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 免疫调节试题

合集下载

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阶段示范性金考卷: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含详解)

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阶段示范性金考卷: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含详解)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五)(测试范围第八单元)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4·桂林中学月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解析:B和D中的疾病是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症状,但稳态被破坏,不一定患这两种疾病;稳态被破坏后,主要表现为细胞代谢紊乱,一般不会表现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反而极可能减慢,因为酶的活性降低。

答案:C2.[2014·咸阳模拟]不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B.碳酸钠+碳酸→碳酸氢钠C.抗毒素中和外毒素D.丙酮酸+水→二氧化碳+[H]+能量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血浆中的酸碱缓冲对能中和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细胞产生的或摄食的碳酸类等物质,从而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抗毒素属于抗体,而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丙酮酸与水的反应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答案:D3.[2014·长沙高三诊测]“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利用胰岛素促进葡萄糖代谢的能力下降。

下列叙述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是()①胰岛B细胞受损②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③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胰岛素抵抗”是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不是胰岛素含量少,故①不能引起胰岛素抵抗;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和胰岛素与受体的相互识别发生障碍,都可以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与靶细胞识别,不能引起靶细胞正常的变化,从而出现胰岛素抵抗;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不会出现胰岛素抵抗。

答案:B4.[2013·温州适测]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性功能,下列各项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解析: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属于免疫过程中的过敏反应;移植的器官被排斥是自身免疫系统对外来异物做出的反应;抗体清除SARS病毒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医学上利用青霉素来消灭细菌,不属于机体免疫过程。

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含详解)教材

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含详解)教材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五)(测试范围第八单元)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4·桂林中学月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解析:B和D中的疾病是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症状,但稳态被破坏,不一定患这两种疾病;稳态被破坏后,主要表现为细胞代谢紊乱,一般不会表现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反而极可能减慢,因为酶的活性降低。

答案:C2.[2014·咸阳模拟]不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B.碳酸钠+碳酸→碳酸氢钠C.抗毒素中和外毒素D.丙酮酸+水→二氧化碳+[H]+能量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血浆中的酸碱缓冲对能中和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细胞产生的或摄食的碳酸类等物质,从而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抗毒素属于抗体,而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丙酮酸与水的反应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答案:D3.[2014·长沙高三诊测]“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利用胰岛素促进葡萄糖代谢的能力下降。

下列叙述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是()①胰岛B细胞受损②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③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胰岛素抵抗”是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不是胰岛素含量少,故①不能引起胰岛素抵抗;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和胰岛素与受体的相互识别发生障碍,都可以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与靶细胞识别,不能引起靶细胞正常的变化,从而出现胰岛素抵抗;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不会出现胰岛素抵抗。

答案:B4.[2013·温州适测]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性功能,下列各项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解析: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属于免疫过程中的过敏反应;移植的器官被排斥是自身免疫系统对外来异物做出的反应;抗体清除SARS病毒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医学上利用青霉素来消灭细菌,不属于机体免疫过程。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免 疫 调 节试题(含解析)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免 疫 调 节试题(含解析)

免 疫 调 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组成:免疫器官、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免疫细胞⎩⎨⎧细胞等细胞⎩⎪⎨⎪⎧T 细胞(迁移到 中成熟)B 细胞(在 中成熟)3.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溶菌酶等。

4.判断正误。

(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2)T 细胞和B 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 )(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 ) (4)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等。

( ) 答案:1.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2.吞噬 淋巴 胸腺 骨髓 3.抗体 淋巴因子4.(1)× (2)√ (3)× (4)×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填空)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的物质。

◎想一想:人体自身的组织器官和细胞会不会成为抗原?提示:人体自身的组织、器官和细胞可成为抗原,如损伤的组织、器官及癌细胞。

2.非特异性免疫。

(1)组成⎩⎨⎧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如溶菌酶)(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皮肤、黏膜 吞噬细胞 (2)人人生来就有,不具有特异性3.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1)组成: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组成。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过程。

①细胞免疫。

病原体―→______―――→吞噬处理T 细胞―――→增殖分化______―→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而导致病原体暴露,最后被吞噬、消灭。

②体液免疫。

答案:(1)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2)抵抗外来病原体(3)体液免疫细胞免疫(4)①吞噬细胞效应T细胞②T细胞淋巴因子记忆细胞抗体◎想一想:在各类免疫细胞中对抗原没有识别能力的是哪一种细胞?提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
高三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
本节内容在考试大纲的要求
免疫调节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 要求 Ⅱ Ⅰ
(2012年高考全国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 吞噬 细胞的摄 取和处理,使 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 抗原决定簇 淋巴因子 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 。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 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 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 是 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 成大量的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 。 (3)一种病毒含有 (填“1种”或“2种”) 1种 核酸。 (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 细胞融合 导 。
(三)免疫缺陷病
• 概念: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 引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病。 • 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遗传引起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 (如艾滋病等)
1、艾滋病的中文全称?
2、引起艾滋病的病毒是?全称?
3、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典例3】艾滋病是 HIV 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 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免疫----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识别“自己” 排除“非己”
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非己”来自两个方面: 1.外来的入侵者:侵入身体的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 真菌、病毒、原生动物,低等生物等。
2.变坏了的”自身细胞:衰老、死亡、损伤、异常
(1)抗原
①概念:
②举例: 病毒、病菌、花粉、异体组织细胞 表面的蛋白质 ③抗原的性质: 1)异物性 2)大分子性 3)特异性 抗原都是外来的物质吗?试举一例 自身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 抗原的特异性表现在哪里?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

初次接触过敏原产生的抗体分布在组织细胞表面当再次 接触过敏原时与之结合刺激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等,使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引发水肿或其他过敏反应
典例2:(13年课标I,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 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一、免疫系统的功能
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一道防线:由 皮肤 ___ 和___________ 构成 溶菌酶 体液的杀菌物质 第二道防线:由 吞噬细胞 __ 和_____________ 构成。
防卫 功能 免疫 系统 功能 监控和 清除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器官 第三道防线: 由免疫细胞 ____ 和 ___________ 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吞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或
记忆细胞
再次感染同种感冒病毒人体做出反应是:
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或效应T细胞
典例2 (17河北邢台月考)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 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B细胞可以直接分化为浆细胞 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分裂加快,细胞周期变短 D、一个细胞F只能产生一种抗体,识别一种抗原 E、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就是指病毒,⑤⑥两种免疫对其同时发挥作用 F、细胞c 细胞f ④作用的过程只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过关训练28免疫调节及答案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过关训练28免疫调节及答案

过关训练(二十八) 免疫调节一、选择题1.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病原体进入细胞①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经过细胞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C.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细胞,它在胸腺中成熟D.物质③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具有识别功能答案:A 解析:病原体进入细胞①的方式为胞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下列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存在T细胞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

在胸腺处分化、成熟的T 细胞可存在于淋巴、血液等处。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后,暴露出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HIV能特异性识别人体内的T细胞,并侵染、攻击T细胞,使T细胞数量下降。

在抗原的刺激下,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选项符合题意。

3.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分别是(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答案:C 解析:现象①是体液免疫,与抗原共同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是淋巴因子;现象②中注射的物质乙是从某种细菌中获得的,应是抗原,注射抗原的机体内能发生体液免疫,产生抗体,使动物获得对相应抗原的免疫能力。

4.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B 细胞和T细胞”等概念的理解和辨析。

2015高考总复习第一轮 免疫调节

2015高考总复习第一轮 免疫调节

• 2.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 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 原因: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细胞
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解析】选C。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的能力,一般不会对自身的成分发生免疫反应;但在特殊情况 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对自身成分起作用,发生自身免疫反
•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 暴露的抗原会被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抑 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 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 1.(2012·广东理综,5)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 确的是( )。 •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 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 性免疫 • 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 T 细胞产生记 忆细胞 • 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功能完全丧失
• 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 体内已经衰老或者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 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艾滋病人容易患 癌症,因为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遭 到损坏。
四、免疫功能与功能异常
1.将有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 免疫学应用: • ①疫苗——疫苗是将抗原制成疫苗,使机 体产生记忆细胞与抗体。 • ②用康复病人血清中的抗体帮助病人治疗。 ③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能提高器 官移植的成活率。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和_____________ 免疫活性物质 1.组成:免疫器官、_________ 吞噬 细胞 _____

最新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详细复习 免 疫 调 节(考点透析+典例跟踪详解+实验导航大题专训)课件 新人教版

最新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详细复习 免 疫 调 节(考点透析+典例跟踪详解+实验导航大题专训)课件 新人教版
免疫调节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1.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2.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 细胞名称 来 源 功 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B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骨髓中发育 造血干细胞 在胸腺中发育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 原抗体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 胞、记忆细胞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 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 泌淋巴因子
规律总结
抗原与抗体的比较 (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2) 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 (异物性 ) ,体内衰老、癌变 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 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存在于细胞内的抗原由细胞免疫清除 3分布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 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强的增殖分化能力,细胞Y是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
失去了增殖分化能力;细胞 X与细胞 Y均由 B细胞分化而来, 因基因选择性表达,转录产生的 mRNA 不完全相同;促生长 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产生生长激素,而淋巴因子是由辅助 性T细胞产生的。 答案:C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体液免疫 B细胞 特异性抗体 侵入内环境中的 抗原 细胞免疫 T细胞 效应T细胞和淋巴 因子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 细胞(即靶细胞)
(3)效应T细胞只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但不能将 其消灭。
【例1】 下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回答:
(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__________分化形成的, 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2)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属于 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在特异性免疫中该细胞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的以下细胞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有________。 (多选) A.记忆细胞 B.② C.③ D.④ (4)记忆B细胞在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________,快速产 生________,与抗原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30免疫调节一、单项选择题1.(2013·深圳外国语学校检测)右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①过程属于体液免疫,②过程属于细胞免疫答案:C2.(2013·惠州二模)下图a~f表示不同细胞,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多种细胞B.各类细胞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表达的基因不同C.c和d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D.二次免疫主要与c和d有关答案:D3.免疫性不孕(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不孕类型。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斥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移植的心脏对于受者来说相当于抗原B.“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D.可以使用药物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而获得“免疫赦免”解析:“免疫赦免”现象不能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有利于胚胎的存活,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

用药物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可以获得“免疫赦免”。

答案:A4. (2013·广州二模)人食用被诺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会导致呕吐与腹泻,而NV极易变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胃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特异性免疫B.NV极易变异,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C.人体有多种抗NV的抗体,可能是因为NV表面存在多种抗原蛋白D.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能促使被NV入侵的靶细胞裂解答案:A5.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B.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C.c细胞和e细胞,都能增殖分化形成d细胞,d细胞分泌的物质Y为淋巴因子D.Y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Y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答案:C6.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 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解析: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后与抗体结合。

记忆T 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

记忆T细胞不能呈递抗原,也不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答案:A7.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使T细胞提高对病毒、肿瘤的监控,间接引起抗体生成能力的升高,使人的免疫力增强,这表明不健康的心态会导致()A.细胞免疫提高,体液免疫降低B.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提高C.细胞免疫提高,体液免疫提高D.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降低解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使T细胞提高对病毒、肿瘤的监控,间接引起抗体生成能力的升高,说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提高。

不健康的心态则会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降低。

答案:D8.右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D.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解析:当被疯狗咬伤之后,可能感染病毒,需要尽快注射抗体消灭病毒,因为该病毒危害极大。

但是注射抗体只能获得短时间的免疫力,没有记忆细胞产生,免疫力不会持久。

注射抗原,机体发生免疫功能,可以进行免疫预防,此过程中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答案:C二、双项选择题9.下列有关流感病毒(RNA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容易发生变异B.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C.其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答案:BD10.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增殖分化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答案:AD11.(2013·广州六中)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

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B.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甲中的细胞④增殖分化的记忆细胞有关C.如果图甲中的细胞②全部失去,则图甲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D.图甲中细胞②和细胞⑦可以识别抗原解析:由于图甲中细胞⑦释放抗体,所以可以判断该免疫方式为体液免疫,细胞②④⑦分别是T 细胞、B 细胞和浆细胞。

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免疫反应既快速又强烈,这主要取决于图甲中的细胞④在初次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

图甲中只有细胞②和细胞④可以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答案:AB三、非选择题12.下图甲和图乙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

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

(3)细胞G 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外来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与________过程有关(填图甲或图乙)。

(4)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推出细胞A 、B 、C 、D 、E 、F 、G 分别为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靶细胞、效应T 细胞。

图甲中B 细胞和记忆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T 细胞、B 细胞和记忆细胞。

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识别抗原,产生更快、更强的二次免疫反应。

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免疫系统会对外来器官产生细胞免疫反应。

答案:(1)细胞C 、细胞E 细胞B 、细胞C 、细胞E (2)抗原――→④细胞E ――→⑦细胞D ――→⑧沉淀或凝集反应(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效应T 细胞 与细胞F 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图乙 (4)抗原和编码抗体的基因13.早期,疫苗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体液免疫的。

1996年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Doherty 和Zinkernagel 发现了细胞免疫后,设计的新一代疫苗则尽可能同时调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预防和治疗一些感染顽症。

以“痘病毒”为载体的活体重组疫苗——“中国号”艾滋病疫苗研究已于2009年进入Ⅱ期临床研究,引起世人关注。

请回答以下问题:(1)HIV(艾滋病病毒)是一种RNA逆转型病毒,在侵入到人体细胞后合成相应的DNA时所需的模板及原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早期,疫苗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体液免疫的,出于使用安全等原因,接种用的疫苗基本上均是灭活的病毒或细菌等,但这些疫苗很难激发相应的细胞免疫,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用牛痘预防天花,是1796年时詹纳发明的。

据现代免疫学分析,种牛痘病毒能成功预防人的天花痘病毒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到目前为止,HIV疫苗的研制工作已经有30多年历史了,虽然科学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有科学家称,疫苗研制成功的希望仍“非常渺茫”。

从HIV的遗传物质分析,HIV疫苗难以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治疗型疫苗既要能进入细胞,又要保证疫苗安全有效。

研究发现,将白细胞介素2的基因插入痘病毒疫苗中,有助于提高疗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IV的RNA细胞的脱氧核苷酸(2)灭活的疫苗不能侵入宿主细胞(3)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具有相似的抗原决定簇(4)HIV遗传物质是两条单链的RNA,变异性大,抗原(决定簇)的结构不稳定(5)白细胞介素2能够促进T细胞反应,从而限制病毒扩增,减少感染14.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该过程为______免疫,属于免疫系统的第______道防线。

(2)试写出b细胞和d细胞在其他免疫中的作用:b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d细胞________________。

(3)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某些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时,便会导致________病。

这类疾病常见的如________。

A.系统性红斑狼疮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猫叫综合征D.抗维生素D佝偻病(4)细胞间可以通过信号分子及细胞膜上的受体实现信息传递,如图中④过程,请根据高中生物学知识再举出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胞三(2)吞噬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吞噬异物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3)自身免疫A(4)①激素分子通过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相识别;②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传递兴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