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章节提要和思维导图第一章 绪论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从生物圈生命活动生命系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观察细组成元素:主要由C 、H 、O 、N 、P 等元素组成,也是大分子化合物。

种类: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少量在叶绿体和线粒体核酸功能:细胞内携带的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遗传信息的携胸腺(T) 细胞的原核细胞1细胞组成细胞的元素:C 、H 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10%,干重的50%以上,是细胞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组成元素:主要由C 、H 、O 、N 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S 、Fe 等和一个羧基(-COOH)依据是R 基(形成过程:(1)脱水缩合:生命活动的主细胞中的组成元素:C 、H 、O细胞固醇:胆固醇-组成生物膜成分,促进脂质在血液中运输;性激素-促进人和细胞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蛋白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生物膜的功能:1)细胞膜保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细胞核膜:两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即呈极细丝状的染色体,由DNA分析:以上失水和吸水属于渗透作用,渗透作用是小分子物质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方向进行的扩散作细胞核—细胞高尔基体:囊状结构,能形成囊泡,细胞细细胞物质跨膜生物膜的物质细胞的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洋葱表皮细胞放在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分离出主动由高浓度到由低浓度到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降低化学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2丙酮酸+[H]+少量能量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2O6CO2+[H]+少量能量CO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H]+O2H2O+大量能量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细胞的能量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完整word版)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完整word版)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生物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基本特征 说明SARS 病毒 非细胞生物 侵入肺细胞 繁殖 病毒要在活细胞中繁殖草履虫单细胞生物运动与分裂运动与繁殖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衣藻、酵母菌等)人 多细胞 生殖发育繁殖生长发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人多细胞免疫应激性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较大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生物类群细菌、蓝藻、支原体真菌、植物、动物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细胞生物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新

细胞生物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新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 2. 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 3. 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 4.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5. 细胞分化及其调控 6. 细胞的衰老与调亡 7.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
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
漂究热点
疾病(diseases):
癌症(cancer) 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传 染 病 (infectious disease) :
(Hepatitis)
领域(fields):
爱 滋 病 (AIDS)
中心法则
1960 E.Jacob & J.Monod
操纵子学说
1961 P.Mitchell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的化学渗透学说
1968 M.W.Ninrenberg
遗传密码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1970 Y.Stanier
提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新的分裂概念
1971 H.M.Temin
阐明原癌基因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The microscope used by Robert Hooke and the honeycomb-like network of “cell” he drawed in 1665
Cell theory has three basic tenets
1. All organisms are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cells.
1972 S.J.Singer & G.L.Nincolson 创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974 A.L.Olins & D.E.Olins

高一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第一章

高一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第一章
A.T2噬菌体和硝化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 也属于个体层次
B.T2噬菌体和硝化细菌都能通过有氧呼 吸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C.硝化细菌和水绵都具有双层膜的细胞 器且都能合成有机物
DD构 噬.[,菌TT2不体噬2噬具是菌菌有一体体生种是、命D一作N系硝种为A统病D化遗N的毒细传A任,病菌物何不毒和质层具,水次有不绵,细具都A胞有错以结细误构D胞;N,结TA2
4
3.(2018·黑龙江省大庆十中质检)下列关于 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需要将视 野适当调暗,以便于观察
B.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需要先调节镜头 上移,以免损坏玻片标本
C.低倍镜下用粗准焦螺旋调焦,高倍镜下 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D.通常低倍镜观察后还要进行高倍镜观察 A [未经,染因色为的高动物倍细镜胞下色物泽像较清浅晰,度需更在高较暗的
必修一思维导图
走近细胞

组成细胞的
子 分子

细胞的基本 结构

细胞的物质输入
胞 和输出
细胞的能量供应 和利用
1
走 进 细 胞
从 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胞 到 生 物 细圈胞
的统
一性
生命 细胞、组织、 系的本次细。生细单,细胞活胞细统基层1、胞是在就菌病生生活能)毒物物细完既器个群统虽(体胞成属官体落、然结中各于草、、、生没构。种细履系种生物有虫和生胞2统群态圈细、,功命层、 、 系胞单能 活 次变结细的 动 又形构胞基 。 属虫,生本 于,3但、物单 个蓝必多单位 体藻须细个 胞层生次物需多要样多性个:细有胞无共以同核协膜作为,界完成 真 和生病物核原毒没命不有活原属系动限色统胞核于统。一的质体:生层性细(。细命次:胞包菌系。都核括(统一有。核杆的定原 糖细,各 区核 体胞球个 域膜没 ),层 内,有 ,螺次 ,染细旋、 同)植 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高清大图可以放大)(2021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高清大图可以放大)(2021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一、绪论1. 生物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2. 生物学的分支学科3. 生物学的科学方法二、细胞的分子组成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 细胞膜的组成与功能3. 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器4.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三、细胞的代谢1. 细胞呼吸2. 糖酵解3. 三羧酸循环4. 电子传递链与氧化磷酸化5. 光合作用6. 碳循环与能量流动四、细胞的生命周期1. 细胞分裂2. 细胞周期3. 细胞分化与发育4. 细胞衰老与死亡五、遗传信息的传递1. DNA的结构与功能2.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3. 基因突变与进化4. 中心法则与遗传信息的复制六、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2. 生物的进化历程3. 物种的形成与灭绝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七、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3. 生物群落与生态位4. 生态平衡与人类活动八、人类健康与生物技术1. 生物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2.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3.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 生物技术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九、生物伦理与可持续发展1.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2.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3.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 生物伦理与人类福祉5. 生物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一、绪论1. 生物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相互关系。

2. 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生物学包括多个分支学科,如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等。

3. 生物学的科学方法生物学研究采用实验、观察、比较等方法,以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二、细胞的分子组成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自我复制、代谢、遗传等功能。

2. 细胞膜的组成与功能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等功能。

3. 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器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的液态环境,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具特定功能。

高一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第一章

高一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第一章
• D [原子、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A错误;病毒不属于 生命系统的层次,但是病毒是生物,B错误;池塘里的鱼有很多 种,不属于同一个种群。C错误;一间屋子里的全部蟑螂包含多 种蟑螂,不属于同一个种群,D正. 确。]
2.(2018·陕西省黄陵中学开学考)下列关于 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和 核酸构成 B.病毒不能独立地进行新陈代谢 C.病毒的生命活动必须在寄主细胞中进 行 D.在培养SARS病毒时,可在含有一定量 有 • D部机的[病遗营毒传的物养结质物构组非成质常,的简A正单培确,;养没病有基毒细不胞上能结独培构立,养进仅行由新蛋陈白代质谢外,壳只和有内
一种细胞器,而核糖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C错误;硝化细菌和
水绵都有细胞结构,只要有细胞结构就同时含有DNA和RNA,以DNA
为遗传物质,T2噬菌体是DNA类的病毒,也是以DNA为遗传物质,D正
确。]
.
6.(2017·陕西省西安市一模)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镜 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 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
→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
10倍
D.若乙图中铺满视野共160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增加4倍,
视野中细胞约10个
.
• D [①②表示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 ③④表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 玻片之间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丙细胞体积大,视 野中细胞数目少,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应选用甲 中②③⑤组合,A错误;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故要先把观 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 转换器→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B错误;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 大为原来的100倍,C错误;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直径放大 倍数而不是面积放大,物镜增加4倍,物像面积放大了16 倍,故看到的细胞个数=160×1/16=10(个),D正确。]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PPT课件
Ⅶ.生物系统学 10%
- 结构和功能; 主要类群中典型生物之间的演化和生态的关系
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生物科学中细胞生物学的地位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生态学
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细胞的基本概念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Ⅱ.植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
15% - 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 * 水分、矿物质和同化物的运输 * 生长和发育 * 生殖(包括蕨类和苔藓)
Ⅲ.动物解剖和生理 (重点是脊椎动物) 15%
- 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消化和营养 * 呼吸作用 * 血液循环 * 排泄调节(神经的和激素的) * 生殖和发育 * 免疫 * 皮肤及其衍生物 * 运动器官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结构装置 和基因表达的比较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
特征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膜
有(多功能性)

核膜


染色体
由一个环状 DNA 分子构成的单个染色 2 个染色体以上,染色体由线状 DNA 与蛋白质组成

完整版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完整版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走进细胞第一章生命动离不生从开物圈细细到胞胞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走统生命系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动物和人)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个体:进层的结构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细次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胞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低倍镜的视野大胞)大),镜头较短(长细观察物镜放大倍数小(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使用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移动方向相反(装片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类别原核细多细胞的细胞大小较大较小胞与真统样性和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细胞核核细胞一性仁,无染色体仁和染色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有核糖体细胞质叶绿体和液泡细菌、蓝藻、支原体真菌、植物、动物生物类群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细胞学说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4.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二章;Mo、Zn、B等(微量元素);基本元素C;H、O、N、P、S、K、Ca、Mg(大量元素)Fe、Mn、Cu、组成细胞的元素:C、H)、、C、H、N(C、O、N 活(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依次为:O细胞中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物—水(活细胞中含量最多)、无机盐;有机物—蛋白质(干细胞中含量最多)元素和、核酸、糖类和脂质化合物检测蛋白质、还原性糖和脂肪: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反应;斐林试剂+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砖红色沉淀脂肪→红色苏丹III染液+脂肪→橘黄色;苏丹IV染液+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10%,干重的50%以上,是细胞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
一、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

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为出发点,探索生命活动基本规律,阐明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课题归纳起来包括3个根本性的问题:
1.基因组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
2.基因表达的产物是如何逐级组装成能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这种自组装过程的调控顺序与调控机制是什么?
3.基因及其表达的产物,特别是各种信号分子与活性因子,是如何调节诸如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等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的?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
2、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3、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
4、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
5、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6、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
7、细胞凋亡
8、细胞衰老
9、细胞工程
10、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第二节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生物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形态描述生物学时期,19世纪以前;
2.实验生物学时期,20世纪前半世纪;
3.精细定性与定量的现代生物学时期,20世纪50-60年代至今。

二、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1. 细胞的发现
英国学者胡克,1665年第一次描述植物细胞的构造。

荷兰学者列文虎克观察了动植物活细胞与原生动物
2. 细胞学说的建立其意义
Matthias Jacob Schleiden(1804~1881),德国植物学教授,1838年发表“植物发生论”(Beitr?ge zur Phytogenesis),认为无论怎样复杂的植物都有形形色色的细胞构成。

Theodor Schwann(1810~1882),德国解剖学教授,一开始就研究Schleiden的细胞形成学说,并于1838年提出了“细胞学说”(Cell Theory)这个术语;1939年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Schwann提出:有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1855 德国人R. Virchow 提出“一切细胞来源于细胞”(omnis cellula e cellula)的著名论断;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学说。

把细胞作为生命的一般单位,以及作为动植物界生命现象的共同基础的这种概念立即受到了普遍的接受。

恩格斯将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
细胞学说内容:
1)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3. 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1)原生质理论的提出
2)细胞分裂的研究
3)重要细胞器的发现
4. 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
1)细胞遗传学的发展
2)细胞生理学的研究
3)细胞化学
5. 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1)转基因技术
2)单克隆抗体技术
3)人类基因组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