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百分表的可靠性设计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式百分表说明书

一百分表简介百分表利用精密齿条齿轮机构制成的表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
通常由测头、量杆、防震弹簧、齿条、齿轮、游丝、圆表盘及指针等组成。
百分表是美国的B.C.艾姆斯于1890年制成的。
常用于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小位移的长度测量。
百分表的大表盘上印制有100 个等分刻度,即每一分度值相当于量杆移动0.01毫米。
改变测头形状并配以相应的支架,可制成百分表的变形品种,如厚度百分表、深度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等。
如用杠杆代替齿条可制成杠杆百分表和千分表。
其示值范围较小,但灵敏度较高。
此外,它们的测头可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能适应不同方向的测量,结构紧凑。
它们适用于测量普通百分表难以测量的外圆、小孔和沟槽等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主要用途:百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传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
主要用于测量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等。
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为0-3、0-5、0-10mm。
测量范围:百分表的结构较简单,传动机构是齿轮系,外廓尺寸小,重量轻,传动机构惰性小,传动比较大,可采用圆周刻度,并且有较大的测量范围,不仅能作比较测量,也能作绝对测量。
二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百分表的构造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表体部分、传动系统、读数装置。
百分表的发展趋势:数显由于传统机械式百分表由人去读表盘刻度,这样就存在读数方法和反应速度等因素带来的误差。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百分表读数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加快仪表的自动化是当前制造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一般有两种方案可以采用:一种是集位移传感器(光栅、容栅、电感等)、控制、显示与存储等单元于一体的数字式百分表,另外一种就是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机械式的模拟百分表进行自动化识读。
由于带指针的模拟式百分表是很多企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企业使用得非常广泛的一类,于是在已有基础上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识读表盘是成本相对较低的一种方法。
对于百分表的显示系统,传统的表盘显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在对测量结果的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的操作中,人眼的视觉往往不能跟上表针的摆动变化。
量具百分表的结构原理与使用注意事项

量具百分表的结构原理与使用注意事项(图)作者:newmaker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07-10-30 10:32 | 点击38 次1.结构原理与读数方法百分表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比较量具,它只能测出相对数值,不能测出绝对数值,主要用于测量形状和位置误差,也可用于机床上安装工件时的精密找正。
百分表的读数准确度为0.01mm。
百分表的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当测量杆1向上或向下移动1mm时,通过齿轮传动系统带动大指针5转一圈,小指针7转一格。
刻度盘在圆周上有100个等分格,各格的读数值为0.01mm。
小指针每格读数为l rnm。
测量时指针读数的变动量即为尺寸变化量。
刻度盘可以转动,以便测量时大指针对准零刻线。
百分表的读数方法为:先读小指针转过的刻度线(即毫米整数),再读大指针转过的刻度线(即小数部分),并乘以0.01,然后两者相加,即得到所测量的数值。
图1 百分表及传动原理2.使用与注意事项(1)百分表的使用百分表常装在表架上使用,如图2所示。
图2百分表表架图3 百分表应用举例百分表可用来精确测量零件圆度、圆跳动、平面度、平行度和直线度等形位误差,也可用来找正工件,如图3所示。
(2)注意事项1)使用前,应检查测量杆活动的灵活性。
即轻轻推动测量杆时,测量杆在套筒内的移动要灵活,没有如何轧卡现象,每次手松开后,指针能回到原来的刻度位置。
2)使用时,必须把百分表固定在可靠的夹持架上。
切不可贪图省事,随便夹在不稳固的地方,否则容易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或摔坏百分表。
3)测量时,不要使测量杆的行程超过它的测量范围,不要使表头突然撞到工件上,也不要用百分表测量表面粗糙度或有显著凹凸不平的工作。
4)测量平面时,百分表的测量杆要与平面垂直,测量圆柱形工件时,测量杆要与工件的中心线垂直,否则,将使测量杆活动不灵或测量结果不准确。
5)为方便读数,在测量前一般都让大指针指到刻度盘的零位。
6)百分表不用时,应使测量杆处于自由状态,以免使表内弹簧失效。
百分表课程设计

百分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百分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百分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百分表的定义、结构和种类;(2)掌握百分表的读数方法和技巧;(3)理解百分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百分表进行测量;(2)能够分析百分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能够运用百分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测量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百分表的基本概念、原理、种类、读数方法、应用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百分表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介绍百分表的定义;(2)讲解百分表的主要结构和组成;(3)分析百分表的工作原理。
2.第二课时:百分表的种类和读数方法(1)介绍百分表的种类及特点;(2)讲解百分表的读数方法和技巧;(3)进行实例分析,巩固读数方法。
3.第三课时:百分表的应用(1)讲解百分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2)分析百分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培养学生运用百分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百分表的基本概念、原理、种类和应用;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百分表的使用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验法:安排百分表测量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百分表读数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百分表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测量学科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百分表的原理和应用;4.实验设备:准备百分表测量实验所需的设备,确保学生能够动手操作。
百分表技术标准

百分表,也叫作测量表或指示表,是一种用于测量零件尺寸和形状误差的测量工具。
以下是百分表的技术标准:
1.测量范围:一般为0-10mm或0-25mm。
2.分度值:一般为0.01mm。
3.精度等级:一般分为0级、1级、2级和3级,其中0级为最高精度等级。
4.重复性误差:一般要求小于等于0.003mm。
5.滚轮角度误差:一般要求小于等于5’。
6.指针偏移量:一般要求小于等于0.03mm。
7.测头圆度误差:一般要求小于等于0.003mm。
8.耐用性:一般要求使用寿命不低于1年。
9.外观质量:一般要求表面光洁度高、无划痕和凹凸等缺陷。
10.包装要求:一般要求使用防震泡沫塑料包装,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百分表 实验报告

百分表实验报告
《百分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对百分表的使用,掌握百分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实验原理:
百分表是一种用来测量工件表面平面度、圆柱度、圆锥度等形状误差的精密测
量工具。
它由表针、测头、测柱和表面座等部件组成。
当测量工件时,百分表
的测头与工件接触,通过表针的指示来判断工件的误差。
实验过程:
1. 将百分表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调整百分表的零位。
2. 将测头轻轻地放在工件的表面上,使测头与工件接触。
3. 观察百分表的指针指示,记录下测量结果。
4. 重复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
经过多次测量,得出了工件的平面度、圆柱度等形状误差的数据,并计算出了
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工件的形状误差情况,并
据此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和改进。
实验结论:
百分表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能够准确地测量工件的形状误差,对于保证工
件的质量和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按照百分表的使用方
法进行操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百分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持。
百分表使用注意事项

百分表使用注意事项
百分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某种物质或现象在整
体中所占的比例。
在使用百分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熟悉百分表的结构:百分表通常由一个圆形表盘和一个指针
组成。
表盘上有一些刻度,用来表示百分比。
指针会指向这些刻度,以显示具体的百分比数值。
2. 确保百分表处于水平状态:在使用百分表时,需要确保其处
于水平状态,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使用水平仪或其他工
具来调整百分表的水平度。
3. 小心移动百分表:在移动百分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
或摔落,以免损坏仪器。
4. 避免过度摇动:在使用百分表时,应该避免过度摇动或震动
仪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注意指针位置:在读取百分表的测量结果时,要注意指针的
位置,并确保准确读取百分比数值。
6. 定期校准:为了确保百分表的准确性,应该定期进行校准,
以避免因仪器误差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总之,使用百分表时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状态,小心移动
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定期校准仪器也是非常
重要的,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百分表检定仪校准细则

XXXXX 作业指导书校准细则YTIM***-**** 百分表检定仪校准细则2012-0*-0*批准 2012-0*-0*实施百分表检定仪校准细则一、依据:JJG201—2008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9170-87数据修约制定本校准细则。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测量范围为(0~25)mm以内的百分表检定仪的校准。
三、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按JJG201-2008中的第6.1条款。
四、校准方法:百分表检定仪的校准应按规程的顺序和要求进行。
1、外观。
校准方法按JJG201-2008中的第6.3.1条款。
2.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校准方法按JJG201-2008中的第6.3.2条款。
3.测杆测量面的平面度。
校准方法按JJG201-2008中的第6.3.6条款。
4.微分筒端面与固定套管的相对位置。
校准方法按JJG201-2008中的第6.3.3条款。
5.固定套管刻线面与微分筒棱边上边缘的距离或指标线至度盘刻线面的距离。
校准方法按JJG201-2008中的第6.3.4条款。
6.测杆测量面与测杆旋转轴线的垂直度校准方法按JJG201-2008中的第6.3.7条款。
7.立柱V型夹座夹持不同直径圆柱时,圆柱轴线与测杆轴线的的垂直度与位置度。
校准方法按JJG201-2008中的第6.3.8条款。
8.示值误差与回程误差。
校准方法按JJG201-2008中的第6.3.10和第6.3.11条款。
五、数据处理:按JJG201-2008中的第3.3.10和第6.3.11条款。
六、测量不确定度:U=1.0µm,k=2。
七、证书:校准后的百分表检定仪,填发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内容应排列有序、清晰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校准证书;2)校准实验室名称及地址;3)证书编号、页码及总页数;4)委托方的名称及地址;5)被校准仪器:百分表检定仪;6)被校准检定仪的生产厂、型号规格及编号;7)校准地点及日期;8)校准人员姓名、签名,主管人员职务、姓名及签名;9)环境温度、湿度情况;10)校准结果:校准后的百分表检定仪、填发校准证书;11)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12)复校时间间隔的建议。
百分表设计说明书-.

钟表式百分表的设计说明百分表背景英文:【Dial Indicators】利用精密齿条齿轮机构制成的表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
通常由测头、量杆、防震弹簧、齿条、齿轮、游丝、圆表盘及指针等组成。
百分表是美国的B.C.艾姆斯于1890年制成的。
常用于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小位移的长度测量。
改变测头形状并配以相应的支架,可制成百分表的变形品种,如厚度百分表、深度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等。
如用杠杆代替齿条可制成杠杆百分表和杠杆千分表,其示值范围较小,但灵敏度较高。
此外,它们的测头可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能适应不同方向的测量,结构紧凑。
它们适用于测量普通百分表难以测量的外圆、小孔和沟槽等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一、设计要求:设计钟表式百分表具体技术指标要求如下:1.分度值:0.01mm2.测量范围:0~10mm3.外线尺寸直径:φ50~φ604.使用环境:车间现场(要求防尘、防油、防震、防噪)5.测杆应移动平衡、灵活、无卡住现象6.其余按照国家标准二、设计任务:1.提出设计方案2.给出装配结构示意图(A1号图纸)3.给出2张零件图(A4号图纸)4.给出设计说明书三、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是《精密机械设计》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好技术基础和进行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1.训练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运用。
独立设计的能力,掌握百分表的具体原理,强化掌握平时学到的理论知识2.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3.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4.加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百分表结构图四、设计步骤:1. 去实验室观察百分表结构2. 小组人员分工,去图书馆借书,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资料,对百分表的功能和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3. 讨论创新方案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我们小组提出了两点比较大的创新:✓ 去掉测杆的防转槽,直接在表盘的内表面开槽,从而使百分表结构更简单✓ 给百分表增加锁紧结构,在每次测量结束后可以锁紧测杆,方便读数然后经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并且认真考虑了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环境,决定取消锁紧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管 敏 策
计 骨 器 具 百 分 表 是 机 械 加 1 行 业 中 昂 基 本 三 大 量 具 : 之 一 , 机 械 加 工 业 中 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车 文 通 过 对 计 量 在 器 具 百 分 表 可 靠 性 设 计 和 预 测 , 找 出 了 影 响 百 分 表 性 能 2彰 响 百 分 表 传 动 机 构 谖 差 主 要 因素 分 析 覆 计 算
j I
=
的 主 要 因 素 为确 保 百 分 表 从 零 部 件 设 计 到 最 终 产 品 质 量 , 高 产 品 装 配 一次 性 台 格 率 提 供 明 确 途 径 , 提
一
、
设计 依 据和 主要 技术 性 能指标
大 量 程 分 表 根 据 GB 3 1 8 6 l — 6技 术 要 求 及 有 关 技 术 资料 进 行设计
得 三 部 分 误 差 对 总 误 差 的 影 响 程 度 丹 别 为 : 52 , 8 .%
1 % 、 42 n婚
据 以 上 分 析 得 , 百 分 表 传 动 机 构 中 齿 条 — — 轴 齿 轮 在
大 量 程 分 表 主 要 由 表 体 、 芯 、 数 装 置 部 件 三 部 机 读 丹 组 成 在 表 体 设 有 缓 冲装 置 , 免 测 量 杆 受 撞 击 时 损 坏 以
百 分 表 的 传 动 机 构 是 由测 量 杆 齿 条 与 轴 齿 轮 相 啮 台 ; 轴 齿 轮 一 体 的 轮 片 与 中心 齿 相 啮 合 ; 中 心 齿 一 体 的 大 与 指 针 与 刻度 盘 ;与轴 齿 轮 一体 的小 指 针 与小 刻 度盘 ; 过 轮 轴 一 体 的 轮 片 与 其 相 啮 合 的 中 心 齿 ; 轮 轴 与 游 丝 齿 轮 过 啮 合 所 组 成 。 响 百 丹 表 传 动 机 构 误 差 主 要 因 素 为 前 二 级 影 传 动 , 重点 丹析 前 二级传 动 引起 的误 差 , 现 百 丹 表 的 传 劝 比 i 齿 条 与 轴 齿 轮 由
轴 齿 轮 片 与 中
心 齿 传 动 比 i; 心 齿 与 指 针 间 传 动 比 i三 部 分 组 成 : .中 2
2 R
r O蒜 5 7 r { 11= L 1 225 z 5 6 5x 9
=
i o l 1 =i ×i 53 943 xi
主要 技 术性 能指 标 : 二 、 靠 性 设 计 和 预 测 可
醴 : △Ⅱ为齿条— — 轴齿 轮 啮合 引起 的 误差 ① ② △B为轮 片— — 中心齿 轮 啮合 引起 的误 差
③ △ 为指 针—— 刻度盘 引起 的误 差
则 误 差 : ∑ = + 4 = 7 2 △ 1 - 11 3
l 】 1
大量程 可 讣表 的可 靠性 是 由传动 机 构的精 度 、 构设 结
传动 , 测 机 构 原 理 图 表 盘 上 的 角 度 位 移 . 表 盘 圆 周 上 沿 有 10等 丹 均 匀 的 刺 度 , 度 值 为 00 mn。齿 轮 模 数 m: 0 分 .1 l
0 1 9 5 条 距 l 0 5 m 轮 街 , 齿 制 造 精 度 勾 6 5 1 mm 尚 = .r a 轴
靠性 。
其中: 帕 g
此 百 丹 表 轮 齿 采 用 等 移距 修 止 的 变 位 齿 轮 传 动 . 中
齿 轮 采 用 正 移 距 . 齿 轮 和 过 轮 轴 采 用 负 移 距 啮 台 中 轴
由 于 主 要 误 差 来 自齿 条— — 轴 齿 轮 啮 合 及 制 造 误 差 ,
l ) 茸 杆 齿 形 角 误 差 引 起 的 作 用 误 差 2测 △ !h t 一g a , )C sa = J t(  ̄ ̄n lo (  ̄△Ⅱ)
=
级 ,分 别 采垌 高 精 度 螺 纹 磨 床 ¥ 50和 高 精 度 滚 齿 机 72
Y 3 ∞ ^ 等 设 备 来 保 证 G 6
I百 分 表 主 要 结 构 特 点
0 9 [0t 1t  ̄ 1 5g - 5 2g
} ]【 c
I
=0A glm  ̄
( ) 条 节 线 与 测 量 杆 位 移 方 向 平 行 度 误 差 引 起 的 作 3齿
用 误 差
百分 表 由 轮 模 数 采 用 m= 5 1mm. 轴 齿 轮 齿 数 为 O1 9 5 Z 2 , 轮 断 数 为 Z 10, 心 齿 轮 齿 数 Z 1 关 键 零 件 =B过 =2 中 =2
测 杆 的 材 质 选 崩 9 r 8 提 高 r测 母 杆 肯 条 抗 冲 击 强 度 , Cl ,
△  ̄x g Co ( = t. ax s Ⅱ
27 3 J . 9 xm
) o0  ̄ g 0 o ( 0 — = 8 t2  ̄ s 2 0 0 1
) =
改 善 铡 杆 热 处 理 能 . 条 硬 度 适 宜 , 高 整 机 工作 的 口 齿 提 丁
计 合 理 性 及 制 造 霜 量 勾 保 证 的 奉 文 着 重 分 析 计 量 器 具 性 能 和 质 的 棱 心 问 题 — — 精 度 从 理 隆 上 预 测 百 分 表
工 作 的 可 靠 度 下 面 以 0 10毫 米 百 分 表 为 例 进 行 分 —0 析 计 算
三 、 要 结 构 及 工 作 原 理 主
轴 齿 机 芯 改 冉 消 除 齿 轮 间 隙 装 置 , 减 少 同 程 误 差 “ 大 量 再 分 表 由 测 昔 杆 的 直 线 位 移 , 过 齿 条 、 轮 通 齿
Hale Waihona Puke 环 节 的 醴 差 影 响 传 动 机 构 精 度 为 最 主 要 因 素 ,其 次 是 轮
片—— 中心齿 轮环 节 的误 差影 响 。 I ) 量 杆 齿 距 误 差 引起 的 作 用 误 差 1测 △ _△ e o : . c 0 9 o 2  ̄8 1 0 C s 0= A6x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