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体_集体行动和当代中国的环境议题_以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为例
番禺垃圾焚烧厂

番禺垃圾焚烧厂1. 简介番禺垃圾焚烧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是一座专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大型焚烧厂。
该焚烧厂是为了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难题而建立的,采用现代化的垃圾焚烧技术,能够将垃圾有效转化为能源。
2. 焚烧工艺番禺垃圾焚烧厂采用先进的垃圾焚烧工艺,这种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垃圾投放与分拣垃圾焚烧厂接收来自城市的生活垃圾,并对垃圾进行初步的分拣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处理。
2.2 垃圾破碎与干燥分拣后的垃圾进入破碎机,将垃圾进行破碎和粉碎,以便更好地焚烧。
接下来,垃圾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去除垃圾中的水分。
2.3 垃圾焚烧与能源回收干燥后的垃圾通过焚烧炉进行高温燃烧。
这种高温燃烧可以有效地将有害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并释放出热能。
这部分热能可以用于发电或供热,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2.4 烟气处理焚烧过程产生的烟气经过除尘设备进行洗涤和净化。
这样可以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环保性能番禺垃圾焚烧厂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它采用先进的治理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高效的除尘设备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尾气处理系统可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排放水进行严格处理,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此外,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也会经过处理,将有用的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这种垃圾焚烧厂在减少垃圾填埋量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利用垃圾资源。
4. 社会效益番禺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城市垃圾处理的难题,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效益:•减少垃圾填埋:焚烧厂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填埋量,缓解城市垃圾填埋难题;•能源回收利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可以用于发电或供热,带来经济效益;•环境保护:采用先进的治理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周边空气质量;•就业机会:焚烧厂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探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利弊(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

探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利弊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
近代各国相继建造焚烧炉,现今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近日,拟在番禺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计划激起了民众,媒体的讨论。
民众普遍不希望垃圾焚烧发电厂建在番禺。
下图是人们到有关部门抗议的图片资料。
那么,垃圾焚烧发电究竟是否如民众所想,百害而无一益呢?那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弊第一,垃圾焚烧会产生一种剧毒的物质——二噁英。
二噁英又称二氧杂芑,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
它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这类物质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它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恶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
设想如果真的建了这个垃圾焚烧厂,那么二噁英的产生是必然的。
到那时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就会充满它的身影,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十分大的危害第二,建造一个这样的焚烧厂耗资巨大,处理垃圾量却很少,我们的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广州正在兴建的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资6.3亿元人民币,日处理垃圾也只有1000吨,仅占目前广州垃圾总量的不足四分之一。
这样的焚烧量是远远不能解决城市垃圾的问题的。
第三,垃圾焚烧严重浪费垃圾内含资源。
一方面因为焚烧时必须混加助燃燃料,浪费能源,另一方面,把垃圾内的高值资源统统烧掉,也是个极大的浪费。
第四,建垃圾焚烧厂还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如此大的一个焚烧厂每日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非常可观的,可是目前全球的人不都在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全球变暖的速率而努力吗?我们难道还能若无其事地建这个焚烧厂吗?利垃圾焚烧处理迅速,节约土地资源,节约人力资源,易于大量不间断处理。
对比起土地填埋,焚烧法占地面积少,选址条件较易。
对比起堆肥法,焚烧法对地下水的污染较少,最终处置物较少。
但是,建焚烧厂害大于弊,这可是显然易见的。
对政府与媒体_公众的互动关系思考_以_番禺垃圾焚烧事件_为例

—— —以“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例
■蚁 畅
【摘要】本文以“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例,探讨政府在危机公 关中与媒体及公众良性互动的路径。
【关键词】垃圾焚烧事件 政府 媒体 公众 互动
随着传媒的发展和信息流动程度的 提高,以及越来越多的社会危机相交织地 潜藏和爆发,社会公共空间的形成已经要 求政府与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充分 的合作。 ①作为政府,执政思路应该与时俱 进, 应由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性政府,到 一个廉洁、高效、透明、亲和的政府转变, 其中政府公关行为和公关意识的强化至 关重要。 ②作为媒体,我国的媒体既是党的
参考文献 ①郑保卫主编:《冲突 融合:新闻传 播与社会发展》,新华出版社,2006 年版, 第 65 页 ②陈叙,《关于构建政府与媒体良性 互动关系的思考》,《理论与改革》,2004 年第 1 期 ③李岩,《危机传播中媒体与政府的 互动关系》,《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2006 年 9 月第 5 期 ④⑥ 《2009 年第四季度地方应对网 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人民网舆情频道, http://yq.people.com. cn/htmlArt/Art466.htm,2010-01-18 ⑤ 王 爱 伟 ,《 论 大 众 传 媒 对 政 府 环 保 议题的塑造》,《新闻知识》,2007 年 12 月 ⑦ 王 升 华 ,《 政 府 与 媒 体 的 互 动 关 系》,《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 年 8 月 第 13 卷第 4 期 (作者: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 士研究生)
结语 政府的公共行政旨在完善公众传播 机制,深入了解民意,为决策寻找依据;旨 在推进政务公开,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协 调公众意见,优质高效地服务社会。 ⑦在危 机多发的年代,政府设立危机处理的常规 部门、培养危机处理的专门人才已是大势 所趋。 在危机发生初期,政府必须充分做 好危机走向的评估,尊重民意,及时发布 信息,杜绝谣言产生,同时做好宣传普及 工作,做到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对称。 在 危机之中,要本着坦诚、透明的态度,及时 响应事件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多渠道的 信息发布功能,消除谣言干扰,尊重民意, 团结各种力量共同面对、解决危机,这是 政府危机公关的正确思路,也是公民社会 呼吁的政府治理之道。 ■
论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为个案

担心 臭味 、 灰尘等外 , 最主要 的是担心 焚烧 垃圾时 产生 的二恶英 , 对身 体健 康造 成影 响 。在 民众 和媒 体 的质疑 下 ,随着 事态 的发
现 代政 府 行政决 策在 本质 上是 政府代 表 社会公 众意 思对 社
展, 此事 现 已经成 为 了一 个全 国瞩 目的 公共 决策事件 , 甚至 被看 会 发展 做 出的分 析和 抉择 。根据 美 国学者 查 尔斯 ・ 林德 布罗姆
们 的质 疑 ?这些 问题 的本 质就 是公 众参 与 。所 以对于 行政 决策 术 过程 。 也就 是说 , ” 行政 决策 的过程 是一 个利益 抉择 的过程 。 中 和 公众 参 与的 关系 , 我们 认 为有 以下几个 问题 : 行政 决策何 以需 国 3 年 来 的改革 开放 , 成 了社会利 益 的 日益 分化 , 利益驱 0 促 受 要 公众 参 与 ?行 政 决策如 何运 用公 众参 与 ?如 何 改善 与加 强行 动 , 同的利益主 体为 了追 求有 利于 自己利益 的结果而展 开激励 不
出 , 刻引来 了公众 强烈 的讨 论 , 别是住 在选址 附近 的居 民, 立 特 强 够解释 的 , 是理论 界提 出 了公众 参与模 式 , 于 希望 能够帮 助行 政
烈 反对这 个项 目的上 马 。 民之 所 以反对 建垃圾 焚烧 发 电厂 , 居 除 法治走 出所 谓 的“ 合法性 困境” 。 ( ) 三 本质 原 因
二、 行政 决策 何 以需要公 众参 与 在 行政法 学视野 下 , 行政 决策是指 行政机 关作 出重要 、 重大 决定 的行为 。 具体来说 , 具有 普遍 约束 力 的决定 以及 行政机 关在 行 政管 理过 程中
针 对特 定对象 、 定事件 、 定 问题所作 出 的具 有重要 意义 的决 相 关或者涉及 公共利益 的重 大问题 , 特 特 以提供信 息、 表达 意 见、 发表 阐述利益 诉求等方式参 与决策过程 , 并进而提 升行政 决策 的 定 。行政 决策作 为政府实 现其耳 能的新 的行政 方式 的代表 , j J 理应 评论 、
关于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的分析

关于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的分析敬爱的党组织:我是番禺人,从小生活在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始于番禺区政府宣布垃圾焚烧厂定于番禺区大石街会江村兴建. 此事引起了市民的巨大反响. 市民普遍反映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会有害于附近居民的健康,并对附近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以下是关于此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一系列报道。
2010年1月,为回应民众质疑,广州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以“广州垃圾处理,政府问计于民”为主题的公众意见网络征询活动。
2010年2月底,广州邀请全国32名权威专家做客广州就垃圾处理方式面向社会公开讨论,经过两天讨论定稿并形成《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专家咨询意见书》。
2011年3月7日,广州市长万庆良在城管大会上透露,为了缓解“垃圾围城”危机,广州会加快建设兴丰填埋场六区、李坑焚烧发电二厂,完成兴丰填埋二场、番禺焚烧发电厂和南沙焚烧发电厂前期工作,确保这些项目在2014年前建成投产。
2011年3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2011年4月12日,番禺公布广受关注的垃圾焚烧厂5个备选厂址。
在我看来,政府为这垃圾焚烧厂所做的事情,既有恰当之处,也有可以有所改善的地方。
恰当之处表现在:政府愿意听从民意,问计于民,在市民提出反对意见之时暂缓了焚烧厂的建设工程,并就垃圾厂的选址向广大群众征询意见。
这体现了政府有尊重民意,体恤民情的心.但是,仅有这份心是不足的,政府在这方面的行动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要求.在大众一致反对焚烧垃圾的怒声中,政府出台了一套”三选一”方案---垃圾焚烧、垃圾填埋、垃圾堆肥。
但是,民众并不认为政府的“处理方式的意见征集”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民众要达到的目的不是“暂缓”,而是“反烧”。
另一方面,政府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更显有点办事能力不足。
广州的垃圾分类至今,即使是在多个先行实施垃圾分类的街道以及推广区域都没有做好准备,不少试点小区垃圾桶配置不到位,很多市民甚至是环卫工人对垃圾分类的操作不大清楚,个别部门似乎也没有做好准备,显得有些仓促。
论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_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为个案

2 0 10 年 5 月(上)
・政法论坛・
论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
——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为个案
参考文献: [1]刘峰, 舒绍福. 中外行政决策体制比较.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8. [2]王锡锌编. 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3]王锡锌编. 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第一, 确定目标阶段的公众参与。 这个阶段的公众参与属于 直接的、 事前的参与。行政机关在确定目标时, 必须要做到目标 信息的充分收集。其中, 民意的调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一个 真实的民意调查可以反映公众的基本意见, 从而为行政决策的其 他步骤奠定民意的基础。如果调查显示公民对该决策持否定的 意见较多时, 行政机关就要思考是否需要调整目标, 以迎合公众 的需求。 在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中, 根据广东省省情调查研 究中心民意调查的显示, 在对 1550 例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地周 边民众的抽样中,知道该项目的达到 100%,表示反对的高达 97.1%。说明这个项目是不受公众欢迎的。 第二, 拟定方案阶段中的公众参与。 拟定方案就是要在一系 列的备选方案中, 选出一个最终的方案。 方案的选择涉及到两大 方面的问题, 一是技术的问题, 该问题有专家负责论证; 另一个就 是价值的问题, 这就要经过公众的认可, 听证会就是这样的一个 最适合、 最常用的认可方式。 由于行政决策一般都会涉及到公众 整体性利益或部分公民的群体利益, 在方案的选择上, 必须要考 虑到各个方面的利益, 那么就需要有一个供各个利益团体相互交 流和对话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听证会。在听证会上, 参与者将 自身对行政决策方案的意见表达出来, 期望能够通过听证会寻求 自身利益被行政决策所吸收, 即都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来对行政决 策做出评论。在番禺垃圾焚烧发电站事件中, 据报道, 这一对周 边环境及民众生活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 2004 年确定地 从 址、 2006 年通过审批、 2009 年开始征地, 年中没有情况通报, 5 没 有经过一次听证, 这种将公众蒙在鼓里的做法, 事实上就是漠视 公众对于利益的抉择。 第三, 确定方案阶段中的公众参与。 方案的确定要经过充分 的论证, 政府并不是万能的, 同样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 一旦决策 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时, 必须要有相应专家的参与。一方面, 从 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 专家也是属于广义的 “公众” 的内涵, 也可 以说是公众参与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在我国, 专家是由行政机 关指定的, 专家论证最主要的就是涉及决策的事实问题, 专家所 做的就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行政决策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做出 论证。所以,公众可以通过质疑等必要的方式来实践公众的参 与, 即监督这些专家是否保持必要的中立地位, 这种监督从专家 的产生一直到专家论证的结束。 在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中, 就体现了公众监督的力量。政府请来的几位专家, 都被网民 “人 肉搜索” 出还身兼 “商家” 的身份。 与这个项目有利益关联的嫌疑 的专家, 其作出的论证到底有多大的说服力?他们能够保证其立 场的中立吗?种种问题导致公众对该决策的科学性产生了质疑。 第四, 实施阶段中的公众参与。行政决策进入实施阶段, 大 规模的、 直接的公众参与就基本退出舞台, 但公众仍然需要其他 的方式来监督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这样 的一种方式。 人民代表制度是一种代议制民主, 是一种间接的民 主。 在这个阶段中, 主要是通过人大代表与政府进行有效的沟通 与协商,来达到对行政决策的有效监督。但这些都是表面的情 况, 问题的实质仍然需要公众的有效参与。 须知人大代表是由广 大的选民投票产生的, 其代表的利益就是广大选民的利益。 人大 代表是否充分地代表、 反映和维护选民的利益?都需要经过选民 的长期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讲, 实施阶段仍然需要公众的参与,
公民参与对推进公共决策民主化的作用诌议——以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例

( oi cec dt n S ca S i eE io ) l n i
De e be 2 0 cm r 01
・
公 共 管理 ・
公 民参 与对 推进 公 共决 策 民主 化 的 作用 诌议
— —
以番 禺垃 圾 焚 烧 厂事 件 为 例
雷 颖 剑
( 南 理 工 大 学 公共 管 理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4 ) 华 广 16 0 摘 要 : 民的 适 度 参 与 和 民意 的充 分 表 达 是 实 现 政 府 公 共 决 策 民主 化 和科 学 化 的重 要 前 提 , 是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公 也
垃圾 分 类 。 1 2月 2 日,番 禺 区 书 记谭 应 华 表 示 , 0 番 禺垃圾 焚烧项 目停 止 , 事 件 暂告 一 段 落 ,此 一 该 消息 经媒体 披露 后 , 起社 会 各 界 的广 泛关 注 ,被 引 赞誉 为 民意的胜 利 。
的受访 居 民对 有关 部 门政 务 信 息公 开方 面表 示 “ 很
不满 意 ” 1 2 。1 月 1日,中央 电视 台 “ 闻调 查 ” 新 播 出节 目《 垃圾 焚烧 之惑 》 ,聚焦报道 了番 禺垃圾焚 烧 发 电项 目引发 的争议 。
1月 2 1 2日, 州 市 就番 禺垃圾 焚 烧 发 电厂 项 广
20 0 9年 2月 至 3月 , 州 多 家 媒 报道 :“ 受 广 备
月 1 0日下 午 ,番 禺区 就 垃圾 焚烧 处 理 问题 的计 划 与思 路 与市 民和媒体进 行 座谈 。 在介 绍会 上 ,番 禺
Hale Waihona Puke 等多个 地点 相继签 名抗议 ,反对 修建 垃圾 焚 烧发 电
厂 。l 0月 3 0日, 禺区针对 此事举 办新 闻发 布会 , 番 与会 的 6位 专家一 致对 垃圾焚烧 发 电技术 的安全 性
公众环保意识影响地方政府环保决策_省略_广东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的分析_张青

第17卷第9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 l.17,No.9 Sept.,20112011年9月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环境保护亟需加强。
为此,国家出台了系列的法律法规,完善了环境保护的各种监督机制,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是,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还需要增加公民的环境知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公民自觉参与环保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形势严峻。
其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了周边居民的基本生存权,少数公民基本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因此,充分关注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加公众民主参与政府环保决策的有效途径,切身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一、广东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综述2009年9月,番禺区历经三年多调研和选址论证,初步确定大石街会江村现大石简易垃圾处理厂作为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并取得规划部门的项目选址意见书。
消息公布后,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众多小区居民纷纷联合起来,通过集体签名、派发传单、口罩秀等多种形式进行反抗运动。
在厦门PX事件的前车之鉴和海南化工工程“成功”下马的启示下,番禺的市民们在捍卫自己权益时,越发坚决。
小区业主还自发组成“垃圾焚烧站考察团”前往广州白云区李坑垃圾焚烧站厂实地考察抵制建厂。
2009年9月至12月,围绕着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事,广州市番禺区会江村地区部分市民和地方政府机构之间发生了争执,导致11月23日上百名市民在广州市政府门前“散步”。
2009年12月10日,番禺区政府表示,暂缓垃圾发电厂项目选址及建设工作,并启动有关垃圾处理设施选址的全民讨论。
12月20日,番禺区委书记承认原有垃圾焚烧项目停止,将于2011年1月开始重新启动垃圾焚烧厂选址项目公共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