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修炼心法

意识修炼心法
意识修炼心法

意识修炼心法

有些人开始学练功时,觉得杂念很多,心很烦,那一定要用上述的方法将思维理顺同时参照《入静要决》的观点,端正自己的人生观,直到情绪稍为安定时才开始练功;在练功过程中如发现心情很烦躁,难以控制就暂时停止练功,等到心情平静时才接着练。一开始学练气功就觉得入静很好甚至虚无的人要注意,这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练功者觉得入静较好、身体有些虚无、但思维正常、体温也正常没有觉得身体发凉或变冷、没有头晕的现象、身体可以随意控制,这属于正常的练功现象。另一种情况是练功者觉得入静很好、身体也渐渐虚无、慢慢变冷、头有些晕,这种现象古人叫“纯阴”是很不好的现象。“纯阴”这种现象一般是性格非常内向的人才会发生。倘若出现这种现象,练功者应该赶快收功否则可能会“休克”。气通大周天之后的练功者就一定不会出现“纯阴”的现象。

气通大周天之后,内气都是自动运行的,练功者主要是返观(或返听)全身(或局部),同时兼以洗心,功夫深化的标准是心情越来越平静,大脑越来越清晰,对于念头的解答快而准;身体越来越舒服,内气越来越流畅,练功的时候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双手的电麻感越来越明显但身上的热气感不一定明显。

修炼者对“丹田”这个名词都非常熟悉,但对于具体位置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随师修学、亲自证验,丹田不是一个点,如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下丹田是以肚脐里面为重点,包括整个小腹;中丹田是以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膻中穴里面为重点,包括整个胸腔和上腹;上丹田是以两眉之间的印堂穴里面为重点,包括整个颅腔。修下丹田功主要是聚气,进而通大小周天;修中丹田功主要是疏通五脏六腑里面的气脉;修上丹田功主要是疏通整个颅腔里面的气脉。我看许多古今的修炼书籍和文章,发现许多作者是没有实修和亲证的,常常是抄抄摘摘、再加上主观猜测。自己不懂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误导学人,过甚大唉!望修学者慎之。

修真证道我自幼恬静善思、好学强记。又兴遇良师教导,加上勤修苦炼,略有所得。后又尊师所嘱,参学诸家,以善学业。如今回首,道途历历。忽忆师言,利他自利。尤见时下,网络方便。四方学人,求知若渴。我今在此,尽我修证,和盘托出,付予有缘。学人免虑,我存保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古今圣贤,不二教诲。

我之文字,不用术语,不谈门派,不设功法名称,是避免与墨守成规者争议。我深知,修炼是有景有验的。不同的程度应予以对机的方法;另者,功法和门派虽然不同,但相同的功夫

层次,其效应也大致相同。所以真正修炼有成者,

能一通百通、法法圆融。所以,炼功者在读我的一切文章时,不用探究我是何种流派、师承,大可放心借鉴和交流。

前面已经谈完大周天的修炼方法和作用,也谈了一些注意事项,和中下丹田的位置。可能有些人会问我,中丹田功是怎样修炼的?其实我在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了,我是用“通大周天之后的修炼方法”这个名称来讲,而没有用“中丹田的修炼方法”这个名称。中丹田有名字、有范围,是方便的说法。事实上中丹田也可以泛指整个体腔。修中丹田功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疏通五脏六腑内的气脉,只要认识这个道理,就会明白气功对一切疾病都可能有治疗效果的,关键是看具体人修炼的成就。

中丹田功修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转修上丹田功了,那么这个“程度”是应该怎样判断呢?炼功者要感觉全身气血流畅、入静良好、手指和脚趾同时有明显的气感,甚至可以感觉到身体周围有一层气场、或薄雾,即可兼炼上丹田功了。为什么这样要求呢?因为手指和脚指同时有明显的气感,说明修炼者的十二经络已经非常畅通了;要求入静良好,就是因为意守上丹田时,如果意念的强度掌握不好,容易引起气血上冲,造成头昏、头痛等不适。入静良好的人他的意念都比较轻,比较稳,恰到好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经络畅通了,气血一般不容易上冲。纵然万一有点上冲,也会很好回流,不会影起不适。

我读过许多有关修炼方面的书,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关于上丹田的炼法,有的说意守“百会”、有的说意守“印堂”、有的说意守“前额”、有的说意守“祖窍”……我很怀疑,说这些话的人根本没有修到上丹田这个层次,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修上丹田功的作用和所需要的条件。其实,修上丹田

主要的作用是疏通整个颅腔里面的气脉,融通天目、神庭、天门、玉枕等重要关窍,从而产生光亮的图象和禅定的状态。那么,上丹田应该怎样炼呢?是不是就象许多人所说的意守头上某个穴位吗?大家无妨闭上眼睛试一下吧!不是守不住就是很别扭。正确的方法是用两个耳朵轻轻返听整个头部,而且要使头部和整个身体形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返听头部的同时也要兼顾整个身体。“返听”就是用心听、也就是用意念听,如果还不懂得怎样做,就轻轻意守两个耳朵就对了。

修炼是实践,决不是单纯理论上的探讨,更不是文学创作。有些人喜欢自编功法教人修学,还常常大言不惭的说,“集百家之长”!阿弥陀佛,请问你自己的功夫炼得怎么样?如果功夫很好,好在哪里?又为什么不

将你自己的修炼方法和体验介绍给大家?反而东拼西凑给人家“杂货”!假如自己的功夫很差,根本就没有能力教人、更没有能力编功法。修学者请特别留意,切不要误入“小西天”和错学“屠龙之技”,闹出笑话。

上丹田功的炼法可以勉强分为两种,即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为”的炼法就是上面所说的“用两耳轻轻返听整个头部、同时也兼顾整个身体”,使意识自然的分布到全身各处;“无为”的炼法是专心念“阿弥陀佛”或其他咒语等,也可以专心思考自己所要想的问题、或自然观察周围环境的声

响等变化。“有为”和“无为”两种方法在同一练功时间内可以交替使用,间或也可以“温养”中、下丹田。总之随心所欲、自自在在、无拘无束。《人体场漫谈》一文中也有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参考。收功时可以轻轻意守下丹田,也可以意守两脚脚趾或脚底“涌泉穴”,或者心里默念几遍“我要收功了”。如果主要是以“无为”的方法练功,那么,不用修功也行。因为炼功状态以变成常态了,整天都在“不炼而炼”了。

修真证道下丹田功的修炼,古人称为“炼精化气”。“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有的能量,后天之精是指交感之精。二者性质不同,但关系密切——排泄后天之精的同时,会消耗一定的先天之精。所以自古到今的修炼者,都提倡节欲。“节欲”并不是断欲,对于一般人来说,精满就会自溢。所以只要有所节制、量力而行就可以了。虽然会消耗一定的先天之精,但不必担心,是会自动恢复的。在此也要请练功者相信,如果炼功得法,身体状况会比从前更好的。所以只要适当节欲就行了。功夫高深者是“马阴藏相”、“交而不漏”,那又是令一种局面。

有些练功者说,炼下丹田功炼到丹田有明显的气感时,性欲会非常旺盛。这是气足的现象。继续炼下去,可能会很快通督脉(即小周天)。但千万不要纵欲或过度手淫,偶然遗精是不大关系的。如果炼下丹田功觉的性欲实在太强、难以忍受,可改炼站桩功或行功、动功,性欲就可能没有那么强。不过只要督脉通了,性欲是很好控制的。有一种传统的做法是“当生殖器勃起时,就舌顶上腭、轻轻提肛、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会阴穴处沿督脉上行头顶、稍停,呼气时意想内气经鼻、口沿任脉回归下丹田”。如此反

复几次,生殖器会软化缩回。这也属于“炼精化气”的范畴。这个方法,我在前面也有介绍过。修真证道话又说回来,对于年轻的练功者来说,性欲这一关也确实难度。我是过来人,对此感受颇深:对于已婚的人,还比较好处理一点

,只要适度行之即可。对于未婚的人,如果只是强制的忍耐,也不长久,心也很烦,会影响正常练功。如果想入非非,过度手淫,对修炼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为过度地手淫,不紧是耗损精气,而且会产生沉重的精神包袱,如悔恨、自责等,这一定要特别注意。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呢?

古人说“大隐在闹市”,这是什么道理?“大隐”是什么呢?“大隐”就是有高深功夫的人。“闹市”又是什么呢?“闹市”就是繁华的地方。繁华的地方充满“酒、色、财、气”,时时处处都是名利得失、人我是非……如果在繁华的都市中,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事物时,还能保持头脑清醒、心平气和、得失随缘、精进正道,这个人一定具备高深功夫。因为他具有很深的定力和很高的智慧。反过来,要想得到真正的“定慧”,也确实需要去“闹市”中锻炼。不过,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定慧等持”:只有自己的心比较安定时,才有可能看清事物的真相;也只有认清事物的真相,才能使自己的心真正安定下来;心越安定,事情就看的越清楚……这就是“定能生慧”,也就是“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

我觉得,要想过性欲这一关,还是学“大隐在闹市”好:面对现实,修“定”修“慧”。“定”就是信心和决心。你首先要相信做这件事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和有害的。偶然为之行不行?关系也不大。经常为之就不行了,影响身体、影响心态。得到什么好处呢?一瞬间的刺激和快感,转眼就消失了……经常给自己提醒、给自己解释,手淫的坏习惯就会减少、甚至去除的。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给练功者重点提醒一下,“炼精化气”的“精”主要是指先天之精(内气),但因为排泄后天之精会消耗一定的先天之精,故此要求节欲。先天之精如果顺走生殖器,能使它勃起。一般人的性欲不好控制的原因是督脉不畅通,尤其是尾闾关。气通小周天之后,先天之精可以循督脉上行头顶回归下丹田,古人称逆上三关。故有“顺为凡、逆为仙”之说。“仙”是泛指修炼有成就者。可以肯定地说,所有气通小周天之后的练功者,基本都可以体验到每当生殖器勃起时,只要配合呼吸用意念行几次小周天,生殖器会自然变软缩回。功夫深者只要松松会阴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明白这些道理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未婚的练功者偶尔遗精或手淫对修炼影响不大;已婚的练功者可以过正常的性生活;阳萎等性能力不正常者,通过练功可能会康复;强制闭精是错误的;古代“房中术”提倡射精之前引气上行头顶、又回归下丹田的做法对修炼可能有一定的

帮助。我们是社会的人,一切要从利益家庭、利益社会出发。修炼是为了完善自己,不断提高“德”、“智”、“体”的水平;千万不要将自己修成一个怪物,搞得跟家庭和社会格格不入。请记住,神仙和佛菩萨绝不是木头人,他们个个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博爱者。再来谈一下中丹田功吧。中丹田的修炼,古人叫做“炼气化神”。“神”是什么东西呢?古人叫识神和元神,现代人叫意识和下意识,也就是第六意识和第七意识。炼气化神的神是指元神,也就是下意识(也有叫浅意识)。为什么“气”会化“神”呢?实修者都能体验到,初学时因为身上没有什么感觉,心无所依,故而心很难安静下来;真正气通大周天之后,全身各处有了比较明显的气感或身体有虚无感时,心很容易入静,这种不知不觉的安静状态古人叫做“元神显现”。上丹田功的修炼,古人称为“炼神还虚”。“虚”是虚无的意思。虚无什么呢?是身心虚无。身怎样才能虚无呢?内气充满整个身体的时候,身体就会产生虚无的感觉。身体虚无了,心就会非常安定,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喜怒哀乐淡化了很多;也因为喜怒哀乐淡化了,心就更加安定;心越安定对事物的观察更加仔细,得出的结论更加正确……渐渐地,我执之心就淡化了,也即是第六意识隐退了,这就是心虚无。

上丹田功的修炼,在形体上主要是化通颅腔里面的气机,同时也深入疏通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经和络,古人所说的“形与神俱”、“形神俱妙”就在这个阶段开始真正获得,“长生久视”也必须达到这一层次才能探讨。因为只有修到这个层次,全身上下的气机才算基本疏通。达到这个层次的人是不是百病全消了呢?不一定。普通的病可能早已痊愈,身体素质大大

增强,一般来说很少染新病;比较重的旧病,从这个时候起开始有明显的好转,而且一定不会加重。上丹田功的具体练法在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了,这里只是略加补充:练上丹田功时,主要是用双耳返听整个颅腔,同时坚固整个身体,包括四肢。“返听”就是用心听、也即是用意念听。换一句话说,就是用很轻的意念将自己的身体想象成一个气化的整体,好象整个身体就是一团气,跟外界没有什么界线,但千万不能将自己的身体当成不存在。如果将自己的身体当成不存在,意念全部跑到体外去守空,那是落空,是神不附体。古人称这种叫顽空,也有人称为空空。“落空”是修炼的歧途,修炼者如果误入此境,则功夫就难以提高唉!古人说“忘我”和“无我”,并不是真的将自己的身体抛弃了,而是要你去除自私自利、是非

人我,证悟天地万物与我同体的境界,也就是我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才能证悟这个境界呢?当你的身体具有强大的气场时,你就能清楚地感觉到、甚至看到,天地万物就是通过这个气场和你的身心融化在一起。如果你的意念跑到体外去守空,整个人体场的重点就跑到体外去了,修炼者自己的身体就不在是人体场的重心,自然界的能量就不在汇聚在你身体上,功夫就自然不会上长了;在说,你的意念经常跑到体外去守空,时间长了会产生两个我的感觉。两个我的思想经常是不一致的,古人叫做“真妄相攻”,弄不好会入魔,甚至精神分裂,

请大家特别注意。修炼的过程,就是身体在不断集聚能量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不断的采气和融通外界各种气场的过程。会不会跟那些不好的气场融通呢?一般不会。场与场之间的融通是同步共振、对号入座的。当然,如果练功者是心术不正的人,就可能和不好的场融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出现严重的偏差。少数善良的练功者也会遭遇不好场的干扰,则可以用至诚的忏悔心来化解,有条件可以请功夫和道德修养好的人协助,有一定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自己要有至诚忏悔的心。

练下丹田功和中丹田功的阶段,身上的气感反应比较明显。因为是处在经络的开通阶段,气的运行是有始有终的,比较容易被练功者觉察。练中丹田功一段时间后,尤其是转入练上丹田功的阶段,全身的经络基本畅通了,体内的气量也增加了许多。气在经络里运行,从原来的意气相随、如珠滚管,变成了自来水管里的水那样充满整个经络系统,源源不断的在全身各处同时运行。这个层次的练功者,经常可以感觉到从腰部到脸经常是温暖的,手脚的电麻感很明显。尤其是双手,经常有充胀感,觉得很有力气。全身各处都有内气运行的感觉,但很柔和、很舒服。请牢牢记住,修炼的过程就是身体在不断的集聚能量的过程。佛菩萨画像头上的光环和神仙画像身边的祥云,应该是他们的人体场的生动描绘。下丹田功是属于命功,主要是调动练功者身体内与生俱来的先天之精,使之汇聚于身体某个特定的位置(如下丹田),成为内气。进而疏通经络,形成周天运转。这个阶段主要是集聚体内的能量,对于体外能量的吸附和各种场的融通,能力很差。在意识方面主要是锻炼精神的稳定和集中,也即是对小范围的觉知。

中丹田功阶段的修炼,是开始转入“性命双修”,内气自然运行、强弱自然变化。这个阶段,主要是净化心灵、使精神更加稳定,从而产生对身体大面积的感知。这有什么作用呢?是使自身的心理场

和生理场开始良好的叠加,能够比较好地吸附周围环境中游离态的能量(即所谓“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等)和融通身边的各种场,使功力得到较快的提高。上丹田功阶段的修炼,虽然也是“性命双修”,但主要是以“性”功为主了。“性”功是修什么呢?是修心,就是净化自己的心灵。这有什么作用呢?心灵越净化,精神越稳定;精神越稳定,心理场和生理场的叠加程度就越好;心理场和生理场的叠加程度越好,对周围环境中游离态的能量的吸附和融通身边的各种场的能力就越好,功夫提高就越快。

进入上丹田功阶段的修炼,行住坐卧都可以,随时随地只要心情平静,就有练功的感觉。只要是无须意守和不用引气的功法,都可以同练,再也不用讲什么门派了。内气的流畅、气场的增强、心理的平衡、身体的舒适,是功夫提高的标准。这个阶段,修炼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消除心理上的各种干扰。在这方面上,古人有一句话很值得大家借鉴,叫“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大概是说,不要跟人家闹矛盾、常生欢喜心吧!如果修心修得好,功夫的上长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记得当年我在修这个层次的功夫时,每天经常感觉到空中有强大的气场笼罩着我。气场的直径大约有十米,是

白蒙雾状的。有压力感,觉得周围的空气好象是凝固起来似的。全身气血非常流畅,头顶有些晕重感。真是“不练自练”、“日进千里”啊!前面曾经提到过“巧练”,其实就是对外界气场的感应和融通的现象。只是功夫比较浅时,自身的气场薄弱和敏感度不高,所以反映不明显,收益也不大。到了上丹田功这个阶段,练功者的人体场已经比较强了,敏感度也比较高了,更加要注意“巧练”。说实在的,自古到今,修炼有成的人都是“苦练”加“巧练”的。当年我在出现强大气场感应的四五个月之后,有一天晚上,突然感到空中有很强的气场笼罩着我。气场越来越强。一会儿,觉得气场从四面八方不断的向肚脐里面涌入。肚脐里面的丹田位置象个无底洞,潮水般的气场涌到里面就消失了。这种现象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接下来觉的整个小腹的气也翻腾起来,非常猛烈、不能控制,但觉得非常舒服。小腹中的内气在激烈翻滚的同时,身外强大的气场依旧源源不断的从肚脐涌入小腹。大约过了两三分钟,觉得小腹处有很大的气团,沿身体的中央往头顶涌。当这个很大的气团从头顶冲出的那一瞬间,顿时感到整个头顶盖被掀飞,意识变得有些模糊。耳朵听周围的声音也觉得模糊了很多,整个身体好象是融化了。过了一阵子,我反复默念收功,待到精神恢复到比

较正常时,我慢慢睁开眼睛,很奇怪,觉得整个身体还是虚无的,与外界没有什么界限。头也好象变得非常大,心情非常

平静。

自此以后,整个身体一直感觉是融化的,体外那个强大的白蒙雾状的气场整天存在了,而且经常觉得在不断的增强和变得有光感。从前的气场是时有时无、时强时弱的,原来身体会感觉到气场有压力,现在没有了。只是头顶经常有些重压感,前额也经常有胀的感觉,但很舒服。头顶的那种重压感也好象是头顶和房顶或天空之间在互相吸引。内气的运行非常清晰,但又非常柔和。只要稍一安静,就能感觉到全身各处都有气在流动,全身虚无、非常舒服。脑海里能够看见内气的流动状况,不必用眼睛看,睁眼闭眼情景都是一样的。身体外的气场中开始出现一团团淡白黄色的云状物,离身体比较近,大约30到50公分。你走到哪里,云雾就跟到哪里。不管白天黑夜,形状和颜色都差不多。那些云状物会不停的转动着,我觉得好象是身体某些大穴位冒出来的气团。

顶门大开之后,真是和从前大不相同了。内气的运行非常清晰,但又非常的柔和。你静心体会,很多部位的经络可以清楚的感觉到;你如果不特别注意,则整个身体都是融化、虚无的。身体内外充满了淡黄白色的光雾,体内的气和体外的场是同步运转的;手指尖和掌心、脚趾尖和足心,它们之间的气会互相传感,形成涡旋,每当安静的时候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手脚各有一团气在旋转:右手是掌心向下,顺时针旋转。右脚也是足心向下,顺时针旋转;左手是掌心向下,逆时针旋转。左脚也是足心向下,逆时针旋转;全身恰到好处的温暖,只有后背和后脑经常会发热,头顶经常有重压感,前额有时也发胀。虽然有这些感觉,但是很舒服,心很容易安静,

随时随地都会进入很深的气功状态。双手十指尖和掌心经常有明显的电麻感和充胀感,能随心所欲的发出比较强的气,发出的气也是旋转的。修真证道“开顶”这种现象可分为两种,即“大开顶”和“小开顶”。我出现的那种“开顶”是“大开顶”,是一次性通了整个顶门。“小开顶”是练功者首先觉得头顶通了一个小洞,好象天上有一股气从头顶进入体内,通的地方很轻松、很舒服。以后渐渐觉得头顶这个洞越来越大,直到和整个头顶一样大,那时能明显感觉到头部和整个身体融化在气场之中。“大开顶”的人,有些觉得整个头盖掀开了,有些觉得头顶裂成几块融化了,有些觉得耳朵或脑袋里边一声响,整个人就融化在气场中了。总之,“大开顶”的人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融化在气场之中,而且

“身体融化”这种感觉是非常稳定的,不管是练功还是平时安静的时候,都有同样的感觉。请注意,无论练功者是感觉到自己头顶掀开或裂开,但头顶仍然是完好无损的。

“大开顶”之后,上、中、下三个丹田彻底融为一体,也就是中脉通了。体外的气场越来越强,身体周围的那些淡白黄色的云状物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整个身体的虚无感越来越明显。体外的气场永远存在了,而且能量比较高,能使一定范围之内的人产生气感效应和治病效果。到这个层次,身体周围的气场强度和双手发出的气场强度是差不多的,修炼者再也不必

用双手发气治病了,用自身的气场就可以给人治病。“大开顶”之后,修练者在安静或者练功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到有一个我从头顶冒出往上升,进入到一个宁静的世界。还可以看到一些人或者景物,甚至可以看到已经死去的人或动物的形象,有时也可以看到古代的一些情景,或者从来没有想过、听过、看过的人和物。这种现象古人叫做“出神入化”。“神”就是意识,按古人说有“阴神”和“阳神”。“化”就是化境,也即是场的世界。“出神”听起来很玄,其实很平常:一个人在安静的时候不知不觉想到其它事物上去,或睡觉做梦,都属于出神;练功者在入静时,不知不觉想到其它地方去,也属于出神。不过,这些出神古人称为出阴神。为什么叫“阴神”呢?是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看到的情景基本是阴暗的。大开顶之后,从头顶冒出的那个“我”所看到的情景多数是有些光亮的,所以古人称这为“出阳神”。有些人问我为什么喜欢修炼,因为我觉得正确地修炼能使人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开发智慧。我写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帮助初学者,希望他们少走弯路,更希望他们不要误入歧途,能够得到真正的利益。我在文中所说的都是自己亲身体证,而且经过师傅们印证的。大家可以放心借鉴,不会有误。有些人问我为什么不谈师门的情况呢?其实,这是许多老师傅异口同声的教导:修炼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各有特色的部分是初级和中级层次的功夫;修炼到较高层次就是万法归宗、不二法门了。也就是道家的“返朴归真”、佛家的“常乐我净”。是指什么呢?就是“净化心灵”。谈师门和流派,经常会引起门派之争,没有什么益处。更何况,想修成高深功夫者,必须有平等心、清静心,这是心灵净化的高级层次。想进入这个境界,首先要有以众人为师、万物为师的虚心。“净化心灵”

为什么这样重要?这是修炼的根本。心灵不净,心不安定。不管你怎样勤修苦练、即使又有明师指点和加持,也修

不成高深功夫。因为心不安定,心理场和生理场不能良好的叠加,人体场经常动荡不安,不是以自己的身体为重心,身体不能较好地聚集能量,哪有功夫啊!修真证道。

隐仙派丹诀述要

隐仙派丹诀述要 *导读:先说这篇文章写作的目的。在网上看了很多的道友 高谈阔论,这是一件大好事,道家仙术终于有扬眉吐气的机会。但是 先说这篇文章写作的目的。在网上看了很多的道友高谈阔论,这是一件大好事,道家仙术终于有扬眉吐气的机会。但是话又说回来,很多道友见地不真,如果私心自用,难免不会出问题,到时候这笔帐只怕又要算到仙学的头上。在下虽然功夫不好,但初步的见地总是有的,只能义不容辞写点东西来纠偏。也算对仙学作点贡献吧。 说到仙不能不说道。道,有人以为很复杂。以至于作出大幅的文章来阐述,其实这种人根本就不懂。道本至简,我们每天的点点滴滴,无不贯彻着道的真义。一部《道德经》五千余言,说到底也不过说的道的本性,至简而赅。而《淮南子》洋洋大篇,却说不尽道?为何?因为它说的是道的表现,即道的外涵,道包罗万象,当然说不尽了。我们初步工夫先不去管这些,只问学仙是为何。一般人当然是为了长生。不管你信不信仙,每个人在未勘破生死之前,无疑都希望长留在这世上。学仙是长生的唯一选

择,所以古今无论什么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说到死都是很害怕的。故惜时成为文学的一大景观,从孔子的逝者如斯夫到老毛的还看今朝,无一不是极好的例证。故学仙的初步目标就是学会长生。 如何长生呢?为什么学仙的较普通人能长生呢?这是我们 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仙家认为人本长生,只因后天不会摄养,乃至于不但不能维持原来的生命限数,反而要短寿。不知道长生就是不懂道,不懂道所以才会不知如何調养。 以上几点似乎无关宏旨,其实有人一辈子研究仙学,只怕连此等学问都弄不清。先说这些,无非是为了与世间一切其他学术区别开来。 下面说仙学的基礎。仙学重先天一炁,长生*他,圣化也*他。先天一炁是什么,怎么也说不清。诸位须知凡是先天的,都是如此,不是能说得出的。回忆学仙之初,总叹师传不清不楚。到了自己初入玄关,才知此种境界任你如何说,是不可能言清。能说的只是指出一条道路,让大家有门可入。现在人家编出种种

易筋经内功心法

易筋经内功心法 筋经内功心法以内功为本,外功为用内为兼修体用和一是上乘武功的基本特征之一。今将少林绝学《易筋经》的内功修炼法做一较为详细的整理和介绍。意在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工夫。 一,日精月华 后天的万事万物虽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的特性和表象。但先天的统一性使他们之间保持着互通互化的关系。正因为这样古今中外的修行家莫不注重借助天地万物所呈现的信息和释放的能量对自己的功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和本质的超越,就是古人所说的“以天炼人,以物炼人”的本义所在。 太阳和月亮是地球外围的两大能量宝库,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向四面八方的宇宙空间辐射这不同性质的能量(日经月华)这此“超级”能量一旦被修行者真正的采取运化和运用,那么它们是以修持者变成“超人”而顺利地就自己的需要一切甚深功德。但是具体的采取方法历来就是以个秘密很少有人知道,而且即使知道,若无恒心与毅力,同样无法完成这段修行。现在将《易筋经》 的关于日经月华的采取方法告诉大家。望朋友们不懈的努力以便顺利地达到自己美好愿望。 一。时间,地点与行功姿势 采取提议的精华(日精)时间要在农历每月初一的早上这个时候,

日月初次交合精气久蓄,生机无限,采取月亮的精华时间最好在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这个时候。月亮如金水满盈华气正旺。采取如果初一,十五天气不适,可以在初二,初三和初十六,十七等日子。如果错过这三朝三募之期,日经月华即渐亏损,不宜再采取应待下月再取。地点应选取空气清新,行人稀少,噪音低, 地势较高而又宽敞的地方。如山坡,屋顶,庭台,院庭等处。这些地方安静而又不阴冷,通达而又不荒凉。真合练功之用。 练功时,以坐势为主,立势为辅,坐即盘腿而坐,单盘,双盘,任其自便。身体平正,目视东方周身放松。心平气和,精神集中双手互握轻轻放在腿根或腹前。 采取方法: 1日经月华采取的时间不同,但是采取的方法相类。因此在此一并介绍,首先,按上文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面向(日月)盘腿而坐,闭目养神,使杂念减少,注意力相对集中,待心平气和神轻意爽之后缓缓地作三次深呼吸,吸气可以不管,吐气时应意想体内的各种污浊之气,被尽数吐出,吸气用鼻。呼气用口。然后再次调匀呼吸,并用舌尖在上腭处写以个“煜”(音。玉),要缓缓地静心诚意地写。写完后若有许多唾液应将其吞入腹中。 2缓缓挣开两目。凝视太阳和月亮一两分钟,一会日月光似乎合为一体全身四周都是日经月华,有些感觉后,缓缓吸气,意想吸入的全是太阳月亮的精华,吸足后将呼吸轻轻闭住(不用力)同时凝神内视,将所吸之气细细咽下,用意念送入丹田如同在美美地吞咽,此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1教学提纲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 1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 前言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这门功夫无论对于练武和普通人来说,都是极为神奇的功夫。功法极为简单实用,即使寻常未练过武功的普通人,每天只要技法修炼十五分钟,一个月后便可达到"寒暑不侵"之境,可单衣在零下10°至零上40°间的环境内活动自如,并且全身可不畏拳打足踢、两个月后,周身可任棍棒击打不伤,并可数日不食,真气溢满为大无穷。其实,这门功夫是修道之人所应必修的基础功夫。在古史记载中,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经常不妙不食达数月之久,寒暑唯一蓑一衲,大概就是得益于这门功夫的奥妙神奇。修道之人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尤其为了锻炼心性和身体,经常游方行脚遍天下,以化缘乞食为生,因此有一个好身体以应付气候的恶劣变化及人情的冷暖,如恶奴野犬的袭击实属必要。如果能练成这门功夫,则足以应付这些来自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无常变化和意外袭击。因此,这套功夫实为入道修行的必修课。当世武当山紫霄宫进人朱诚德便精通此功,可达不畏寒暑,长力致远及辟谷不食之境界。其功法也十分简便易行。无论有无又化根基,只要师傅点破迷津,均可修炼成功。古人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诚哉斯言!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畏寒暑及铁布衫抗击打是无限神秘的,可是这门功夫的道理却几句话就可点透。有多少练武老,为了追求这一成就,勤苦追求,每天披星戴月的苦练也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本人也曾是其中之一。自从追随两位裴锡荣、金子弢恩师习艺后,得受此千古奇艺,始知平淡之中蕴天真之理。从此以后,有不知感冒风寒为何物,寒暑均可一件布衣,数日下饮不食也属寻常事。这套功夫的根本就在于一个"气'字。这个"气"也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个神秘奇特的"恭,更不是所谓内功中的真气,而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普通呼吸之气,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操作这口"气"、锤炼这口"气"而已!所以,修炼这套功夫不需要任何武功根基,从12岁少年到80岁老人无分男女,只要精神与身体都正常,都可以按功法修炼成功。 功法歌赞如下: 寒暑铁布衣,奇功世间稀。三丰祖师传,后学应谨记。阴阳合于心,寒暑两无碍。 男女有别法,修炼要注意。一气先和合,九九须抟聚。再以息贯之,鼓荡不可泄。 息行百十二,哼受丹无力。更将金刚柞.毛穴可封闭,自可辟五谷,又可却宿疾。 手足力无穷,身披铁布衣。言行依道理,动静可如意。 2、上身保持不动,双脚再以脚尖为轴脚跟向外(两侧)横撇,变成两脚脚尖朝前直放。 3、凝神定气,两手同时由确前向上缓缓抬起,掌心向下,高与肩平。

地理辨正范老五秘传心法

作者范老五啟敬氏註 世俗論龍。不明高山平洋。乃是兩事。於高山則宗喝物點穴之虛議。及至平洋。亦以山龍脈息求之。高山既昧。平洋亦誣。歸厚一篇。專為平洋而作而水龍之法盡於此矣。千古不傳之訣。忠告有生。一片孝敬之心。永錫爾類。自是民德歸厚矣。斯與楊公撼疑二經。並駕齊驅。惜失作者之名。然閱其文義。非天下之至精。則不能與於此也。有謂蔣大鴻得天宮之秘。因著此篇。門人范生為之圖註。而范氏謂是佚名。古本繫明冷謙註。然蔣大鴻自謂地理辨證之外。止有天元五歌。別無他本。據此則范氏之說為確。原本註義。剴切鮮明。後人多以意見增刪。故間夾雜不真。今增天元理數。悉為考證。并馭極章註末。附蔣大鴻黃白二氣說。審運章註末。附余所撰中元餘氣辨。雲菴蔣國宗城氏註。 化氣章 一元氤氳。生天立地。發育萬物。惟人為貴。陽精天降。陰魄地制。陰魄是骨。陽精是氣。兩儀備精。五行全器。乃具三才。乾坤始立。天有混劫。人有死年。勝陽還虛。留陰反泉。是曰歸藏。葬禮具焉。金玉非寶。石槨非堅。茍求厚葬。擇地為先。既得吉兆。裸葬何嫌。地之真氣。與天元符。與魂魄符。反氣涵濡。二曜周環。五行相摩。精華蘊結。枯骸復蘇。靈魂休暢。翔步玄都。子孫精魄。祖父俾昌。如彼草木。播種在秧。根荄膏澤。枝葉光芒。基本若潑。枯落天狂。吾觀凶葬。棺槨復崩。螻蟻所食。寒泉所凝。狐狸蛇蝎。窟穴是憑。骨化怪異。冥頑不靈。子孫滅絕。宗祠便傾。此理不誣。聖賢所教。盡性窮理。造通地竅。世有迂儒。高視遠蹈。不相厥宜。棄親於道。且云禍福。上士共笑。詎意覆宗。翻成不孝。亦有狂且。狎天行暴。否德不臧。侈求地道。屈指輕謀。終無明效。惟彼哲士。體道通元。地名法象。心曰先天。先天已立。法象用全。心為地天。詔我後賢。 冷謙曰。此章言人與天地同是一元之氣所生。人身有一天地。且陰陽五行之氣既歿。陽氣上升於天。所存軀竅。即是陰魄。復以之歸藏於地。所謂葬也。既葬之後。又得日月五行陶鑄之靈。生其既死之魄。枯骨復生。人子能善。安其父母祖先至陰之魄。則魂變真陽。飛升天表。此孝道之最大者也。子孫精魄。即組宗之精魄。故死者受氣。生者榮昌。此根本枝葉。一氣相通。不易之至理也。上之為聖為賢。雖於性命立極。宜非陰陽所能拘。然必其先人能受山川淑瑞之秀氣。而後乾坤道寶。萃於其躬。下此而富貴名壽。無一非地之所司。古之大儒。首推此義。惟以安親報本。原非邀福私心。然祖宗一氣相感。先靈之安與不安。託之渺茫。無從可驗。故即於子孫之隆替。卜祖宗之安危。世儒動曰。我非求福。惟以入土為安。輒以委之凶地。或至翻棺覆槨。螻蟻寒泉之侵骨。質化為怪物。祖宗陰魄消散滅絕。致有覆宗絕祀之禍。豈非不孝之大者乎。然大德受大地。小德受小地。不德受惡地。天有一定之律。若狂人不知修德。妄希大地。鬼神必塞其聰。將以凶為吉。轉禍成殃。良可畏也。蓋心是太極地象。陰陽太極。既妙兩儀。是從山河大地。總是一心所化見。茍能修德存心。則我本來之地。已見自然而得佳壤。此我即先天之學。萬事萬化生乎心。立乎陰陽五行之先者。故又歸乎心。殷殷致戒云。

意识修炼心法

意识修炼心法 有些人开始学练功时,觉得杂念很多,心很烦,那一定要用上述的方法将思维理顺同时参照《入静要决》的观点,端正自己的人生观,直到情绪稍为安定时才开始练功;在练功过程中如发现心情很烦躁,难以控制就暂时停止练功,等到心情平静时才接着练。一开始学练气功就觉得入静很好甚至虚无的人要注意,这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练功者觉得入静较好、身体有些虚无、但思维正常、体温也正常没有觉得身体发凉或变冷、没有头晕的现象、身体可以随意控制,这属于正常的练功现象。另一种情况是练功者觉得入静很好、身体也渐渐虚无、慢慢变冷、头有些晕,这种现象古人叫“纯阴”是很不好的现象。“纯阴”这种现象一般是性格非常内向的人才会发生。倘若出现这种现象,练功者应该赶快收功否则可能会“休克”。气通大周天之后的练功者就一定不会出现“纯阴”的现象。 气通大周天之后,内气都是自动运行的,练功者主要是返观(或返听)全身(或局部),同时兼以洗心,功夫深化的标准是心情越来越平静,大脑越来越清晰,对于念头的解答快而准;身体越来越舒服,内气越来越流畅,练功的时候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双手的电麻感越来越明显但身上的热气感不一定明显。

修炼者对“丹田”这个名词都非常熟悉,但对于具体位置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随师修学、亲自证验,丹田不是一个点,如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下丹田是以肚脐里面为重点,包括整个小腹;中丹田是以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膻中穴里面为重点,包括整个胸腔和上腹;上丹田是以两眉之间的印堂穴里面为重点,包括整个颅腔。修下丹田功主要是聚气,进而通大小周天;修中丹田功主要是疏通五脏六腑里面的气脉;修上丹田功主要是疏通整个颅腔里面的气脉。我看许多古今的修炼书籍和文章,发现许多作者是没有实修和亲证的,常常是抄抄摘摘、再加上主观猜测。自己不懂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误导学人,过甚大唉!望修学者慎之。 修真证道我自幼恬静善思、好学强记。又兴遇良师教导,加上勤修苦炼,略有所得。后又尊师所嘱,参学诸家,以善学业。如今回首,道途历历。忽忆师言,利他自利。尤见时下,网络方便。四方学人,求知若渴。我今在此,尽我修证,和盘托出,付予有缘。学人免虑,我存保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古今圣贤,不二教诲。 我之文字,不用术语,不谈门派,不设功法名称,是避免与墨守成规者争议。我深知,修炼是有景有验的。不同的程度应予以对机的方法;另者,功法和门派虽然不同,但相同的功夫 层次,其效应也大致相同。所以真正修炼有成者,

太极拳文化和哲学思想

太极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哲学思想,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老子》、《庄子》、《易传》及阴阳家和道家学说上。 中国的哲学思想可以上溯到夏商时代。但中国的哲学思想真正形成理论体系却是在战国乃至秦汉年代。这里,我们先简略地综述有关“阴阳”的史据考察。《老子》四十二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此,老子明确提出了“阴阳”属性普遍地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这是道家对阴阳学说的最早理论贡献。《庄子·大宗师》中继续发展了这一观点:“阴阳于人,昏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不仅如此,道家在观察自然与社会的变化中,发现了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的辩证法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老子》二章),提出了“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的著名辩证学说,为以后的阴阳理论体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辩证基石,这就是道家对阴阳理论形成的巨大贡献。 战国后期的苟况在其著述里也举起了阴阳理论的旗帜。《荀子·礼论》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肯定了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是天地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否定了鬼神支配万物的存在。《荀子·天论》中就指出:“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在这里,荀子指明罕见现象也是服从于阴阳的规律,奇怪是可以理解的,但迷信而畏惧是不正确的。 “易传”中凡有关“阴阳”范畴的论述源于道家,凡“五行”方位说及“天人感应说”来自于阴阳家。统观先秦至战国以前儒家《论语》、《孟子》等等学说中,均没有涉及阴阳五行方面的记载,便是有力的说明。从占典太极拳哲学理论中可以发现,它的很多要求和方法以及运用原则,都离不开道家哲学理念。如《老子》云:“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取之,必固欲之。”这种认识方法沦就在太极拳诀中体现出来,“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欲左先右”,“欲前先后”等等。 《老子》云:“以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至刚。”太极拳的技击原则正是“以柔克刚”,在具体运用时则要求“以弱为本,舍己从人”。 太极拳古典哲学理论中,有关“阴阳”相互间既统一又互相转化的思想随处可见。《太极拳论》中载,“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瓦济,方为懂劲”,上述沦说就体现了有关这一方面的深刻理解和引伸。 二、阴阳家道教文化与太极拳 阴阳家的哲学,主要阐述的是宇宙生成沦,由“阴”、“阳”概念观点而得名。在中国的哲学思想范畴里,阴阳是宇宙形成的两个主要法则,中国古今的人都相信,阴阳的结介与互相作用产生宇宙一切现象。 阴阳家的论述强调“五行”的什用,最早的记载见于《书经·洪范》里,“五行,一口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洪范》中还告诉人们,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是互相关联的,君主方面的恶行,会导致自然界异常现象的出现。这种观念被阴阳家发展成为“天人感应沦”。 《礼记·月令》也是阴阳家的著述,书中概括的告诉君民心当按月做什么事,以便与自然力保持协调。这其中,宇宙的结构是按阴阳家的理论描述的,它的表述是时空的。就是说,它既是空间结构,同时又是时间结构。如,阴阳家把四季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1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 前言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这门功夫无论对于练武和普通人来说,都是极为神奇的功夫。功法极为简单实用,即使寻常未练过武功的普通人,每天只要技法修炼十五分钟,一个月后便可达到"寒暑不侵"之境,可单衣在零下10°至零上40°间的环境内活动自如,并且全身可不畏拳打足踢、两个月后,周身可任棍棒击打不伤,并可数日不食,真气溢满为大无穷。其实,这门功夫是修道之人所应必修的基础功夫。在古史记载中,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经常不妙不食达数月之久,寒暑唯一蓑一衲,大概就是得益于这门功夫的奥妙神奇。修道之人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尤其为了锻炼心性和身体,经常游方行脚遍天下,以化缘乞食为生,因此有一个好身体以应付气候的恶劣变化及人情的冷暖,如恶奴野犬的袭击实属必要。如果能练成这门功夫,则足以应付这些来自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无常变化和意外袭击。因此,这套功夫实为入道修行的必修课。当世武当山紫霄宫进人朱诚德便精通此功,可达不畏寒暑,长力致远及辟谷不食之境界。其功法也十分简便易行。无论有无又化根基,只要师傅点破迷津,均可修炼成功。古人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诚哉斯言!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畏寒暑及铁布衫抗击打是无限神秘的,可是这门功夫的道理却几句话就可点透。有多少练武老,为了追求这一成就,勤苦追求,每天披星戴月的苦练也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本人也曾是其中之一。自从追随两位裴锡荣、金子弢恩师习艺后,得受此千古奇艺,始知平淡之中蕴天真之理。从此以后,有不知感冒风寒为何物,寒暑均可一件布衣,数日下饮不食也属寻常事。这套功夫的根本就在于一个"气'字。这个"气"也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个神秘奇特的"恭,更不是所谓内功中的真气,而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普通呼吸之气,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操作这口"气"、锤炼这口"气"而已!所以,修炼这套功夫不需要任何武功根基,从12岁少年到80岁老人无分男女,只要精神与身体都正常,都可以按功法修炼成功。 功法歌赞如下: 寒暑铁布衣,奇功世间稀。三丰祖师传,后学应谨记。阴阳合于心,寒暑两无碍。 男女有别法,修炼要注意。一气先和合,九九须抟聚。再以息贯之,鼓荡不可泄。 息行百十二,哼受丹无力。更将金刚柞.毛穴可封闭,自可辟五谷,又可却宿疾。 手足力无穷,身披铁布衣。言行依道理,动静可如意。 2、上身保持不动,双脚再以脚尖为轴脚跟向外(两侧)横撇,变成两脚脚尖朝前直放。 3、凝神定气,两手同时由确前向上缓缓抬起,掌心向下,高与肩平。 4、座腕亮掌,变成两掌心向前手腕下折,掌心向前有凸意,但不可用力,全身仍保持放松状态,尤其肩部松垂。 5、身缓缓下坐,同时双掌缓缓随身体下按至小错前,双掌仍掌心向下,虎口相对,五指自然分开。此势即为"大乙七返桩"定势,注意下蹲不可太低,不可太高,膝盖弯处约成120角即可,身体保持中正,脊柱竖直不可尾闾骨前顶。两胯根处微有向两侧的横撑之意,使阴部两睾丸及阴茎都保持自然松垂。女性也需要横撑胯根,并意念阴部阴道口子宫口微微开张。两手不可有丝毫用力,意念双脚与大地粘在一起,并越粘越紧,牢不可拔。 6、现在开始调呼吸。其实所有的内功都是由呼吸炼成的,此处也不例外。注意,缓缓地吸气,意念大地阴冷冰凉,而地心处却涌动着炽热的地火,我的吸气便是把地心处的地人热气吸上来,沿着我的两足心"涌泉穴" 吸入骨髓中,再沿着骨髓向上升,在"会阴穴"(在前

太乙派心法

武当“太乙隐仙派”有七大专修功,现简述如下: 1、寒暑铁布衣: 按法修炼,一月后便可达“寒暑不侵”之境,可单衣在零下10度至零上40度之间的环境内活动自如,并且全身可不畏拳打足踢,两个月后,周身可任棍棒击打不伤,并可数日不食,真气溢满力大无穷。 2、鹤舞风摆柳: “鹤舞风摆柳”既是修太乙五行拳及太乙九宫十八跌的基本功,其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可系统修炼的内外双修的特殊功夫。其由“太乙混元桩”、“独立风云桩”、“鸳鸯水上飞”、“凤凰三点头”、“金钩滚跌桩”及“太乙颐养术”六大部分组成。 3、太乙哼哈力 “拿住丹田练内功,太乙哼哈力是道家太乙门武功的基础内壮功及受力发力功夫。有关拳谱说, 哼哈二气妙无穷----”由此可见“哼哈力”源流之广。其“哼”字指的是受力之法,“哈”字则全是发力之法。需要经过“太乙混元桩”、“玄门抟气术”、“九九和合凝”等系列步骤锻炼,然后才谈得上受力发力养力化力的修为。 4、太乙磨盘手 “太乙磨盘手”又称“太乙魔手”,是武当道内秘传的内外双修之功。通过“筋、骨、皮、气、运、化、阴、阳、神”等九个层次的系列的修练,实为太乙道法中由武入道的一大法门。 5、五雷劈空掌 “五雷劈空掌”纯粹为内家武学以气击人的功夫。必须由“太乙混元桩”入手,通过“提气丹田”、“炼气化劲”、“和合凝集”等系列功夫的修炼,便全身经脉气血贯通。其后再经过采收阴阳二气合本身先天元气,炼而聚合为通灵活泼之气团,此气团能随神意运化贯注于各处,

气流由双掌发出时,便形成一股特殊的内气能量流。 6、太乙阴阳术 “太乙阴阳术”的功法有两重,在武功而言它是太乙派“阴阳掌诀”的修炼秘技;在道法而言,它蕴涵着道家隐仙派“阴阳道法”奥秘。武功方面,由“太乙绵掌”及“太乙雷掌”两部分组成的。在道法而言,“阴阳道法”是张三丰嫡传之隐仙派传习的最重要的入道方法。其特点是由“阴阳栽接大法”可迅速入道得功。 7、太乙摄心术 “摄心术”是古代道教内纯粹修炼精神的功夫,教内也称为“九层炼心术”,通称为“摄心九论”。 摄心九论内容: 1、和合诀:功分三层九步,俗称九九和合凝,为“太乙摄心术“的最基本功夫,主要修炼自身呼吸与精神的基本能力和相互的结合能力。其具体功法为: 第一层:调息 第一步:沐浴平息 第二步:吞放调息 第三步:鼓荡凝息 第二层:凝神 第四步:神息初凝(心息相依) 第五步:息凝光现(玄窍出现) 第六步:光息相凝(窍穴相合) 第三层:和合

的设计师内功心法修炼记

图片来自于UI中国作者:PY24 对于80-90这个年龄段的人们,都有过“拉”电灯的记忆碎片,即“拉”一下,白炽灯亮、再拉一下白炽灯灭。深泽直人对这一碎片进行了提取,并将其应用于CD机的开关方式中,从而使一个产品 满足“FUNCT IONAL”之外,增加了很多”EMOT IONAL”的元素。 图片为深泽直人CD机 为什么我知道当前已经开启了“大写”模式?平时的“摁”一下,开启功能,再“摁”一下关闭功能。搜狗输入遵循了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从而很快对产品的状态反馈进行编码-解码。

图片为搜狗输入面板 二.基于用户视感沉浸体验 为什么“游戏”的风格都是拟物形态?因为拟物形态更接近于用户的“情境模型”,具体而言,拟物形态通过更多的细节仿真为用户的认知编码提供充足的线索,更容易达成“沉浸感”。 图片来自UI中国作者:H2学院 初级玩家很容易被绚丽画面吸引,炫酷的特效使初级用户很快地沉浸于摧毁的快感、嗜血的杀戮中。

图片为腾讯旗下魔方工作室的火影忍者ol 升级之后,会显现光效、音效甚至角色会出现状态变化,这些细节也会牵动玩家的心,在与游戏不断交互过程中达成心流体验。 图片为手游花千骨 从简单的小怪到最后难度较大的Boss,伴随着用户心流张力的逐渐上升,到最后的Boss击败,游戏会反馈一些KO特效,用户又再次进入松弛状态。玩过拳王的人对这种生理变化尤为共鸣:Battle开始时,会倾向于一些固定键(脚踹、拳击),等血量耗到一半时,开始紧张了,瞬间感觉10个手指都不够用,恨不得双脚也加入,拼命地锤机器,这时突然锤出一个大招,生理张力二次飙升,再锤…直到对方被击败,“KO”!那一句KO将用户紧张的情绪再次推置高潮,然后再次进入松弛状态直至释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寒暑铁布衣功

寒暑铁布衣功 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这门功夫无论对于练武和普通人来说,都是极为神 奇的功夫。功法极为简单实用,即使寻常未练过武功的普通人,每天只要按法修炼十五分钟,一个月后便可达到"寒暑不侵"之境,可单衣在零下10度至零上40度之间的环境内活动自如,并且全身可不畏拳打足踢、两个月后,周身可任棍棒击打不伤,并可数日不食,真气溢满力大无穷。其实,这门功夫是修道之人所应必修的基础功夫。在古史记载中,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经常不饮不食达数月之久,寒暑唯一蓑一衲,大概就是得益于这门功夫的奥妙神奇。修道之人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尤其为了锻炼心性和身体,经常游方行脚遍天下,以化缘乞食为生,因此有一个好身体以应付气候的恶劣变化及人情的冷暖,如恶奴野犬的袭击实属必要。如果能练成这门功夫,则足以应付这些来自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无常变化和意外袭击。因此,这套功夫实为入道修行的必修课。当世武当山紫霄宫道人朱诚德便精通此功,可达不畏寒暑,长力致远及辟谷不食之境界。其功法也十分简便易行。无论有无文化根基,只要师傅点破迷津,均可修炼成功。古人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诚哉斯言!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畏寒暑及铁布衫抗击打是无限神秘的,可是这门功夫的道理却几句话就可点透。有多少练武者,为了追求这一成就,勤苦追求,每天披星戴月的苦练也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本人也曾是其中之一。自从追随两位裴锡荣、金子弢恩师习艺后,得受此千古奇艺,始

知平淡之中蕴天真之理。从此以后,再不知感冒风寒为何物,寒暑均可一件布衣,数日下饮不食也属寻常事。这套功夫的根本就在于一个"气'字。这个"气"也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个神秘奇特的”炁“,更不是所谓内功中的真气,而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普通呼吸之气,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操作这口"气"、锤炼这口"气"而已!所以,修炼这套功夫不需要任何武功根基,从12岁少年到80岁老人无分男女,只要精神与身体都正常,都可以按功法修炼成功。 功法歌赞如下: 寒暑铁布衣,奇功世间稀。三丰祖师传,后学应谨记。阴阳合于心,寒暑两无碍。 男女有别法,修炼要注意。一气先和合,九九须抟聚。再以息贯之,鼓荡不可泄。 息行百十二,哼受丹元力。更将金刚杵.毛穴可封闭,自可辟五谷,又可却宿疾。 手足力无穷,身披铁布衣。言行依道理,动静可如意。四海任我行,吟啸杳云际。 一太乙混元桩法 太乙混元桩法全称为“武当太乙隐仙派混元阴阳五行桩“。该桩为武当太乙五行拳法、道法的 根本,凡修炼武当道家嫡传内家拳功者,无不以此桩为基础,其中的”七返九还大法“为隐仙 派采气得气之源,而”混元一气旋转乾坤“之法更为求得拳术中”旋转

小周天修练心得(转)

小周天修练心得(转) 我来说下小周天,虽然我还只是个学徒,但我也高兴把我的所知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所谓小周天功是指练功者体内生成和聚集的真气、冲关破隘,。达到沿督脉、任脉运行,从而祛病健身的功法。在人体的经络中,督脉、任脉是最主要,也是脉道最宽阔的两条经脉。督脉总督一身阳经,俗称“阳脉之海”;任脉总任一身阴经,俗称“阴脉之海”。督脉较长,且两端回弯,呈环抱任脉之势,督脉和任脉之间的沟通协调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体的阴阳平衡和健康水平。 一般打通小周天的功法,从现在来说大概可分为3种:丹道周天,破关法和意通周天。丹道周天是道家的古老内功法,道理深懊,很多都运用打比俞,如:采药,练药,封炉等,多步过程,一般人难以理解,而且功法很多,各门派的都不同,练此法需得师父传程,自我修练很难,一不小心还有生命危险,道理之深,我也不敢多打狂语,但就我知简单说来就是垒基成丹,运金丹来通任督2脉;破关法可以说是丹道周天的副产品,就是垒基完毕以后,一气破关,打通人体4大穴位和任督2脉各个关卡,过程是:丹田--会阴--命门--脊骨--玉枕--天门(百会)--玄关(上丹田)--中丹田--气回丹田。在破关的锻炼过程中,真气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并环绕督脉、任脉完成一个周天循环,要经历气生下丹田、气冲关隘、气上百会穴、气聚上丹田、气落中丹田、回归气海六个阶段。完成了这六个阶段的练功,督脉、任脉便被打通,阳脉之气与阴脉之气交感融和。每当进入恬静状态时,在上、下丹田之间会形成一个类似太极图式的阳气与阴气交揉合抱的真气团,这个真气团的运行,可以促进全身气血通畅、脏腑协调、阴阳平衡、情志舒和,以此祛病健身,调神美容。练成小周天之后,只要经常稍加习练就可保持住真气团的周天运转。对身体来说等于保持了一个精锐的近卫军团,一旦有病邪产生或侵入,召之即来,来自能战,战之能胜。可以使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定向导引,即成特异功能;最后一个就是现在流行的意通周天,此法简单易懂,而且初步入手,就有明显的功效,所以比教受欢迎就是以意念带动“气”来运行任督2脉,气从无到有。但是就功效来说,丹道周天为上乘,破关卡为中乘,下乘为意通周天。可是从修练过程来说丹道周天的所用时间最长,而且不少人半途而废,因为要垒基成“丹”的过程很长,而且初步修练时感觉并不明现。再来就是破关法和意通法了。破关法每破一关所需时间都难定,依个人而言;意通法虽然功效明现,但是也会常出现假像,就是“假通周天”,虽然感觉体内任督2 脉很流畅,可是实际上是自己的意念所成,并没体会到真的小周天的感觉。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真实经验和知识,西望有错之处,道友可指出。 我练功心德:记得每次我练时,全身如处在一股不明的气场之中,头顶和玄关上似有风吹动,2耳的感觉似被拉得很大,20分钟左右身子发热。。。。。。 气每到一个关时,那里的感觉就像是一股热流在那里打转,成太极壮,肌肉会变嘛,好像塞进了一块东西。还就是,自练功已来,就能明显感觉到一股神奇的力量----磁场力 无论是在练功时,全身对万物磁场的感觉,还是平时把双手靠近时/把手靠近身子任何一个部位时,都感觉到一股如2个同极磁铁间的排坼力(有时会是吸力),不只身子,把手靠近任何一件物品也有同样感觉。若是靠开过光的东西,特别是贴着护法坛界的符的墙时,这感觉更强。不知大家现在懂得怎么运用这股力了

气功心法精要

气功心法精要 修炼气功的宗旨:为民造福 修炼的行为准则: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忠、孝、仁、义、礼、智、信。人人都做护道的使者,不做毁道的恶人。 心法及练功要领: 修成大道出迷途,才算人间伟丈夫。日月同明永不朽,乾坤并老壮玄都。(龙门派祖师邱长春语)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张三丰) 垂帘明心守祖窍,见着性光是功夫。 心诚则灵,信则灵。 气功定义:气功是一门研究人体在特定意念主导下,进行身、息、心自我调练,通过恬淡虚无、导气益真以达到治病、保健、调能、延年目的的方法和理论的科学。 气功,古人称导引、吐纳、练气、静定、参禅、炼丹、摄神、养性、修真、守一、易筋洗髓和反朴归真等,名目繁多,且常因修为内涵及宗派习惯而改易。如今,它以涉及到当代的人体科学、医学科学、健身科学、古今哲学、生物化学、物理学、武技学、精神学以及宗教、历史、国防、杂技等多方面领域。 气功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进一步的目的就是济世利人。 《黄帝内经》云:正气常存,邪不可干。 比较起来说,对于疗疾健身医学是科学的办法,但却是消极的;而体育锻炼是积极的,却是不科学的;只有气功对人生的保健,才是最积极、最科学的。我们道家文化中最主要的思想是:盗天地,夺造化,实现“我命在我不在天”,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目的。 道家养生重三宝。三宝者:精、气、神也。 道家长生法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等一贯工程,总是以此三宝为基础,为材料。(萧天石语) 精气神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的,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主体,存则具存,亡则具亡。气功锻炼归根到底就是这个根本。精化气,气化神,神滋精。 一、练功要有三心———恒心、诚心、信心。 二、练功要具备三个条件————松、静、自然。 三、练功的三个基本要素———调形、调息、调心。

太极内功心法

张三丰太极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的结晶。张三丰太极功是张三丰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思想、理论、实践而加以总结,从而比较系统地留给我们的道家精粹、中华瑰宝。 张三丰太极功的宗旨是通过内外兼修、凝真养性的途径,而达发人潜能、开人智慧,亦即证悟大道之目的。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一生达其极顶。但是修炼张三丰太极功,却可以有一分实践就有一份收获,各得其所。张三丰太极功是由密不可分的两部分组成:一是静功,即相对静止的内功修炼;二是动功,就是世人皆知的武当三丰太极拳。两者的关系,张三丰总结为:“必须功拳并练,盖功属柔,而拳属刚,拳属动而功属静,刚柔相济,动静相间,始成太极之象,相辅而行,方足致用”。 因为太极拳法世上多有著述,中国武当网站也专门开辟了“内家功夫”栏目予以展开,所以,这里就不再涉及,仅就一直在道门秘传、世上少知的内功修炼之法披露一些张三丰的著述,以飨读者。以期有缘人循着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路线,修炼精、气、神。壮其体魄、充其精神、发其智慧。达“能为人所不能、能及人皆莫及”之境。 当然,内功修炼,一路景象万千,真修炼者不可不察。网站祝福你真能放舍身心、不执不着,在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生活实践中充实生活的意义。 1 、太极行功法 太极行功,功在调合阴阳,交合神气,打坐即为第一步下手功夫。 行功之先,犹应治脏,使内脏清虚,不着渣滓,则神敛气聚,其息自调。 进而吐纳,使阴阳交感,浑然成为太极之象,然后再行运各处功夫。 冥心兀坐,息思虑,绝情欲,保守真元,此心功也。 盘膝曲股,足跟紧抵命门,以固精气,此身功也。 两手紧掩耳门,叠指背弹耳根骨,以祛风池邪气,此首功也。 两手擦面待其热,更用唾沫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 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 紧合其睫,睛珠内转,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也。 大张其口,以舌搅口,以手鸣天鼓,以治其热,此口功也。 舌抵上颚,津液自生,鼓漱咽之,以润其内,此舌功也。 叩齿三十六,闭紧齿关,可集元神,此齿功也。 两手大指擦热摺鼻,左右三十六,以镇其中,此鼻功也。 即得此行功奥窍,还须正心诚意,冥心绝欲,从头做去,始能逐步升登,证悟大道。长生不老之基,即胎于此。若才得此太极拳法,不知行功之奥妙,挈置不顾,此无异炼丹不采药,采药不炼丹。莫道不能登长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绝不能成就。必须功拳并练,盖功属柔而拳属刚,拳属动而功属静,刚柔互济,动静相间,始成太极之象,相辅而行,方足致用。此练太极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极之妙道也。

太极拳养生之--道家胎息功

太极拳养生之--道家胎息功 玄门胎息法系武术之乡新化梅山道家秘传功法,练之可得胎息、辟谷、降丹、开发潜能、益寿延年等多种功效。 一、练功步骤 (1)在室外练功时,要选择空气清新处;在室内练功,须空气流通;练功时不可过饥或过饱,功前须净身洗漱。 (2)身形:本法宜在子时修练,面向南方,盘腿而坐,全身放松,定气凝神,舌抵上腭,调勾呼吸,意念丹田有一鸡蛋大小的金丹闪闪发光、放热。 (3)服气法:当丹田微微发热时,闭目存神,闭口,用鼻缓缓吸气。意想真气出鼻吸入,充盈满口,然后将此真气咕咚—声吞下,意念直送丹田,用口呼出体内浊气。 (4)闭气法:服气后可依下行功,深深吸气一口,舌抵上腭,凝神丹田,两手握拳置于膝上,闭气不令其出,到忍无可忍时再用鼻呼出浊气,调匀呼吸。这时玉液从口壁涌出,充盈满口,须咕咚—声吞下,意送丹田,再行第二次闭气。 二、收功 先睁开眼睛,双手搓热,搓肾门24次,然后顺时针、逆时针摩腹各24次,再用剑指从眉心沿脑中心线由前至后搓24次,然后放松,走动一下,以便气血通畅。三、功效及注意事项 (1)初服气时,咽气只能达咽喉,应以7口为宜;几日后,会觉得胃气蛹动,发出咕咕之声,说明气已达胃,可服气21口,再几日,会觉得腹部气团蛹动,咕咕有声,或声如撕布,说明气已入丹田,须服气49次。服气期间、会放屁频繁,初时臭不可闻,几天后放屁无臭气,甚至微香,这时必须闭住气不让它放了,以免真阳泻漏。初服气时,小便赤黄,亦勿怪,久久变色自如。辟谷可能会在不同时日出

现,不思饮食不饿的情况可辟谷,这时服气增至81次,但不可强求辟谷,须顺其自然。 (2)初练闭气法时,只能行一分钟左右,随着练功的深入,闭气时间会逐渐延长,直至全身毛孔开放出现胎息。闭气次数与服气次数相同。 (3)在练闭气法期间,会出现以下效应,可供练功者参照。初时闭气会觉得全身真气充盈发热,额头出汗,几日后,行功时会出现全身真气充盈发热、出汗的现象,全身舒畅无比。渐觉左右太阴经两道气从大牙根上冲太阳穴,入顶门两气交合入泥九。数日后,气从泥九宫流入脑,过夹脊下行尾闾,次于丹田,上冲心中,过咽喉而入舌下。这时会觉得满口芳香甜美。得此效验后,应闭关修炼,面南而坐,面向墙壁,练法如前。 (4)此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奇异景象,如身形变高变大,觉得山川河流人物房舍等尽入身中,精神兴奋,手足不知所措。如遇此景不可睁眼睛,亦勿惊、勿喜、勿执着,可用手扶墙壁,会觉得一颗闪亮的内丹从头顶直降丹田。降丹之后不可立即睁开眼睛,先渐收意念、静下心来、活动四肢,睁眼,收功。到此时内丹已成,接着修炼下去,胎息指日可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