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券商披露中报业绩预报净利润同比减半 但仍处历史次高地位
非银行金融行业跟踪:二十大期间资本市场更多利好举措落地值得期待

DONGXINGSE CURITIE行业研究证券:本周市场受9月金融数据和CPI 、PPI 等经济数据超预期利好提振,交易情绪呈现复苏态势,日均成交额回升700亿至0.7万亿;两融余额(10.13)续降至1.54万亿,但已较周中的近期低点回升。
周末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推出一系列利好资本市场的政策,包括:1.证监会原则同意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首单试点,后续还将根据试点情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该业务创新模式既有利于PE/VC 优化募投管退流程,也有望进一步完善拟上市企业股权市场化定价方式,亦间接改善资本市场流动性;2.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沪深交易所也针对规则调整做了相应安排,规则修订主要包括优化上市公司回购条件、放宽回购限制、完善回购/增持窗口期、合理界定股份发行行为等,《规则》的调整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回购门槛,缩短多次回购周期,优化回购流程,鼓励上市公司在低迷市场环境中通过更为积极的行动提振投资者信心,进而利好资本市场;3.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做市业务的准备已就绪,目前已有14家券商获得做市资格,后续还将逐步扩容——和主板相比,当前科创板交易活跃度和市场生态均有继续改善的空间,科创板做市制度有助于提升优质高新成长企业上市融资的积极性,亦有望提升参与跟投券商的投资收益、对冲市场风险,此外,上交所还修订发布科创板询价转让实施细则,有望进一步降低科创板股权转让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流动性,有利于一、二级市场高效联动。
保险:年初以来保险负债端仍在承受居民消费能力下降、疫情和代理人减员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但从各家险企中报中也能看到渠道改革呈现的积极变化,特别是代理人产能和活动率的提升,同时银保渠道的持续发力亦助力头部险企稳住核心客户群体。
伴随疫情逐步缓解和各险企2023年开门红筹备工作的陆续展开,险企渠道改革成效有望陆续兑现,给予市场对险企经营层面更大的信心。
整体上看,四季度负债端表现值得期待,边际改善趋势有望更加显著。
财经深一度丨创新驱动发展态势明显2023年A股创新板块业绩增长较快

A股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日前披露完毕。
从上市公司“成绩单”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创新驱动发展的态势更为明显,科创板、创业板等创新板块业绩增长相对较快。
创新板块业绩增长相对较快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境内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净利润5.63万亿元,同比增长0.8%,整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从细分板块看,创新板块业绩增长相对较快。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李求索说:“2023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面临调整压力,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以及由其龙头公司所构造的成分指数,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总体表现良好,增长趋势明显好于A股上市公司整体。
”坚守“三创四新”定位,深市创业板亦有较好表现。
深交所数据显示,2023年,创业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015.66亿元,同比增长20.4%;合计实现净利润2417.56亿元,同比增长11.0%,业绩实现稳步提升。
定位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北交所191家上市公司中,已有79家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
2023年,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2.1%、12.17%,盈利面达92.15%,体现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逾2500家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显示,2023年,境内上市公司总数增至5079家。
研发投入合计1.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27万亿元;平均研发强度为2.32%,同比提高0.25个百分点。
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超过2500家。
“2023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保持高水平,尤其是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较快。
”开源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说。
记者从各证券交易所了解到,2023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6%,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创业板公司研发投入超17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1.3亿元;北交所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8.03%,上市公司平均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加13.34%。
电子行业深度研究: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开启算力需求新篇章

电子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开启算力需求新篇章伴随着OpenAI 推出的AIGC 产品功能逐渐强大,由此而带来了新的供给。
AIGC 已逐渐跑通成熟的商业模式,并且模型快速迭代,国内厂商奋起直追,促使整个社会对于算力需求的快速提升。
➢ 伴随着OpenAI 推出的AIGC 产品功能逐渐强大,由此而带来了新的需求。
伴随着AIGC 产品的应用场景逐渐丰富,无论是to B 端还是to C 端,都创造出了新的需求。
➢ OpenAI 已逐渐跑通成熟的商业模式,主要采用按量收费方式。
首先作为底层平台接入其他产品对外开放,按照数据请求量和实际计算量计算。
其次最新发布插件功能ChatGPT Plugins 可以帮助客户访问最新信息、运行计算或使用第三方服务。
➢ 算力需求指数级提升,国产替代随之而来。
伴随着AIGC 模型快速迭代,在模型性能实现飞跃式提升的同时,模型所使用参数量与预训练数据量也呈现指数级增长,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整个社会对于算力需求的快速提升。
2023年开始美日荷对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掣肘行动逐渐加剧,国产算力替代随之而来。
➢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AIGC 应用面逐渐越来越广,国内各大厂商奋起直追,整个社会对于算力的需求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叠加美日荷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掣肘,国产替代随之而来。
重点关注: ➢ 1)GPU 厂商:景嘉微、海光信息;➢ 2)CPU 厂商:海光信息、龙芯中科;➢ 3)FPGA 厂商:紫光国微、复旦微电、安路科技;➢ 4)AI 芯片厂商:寒武纪、国芯科技;➢ 风险提示:AIGC 行业发展进程不及预期;国内厂商由于起步较晚而无法与国际巨头竞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
重点关注标的:简称EPS PE CAGR-3评级22A/E 2023E 2024E 22A/E 2023E 2024E 景嘉微 0.68 0.79 0.90 165.46 142.42 125.01 15% / 寒武纪 -2.91 -1.79 -1.19 -76.22 -123.91 -186.39 36% / 紫光国微 3.10 4.03 5.12 36.23 27.87 21.94 29% 买入复旦微电 1.32 1.85 2.36 48.45 34.57 27.10 34% 增持 安路科技 0.15 0.26 0.49 475.20 274.15 145.47 81% 增持 海光信息 0.35 0.54 0.85 258.71 167.69 106.53 56% / 国芯科技 0.35 0.941.49 206.37 76.84 48.48 106%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iF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2023年4月19日收盘价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04月20日投资建议: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建议: 强于大市相对大盘走势Table_First|Table_Author 分析师:熊军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2040001 邮箱:*****************.cn分析师:孙树明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1070001 邮箱:**************.cn联系人 刘欢宇邮箱:**************.cn相关报告1、《北方华创业绩超预期,设备材料有望维持高增长电子》2023.04.152、《周期复苏叠加AI 创新有望推动电子大行情电子》2023.04.083、《美光释放乐观预期,存储芯片有望迎来周期拐点电子》2023.04.03本报告仅供 y bj ie s ho u @e a s t m o n e y .c o m 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投资聚焦研究背景北京时间3月14日晚间,谷歌宣布将进一步在其产品中引入人工智能(AI )技术,北京时间2023年3月15日凌晨,OpenAI 宣布正式推出GPT-4。
东方证券投资收益占比下降投资业务优势未现

东方证券投资收益占比下降投资业务优势未现2023年,市场波动对东方证券自营业务以及资管业务的影响较大,资管业务净收入、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占比出现下降,对业绩拖累效应明显,导致经营业绩增速低于行业均值,以投资业务见长的东方证券未能再创佳绩。
文颐/文根据东方证券披露的年报,年实现营业收入187.2923.15%;实现归母净利润30.1143.95%;ROE为4.16%,同比下降4.86个百分点。
分业务来看,东方证券年经纪、投行、资管、信用、自营收入分别为31亿元、17亿元、26亿元、16亿元、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2%、-27%、12%、-42%。
整体而言,东方证券年业绩承压较大程度上受到自营业务拖累,资管收入亦因市场震荡而下行,但其大资管优势仍在,主动管理水平行业领先。
尽管长期主动管理水平领先,但资管规模收缩值得关注。
东证资管年实现净利润8.2842%,截至年年末,受托总规模为2847.5222%,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2071.32亿元,旗下长期封闭权益类基金规模约为789亿元,占公司所有权益类基金规模的69%;东证资管近七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收益率为91.75%,排名行业第2位。
汇添富基金截至年年末非货规模为5302.25亿元,排名行业前列。
东证资本截至年年末在管基金48只,AUM为151.83亿元,在投金额约为96.47亿元。
基金投顾规模亮眼,股质处置有序推进。
年,东方证券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市占率为1.63%,行业排名第20名,市占率排名与年同期持平。
年,公司代销产品相关总收入为6.4232.8%。
截至年年末,公司权益类产品保有规模为480.2亿元,较期初下降25.8%;股混保有规模为397亿元,排名券商第10位。
截至年年末,基金投顾业务“悦”系列和“钉”系列共13只投资组合策略,规模约为149亿元,服务客户约16万,客户留存率达83%,复投率达71%。
截至年年末,公司两融余额为193.6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28%,市占率为1.26%;公司股质业务待购回余额91.32亿元,均为自有资金出资,较上年末下降22%,规模得到有效压降。
净利腰斩!万亿新华保险2022“上半场”落寞

净利腰斩!万亿新华保险2022“上半场”落寞近日,新华保险发布2022年半年报,实现保费收入1025.86亿元,净利润下降50.8%,在5家险企中下降幅度最大。
本刊记者 赵梦涵|文近日,新华保险发布2022年半年报,至此五家A 股上市险企已悉数披露2022年半年报。
5家A 股上市险企中,仅中国人保和中国平安实现归母净利润的正增长,其他3家则均出现业绩降幅,其中,新华保险净利润50.8%的降幅,在5家险企中下降幅度最大。
交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新华保险“中性 ”评级,上半年寿险业务表现弱于同业。
财报显示,上半年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025.86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营业收入1247.95亿元,同比减少5.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7亿元,同比下降50.8%。
作为一家以寿险为主业的上市保险公司,新华保险财报显示,其新业务价值大幅承压。
截至6月末,新华保险内含价值2588.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02%;新业务价值21.12亿元,同比下降48.4%。
当前,寿险行业仍处在业务深度转型过程中,发展形势复杂严峻。
新华保险首席执行官、总裁李全在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新华保险将按照“稳定规模、突出价值”业务导向,聚焦核心业务,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着力改善队伍质量,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发展。
80F INANCIAL CIRCLES /金融圈·保险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保费收入破千亿,净利润下降50.8%新华保险在半年报中表示,在去年同期利润总额高基数的情况下,本期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投资收益同比减少,导致本期利润总额同比变动较大。
保费方面,新华保险今年上半年1025.86亿元的总保费收入中,长期险首年保费294.86亿元,同比下降1.7%;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22.30亿元,同比下降14.9%;续期保费702.12亿元,同比增长4.8%。
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

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
半年度业绩预告是公司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业绩进行预测和估计,对于投资者和市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半年度业绩预告的几个点评:
1. 与市场预期相符:如果半年度业绩预告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那么可能不会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投资者可能已经对该预期有所考虑,股价已经反映了这一信息。
2. 优于市场预期:如果半年度业绩预告超过市场预期,这通常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这可能意味着公司业务良好,盈利能力强,投资者可能对公司前景更加乐观,从而推动股价上涨。
3. 低于市场预期:如果半年度业绩预告低于市场预期,这通常是一个负面信号。
这可能意味着公司面临业务困难,盈利能力下降,投资者可能对公司前景更加悲观,从而推动股价下跌。
4. 提示风险因素:半年度业绩预告还可能包含一些风险因素的提示,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加剧、政策变化等。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些因素,评估其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
综上所述,半年度业绩预告对于投资者和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投资者应对预告的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并结合市场情况和公司基本面等因素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伊利案例分析第五组

伊利案例分析第五组目录一、公司概况 (2)1.1 公司背景介绍 (3)1.2 历史发展及业务范围 (4)1.3 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 (4)二、伊利品牌分析 (5)2.1 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 (6)2.2 品牌形象与识别系统 (8)2.3 品牌传播与营销策略 (9)三、伊利乳制品市场分析 (10)3.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11)3.2 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12)3.3 市场需求分析与趋势预测 (13)四、伊利经营策略分析 (15)4.1 产品策略 (17)4.2 渠道策略 (18)4.3 营销策略 (19)4.4 供应链管理策略 (21)五、伊利财务状况分析 (22)5.1 财务报表分析 (23)5.2 财务指标解读 (25)5.3 财务状况趋势预测与风险评估 (26)六、伊利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 (27)6.1 行业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29)6.2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分析 (30)6.3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32)七、伊利案例总结与展望 (33)7.1 案例总结与分析结论 (34)7.2 伊利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 (36)一、公司概况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93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的乳制品。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伊利已经形成了以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线,并在多个细分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伊利集团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在产品研发方面,伊利注重创新和研发,致力于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新产品。
伊利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将中国的乳制品推向世界舞台。
在品牌建设方面,伊利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
伊利品牌已经成为了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代名词,成为了品质和健康的象征。
伊利还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伊利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问题,努力为消费者、员工、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中国证券业协会 证券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指标排名情况

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指标排名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数据,证券公司在2021年取得了较为稳定的经营业绩。
以下是2021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指标排名情况的一些主要特点:
1. 券商营业收入排名:中国证券业协会根据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对其进行排名。
2021年,排名前列的券商主要有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中国银河等。
这些券商凭借其庞大的客户群体和丰富的业务线,成功实现了稳定的营业收入增长。
2. 净利润排名:净利润是衡量证券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2021年,排名前列的券商主要有中国银河、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等。
这些券商通过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和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了显著的净利润增长。
3. 资本实力排名:资本实力是评估证券公司风险承受能力的关键指标。
2021年,排名前列的券商主要有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泰君安等。
这些券商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稳健的风险管理能力,保持了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4. 客户规模排名:客户规模是券商规模与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2021年,排名前列的券商主要有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等。
这些
券商通过积极拓展客户群体,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总体来说,2021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向好,许多券商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业务策略,适应了市场的变化,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然而,也有一些券商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监管政策变化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和业务创新能力,以保持持续的发展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家券商披露中报业绩预报净利润同比减半但仍处历史次高地位
2016年07月20日06:22 证券日报
6微博微信空间分享添加喜爱
6家券商披露中报业绩预报
净利润同比减半但仍处历史次高地位
■本报见习记者周尚伃
受去年同期大牛市高基数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的券商业绩数据显得有些难看。
截至昨日,共有6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16年中报业绩预报,并且净利润同下降幅度均在50%以上。
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的股票基金总成交金额同比也减少了52.89%。
具体来看,申万宏源(6.340, -0.08, -1.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88亿元,同比下降64.3%,实现净利润21.23亿元,同比下降72.12%;长江证券(10.690, -0.18, -1.66%)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76亿元,同比下降46.98%,实现净利润11.14亿元,同比下降54.52%;国元证券(19.370, -0.39, -1.97%)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03亿元,同比下降61.24%,实现净利润5.11亿元,同比下降72.94%;东北证券(12.890, -0.07, -0.54%)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52亿元,同比下降56.44%,实现净利润5.88亿元,同比下降67.84%;广发证券(16.730, -0.11, -0.65%)则实现净利润38.8亿元-40.8亿元之间,同比下降51.57%-53.84%之间;国海证券(7.450,-0.13, -1.72%)实现净利润5.23亿元-5.63亿元之间,同比下降48.86%-52.49%之间。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券商月报数据计算得知,除第一创业
(36.360, -1.48, -3.91%)证券无数据可比外,其余24家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12.36亿元,实现净利润351.4亿元,同比分别降低54.22%、59.17%。
中信证券(16.620, -0.08, -0.48%)以35.75亿元净利润居首位。
此外,仅国泰君安(18.080, -0.20, -1.09%)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同比双增长,且增长幅度明显。
其中,国泰君安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1.26亿元,同比增长60.56%。
对于净利润减半,申万宏源表示,指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影响,集团公司所属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及业绩减少所致。
这也则是今年上市券商业绩下降的共同原因。
虽然券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对比去年同期不会好看,但数据表明仍处于历史的次高地位,仅次于去年的大牛市数据。
兴业证券(7.850, -0.02, -0.25%)分析师吴畏认为,从今年一季度业绩低点逐步回升,且6月份券商业绩强势复苏,业绩拐点已逐步确立。
若市场维持上升态势,券商业绩正反馈将逐步形成,预计第三季度业绩将同比、环比同时有较明显改善。
对于券商股未来的走势,招商证券分析师郑积沙表示,目前券商行业估值相对合理,剔除超涨个股后平均PB2.2X,虽然板块难言安全,但个股行情仍将精彩演绎,行业性的投资机会来自于券商业绩向好、估值修复和高弹性、先周期的独特进攻属性。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佣金率虽然一降再降,但佣金收入占券商总收入的比例仍然很高。
对此,投资者参是否股票交易也间接决定了券商的收入,中登结算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投资者数量达10829.64万,其中期末持仓投资者数量为5092.19万,占比达47.02%;而期间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2585.25万,占比达23.87%。
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当时的期末投资者数量为9064.88万,但期末持仓投资者数量达5057.55万,与今年相差无几,但占比却为55.79%;期间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则高达4697.56万,占比为51.82%,比今年高出近28个百分点。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