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 刻纸画教案 浙教版

合集下载

刻纸画教案

刻纸画教案

刻纸画(浙教版美术教案)一、刻纸画教学目标刻纸画(浙教版美术教案)(一)学习刻纸画的制作方法,能独立制成有立体效果的游鱼图。

(了解)(二)能巧妙地利用对称图形的特点,设计成具有重复美的立体构成图形刻纸画。

(练习)二、课时安排一课时刻纸画(浙教版美术教案)三、课前准备垫板、刻刀、单面蓝色彩纸,示范作品。

四、教学步骤小结前课的绳子粘贴画的学习情况,表扬展示优秀作品,引入课题。

(一)出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讲授刻纸画的制作步骤:1、取两面颜色不同的彩纸;2、画出半条鱼的形状;3、放在垫板上沿所画边线刻,将纸刻裂;《刻纸》研究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刻纸是祖国剪纸艺术的一种形式,初步体会剪纸的阴刻与阳刻的特点;2、尝试着运用阴刻与阳刻的方法创作一件刻纸作品;3、通过刻纸艺术实践,体验祖国民间艺术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课业类别:造型?表现教学重点:学习刻纸的基本方法,运用阴刻与阳刻的方法临摹或创作一幅刻纸作品。

教学难点:阴刻与阳刻方法的运用,以及刻纸中的连接方法。

教学用具的准备:教学课件、剪纸画册等相关资料。

教学参考资料: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传统的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用手工完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刻。

剪刀剪就是借助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

刀刻就是先把纸张纸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和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

剪纸艺人一般是用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与剪刀剪相比,刀刻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河北省蔚县剪纸非常著名,已经被列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采用“熏样”的方法制作纸样模型,教材中的窦尔敦就是用手工刻制,在点染以明快的色彩而成。

阴刻、阳刻是民间简直的主要形式。

阴刻以挖空的线条纹样表现形象,主要特点是画面坚实稳重。

阳刻是先把纹样勾画在纸上,刻去线条以外的部分,主要特点是画面纤细秀美。

刻纸教案社团活动

刻纸教案社团活动

刻纸教案社团活动教案标题:刻纸教案社团活动教案目标:1. 了解刻纸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习刻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刻纸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并展示一些刻纸作品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2. 解释刻纸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刀法、线条的运用等。

3. 示范刻纸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纸张、设计图案、刻割等。

实践操作: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刻纸工具和纸张。

5.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图案模板供参考,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的图案。

6. 指导学生使用刻纸工具小心地刻割纸张,确保安全。

展示和分享:7. 每个小组完成后,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刻纸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设计的灵感和创作过程。

8.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和反思:9.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刻纸活动的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困难。

10.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刻纸技巧应用到其他艺术形式中,并让他们讨论刻纸艺术对于传承和保护文化的重要性。

教案评估:11. 观察学生在刻纸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表现。

12. 收集学生的刻纸作品,评估他们对刻纸技巧的掌握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 邀请专业刻纸艺术家或老师来校进行刻纸技巧讲解和指导。

- 组织学生参观刻纸艺术展览,拓展他们对刻纸艺术的了解和欣赏。

- 鼓励学生将刻纸作品制作成精美的贺卡或装饰品,与他人分享刻纸的美。

注:以上教案适用于中小学各个年级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浙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浙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浙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浙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范本教案第二课时课题我们爱劳动课题自行车的故事课题山外有山课题字的创意设计课题黑白撕贴画课题 1、悠悠北山街3、童谣童画5、民间木雕7、生动的泥塑人物8、收获的季节9、水墨画动物11、色彩的世界二12、创造美的纹理13、废弃物造型一、教学目标1.懂得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了解废弃物造型艺术的神奇之处,体验创造的乐趣。

2.利用收集的废弃物,能根据不同形状、材质特征,制作一件艺术作品。

3.通过欣赏各种废弃物合成的有趣的艺术作品,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用废弃物设计制作有一定情趣的造型作品。

2、难点:根据废弃物的不同材料,选择合理的设计、创作方法。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废弃物,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瓶子、盒子、废纸等;胶水、剪刀、绳子等制作工具。

(教师)各种废弃物制成的作品,一些废弃物材料,。

五、教学过程1、游戏激趣,引出课题教师出示塑料袋、可乐瓶、绉纸等,然后很快将它变成一个或多个“人”的造型。

引导学生谈一下简单的感受。

引出课题《一个奇特的人》。

2、欣赏评述,感受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教师出示:(1)一组非洲奇特人物造型的雕塑作品。

请学生说说感受。

教师收集了一些人物的雕塑作品,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这些作品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2)欣赏古今中外更多的奇特的人物造型,例如狮身人面像、中国戏曲人物、摩尔的作品等。

由于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时代的变迁,各个时候的作品又是千姿百态。

(3)欣赏用废弃物造型的.人:和上面作品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这些性格迥异,奇特的人物造型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巧妙应用废弃物材质特性进行夸张、变形。

3、了解探究,如何表现奇特的人(1)欣赏废弃物造型中的人,仔细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样综合制作起来的?你觉得作品的哪个方面吸引你?教师小结:法国哲学家、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小学美术《点彩刻纸》教案

小学美术《点彩刻纸》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点彩刻纸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点彩刻纸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刀法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点彩刻纸相关的问题,如刀法的种类、色彩的搭配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点彩刻纸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点彩刻纸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使其能够从多角度欣赏和评价点彩刻纸作品;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点彩刻纸的基本技巧,并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点彩刻纸的历史背景和民间艺术价值,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探索新的表现手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在美术学科领域的核心素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点彩刻纸的基本概念。点彩刻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通过刻刀在纸上刻划出图案,并运用色彩进行装饰。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点彩刻纸作品。这个作品展示了点彩刻纸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美术基本知识: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

2. 绘画技能:素描、水彩画、蜡笔、马克斯等。

3. 美术欣赏:欣赏经典美术作品,培养审美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2.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美术作品的质量: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表现。

2. 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观察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能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作和欣赏。

六、教学计划1. 确定每周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准备相关的美术教材、教具和素材。

2. 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3. 创设美术作品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课堂管理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学习机会。

3.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九、作业与评价1. 布置合理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3. 定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的进步。

十、教学反思与改进1.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刻纸教案设计

小学刻纸教案设计

小学刻纸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小学刻纸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刻纸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学习基本的刻纸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教学准备:1. 刻纸工具:剪刀、刻刀、刻刀刀片等。

2. 刻纸材料:彩纸、剪纸纸、细纸等。

3.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4. 刻纸范例图片或实物。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刻纸作品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刻纸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讨论刻纸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学生对刻纸的兴趣。

技法讲解:1. 介绍刻纸所需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并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和刻刀。

2. 演示刻纸的基本技法,如直线刻、曲线刻、剪刻等,并解释每种技法的应用场景。

实践操作:1. 分发彩纸和剪刀给学生,让他们先练习基本的剪纸技巧,如剪直线、剪曲线等。

2.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刻纸范例进行实践操作,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刻纸设计。

3.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完成刻纸作品后,组织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作经验。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刻纸艺术家或手工艺术爱好者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刻纸的兴趣。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手工艺品展览或博物馆,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刻纸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展,调整教学步骤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刻纸活动中来。

2.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教师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刻纸作品,用于评价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作和进步。

这个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刻纸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作,鼓励他们展示和交流自己的作品,以激发他们对刻纸的兴趣和热爱。

【知识学习】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

【知识学习】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术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真善美学生的审美情趣。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等教学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三)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过写生,认识一些透视现象。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常见美术字的写法。

5、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和技法。

6、学习简单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正确执笔、运笔与运墨的方法。

4、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体会审美情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三、主要教学措施、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外拓展方法、积极拓展课后内容,如《安全标识》《民间木雕》《彩色的世界》……渗透相关课外知识,增加文化内涵。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欣赏与评述1. 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单元:绘画1. 学习各种绘画技法,如铅笔、水彩、蜡笔等。

2. 通过绘画练习,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和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引导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2.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美术作品的质量:造型准确、表现力强、富有创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提问、讨论、实践。

3.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基本美术知识,能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教学安排第一单元:欣赏与评述(2课时)1. 第一课: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第二课: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单元:绘画(4课时)3. 第三课:学习铅笔绘画技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表现力。

4. 第四课:学习水彩绘画技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和创造力。

5. 第五课:学习蜡笔绘画技法,丰富学生的绘画表现手段。

七、教学资源1. 美术作品欣赏图片:包括不同风格和类型的美术作品。

2. 绘画材料:铅笔、水彩、蜡笔、画纸等。

八、教学进度第一单元:欣赏与评述(2课时)1. 第一节课: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

2. 第二节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五年级美术教案刻纸画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刻纸画的制作方法,能独立制成有立体效果的游鱼图。

(了解)
(二)能巧妙地利用对称图形的特点,设计成具有重复美的立体构成图形。

(练习)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课前准备
垫板、刻刀、单面蓝色彩纸,示范作品。

四、教学步骤
小结前课的绳子粘贴画的学习情况,表扬展示优秀作品,引入课题。

(一)出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讲授刻纸画的制作步骤:
1、取两面颜色不同的彩纸;
2、画出半条鱼的形状;
3、放在垫板上沿所画边线刻,将纸刻裂;
4、将刻裂的“鱼”向下翻折;
5、贴在不同颜色的底板纸上。

(三)几点注意处:
1、鱼儿有大有小,游动时应朝一个方向;
2、在画面上众多的游鱼除大小有异外,还应有疏、密的变化;
3、翻折时应细心,防止断裂,保持折痕清晰;
4、粘贴时少抹胶水,使纸面保持平整;
d) 指导学生按此方法进行创作:
i. 选对称图形,如树叶、金鱼、火箭……..
ii. 要有量的重复,制造调和的秩序美;
iii. 注意彩色的对比。

e) 注意安全及爱护公物教育。

因刻刀、刀片容易割破手指事先一定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以防作业时伤手。

学生有贪图方便的不良习惯,作业时易发生不用垫板,直接在课桌上刻纸,这样的作品成功时也是桌面破损时。

要进行保护公共财物的教育,提出“必须放在垫板上刻”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要做到,这是应该遵守的公德。

(课后录:较难,应再讲解仔细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