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高中政治】有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有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很多同学觉得政治的学习很枯燥,很混乱,没有清晰的思路。
其实只要大家平时注意把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政治还是很好学的。
下面是一篇有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知识点总结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B、基本要求:a、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b、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c、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d、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常见误区提醒(1)如何看待“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
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
“全盘西化”不加批判的对外来文化进行全盘吸收是错误的。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
影视翻拍中国名著不应“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
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文化复古主义”不加批判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盘继承也是错误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素材3(人教版必修3)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近代中国历史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表现:(1)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正确的方向(2)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3)创造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3、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内涵和基本特征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的要求是核心的、本质的要求,“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等特点,则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体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应具有的时代品格)基本特征: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民族性、科学性、群众性4、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5、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关键和必要性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2)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
(4)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相统一的。
6、为什么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9-1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义文化。
(2)先进文化的判断标准:判断一种文化是不是先进文化, 要看这种文化是否站在时代的前列,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潮
流。文化由政治经济决定的,代表先进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文
化,就是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文化。
(3)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
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而
(3)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 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化。
[理解·应用] 1.正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含义 (1)内涵: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 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你能感受到农村文化生活的重大变化吗?今天,我们发展
的先进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
[教材探究解读] (教师用书独有)
1.教材P95
提示:(1)西方文化有其精华,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但 西方文化也有其糟粕。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 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
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神 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 引领风尚 。
提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相反是同坚持为人
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统一的。
[理解·应用] 1.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 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开始了发展先进文化的历程。
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它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 一个新阶段,使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②1919年9月《新青年》 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比 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 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克思主义; 文化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③之后《新青年》逐渐 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 地; ④以后,一批先进的知 识分子与各种非马克思主 义思想进行斗争,马克思 主义在斗争中发展。 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
内因:封建专制制度日渐没落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把 “圆明园”烧成了废墟。
③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社会。
外因: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发 展,使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自己认错, “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义 全心全意学习西方。我们必 纲纪,云为得失,皆奉 须承认百事不如人,不但物 孔子之经,若一弃之, 质上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 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应以马克思 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 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 所定,进退不知所守,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 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从中 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 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 在借鉴和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 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出发,批判地继承中外历史 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 家,是大乱之道也。” 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 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 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在文化建 文化的成果,从而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无产 肯死心塌地去学人家。 存礼教而保国魂”。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我们迈向文明进步的关键之一、先进文化是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具有独特创新性和时代性的文化形态。
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才能更好地引领社会发展,培育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物,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首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基础,是引领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道德准则。
通过推动先进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的爱国、进步、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等正面价值观念,让这些价值观念真正融入人民生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习惯品格。
其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融合发展。
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人文关怀则是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依托。
通过推动先进文化,我们可以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融合发展,实现以科学为基础、以人文为本的文化创新,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文化支撑。
再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促进文化的创新和时代性表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承载着历史、思想、情感和创造力的集合体。
通过推动先进文化,我们可以激发人们的文化创新意识,培育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
最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的象征。
通过推动先进文化,我们可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文化制高点,向世界展现一个文化自信、多元包容、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

成为主流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1919年,胡适在《每日评论》上发表 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挑起论战。李大钊
等人批驳胡适的观点,同时还与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斗争,推
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青年毛泽东
3、当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凝聚社会共识。 • 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 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 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 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 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 快速发展。 •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 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 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 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三)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 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主题是科学发展。
文化作为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其繁荣发展尤其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加快文化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传播作为核心内容,通过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使核心价值体系更有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化是以人为根本的。
人创造文化,文化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文化塑造人,人体现着文化的最终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要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积极反映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实践,反映群众诉求,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要发挥文化的“以文化人”的功能,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弘扬人间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培育优良品德,真正使文化产品成为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境界的精神食粮。
坚持以人为本,还必须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让我们的文化建设真正包含人民群众的自主选择和实践智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创新是动力,也是必由之路。
9--1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二政治学案珍惜课堂重点滴积累使用时间:2014年月日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1课时,共2课时)【学习目标】1、识记: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重要意义。
2、理解: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重要意义。
3、能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重要意义【学习重难点】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重要意义(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市学案P149】2.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在当代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途径和目标的关系。
2.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3、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3)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4)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5)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4.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是一条强基固本之路;是一条以人为本之路;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Βιβλιοθήκη 2.下列文化多样性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 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 D.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 化多样性
(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 文化)基本要求?
A、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 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要坚持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C、要始终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相统一;D、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 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 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1.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义、表现、危害 ①落后文化:A.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 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B.表现:常常以传统 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C危害:污染文化环境、危 害身心健康,腐蚀人的心灵,浪费钱财,败坏社 会风气,丧失人生目标D.措施:通过科学文化教 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②腐朽文化:A.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 色情文化等。B.危害: 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 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 义事业。C.措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化多样化是统一的
弘扬主旋律就是要保持先进文化道德前进方向,建设先进文 化。但由于大众对文化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 所以还要提倡多样化,文化内容、形式、风格等多样化,要 百花齐放,百家齐鸣,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 调、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 提倡多样化不是要生产传播一切思想文化,而是要以弘扬主 旋律为前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 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思潮,又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 想的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和凝聚力 。
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处理好 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 (1)客观事实:多种文化并存,面临多种文化选择
(2)我国当前文化发展的特征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 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 差异性明显增强。 (3)正确的做法: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 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A、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B、最终目标: C、基本特征: D、本质:
“四有”公民;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 学的大众的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基本要求? A、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 活、贴近群众;C、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D、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 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陈序经
“中国立国数千年, 礼义纲纪,云为得失, 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 之,则人皆无主,是非 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 守,身无以为身,家无 以为家,是大乱之道 也。”要“冒万死以力 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 魂”。
康有为 你怎样评价这两种观点?
全盘西化论: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 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犯了的民族虚无 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错误。 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 用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 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 化学习,犯了守旧主义、封闭主义的错误。
(三)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前进 方向的旗帜,就是国中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理解?)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要求(如何做)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前所未有的各种思想文化 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你认为如何才能保持 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 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
探究思考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思想文化总是相互冲 击、交汇、融合,奔腾向前,永不停息。在今日中 国,这一趋势愈显突出。一是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对 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二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 点,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 欺诈勒索等现象。三是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 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3).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意义)
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 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必 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领
1,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义、表现、 危害
③存在的原因: A.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 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B.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 息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文化的冲击;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的不 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 D. 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 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
1、文化市场和传媒商业化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 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与流通成为可能,文化 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色彩斑斓,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 多种选择。 (2)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 喜的变化。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灵活表现方式, 传播文化知识;接受正确观念,提高道德素质;引导消费观 念,推动生产发展。 (3)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结果)引发 了令人的忧虑现象。(表现)低俗趣味、新闻炒作、绯闻逸 事;(态度)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
①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 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 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 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D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是( A.培育“四有”公民 B.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C.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D.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
A
4.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应当( )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培育“四有”公 民为目标③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 众性为时代品格 ④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事业为目的 ⑤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再 见
2、发展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 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如何发展大众文化 (1)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2)发展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3)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 (1)、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 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 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意义: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基本内容: 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的。
(2)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意义)
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基础。 ③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 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 引领社会思潮,又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 思想的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和凝聚力 。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 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李大钊
陈独秀
鲁迅
毛泽东
一、肩负发展先进文化的使命
1、几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国文化所作出的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