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磷酸三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合集下载

亚磷酸三苯酯-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亚磷酸三苯酯-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亚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ite
浓度或浓度范围:亚磷酸三苯酯:100%
危险!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
响。

【预防措施】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62+P364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91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供应商:电话:
地址:邮编: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亚磷酸三苯酯抗氧剂、稳定剂TPPi产品介绍

亚磷酸三苯酯抗氧剂、稳定剂TPPi产品介绍

亚磷酸三苯酯(抗氧剂、稳定剂TPPi)产品介绍亚磷酸三苯酯物理参数:【中文名称】亚磷酸三苯酯tppi【中文别名】亚磷酸三苯基酯【英文名称】triphenyl phosphite【英文别名】Triphenyl Phosphite (TPPi); Triphenyl phospite; Triphenylphosphite white yellow xtl【CAS号】101-02-0【EINECS号】202-908-4外观: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液体【结构或分子式】C18H15O3P【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310.29【密度】1.184【熔点(℃)】22-24【沸点(℃)】360【闪点(℃)】222【折射率】1.5900【蒸汽压】4.74E-05mmHg at 25°C[1]【风险术语】R36/38亚磷酸三苯酯tppi用途:主要适用于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酯、ABS树酯、环氧树酯、合成橡胶等的抗氧稳定剂,用于聚氯乙烯制品中作螯合剂。

亚磷酸三苯酯tppi包装方式:净重200KG/镀锌铁桶(一个小柜打托装16吨)、1000KG/IB桶(一个小柜装18吨)或23吨ISOTANK。

亚磷酸三苯酯tppi原材料情况如下:该产品主要原材料是苯酚、三氯氧磷、三氯化磷。

亚磷酸三苯酯生产工艺:三氯氧磷直接法(又称热法) 苯酚以吡啶和无水苯为溶剂,在不超过10℃的温度下,缓缓加入氧氯化磷,然后在回流温度下,反应3~4h。

冷却至室温后,反应物经水洗回收吡啶,离心脱水后,再用干燥的硫酸钠脱水,过滤除去硫酸钠。

最后先常压蒸馏回收苯,再减压蒸馏,收集243~245℃(1.47kPa)的馏分,经冷却、结晶、粉碎即为成品。

苯酚熔融后,搅拌下在25℃下滴加三氯化磷,生成亚磷酸三苯酯;然后升温至70℃通入氯气,生成二氯代磷酸三苯酯;再于50℃加水水解,生成磷酸三苯酯。

最后水解产物用5%纯碱水溶液进行中和、水洗、蒸发和减压蒸馏,收集243~245℃(1.47kPa)的馏分,冷却、结晶、粉碎、包装即为成品。

亚磷酸三苯酯TPP

亚磷酸三苯酯TPP

亚磷酸三苯酯( TPP )化学名称:亚磷酸三苯酯别名:亚磷酸三苯基酯英文名称:triphenyl phosphite,TPPCAS号:101-02-0分子式:C18H15O3P;(C6H5O)3P分子量:310.29危险品等级:9类危危险品编号:UN 3077 9/PG 3 海关HS编码:2920901900 分子结构式:C6H5 O C6H5 O P C6H5 O▲性状外观低于室温时为无色或淡黄色单斜晶体,室温以上时为具有苯酚气味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稍有酚臭,不溶于水,遇潮气易水解生成游离酚,能溶于醇、醚、苯及丙酮等有机溶剂中,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

▲质量指标酸值(mgKOH/g )≤0.50折光率(N D20) 1.5850~1.5900色度( Pt-Co ) ≤60密度( ρ420,g/㎝3) 1.180~1.190凝固点( ℃) 19~24▲用途青岛长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亚磷酸三苯酯TPP用作螯合剂、塑料制品防老剂及合成醇酸树酯和聚酯树脂的原料;用作合成橡胶和树脂的稳定剂,聚氯乙烯塑料的抗氧剂及醇酸树脂和农药中间体的原料。

1、本品为辅助抗氧剂,并具有光稳定效果,适用于烯烃聚酯PE、PP、ABS、SBS等制品、ABS树脂、环氧树脂等。

2、在各种聚氯乙烯制品中作螯合剂,能使制品保持透明,并能抑制颜色的变化。

3、是制取亚磷酸三甲酯、阻燃剂的原料并可用作农药中间体。

▲使用范围1、PVC行业:电缆料、塑钢材料、片材、扣板、农膜、地膜等。

2、其他合成材料行业:作为光热稳定剂或氧热稳定剂。

3、其他:复配液体及膏状复合稳定剂,螯合剂深加工等。

▲包装与贮运本品采用镀锌铁桶包装,净重200kg/桶。

贮存于阴凉、干燥库房内,防雨水、防日晒。

亚磷酸三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磷酸三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亚磷酸三苯酯化学品英文名:triphenyl phosphite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2045CAS号:101-02-0分子式:C18H15O3P分子量:310.2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或混合物:纯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如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人体有害,对眼睛、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目前,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可使动物抽搐、腹泻、血管扩张,对胆碱酯酶有弱抑制作用,易为豚鼠皮肤吸收。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遇潮气逐渐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亚磷酸三乙酯122-52-1

亚磷酸三乙酯122-52-1

较高:<6 hPa 0.958 g/cm³
k) 蒸气压
在 20 °C,<6 hPa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0.958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 mPas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欧洲陆运危规 : 3 国际海运危规 : 3 国际空运危规 : 3
https:// 4/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III 国际海运危规 : III 国际空运危规 : III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不适用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不适用 国际空运危规 : 不适用
5/5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推荐的贮存条件下是稳定的
10.3 敏感性(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如果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氧化物空气水分/湿气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磷氧化物(例如P2O5)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请注意废物处理也应该满足当地法规的要求。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
https://
Powered by TCPDF ()

33610亚磷酸三甲酯

33610亚磷酸三甲酯

亚磷酸三甲酯
1 、(CH3O)3P 124.1 Trimethyl phosphite ;
2、危规分类及编号易燃液体。

GB 3.3类33610。

UN No.2329;IMDGCODE 3390页,3.3类。

3、规格工业级,含量≥95%。

4、用途有机合成、杀虫剂制造。

5、物化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相对密度1.046。

沸点111~112℃。

折射率1.4076。

蒸气相对密度4.3。

不溶于水。

溶于己烷、苯、丙酮、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和煤油。

6、危险特性易燃。

闪点54℃(o.c)。

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受热分解出有毒的氧化磷烟雾。

大鼠经口LD50 2890mg/kg 兔经皮MLD2200mg /kg 小鼠腹腔LD50 4180mg/kg。

能经口和皮肤吸收。

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

7、应急措施消防方法: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灭火。

急救:应使吸人蒸气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吸人新鲜空气。

皮肤接触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

8、储运须知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方法:(Ⅲ)类。

玻璃瓶外木箱或钙塑箱加固内衬垫料或钢桶装。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

远离高热、明火,避免阳光直射。

与氧化剂隔离储运。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容器破损。

泄漏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

对污染的地面用碱液、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人废水系统。

亚磷酸三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亚磷酸三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亚磷酸三苯酯化学品英文名:triphenyl phosphite;phosphorous acid,triphenyl esterCASNo.:101-02-0ECNo.:202-908-4分子式:C18H15O3P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对皮肤有刺激性。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作业后彻底清洗。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收集溢出物。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不适用。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可造成皮肤刺激。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本品能造成严重眼刺激。

眼睛直接接触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炎症并伴随有疼痛。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本品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亚磷酸三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磷酸三苯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亚磷酸三苯酯化学品英文名:triphenyl phosphite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2045CAS号:101-02-0分子式:C18H15O3P分子量:310.2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或混合物:纯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如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人体有害,对眼睛、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目前,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可使动物抽搐、腹泻、血管扩张,对胆碱酯酶有弱抑制作用,易为豚鼠皮肤吸收。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遇潮气逐渐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亚磷酸三苯酯
化学品英文名:triphenyl phosphit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2045
CAS号:101-02-0
分子式:C18H15O3P
分子量:310.2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或混合物:纯品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如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人体有害,对眼睛、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目前,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可使动物抽搐、腹泻、血管扩张,对胆碱酯酶有弱抑制作用,易为豚鼠皮肤吸收。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遇潮气逐渐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接触潮气可分解。

聚合危害:聚合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磷烷。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1600~3200 mg/kg(大鼠经口);50~100 mg/kg(小鼠腹腔)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人经皮:125mg/48小时,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 500mg,重度刺激。

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其它: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无资料
包装类别:Z01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
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