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排列句子顺序练习题
小升初语文专项练习题:句子排序、仿写(十)

小升初语文专项练习题:句子排序、仿写(十)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用小钢锯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当作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
②用一根纳鞋底线把它们串在一起。
③用小锥子再在上面钻一对小孔,供装手臂用。
④用小钢锯把毛笔杆锯成八截短的,当作竹节人的四肢。
A. ①④③②B. ①③④②C. ④①②③D. ④②①③2.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 ③②④⑤①B. ③②⑤④①C. ⑤③②④①D. ③①②④⑤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太空垃圾是些什么呢?②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的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就会遭殃。
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已经到了设计寿命极限的报废卫星,有的是发射失败、没能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
④还有的是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残骸。
A. ①④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②4.下面这句话插入段落合适的位置是()“灯”谐音“丁”,即“人丁”,送灯含有财丁兴旺之意。
①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我们村里人都会掌着一盏盏花灯。
②花灯由“灯主”领队,排成长龙,沿村游行,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龙。
③花灯是用油纸做的,上面一般印有红色的“喜”“寿”等祝福语。
④因此,“灯主”一般由村中上一年新添男丁、家财兴旺的人担当。
A. ①前B. ①②之间C. ②③之间D. ③④之间5.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们都说这个山村像一幅风景画②村前有一口大水塘,塘水清如明镜③山脚下有一个村子,村子景色秀丽④塘里荷花点点,偶尔有小鱼跳出水面⑤村后有一片青翠的竹林,林中鸟声清脆悦耳⑥水里倒映着蓝天白云A. ⑤②③⑥④①B. ③②⑥④⑤①B. ③⑤②⑥④① D. ③①②⑥⑤④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句子排列方法技巧大汇总

有效的句子排列、排序方法把错乱的句子排列好;这是小学阶段语文练习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必须好好掌握。
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那么;如何学会排列好句子呢?我们可以按下列方法进行。
一、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列。
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如:()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
()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叙述了张良在操场上看到了一团废纸;经过思想斗争;最后拾起了那团废纸的过程;层次清楚。
在排列时;我们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排列为:4、2、6、1、7、5、3。
二、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
例如:()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他14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
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排列这段话时;我们可以抓住"14岁"、"19岁"、"20岁"、"22岁"、"25岁"这些表示年龄的词;也就是以时间顺序来排列句子;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确的排列应是:1、4、2、5、3、6。
【统编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部编版五年级语⽂上册句⼦专项练习(含答案)部编版五年级语⽂上册期末复习句⼦专项练习⼀、扩句。
(共6分)1.[扩句]把下列句⼦补充完整。
(2分)的太阳炙烤着的⼤地。
2.[扩句]扩写句⼦。
(⾄少扩两处)(4分)(1)⽉亮爬上树梢。
(2)弟弟在吃⾷物。
⼆、缩句。
(共5分)1.[缩句]缩写句⼦。
(2分)我国这⼀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为⼀⽚灰烬。
2.[缩句]下列缩句正确的⼀项是()。
(3分)嘴⾓嫩黄,头上长着绒⽑的⼩⿇雀⽆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A.嘴⾓嫩黄,头上长着绒⽑的⼩⿇雀。
B.⼩⿇雀拍打着翅膀。
C.⼩⿇雀⽆可奈何。
D.⽆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三、句式转换。
(共22分)1.[“把”字句与“被”字句]按要求完成句⼦练习。
(4分)霞光照得⼩孩⼦的脸红红的。
(1)改为“把”字句:(2)改为“被”字句:2.[陈述句和反问句]按要求完成句⼦练习。
(4分)(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改为反问句)(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3.[直述句与转述句]按要求完成句⼦练习。
(4分)(1)朱丹轻轻地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乐曲吗?”(改为转述句)(2)蔺相如说他愿意带着和⽒璧到秦国去。
(改为直述句)4.[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按要求完成句⼦练习。
(4分)(1)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下。
(改为双重否定句)(2)桂花盛开的时候,前后⼗⼏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的。
(改为肯定句)5.[句式转换]下列句⼦形式改变后意思不同的⼀组是()。
(3分)A.这件事你得告诉他。
这件事你⾮告诉他不可。
B.没有谁不被⼭城的夜景所迷住。
谁能被⼭城的夜景所迷住呢?C.学习语⽂要下功夫。
学习语⽂真得下功夫啊!D.这件事容易做好。
这件事不是不容易做好。
6.[句式转换]“答应了别⼈的事就要守信⽤。
”与这句话意思不⼀样的是()。
(3分)A.答应别⼈的事怎能不守信⽤?B.答应别⼈的事⾮守信⽤不可!C.答应别⼈的事⾮守信⽤不可吗?D.答应别⼈的事不能不守信⽤。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修辞排序(知识盘点+试题)

专题5 修辞、语言运用、排序一、知识盘点。
(一)修辞手法【修辞盘点】所谓修辞,就是要使说的话或写的文章生动、有力,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和反问等。
【常见考点】1.修辞手法的判断。
比喻:有明显的本体和喻体,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排比: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
主要特征: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设问: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反问:只问不答,答在其中。
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人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可以使特征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2.修辞手法的变换。
注意原句中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根据要求选用合适的内容补充。
如:雨一直下着。
雨一直下着,欢快地唱着动听的歌。
(改为拟人句)雨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下个不停。
(改为比喻句)(二)语言运用。
1.句子仿写。
【方法提示】(1)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点。
(2)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
(3)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要有创新。
②修辞要恰当。
③用词不能重复,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2.语言运用。
(1)根据词语联想写一段话。
【教材示例】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请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梅花蜜蜂路灯(提示:把握并提炼这些事物的精神如“竹子正直,梅花坚韧,蜜蜂勤劳,路灯奉献。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句子专项复习 (有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句子专项复习(有答案)一、句子乐园。
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仿写关于书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解释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二、将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前四个“知”是知道的意思,第五个“知”同“智”,意为智慧。
()2.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耳到。
”()3.读书好:读书可以使人明智,获益良多;多读书:读书的范围要广,数量要多,读万卷书;读好书:要多读一些好的、有用的书,对书的优劣要进行挑选、比较。
()4.《我的“长生果”》一文中,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时的四件事:先写看“香烟人”小画片,再写看连环画,接着写看小镇文化站的文艺书籍和学校图书馆的小说。
()四、根据本单元内容完成练习。
1.敏而好学,____________。
2.吾尝____________,终夜不寝,________,________,不如学也。
3.《忆读书》这篇课文按________的先后顺序,记叙了冰心奶奶是怎样读书的,介绍了读书的好处,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我的“长生果”》一文,作者回忆了____________的读书生活,阐明了自己读书的独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____________的和对阅读的________。
【考点精练】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基础知识复习专项——句子(有答案解析)

【考点精练】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基础知识复习专项——句子(有答案解析)一、读句子,完成练习。
(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①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在描写蜻蜓和蚂蚱时,侧重写昆虫的_______,而写蜜蜂时则侧重描写它的_______和_______,各具特色,体现了作者观察得仔细。
(2)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这几句话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
语句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这体现了这些事物共同的特征是_______(填序号)。
A.随意 B.美丽 C.自由 D.明亮二、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判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择相应序号填在括号里。
A.比喻 B.排比C.拟人 D.反问①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②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③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2)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①这两句话写出了榆树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时不同的形态与特点。
②这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同时也表现出榆树( )的特点。
A.随意 B.美丽C.充满活力 D.年龄大三、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句子专项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复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扩句。
(10分)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4分)(1)沙滩上留下了脚印。
(2)的孩子地走上横木去取自己的帽子。
2.扩写句子。
(至少扩写两处)(6分)(1)老师批改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村庄坐落在山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战士保卫边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缩句。
(12分)1.对下面例句缩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例句: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A.远处传来哗笑。
B.远处传来告别。
C.远处传来哗笑和告别。
D.远处传来声音。
2.缩写句子。
(9分)(1)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秦始皇陵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式转换。
(25分)1.“把”字句与“被”字句。
(4分)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
(1)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陈述句与反问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句子专项练习—、扩句。
(共6分)1.[扩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2分)______________ 的太阳炙烤着_______________ 的大地。
2.[扩句]扩写句子。
(至少扩两处)(4分)(1)月亮爬上树梢。
(2)弟弟在吃食物。
二、缩句。
(共5分)1∙[缩句]缩写句子。
(2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2.[缩句]下列缩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嘴角嫩黃,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A.嘴角嫩黃,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
B.小麻雀拍打着翅膀。
C.小麻雀无可奈何。
D.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三、句式转换。
(共22分)1.[“把”字句与“被”字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4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述句和反问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4分)(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改为反问句)(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3.[直述句与转述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4分)(1)朱丹轻轻地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乐曲吗?”(改为转述句)(2)蔺相如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改为直述句)4.[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4分)(1)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
(改为双重否定句)(2)桂花盛开的时候,前后十儿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改为肯定句)5.[句式转换]下列句子形式改变后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3分)A.这件事你得告诉他。
这件事你非告诉他不可。
B.没有谁不被山城的夜景所迷住。
谁能被山城的夜景所迷住呢?C.学习语文要下功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列句子顺序
1.( )这样一快一慢,鱼鳞身上出现了一圈松(夏季)一圈紧(冬季)的痕迹。
( )鱼的生长跟气候有直接的关系。
( )于是,人们根据鱼的“生长圈”,计算出鱼的年龄。
( )秋冬季节,气温低,鱼儿长得慢。
( )有的科学家叫它“生长圈”。
( )春夏季节,气温高,鱼儿吃得多,张得快。
2.( )小溪的一边是果园。春天,花香弥漫;秋天,硕果累累。
( )田野的尽头,连绵起伏的山峰犹如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 )溪水是那么清澈、明净,水里的小鱼无忧无虑地游来游去。
( )山腰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带子飘向远方。
( )一条小溪从我们村里流过。
( )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沉甸甸的麦穗,正点着头报告丰收的喜讯。
3.( )我把钢笔交给老师。
( )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 )我在校门口拾到一支钢笔。
( )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我,还给我戴了一朵小红花。
( )同学们都说钢笔不是他们丢的。
( )到了学校,我问同学:“谁丢了钢笔?”
4.( )几天后,树叶一片片分开了,像绽开的花朵。
( )三月里,柳树抽出了新枝,长出了嫩叶。
( )要是你在远处看,柳树就好像是一团淡绿色的雾。
( )几个星期后,柳树的枝叶就变成深绿色的。
( )刚冒出的嫩叶儿,一片片抱在一起,像是一个个绿色的花骨朵。
5.( )爸爸说:“你不是学过音序查字的方法吗?试试看!”
( )当我写到“鸭子gā gā 叫”时“gā”字难住了我。
( )我用音序查字法,很快在字典找到了“嘎嘎”这个词。
( )晚上,我在家乐里日记。
( )我去问爸爸,“gā”字怎么写。
6.( )到了雨季,这种树就生出一些枝条和心形的叶片。
( )所以,人们叫它瓶子树。
( )在南美洲的高原上,生长着一种高大、奇特的树。
( )雨季一过,绿叶纷纷败落,红花纷纷开放。
( )这时,一棵棵树就像查慢红花的大花瓶。
7.(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道彩虹挂在天空。
(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
(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哗,下起雨来了。
( )渐渐的,渐渐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8.( )小明走在半路上忽然发现一个小朋友在雨中哭。
( )刚要出门,天下起了大雨。
( )小明急忙跑上前去为小明打伞。
( )小朋友高兴地笑了。
( )小明妈妈要小明上街去买酱油。
( )妈妈连忙给小明一把雨伞。
9.( )一会儿下棋瓢泼大雨来。
( )下午,雷声隆隆,点光闪闪。
( )我看在眼里,心里十分激动,也跟着跳下去。
( )我们终于把缺口堵住了。
( )河堤裂开了一个口子。
( )只见他脱下外衣,卷起裤管,条下水去,拿起铁锹,一锹一锹地用泥堵住那
个缺口
10.( )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外衣。
( )又过了几天,花瓣全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展开笑脸。
( )几天后,小花苞顶破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
( )现在,月季花一开满花坛,他们争奇斗艳。
( )春天来了,月季花长出了一个个花苞。
11.( )不一会儿,地上的纸屑便服服帖帖地变得无影无踪了。
( )一阵大风过后,接着落下豆大雨点。
( )又过了一会儿,操场上开始积水了,雨柱打在积水上,一个个圈荡漾开去,
像一朵朵美丽的花。
( )大约一刻钟后,雨停了,我们出了教室到操场上去玩水了。
12.( )碧溪河从村前流过。
( )村后是一望无际的桑园。
( )我家住在碧溪河边,这是江南水乡的小村庄。
( )河里一群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水面上不时溅起朵朵水花。
( )春天,桑树抽出新芽,整个就像绿色的海洋。
13.( )古时候,有位将军得到一张射得又远又准的好弓。
( )那美丽的图案,看上去非常精美。
( )将军高兴极了,想试一下弓。
( )于是,它请人在弓上雕刻了各式各样的花纹。
( )他用力一拉,没想到,弓断了。
( )他很珍惜这张弓,想把它修饰一下。
14.( )它的茎像个绿色的圆球,仿佛挺着个园园的“大肚子”。
( )这些花有白的,也有黄的。
( )茎上长满了小刺,还开过几次花。
( )我外公家有一盆仙人球。
15.( )他让一束阳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
( )于是他断定,明亮的太阳并不是单一的白色,而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 )1665年的一天,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在一间暗室里做实验。
( )牛顿又做了许多次试验,出现的都是这种情景。
( )当光束从一块玻璃制的三棱镜上通过时,这束光折射在墙上,映出了一条美
丽的七色光带,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同天上的彩虹完全一样。
16.( )球场上正进行着激烈的足球赛。
( )这是为什么呢?全场观众呆住了。
( )这时,球滚到了荣志行的脚下。
( )这掌声比进任何一个球都要更响亮,更热烈。
( )可是他没有射门,却轻轻一踩,停住了脚。
( )顿时,“呼啦”一片掌声响起来。
( )接着,观众看到荣志行弯下身去扶那个倒在地上的后卫。
17、( )一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响,似乎老槐树也和我们一起在欢笑。
( )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
(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 )说它粗壮,确实够惊人的,他那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
( )说它高大,一点儿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碰到三层楼的窗台了。
18、排列下列错乱的句子,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 )相传,有一次,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的庙堂朝拜。
( )他吩咐学生拿水来注入欹(qī)器实验,果然和他说的一样。
( )久而久之,欹(qī)器逐渐被一些催人奋进、戒骄戒躁的话语所代替,而且也
不只局限于放在座位的右侧了。
( )庙堂里陈列了许多祭器,其中有一种祭器学生不认识,就问孔子,孔子说:“这
是欹器,是用来盛酒的。当它空腹时,是倾斜的;当倒满酒时,它就会倒下,酒全部流出来。
当年齐桓公把它放在座位右侧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
( )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叫做欹(qī)器的祭器。
( )后来,孔子也请人做了一个欹(qī)器置于座位右侧,用来提醒自己要谦逊,
不骄傲,不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