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含答案
2022届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练习题

2022届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练习题1.下列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A.太阳系B.河外星系(正确答案)C.总星系D.银河系答案解析: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构成了最高级的总星系,因此,河外星系不包括地球。
故选B。
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
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
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乌”的记载。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今天看来,日中“踆乌”其实是()A.耀斑B.黑子(正确答案)C.日珥D.太阳风答案解析:材料中提到的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黑色的乌鸦就是黑子。
B正确.3.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A.提供光热资源B.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C.破坏地球磁场,引发“磁暴”(正确答案)D.增强了水循环的动力答案解析:根据上题结论,当黑子增多时,太阳活动增强时,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不是有线通信,产生极光现象,为提供光热资源和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不是太阳活动的影响。
C正确。
4.读下列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是()①③②③(正确答案)③④②④答案解析:沿海地区白天陆地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气压低,海洋气温相对较低,气流下沉,气压高,近地面吹海风,①错误③正确;夜晚陆地气温低,是下沉气流,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是上升气流,气压低,近地面吹陆风,②正确④错误。
据此判断②③画法正确,B正确。
故选B。
5.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读下面“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A.AB.BC.C(正确答案)D.D答案解析: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可知,图中A表示到达大气大界的太阳辐射,B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表示地面辐射,D表示大气逆辐射。
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太阳辐射不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排除A、B;近地面大气对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C选项符合6.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A.AB.BC.CD.D(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可知,图中A表示到达大气大界的太阳辐射,B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表示地面辐射,D表示大气逆辐射。
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高一

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久?A. 1天B. 1年C. 365天D. 24小时答案:A2.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哪一个?A. 北冰洋B. 大西洋C. 太平洋D. 印度洋答案:C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集团?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法国答案:C4. 地球上最高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乞力马扎罗山C. 麦金利峰D. 阿空加瓜山5.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多少?A. 4万公里B. 3万公里C. 2万公里D. 1万公里答案:C6.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A. 巴西B. 阿根廷C. 智利D. 所有选项答案:D7.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A. 顺时针B. 逆时针C. 从东向西D. 从西向东答案:D8.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长的海岸线?A. 加拿大B. 俄罗斯C. 中国D. 澳大利亚答案:B9.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大约是多少?B. 3:7C. 5:5D. 4:6答案:B10.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久?A. 365天B. 1年C. 24小时D. 1天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上的五带分别是热带、温带和______。
答案:寒带2.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半球。
答案:北3.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4.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和______现象。
答案:昼夜更替、时间差异5.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______、______和四季变化。
答案: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答案: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地轴旋转,方向是从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导致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运动,方向也是从西向东,周期为一年,导致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2. 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
答案: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湖南省普通高中2022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B.人们生育意愿高涨
C.育龄妇女数量减少D.环境承载力的下降
15.近年来安徽省总人口减少,人口外迁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该省外迁人地区
C.环渤海地区D.成渝地区
林盘是成都平原广大农村区域一种独特的乡村聚落。每个林盘内一般有三五户农户,房前屋后的空地栽竹种树、种菜养殖,外围是农田。林盘之间相距数十至数百米,通过纵横交错的道路与水系紧密结合,构成了“沃野环抱、密林簇拥、流水人家”的乡村田园景观。下图为林盘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乡村B.镇C.小城市D.大城市
22.家居产品采用平板包装主要是为了( )
A.就近销售B.占领市场C.加强管理D.方便运输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第一个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的示范区。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老铁路隧道和桥梁长度占比近70%,主要是受____(填“地形”或“气候”)的影响,沿线隧道所在山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填“热带季雨林”或“热带荒漠”),典型土壤为____(填“黑土”或“砖红壤”)。
(2)图示区域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填“水田”或“旱地”)。为快速调查农作物播种面积,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填“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或“遥感”)。
【5~6题答案】
【答案】5. B 6. A
【7~8题答案】
【答案】7. A 8. D
【9~11题答案】
【答案】9. D 10. C 11. A
【12~13题答案】
【答案】12. A 13. D
【14~15题答案】
高中学业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学业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36小时2. 以下哪个不是四大板块之一?A. 亚欧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非洲板块D. 南极板块3.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洞庭湖B. 鄱阳湖C. 青海湖D. 太湖4. 长江的源头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A. 四川省B. 青海省C. 云南省D. 贵州省5.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A. 美国B. 英国C. 巴西D. 法国6.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7.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气候?A. 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极地气候D. 沙漠气候8.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库姆塔格沙漠C. 戈壁沙漠D. 巴丹吉林沙漠9.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的五大湖?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维多利亚湖10.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多少?A. 20000公里B. 40000公里C. 30000公里D. 50000公里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地势呈______形分布,西高东低。
12. 我国的首都位于______时区。
13.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14.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
15. 我国的四大近海是东海、南海、______和渤海。
16. 世界最大的高原是______。
17. 我国的最南端是______。
18. 我国的最西端是______。
19. 我国最大的盆地是______。
20. 我国的最东端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请简述我国的三大地理区域及其特点。
22. 请简述长江和黄河的主要特点。
23. 请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24. 论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5 ACBCC6-10 BAAAD二、填空题11. 三阶梯12. 东八13. 格陵兰岛14. 塔里木河15. 黄海16. 巴西高原17. 曾母暗沙18. 帕米尔高原19. 塔里木盆地20.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三、简答题21. 我国的三大地理区域包括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地理高一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地理高一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A. 从东向西B. 从西向东C. 从南向北D. 从北向南2.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A. 亚洲B. 欧洲C. 南美洲D. 非洲3. 世界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乞力马扎罗山C. 富士山D. 科迪勒拉山系4.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A. 马里亚纳海沟B. 地中海海沟C. 阿拉斯加海沟D. 菲律宾海沟5.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长的海岸线?A. 中国B. 加拿大C. 俄罗斯D. 澳大利亚6. 以下哪个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A. 热带季风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7.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美国D. 伊朗8.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A. 苏必利尔湖B. 维多利亚湖C. 贝加尔湖D. 里海9.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10.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河流?A. 亚马逊河B. 尼罗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11.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洋?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12.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俄罗斯13.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A. 大堡礁B. 红海珊瑚礁C. 加拉帕戈斯珊瑚礁D. 马尔代夫珊瑚礁14.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高原?A. 青藏高原B. 巴西高原C. 墨西哥高原D. 东非高原15.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盆地?A. 刚果盆地B. 塔里木盆地C. 亚马逊盆地D. 帕拉纳盆地16.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湖泊?A. 里海B. 苏必利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贝加尔湖17.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A. 格陵兰岛B. 新几内亚岛C. 马达加斯加岛D. 巴芬岛18.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岛?A. 阿拉伯半岛B. 伊比利亚半岛C. 印度半岛D. 阿拉斯加半岛19.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国家?A. 俄罗斯B. 加拿大C. 中国D. 美国20.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深的湖泊?A. 贝加尔湖B. 苏必利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里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地球上的五大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48小时C. 7天D. 1年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邻国?A. 朝鲜B. 蒙古C. 越南D. 印度答案:D3.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源头位于哪个省份?A. 青海B. 四川C. 西藏D. 云南答案:A4.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波多黎各海沟D. 爪哇海沟答案:A5. 以下哪个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A. 全年高温多雨B. 全年干旱少雨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答案:A6.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48小时C. 365天D. 1年答案:C7.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集团?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法国答案:C8.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9. 以下哪个是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A.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 全年高温多雨C. 全年干旱少雨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A. 巴西B. 阿根廷C. 哥伦比亚D. 委内瑞拉答案:A11-20题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公里。
答案:400752.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________。
答案:五大湖3.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山脉。
答案:乌拉尔4.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
答案:贝加尔湖5.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被称为________国家。
答案:人口大国6-10题略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答案:板块构造学说是一种解释地球表面地质现象的理论,它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若干块大小不一、相互分离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或分离,从而引起地震、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
高中学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学考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答案:B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集团?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法国答案:C3.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红海C. 地中海D. 黑海答案:A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俄罗斯B. 沙特阿拉伯C. 加拿大D. 伊朗答案:B5.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长度是:A. 3000公里B. 5000公里C. 6000公里D. 7000公里答案:C6. 以下哪个城市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A. 巴黎B. 伦敦C. 纽约D. 日内瓦答案:C7.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8. 我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成都答案:B9.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A. 中国B. 南非C. 俄罗斯D. 加拿大答案:B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A. 美国B. 中国C. 印度D. 法国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公里。
答案:4007512.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答案:苏必利尔湖13.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是________。
答案:大堡礁14. 我国的五岳中,位于山东省的是________。
答案:泰山15.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16. 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浙江省的是________。
答案:普陀山17.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
答案:贝加尔湖18. 我国的长江三峡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瞿塘峡、巫峡、西陵峡19.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
答案:巴西高原20. 我国的四大古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检测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检测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
图1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
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
据此完成1~2题。
图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2.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①“三农”政策利好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夜市指夜间摊贩沿街经营的场所,是城市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省开封市夜市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已经成为城市的特色名片。
夜市经营时间主要考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等的影响。
图2示意开封市河大东门、东苑和鼓楼夜市摊贩的日常作息时间。
据此完成3~5题。
图23.调查发现,开封夜市摊贩一般具有“短距离流动”的特征,主要考虑A.个人喜好B.人流量多少C.照顾家庭D.经营便利4.大量摊贩经营活动集聚于夜市,可以①扩大服务范围②便于集中管理③降低摊位租金④减少经营竞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从夜市摊贩日常作息时间可以推测A.河大东门夜市靠近主干道B.东苑夜市距离居民点近C.鼓楼夜市位于城市中心D.三个夜市均管理严格规范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A.劳动力B.土壤C.技术D.市场2.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人口素质不断下降C.人口基数大 D.人口流动性小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4.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4.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经济收入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图1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6.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7.下列选项与逆城市化成因无关的是()A.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B.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C.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D.乡村人口出生率高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8-9题。
8.若图2为海陆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为水循环环节, a为陆地,b为海洋,则()A.①为降水 B.②为蒸发C.③为水汽输送 D.④为径流9.若图2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示意图,则洋流①②③④为西风漂流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0.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过程,与陆地内循环相比,海上内循环缺失的环节是()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水汽输送11.以前农民傍晚在田间地埂上燃放烟雾,用以驱逐夜晚的寒气,它的科学道理在于()A.烟雾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B.烟雾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辐射C.烟雾吸收大气反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D.烟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图3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据图可推断出()A.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B.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C.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D.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13.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图3图2图1A.太阳辐射的差异B.地形差异C.洋流性质不同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我国中纬度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15题。
14.这一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从高原到平原的地域分异15.引起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土壤 B.热量 C.海拔D.水分16.许多城市在近郊都有鲜奶厂,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市场表2为2008年我国四省区的人口统计资料。
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
表217A.湖南B.广东C.新疆D.广西18.广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较小,最可能的原因是广东省()A.迁入年轻人口多 B.人口平均寿命长C.人口文化素质高 D.人口性别比偏高读“1800-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图”(图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
19.由图可知( )A .1800年前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差距大B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C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始终少于发达国家D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20.有关城市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城市化导致建设用地增加B .城市化改变了居民就业结构C .城市化改变了人口空间分布D .城市建筑物的高度改变了太阳高度角21.20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人口迁移日益频繁。
影响大量人口迁入美国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环境B .经济C .政策D .宗教图5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2-24题。
22.甲处的地貌类型是( )A .喀斯特溶洞B .冲积扇C .新月形沙丘D .火山口23.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堆积作用B .风力堆积作用C .风化作用D .冰川堆积作用24.甲处所处的自然带是( )A .热带雨林带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图4 图5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5.修建水库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植物蒸腾 B.大气降水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26.下列有关目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快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27.夏至日这一天,下列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D.广州28.黄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搬运 B.海浪侵蚀 C.流水堆积D.生物风化29.读“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图6),箭头指示洋流流向,其中表示北半球暖流的是()图6A.甲B.乙 C.丙D.丁图7为甲、乙两城市1月、7月均温与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0-31题。
30.由图可知()A.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B.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C.甲、乙均位于北半球D.甲、乙均位于南半球31.下列城市中,气候特征与甲城市最相似的是()A.乌鲁木齐 B.拉萨 C.上海 D.哈尔滨32.住宅、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是有差别的。
下列用地地租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住宅、工业、商业图公转轨道面 赤道 图B .工业、商业、住宅C .商业、住宅、工业D .住宅、商业、工业图8为“锋面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3-34题。
3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受暖气团控制的是( )A .甲与乙B .乙与丙C .丙与丁D .丁与甲3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雨区的是( )A .甲与乙B .乙与丙C .丙与丁D .丁与甲35.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空气中粉尘多,增强了太阳辐射B .城市中人工湖泊多,蒸发量大C .城市产业活动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D .城市中心 CO 2浓度比郊区低读地球日照示意图(图9),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6-37题。
36.由图判断此日在( )A .3月21日前后B .6月22日前后C .9月23日前后D .12月22日前后37.若此刻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80°,则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A .(0°,0°)B .(0°,90°E )C .(0°,90°W )D .(23.5°S ,0°)38.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悉尼的季节应为(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图8图1039.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小的是( )A .武汉B .广州C .西安D .井冈山40.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科技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是( ) 读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图10),0代表市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1-42题。
41.2010年,a 、b 、c 、d 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是因为当地( )A .工业企业更多B .靠近水源地C .为行政办公区D .交通通达性更好42.2010年,在c 处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功能区是( )A .行政区B .商业区C .住宅区D .工业区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规定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且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43-44题。
43.我国启动此项政策,主要是因为( )A .人口死亡率降低B .人口老龄化加剧C .人口合理容量降低D .人口出现负增长44.预计到2035年前后,此项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有( )A .劳动力人口减速放慢B .家庭养老负担加重C .升学与就业压力减轻D .人口迁移总量减少45.某火山源源不断地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 )A .软流层B .地壳C .岩石圈D .地核46.我国南方丘陵农村地区,居民以散居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条件的影响B .地形地貌的影响C .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D .文化背景的作用47.农业生产中采用塑料大棚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B .提高大棚内的气温C .降低大棚内的风速D .降低大棚内的湿度48.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将会导致全球变暖,进而使海平面上升。
这一因果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B .差异性C .周期性D .多样性图11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空间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9-50题。
49.若甲、乙、丙代表该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则其发展的顺序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丙甲乙 D.丙乙甲50.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 B.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少C.市中心人口逐渐向外扩散 D.城市人口总数不断减少二、单项选择题I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2为非洲“某自然带(黑色部分)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1题。
51.该自然带为()A.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草原带52.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河流流向 B.地质构造C.岩石类型 D.大气环流53.与太阳系其他几大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人类的独特原因是()A.存在黄赤交角 B.有自转和公转C.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 D.形状近似球体54.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但北回归线经过的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部受()A.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D.东北信风带的影响55.图13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表层大洋环流模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56.大城市建设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A.将大城市的资金、技术分散到中小城市B.减少或避免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C.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D.提高城市用地效率57.下列地区气候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是()A.亚洲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北美洲东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C.非洲南部的地中海气候 D.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58.下列现象与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关系不大的是()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C.月球绕着地球公转 D.太阳辐射能量稳定59.下列时间段中,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的是()A.3月25日-9月20日 B.6月25日-12月20日C.9月25日-3月20日 D.12月25日-6月20日60.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潮汐的形成 B.树木的生长 C.信风的移动 D.石油的生成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