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幸福情况
2023关于国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2023关于国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社会调查的主题是国民幸福指数权重调查与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就业者的生活、情感等满意状况,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满意度,调查人们普遍的幸福指数,从而提高对人们的了解和认识。
并且从这次调查中研究探讨在哪些外在的客观因素影响制约了人们幸福感,更高层次上要求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青壮年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所以他们的幸福感对社会安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现在的社会人群结构是青壮年居多,而且在这一年龄段的人无论是在体力精力还是承受压力的能力都是最强的。
所以本次调查就以青壮年为目标人群,对其进行幸福指数的调查。
三、调查方式为了保证调查所得到的信息准确可靠、方便统计的前提,所以决定本次调查所采用的方式是发放问卷当面填写的方式。
四、调查时间此次调查因为条件的限制,所以将时间定为**月**日至**月**日。
五、调查内容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而我们正常将判断幸福指数的途径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 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等)。
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
最后是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所以从这几个方面出发,我们的问卷就是围绕这三个方面设计的。
在此次问卷里将问题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a、受调查者的生活状况和满意度b、受调查者的个人情感和人际关系c、受调查者最缺少的和个人观点。
从这三点出发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旨在清晰的了解受调查人群的具体情况,以便我们统计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六、调查结果我们小组就问卷统计结果如下:本次调查针对了受者调查的个人基本情况、生活环境、情感和工作方面等内容,主要调查目的是研究人们幸福指数的高低及其影响较大的原因。
解读中国人幸福度调查

北京科技报/2006年/1月/25日/第027版精神・行为越是注重面子的人越是不幸福解读中国人幸福度调查本报实习记者冯静本报记者于彤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公布了《2005年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调查报告》,呈现出了目前国人在物质、精神和幸福这三者之间的一种关系。
特别是,这条欲望曲线并没有吻合人们“越多越好”的简单想法,精神层面的需求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收入一味增长并不能带来幸福感上升调查给出的结论是“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经济无直接关系的因素”。
从给出的数据来看,“赚钱机会”是上海、广州、北京最多的,但在城市总幸福度中,这三个城市排名并不靠前,而且广州还在十个城市排位中垫底。
对“生活幸福度”调查显示,关系最大的因素是是否拥有自己的虏产,其次是是否有固定的工作。
这是在已经控制了诸如收入、资产、年龄、教育等诸多因素后的分析结果。
这可能是由于一个人如果有了自己的房产或者有了稳定的工作,心里就会感到安全。
住房面积大的人的确比住房面积小的人要幸福,但是随着住房面积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渐渐减弱。
在建筑面积达到160平方米时幸福感达到顶峰,但建筑面积是200平方米时,幸福感已经有了明显的降低。
性生活方面每月8次最幸福该项调查还注意到了性生活与生活幸福度的关系。
国外有研究表明,已婚人士往往比未婚人士幸福。
但是如果同时考虑婚姻状况和性生活的话,我们发现,性生活对生活幸福度的影响比婚姻状况对生活幸福度的影响大,这次结果显示,在控带婚姻状况以后,有更多性生活的人依然更加幸福。
但是,幸福曲线在性生活每月8次时达到了巅峰。
不过,由于这种调查只能测不同变量中有没有相关性,而不能确定它们中的因果关系,所以不能确定到底是更多的性生活能使一个人更幸福,还是更幸福的人会有更多的性生活。
感受幸福:中国人更愿意和别人比较在国人心目中,“比”随处可见。
特别是在收入问题上,相互比较产生的差距对幸福感影响很大。
中国幸福指数为什么不高

中国幸福指数为什么不高
中国幸福指数不高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
一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发展慢,贫困人口多,社会保障相对落后。
尤其是在某些贫困和落
后的地区,其发展水平甚至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受教育程度较低,大多数民众无着落,生
活水平较低,人们无法享受到现代化时代给予他们的物质财富,也无法参与社会生活。
另一方面,就精神而言,当今社会的压力很大,人们被太多的事情所包围,拼搏与奋斗成
了一种习惯,缺乏真正的放松和休息,以致生活失去了色彩,心理压力也能在某种程度上
影响人的心情。
最后,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如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传染病不断高涨,
人们无法被完全放心地呼吸空气,也无法放心地住在自己家中,享受到生活中真正的幸福。
从上述几方面可以看出,如果要提高中国的幸福指数,首先要改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增强民众的物质保障,同时也要创造舒适的精神环境来让人们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和自由,中国幸福指数才能得到提高。
2003-2013中国国民幸福感统计表

2003年国民幸福感频数频率百分比(%)比重(%)2003年非常不幸福134 2.28非常不幸福 2.28不幸福61910.54不幸福10.54一般2,92649.81一般49.81幸福1,89632.28幸福32.28非常幸福299 5.09非常幸福 5.09合计5,874100 ArrayMean 3.2735782005年国民幸福感频数非常不幸福145 1.4不幸福8027.73一般4,67445.06幸福4,16240.13非常幸福589 5.68合计10,372100Mean 3.4095642008年国民幸福感频数非常不幸福139 2.32不幸福5569.27一般1,46624.43幸福2,57742.95非常幸福1,26221.03合计6,000100Mean 3.7111672010年国民幸福感频数频率百分比(%)非常不幸福248 2.11不幸福9057.69一般2,08117.69幸福6,65256.53非常幸福1,88115.99合计11,767100Mean 3.7659562012年国民幸福感频数频率百分比(%)非常不幸福177 1.51不幸福8667.39一般1,86415.9幸福6,93859.18非常幸福1,87916.03合计11,724100Mean 3.8082572013年国民幸福感频数频率百分比(%)非常不幸福178 1.56不幸福8477.44一般2,13018.72幸福6,65358.46非常幸福1,57213.81合计11,380100Mean 3.7551852005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3年1.4 2.32 2.11 1.51 1.56 7.739.277.697.397.44 45.0624.4317.6915.918.72 40.1342.9556.5359.1858.46 5.6821.0315.9916.0313.812012年2013年3.808257 3.755185。
中国老百姓生活现状

中国老百姓生活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着庞大的老百姓群体。
他们是国家的
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主体。
然而,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现状却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话题。
首先,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
老百姓脱离了贫困,拥有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他们可以选择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也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
许多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城乡差距依然存在,
许多农村地区的老百姓依然生活在贫困中。
他们面临着教育、医疗等诸多问题,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另外,城市老百姓也在面临着房价高涨、生活成本上升等问题,生活压力不断增加。
此外,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也备受关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
年人需要依赖子女或社会福利来维持生活。
养老金、医疗保障等问题成为了老年人关注的焦点。
总的来说,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现状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话题。
在国家不断发展
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并解决老百姓面临的种种问题,努力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
婚姻幸福指数中国国情中婚姻幸福指数的调查与分析

婚姻幸福指数中国国情中婚姻幸福指数的调查与分析婚姻幸福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一种美好状态。
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中,婚姻幸福指数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因此,本文将进行婚姻幸福指数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了解中国国情中婚姻幸福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首先,婚姻幸福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份稳定幸福的婚姻不仅能够带来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有助于家庭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和睦。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婚姻幸福的现状。
调查显示,在中国,婚姻幸福指数整体呈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这一结论基于对上千名已婚夫妇的调查结果,包括他们对于婚姻生活的满意程度、沟通状况、夫妻关系的稳定性,以及共同生活中的快乐程度等多个方面的评估。
然而,调查也揭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首先,沟通问题是影响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
许多调查对象表达了在婚姻生活中面临的沟通障碍,包括对话交流不畅、意见不合、情绪无法有效表达等。
这些问题都对夫妻之间的关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经济压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家庭要面对更多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于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夫妻来说。
由于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夫妻间的情感互动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给婚姻幸福带来一定的阻碍。
此外,性别角色的变化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家庭角色的重新定义,夫妻之间的权力平衡和责任分担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些男性可能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无法适应新的婚姻模式,这也会对婚姻幸福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婚姻幸福指数,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夫妻间的沟通和理解是关键。
通过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倾听能力,夫妻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建立更加稳定和愉快的婚姻关系。
其次,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也需要重视。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工作和家庭平衡的支持,为夫妻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关心家庭和婚姻。
同时,夫妻也需要共同努力,合理安排工作和家庭事务,保持充足的休息和交流。
幸福感调查报告3篇

幸福感调查报告3篇幸福感调查报告报告一:广东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什么是幸福?你幸福么?回答肯定是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与你所生活的社会状态,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的美化词,现在的中国国情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社会主义岌岌可危。
也有人说这几十年来,中国愈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是走了社会中国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人们一直把幸福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幸福。
那么在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人民的幸福感有多少呢?是不是人们的幸福感也可以做一个判定我们所走道路对错的指标呢?为此,我在中国特色主义的前沿阵地广东做了关于幸福感的调查。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广东省"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核心。
如何在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如何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考量从"血汗G D P"的数字标签到宜居"幸福指数"的人文标签的转型?如何将"幸福"的概念转化为民众切实感受的幸福生活?这些都将是未来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调查发现:一。
七成半人感到幸福,整体幸福感接近"比较幸福水平".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4.9%,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最高,约占六成,为59.2%,两项相加为74.2%,也就是回答倾向于认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13.6%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间的选择,9.8%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2.5%的人选择了"不幸福",倾向于不幸福回答的比例为12.3%.调查中从"不幸福"、"不太幸福"、"说不清"、"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分别计分为1—5,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平均幸福水平为 3.74,标准差为0.912,也就是说整体平均分接近"比较幸福"水平。
中国人的生活现状

中国人的生活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然而,随着经
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人的生活现状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
到高品质的教育、医疗和居住条件。
城市里的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各种娱乐和文化活动,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改善,让农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在线购物等新兴科技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让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和交流,让世界变得更加紧密。
然而,中国人的生活现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
同时,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和医疗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生活现状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
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然而,也需要关注和解决一些问题,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联合国规定每天收入在1.25美元以下的人属于赤贫的人口;联合国的标准贫困人口,是一天收入2美元以下。
中国大陆在2010年12月份公布一个民政部的数据,说是要提高中国的贫困标准线,即每人年收入1千1百80元。
也就说,中国大陆的贫困线是1个月不到1百人民币,十几美元。
中国大陆为什么不按联合国赤贫标准划定贫困线?结果在中国政府发言人的解释中:按照中国式贫困(即每人年收入1千1百80元),大陆就只有4千万了。
但是,如果大陆贫困线提高到年收入1千5百元人民币,贫困人口就是8千万。
一旦提高到每天收入在1.25美元标准线的时候,中国大陆则有2.5亿赤贫人口!如果按照2美元收入计算,全中国有9亿人口是属于联合国规定的贫困人口。
这个数据是一个官方公布数据,这个数据非常可怕。
可怕之处在于,如果现在按照官方公布的13亿人口,居然有9亿人口属于联合国规定的全球的贫困人口。
只有4亿人口在小康和非常富裕中。
而且,按照这个数据,也就是说,中国大陆人占了全球的贫困人口中85%的比例。
中国人常想像非洲很穷,对照此比例,就发现非洲低于2美金的贫困人口非常小。
2011年的1月12日,中国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公布了一个数据。
他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要大家不要害怕通货膨胀,因为中
国现在通货膨胀不高。
他说按照历史上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通货膨胀率是5.6%;比如在1988年跟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分别达到18%跟24%,而2010年通货膨胀还没有达到平均数。
然而,根据经济学国际上的标准,一个国家通货膨胀如果超过4%的时候,它就意味这个国家进入恶性通货膨胀了。
姚景源公布这个数据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在一种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发展,他的中国30年来的通货膨胀率是5.6%,就已经说明。
最近,中国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写了一篇文章,说人民币遇到五大困境,其中最大的困境是人民币现钞供应与印刷能力的严重矛盾。
他介绍中国现在有6家印钞厂,三家铸币厂。
纸钞厂6家,总共3万多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印钞厂。
但是他说由于人民币现钞发行量不可预测,由于金融原因,政策原因而不可预测,所以造成了建国以来除个别年份以外,每年都是以20%的速度增长现钞供应量,造成了中国人民币的印刷厂整个工程的建设速度赶不上发钞速度,造成了现在遇到了严重的印钞能力不足的问题。
所以造成了市场上人民币现钞短缺,而造成人民的恐慌。
这段话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说的是中央央行跟中央政府对人民币的印钞量是不可预测,他们不可掌控、难以控制,是可以随便印钞票的;第二,透过20%的印钞的递增的速度,而这个递增速度现在还在增长,造成了生产能力、印刷钞票的能力不够。
当然他解释
有很多原因,技术人员的培训,还有工厂安装,厂房建设都需要周期,所以造成现在难以满足。
但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大量印钞票造成中国通货膨胀。
中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也承认,其实中国这几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并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是因为央行发行了过多的钞票把整个中国推动起来了。
在海外,中国很有钱。
中国现在有2万8千亿的外汇储备,很快就要突破3万亿了。
全世界的外汇储备加起来也就刚刚跟中国一样,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
但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并不是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是中国政府拥有的财富,它实际上是笔负债。
按照西方的观点,一个政府拥有的外汇储备是真正政府所拥有的财政。
比如人们用美元换日元、换台币的时候,不是跟政府换,是跟银行换;银行只做一个交易的中间体,银行卖出美元买进台币,在交易中台币没有增发,美元也没有增发。
但是中国大陆不一样,中国大陆外汇制度中间是个人民银行,当人们把美元进入中国大陆时,是卖给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印钞票发给人们以人民币。
也就是说,中国出口的东西越多,中国银行的外汇储备越多,但是同时印出的人民币钞票也是越多。
就如一个家
庭,妻子儿女每个人挣钱把美元都交给父亲,父亲给他们写纸条,在家吃饭都用纸条,所有的金钱都集中在父亲手里,父亲就成为最有钱的一个富翁。
中国政府就象这个专制的父亲,利用外汇制度就变相把全中国的生产财富,尤其出口的财富都集中在手里了,就握有全球最大、最高的外汇储备。
但当美元被政府拿到手的时候,这个钱就被政府拿来任意去花销了。
这个美元,就相当于过去黄金本位时候的储备黄金。
但人民币一旦发出去之后就没办法去收回了。
一旦外资撤出,就会把人民币交回,中国要给付美元,于是当外资要撤出的时候,中国手中美元就会越来越少,即等于黄金储备减少了。
所以,中国经济的陷阱,就是当它经济增长越快,出口越多的时候,中国的外汇储备就越多(全国的出口外汇都集中到政府手里);同时,中国由于出口大量的物资到海外,资源越来越少,但是印的钞票却越来越多,因之造成中国的经济越发展,通货膨胀会越严重。
如今中国经济看似很好,是因为把全国百姓的财富都被集中在政府手里;但实际上内部是靠通货膨胀维持,对全国老百姓负债。
而且政府的钞票印得越来越多,物资越来越少,早就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人们看到,美国的物价相反要比中国便宜。
中国很多物资被廉价出口之后,在中国同样的产品反倒物价非常的高;在中国不管买鞋、买衣服什么都比美国要贵。
试想,比如这个世界上美元只1万块钱,中国大陆拿走了3千块;拿得越多,手里的人民币相对就要升值起来。
所以,中国大陆很明显的知道西方各国逼人民币升值的渠道来赚中国政府的钱。
但中国政府还就故意让它去赚,实际上从2007年至今已经升值26%了。
26%是什么概念?按照2010年2万4千亿的外汇储备计算,26%升值等于是中国损失掉了5千亿美元。
5千亿什么概念?1997年是中国外贸净利润140亿,到了2009年时候净利将近1千4百亿,5千亿就意味着至少损失了中国5年的外贸出口的利润,也就是说中国5年的出口白干了。
美国政府为什么要中国政府去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中国政府去买更多的美国国债,同时逼人民币升值,因为买1百美元国债,一年后美国只要还94美元了。
就这么简单。
中国政府当然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不敢让人民币快速升值。
相反还预期海外的热钱到中国去。
当人民币升值6%时,把美元放到中国不做任何事情,1百块钱就有六块钱的利润。
中国政府害怕美元撤出来,故意制造一个升值的预期:“缓慢升值”。
但美元在中国赚钱,赚的谁的钱?是中国百姓创造的利益,中国劳工的利益,中国百姓的税收。
所以,中国政府无形中用中国百姓的财富去供养西方发达国家,所以,人们在西方可买到很便宜的中国产品。
但做为美国人来讲却很简单,希望人民币一次升值,升值之后其政府的负债就稀释了,一次升值20%,1万4千亿的美国国债就锐减了3千亿.。
3千亿,要向老百姓收多少税?!但是中国政府害怕这样,要“缓慢升值”,宁可损失更多的钱,让西方国家都赚中国人的钱;从而维持中国经济表面上的“强大”。
在美国政府眼中,美国人的利益远远高于中国人的利益。
这种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尽管人权、政治制度的改变是最符合中国百姓的利益和中国长期的利益。
但对于美国来说,如何改善美国人民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在改善美国百姓利益之后,第二步才是改善中国的利益、中国的人权。
中国政府就是利用这种心态,跟美国政府做交易,诱使美国政府放弃人权方面的要求,而让美国政府在经济上占尽便宜,享受巨利。
然而,人们都知道,凡事都有一个临界点。
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百姓就承受不住了。
百姓不可能永远的承受在赤贫的标准线下。
中国大陆9亿人口在联合国的贫困线以下,有2.5亿人在联合国赤贫线下。
而政府总是掏钱送人,以前送给俄国,现在送给美国。
但总有掏空的时候。
中国大陆以前维持经济的绝招,是先让工人下岗然后它把国营企业卖掉,之后卖矿山、卖土地。
现在矿山、土地卖差不多了,就
要征房地产税了。
在逐渐逐渐变方式掠夺的时候,百姓的愤怒就会被引爆。
从前让工人下岗,政府可以让刘欢高喊“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而且那时还有一些“从头再来”的机会;后来卖国有企业,人们会觉得可能跟自己没关系,卖掉就卖掉了;如果你觉得矿山国有卖掉就卖掉了;如今卖土地、逼老百姓没房子就高价买房子,遭到的反弹就比当年工人下岗、卖企业矿山要猛烈得多;若买高价房子住之后,还要付出每月高额的房地产税的时候,老百姓就可能再也忍受不住了。
民众没有办法忍受。
以前中国经济在往上升,因为有资源可卖。
但现在印钞票的速度跟建印钞厂的速度不相匹配了,越来越高的印钞票的速度进行通货膨胀。
当政者明知道通货膨胀,也不想控制,因为政府大量的国债,可以靠通货膨胀而变相的债务稀释。
美国政府对待中国政府的招数,被当政者原封不动地应用于中国老百姓。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看到中国一年23万起的群体事件。
但23万起星散的群体事件,还可以用1万亿的维稳费给抹平。
只有当中国经济出现崩溃,特别房地产泡沫爆裂的时候,中国老百姓几家人、祖孙三代的积累化为零了,百姓的承受能力一下子就会破灭,届时再多的维稳费也无济于事,因为很大部分的维稳人群,本身也成了不稳定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