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结构比较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结构与题型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结构与题型

中考语文试卷结构与题型语文试卷结构试卷整体分为四部分,22个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6-7道小题27-28分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8-9道小题28-29分第一大题(记叙文阅读)4-5道小题16分第二大题(议论文或说明文)4道小题12-13分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6道小题14-15分文言文阅读4道小题10-11分古诗词赏析2道小题4分第四部分:作文50分一般设两道作文题目,要求任选其一;语文试卷题型一、积累与运用27--28分1、字音(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异形、易读错字)不重复2、字形(同音异形)不重复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易混近义词、成语、二三字词语、关联词)4、名著阅读与文学文化常识考查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西游记》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5、古诗文默写直接默写2、理解默写1、主题默写1、文言文默写16、语言运用(1)句子的连贯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文段(2)综合性考査新闻、地域特色或传统文化气息的文字材料、图画、徽标为材料,考查句子的连贯、信息提取、图文转换、病句辨析与修改二、现代文阅读(三选二)(一)记叙文阅读(必考)4--5题16分1、概括、理解文章内容2、分析写法及作用3、分析人物形象、题目作用、首尾段或其他段落作用(妙处)4、赏析重点词或句子5、探究文章主旨6、把握文章结构(行文思路)7、补写文章结尾(人物心理)(二)说明文阅读(选考)4道小题12分1、理解、概括说明对象或内容2、分析说明顺序3、把握说明结构4、分析首段作用5、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6、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三)议论文阅读(选考)4道小题12-13分1、概括中心论点2、理解、概括论证内容3、分析首段作用4、梳理论证思路5、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6、论据的辨析与运用三、古诗文阅读15分(一)文言文阅读4道小题10分考查形式:课内16篇、课外对比阅读(近五年不重复考)课外文段一般与课内文段在主题、人物形象、写作特点相关联。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及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策略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及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策略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及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策略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是推行部编版语文教材后的首次中考命题,试题紧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江西中考考试说明》及部编版教材进行命制,在整体上继承了近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的风格,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对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行了比较全面、合理、有层次性的考查。

一、2019江西中考语文试题整体情况分析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在试题结构上与2019年《考试说明·样卷》一致,与2016~2018年中考试题结构一致,试题包含四个部分,其内容和赋分如下: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现代文阅读 30分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试题不仅在卷面结构上保持了稳定,命题的原则和精神也一以贯之,试题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材料比较精当,题干设计科学规范,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体现了部编教材的精神,既能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充分发挥了选拔与导向两种功能。

具体解读如下: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古诗文默写立足于课内,其中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辨析和古诗词默写等知识点取材于教材。

试题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体现了语文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第1题字音字形题所选词语,第2题词语运用题所选成语,第12题古诗文默写所选名句均来自课文,题目设置虽然比较容易,但是涵盖的内容却非常丰富。

这也在昭示着我们在综合复习的时候不能舍本逐末,要以课本为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文阅读第二篇选文选用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专家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本文作为阅读材料,一方面立足于考查学生文本、文体阅读的能力素养,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语文学习特别是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原则性指导,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学科)试卷质量评价与分析报告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学科)试卷质量评价与分析报告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学科)试卷质量评价与分析报告陈彦含方仁艳xx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继承了往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在稳定中又有一定的改变。

现就整体分析及解剖记叙文阅读与改进建议做如下分析。

一、整体分析(一)基本情况与分析由此表可以看出,全卷试题板块及试题分数与去年相同,但“和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首次设立了5分卷面书写分”。

因为网上阅卷的原因,卷面分只能依据写作来评分,所以表中写作板块设为45分(试卷上为50分,阅卷时拿5分作为卷面分)。

5分卷面分“是在中考备考时就已经提前通知到学生的”,所以“卷面书写情况比往年有明显提高”,得分也高。

观察此表,今年语文卷满分120分,平均分69.97分,难度值0.58,符合中考命题的预期。

观察此表,A等级大于全省考生10%,分数为105.5分以上,这个分数令人满意,说明这部分考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得非常好。

但38分以下的考生有20407人(含807人缺考),比例高达全省考生的19.8%。

这部分考生平时几乎没有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初中阶段没有具备基本的语文能力。

39—68分的考生高达20469人,占19.9%,仍然是不及格的分数。

全省语文教育现状堪忧!这与全省教育水平一直与全国比相对偏低有关。

纵观此表,全省语文中考,优等生表现极为突出,“差生”面很大。

(二)试卷内容与特点观察表三,客观题比例占22.9%,适当的客观题有利于准确评价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其它均为主观题,这体现了“课标”的“评价建议”中强调的“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的观点。

由此表可看出今年中考卷强化基础,注重积累与运用。

其中“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第1-3小题关于字音和词语,考查学生书写、辨识的能力。

第5题是文学常识题,考查理解、记忆的能力。

第4、6、7题,分别是语病、仿写和应用文写作题,考查的是语言运用的能力。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的7道小题大部分是关于积累的,当然其中有4小题涉及理解。

河南省近三年中考语文题型变化整理分析

河南省近三年中考语文题型变化整理分析
考查特点 ①选出加点字注音全不同的一项,2分 ②两项多音字辨析,两项为同音形近字 ③选项中字词组合形式为:2字词/2字词+2字词/4字词+4字词/4字词
①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②错字为同音异形字和同音形近字 ③每项都是两个2字词语两个4字词语一个3字词语,每项有一个错误
①2道直接默写+2道理解型默写,8分 ②直接默写仅有两小句,而理解性默写有6小句 ③诗歌和文言文的考查比例为5:3
①考查语意表达、路线说明、对联拟写等语言运用题目,共3小题9分; ②三个小题设计在同一综合性活动中,彼此不孤立
①考查文章情节梳理和把握,共计4分 ②需要模仿示例结构进行简单概括
①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共计4分 ②要从不同情况下人物的应对变化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
①考查文章内容分析,共计4分 ②考查对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及作用的理解
①考查课标内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以单选题呈现,2分 ②文段来自《出师表》中,但考查的实词全部来自课标:顾、许、竭、益 ①考查课标内文言句子的翻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2分 ②采分点主要是重点实词和句式 考查课标内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①考查课标外文言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4分 ②出现了课标与课外文言语段的对比,但迁移的文言文和课内有一定联系 ①考查对词中“雁”的意象分析与词的背景认知、情感主旨和诗歌赏析 ②考查形式为两个简答,共4分 ③考查诗歌的主题为爱国与思乡
①从20年变化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以来,21年的材料设置、题型设置基本保持稳定; ②考点基本上涵盖了说明方法、写作思路、段落作用、材料辨析等题目; ③很明显,题目形式也越来越灵活,从固有的设问形式走向深度分析阅读材料
①三年来两次考到《出师表》,两次考到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②考点基本固定:文言实词的理解、一词多义现象 ①题目形式保持不变,全都是对课标内文言句子的翻译考查。 ②采分点主要是重点实词和句式 这个部分考点一直在变,修辞、情感到文意理解都有涉及,但好在全都是课标内文本的考查 ①全都是分析对比文言语段中人物的形象。②设题更加灵活多样

近五年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9年中考备战策略

近五年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9年中考备战策略

近五年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9年中考备战策略近年来,市中考语文试卷始终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秉承着“稳定中谋求发展,变化中力求创新”的原则,试卷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的特点,所设试题选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试题难易比例搭配具有良好的梯度和区分度,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一、近五年中考试题分析(一)试卷结构从上面表格可以明显看出,中考语文试卷总分和板块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总分150分不变,五大板块(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作文)不变。

(二)近五年市语文中考试卷考点综述1.积累运用和综合性学习,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侧重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1)字音字形(必考知识点)市中考语文对字音字形的考查,每年必有。

对字音与字形的考查形式呈多样化,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情景设置综合题为主。

考查范围为3500个常用汉字,特别应该注意容易读错、写错的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考查形式更贴近生活,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

(2)名句默写(必考知识点)考试范围包括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及现代诗文,难度不大,都是一些名句,考查形式多直接型默写和理解型默写。

(3)词语(成语)(高频考点)词语考查为近义词辨析,成语考查多为理解运用。

考查范围多为课下有注释的成语及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另外还要注意古诗文中的成语。

(4)标点符号(高频考点)考查的句子为课本中重点篇目中的重点句子、重点段落,还会选取课外精彩语段。

涉及的标点有:逗号、句号、问号、引号、顿号、冒号、分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括号。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辅以直接标注标点。

2015年后,《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标点符号的考查放在写作要求中,这预示着对标点的考查既可放在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中,也可放在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或第三部分“写作”中。

(5)病句辨析与修改(高频考点)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病句修改为主。

考生要注意语段的病句修改并能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019-2020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分析

2019-2020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分析

2019-2020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试卷整体分析:本次元调语文试卷的难度不大。

从题型上来看,较往年,第一题字音字形选择题被拿掉,古诗词鉴赏选择题取而代之。

大阅读由往年的22分,变为了如今的20分,综合性学习由12分变为了8分,另外增设了6分的名著阅读题,其余题型基本未变,改动并不算大。

从试卷难度上来看,整体的试题较为平和,没有特别让考生棘手的偏题、怪题,与去年的元调相比,现代文阅读一和现代文大阅读的难度都有所下降。

作文题围绕“自信”展开,是再熟悉不过的议论文题材,考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但介于本次语文元调考试时间较早,各区针对语文试卷题型讨论多次,再加上今年考生的整体实力确实低于上届考生。

我推测这回语文的普高线在83分左右,重点线在86分左右,华一线在94左右。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在双方难分伯仲的实力较量中,若能赢得竞争固然是一件的事情,然而更的是,赢得友谊和尊重一赢得对手的心,贏得世人的 ,贏在“灵魂的卓越”。

A.激动人心重要感动B.大快人心关键感动C.大快人心重要感激D.激动人心关键感激1.A(本题难度:★★★大快人心指意思是指坏人受到惩罚使人感到非常痛快,“大快人心”的前提是坏人受到惩罚,在此与语境不符,若改词无法判断,该题的命中率会大大降低。

“重要”是强调重要性,“关键”是强调关键点,赢得人心并非关键点,赢得胜利才是关键点。

“感激”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产生好感,与“世人”语意不合。

故该选项为A。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少市民特意购买首发车票,目的是第一时间感受汉十高铁带来的速度与便利。

B.全年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让企业不但可以轻装上阵,也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

C.中国支持世贸组织进行改革,希望它在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D.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矢志不移。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本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侧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侧重考查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语文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120分,120分钟完成。

二、命题简析、失分原因及对策:第一板块“积累与运用”(共22分),该部分共7题。

第1题为拼音辨析题,属于低等层级,等分率较高,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为读音掌握不准,平时读书少。

第2 题根据拼音写汉字,属于低等层级,等分率较高,但部分学生书写错误或不规范是屡见不鲜。

平时多教育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性识记的技巧性。

第3、4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运用情况及同义词辨析能力,得分率良好。

学生多错在对“品评”与“评判”的差别辨析不清上。

教学要经常从词义、色彩、习惯等角度跟学生讲清楚,要加强对文章的朗读和对语言的品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第5题考改病句,属语言运用方面,考搭配不当,层级中等,但学生得分率较差,这一现象发人深思。

针对这一问题,教学应引导学生加强对病句规律的探索(从语法角度)和语感的训练。

第6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得分率为一般。

这道题把学生解题的过程变成了研读资料、处理资料、归纳整合得出信息、作出判断的过程,变成了学生阅读、分析、研究的探究过程,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答题方法是:审清题目,读懂材料--分析材料,提炼要点--整合要点,筛选信息--提炼观点,归纳结果。

第7题:考古诗文名句背默及一些文学常识,层级较低,得分良好,可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学生书写错误或不规范是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记忆不准确,没有养成良好在背默习惯,只背不写,背而不准,背与写出现了脱节现象。

教学仍需加大对学生默写名句的检查与训练力度,默写可采用“接答式”、“情境引用式”;注重鼓励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力图引用名句;多提醒学生注意名句中的易错点;多教育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答案和试卷及评分标准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答案和试卷及评分标准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答案和试卷及评分标准温馨提示:1.本试卷8页,共四大题,24小题。

满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书写答案。

2.请在试卷密封区内规定的地方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提示,在横线上准确地写出汉字。

(4分)稚嫩的双手刻画成长的年(lún),时间的沙漏记录成熟的点滴。

十六岁的天空涂抹绚丽的色彩,放飞(mí)人的梦想;十六岁的天空缀满灵动的音(fú),敲出完美的旋律。

仰望十六岁的天空,我们心中充满激情,十六岁在我们的挥洒下完美无(xi á)。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出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我们没有山峰的峻峭,可以有峡谷的;我们没有大海的辽阔,可以有小溪的;我们没有蓝天的高远,可以有白云的;我们没有太阳的光耀,可以有星星的闪亮。

A.清澈B. 幽深C.飘逸3.古诗文名句填空。

(9分)(1)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4)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来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7)请写出古代诗歌中抒发思念家乡或亲人之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5.读书与积累。

(5分)(1)请在下列名言中任选两句,写出它们分别出自哪部(篇)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
选择题,简答题,共8分
简答题,共8分
议论文阅读
简答题,共8分
简答题,共8分
记叙文阅读
简答题,共14分
简答题,共20分
增加6分
三、写作(共60分)
共50分
共610分
表述题,10分
命题或半命题作文)
表述题,40分
表述题,50分
增加10分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结构比较
试题板块
xx年题型与分值
xx年题型与分值
变动情况
一、积累运用
共24分
共30分
共增加6分
字音字形
选择题,2分
选择题,2分
词语
选择题,2分
选择题,2分
病句
选择题,2分
选择题,2分
语言运用
选择题,2分
选择题,2分
传统文化常识

选择题,2分
新增题,2分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
填空题,简答题,5分
填空题、简答题,5分
语文综合探究

简答题,4分
新增题,4分
语文综合运用
表述题,6分
表述题,6分
名句名篇默写
填空题。5分
填空题,5分
二、阅读与鉴赏
共46分
共60分
共增加14分
古诗词鉴赏
简答题,6分
简答题,8分
增加2分
文言文阅读
填空题、简答题,10分
选择题,简答题,16分
增加6分,增加选择题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