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事故经过 Microsoft Word 文档
全国2011年11月较大以上事故汇总

全国2011年11月较大以上事故汇总2011-11-26311月26日20时30分,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横坡镇章联村路段,一辆大货车与对向行驶的一辆无牌摩托车相撞(司乘3人),造成3人死亡。
2011-11-26311月26日14时29分,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国道322线与冷竹公路交叉路口处,一辆客车与一辆三轮摩托车相撞,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
2011-11-25311月25日7时35分, 山西临汾市霍州煤电集团晋南公司杜家沟煤矿六采区皮带上山巷末端密闭内发生一起窒息事故,事故当班下井81人,安全升井78人,造成3人死亡。
2011-11-24711月24日3时左右,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石头街134号发生火灾,起火建筑为二层人字顶砖木结构居民住房,内有住户26户、80余人,过火面积约660平方米,造成7人死亡、2人失踪、2人轻伤。
2011-11-24411月24日10时左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境内八号农场东路段,一辆客车(蒙E25109)与另一辆客车(蒙E35170,核载35人、实载7人)相撞,造成4人死亡、16人受伤。
2011-11-24311月24日14时左右,重庆市永川区境内一辆货车碰撞路边行人,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2011-11-24311月24日21时20分许左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肇公路呼兰区二八镇路段,一辆小轿车与货车追尾相撞,造成3人死亡,货车逃匿。
2011-11-23411月23日13时20分,广西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公馆镇浪坡村委会大村一民宅发生一起加工私炮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1人受伤(其中9人危重、1人重伤)。
2011-11-23311月23日15时30分,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燕子乡采石场发生一起边坡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
2011-11-23511月23日7时40分,湖北省仙桃市境内沪渝高速978KM+850M处,一辆大客车(沪B18007,核载51人,实载45人)右后侧与同向行驶的大型半挂车(皖K30541、皖K3G58,核载21吨、实载30)左后侧发生刮擦,造成大客车上5人死亡,1人重伤。
11.15火灾事故

11.15火灾事故
2021年11月15日,中国新疆伊宁市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致使23人死亡,15人受伤。
这起灾难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
了深深的悲痛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下面,我将介绍事故的经过、原因以及对未来安全工作的启示。
事故经过:据报道,11月15日21时50分左右,该市胜
利路滨河市政站点一处6层商住楼突然起火。
由于楼内住户众多,火势迅速蔓延,消防队伍迅速赶来灭火并救人。
然而,由于火势太大,消防队员有些手忙脚乱,较晚才进行救援。
最终,23人死亡,15人受伤,另有46户家庭被迫撤离。
事故原因:据调查,该火灾的原因是燃气管道泄漏引发的。
据现场居民介绍,这个商住楼内的天然气管道分布在家庭内部,由个人购买放置。
然而,由于过去几年天然气安装和使用的监管不严,很多非法售卖燃气的商贩都可以在市场上轻松购买到劣质燃气设备,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泄漏,导致灾难。
对未来安全工作的启示:这起火灾事故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思考,表明我们需要加强安全监管,特别是在房屋租赁和出售领域。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燃气市场的管理,禁止私人在家里随意安装燃气管道。
此外,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也非常重要,全社会都应该理解并落实公共安全责任。
在总结这起事故之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未来不再发生类似的灾难。
希望能够尽快帮助受害者和家属渡过这个难关,并为灾区恢复和重建做出贡献。
【最新文档】仓库无灭火器整改案例-word范文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仓库无灭火器整改案例篇一:灭火器爆炸事故案例案例一1996 年, 南通市皋鑫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职工进行消防器材灭火演习时, 一只外挂式MF8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突然发生爆炸, 水站操作工张某头部受伤, 脑浆外溢, 视网膜充血, 经抢救无效死亡。
水站操作工马某, 送料工崔某受伤, 酿成悲剧。
当日下午时分人在演习场集中, 刘某讲解各种灭火器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结束后, 在场人员各自选择灭火器, 张某选择了一只干粉灭火器, 打开铅封, 拉动钢瓶提环, 该灭火器突然爆炸, 筒体抛高10多米后落在东北2.6, 气瓶飞落在筒体西南2M处。
按照有关规定, 干粉灭火器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并取用方便的地方, 避免高温和腐蚀严重的场合。
而该干粉灭火器惊期配置在湿度较高的水处理站地面上, 室内空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和碱。
干粉灭火器爆炸后的残物, 粉筒底与筒体结合部爆裂口呈锯凿形严重锈蚀, 用大拇指与食指捏压呈粉末状, 灭火器驱动气瓶完好, 尚有CO2余气, 干粉出粉管端的安全膜破裂, 喷粉管内无堵塞痕迹。
依据这架干粉灭火器配置的位置, 爆炸后的残物及其他物证和材料综合分析, 这起事故的发生, 是由于干粉灭火器粉筒底部严重锈蚀, 承压能力降低, 当张某打开铅封拉动钢瓶拉环时, CO2气体进人粉筒内, 气体压力超过筒体承受压力, 而引起物理性爆炸。
造成干粉灭火器粉筒严重锈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配置的位置不当又未采取防锈保护措施外, 还有对防火非重点部位灭火器的管理、消防器材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 尤其是消防器材配置后和演习前的检查等。
这起事故的发生, 正是由于使用单位忽视了检查这一重要的安全环节, 特别是在演习前, 只要组织者根据企业的有关规定对干粉灭火器略加检查, 就能很容易地发现这一导致事故发生的重大隐患。
“11.5”闪燃爆炸事故反思

“11.5”罐车闪爆着火事故现场示意图 A罐车
闪燃位置 3# 起火位置
北
鲁E71750
B罐车
新M13321
鲁E71628 距离5米 距离5米
D罐车
C罐车
2# 闪爆位置
1#
20时30分,联合站装油工王某某负责给a罐车装油。20 时55分,装油工姚某某站在鹤管阀门处开始给b罐车装油, 20时57分,姚某某发现b油罐前端突然有一道蓝色火焰窜向 装油罐口,罐口随即发生闪燃,装油工姚某某立即关闭了正
掉停止使用,甲方逐车验收合格后方可入站拉油。同时,所有
进站拉油车辆必须经装车台现场监督安全检查,验收签字后方
可进入装车台。
3、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修订完善装卸油操作规 程,并组织岗位员工认真学习、充分理解、严格执行,确保岗 位员工正确操作。
4、联合站必须加强员工HSE技能培训,强化应急处置方
法学习,有效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全员应急处置能力。
分说明某联合站没有深入有效开展动态危害识别,没有真正把
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提升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要务来抓,
致使操作规程有令不行、违章行为屡禁不止。
六、责任认定及处理
(一)某运输公司自行改装特种车辆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油气场所安
全埋下隐患,对此次事故发生负主要责任。 1、对运输公司通报批评,停产整顿,责令运输公司在 甲方HSE会议上做书面检查。 2、沉没危运车辆HSE风险抵押金10000元,事故损失由 运输公司全部承担。 3、责令运输公司对此次事故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2、专业主管部门职责落实不到位。作为危运车辆主管 部门调度室,对危运车辆没有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监管不到位, 对危运车辆加装驻车加热器这一致命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掌握。
爆破事故案例教育Microsoft Word 文档 (2)

案例一神农磷矿12·2特大爆破死亡责任事故(爆炸)事故经过:1987年12月1日下午4点,在本矿多年从事井巷开采的晓峰施工队5人﹙死亡者:李承厚﹑聂开神﹑易仁明。
重伤者:刘祖红。
轻伤者:聂开桃﹚从驻地920工区到该矿一期工程801平巷北头上中班,除渣后打炮。
5人上班后,先将作业面的渣除完,通过793溜井放运出去,并开始打炮眼,由于凿岩机故障,当班﹙夜0时下班﹚炮眼未打结束,待夜班送风后,将剩余的几个炮眼打完。
开始吹眼装药。
由于几人下班心切,想吃晚饭和休息,5人就开始违章作业。
除聂开桃扯着36伏照明灯照明外,其余4人都到作业面装炮,并点火。
手忙脚乱的4人因作业面有少量滴水和涌水,使点火受阻,他们就仗着人多边装边点和边切边点导火索,有的在一次点火败后,又用小刀开口点火,有的切口长达15厘米。
在感觉点火时间过长,人员撤离时,前面装点的炮已响,除跑在最前面拿照明灯的聂开桃脸上被飞石击伤,跑在第二的重伤者刘祖红和另三人全被炸倒在巷道内,而后点的炮此时不断的爆炸,此时是12月2日0点四十分。
轻伤的聂开桃飞奔从793行人溜井到下落平点顺斜井一直跑上920工区该队驻地,通知人员抢救,在跑过下落平点时上夜班的信挂工及电机车司机﹙二人﹚发现满身是血的聂开桃,问明了情况就及时报告了当班的安全员和调度员,马上组织抢救。
事故后果:当众人跑到事故现场,除刘祖红还知道疼痛,被急送远安县红星医院抢救外。
李承厚、聂开神、易开神、易仁明三人被当场炸死。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 1、五人安全意识不强,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一个工作面装炮不得超过两人,其余人员应退到安全地点,派人站岗,发出警戒信号。
”之规定,该队除一人牵灯照明外,其余四人都在工作面装炮。
2、作业面有滴水,且点炮人多,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在点炮过程中严禁边切边点、边装边点导火索。
而采取边切边点,延长了点火时间,造成人未撤离便发生爆炸。
间接原因:1、违反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在每次导火线三厘米处开切点火口,露出火药,一次导火线只准切一次”。
事故触目惊心,品质不容忽视Microsoft Word 文档

事故触目惊心,品质不容忽视安阳兴亚技术部:杜艳飞青岛境内高速上一旅游车引火自燃,导致41人遇难;温州出现动车追尾事故,35人遇难,210人受伤,一桩桩事件骇人听闻,人们为生命叹息,铁道部、公路局等多家单位也在认真分析原因,保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当然也不排除机车、汽车、运行设备的质量问题因素。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是一个发生在一家降落伞生产厂家真实的故事。
降落伞是一种用来保护跳伞者生命的装置,降落伞的质量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因为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闪失,否则付出的代价就是生命。
这家工厂主要生产降落伞,每生产出十个伞包时,就会有十位伞兵背着这十个伞包从试验塔上跳下,以检验伞包的质量是否合格。
由于伞包质量问题,每检验十个伞包就会摔死一个伞兵,看到这种情况,厂领导立即组织质量检验专家小组对每一道生产工序进行仔细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可是伞兵由于伞包质量问题而被摔死的事件还在发生。
厂领导为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杜绝伞质问题,并使企业生存下去,决定重金聘请新厂长来解决该问题。
没过多久,一名军人应聘了此职位。
新厂长到任后立即颁布了一条规定:所有生产伞包的工人在生产出伞包后都必须背着自己生产的伞包从试验塔上跳下来检验伞包的质量。
规定实施后,伞包的质量问题立刻消失了,至此以后这个企业的产品再没有发生质量问题,企业也由此不断地发展壮大。
这个故事向我们昭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证,而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高与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密不可分。
提高质量意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建立质量意识文化,并且提供配套的支持,需要每一名企业成员长期持久地坚持学习,一时的疏忽就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决不能认为质量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因为忽视质量问题,企业的生命将慢慢受到蚕食,长此以往,企业将被无情的市场淘汰。
因此,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才能永保旺盛的生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保证产品的质量呢?以下简单介绍几个方面:一、发挥领导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上海11.15火灾事故救援案例

5
事故及救援经过
15点27分 此时已经扩大警戒范围, 15点27分,此时已经扩大警戒范围,消防队员还在 此时从楼里救出十多人,被陆续拉上救护车, 此时从楼里救出十多人,被陆续拉上救护车,火势往 高层蔓延,此时已经过去将近一个小时, 高层蔓延,此时已经过去将近一个小时,只有左下的 水柱可以够到7楼左右, 水柱可以够到7楼左右,对于中高层的火势毫无办法 但此时的高楼灭火装备尚未到位。 。但此时的高楼灭火装备尚未到位。 15时50分 新民网记者在现场看见, 15时50分,新民网记者在现场看见,三架警用直升 机已经飞抵着火大楼的顶部, 机已经飞抵着火大楼的顶部,正在实施索降救援被困 在楼顶的居民。 在楼顶的居民。
6
事故及救援经过
7
事故及救援经过
15点31分 15点31分,一个小 时十五分钟过去后, 时十五分钟过去后, 才有了这一根水柱, 才有了这一根水柱, 一直到16 20分 16点 一直到16点20分,这 个方向都只有这一根 独苗。 独苗。
8
事故及救援经过
到了16点29分 到了16点29分,终 16 于有了三支水枪射向 高层。 高层。同时旁边一栋 楼的顶楼也有有两支 水柱射向着火大楼楼 顶。但已经无法阻止 火势的蔓延。 火势的蔓延。
3
事故及救援经过
4
事故及救援经过
14点38分 火势蔓延西面脚手架, 14点38分,火势蔓延西面脚手架,正是这片大火引 起很多爆裂声, 起很多爆裂声,彻底点燃了这栋楼 。 14点45分,继续往南面的建筑材料转移,黑烟包围 14点45分 继续往南面的建筑材料转移, 了明火。 了明火。 15点15分 整栋楼都已经燃烧了, 15点15分,整栋楼都已经燃烧了,但此时高层未有 脚手架的地方尚未燃烧。 脚手架的地方尚未燃烧。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11月发生的危化品事故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11月发生的危化品事故(一)国内事故浙江省开化县化肥厂华鑫分厂“11·5”中毒事故1997年11月5日,浙江省开化县化肥厂华鑫分厂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事发时,厂内正组织工人清理二硫化碳反应甑(zeng)内的积渣,由于甑内粉尘较大,现场工人采取向甑内洒水的办法降尘,由于水浸入渣中与残留的二硫化碳反应放出硫化氢气体,致使现场作业工人中毒。
吉林省松原石化“11·6”爆炸火灾事故2011年11月6日,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7人受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气体分馏装置脱乙烷塔顶回流罐由于硫化氢应力腐蚀造成筒体封头产生微裂纹,微裂纹不断扩展,致使罐体封头在焊缝附近热影响区发生微小破裂后进而整体断裂,罐内介质(乙烷与丙烷的液态混合物)大量泄漏,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后,遇明火发生闪爆,并引发火灾。
重庆市长寿县长风化工厂“11·7”泄漏爆炸事故2001年11月7日,重庆市长寿县重庆长风化工厂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0余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光化釜检修后恢复生产时,操作人员未按工艺要求操作,在温度偏低时加入过量光气,导致光气积聚过多。
当釜内温度升高后,光气与苯发生剧烈反应,釜内压力升高,导致尾气管破裂漏气,达到爆炸极限的苯蒸汽被静电引燃,发生爆炸。
中国石油吉化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经济损失6908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苯胺二车间硝基苯精制岗位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汽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
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产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失效,空气吸入系统形成爆炸性混合气,遇摩擦产生的静电,导致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起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5变换工段爆炸事故通报
2005年11月4日全厂计划停车检修,11月5日16:00开始组织系统开车。
19:00煤气臵换合格 O2含量0.4%,19:18开2#氢氮压缩机,19:20向变换工段送气,系统充压后开始升温。
20:20变换工段进口管道突然发生爆炸。
全厂紧急停车。
经初步调查,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半水煤气中氧含量严重超标。
一、事故经过:
1、造气车间: 19:30分造气班长杨天德接到调度通知开气柜出口洗气塔上水阀,随后问副操张凯是否知道是哪个阀门。
张凯说:“知道”。
杨天德便安排副操张凯和赵晓斌到洗气塔处进行操作。
操作完回来后,张凯先去向班长汇报,汇报后杨天德说:“阀门开错了,那是排污阀”,随即杨天德在纸上将阀门位臵向二人说明,而后张凯、赵晓斌二人重新回到气柜出口处二次进行操作。
操作完后约19:50分再次回到主控室向班长杨天德汇报,班长杨天德在听完汇报后,发现二人开的是气柜出口水封上水阀,立刻与张凯回到气柜出口水封处打开排污阀,关闭上水阀。
然后又把洗气塔上水阀打开,并对上水阀进行调整。
同时让卢宁波回去向调度汇
报。
在卢宁波未回到造气主控室时,在变换工段发生了爆炸。
2、净化车间:19:55分脱硫总控副操张红梅发现氧表有所波动,20:09发现罗茨风机进口压力抽成负压,将这一情况先后通知了调度陈志彬和一次脱硫现场主操杨瑞召。
陈志彬在得知罗茨风机抽负压这一情况后,电话告知造气卢宁波进行检查。
杨瑞召接到电话后对现场1#电除尘进口取样嘴打开进行检查,发现有压力,就告知张红梅正常,没有抽负压。
此时变换付操周平发现氧含量升高,通知现场分析工取样分析氧含量。
在取样分析和造气操作工检查尚未有结果时,20:20分净化车间变换工段就发生了爆炸(以上时间为调度电话录音和计算机记录时间)。
经查计算机历史趋势,19:56分氧含量开始波动,20:02分氧含量突涨,至20:03分氧表显示到顶,持续到20:13分氧含量下降至0.4%左右,之后逐渐趋于平稳。
二、原因分析:
经调查取证分析如下:
1、在系统开车过程中造气副操张凯到气柜出口水封处开错阀门,致使气柜出口形成水封,造成净化罗茨风机抽负压,空气由洗气塔水封槽窜入半水煤气总管,从而导致半水煤气中氧含量迅速升高,当氧含量严重超标的半水煤气送至净化车间变换工段后与其它气体形成低燃点的混合物,随即发生爆炸。
因此,造气车间副操张凯误操作造成氧含量严重超标是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半水煤气氧含量超标后,净化车间总控室一次脱硫岗位副操张红梅、变换岗位副操周平在氧表显示严重超标后未采取果断措施,是这起爆炸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净化车间一次脱硫岗位主操杨瑞召对主要的工艺指标控制未引起高度重视,是这起爆炸事故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4、生产科当班调度员陈志斌在当班期间未能及时发现氧含量超标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是这起爆炸事故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5、现场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低,操作能力较差是这起爆炸事故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6、造气、净化当班班长及车间当天开车分管负责人在开车过程中重视不够,是这起爆炸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
7、造气、净化车间主任、工艺副主任、公司包点干部及公司相关部室领导工作不到位,对岗位操作人员业务技术培训不够,是这起爆炸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
三、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罚:
根据《晋丰公司制度汇编》中《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中第五章第十七条规定本次事故定性如下:
1、本事故中一人受轻伤。
2、现场抢修组初步估计直接损失在30万元。
3、间接损失,根据化工部有关规定试车期间影响产量损失不予计算。
4、本次事故等级定为重大二事故。
5、按照《晋丰公司制度汇编》中《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第六章第二十六条及《晋丰安字(2005)16号》、《晋丰安字(2005)17号》文之规定,对本次事故的相关责任人按重大一事故作升级处罚,处罚如下:
(1)、造气副操张凯误操作是事故发生的直接责任者,在这起事故中负主要直接责任,罚款2500元。
(2)、造气副操赵晓斌协同张凯误操作是事故发生的直接责任者,在这起事故中负次要直接责任,罚款1200元。
(2)、造气副班长卢宁波负责气柜出口氧表监控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一定责任。
罚款1200元。
(3)、造气当班班长杨天德全面负责当班的安全生产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直接责任,罚款2500元。
(4)、造气车间技术员郭铁军具体负责造气车间工艺管理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相关管理责任;安全员冯培俊具体负责本车间安全管理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相关管理责任,各罚款1200元。
(5)、造气车间工艺副主任候永军全面负责本车间生产及工艺管理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直接管理责任,罚款2000元,行政记大过。
(6)、造气车间主任薛琦全面负责本车间管理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领导责任。
罚款1200元,行政记大过。
(7)、净化车间总控室一次脱硫岗位副操张红梅在发现氧
含量超标时未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在这起事故中负重要责任,罚款2500元。
(8)、净化车间总控室变换岗位副操周萍在发现氧含量超标时未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在这起事故中负重要责任。
罚款2500元。
(9)、净化车间一次脱硫工段主操杨瑞召负责当班一次脱硫工段主要操作任务,在这起事故中负重要责任,罚款2500元。
(10)、净化车间当班班长翟志恩直接负责当班净化车间的生产组织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直接责任,罚款2500元。
(11)、净化车间技术员牛志军具体负责本车间工艺管理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相关管理责任。
安全员宋健伟具体负责本车间安全管理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相关管理责任,各罚款1200元。
(12)、净化车间工艺副主任昝宝龙全面负责本车间生产及工艺管理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重要管理责任,罚款2000元,行政记大过。
(13)、净化车间主任高宏伟全面负责本车间管理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领导责任,罚款1200元,行政记大过。
(14)、生产科当班调度员陈志斌负责当班全厂生产的组织协调,在这起事故中负重要领导责任,罚款2000元。
(15)、生产科科长索升富负责全厂的生产和工艺管理,调度室主任申彦涛负责全厂的生产调度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领导责任,各罚款1200元,通报批评。
(16)、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兼安环科科长边书田具体负责全厂安全管理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相关管理责任,罚款1200元,通报批评。
(17)、生产技术部部长盛喜元全面负责生产技术部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相关管理责任,罚款1200元,通报批评。
(18)、试车期间造气车间包点干部张卫国在这起事故中负相关管理责任,罚款600元。
(19)、试车期间净化车间包点干部王斌乾在这起事故中负相关管理责任,罚款600元。
(20)、试车期间造气车间开车队人员,净化车间变换工段、一次脱硫工段开车队人员,开车队副队长,在此次事故中负一定责任,各罚款200元。
开车队队长在此次事故中负一定领导责任,罚款300元。
(21)、总经理助理景永峰主管全厂生产管理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主要管理责任,罚款2000元,通报批评。
(22)、总工程师岳续成主管全厂的安全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管理责任,罚款2000元,通报批评。
(23)、公司其他领导曹永坤、武进忠、亢树新、董湖水在这起事故中负相关领导责任,各罚款1300元。
(24)、总经理王建武全面负责公司工作,在这起事故中负领导责任,罚款1500元。
五、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各车间岗位操作人员要引以为戒,加强自身业务学习,
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流程、工艺原理和设备结构,并能正确操作。
2、出现氧含量高时,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生产科下发的<<关于下发厂控工艺指标的通知>>中氧含量指标的规定执行。
3、在开关阀门时,要求操作工首先思考3秒钟,判断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能进行操作。
4、仪表车间要确保各类仪表正常运行,在检修时必须与各车间联系办理检修票证。
岗位操作工在任何时间首先要相信仪表指示,并按照仪表的显示正确指导生产
5、为了系统的稳定运行,需增设以下配臵:
(1)、净化车间一次脱硫现场增加煤气风机入口就地压力表。
(2)、净化车间罗茨风机需增设气柜低联锁、报警。
(3)、氮氢压缩机需增设一入煤气总管压力低联锁、报警。
(4)、恢复电除尘半水煤气进口氧含量高联锁、报警。
(5)、在调度总机增设岗位与岗位之间录音记录设臵。
6、造气、净化车间及人力资源部要认真吸取此次事故教训,加强对岗位操作人员的现场操作技能培训。
7、其它车间、班组也要认真吸取此次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严格执行各项工艺指标和操作规程。
8、各车间应高度重视此次事故,并结合本车间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事故处理预案,并组织员工认真学习,确保在发生事故时岗位人员能够作出准确判断及时处理。
9、各单位应进一步完善特殊情况下的汇报制度。
10、各部室、各车间、各级生产管理责任者要层层把关,将工作抓严抓细。
200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