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典舞《萋萋长亭》的艺术特色
双人舞古典舞剧目

双人舞古典舞剧目
为你推荐一些经典的双人舞古典舞剧目:
- 《新婚别》:舞蹈取材于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同名诗作,表现的也是尽忠报国的主题,却缠绵悱恻另有一番情调。
- 《萋萋长亭》:作品取中国古典诗词中"长亭晚送"的意韵,借用芭蕾和现代舞的双人舞的编排技巧技法,优美婉约、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一对青年男女长亭送别的依依不舍、哀而不伤、幽而不怨的离别情绪。
- 《雨后》:以“伞”和“团扇”为道具,既是身份的象征,又是特殊的信物,还是寓意性的符号,有伞下禁锢的隐喻之意。
这些双人舞古典舞剧目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欣赏。
中国古典舞双人舞古典意韵的当代传承——以《萋萋·长亭》为例

作者: 孙志远
作者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149-14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5期
主题词: 古典舞 双人舞 《萋萋·长亭》
摘要:双人舞是舞蹈舞台表演的一个重要方式,它往往通过舞者间舞蹈动作的配合,舞台的调度等等,呈现出独特的舞台意象。
历数舞台上优秀的双人舞作品,如《梁祝》、《萋萋长亭》、《周郎·小乔》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双人舞大多注重情感抒发,通过两人以及萦绕于舞台间的情韵的呈现。
这种情韵是难以用语言表述,却又能使观众深切的感受到双人在舞蹈中情感的酝酿,流露……因此,如何使借用"它山之石",却不会"跑味"、"窜味",则是每个古典舞人应该思考和积极实践。
故而,本文将以优秀的双人舞《萋萋长亭》为例,分析古典舞双人舞在编导上如何通过舞蹈的节奏、基本动律,双人舞的配合以及人物形象,使舞蹈贯注了古典舞独特的意蕴,而演员如何通过舞蹈动作的完成,细节的戏剧表演以及内心情感的外露,使整个节目韵味悠长,并得以使中国古典舞的双人舞在参考、借鉴其他优秀舞种的艺术成果的同时,传承、延续中国古典舞的艺术传统。
论古典舞剧日《萋萋长亭》的情感表述

《 _ 二 泉映月》全 曲婉转流 畅、跌宕起伏 ,是一 首变奏 曲式 的经 典名 曲。二 胡音色 的哀愁之感 为整部舞 蹈 作品渲染 ‘ 个 悲凄、忧郁 的氛围,深情 的旋律如泣如诉 、如悲如怒 ,时而委婉低 回、时而激越高 亢,与 二 人离别将 近的心情暗暗相合 。曲子开头比较平缓深沉 ,但很快就转 为细细 的诉说 ,就像剧 中温柔 的女子在低
整 个 故事 的 主 旨— — 别 离 。 3 、倾 靠
作品中重复多次的最经 典倾靠就 是女人斜依 男人肩膀 ,侧抬 后腿 由直变弯 的动作 ,倾倒 动作本身就意味 着信任和 依赖 ,它必须建立在完全相信对方 的基础上 ,才 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 古典舞身韵 中, “ 倾 ”是一个 极其重要 的动作 形态 ,它是东方舞蹈 审美文化下 的风格美之一 。在古典舞 中,女子 的倾代表 了内敛 、含蓄 、 阴柔之美 ,而 男子 的倾 则是刚健 、深沉 、劲达 之美 , 《 萋萋长亭 》中的倾 与靠 多是 以男人为主 力,女人依 附,二人 达到一种情感 与视觉 的双重和谐 。
2 、牵 手
生活 中的 “ 牵手 ”是个平常却不平凡 的小动作 ,恋人 间的牵手代表着相互信任 、欣赏 、爱慕 与支持 ,作 品初始 二人相继 上场 ,遥遥相对伸 出双手却没有触碰到对方 ,这个细节处理让人一 阵失落 ,也为后来 的小 高 潮 做了铺 垫。两 人第一 次牵手 并非是 常规意义上 的 “ 牵 ”,而是两手扣握 ,另外两臂相拥 ,二人 向着 同一方
神州民俗 2 o 1 4 年 第2 2 3 期
艺术教 育
论古典 舞剧 日 《 萋萋长亭 》的情感表述
刘 呖
( 广 东省文化馆 广 东 广州 5 1 0 0 8 )
浅析古典舞《萋萋长亭》的艺术特色

浅析古典舞《萋萋长亭》的艺术特色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其中一部备受瞩目的作品是《萋萋长亭》,它以精湛的舞蹈技巧和感人的表演方式展示了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深入浅析古典舞《萋萋长亭》的艺术特色,探讨它的舞蹈形式、音乐与表演元素以及背后所传递的情感。
一、舞蹈形式《萋萋长亭》是古典舞的重要作品,它以细腻、典雅的舞姿展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爱情故事。
舞剧以传统的宫廷舞蹈为基础,融入了现代舞蹈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演员以优雅、柔美的身姿演绎出恢宏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音乐与表演元素音乐是古典舞《萋萋长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古琴、二胡等传统乐器为基础,结合现代音乐元素,营造出恢弘的氛围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舞蹈表演中,演员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传递情感,配合音乐的起伏变化,展现出舞剧独特的韵律和感染力。
三、背后的情感《萋萋长亭》展示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唐朝,东都长安。
该舞剧通过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音乐,讲述了一对恋人在长亭离别的情景中,相互思念、相思成疾的动人故事。
在表演中,演员用优雅的动作和细腻的表情诠释了爱情的甜蜜、忧伤和无奈,触动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四、艺术特色《萋萋长亭》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的整体美感和情感表达。
舞蹈编排细腻而精湛,展示了舞者的专业技巧和舞蹈的美学价值。
舞姿优美流畅,动作细腻且精准,在细节和整体的处理上都凸显了中国传统舞蹈的特点。
此外,音乐与舞蹈的融合也使得舞剧更具大气磅礴的美感。
古典舞《萋萋长亭》是一部集舞蹈、音乐和表演于一体的优秀舞剧作品。
它以独特的舞蹈形式、音乐与表演元素,展现了中华文化中的柔美与繁华,散发出古老而又永恒的艺术魅力。
观赏《萋萋长亭》能够带给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使人沉浸其中,领略中国古典舞独有的韵味和魅力。
通过对《萋萋长亭》的艺术特色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古典舞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舞蹈鉴赏观后感

舞蹈鉴赏观后感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看看下面的舞蹈鉴赏观后感,一起对舞蹈进行鉴赏吧!舞蹈鉴赏观后感【1】这学期我选修了舞蹈鉴赏,进行为期六周的舞蹈鉴赏,了解到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也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别看它只是动作的变化,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看着舞者随着优美的音乐,是那么的陶醉,仿佛自己都身临其境了,自己也真想去学学舞蹈,但看到选择一名天资优秀的学舞者,要求是多么的严格,上身与下身是要一定的比例的。
所以我只有欣赏舞蹈的份了,不过欣赏舞蹈也是一门学问,舞蹈者不只是在跳舞,更多的时候还表达了一种情感,其中的情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黄豆豆,并欣赏了作品《醉鼓》。
《醉鼓》以醉借鼓表现一位民间艺术家执著追求事业,视艺术为生命的优秀作品。
舞者并不是单一的靠舞姿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而是巧用鼓来表达所有的感情的。
一段段,一个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都给予了无限生命的可能,也留给观众众多的想象,是他对艺术事业的执着精神,是他不顾一切对梦想追求的精神,是他在激流中的勇往直前……《醉鼓》中的舞者的执着精神鼓励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艺术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寓示着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也要勇往直前,激流奋进,追求美好未来。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傣族舞,其中杨丽萍的《孔雀舞》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孔雀舞”这支舞蹈使人观看了之后,心情非常得好,杨丽萍身穿一件白色的衣服,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白里透出了许许多多的颜色,杨丽萍的动作优美,骨骼十分柔软,做出许多高难度的动作,使观众赞不绝口。
女性的温柔、美丽,更使孔雀舞增加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的颤动,身体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独特的三道弯舞姿造型。
孔雀舞还十分讲究手的动作,以手形象征孔雀头颈,变化多姿,生动传神,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舞蹈演员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应具备的特质

摘要中国古典舞经过传统文化的积淀、演变与整合,已经形成了系统的训练方法、完整的表现手法、严格的审美原则。
而形与神、气与韵、象与意、情与境、妙与味、技与法则是舞蹈演员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必须具备的特质。
关键词:形态意境韵律特质动态文化与人体舞姿是中国古典舞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
“形、神、劲、律”的动作状态和“圆、曲、拧、倾”的审美原则,则是中国古典舞在空间构图和形体动态中追求的流线之美。
舞蹈演员是表演作品的主体,是舞台艺术的主导者,舞蹈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意蕴意境都要依靠舞蹈演员灵活优美的肢体语言展示出来。
因此,舞蹈演员的文化素养、技能技巧、生活阅历都直接关系到舞台表演的效果。
笔者认为,舞蹈演员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应具备以下的特质:一形与神“形”与“神”是中国古典舞追求的一对范式。
“形”是舞者的载体,是舞蹈的基础。
舞蹈演员通过静止的造型、美化的舞姿,自我进行舞蹈艺术的处理,从而达到烘托氛围、深化主题、塑造形象的目的。
“神”对于舞蹈艺术来说更为重要,《淮南子》有一句话很好的诠释了神的重要性。
“画西施之画,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君形者”即神,神亡而形枯。
舞蹈的“形”与“神”都需要舞者来传达和体现,都必须承载于人。
因此,舞蹈演员不仅要靠身体塑造舞蹈形象,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形象来传神。
中国古典舞《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舞蹈演员首先借助长袖的缓缓抖动来延长肢体的表现力,塑造了祝英台貌若天仙的舞台形象,感染了观众的情绪,继而舞动长袖变化出夸张的舞姿造型,将中国古典舞“三道弯”的美感瞬间展现,吸腿抛袖的流动形象深深地刻在观众的心中。
在情绪高涨时,以腰部的横拧为主线,将长袖抛向空中形成弧线后缓缓落下,并使眼、手、头、腿相配合,体现了中国古典舞“形神兼备”的和谐统一。
舞蹈演员通过形体语言和神情姿态,感染观众为她欢呼,就是因为她很好的传达出了作品的“神”,善于运用自己的“形”,表现出了中国古典舞内在的灵魂。
舞蹈鉴赏观后感

舞蹈鉴赏观后感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看看下面的舞蹈鉴赏观后感,一起对舞蹈进行鉴赏吧!舞蹈鉴赏观后感【1】这学期我选修了舞蹈鉴赏,进行为期六周的舞蹈鉴赏,了解到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也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别看它只是动作的变化,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看着舞者随着优美的音乐,是那么的陶醉,仿佛自己都身临其境了,自己也真想去学学舞蹈,但看到选择一名天资优秀的学舞者,要求是多么的严格,上身与下身是要一定的比例的。
所以我只有欣赏舞蹈的份了,不过欣赏舞蹈也是一门学问,舞蹈者不只是在跳舞,更多的时候还表达了一种情感,其中的情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黄豆豆,并欣赏了作品《醉鼓》。
《醉鼓》以醉借鼓表现一位民间艺术家执著追求事业,视艺术为生命的优秀作品。
舞者并不是单一的靠舞姿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而是巧用鼓来表达所有的感情的。
一段段,一个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都给予了无限生命的可能,也留给观众众多的想象,是他对艺术事业的执着精神,是他不顾一切对梦想追求的精神,是他在激流中的勇往直前……《醉鼓》中的舞者的执着精神鼓励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艺术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寓示着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也要勇往直前,激流奋进,追求美好未来。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傣族舞,其中杨丽萍的《孔雀舞》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孔雀舞”这支舞蹈使人观看了之后,心情非常得好,杨丽萍身穿一件白色的衣服,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白里透出了许许多多的颜色,杨丽萍的动作优美,骨骼十分柔软,做出许多高难度的动作,使观众赞不绝口。
女性的温柔、美丽,更使孔雀舞增加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的颤动,身体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独特的三道弯舞姿造型。
孔雀舞还十分讲究手的动作,以手形象征孔雀头颈,变化多姿,生动传神,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浅析汉唐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及剧目赏析

浅析汉唐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及剧目赏析汉唐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遗产。
它在中国古代以及现代的舞台上都展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本文将从舞蹈艺术的角度对汉唐古典舞的审美特征进行浅析,并结合具体的剧目来进行赏析。
一、流畅的身体动态和韵律汉唐古典舞注重身体的流畅性和韵律感。
舞者通过优雅的身姿和精确的动作展示出舞蹈的美感。
舞蹈动作以流线型、曲线型为主,呈现出优美的线条感。
舞者的手势协调流畅,脚步轻盈有力,整体动作协调一致,给人一种和谐、舒展的感受。
例如,剧目《仙人指路》中,舞者的手臂像流水一般轻盈地挥动,行云流水般的身体动态使观众仿佛进入了仙境,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俗的美感。
二、华丽精致的服装和道具汉唐古典舞注重舞台形象的呈现,舞者的服装和道具都十分重要。
华丽精致的服装能够增添艺术氛围,体现角色的身份和情感。
精心设计的道具则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具代入感的舞台体验。
比如,在剧目《长恨歌》中,舞者身穿汉代官服,头戴华丽的古代发饰,衬托出古代帝王的尊贵和威严。
道具中的龙袍、屏风等也通过精心的制作和运用,将观众带入一个栩栩如生的古代宫廷景象。
三、丰富的情感表达汉唐古典舞注重情感的表达,能够通过舞蹈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传递出深刻的情感。
舞者在表演中通过细腻的肢体动作和真实的表情来刻画角色的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其中,产生共鸣。
以剧目《弄玉吉日》为例,舞者利用纤细的手指和准确的舞步展现出新婚新人的情感与喜悦,流露出深深的幸福和爱意,让观众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与宝贵。
四、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再现汉唐古典舞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剧目选择上,汉唐古典舞往往会选取历史典故或者经典文学作品为素材,借助舞蹈来传承和再现历史故事,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
比如,剧目《千古明珠》通过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故事,展现了古代中国的爱情观念和美好神话。
舞者通过动态的身体语言和深情的舞蹈,将这个经典爱情故事再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之窗·
158
浅析古典舞《萋萋长亭》的艺术特色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老师 杨 琛
古典双人舞《萋萋长亭》优美、婉约、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一对青年男女长亭送别的离愁别绪。
舞者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具深厚表现力的肢体完成了这一缠绵悱恻、扣人心弦的爱情双人舞。
古典双人舞《萋萋长亭》主要表现长亭送别的场景,送别、惜别和离别,传达舞蹈感情。
一、文学作品的渲染
古典舞蹈是在文学中孕育的,由于文学的背景的渲染,文学情感的衬托,因此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作品,表演出优雅的舞蹈动作,完成美丽的姿态。
随着音乐的节奏和动作节奏的控制和表达,完成不同的动作状态。
在古典舞蹈中,大都是依靠文学作品达到意境,再用悲凉音调的转换来表现悲凉的情形,舞蹈者依照音调变换表达舞姿效果。
古典舞有《萋萋长亭》情节取材于王实甫《西厢记》其中一幕《长亭送别》。
运用古典的大阮、丝竹乐等古典乐器突出其古典舞蹈的审美特征。
丝竹乐表现的是凄美而无奈的情感,大悲大喜,欲哭还休的情怀。
舞蹈的文学意境同时还有现当代电影《城南旧事》的意境,当年弘一大师李叔同词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抚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进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梦”
二、音乐节奏的表现风格
古典舞剧中的双人舞所用的二胡音乐,节奏比较缓和,舞者随着音乐节奏尽情的抒发角色感情和性格,广泛展现精神生活。
曲调的慢板,显示出动作更柔软,肢体动作配合乐曲,在舞蹈中,人物和情节发展的变化取决于节奏的变化,就像故事叙述中的起承转合一样。
在所有的舞台艺术中,音乐都是场上烘托气氛的关键要素。
而《萋萋长亭》音乐节奏的显著特征是可以定调舞蹈和乐曲的风格,表演和节奏是统一的。
舞台上显示舒缓的节奏,表现了离别的深情。
使两人构成许多强烈的、多变的、连贯的、高难度的双人舞动作舞姿,双人舞作品《萋萋长亭》的结尾中就在两人即将分别之时,妻子却突然冲向丈夫,这时完成一个双人托举动作,呈现出三道弯的民族造型,停留片刻后妻子从上而下顺势滑下来紧紧地搂着丈夫,其情其境,编导独具匠心地将“惜别一不忍别一生死痛别又抱在一起”的刻骨铭心的瞬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作品中情感表达的作用
《萋萋长亭》中,舞者在优美流畅,富有感情色彩的慢板音乐中,以舒缓富有音乐表现情感,娴熟精彩的双人舞托举,表现了一对男女恋人如痴如醉的爱情。
每一个细腻富有情感的动作与音乐都丝丝相扣,使观众为之感动,一般平稳徐缓的音乐节奏,古典中经常表现爱情、思念、忧伤等,因此演员的动作表现娓婉、柔和、舒缓而不能做疯狂似的急速动作。
双双离别时候,变成尖利的恐怖的音乐。
而在两人翩飞起舞时候,音乐变得舒缓而凄美,归于浪漫而哀伤,继续用舒缓富有音乐表现力表达美感,抒发古典的情感表达。
这部戏剧以音乐和舞蹈共同叙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用舞蹈表现了二人爱情经历坎坷与磨难,用凄美的音乐表现离别,“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也是整部戏剧的悲情成分所在之处,用悠扬的音乐表达对爱情忠贞不屈,用优美流畅的音乐表现了对恩爱夫妻的赞扬和祈盼。
缠绵
悱恻的音乐表达了舞蹈轻盈飘逸,行云流水般的动态,两人的状态有的时候,窃窃私语,有的时候物我两忘,达到了永恒的爱情境界。
随着节奏的加速,女演员的双臂和两足的迅速动作表现出一种愤慨至极不满激动的情绪。
仿佛是在挣脱一条无形的锁链。
用急促、宏大的韵律展现火热、剧烈、担心的情绪,短促有力。
音乐节奏是缓慢的和快速变化的,舞蹈情绪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
表演者的情绪改变形式相同的动作与音乐节奏,古典舞表演风格多样化,因为不同的音乐节奏,用动作表演风格多样化的可能性。
可以形成多样化的乐曲节奏,富有表现力。
音调改为缓慢的节奏,音乐色调暗淡露出一丝凄凉,四周一切显得那么静幽清,在这种音乐感染下,动作优美,但显得压抑、缺乏热情,无法产生任何活力,音乐把女子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使观众看到了他们在诉说着思念,从动作中看到了忧伤、悲愤的情绪。
在《萋萋长亭》的开场,运用灯光映出的离别场景来突出古典的剧情,意境对于舞蹈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意境传达了情调和意境。
意境独特的风格与主题是舞蹈渲染气氛的主要途径,在舞蹈的世界里,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节奏的整体。
典双人舞蹈《萋萋长亭》的送别场景中,夫妻两人一前一后,几步一回,欲言又止,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丈夫追上了妻子,伸手拂脸揽妻入怀,又扶腰将她轻轻托起,旋转。
妻子这时候坐在夫的左腿上。
静态造型和舒畅流动的空中托举动作,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浪漫而又凄楚的送别场景。
提供舞台表演的深层结构的创作。
舞蹈和意境只有巧妙配合,才能产生完美统一的舞台美感,它们都是关于表演本体的探索。
因为艺术本体的相同性在进行创作时,很容易做参照。
意境和表演有很多的联系,对编舞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
1、表达文学意境
文学和舞蹈是伴随和谐的,舞蹈可以传达意境,从而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烘托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
各种音乐风格的舞蹈,通过舞蹈动作和乐曲的色调,表达感情,可以表演出有节奏有动律的舞蹈。
眺望的动作,哀婉的神态,体现恋人的两地相思之情。
优美的舞姿用悲凉的音乐相联系,犹如一道氤氲,雁南飞、斜阳落的景象,凄美悲凉音乐渲染了“萋萋”的离别。
由舞者的肢体语言和妙不可言的音乐相结合,塑造离别意象,是离愁,别是滋味。
用悠长的音调表现绵长的思念。
二胡音乐,表现诗情画意与浓浓的气氛,就像婉约诗情一样,也表达了舞蹈的艺术境界。
柔和委婉的姿态,与脉脉含情的舞蹈表情。
在舞蹈节奏上,采取丝竹乐,在流动中寻求平静,庄而不媚的情感。
伴随着轻柔的曲调,翩翩起舞,创作了双人舞的意境美。
增强了意境的美,同时观众们也体会到了舞蹈所传递出来的丰富情感。
2.渲染舞蹈气氛
风格与主题是古典舞蹈渲染气氛的主要途径,同时带给人们舞蹈动作的美感,以及舞蹈韵律的美感。
观众能够感悟富有展现力的动律,文学作品的意境与音乐营造的气氛,体现舞蹈的内涵,因此古典舞音乐是古典舞舞蹈表演的重要因素。
古典舞悠扬乐曲是动作和情绪的表达,再加上舞者优雅的表演动作,更能提升观赏效果。
用古典舞独特的韵律和神韵来进入舞蹈的境界。
虚拟的美感如浓笔酣墨,用悠扬的琴和箫去刻意烘托,以情带舞,以舞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