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 01 绪论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 绪论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   绪论

论约20年,它、进化论及1866年孟德尔确立
的遗传学一起,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同
时也孕育细胞学的产生。细胞学说也可以认为
是两者的“基石”。
19
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1、原生质理论的提出 • 19世纪30年代后发现活细胞并不是空的而是 充满粘稠的液体。 • F. Dujardin(1835)将之称为 “sarcode”; • JE. Purkinje(1839)和von Mohl (1846)首次将动物、植物细胞的内含物称 作原生质“protoplasm” 。 • Max Schultze(1861)提出原生质理论,认 为有机体的组织单位是一小团原生质,这种物 质在一般机体中是相似的。 • 如今“原生质”一词已从生物学文献中消失了, 但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Schwann提出了“细胞学说”(Cell Theory) ; 1839年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 微研究”。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物。
• 二人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著名的细胞学 说。
• 1855 德国人R. Virchow 提出“一切细胞来源于 细胞”(omnis cellula e cellula)的著名论断; 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学说。
• 1830s消色差显微镜出现,人们才对细胞的结构 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
• 1831年Robert. Brown在兰科植物和其它几 种植物表皮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
• 1836年GG. Valentin在动物神经细胞中发现 了细胞核与核仁。这些工作对于细胞学说的诞生 具有重要意义。
15
• 通常认为施莱登(MJ. Schleiden)和施旺(T. Schwann)正式提出了细胞学说。

医学细胞生物学-绪论

医学细胞生物学-绪论
细胞只能通过分裂的方式来自于 已存在的细胞
整理课件
1855年R. Virchow提出“一切细胞 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进一步完 善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创立的意义: 推动作用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整理课件
第二阶段:
细胞生物学经典发展时期(1855~1900)
细胞的固定和染色技术,显微镜的进一 步改善,发现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分裂 活动以及各种细胞器。
学说 1961年,M.Nirenberg和Mathaei从核糖核酸实验获
得的结果,确定了每一种氨基酸的“密码”
整理课件
1952年RE. Franklin拍摄到清晰的DNA晶体的X衍射照片。 1953年她认为DNA是一种对称结构,可能是螺旋。
整理课件
1953年, 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 模型。与Wilkins分享1962 年诺贝尔生理学 与医学奖 。
最小的细胞:
支原体 0.1-0.3um
大多数细胞:
4-10um
整理课件
问题三:我们拥有多少个细胞?
整理课件
成年人1.8×1016 新生儿:2×1012 细胞数目的增加是依靠细胞的繁殖,各
种细胞繁殖能力不同,如红细胞120天全 部更新一遍,神经细胞,终生不再繁殖, 肝、肾细胞,损伤后可再生,人的细胞 数经常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整理课件
三、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
理论 实践
整理课件
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理 论基础之一
细胞培养
细胞杂交
染色体技术
基因治疗
整理课件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发展相互影 响,相互促进。
整理课件
细胞生物学的热点
整理课件
基因工程

01细胞生物学第一章 绪论

01细胞生物学第一章 绪论

•1983年, KB. Mullis发 明PCR仪, 于1993 年 获诺贝尔化 学奖。
•1990年,美国国会正式批准的“人类基因组计 划” (Human Genome Project)。
- 我国于1993年加入该计划,承担其中1%的任 务,即人类 3号染色体短臂上约30Mb的测序任 务。
- 2000年6月28日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完成。
3.细胞生物学 王德耀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出版 4.细胞生物学 翟中和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出版 5.细胞生物学(第二版) 汪堃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6.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第二版) 刘鼎新 北医、协和医大联合 出版社1997年05月出版 7.细胞生物学实验(第二版) 杨汉民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07月出版 8.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ition, Bruce Alberts et al., 2002 9.Molecular Cell Biology 4th Edition, Harvey Lodish et al., 1999 10.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3rd Gerald Karp, 2002 11.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版)杨抚华 科学出版社。2011
• 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枯竭指日可待,替代能源 的开发涉及国家安全。
• 全球生物质能的储量为18000亿吨,相当于640亿 吨石油。开发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发电、生 物氢等,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能源战略。
• 植物光合作用机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人工光解 水产生的氢气将成为继化石燃料之后主要的能源。
六、生物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 • 生物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 转基因动植物可能对野生资源造成破坏。 • 生物工程武器将改变战争的方式与后果。 • 生物恐怖的防范必须重视。 • 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日趋严重。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_绪论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_绪论

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子显微镜与超薄切片技术结合, 产生了细胞超微结构学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生化技术与细胞学相互渗透 20世纪70年代,分子生物学概念与技术的引入 80年代以来,细胞生物学主流为细胞的分子生物学 90年代后期,纳米生物学兴起
四、分子细胞生物学时期 (1944年-)
免疫细胞化学
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抗体同特定抗原专一 结合,对抗原进行定位测定的技术。
如果将抗体结合上标记物,再与组织中的抗 原发生反应,即可在光镜或电镜下显示出该 抗原存在于组织中的部位。
常用的标记物有荧光素和酶。
荧光素标记的称为免疫荧光法
酶标记的称为酶标免疫法
显微光谱分析技术
细胞中有一些成分具有特定的吸收光谱,核酸、 蛋白质、细胞色素、维生素等都有自己特征性的 吸收曲线。例如,核酸的吸收波长为260nm,而 蛋白质的则为280nm。根据细胞成分所具有的这 种特性,可利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某些成分进行 定位、定性,甚至定量测定
细胞电泳:在一定PH值下细胞表面带有净的正或 负电荷,能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泳动的现象 称为细胞电泳。引起细胞电泳的电位值称为ξ电 位。各种细胞或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同种细胞电 荷量有所不同,故在一定的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不 同,因此可用来分离不同种类的细胞。在恒定的 电场条件下,同种细胞的电泳速度相当稳定,因 而可通过测定电泳速度来推算出细胞的ξ电位。 ξ电位常因细胞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而异,因此 在诊断疾病上有一定价值。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_绪论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 –该学科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要领域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细胞的发现 –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 –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 –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该学科主要学术组织、刊物与教科书

【重庆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第一章-绪论

【重庆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第一章-绪论

5 细胞分化及调控 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为完 整个体的问题。(细胞全能性,克隆技术) 6 细胞衰老、凋亡及寿命问题。 7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8 细胞工程 改造利用细胞的技术。生物技术 是信息社会的四大技术之一,而细胞工程又 是生物技术的一大领域。目前已利用该技术 取得了重大成就(培育新品种,单克隆抗体 等),所谓21世纪是生物学时代,将主要体 现在细胞工程方面。
三、细胞学的诞生(细胞学的经典时期和实验细胞学时期) 1 原生质理论的提出 2 关于细胞分裂的研究 3 重要细胞器的发现 4 遗传学方面的成就
1)原生质理论的提出
1835年,杜雅丁(E.Dujardin)发现了动物细胞中的粘 液质,并称其为“肉样质”(sarcode);
1839年,蒲肯野(Purkinje)发现了植物细胞中的物质, 称为“原生质”(protoplasm);
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
亡”、“细胞分化”、“肿瘤生物学”、 “干细胞”等。
细胞生物学学科(2006年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基础性学科, 它主要研究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生命现象、规 律和机制。当今细胞生物学主要以功能或机理性问 题研究为主导,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在分子、 细胞甚至在个体水平上,揭示与细胞活动有关的各 种奥秘。 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资助范围是:细胞 与亚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增殖与生长、细胞分化、 细胞衰老、细胞死亡(包括凋亡)、细胞迁移、细 胞外基质与胞间通讯、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与组织 工程、细胞间相互作用、物质运输(穿膜运输与膜 泡运输)、细胞学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等。
物质的吸收与分泌、合成与分解、增殖与分化、 衰老与死亡、信息传递与转导以及遗传与变异等 等。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与调控 是目前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在细 胞和分子水平相结合的最活跃领域。 2 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 膜及细胞器的结构与 功能问题(“膜学”)。 3 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 胞质骨架、核骨架的装 配调节问题和对细胞行使多种功能的重要性。 4 细胞增殖及调控 、细胞控制生物生长和发育 的机理是研究癌变发生和逆转的重要途径。

细胞生物学-1绪论

细胞生物学-1绪论
容 • 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3)
• 细胞衰老与凋亡(3)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要求
•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 现状、学科体系的产生和发展、细胞生物 学的重要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研究现状
当前生命科学的基本特点与标志 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和现状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 细胞基本知识概要(2)
•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4)
课 •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6) 程 •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6) 的 • 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6) 主 •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4) 要 • 细胞核与染色体(3) 讲 • 核糖体(2) 授 • 细胞骨架(4) 内 •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3)
相互汇融 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基因组学
生态学 其 他 兄 弟 学 科 蛋白质组学
均须从细胞水平上来阐明各自研究领域中生命现象的机理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生理学
细胞化学 (Cytochemistry)
细胞遗传学 (Cytogenetics)
细胞生理学 (Cytophysiology)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脱离开细胞,现代生物学的所有 分支学科都将失去意义 !
• 2、有机小分子形成大量有机大分子; • 3、有机大分子演化为具生命形式的多分子体系; • 4、约在38亿年前,多分子体系演变成原始生命,
这之前称为生命的化学进化(chemical evolution) 阶段。
从分子到细胞的进化
构成生物体的所有细胞
共同的祖先细胞进化而成
经过漫长的过程,逐渐进化成真核细胞及多细胞生物;
动、植物杂交—最活跃的领域; 单克隆抗体技术—最成功的范例;

医学细胞生物学01 第一章 绪论

医学细胞生物学01 第一章 绪论

1983 年 , 美 国 人 K.B.Mullis发明PCR仪, 于 1993 年 获 诺 贝 尔 化 学 奖 。 1988 年 美 国 Cetus公司获PCR技术 专 利 , 1990 年 其 诊 断 试剂盒和仪器的销售额 达2600万美元。
研究内容-----(三个水平) 细胞水平(显微水平)----光学显微镜技术 亚细胞水平(亚显微水平)----电子显微镜技术 分子水平----生物物理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研究方式
从细胞的表型特征入手,探索隐藏在其背后 的分子机制。
从基因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入手,了解其 对细胞功能或行为的影响,因此细胞生物学也 被称为细胞分子生物学或分子细胞生物学。
四、亚显微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形成阶段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时期
1933年:RusKa制造第一台透射电镜
1940年,美、德制造出分辨力为0.2nm的商品电镜。
TEM
( 扫描电பைடு நூலகம்)
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细胞的形态学研究深入到亚显微 水平。
➢ 发现了过去在光镜下看不到的细胞器,如内质网、 溶酶体等。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分支
细胞社会学 膜生物学 细胞生理学 细胞遗传学
细胞生物学的新兴领域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细胞组学
二、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
➢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和基础学科。 ➢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之一以及最为
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第二节 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概述
一、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概念: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来 研究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 第一章 绪论

细胞生物学 第一章 绪论

一、细胞的基本共性
2、细胞是有机体代谢与功能 的基本单位
• 在有机体一切代谢活动与 执行功能的过程中,都是 以细胞作为基本的独立单 位完成的。
• 比如:唾液腺分泌唾液, 是以单个唾液腺细胞作为 基本单位分泌的。
一、细胞的基本共性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 的基础
• 一切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 都是依靠细胞的分裂、分 化、迁移和凋亡来实现的。
functional singlechromosome yeast(人工 创建功能性 单条染色体 酵母菌)
邵洋洋 • 2007.9-2011.6:烟台大学生命科
学专业,学士 • 2011.9-2017.11:中科院上海植
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微生物学 专业,博士 • 2018.02-至今:中科院上海植物 生理生态研究所,博士后
化学进化
形成了原始细胞:生命的起源
生物演化
缤纷的生命世界
§2 细胞的同一性与多样性
• 并以细胞为中心,结合生物学其他领域,发展起来 一些新的学科,如: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细 胞化学等。
§1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
四、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 1933年德国科学家鲁斯卡(Ruska) 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 微镜。
•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利用 电镜观察细胞的各种超微结构。
§1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
三、从经典细胞学到实验细胞学时期 • 细胞学说的建立把生物学家的注意力引向细胞,有力
地推动了对细胞的研究。 • 19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最后25年是对细胞研究的繁荣时
期,相继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细胞结构和细胞活动现象。 如: s 提出了“原生质理论”; s 发现了细胞分裂的主要类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s 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细胞器:比如中心体、线粒体、高 尔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 论
1. 2. 3.
显微水平(细胞整体水平) 亚显微水平(亚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
第一章 三 、 细 胞 生 物 学 的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绪 论

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 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 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及其调控 细胞起源与进化 细胞工程
第一章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细胞生物学是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对细胞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是当代 细胞生物学研究发展的趋势。 2、细胞学说是关于()的学说,由()和()提出,在 1858年()对其进行了完善。细胞学 说对()和()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概括,解决了生命的()问题。 3、当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是()()(),我国的细胞生物学发展策略是在 2020年左右(在某些重要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在细胞生物学发展史上有两个著名的细胞图,一个是 1925年由_细胞学家魏尔逊(Wilson) 绘制的,另一个是1961年由布拉舍(J· Brachet)绘制的. 二、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 2、细胞学说 三、选择题 首先把细胞中的物质称为原生质的是() A、J.Pukinje B、E.Dujardin C、R. Hooke D、W.Flemming 四、简答题 1、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 2、从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分析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为什么解决生命科学的问题不能仅靠分子生物学而要靠细胞生物学? 4、查阅资料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为《细胞生物学》(第四版),率先提出
这一概念。
细胞的研究历程 1. 1831 英国人Robert Brown 发现植物细胞核。 2. 1832 比利时人C. J. Dumortier 观察了藻类的细胞分裂,并认为细胞来源于原来存在的 细胞。 3. 1835 德国人H. von Molh 仔细观察了植物的细胞分裂,认为是植物的根和芽尖极易观察 到的现象。 4. 1835 法国人F. Dujardin 观察动物活细胞时发现“肉样质”(Sarcode)。 5. 1839 捷克人J. E. Pukinye 用protoplasm这一术语描述细胞物质,“Protoplast”为神 学用语,指人类始祖亚当。 6. 1841 波兰人R. Remak发现鸡胚血细胞的直接分裂(无丝分裂)。 7. 1846 德国人H. von Mohl研究了植物原生质,发表了“identifies protoplasm as the substance of cells”。 8. 1848 德国人W. Hofmeister 描绘了鸭跖草Tradescantia的花粉母细胞,明确的体现出染 色体,但他没有认识到之一重要性,40年后德国人H. von Waldeyer因这一结构可被碱性染料着色 而定名为Chromosome。 9. 1861 德国人M. Shultze 认为动物细胞内的肉样质和植物体内的原生质具有同样的意义。 他给细胞的定义是:“the cell is an accumulation of living substance or protoplasm definitely delimited in space and possessing a cell membrane and nucleus。” 10. 1864 德国人Max Schultze 观察了植物的胞间连丝。 11. 1865 德国人J. von Suchs 发现叶绿体。 12. 1866 奥地利人G. Mendel 发表了对豌豆的杂交试验结果,提出遗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 合规律。 13. 1868 英国人T. H. Huxley 在爱丁堡作题为“生命的物质基础”(the physical basis of life)的演讲报告时首次把原生质的概念介绍给了英国公众。 14. 1869 瑞士人F. Miescher 从脓细胞中分离出核酸。 15. 1876 德国人O.Hertwig发现海胆的受精现象,其论文题目为“observe the fertilization of a sea urchin egg”。 16. 1879 德国人W. Flemming观察了蝾螈细胞的有丝分裂,于1882年提出了mitosis 这一术 语。后来德国人E. Strasburger(1876-80)在植物细胞中发现有丝分裂,认为有丝分裂的实质是核 内丝状物(染色体)的形成及其向两个子细胞的平均分配,动植物的受精实质上是父本和母本配子 核的融合,并于1984提出了Prophase和Metaphase的概念。 17. 1882 德国人E. Strasburger 提出细胞质(cytoplasm)和核质(nucleoplasm)的概念。核 质(nuclear material):由单一密闭环状DNA分子反复回旋卷曲盘绕组成的松散网状结构。集中
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
第一章
四 、 细 胞 生 物 学 的 重 点 研 究 领 域 与 趋 势
绪 论
3.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P12


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深刻性
将细胞整体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 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机地整合起来,以动态 的观点来考察细胞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全面深入地解读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绪 论
细胞学说将细胞的知识以及它与有机体的关
系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上升到了具有普遍意
义的理论高度。这一学说的提出解决了生命
的同一性问题,使对有机的有生命的自然产
物的研究获得了巩固的基础。
第一章 七 、 细 胞 生 物 学 的 发 展 简 史
绪 论
3. 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原生质理论的提出


细胞分裂的研究
第一章 七 、 细 胞 生 物 学 的 发 展 简 史 1. 细胞的发现 1665年-1830s
绪 论
In 1665
Hooke之后的160多年,对于细胞
的研究都没有实质性进展。
第一章 七 、 细 胞 生 物 学 的 发 展 简 史
2.

绪 论
细胞学说的建立 1838-1839 1858
施莱登——1838 年发表“植物发生论” ,认为无 论怎样复杂的植物都由形形色色的细胞构成。 施旺——1838年提出了“细胞学说”(Cell The第八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一章
绪论
一 、 什 么 是 细 胞 生 物 学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细胞相关的知识的 一门学科
二 、 细 胞 生 物 学 的 研 究 层 次 ( 研 究 水 平 )
第一章
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
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
“自己的”生命 , 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
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第一章 七 、 细 胞 生 物 学 的 发 展 简 史 2. 细胞学说的建立 1838-1839 1858 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人物:
这个术语;1839年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结构和生长
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魏尔肖——1858年提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并 且他还提出一切病理表现都是基于细胞的损伤。
第一章 七 、 细 胞 生 物 学 的 发 展 简 史
绪 论
2. 细胞学说的建立 1838-1839 1858
当时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综合性 深刻性与综合性是当代细胞生物学及其进一 步发展的特点。
第一章 五 、 学 习 细 胞 生 物 学 的 意 义
绪 论
细胞的知识是各生物学科的共同基础知识 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的基础 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
生态学
④城市生态学与经济生态学将迅速发展; ⑤生态工程与生态技术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G.空间生命科学 空间环境向生命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1世纪人类的空间活动将要离开地球附近,探索月球及其他太阳系的大体。这就要求 人在地球外各种环境中能长期地生活和工作,首先是在,长期空间飞行器中航行,月球站以 及火星或火卫站等,空间医学必须有重大突破,解决长期在地外空间所遇到的宇航员骨质疏 松,肌肉萎缩和兔疫功能变化等生理学难题,同时,与开拓大疆相关联的是受控生态系统, 创造一个不需要外界补给,而使人们能在其中长期生活的环境。这些问题有希望在21世纪 20一30年代解决,其中空间生理学问题有可能利用中医和中药的方法取得某些重大突破。 地球外层空间为研究重力生物学提供了理想的条件,重力条件对各种层次结构生物的影 响仍然是21世纪重力生物学的主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将集中于细胞,绿色植物,一些微生 物和小动物。特别是重力环境对哺乳动物细胞形态、结构、变异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是一个 热点。重力生物学的学术意义在于揭示重力效应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自然科学的基 本问题;另一方面,重力生物学的成果将是空间制药及空间生态系统等应用领域的基础,重 力生物学的学术和应用都是下个世纪的重要课题,可望在21世纪20-30年代取得突破性的 进展。 地外生物探索是生命起源的重大课题,其中地球以外的智能生物探索是一个长期的 课题。地 球上的人类正在向外层空间发射电波和接收讯号。外星人与地球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学 术和技术差距不仅是一种危险,也是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问题,将被持续地研究下去。 2. 08. 5 21世纪初生命科学最有可能突破的领域 ①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遗传密码)将在10一15年测定完毕,为全部遗传信息的破译 奠定基础。 ②与生命活动有关的重要基因与重要疾病有关的基因将被陆续发现,其中特别引人注目 的是控制记忆与行为的基因、控制衰老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控制细胞增殖的系列基因、 胚胎发育多层次网络调节基因。新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发现与其生物学功能的释明将大大 提高对生命本质的了解。 ③人与动物的高级生命活动:感知、思维、记忆、行为与感情的发生与活动机制在脑科 学研究突破的基础上,有更深的认识。 ④癌症的治疗将有全面的突破,爱滋病的防治得到控制。 ⑤在阐明地球上原始生命起源的基础上,人类还可能在实验室合成生命体,这种生命体 应具有原始细胞的基本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