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见雅称、谦敬称
生活中的谦敬辞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
谦辞分类“家”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小”字一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敢”字一族。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
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敝”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另外还有寒舍:谦称自己的家;犬子:称自己的儿子;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抛砖引玉: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敬辞分类“令”字一族。
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拜”字一族。
传统称谓用语及谦敬辞说略

传统称谓用语及谦敬辞说略作为有着高度文明向度的华夏民族,先民们的优雅是今天的我们难以企及乃至难以想像的。
古人“自卑而敬人”,无处不体现着恭谦的君子形象,这也正是礼仪之邦和民族文化最为典型的外在体现。
礼者,理也。
《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行修言道,礼之本也。
”传统的称谓用语,主要用在书信、礼帖、匾额和幛联等处,这也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最基本功课。
至今在港台和东南亚华人圈中,以及日韩等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地方,此风依然犹存。
下文依前人书札整理传统称谓用语及谦敬辞之两部分:一、大称呼在称呼前冠一“大”字,彰德望、示尊崇,以显恭敬之礼,此谓之“大称呼”。
一般用于匾额、幛联、柬帖及正式行文之中。
称长及平辈尊者:大德望大硕望大时望大齿望大乡望大有道大硕德大郡望大徵君大漳望大懿望大懿德大淑德大慈范称亲家:大姻望大戚望称女子:大闺秀大闺彦称妇人:大阃仪大淑德称幼辈:大英畏大英杰大俊才大茂才大时彦称典史:大佐理大椽史称武举:大干城大武元通称读书人:大文元大养元大案元(大案元亦称于童生)称僧人:大禅师大国师大乘宗称道人:大真人大法师大元宗僧道称俗家:大护法大檀越称商贾:大泉师大素封称医生:大国手大壶公大岐黄称画匠:大画史大绘史称木匠:大工师大班师称地理:大堪舆大辩方称星士:大参玄大星伯称相士:大风鉴大冰鉴称卜士:大太史大詹尹称业师:大教铎大振铎大木铎称人族:大盛族大阀阅大巨族大潭府称媒妁:大月老大冰人大红叶称岳父:大泰山称岳母:大泰水称女婿:大东床大乘龙称恩人:大恩相称恩家:大恩府二、除正规严肃的大称呼外,普通常用于书信的自我谦称、提称以及恭敬用语:驾临类:驾临光临贲临宠临早临台从类:台从,古代用于贡生以上有品职者,今通用。
用于士人:文轩文斾(通用:文舆台驾)用于至亲长辈:尊驾女性平辈间及对幼辈:香车鸾舆台下类:台下座下阁下尊座侍右(此通用)用于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用于长辈:尊前尊鉴赐鉴道鉴尊右侍右用于长辈女性:懿鉴懿座妆前用于师长:函丈青照道席尊鉴撰席史席左右帐下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用于幼辈:青览青盼文几几右用于同学:研右文几砚席台鉴用于女性:妆次慧鉴淑览芳鉴用日类:传统格式用文,正月请客作新正某日;余本月写本月某日,本月之上写“占吉”二字;单帖:即日写即午、明日写明午(亦作翌午);如刻下迎贺娶亲者写即刻喜酌,迎贺二字置于中间顶部;今夜请客写今宵候、明晚请客未宵候。
中国传统文化之谦辞敬语和古代称谓

古代称谓和谦词敬语知识精讲1.古代年龄称谓襁褓: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
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
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髫,古代儿童头上垂下的短发。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始龀:换牙,泛指儿童,如七、八岁孩童。
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10岁内的儿童。
豆蔻:少女十三四岁。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及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束发:男子十五岁。
到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男子二十左右(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以示成年)。
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
不惑:男子四十岁。
(不迷惑,不糊涂)。
知天命:男子五十岁。
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一百岁。
2.古人的称谓古人的称谓极有讲究,不同关系不同的身份、地位对人的称谓都可能有所不同。
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大致可以把古人的称谓分为以下几种:(1)以名字称:古人的名大都用于自称,极少有人直呼其名。
称字的多为长辈或同辈。
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张学良将军为例,将军常对人自称“学良”,而他的师友多呼之为“汉卿”,有亲切、亲近意味。
(2)以别号称:著名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称别号多是表恭敬之意。
(3)以郡望称:郡望是指一个人的故乡,如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祖籍河东,韩愈世居昌黎县,因之后人分别称他们为柳河东、韩昌黎。
二人又分别有《河东先生集》、《昌黎先生集》传世。
(4)以官位称:王维曾官居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杜甫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柳永因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
中国古代谦敬雅称

中国古代谦敬雅称中国古代的称谓语丰富多样,名目繁杂,有谦称、敬称、雅称、俗称、婉称、绰号等等。
可谓是洋洋大观,这不但是一个称呼,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例如古人对人称字,对己称名,特别是有时称呼自己为“仆”“不肖”“鄙人”等故意贬低自己身份的说法,一方面表现了对别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别人的谦虚和礼让。
还有些自称如“朕”“寡人”等,是皇帝专用的,这表现了封建社会皇权的至高无上。
了解古代的各种称谓,对阅读理解古文有很大的帮助。
敬辞谦辞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问人干吗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欢迎询问说“垂询”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己见解说“拙见”称人父亲说“令尊”称己父亲说“家父”称人母亲说“令堂”称己母亲说“家母”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看稿说“斧正”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作敬辞。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中国古代谦敬雅称2

中国古代谦敬雅称中国古代的称谓语丰富多样,名目繁杂,有谦称、敬称、雅称、俗称、婉称、绰号等等。
可谓是洋洋大观,这不但是一个称呼,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例如古人对人称字,对己称名,特别是有时称呼自己为“仆”“不肖”“鄙人”等故意贬低自己身份的说法,一方面表现了对别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别人的谦虚和礼让。
还有些自称如“朕”“寡人”等,是皇帝专用的,这表现了封建社会皇权的至高无上。
了解古代的各种称谓,对阅读理解古文有很大的帮助。
敬辞谦辞初次见面说“久仰”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帮忙说“劳驾” 求给方便说“借光” 看望别人说“拜访” 未及远迎说“失迎” 无暇陪客说“失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 欢迎购买说“惠顾” 请人告诉说“见告” 谢人爱护说“错爱” 称人赠予说“惠赠” 请人收礼说“笑纳” 称人之家说“贵府” 赞人见解说“高见” 称人父亲说“令尊” 称人母亲说“令堂” 称人儿子说“令郎” 称人女儿说“令爱”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解答用“请问” 对方来信叫“惠书” 好久不见说“久违” 求人原谅说“包涵” 麻烦别人说“打扰” 托人办事说“拜托” 请人勿送说“留步” 等候客人说“恭候” 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姓氏说“贵姓” 贵宾来到说“莅临” 欢迎询问说“垂询” 称人爱护说“垂爱请人保存说“惠存” 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己之家说“寒舍” 称己见解说“拙见” 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己母亲说“家母” 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己女儿说“小女” 求人看稿说“斧正” 请人指点用“赐教” 老人年龄叫“高寿”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作敬辞。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常用谦敬词语分类及用法概述

常用谦敬词语概述对人尊敬,对己谦恭,这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礼仪。
敬称,是用以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以表示敬重;谦称,是对人称呼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以表谦恭。
“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敬词语的最好概括,即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字,如“家父”“家兄”;在别人面前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字,如“舍弟”“舍侄”;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字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
在谦称中,除“家”“舍”二字外,还常用“愚”“贱”“拙”“敝”“寒”“小”等谦辞。
在敬称中,除“令”字外,还常用“尊”“贵”“贤”“高”“大”“玉”“宝”等敬辞。
在使用谦敬语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对方,二是要注意分寸。
一、常用谦辞1、“家”。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家姐”“家姊”(称哥、姐),家叔(称叔叔)、家累(称自己的眷属)等。
2、“舍”。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弟”(弟弟)、“舍妹”(妹妹)、“舍侄”(侄儿)、“舍亲”(亲戚)等。
3、“小”。
称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自称)、“小儿”“小顽”“小犬”(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今已不用)、“小可”(自称)、“小店”“小肆”(称自己的店铺)、“小照”(称自己的照片)等。
4、“老”。
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称自己没文化)、“老朽”(老年人自称)、“老脸”(老年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自称)等。
5、“敢”。
表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问对方问题)、“敢请”(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麻烦对方做某事)等。
6、“拙”。
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如“拙笔”(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称自己的文章)、“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称自己的妻子,也可称“内人”)等。
古代汉语谦称、敬称、特殊称谓

古代汉语谦称、敬称、特殊称谓谦称1、自称: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6、尊长者自称:在上7、晚辈自称:在下8、老人自称:老朽、老夫敬称1、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2、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逝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已逝的母亲:先妣、先慈。
3、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4、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5、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6、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7、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8、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完整版)古代雅称大全

1、拜”字族: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拜托,请对方帮忙。
2、奉”字族:奉告,告诉对方;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对方礼物。
3、高”字族: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高见,指对方的见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高堂,称对方父母;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4、贵”字族:贵姓,询问对方的姓;贵庚,敬辞,问人年龄;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5、惠”字族: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亲,称对方的亲戚。
7、宝”字族:宝号,称对方的店铺;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8、呈”字族: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9、垂”字族: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10、光”字族:光临,称对方到来;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1、家”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家父、家严,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2、舍”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亲,称自己的亲人;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3、鄙”字族: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自己的意见;鄙见,自己的见解。
4、愚”字族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自己的见解。
5、敝”字族: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6拙”字族:拙笔,谦称自己的父亲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7、小”字族: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斧正:请人修改诗文。 玉成:成全。例:深望玉成此事。 玉体、玉音:指对方身体或言行。 违教:指离开某人后未见面(多用于书信)。 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 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 昆玉:对别人弟兄的敬称。 惠鉴、钧鉴、雅鉴、台鉴、台览:请您审阅、审查、指教。
• 文言雅语
•鼎力:大力。 •不克:不能。 •瑕疵:微小的弱点。 •迭函:屡次发信。
•稽迟:拖延、不及时。
级别 参加者 中榜者
榜 时间 考场 主考人
院试
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殿试
府、县级考试
省级考试
中央礼部级考试 皇帝主持考试
童生(儒生) 秀才
(第一名:案首)
案
秀才(茂才) ①监生②举人来自贡士举人 (第一名:解元)
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 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 归省:回家省亲。 桂冠:光荣的称号。 合卺(jǐn):成婚。 红案:厨工的分工上指做菜的工作。 白案:厨工的分工上指蒸饭之类的工作。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 潭府:尊称他人的宅第。如“潭第多福”。 兹有:现在有。 顷按、顷奉:刚刚接到。 奉箴:接到来信。 鉴于:考虑到。 本拟:本来打算。 不日:不久,不多天。 不时:随时。
•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 晋见:即进见。 • 觐见:朝见(君主)。
:夫妻,如“伉丽之情”。 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称己见解说“拙见” 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己母亲说“家母” 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己女儿说“小女”
垂问:敬辞,表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台端:敬辞,称对方(机关、团体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贡士
进士③
(第一名:会员第二 (第一名状元第二
三名:经员) 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
杏榜(乙榜)
金榜(甲榜)
三年内两次
三年一次(子卯午 三年一次(乡试次 三年一次(乡试次
酉年八月)
年三月)
年四月)
学政巡回案临 各省学政
京城、省城贡院 中央特派官员
京城贡院 钦差大臣
皇宫 皇帝
得体优雅又适度
——生活常见谦敬词及雅称
飞雪未眠制作
中国古代的称谓语丰富多样,名 目繁杂,有谦称、敬称、雅称、 俗称、婉称、绰号等等。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勿送说“留步” 未及远迎说“失迎” 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 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 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 贵宾来到说“莅临” 请人告诉说“见告” 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 称人爱护说“垂爱 ”
: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岳父。 待字:女子尚示定亲,如“待字闺中”。 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
•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 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 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的人。 • 父执:父亲的朋友。 •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 高堂:指父母。 •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 • 割席:指与朋友绝交。 • 更衣:婉辞,上厕所。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对方来信叫“惠书” 老人年龄叫“高寿”
称人赠予说“惠赠” 请人保存说“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 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 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 称人父亲说“令尊” 称人母亲说“令堂” 称人儿子说“令郎” 称人女儿说“令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