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视觉

合集下载

视觉传达中色彩的表现及应用

视觉传达中色彩的表现及应用

视觉传达中色彩的表现及应用色彩是视觉传达中极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不仅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心理,还可以传递信息、引起注意、增强视觉效果。

在视觉传达中,色彩的表现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是光的视觉效果。

在白光照射下,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被物体反射或透过,通过视网膜传到大脑皮层,大脑解释并理解这些信息,最终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色彩。

色彩具有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的基本属性,是指纯净色彩的名称,如红、黄、蓝等。

明度是色彩明暗的程度,是色彩的亮度和深度的表现。

饱和度是色彩的鲜艳度和纯度,是指色彩与灰色的混合程度,饱和度越高,色彩越鲜艳。

二、色彩在视觉传达中的表现1. 色彩与情绪色彩能够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情感,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比如红色代表热情、活力和力量,黄色代表开朗、温暖和活力,蓝色代表宁静、冷静和理性,绿色代表安宁、希望和生命等。

在视觉传达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色彩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2. 色彩与信号传达在社会生活中,色彩也被广泛用于信号传达,比如交通信号灯的红、黄、绿三种颜色就代表停、缓行和通行的含义,商业中不同品牌的标识色彩也具有独特的识别特征,能够快速唤起人们对品牌的记忆和联想。

不同颜色的宣传品、广告、标识等也能够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传递出不同的信息。

3. 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表现在艺术设计中,色彩具有非常重要的表现作用。

通过对色彩的精心搭配和运用,能够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增强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色彩的对比、搭配和平衡,在艺术设计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冷暖色彩的搭配、对比色的运用、同色系的使用等,都能够极大地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效果。

1. 广告设计在广告设计中,色彩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直接吸引人们的注意,传递产品信息,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购买决策。

比如在食品广告中,通常会使用明亮饱满的色彩,来唤起人们对食欲的欲望;在高档奢侈品广告中,通常使用低调、高级感的色彩,来凸显产品的品质和奢华感。

色彩的视觉特征

色彩的视觉特征
色彩与情感表达
色彩不仅可以传达情感,还可以影响人的情感。比如,暖 色调可以让人感到温暖、舒适,而冷色调则会让人感到清 爽、冷静。
色彩与象征意义
在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下,色彩还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比 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吉祥;在西方文化中, 白色则代表纯洁、神圣。
02
人眼对色彩感知过程
视网膜结构与功能
这对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色彩视觉特征应用的拓展
随着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 术的不断发展,色彩视觉特征 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如图 像识别、场景理解、视频分析 等。
复杂环境下色彩视觉特征 提取的挑战
在实际应用中,复杂环境下的 色彩视觉特征提取仍然面临许 多挑战,如光照变化、阴影干 扰、颜色失真等。
反射
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会影响我们对颜色的感知。光滑的表面会反射更多的光线,使颜色看 起来更加鲜艳;而粗糙的表面则会散射光线,使颜色看起来更加柔和。
散射
大气中的散射现象也会影响我们对颜色的观察。例如,在晴朗的天空中,短波长的蓝色光 更容易被散射,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而在日出和日落时,长波长的红色光更容 易穿透大气层,因此我们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
如绿色和黄色,具有中等 的波长,给人一种自然、 和谐的感觉,常用于表现 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长波长光线
如红色和橙色,波长较长, 给人一种温暖、热烈的感 觉,常用于表现热情、活 力的场景。
光线折射、反射和散射对颜色影响
折射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导致颜色的表现也会发生 变化。例如,在水下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中,光线折射会使得物体颜色看起来与在空气中不 同。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饱和度越低,色彩越暗淡。

色彩生理理论:色彩与视觉

色彩生理理论:色彩与视觉

色彩生理理论:色彩与视觉一、了解眼睛眼睛的生理构造:眼睛是一种视觉装置,它不但能对物体感应,也能对某些波长作迅速的响应,眼球内主要含有锥状及杆状二类感光细胞。

其中锥状细胞是感觉动作并对明暗之间的差别特别敏感,当亮度减弱时,杆状细胞便会发挥功能,但看不见色彩。

而在较亮的情况下,视网膜中的三种锥状细胞始对长、中,短三种光域产生不同的视觉反应,便能让我们看见光谱中的红、绿、蓝三个主要色域来形成色彩。

眼睛看见物体上的色彩取决于有多少份量的红、绿或蓝光射入眼睛,若无任何光线射入眼睛时则感觉为黑色,当红、绿和蓝光以等量射入眼睛时则感觉为白色。

眼睛所感觉的色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无彩色,其包含白、灰、黑。

第二类为彩色,其包含纯色和其它一般色彩。

二、色彩与视觉:当眼睛受到380-780nm范围内可见光谱的刺激以后,除了有亮度的反应外,同时产生色彩的感觉。

眼睛对可见光谱的光十分敏感,波长不同所产生的色觉有别,因此,能辨别五彩缤纷的世界万物。

物体色彩的显示方式多种多样。

一类物体的色彩是由其本身辐射的光波形成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发光体,如太阳、火焰、电灯等等,发光体的颜色决定于所发色光的光谱成分。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物体并不发光,它们的颜色是通过对照射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来显示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非发光体,非发光体的色彩由反射或透射的光谱成分决定。

由于非发光体对照射光线完全反射或完全透射是不可能的,因此无论其反光率和透光率有多大,都会吸收一部分光。

如目前生产的氧化镁和硫酸钡等白色颜料,其反光率只能达到95%左右,最黑的天鹅绒,也并非完全吸收投射光,仍然有0.2%-2%的反光率,因此,没有绝对的白,也没有绝对的黑。

还有一类物体的颜色是通过折射、衍射和干涉现象形成的,比如:白光透过三棱镜,因折射可以分解成各种色彩;鸟类的羽毛、蝴蝶的翅膀是因白光产生衍射而呈现光彩;水面的汽油和肥皂泡的五彩缤纷的颜色是由光的干涉现象形成的。

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作用。

首先,色彩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在广告、宣传、包装等视觉传达形式中,色彩的设计和运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视觉感知和情感反应。

色彩能够传达出品牌的形象、产品的特点、以及设计师的情感和意愿等信息,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兴趣。

其次,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色彩设计需要依据视觉传达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而视觉传达要素也需要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增强其吸引力和表现力。

例如,在广告设计中,色彩可以突出广告的主题和重点,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在包装设计中,色彩可以突出产品的特点和品牌形象,增强产品的识别度和品牌的价值。

最后,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色彩的设计不仅会影响到视觉传达的效果,还会受到视觉传达要素的影响。

例如,色彩的运用要符合广告的主题和宣传目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受众群体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等因素。

因此,设计师需要在色彩设计和视觉传达要素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以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总之,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并灵活运用色彩设计来提高视觉传达的效果和表现力。

不同颜色对人的视觉感知的影响

不同颜色对人的视觉感知的影响

不同颜色对人的视觉感知的影响颜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是在衣服、家具、广告还是绘画中,都离不开颜色的运用。

不同的颜色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感知,对人们的情绪、思维和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颜色对人的视觉感知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来阐述颜色与人们之间的关系。

一、红色红色是最具有活力和能量的颜色之一,它能够引起人的注意力,并具有刺激食欲、增强肌肉力量、提升兴奋和恐惧感的作用。

红色还与激情、爱情和争斗等情感紧密关联。

例如,在运动比赛中,红色常被用作队服颜色,因为它能够激发运动员的斗志和自信心。

二、蓝色蓝色给人一种冷静、宁静和安详的感觉,它常被用作表示和平与安全的象征。

蓝色还具有抑制食欲和情绪的作用,因此在餐厅和食品包装中较少使用。

此外,蓝色还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因此广泛运用于办公环境和学习场所。

三、黄色黄色代表着阳光、希望和活力,给人带来积极的情绪和愉快的感觉。

黄色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增强大脑的活跃度。

在商业广告中,黄色常被用作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颜色,例如在打折促销中常会用黄色标注。

此外,黄色还常被用于表示警示和提醒,如交通信号灯中的黄灯。

四、绿色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颜色,给人以和谐、平静和放松的感觉。

绿色还与健康和环保等价值观相联系,在医疗场所多用绿色装饰,因为它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此外,绿色还被认为是带来好运和财富的颜色,因此在财务和商业行业中也常被运用。

五、紫色紫色是一种神秘而富有创意的颜色,它与贵族、奢华和神秘感相关联。

紫色也是艺术和宗教中常用的色彩,给人一种高贵和神圣的感觉。

此外,紫色还被认为是刺激创造力和提升智力的颜色,因此在设计和创新领域中常被运用。

综上所述,不同的颜色对人的视觉感知有着不同的影响。

红色激发活力和激情,蓝色带来冷静和安宁,黄色增加愉悦和注意力,绿色提供和谐和放松,紫色营造神秘和创意。

这些颜色不仅仅是物体的外在表现,更是引起人们情感和行为变化的重要因素。

色彩与视觉的原理

色彩与视觉的原理

色彩与视觉的原理一、色彩与视觉的原理1.光与色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

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

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

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

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

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

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

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

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

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

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

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

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

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

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

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色彩在视觉设计中的作用

色彩在视觉设计中的作用

色彩在视觉设计中的作用
色彩在视觉设计中的作用
色彩是构成和表达世界的一种重要元素,在视觉设计中也扮演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渲染氛围,传递思想,激发情感,引起共鸣,影响用户的行为和决定,以及创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首先,色彩有助于增强视觉效果。

不同的颜色能够引起用户的兴趣,让你的设计更加脱颖而出,吸引更多人注意。

此外,色彩也可以
帮助强调关键信息。

例如,在海报上,你可以用明亮的颜色来强调标题,让它们更容易被人看见。

其次,色彩也有助于构建一个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

不同的颜色
可以传达不同的情绪,可以使观众了解到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塑造一
个情景或创造一种氛围,传达你的品牌理念。

最后,色彩还可以创造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

色彩的搭配可以激
发出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增强设计的对比度、突出主题关
键点、给出时间线、营造全新的空间环境等等。

事实上,色彩在视觉设计中的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
创造大量的视觉冲击力,还是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它都是必不可少的。

只要你把握住了色彩,就能够提升你的设计作品,让它拥有更加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召力。

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中,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越发重要。

色彩设计是一种通过运用不同颜色和色彩搭配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而视觉传达要素则是指图形设计中的构图、排版和色彩运用等要素,是传达信息和吸引目光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的关系1. 色彩设计是视觉传达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具有直接、鲜明、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在视觉传达中,色彩设计的运用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将直接影响信息的传达效果。

2. 视觉传达要素的构图和排版是色彩设计的承载工具构图和排版是指在设计中对元素的整体布局和组织方式,是对信息进行编排和表达的关键手段。

色彩设计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构图和排版作为承载,才能更好地展现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三、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的作用1. 色彩设计的作用色彩设计是对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能够直接触动人的心灵。

在视觉传达中,色彩设计能够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增强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更好地吸引观者的注意和情感共鸣。

2. 视觉传达要素的作用视觉传达要素是对信息进行表达和传达的手段,能够帮助观者更加直观、准确地理解信息。

构图和排版的合理运用能够使信息更加集中、突出和易于理解,提高作品的信息传达效果。

四、总结与回顾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色彩设计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需要视觉传达要素的构图和排版作为承载工具,从而更好地展现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在视觉传达中,色彩设计和视觉传达要素的合理运用能够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更好地传达信息和引起观者共鸣。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色彩设计与视觉传达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色彩设计是表达情感和观点的方式,而视觉传达要素则是将这些信息传达给观者的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度弱对比:纯度间隔3度以内的色彩组合成的色彩对比(特点)
色彩的调和
定义:两种或多种颜色统一而协调的组合在一起,能使人产生愉快并满足人的视 觉需求和心理平衡的色彩搭配关系
统领法、加强法、渐变法、往复法、透叠法、隔离法
统领法调和
加强法调和
渐变法调和
往复法调和
混合法调和
分割法调和
形态调整法调和
定义-人眼在颜色刺激作用下所造成的颜色视觉变 化。 1.暗适应-黑暗中视觉的感受性逐步递增的过程。
当我们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一下子我们 的眼睛就会什么也看不见,需要经过一会,才会慢 慢地适应,逐渐看清暗处的东西,这一过程约20~ 30分钟,其间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的适应过程, 就是暗适应,也就是视网膜对暗处的适应能力。在 黑暗的地方,人眼睛中的锥状细胞处于不工作状态, 这时只有杆状感光细胞在起作用。在杆状感光细胞 中有一种叫视紫红质的物质,它对弱光敏感,在暗 处它可以逐渐合成,据眼科专家统计,在暗处5分钟 内就可以生成60%的视紫红质,约30分钟即可全部 生成。
印刷色彩学
光的性质
中国国家标准(GB5698--85):“光—能够在人眼的视觉系统 上引起明亮的颜色感觉的电磁辐射”。 可见光:波长380nm到780nm(1nm=10-9m)的电磁波。
颜色感觉的形成
颜色感觉形成的四要素
彩色物体
光源
大脑
眼睛
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H)-色彩最基本的特征,即色彩的相 貌
色相:红、橙、黄暖色感 觉重,青、蓝、蓝绿等冷 色感觉轻
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
明度低的色彩使人联想到钢铁,石头等物品,产生沉重、沉闷、稳定、安定、神秘等感觉
服装色彩轻重搭配
色彩的空间感
前进色:高纯度、高明度的暖色具有向前迫近与扩大的感觉,称为前进色 后退色:低纯度、低明度的冷色有后退与收缩的感觉,称为后退色 当前进色与后退色并置时,形成平面上的前后空间层次感觉 一幅画面,底色深而色相灰有退缩感,图色明而色相鲜有突出向前之感
色彩明度对比
色彩明度对比
3.纯度对比
一个鲜艳的红色与一个含灰的红色关置在一起,这种色彩别形成的对比效果为纯度对比
将纯度分为0~9共10个等级 ,0~3低纯度,4~6为中纯度,7~9为高纯度
对比关系: 纯度强对比:纯度间隔8度以上的色彩形成的对比。(特点)
纯度中对比:纯度间隔4~6度的色彩形成的对比。(特点)
利用色彩的明度层次关系,可以表现色彩的空间感,把色彩按从亮到暗,从 暗到亮色彩层次排列,呈现空间感和起伏感。
色彩空间感示例:
色彩的动力感
活动性强烈的高纯度色彩组织在 一起,色彩相互排斥形成抗争的 内力,使画面具有较强的内力效 应,有着向外扩张的力度。 此类信息具有非凡的感染力
色彩的透明感
青色、绿色等冷色,本身具有 润湿和透明的感觉 利用水彩颜料等透明性较强的 颜料来表现色彩的透明感
色彩的情感表现 (表1-2)
色彩的对比
定义-相邻区域不同色彩的相互影响而呈现 了的一种色彩差别现像。 1.色相对比-由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地比 现像,称为色相对比。
四类对比
同类色对比:色相环上15度以内的色 彩差别对比
明度(V)人眼所感受到色彩的明暗程度
饱和度(S)也称纯度或彩度,指反射或透 射光线接近光谱色的程度,或者说表示离开 相同明度中性灰色的程度。表示颜色的浓淡。
本节内容
亮度对比
如:白色置于灰的底色上颜色较亮,置于白的底色上颜色较暗
颜色对比(同时、连续)
同时对比-同时看到两种颜色所产生的对比现像。
2.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当人们由暗处来到明处,特
别是强光下,最初感到眼前一片耀眼光亮,几乎看不清 外界物体,有时还伴有头痛。但只要稍待数分钟,视觉 即可恢复。此现象叫做明适应。
从暗处到亮处,在强光的刺激下,视网膜中视锥细胞立即投入 工作,刚开始时工作的视锥细胞还较少,眼对光刺激的敏感度 还很大,所以觉得光线刺眼,周围的景物无法看清。但在很短 的时间内,视锥细胞都投入了工作,眼对光的敏感度降低,这 时对强光能够适应,看物体也很正常。锥细胞感光色素再生很 快,其再生过程同杆细胞的暗适应过程相反,即其敏感性随着 曝光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明适应在最初的数秒钟内敏感度 迅速降低,此后变慢,明适应的过程大约在1分钟左右即可完 成。
பைடு நூலகம்
3.颜色适应 4.颜色恒定 5.颜色缺陷(色弱,红绿、黄蓝色盲,全色 盲)
五、颜色视觉理论(了解)
(1)三原色学说: 1801年 英国 T.Yang 认为人只有感红、感绿、感 蓝三种基本视神经 1811年左右 德国 赫姆霍尔兹 三种感色细胞…… 优点:能充分说明混色现象; 在颜色测量和数值计算时,与试验理论符合; 现代的彩色印刷、摄影、照相分色、彩色电视 都是建立在该基础上的。 缺点:不能解释色盲
连续对比-先看到某种颜色,又看到第二种颜色时 产生的对比现像. 如:当我们先看红色的色块再看黄色的色块,就会 发现后看的黄色的色块带绿味,这是因为眼睛把先 看色彩的补色残像加到后看物体色彩上面的缘故。
两者区别: 同时对比是同一时间内进行的对比,连续对比是 在时间运动过程中发生的颜色间的对比。
颜色适应
(2)四色学说理论(对立机制理论) 赫林 颜色混合现象 心理原色:红、绿、黄、蓝。 颜色偏向现象 三对对立感受器:红-绿、黄 -蓝、黑-白
特点: 很好地解释颜色视觉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现象,如 红绿色盲、黄蓝色盲 缺点:没有办法解释三原色能产生一切颜色的现象。
(3) 阶段学说理论 三色感受四色刺激 B G R
Y-B
L
R-G
色彩心理-色彩可以左右人们的情绪、情 感、思想行为
色彩的冷暖感
暖色:红、橙、黄
冷色:青、蓝、蓝绿
中性色:绿、紫、黑、白、灰
冷暖色对比
冷色让人感到深远、透明、稀薄、冷静 暖色伴随浓密感、厚重感、迫近感、兴奋感
色彩的轻重感
明度:影像最大,明色感 觉轻,暗色感觉重
纯度:明度相同,纯度低 色感到重,纯度高色感到 轻
邻近色对比:指两种色彩分别处于0度 与45度左右位置上所形成的差别对比
对比色对比:两种色彩分别处于色相 环上0度与90~120度之间的位置上所 呈现的对比
补色对比:两种色彩处于色相环0度与 180度位置上,是色彩对比的极限。
色相对比图例
色相对比图例
2.明度对比
定义:由明度差异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对比 通常将明度分为高、中、低三个阶段 低明度对比给人深沉、厚重、忧郁的感觉; 中明度对比给人柔和、徐缓的感受; 高明度对比给人清冷、纯洁、明朗的感觉。 明度弱对比、明度中对比、明度强对比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