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肌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肌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日期:监考人:操作目的:1.药物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药效,不能或不宜口服。

2.药物不能或不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挥疗效。

3.注射药量较大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操作内容:1.评估患者身体状况:1) 病情、年龄、性别、用药史、过敏史等情况。

2) 肢体活动情况和注射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硬结、瘢痕。

2.向患者解释注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3.考虑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沟通、理解及合作。

操作准备:1.护士应穿戴整洁规范的衣服,仪表端庄大方。

(一项不规范扣1分)2.操作用物:治疗盘内:手消、碘伏、75%乙醇、药物、砂轮、剪刀、棉签、弯盘、启瓶器、2.5ml注射器、5½号针头、无菌纱布、无菌持物钳。

注射盘内:碘伏、棉签、弯盘、一次性治疗巾、笔、医嘱单、治疗卡。

治疗车下层:医用废物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无菌包、小方盘。

3.标准分数和扣分备注:评估要点:23分。

操作准备:7分。

操作步骤:1.二人核对医嘱。

2.核对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手腕带。

评估病人情况及病房环境,做好解释。

(少核对一项扣1分,评估不到位2分,解释不到位3分)3.洗手,戴口罩。

(未洗手或洗手不规范扣2分,未戴口罩扣2分)4.准备清洁干燥的治疗台,检查无菌物品及药物有效期、无菌包有无潮湿、有无破损。

5.按要求铺好无菌盘,打开无菌包。

(跨越无菌区一次扣2分)6.再次检查注射器,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及密封情况,检查安剖有无裂缝,药液的颜色、澄明度。

(未核对扣2分)7.手指轻弹安剖颈部,用含酒精棉签消毒安剖颈部,用砂轮在安剖颈部锯一齿痕,用75%乙醇棉签擦拭消毒锯痕处并拭去玻璃碎屑,取无菌纱布包裹安剖颈部并折断,检查药液内有无碎屑。

(消毒少一次扣1分,未检查药液内有无碎屑扣4分)8.取一次性注射器抽吸药液至所需量,抽药前查对,排尽空气,将安瓿套于针头上,将注射器置于无菌盘内。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服装整洁
5
3
1
操作前准备
60
评估患者:
1.病情年龄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2.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3.药物剂量、性质
4.用药情况
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指导配合
操作护士:洗手、戴口罩
物品准备:治疗车、医嘱执行单、治疗盘、一次性注射器、药液、安尔碘、棉签、小标签、砂轮、污物碗、快速消手液、利器盒等
3.碘棉签消毒安瓿(密封瓶塞),砂轮锯安瓿,再消毒,折断安瓿颈部。
4.取无菌盒内1毫升空针4~4.5针头。
5.正确手法吸取药液,抽毕,将空安瓿(密封瓶)套在针头上,放入注射盘。
6.准备好注射盘带至病人床前,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询问有无过敏史。
7.选择正确注射部位(皮试选择在前臂内侧皮肤)用75%酒精棉签消毒皮肤(直径5厘米)待干。
3
2
1
0
14.输液毕,关紧输液导管,除去胶布,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点上方,拔除针头,按压片刻至无出血。
3
2
1
0
15.按要求清理用物。
2
1
0
0
指导患者10分
1.告知患者所输药物。
5
4
3
2
2.告知患者输液中的注意事项。
5
4
3
2
提问5分
目的及注意事项。
5
4
3
2
6
少一点
-2
皮下注射法考核评分标准
(总分:100分)
考号:科室:姓名:得分:


内容
分值
评分要求








肌肉注射法考核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法考核评分标准


10分
准备
(1)用物准备
(2)患者准备(缓解紧张情绪,了解肌肉注射的目的和意义)
(3)环境准备
(4)操作者自身准备
(5)配药
1)铺无菌盘
2)核对医嘱、检查药物质量和注射器质量
3)消毒安瓿、划痕、去屑,用纱布包住折断
4)取注射器,抽吸药液,排气,查对,放入无菌盘内
2
2
1
1
4
1、用物、操作者准备不符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4、再次查对无误后,备干棉签、取注射器、排气后,将针头垂直刺入肌内,一般刺入针梗的2/3,回抽活塞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询问患者反应。推药完毕,快速拔出针头,棉签按压局部,注射器丢人回收桶,针头丢人锐器桶,分类处理垃圾。
5、协助患者穿好裤子,整理床单位,再次查对,用物按规定处理,洗手,记录
6、根据情况进行健康宣教
2、告知患者药物作用和注意事项。
3
2
未指导不得分,指导部到位酌情扣分




10分
1、遵医嘱及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
2、观察注射后疗效和不良反应。
3、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4、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5、出现局部硬结,可采用热敷、理疗等方法。
6、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并选择细长针头。
协助患者穿好裤子整理床单位再次查对用物按规定处理洗手记录3定位方法不正确酌情扣236有回血未更换注射部位推药酌情扣571告知患者注射时配合事项如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肌肉注射法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内容
分值

肌内注射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肌内注射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二十一、肌肉注射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签名得分二十一、肌内注射技术(一)目的通过肌内注射给予患者实施药物治疗。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药物过敏史、用药史。

3.评估注射部位皮肤和肌肉组织状况。

4.了解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三)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携用物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做好准备,取合适体位,为患者进行遮挡,暴露注射部位。

3.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抽取药液,排尽空气, 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4.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垂直快速刺入肌内。

5.抽回血,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

6.快速拔针,轻压进针处片刻。

(四)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注射时配合事项,如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2.告知患者所注射的药物及注意事项。

(五)注意事项1.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3.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

4.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更换注射部位。

5.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6.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进行注射。

7.出现硬结,可采用热敷、理疗等方法。

(六)相关知识1.肌内注射常用部位。

最常用的注射部位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2.肌内注射定位方法。

(1)臀大肌定位的方法有两种:十字法、连线法。

(2)臀中肌、小肌注射定位法: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食指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其食指、中指构成的内角为注射区。

(3)股外侧肌定位法:大腿中段外侧。

(4)上臂三角肌: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3.肌内注射法并发症。

(1)疼痛(2)神经性损伤(3)局部或全身感染(4)针头渗液(5)针头堵塞。

详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一个人注射时,不需要铺无菌盘,纱布包裹 即可。

锯安甑前后砂轮均放在酒精里,不要在安甑 内排气,排气毕套上安甑。

选择神经、血管少且无骨隆突处;避免选择 有瘢痕、压痛、结节部位;选择臀大肌肌内 注射时,注射部位定位准确,臀部肌肉放松。

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危重及不 能翻身的病人用仰卧位;注意保暖。

消毒棉签由中间往周围3-5cm 环状消毒,不 可来回擦拭,待干30秒后再行注射。

皮试不 用碘酊消毒,用75%乙醇消毒皮肤。

注意不浪费药液。

针头斜面需完全进入皮内,避免药液漏出, 不可刺入过深。

拔出针头后勿按揉,并告知患者不要用手抓注 ②铺无菌盘;意 ③吸药、安甑抽药:持安甑上端 事 轻轻旋转使其头部药液甩下,用 项 手轻弹安甑上端,使药液流至下段f 用消毒棉签擦拭安甑头部一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包住安甑头部,捏住适当处f 予以折断f 以一食指与中指夹住安甑,其余各指固定空针f 抽取所需药量;④排气、查对、放安。

2.备齐用物至病人床前,核对病人(七对),解释操作方法并请病人配合。

3.选择注射部位及体位。

4.消毒皮肤。

5.注射: ♦皮内注射 ①再次核对病人;③绷紧注射部位皮肤,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o-10 o角刺入皮内;④固定针栓,缓慢推注药液,皮肤形成皮丘,迅速拔针;⑤注射后再次核对;⑥安置病人,整理床铺;⑦按规定时间观察反应结果。

♦皮下注射①再次核对病人;②排气;③绷紧注射部位皮肤,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0-40。

角,快速将针梗1/3-2/3刺入皮下;④固定针栓,抽动活塞有无回血;⑤缓慢注入药液;⑥注射毕,用干棉签按针眼,迅速拔针,按压片刻;相关知识:1.青霉素皮试阳性如何判断答: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2.皮内注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①皮试前仔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如病人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

②皮试不可使用碘酊消毒,拔出针头后勿按揉,以免影响观察。

肌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肌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肌肉注射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以下是肌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的几个要点:
1. 注射准备:
- 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整齐,并消毒所需器械。

- 务必佩戴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 确保注射器和针头无损坏,并使用正确的规格。

- 根据医嘱准备正确的注射药物。

2. 注射部位选择:
-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 考虑患者的年龄、体型和注射药物的特点。

3. 注射操作:
- 确定注射部位并标记。

- 使用适当的注射技巧,如快速而稳定的手法。

- 手指头不要接触注射部位,以防止污染。

- 缓慢而稳定地注射药物,避免突然施力或快速注射。

- 从注射部位拔除针头后,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以止血。

4. 不良反应观察:
-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 对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 注射废物处理:
- 根据规定将废弃的注射器和针头放入专用中。

请记住,评分标准只是一种评估操作的工具,而不是替代临床
判断和专业知识的依据。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疗机构的
相关政策和规定,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或护士的指导和协助。

以上是肌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的简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肌肉注射法操作评定指标

肌肉注射法操作评定指标

肌肉注射法操作评定指标
引言
肌肉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

为了确保肌肉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评定一些操作指标。

本文档旨在提供肌肉注射法操作评定指标的参考。

指标一:注射位置确定
1. 确定适当的注射部位:应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注射部位的可接受容量进行选择。

2. 避开神经和血管:注射部位应远离神经和血管,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3. 考虑注射角度:应选择最适合药物渗透的注射角度。

指标二:注射技术评估
1. 注射速度:注射速度应适中,不宜过快或过慢,以确保药物均匀渗透。

2. 针头大小:选择适当大小的针头,以确保药物能够顺利注入。

3. 注射深度:根据患者肌肉厚度确定合适的注射深度。

指标三:注射过程监测
1. 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在注射后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异常
反应,如红肿、疼痛等。

2. 注射后药物残留评估:评估药物是否完全注射至肌肉内,并
注意药物是否有残留在针头中。

结论
通过评定肌肉注射法操作指标,能够提高肌肉注射的效果和安
全性。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指标要求进行操作,定期进行评估和培训,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肌肉注射考核评分标准 (1)

肌肉注射考核评分标准 (1)
1个扣5分,小气泡扣1分。排气时药液倒流污染针头扣2分
9、再次核对药物,患者
2
10、左手错开并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垂直刺入2.5~3cm。
10
手法不正确,进针过深过浅各扣2分
11、固定针头,抽回血,缓推药液(小儿例外)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12、注射完毕,干棉签压针眼,迅速拔针。
2
用物准备
1、用物:铺好的无菌盘,注射药物,砂轮、棉签,络合碘,无菌纱布、一次性注射器,弯盘,剪刀,笔、快速洗手液。
2、生活垃圾桶。
3、用物放置合理。
6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一件扣1分,一件不符合要求(碘酊瓶盖未旋紧、未标注开瓶日期、物品放置不规范)扣0.5分




80

1、按医嘱三查八对。(核对医嘱、治疗卡,检查药品、物品)
1、与病人沟通较好,操作熟练,有爱伤观念。
2、整理用物及床单,工作面清洁。
3口述定位方法与注意事项。
10
未整理用物、床单及物品遗漏、工作面不洁各扣2分,爱伤观念差扣2分,操作不熟练扣2分,使用后物品未分类扣2分
未说明注意事项扣2分,
3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13、再次检查安瓿,核对床号、姓名,治疗单,注射卡,在治疗单上签名,并记录时间。
5
未检查、未核对扣1分
未签名或少签一项扣1分
14、观察药物反应
2
15、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爱伤观念,工作现场整洁。口述垃圾分类。
4
未整理用物扣1分,爱伤观念差扣1分,垃圾放置错误扣1分
洗手
2
终末质量10分
肌肉注射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要领
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人民医院

肌肉注射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时间7分钟)
科室 姓名 考核日期 考核者 成绩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标准

扣分标准

操作前准 备 1. 着装整洁,洗手,两人核对治疗单与医嘱单准确无误 2. 用物:注射药物、5毫升无菌注射器、棉签、0.5%碘伏(或安尔碘)、弯盘、砂轮、注射单、锐气盒、快速手消毒剂 3.用物准备3分钟 3 5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物品缺一件扣1分,

超时1分钟扣2分

1. 核对病人、自我介绍,与病人沟通时态度和蔼,用语恰当。 2. 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合作程度。 3. 了解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注射部位状况。 5 5 未核对扣2分,未介绍自己扣2分。

评估不全面少一项扣1分,
未评估不得分。

操作流程 1. 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治疗护理项目执行单和腕带,问候患者。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注意事项。 3. 安全与舒适: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患者体位舒适,注意保暖,并为患者遮挡。 4.核对药物,检查注射器及药液质量,有效期。 5.准备注射器,将安瓿顶部药液弹至体部,消毒安瓿颈部后划一锯痕,再次消毒后折断 6.抽吸药液,套上安瓿,放入治疗盘内。 7.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屈曲,暴露臀部。选择合适注射部位(十字法、连线法)。 8.消毒注射部位,直径在5cm以上,待干。 9. 再次核对患者及药物,并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10.注射前适时给予鼓励,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 垂直刺入2.5-3ml(针梗的2/3,消瘦者及小儿酌减)。 11.固定针头,抽吸无回血,缓推药液。 12.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询问患者感受。 13.注射毕,以无菌干棉签轻压针刺处,迅速拔针。 14. 注射后再次核对并签字。 15. 安置病人舒适卧位,交待注意事项。 16.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17. 5 4 3 4 2 5 6 6 3 12 6 3 3 2 3 3 未问候扣1分,查对不认真扣2分,未查对扣4分, 解释不到位扣2分,未解释扣4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检查扣2分,消毒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抽取药液不干净扣3分,抽液手法不对扣2分,剂量不准确扣2分。 部位选择不对扣4分,暴露不充分扣2分。消毒方法不正确扣1分、范围不够、消毒不严密各扣1分,
污染一次扣3分、跨越无菌区扣2
分,未待干扣1分。
核对不全面扣1分,未核对扣2分,
未排尽空气扣3分。
未适时鼓励扣2分,未绷紧皮肤扣
2分,手法不对扣2分,进针角度
不对扣2分,进针过深过浅扣2分,
未抽回血扣1分,
推药速度不符合要求扣3分。
未询问扣3分。未按压扣1分,拔
针手法不对扣2分。.
核对不全面扣1分,未核对扣2分,
卧位不适扣1分,交待不全扣1分。
未向病人交待扣2分。
未整理扣2分,一项未做扣1分。




1. 操作熟练、查对规范。 2. 与患者沟通有效。 3.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查对制度。 4.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4 3 操作不熟练扣1分,卧位不适扣2
分,与患者沟通不到位扣3分,
污染三次以上不得分。
每超时1分钟扣2分。
提问:
1.注射部位选择:
十字法:自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
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1/3处为注射部位
2.减轻患者疼痛的注射技术:
(1)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取合适体位,便于进针。
(2) 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拔针快,推药慢。
(3) 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选用细长针头,进针要深。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时,
先注射刺激性弱的药物,后注射刺激强的药物。
3.注意事项:
(1) 两种药物时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2)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3) 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皮肤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
(4) 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更换注射部位。
(5) 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要部折断。
(6) 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用臀大肌注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