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5753自考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食品化学与分析(05753)-第四章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2
六、其他检验技术(1)
识记: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的应用特点 2.质谱(MS)的特点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3
六、其他检验技术(2)
领会: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原理和组成 2. 质谱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3. HPCE与HPCE-MS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4. 离子色谱法(IC)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5. 生物技术检测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6. 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二、 食品物理检验法
识记:物理检验的定义 领会:1. 密度与相对密度(比重法)的原理
2. 折光度法的原理 3. 旋光法的原理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7
三、食品化学分析法
识记:化学分析的定义 领会:1. 重量分析法的原理和种类
2. 滴定分析法的原理和种类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4
七、分析方法的选择
识记:
1. 选择分析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和步骤 2. 分析检验方法的评价
领会:正确选择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5
第一节 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四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16
食品的品质与感官检验
掌握
食品的仪器分析法各种方法的特点 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物理检验法 食品化学分析法的定义、种类和原理
了解
食品分析检验的各种方法和仪器。
2019年10月05753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题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食品化学与分析试卷课程代码:0575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新鲜油菜中含有的水分主要是()A.单分子层水B.自由水C.结合水D.束缚水2.等温吸湿曲线中Aw值范围是0.20—0.85的水属于的区域()A.I区B.II区C.III区D.IIII区3.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是()A.硬脂酸B.二十二碳烯酸C.亚油酸D.油酸4.精制后谷物中含量降低较多的维生素是()A.B族维生素B.C族维生素C.维生素ED.维生素D5、两种具有相同味感的食物进入口腔时,其味觉强度超过两者单独使用之和的现象称之为()A.味的对比现象B.味的相乘作用C.味的变调作用D.味的消杀作用6.水中氯化物的测定,常用方法是()A.酸碱滴定法B.氧化还原滴定法C.络合滴定法D.沉淀滴定法7.以下属于化学分析法的是()A.旋光分析法B.滴定分析法C.电位分析法D.光谱分析法8、能反应待测离子活度的电极称为()A.指示电极B.参比电极C.辅助电极D.选择电极9.食物分析过程中反映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的指标是()A.准确度B.灵敏度C.精密度D.重现度10.干式灰化的优点是()A.样品大小无限制B.消化温度可达270度C.挥发性元素不会损失D.与消解法相比较效率提高4-100倍11.测定蜂蜜中水分时,可采用的干燥方法是()A.直接干燥法B.蒸馏法C.减压干燥法D.卡尔费休氏法12.下列维生素B2的测定方法中,属于生物定量法的是()A.荧光法B.微生物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分光光度法13.需要活性炭参与测定食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方法是()A.高效液相色谱法B.极谱法C.2,6-二氯靛酚滴定法D.2,4-二硝基苯肼法14.测定食物中钙含量的方法是()A.EDTA络合滴定法B.荧光法C.酶水解法D.斐林试剂比色法15.测定食品中低聚糖时,在分析柱上最先分离的糖是()A.单糖B.双塘C.糖醇D.多聚糖16.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是()A.酸味剂B.防腐剂C.抗氧化剂D.增稠剂17.食品添加过程中添加二丁基羟基甲苯的作用是()A.抗氧化B.消泡C.增稠D.发色18.亚硝酸食品添加剂常用于加工的食品是()A.腌菜B.谷类C.肉类D.奶类19.以下关于油脂酸价的描述,正确的是()A.与碘化钾反应,以硫代硫酸钠滴定,根据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B.滴定时每克植物油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C.滴定时每克植物油消耗盐酸的毫克数D .1g油样所含羰基的质量20.快速测定酒中乙醇浓度的方法是()A.滴定法B.比色法C.旋光法D.比重计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食品分析检验研究的内容包括()A.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B.食品添加剂的检验C.食品微生物检验D.食品化学反应的动力学E.掺假食品的检验22.下列糖类化合物属于单糖的是()A.蔗糖B.葡萄糖C.果糖D.淀粉E.纤维素23.影响折射率测定的有()A.光波长B.湿度C.时间D.PH E温度24.酸奶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有()A.直接滴定法B.双缩脲法C.考马斯亮蓝比色法D.硝酸银络合法E.高锰酸钾滴定法25.食品汇总淀粉测定的方法有()A.碱水解法B.酸水解法C.酶水解法D.双缩脲法E.炫光法26.食品中硒的测定方法有()A.原子光谱法B.荧光光度法C.灰化法D.色谱法E.电化学分析法27.测定甜味剂常用的方法有()A.分光光度法B.波层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气象色谱法E.滴定法28.食品中拟除虫菊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有()A.气象色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化学分析法D.薄层分析法E.原子吸收法29.下列食品中有害物质可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的有()A.铅B.黄曲霉素C.有机磷农药D.镉E.亚硝胺30.食醋卫生标准的理化检测指标包括()A.脂酸B.游离矿酸C.砷D.挥发性盐基氮E.铅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食品化学32.旋光法33.保留时间34.电位分析法35.菌落总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什么是同质多晶,油脂的晶型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37.简述应用分光光度法注意的问题.38.简述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构成及主要设备.39.简述样品前处理的目的.40.荧光法测定食品中核黄素原理是什么.41.简述气象色谱法检测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原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2.请结合实列描述美拉德反应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对食品品质的影响.43.论述食品样品的制备方法.。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食品化学与分析(05753)-第九章

3.七O五四—— 纯品为白色晶体,微溶于水,易溶于 某些有机溶剂。主要用于杀灭蚊蝇。蓄积在动植 物脂肪中,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毒症状为乏 力、失眠、眩晕、恶心等,长期接触可影响中枢 神经系统及肝脏。
4.氯丹—— 纯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微溶于水,易 溶于某些有机溶剂。中毒情况同7054
食品化学与分析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分析
16
一、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一)有机氯农药的性质及常见品种 有机氯农药是农药中一类有机含氯化合物,一般分为 五大类: 1.DDT类——氯化苯及其衍生物,包括DDT、 六六 六。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分析
17
2.氯化甲撑萘类——七氯、 艾氏剂、狄氏剂。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分析
13
农药进入人体的方式
土壤、水 、空气
家禽、畜
植物、饲料
水生动、植物
肉、蛋、乳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分析
人
14
食品中普遍存在农药残留, 残留量随食品种 类及农药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由于农 药的毒性都很大,有的还可在人体内蓄积, 对人体造成危害。食品中残留农药过高会导 致癌症和帕金森症。 1994 年,我国农药中毒人数已超过10万 人,大部分是由于农药残留而引起。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分析
3
本章重点内容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 黄曲霉素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有害元素的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亚硝胺的检测方法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分析
4
本章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一、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测定 识记:1. 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全国高等教育自考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食品化学与分析 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影响面团形成的两种主要蛋白质是 ( )B.麦清蛋白和麦球蛋白D.麦球蛋白和麦醇溶蛋白2. )B.麦芽糖C.乳糖D.纤维二糖3.维生素E )A.抗佝偻病 C.乳糖 D.纤维二糖4.下列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A.硬脂酸B.二十二碳六烯酸 D.油酸5.抑制钙吸收的因素是 ( )A.糖类B.维生素DC.蛋白质6. ( )B.氧化还原滴定法C.沉淀滴定法D.络合滴定法7.酸度计测量溶液( )A.电导分析法 C.库仑分析法 D.伏安法8.原电池中自发进行的反应正确的是( )A.+++→+22Cu Zn Cu ZnB.Cu Zn Cu Zn +→+++66D.Cu Zn Cu Zn +=+--229. ( )B.减压干燥法C.蒸馏法D.卡尔费休氏法10.测定豆腐中蛋白质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A.双缩脲法B.考马斯亮蓝染料比色法 D.Folin-酚比色法11. ( )A.双缩脲法 C.荧光法 D.酶法12.面包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是 ( )A.双缩脲法B.硝酸银络合法C.酶法1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A )A.氢化 C.水解 D.萃取B1在光照射下发生荧光的颜色为()B.蓝绿色C.黄色D.黄绿色15.测定牛奶中钙含量的方法是()A.斐林试剂比色法B.双缩脲法C.酶水解法16.()A.谷类 C.蛋类 D.腌菜17.下列属于天然甜味剂的是A.糖精钠B.山梨酸钾 D.糖精18.检测食品中黄曲霉素B1)A.气相色谱法B.分光光度计 D.荧光分光光度法19.油脂酸价测定原理是指()C.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每克植物油消耗盐酸的毫克数计算D.1g油样中所含羰基的质量20.挥发性盐基氮主要是指()A.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醇类物质C.脂肪分解产生的过氧化脂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食品化学与分析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化学与分析模拟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参数是A、半峰宽B、分离度C、保留时间D、保留值正确答案:B2、新鲜的肉中含有的水主要是A、自由水B、单分子层水C、结合水D、束缚水正确答案:A3、测定豆腐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方法是A、索氏提取法B、重量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酶法正确答案:C4、下列属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是A、电位分析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气相色谱法D、原子吸收光谱法正确答案:A5、测定食物酸度的常用仪器是A、气相色谱B、分光光度计C、酸度计D、高效液相色谱正确答案:C6、关于影响淀粉糊化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淀粉中加入碱液即使在常温下也可使淀粉糊化B、直链淀粉容易糊化C、淀粉颗粒小的先糊化,颗粒大的后糊化D、温度上升不容易糊化正确答案:A7、色谱分析中,组分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封顶所对应的时间,称为A、保留时间B、调整保留时间C、分离度D、死时间正确答案:A8、原子吸收空气乙炔空气法测定食物中某元素含量,燃气流量达到1.7~2.2L/min,火焰温度为A、2400(K)B、2300(K)C、2200(K)D、2100(K)正确答案:B9、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A、铅B、甲醇C、有机磷农药D、黄曲霉毒素B₁正确答案:A10、能反映待测离子活度的电极称为A、辅助电极B、参比电极C、选择电极D、指示电极正确答案:D11、在食品添加剂中,溶菌酶属于A、无机盐型防腐剂B、生物防腐剂C、酸性防腐剂D、酯型防腐剂正确答案:B12、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钙时,常用的氨羧络合剂是A、硝酸锻B、亚硫酸钠C、高锰酸钾D、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正确答案:D13、采用样品湿法消化法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时一般加入的试剂是A、氢氧化纳B、醋酸C、盐酸D、硫酸正确答案:D14、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功能的食品添加剂是A、抗氧化剂B、防腐剂C、增稠剂D、酸味剂正确答案:B15、索氏提取法可以测定的食品成分是A、维生素B、蛋白质C、脂肪D、碳水化合物正确答案:C16、下列感官反应中属于化学感觉的是A、味觉B、听觉C、触觉D、视觉正确答案:A17、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低聚糖时,在分析柱上最先分离的糖是A、双糖B、多聚糖C、单糖D、低聚糖正确答案:C18、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过程中生成的化合物是A、红色脎B、脂色素C、亚甲蓝D、胡萝卜素正确答案:A19、油脂加工精制过程中脱酸脱去油脂中的物质是A、杂质B、蛋白质C、游离脂肪酸D、磷脂正确答案:C20、亚硝酸盐食品添加剂常用于加工的食品是A、腌菜B、谷类C、肉类D、奶类正确答案:C21、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组成中不包括A、光色散系统B、样品导入系统C、分离系统D、光源正确答案:C22、下列不适宜保存油脂样品的容器是A、塑料容器B、玻璃容器C、铝制容器D、不锈钢容器正确答案:A23、测定食用油脂过氧化值时滴定游离碘的标准溶液是A、氯化钠B、氢氧化钠C、氢氧化钾D、硫代硫酸钠正确答案:D24、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属于防腐剂的是A、柠檬黄B、苯甲酸C、丁基羟基茴香醚D、糖精正确答案:B25、测定食醋总酸的方法是A、插入酸度计后直接读数B、用分光光度计440nm比色测定C、氢氧化钠滴定至pH8.2时,记录其消耗的毫升数D、硝酸银滴定至溶液为砖红色时,记录其消耗的量正确答案:C26、关于分光光度法应注意的问题,正确说法的是A、应尽量加大显色剂,以达到反应平衡,测量应尽快进行B、以一定的次序加入试剂很重要,加入后立即进行测定C、适当调节pH或使用缓冲溶液可以消除某些干扰反应D、应在吸光度1~2范围内测定,以减小光度误差正确答案:C27、EDTA为滴定剂的分析方法属于A、酸碱滴定法B、氧化还原滴定法C、沉淀滴定法D、络合滴定法正确答案:D28、属于微量元素的矿物质是A、氯B、钠C、碘D、钙正确答案:C29、按功能分类,pH电极属于A、选择电极B、参比电极C、辅助电极D、指示电极正确答案:D30、香料中水分的最佳测定方法是A、直接干燥法B、蒸馏法C、卡尔・费休氏法D、减压干燥法正确答案:B31、等温吸湿曲线中区域Ⅰ水的Aw值范围是A、0~0.25B、0~0.50C、0.25~0.80D、0.50~0.80正确答案:A32、下列关于味觉叙述正确的是A、随年龄增长,味觉敏感性升高,对食盐中盐浓度要求增高B、多数神经生物学家认为,人类能辨别的基本味觉刺激物为酸、甜、苦、辣四种C、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D、呈味物质刺激口腔内味觉感受体产生味觉,虽然味觉不同,但味觉感受体相同正确答案:C33、测定葡萄酒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方法是A、发光法B、萃取法C、酸碱滴定法D、汽化法正确答案:D34、在肉类腌制过程中加入亚硝酸盐赋予肉制品鲜艳红色的作用机制是A、亚硝酸盐本身产生的颜色B、形成亚硝基血红蛋白和亚硝基肌红蛋白C、亚硝酸盐的抗氧化作用D、亚硝酸盐的还原作用正确答案:B35、下列糖类化合物中属于单糖的是A、葡萄糖B、果胶C、蔗糖D、乳糖正确答案:A36、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方法中具有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强、特异性好的方法是A、微生物法B、极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C37、食品中毛细管水成为结合水的条件是A、毛细管直径<0.5μmB、毛细管直径<0.1μmC、毛细管直径<1.0μmD、毛细管直径<0.2μm正确答案:B38、可用酸水解法测定的食物成分是A、赖氨酸B、淀粉C、粗纤维D、还原糖正确答案:B39、在火腿制作过程中添加亚硝酸盐的作用是A、发色B、防腐C、提高营养价值D、抗氧化正确答案:A40、属于质谱仪构成的是A、氢化物发生器B、高频发生器C、离子检测器D、原子化器正确答案:C41、以下对于旋光法描述正确的是A、旋光度以α表示B、比旋光度与光的波长无关C、比旋光度与测定温度无关D、低聚糖不具有光学活性正确答案:A42、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牛肉中脂肪时最常用的溶剂是A、无水乙醚B、无水乙醇C、甲醇D、丙酮正确答案:A43、作为食品添加剂,甘草属于A、着色剂B、甜味剂C、防腐剂D、抗氧化剂正确答案:B44、下列结晶性最强的糖类化合物是A、果糖B、乳糖C、葡萄糖D、蔗糖正确答案:D45、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常用方法是A、双缩脲法B、Folin-酸比色法C、考马斯亮兰染料比色法D、凯氏定氮法正确答案:D46、精制后谷物中含量降低较多的维生素是A、B族维生素B、C族维生素C、维生素ED、维生素D正确答案:A47、不属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是A、二级结构B、三级结构C、四级结构D、五级结构正确答案:D48、样品置于密闭系统中,经恒温一定时间达到平衡后,测定蒸汽相中被测成分的含量的方法为A、顶空法B、固相萃取法C、挥发法D、液—液萃取法正确答案:A49、两种具有相同味感的物质进入口腔时,其味觉强度超过两者单独使用之和的现象称之为A、味的消杀作用B、昧的变调作用C、昧的对比现象D、味的相乘作用正确答案:D50、干式灰化的优点是A、挥发性元素不会损失B、与湿法消解相比效率提高4~100倍C、消化温度可达270℃D、样品大小无限制正确答案:D51、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A、维生素CB、维生素AC、维生素kD、维生素D正确答案:A52、在食品添加剂中,糖精钠属于A、着色剂B、防腐剂C、酶制剂D、甜味剂正确答案:D53、以下描述液态食品相对密度正确的是A、相对密度是物质重要的化学常数B、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检验食品的纯度、浓度及判断食品的质量C、相对密度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收变D、相对密度不随食品组成成分及浓度发生改变正确答案:B54、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不包括A、防止食品腐败变质B、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官性状C、有利于食品加工D、掩盖食品的变质正确答案:D55、以下维生素,在测定过程中产生蓝色荧光的是A、维生素DB、核黄素C、抗坏血酸D、硫胺素正确答案:D56、硫胺素在光照射下产生的荧光的颜色为A、蓝色B、蓝绿色C、黄色D、黄绿色正确答案:A57、影响面团形成的两种主要蛋白质是A、麦清蛋白和麦谷蛋白B、麦球蛋白和麦醇溶蛋白C、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D、麦清蛋白和麦球蛋白正确答案:C58、在食品分析方法中,极谱分析法属于A、光学分析法B、物理分析法C、电化学分析法D、微生物分析法正确答案:C59、测定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时,用来滴定的标准溶液是A、硫酸B、氢氧化钠C、氯化钠D、硫代硫酸钠正确答案:B60、食醋的主要成分是A、叶酸B、游离矿酸C、醋酸D、氨基酸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测定豆皮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方法包括A、索氏提取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紫外分光光度法D、薄层扫描色谱法E、酶法正确答案:BCD2、以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可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的有A、砷B、黄曲霉素B1C、镉D、拟除虫菊酯E、铅正确答案:ACE3、以下物质可以用折光度测定纯度和浓度的是A、橄榄油B、醇类C、果汁D、食品中悬浮的面形物E、蜂蜜正确答案:ABCE4、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有A、仪器设备简单B、高压C、高灵敏度D、高效E、高速正确答案:BCDE5、杂醇油主要成分包括A、异戊醇B、己醇C、乙醇D、丙醇E、异丁醇正确答案:ABDE6、食品中总砷的常用测定方法包括A、荧光分光光度法B、砷斑法C、电化学法D、氢化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气相色谱法正确答案:BCD7、食品中拟除虫菊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有A、高效液相色谱法B、原子吸收法C、化学分析法D、薄层层析法E、气相色谱法正确答案:ACDE8、石墨炉原子化法的特点是A、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重现性好B、无基体效应C、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原子化效率高D、可直接分析悬浊液、粘稠液体和一些固体试样E、试样用量少正确答案:CDE9、膳食中促进钙吸收的因素是A、膳食纤维B、维生素DC、植酸D、草酸E、乳糖正确答案:BE10、引起食品中维生素损失的因素可能有A、洗涤B、热加工C、加工前处理D、食品添加剂和化学成分E、原料品种和成熟度正确答案:ABCDE11、影响折射率的因素有A、时间B、pH值C、湿度D、温度E、光波长正确答案:DE12、常用的气相色谱通用检测器有A、电子捕获检测器B、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火焰光度检测器D、紫外吸收检测器E、电化学检测器正确答案:ABC13、以下可以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的物质是A、总硬度B、总酯C、总氮D、氯化物E、总酸正确答案:BE14、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常使用的发色剂有A、苋菜红B、亚硝酸盐C、硝酸盐D、胭脂红E、柠檬黄正确答案:BC15、食品中黄酮类物质的测定方法有A、极谱法B、阳极溶出伏安法C、分光光度法D、荧光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正确答案:ACE16、食品中硒的测定方法有A、原子光谱法B、色谱法C、电化学分析法D、灰化法E、荧光光度法正确答案:ABCE17、测定食物中低聚糖的方法有A、气相色谱法B、考马斯亮蓝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离子交换色谱法E、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ACDE1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中低聚糖正确步骤有A、准确吸取样品处理液和对照品处理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B、样品直接加水定容C、根据色谱图,定性定量分析D、样品加水,超声波震荡提取后定容,经滤膜过波E、样品加无水乙醇,加热使蛋白质沉淀,过滤,滤液经浓缩并用水定容正确答案:ACE19、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有A、便于食品加工B、满足特殊需要C、维持并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官性状D、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有利于食品的保藏E、掩盖食品的变质正确答案:ABCD20、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A、维生索AB、维生素EC、维生素KD、维生素DE、维生素C正确答案:ABCD21、影响摩尔吸光系数大小的因素是A、溶液的浓度B、入射光波长C、吸光物质的性质D、溶剂E、液层厚度正确答案:BCD22、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主要有A、卡尔费休氏法B、蒸馏法C、减压干燥法D、微波加热法E、直接干燥法正确答案:ABCDE23、油脂精制的步骤包括A、脱水B、脱色C、脱酸D、脱臭E、脱胶正确答案:BCDE24、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检测食品中铅的有A、双硫腙比色法B、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C、荧光法D、薄层层析法E、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ABE25、对油脂的相对密度检验描述正确的是A、酸败的油脂相对密度升高B、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高,相对密度越高C、当相对密度正常时,可以肯定油脂质量无问题D、饱和脂肪酸越高,脂肪的相对密度越高E、不饱和脂肪酸越高,脂肪的相对密度越高正确答案:ABE26、多肽链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A、β-转角B、β-折叠C、无规则卷曲D、β-螺旋E、α-螺旋正确答案:ABCE27、测定食醋总酸,操作方法正确的有A、插入酸度计电极B、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 8.2C、记录消耗氢氧化钠的毫升数D、样品于烧杯中,加水稀释E、用分光光度计440nm比色测定正确答案:ABCD28、下列食物中是用蒸馏法测定水分的是A、谷类B、油脂C、香料D、蜂蜜E、乳制品正确答案:BC29、酸奶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有A、考马斯亮蓝比色法B、直接滴定法C、硝酸银络合法D、高锰酸钾滴定法E、双缩脲法正确答案:BD30、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描述正确的有A、反应环境为弱酸性B、反应环境为弱碱性C、铅离子与双硫腙作用生成红色络合物正确答案:BC31、a-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水解产物包括A、淀粉多糖B、麦芽三糖C、葡萄糖D、麦芽糖E、糊精正确答案:BCD32、食品中脂肪酸的常用测定方法包括A、碱性滴定法B、硝酸银络合法C、乙酸铜比色法D、气相色谱法E、双缩脲法正确答案:ABCD33、影响淀粉老化的主要因素有A、温度B、酸度C、淀粉的种类D、湿度E、食品的含水量正确答案:ABCE34、食品分析检验的研究内容包括A、食品化学反应的动力学B、掺假食品的检验C、食品微生物检验D、食品添加剂的检验E、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正确答案:BDE35、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包括A、直接滴定法B、高锰酸钾滴定法C、微生物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斐林试剂比色法正确答案:ABE36、湿消化法常用的氧化性强酸有A、高氯酸B、硫酸C、硝酸D、磷酸E、盐酸正确答案:ABC37、在贮藏加工过程中可能对食品产生的不良影响包括A、营养价值变化B、风味变化C、安全性的影响D、颜色变化E、质地变化正确答案:ABCDE38、根据淀粉水解程度的不同可得到以下物质A、果葡糖浆B、糊精C、淀粉糖浆D、麦芽糖浆E、葡萄糖正确答案:ABCDE39、测定水产品中组胺的方法有A、分光光度法B、氨基荧光衍生试剂衍生物电泳法C、酶标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荧光法正确答案:ABCDE40、关于滴定管的读数方法,描述正确的是A、由于附着力和内聚力的作用,管内的液面呈弯月形B、无色水溶液的弯月面比较清晰,而有色溶液的弯月面清晰度较差C、对于有色溶液,应读弯月面上的上缘,视线应与液面的最高点相切D、无色或浅色溶液应读弯月面下缘的最低点视线应与弯月面下缘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上E、在同一次滴定中初读和终读应该用同一种方法读数正确答案:ABCDE。
全国高等教育自考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题(05753)

基于历年考题的《食品化学与分析》复习参考资料一、单项选择类题型(本题型一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征是[C];A.含有氨基;B.含有羧基;C.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D.含有羟基2、蛋白质风味结合作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水可以提高蛋白质对非极性风味化合物的结合;B.盐溶类盐可提高蛋白质的风味结合作用;C.蛋白质水解后其风味结合作用加强;D.热变性一般会使蛋白质风味结合作用加强3、刚吃过苦味的东西,喝一口水就觉得水是甜的,这是由于[A];A.味的变调作用;B.味的对比现象;C.味的消杀作用;D.味的疲劳作用4、制作咸鸡蛋的调味原理是[A];A.渗透;B.溶解扩散;C.黏附;D.合成5、衡量油脂氧化初期氧化程度的指标是[C];A.酸价;B.碘值;C.过氧化值;D.羰基价6、测定蜂蜜中的水分含量应采用的方法是[B];A.直接干燥法;B.减压干燥法;C.蒸馏法;D.卡尔费休氏法7、下列蔬菜香气成分为含硫化合物的是[B];A.胡萝卜;B.洋葱;C.香菇;D.芹菜8、关于结合水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可以作为溶剂;B.0℃不结冰;C.能被微生物利用;D.以毛细管状态存在于细胞间9、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稳定键是[A];A.肽键;B.氢键;C.范德华力;D.疏水作用力10、影响蛋白质水合作用的因素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蛋白质结合水的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B.在高盐浓度下,蛋白质的水合作用增强;C.蛋白质的总吸水率随蛋白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D.在等电点pH时,蛋白质的水合作用最强11、下列分析方法中唯一可确定分子式的方法是[D];A.高压液相色谱法;B.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C.气相色谱法;D.质谱法12、在食品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维生素会发生的变化为[D];A.抗坏血酸氧化酶阻止了维生素C的氧化;B.油炸食品中维生素D被破坏;C.维生素E因溶解于水而损失;D.维生素C因氧化而损失13、关于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A.美拉德反应随Aw值的增大而增大;B.维生素B1的分解速度随Aw值的增大而增大;C.脂质氧化在Aw值极低时保持较高的氧化速率;D.随Aw值的增大,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也不断加快14、环状糊精在食品工业的利用价值主要在于[B];A.降低血清胆固醇;B.包裹疏水性小分子有机物;C.发生焦糖化反应;D.结晶性15、美拉德反应发生在以下两种化合物之间[A];A.氨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B.羟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C.氨基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D.羟基化合物和羧基化合物16、乳类及其制品的脂肪测定适宜采用的方法是[C];A.索氏提取法;B.酸水解法;C.碱性乙醚法;D.甲醇—氯仿抽提法17、油脂氧化劣变的初期指标是[A];A.过氧化值;B.酸价;C.羰基价;D.碘值18、在味精中添加氯化钠会使鲜味更加突出,这是由于[A];A.味的对比现象;B.味的相乘作用;C.味的变调作用;D.味的疲劳作用19、加味精、盐或糖在汤水中,使汤水呈现鲜味、咸味或甜味,所利用的调味原理是[B];A.渗透原理;B.溶解扩散原理;C.分解原理;D.黏附原理20、焦糖化反应中形成香气的途径是[B];A.氧化作用;B.热作用;C.发酵形成;D.通过增香形成22、测定果酱中的水分含量应采用的方法是[D];A.卡尔费休氏法;B.蒸馏法;C.直接干燥法;D.减压干燥法26、在直接滴定法测定乳制品中的还原糖含量时,加入乙酸锌溶液和亚铁氰化钾溶液的目的是[C];A.除去脂肪;B.避免空气中CO2的干扰;C.沉淀蛋白质;D.除去淀粉27、关于自由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可以用简单的加热方法将自由水从食品中分离出来;B.自由水在食品不能作为溶剂;C.自由水通过氢键与食品中大分子物质结合;D.自由水在0℃不结冰28、关于各种味感的相互作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咸味因添加咖啡而减小;B.甜味因添加少量醋酸而增加;C.鲜味可使苦味增加;D.咸味因鲜味的添加而更加突出29、对于分析检验方法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灵敏度愈高,分析方法愈准确;B.对于高含量组分的测定,容量法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C.待测成分含量高时,宜选用灵敏度低的方法;D.灵敏度较高的方法,其相对误差较小31、植物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用[C]来滴定;A.碳酸钠;B.硫酸钾;C.氢氧化钾;D.硫酸钠32、影响蛋白质水合作用的因素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蛋白质结合水的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B.在高盐浓度下,蛋白质的水合作用增强;C.蛋白质的总吸水率随蛋白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D.在等电点pH时,蛋白质的水合作用最强36、对于影响面团形成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还原剂引起二硫键断裂,利于面团形成;B.高面筋含量面粉需长时间揉搓才能形成性能良好的面团;C.麦谷蛋白决定面团的延伸性和膨胀性;D.麦醇溶蛋白决定面团的弹性、黏结性等37、关于油脂氧化的评价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酸价越高,说明脂肪酸含量越多,油脂越新鲜;B.过氧化值越高,则油脂酸价也越高;C.过氧化值不高,但羰基价可能很高;D.酸价不高,则羰基价一定不高38、美拉德反应中形成香气的途径是[B];A.氧化作用;B.热作用;C.发酵形成;D.通过增香形成39、食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多用[B];A.气相色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薄层层析法;D.络合滴定法40、在果脯、罐头等生产中使用糖液,有利于保持水果的风味、颜色和维生素C等不发生变化,这是利用了下列单糖性质中的[C];A.吸湿性和保湿性;B.渗透压;C.抗氧化性;D.冰点降低41、刷过牙后吃酸的东西有苦味产生,这是由于[A];A.味的变调作用;B.味的对比现象;C.味的消杀作用;D.味的相乘作用42、黄瓜经过腌渍产生新的风味,所利用的调味原理是[ B ];A.渗透原理;B.分解原理;C.合成原理;D.溶解扩散原理43、测定香料中的水分含量应采用的方法是[ B ];A.卡尔费休氏法;B.蒸馏法;C.直接干燥法;D.减压干燥法44、关于食品中低聚糖的测定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B.可用气相色谱法测定;C.不能用化学分析法测定;D.可用纸层析法测定45、下列因素中能促进蛋白质变性的是[ D ];A.介质pH为中性;B.蛋白质水溶液中添加盐和糖;C.含水量减少;D.温度上升二、多项选择类题型(本题型一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ABCDE ];A.防止食品腐败变质;B.维持并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C.改善食品感官性质;D.便于食品加工;E.满足特殊需要2、干式灰化的缺点[AC];A.容易造成被测成分的挥发损失;B.空白值较低;C.容易造成被测成分的挥发损失;D.处理样品较少;E.适用范围窄3、单糖的物理性质在食品工业中有重要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E];A.蔗糖比葡萄糖甜味感觉反应慢,甜度低;B.室温下可利用50%浓度的葡萄糖液的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C.生产硬糖时不能完全使用蔗糖,否则不能得到坚硬、透明的产品;D.生产冰淇淋时为避免生成水晶体可加淀粉糖浆代替一部分蔗糖;E.生产面包、糕点时用转化糖和果葡糖浆以保持产品松软4、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主要有[BCDE];A.结合水含量;B.淀粉颗粒;C.淀粉种类;D.pH值;E.乳化剂5、塑性油脂具有以下特性[ABC];A.涂抹性;B.酪化性;C.起酥性;D.吸湿性;E.保湿性6、火腿肠生产中亚硝酸盐的用途是[BC];A.作为着色剂;B.作为发色剂;C.作为防腐剂;D.作为抗氧化剂;E.作为增香剂7、食品中汞的常用测定方法有[ACD];A.冷原子吸收光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原子荧光法;D.双硫腙比色法;E.薄层层析法8、下列哪几种方法适用于食品中淀粉的测定[BCE];A.碱水解法;B.酸水解法;C.酶水解法;D.比色法;E.旋光法9、下列维生素中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BCD];A.维生素K ;B.维生素B1;C.维生素B6;D.维生素C;E.维生素E 10、关于食品样品的采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E];A.样品应具有代表性;B.样品应具有典型性;C.样品应具有适时性;D.应满足分析的精度要求;E.填写采样记录11、对于食品中风味物质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A.种类繁多,相互影响;B.含量甚微,效果显著;C.风味物质的组分大多是结构复杂的有机物;D.多数风味物质易变质、易挥发或不稳定;E.风味与风味物质的分子结构缺乏普遍规律。
05753食品化学与分析模拟试题

《食品化学与分析》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分配色谱分离是以分配作用为主的色谱分离法,是根据不同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不同所进行的分离( )A.两相中的一相称流动相,另一相是称吸附相B.两相中的一相称流动相,另一相是称固定相C.两相中的一相称游动相,另一相是称固定相D.两相中的一相称流动相,另一相是称交换相2.样品预处理的原则是( )A.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使被测组分浓缩B.便于检测;完整保留被测组分;使被测组分浓缩C.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分离被测组分D.完整保留被测组分;使被测组分浓缩3.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15%~17.6%,按16%计算,因此,蛋白质的换算系数为( )A.6.15B.5.82C.6.25D.6.384.防腐剂是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增殖的作用,可用于防止食品在储存、流通过程中由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腐败变质,从而提高( )A.产品的食用质量,延长保存期B.产品的风味,延长保存期C.产品的食用外观,延长保存期D.产品的食用价值,延长保存期5.______方法可测定糖液的浓度、酒中酒精含量以及检验牛乳是否掺水及脱脂等。
( )A.折色率法B.旋光法C.密度法D.黏度法6.______方法是食品分析检验技术中最基础、最基本、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 )A.感官检验法B.化学分析法C.仪器分析法D.酶分析法7.对于有包装的固体食品如粮食、砂糖、面粉,在同一批号产品,采样次数按照______决定。
( )A.s=n/2B.s=/2C.s=D.s=n/8.糖类提取剂的另一类常见的是( )A.无水乙醇B.70%—75%乙醇溶液C.90%乙醇溶液D.50%乙醇9.下列哪种物质不适合于用直接干燥法?( )A.糖浆B.面粉C.面包D.大豆10.下列食品中,Aw值在0.95~1.00范围的是( )A.新鲜水果B.甜炼乳C.火腿D.牛乳11.下列糖中,具有保健功能的糖是( )A.葡萄糖B.低聚果糖C.蔗糖D.低聚木糖13.下列维生素中最主要来自水果蔬菜的是( )A.维生素B12B.维生素DC.维生素ED.维生素C14.食品中矿物质损失的常见原因是( )A.酸碱B.罐藏C.氧D.碾磨15.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氨基酸中的R基团间的相互作用如( )A.疏水相互作用B.二硫键C.静电相互作用D.氢键16.下列物质具有苦味的有( )A.柚皮苷B.肌苷酸C.α-酸D.可可碱17.如果不希望在食品体系中发生美拉德反应可( )A.降低水分含量B.减少还原糖含量C.提高pHD.亚硫酸盐处理18.哪类物质是白酒最重要的一类香气成分,决定了各种白酒的香型?( )A.醇类B.酸类C.醛类D.酯类19.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味觉可分为四类,下面()不包括在内:A酸 B甜C苦 D辣20.下列脂肪酸中,必需脂肪酸是:()A亚油酸B棕榈酸C油酸D草酸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食品化学与分析(05753)-第十章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分析
3
本章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一、 食品植物油的卫生检验
识记:1. 食用植物油感官检验的项目和方法
2. 食用植物油理化检验的项目和方法
领会:1. 酸价的测定的原理和步骤
2. 过氧化值的测定原理和步骤
3. 分光光度法测定羰基价的原理和步骤
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棉酚的原理和步骤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分析
12
分光光度法测定羰基价的原理和步骤
羰基价是指1g油样中所含羰基的质量(mg)。羰基价是油脂氧化劣变 后的中后期指标,酸价则是油脂氧化水解的最终指标。 原理: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产物,在碱性溶液中形成褐 红色或酒红色,在440nm下测定吸光度,计算羰基价。 步骤:称取样品,置于具塞试管中,加入三苯膦溶液溶解样品,室温 暗处放置30min,加三氯乙酸溶液及2,4-二硝基苯肼溶液,仔细振摇混 匀,60℃水浴30min,冷却后,沿试管壁慢慢加入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使成为两液层,塞好。剧烈振摇混匀,放置10min。以1厘米比色杯, 用不含三苯膦的试剂空白调零,含三苯膦的试剂空白管和样品管分别 于波长440nm处测吸光度。
返回本章考核知识点纲要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分析 8
食用植物油理化检验的项目和方法
1. 酸价的测定——滴定法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多少,是油脂品质好坏的 重要指标之一。精制的新鲜油脂常是中性,含 有少量脂肪酸,酸价较小,而未经碱炼的粗制 油脂酸价往往较高。植物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用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每克植物油小号氢氧 化钾的毫克数,称为酸价。
返回本章考核知识点纲要
食品化学与分析 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分析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食品化学与分析试卷
课程代码:05753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食品中维系自由水的结合力是()
A.氢键
B.离子键
C.毛细管力
D.共价键
2.水分的等温吸湿曲线中II的水主要为()
A.单分子层水
B.多分子层水
C.自由水
D.体相水
3.下列糖类化合物中属于单糖的是().
A.葡萄糖
B.蔗糖
C.乳糖
D.果胶
4.属于低聚糖的化合物是()
A.半乳糖
B.水苏糖
C.葡萄糖
D.淀粉
5.下列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A.亚油酸
B.二十二碳六烯酸
C.硬脂酸
D.油酸
6.抑制钙吸收的因素是()
A.糖类
B.维生素D
C.蛋白质
D.膳食纤维
7.检验油脂开始酸败最直观的方法是()
A.视觉检验
B.嗅觉检验
C.味觉检验
D.触觉检验
8.关于分光光度法应注意的问题,正确说法的是()
A.应在吸光度1~2范围内测定,以减少光度误差
B.适当调节PH或使用缓冲溶液可以消除某些干扰反应
C.应尽量加大显色剂,以达到反应平衡,测量应尽快进行
D.以一定的次序加入试剂很重要,加入后立即进行测定
9.在食品分析方法中,极谱分析法属于()
A.物理分析法
B.微生物分析法
C.电化学分析法
D.光学分析法
10.食品中维生素D的常用测定方法是()
A.滴定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重量法
D.微生物法
11.硫胺素在光照射下发生荧光的颜色是()
A.蓝色
B.蓝绿色
C.黄色
D.黄绿色
12.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过程中生成的化合物是()
A.红色脎
B.脂色素
C.亚甲蓝
D.胡萝卜素
13.下列属于仪器分析法的是()
A.微生物检测法
B.滴定法
C.色谱法
D.旋光法
14.下列属于天然甜味剂的化学物质是()
A.没食子酸丙脂
B.胭脂红
C.甜菊糖
D.硫酸钙
15.在肉类腌制过程中添加亚硝酸盐的作用是()
A.着色剂
B.甜味剂
C.抗氧化剂
D.发色剂
16.测定食品中拟除虫菊脂常采用的测定方法是()
A.分光光度法
B.薄层层析法
C.原子吸收光谱法
D.气相色谱法
17.检测食品中黄曲霉素B1方法中具有灵敏度高、分离能力强、特异性好的方法是()
A.微生物法
B.极谱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8.属于食用油常规理化检验指标的是()
A.氨基酸态氮
B.甲醇浓度
C.游离矿酸
D.羰基价
19.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的测定原理是()
A.以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计算油脂的过氧化值
B.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油脂的过氧化值
C.根据2,4-硝基苯肼的用量,计算油脂的过氧化值
D.根据双硫腙的用量,计算油脂的过氧化值
20.测定鱼肉中脂肪含量最常用方法的是()
A.索氏提取法
B.滴定法
C.凯氏定氮法
D.酶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低聚糖的保健功能主要包括()
A.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B.防止龋齿
C.降低血清胆固醇
D.增强免疫
E.抗氧化
22. 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水解产物包括()
A.淀粉多糖
B.麦芽糖
C.麦芽三糖
D.葡萄糖
E.糊精
23.根据化学结构不同,可以将脂类分为()
A.动物脂
B.植物脂
C.简单脂
D.复合脂
E.衍生脂
24.蛋白质空间结构主要包括()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E.五级结构
25.对于牛乳的相对密度检验描述正确的是()
A.掺水乳相对密度下降
B.脱脂乳相对密度下降
C.脱脂乳相对密度升高
D.当相对密度异常时,可以肯定牛乳质量有问题
E.当相对密度正常时,并不能肯定食品质量无问题
26.影响摩尔吸光系数ε大小的因素是()
A.溶液的浓度
B.入射光波长
C.吸光物质的性质
D.溶剂
E.液层厚度
27.高效液相色谱仪常配置柱塞往复式恒流泵,其优点是()
A.便于清洗和更换流动相等
B.易于调节控制
C.压力稳定,无脉动
D.死体积小
E.流量不受流动相粘度和渗透性等因素影响
28.在测定食品中总灰分时,可以加速灰化的试剂是()
A.碳酸铵
B.双氧水
C.乙醇
D.硝酸
E.蔗糖
29.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有()
A.掩盖食品的变质
B.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有利于食品的保藏
C.满足特殊需要
D.便于食品加工
E.维持并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官性状
30.食品中总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
A.砷斑法
B.荧光分光光度法
C.电化学法
D.气相色谱法
E.氢化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纤维素
32.油脂氢化
33.味觉
34.防腐剂
35.酸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
37.简述油脂加工提取的种类及精制的步骤。
38.简述色谱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39.简述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
40.简述分析检验方法的评价指标。
41.简述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原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请论述食品的热加工对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43.试述样品湿消化法操作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