆 性 增 生 而 形 成 的 . 一般 发 生 在 惠 H T 2 0—3 0
1 . 2 异 常 的体 细胞 高度 突变
T a k a k u w a等 ] 研 究发 现 异
常的体 细胞 高度 突变发生在 B细胞克 隆转化 之 前 . 异 常的
体 细 胞 高 突 变致 突 变 活 性 增 加 .可 能 导 致 基 因 遗 传 不稳 定
能 够 更 全 面 地 反 应 组 织 病 变 的 范 围 、 细 胞 类 型 ,是 作 为
HT的 背景 : ( 3 ) H T发 生 P T L的风 险 为 1 6 / 1 0 0 0 0每年 , 普 通人为 0 . 0 2 / 1 0 0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每 年[ 3 3 ; ( 4 ) 在 患者血 清 中可检 测到 高
大 淋 巴 细 胞 或 者 同 源 性 的 大 量 的 小 细 胞 为 主 时要 重 点 怀
疑 .如 果 标 本 为 小 细 胞 与 大 细 胞 混 合 型 需 注 意 鉴 别 H T和
年 后 其理 论 依 据 有 : ( 1 ) 5 O % ~9 O %的患 者 可 同 时 患有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9/22
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
颈部肿物短期内迅速增大
常合并桥本甲状腺炎
可合并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表现 术前易误诊为甲状腺癌,结节状甲状腺肿等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21/22
谢 谢!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22/22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13/22
伴或不伴颈部或上纵隔淋巴结受累
邻近结构多呈受压推移改变,受侵少见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14/22
10820013 女 72 岁
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性
T2WI
T1WI
增强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15/22
鉴别诊断
甲状腺癌 结节状甲状腺肿 桥本甲状腺炎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CD23(2个残存萎缩FDC网架+)
CD21(2个残存萎缩FDC网架+) Ki67(残存滤泡生发中心+) Bcl2(残存滤泡生发中心-) Bcl6(滤泡内外均+)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8/22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primary thyroid iymphoma,PTL)
概述
起源甲状腺内淋巴细胞
十分罕见,占原发甲状腺恶性肿瘤0.6%~5%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10/22
病 理
大体:单侧或双侧肿块,无包膜,与周围甲状腺分界不清 镜下:
• 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中心母细胞弥漫性浸润为主 • 结外边缘区B 细胞淋巴瘤(MZBL):由边缘区B 细胞、单核细胞 样 B 细胞,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并见散在中心母细胞 • 混合性大B 细胞淋巴瘤伴MZBL:除有MZBL 变化外,部分区域瘤细 胞转化成中心母细胞
16/22
甲状腺癌
40~50岁男性患者多见, 肿瘤密度/信号不均匀
多见砂砾状、点状钙化,可囊变、坏死
明显不均匀强化,浸润生长,常侵犯邻近结构,伴淋巴结转移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17/22
T2WI
T1WI
增强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18/22
结节状甲状腺肿
双侧甲状腺不均匀肿大伴多发结节
结节内密度不均,斑片粗大钙化灶
强化程度稍强于邻近肌肉组织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19/22
桥本氏甲状腺炎
双侧甲状腺对称、均匀性肿大 病灶内密度均匀、减低 甲状腺包膜完整,腺体强化减低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20/22
小 结
年龄较大女性多见,肿物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肿块密度/信号均匀 轻-中度均匀强化,“狭条征” 伴区域淋巴结肿大或有桥本甲状腺炎病史
T1WI增强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4/22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5/22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6/22
病理结果
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性,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7/22
免疫组化
CD20(+++) CD79a(+++) CD3(-) TDT(-) Kappa(-) CD5(-) Cyclin D1(-) Lambda(-) CD43(-) CD10(-) SOX11(-)
免疫组化:CD20、CD79a 阳性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11/22
影像学表现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多发结节/肿块 信号或密度相对均匀,相应稍低于肌肉 囊变、坏死、钙化少见
(张雨涵 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用放射学)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12/22
轻-中度均匀强化 边界多清晰,其间及边缘见“狭条征”(残余甲状腺)
病例讨论
三水区人民医院
指导老师
符平仲
周正根
zhouzhenggen@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1/22
一般资料
10837021,女性,77岁
发现颈部肿物10余天
曾到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查甲功五
项未见异常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2/22
T2WI
T2WI压脂
影像医学部放射科
3/22
T1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