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简介

合集下载

关关于长江三峡

关关于长江三峡

--关于长江三峡:是一个令无数国人心向往之的地方,于是收集了一些资料,是否抄袭?不过,还是决定下一些功夫,整理了一下,也许有些用处。

一、长江三峡简介长江三峡是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的总称。

西起重庆的奉节,东至湖北的宜昌,全长192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三峡因此得名。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直立,山峰一般1000---1500米。

江面狭窄,最窄处不足百米,水流湍急。

水道曲折多险滩,舟行峡中,有「石出疑无路,云升别有天」的境界。

自白帝城至黛溪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西陵峡。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

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北魏时郦道元编著,书中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地跨两省。

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建成,“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间殊”,这是何等的情怀,如今变为现实,三峡不再像当年那样激流险滩。

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长江三峡介绍

长江三峡介绍

长江三峡介绍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总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但最为雄伟险峻。

难怪古代诗人发出"纵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的赞叹。

湍急的江流,闯入夔门,在紧逼的峡谷中奔腾咆哮。

船驶峡中,真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巫峡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盔银甲峡和巫山十二峰,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

特别是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态,其中神女峰最高。

神女峰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于云雾缥缈之中,时隐时现,给人间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

两岸风景优美,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等都曾游此留诗。

西陵峡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

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

自西而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

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简介
● (2)重庆神女峰
● 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著名,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每天最早迎来朝霞, 又最后送走晚霞,故又称“望霞峰”。据唐广成《墉城集仙录》载,西王母幼女瑶姬携狂章、虞 余诸神出游东海,过巫山,见洪水肆虐,于是“助禹斩石、疏波、决塞、导厄,以循其流”。水 患既平,瑶姬为助民永祈丰年,行船平安,立山头日久天长,便化为神女峰。
● 210国道和渝巴高等级公路在县境内纵横交错,并背靠206国道、318国道、县内通车里程6000余公里;黄金水道长江横 贯县境43公里,港口年货物吞吐量400多万吨,居重庆市第二位。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将两大特色旅游区连贯成有机整体。
● (2)重庆夔门
● 夔门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之口,为三峡西大门,南白盐山,北赤甲山,拔地而起,双峰欲合,如 门半开,故称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与“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并称巴渝名胜。在奉节前往小寨天坑的路上,还有一座”旱夔门”。
● (1)重庆奉节县白帝城
● 重庆奉节县地处长江三峡西首和库区腹心,东临三峡大坝,西靠重庆万州区,南连张家界,北接西安,是渝东、陕南、鄂 西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幅员面积约为4099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是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和绝世奇 观天坑地缝所在地。
● 在奴隶社会时期,这一带曾是巴、蜀两国的领地,并于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16年)建为夔子国。封建社会时期,无 论是设县、设州、设路,这里一直都保持着行政和军事的显赫地位。唐时设夔州府,辖十九州县。宋时置夔州路。奉节在 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建为鱼复县,是我国早期所建县邑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唐贞观23年(公元649 年),为旌表诸葛亮“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夺”的忠君爱国思想而改为奉节县沿用至今。

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工程
张敏霞 河南理工大学 2013年09月09日
1
三峡工程概况
2
一、长江三峡
长江——祖国的母亲河 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祖国中部的
9个省和2个直辖市,于上海市流入东海,全长 6300余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涵盖或部分涵 盖16个省(市、自治区)。
54
(3)遇1954年规模的洪水时三峡工程可防洪范围
55
56
(4)截流工程
57
1998年二期围堰施工
Construction of the Phase Ⅱ
58
59
(5)船闸工 程
船舶过闸
60
61
62
(6) 水轮机 吊装
Lifting Runner of the Turbine
63
64
35
三、枢纽主要建筑物
(1)泄流坝全景
36
37
(2)电站 三峡电站施工中 的电站进水管
38
3. 船闸 双线五级船闸 进水调试
39
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双线五级船闸
40
1993——1997 施工开始到主河床截流 1998——2002 主坝施工到右明渠截流 2003——2009 建右岸围堰,船闸,全坝竣 工
3
万里长江源头——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 海拔6621米,这里云雾缭绕,银装素裹,山势险峻, 沟谷纵横。
4
长江正源 沱沱河,发源 于各拉丹东雪 山西南侧的两 条大冰川。巨 大的冰川在阳 光下消融,竟 成为万里长江 不尽之源。
5
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

6
2. 三峡 雄伟的瞿塘峡
7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三峡是中国长江上一处具有举世瞩目的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至重庆市奉节县之间。

长江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下面将对三峡的地理、历史、生态以及三峡工程等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理特点1. 位置和范围:三峡位于长江中游,东起湖北宜昌的瞿塘峡,西至重庆的白帝城,全长约193公里。

2. 三峡名称:三峡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具有各自的地质、生态和文化风貌。

二、历史文化1. 三峡文化遗址:如宜昌竹山岩画、巫山夔门、宜昌狮子林等,体现了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2. “屈原祭汨罗”: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他的诗作《离骚》中有“舒散浩荡兮帝高阳之若曷”,被广大民众传诵和祭奠。

三、生态环境1. 三峡风光:三峡景色秀美壮观,有“险峻雄奇、山水壮丽”之称。

其中瞿塘峡的雄浑、巫峡的险峻、西陵峡的秀丽各具特色。

2. 丰富的生物资源:三峡地区的植物、动物和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

例如,岷江中游三岔河水獭、长江干流的白鳍豚等是三峡地区的特有物种。

四、三峡工程1. 工程背景:三峡工程是中国政府为应对长江洪水、提高航运能力和发展水电能源而开展的一项巨大工程。

2. 重大意义: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长江中游的面貌,极大地提高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长江生态环境的修复。

3. 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三峡工程建成后,对于宜昌市、重庆市等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五、生态保护1. 生态移民: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地移民,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以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2. 生态修复: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工程建设的冲击,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措施。

综上所述,三峡是中国长江上一处具有世界知名度的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

三峡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2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

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113万移民的安置费300.7亿元;输变电工程153亿元。

工程施工总工期自1993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期进行,到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配有26台发电机的两个电站年均发电量849亿度。

航运能力将从现有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同时运输成本也将降低35%。

1994年12月14日,当今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动工,它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峡谷之中,河西属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河东与山西省吉县相接,是我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壶口两岸,苍山挟持,万里黄河至此,河床由3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50多米,浩淼的黄河水骤然收成一束,从30多米落差的黄河壶口飞流直下,奔泄于十里龙槽。

因其形状似一把壶的口子,故而得名。

三峡大坝的介绍和说明

三峡大坝的介绍和说明

三峡大坝的介绍和说明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三峡地区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之一。

它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上,跨越了夔州截鱼洲与湖北县的骆马湖之间。

三峡大坝是保护长江流域的环境、控制洪水、发电和改善航运条件的重要工程。

以下是对三峡大坝的全面介绍和说明。

首先,三峡大坝是一个由混凝土和钢筋构成的庞大建筑物,总长度达到2.3公里,高度达到185米。

它由两个溢流堆石坝、一个左岸的横向边缘堆石坝和由26个水闸组成的船闸组成。

这座大坝的规模之大,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其次,三峡大坝的建设目的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控制长江的洪水。

每年夏季,长江的水位上涨,容易造成洪水灾害,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峡大坝的建设使得能够在各种条件下控制长江的水位,减少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其次,大坝的建设也有利于大规模的发电。

三峡大坝每年可生产约840亿千瓦时的电能,以满足江苏、上海等地区的用电需求。

最后,大坝的建设对航运条件的改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坝的船闸系统可以使船只安全地通过大坝区域,有效地提升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此外,三峡大坝的建设也给当地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首先,建设大坝涉及到大量的移民搬迁。

由于大坝区域被淹没,成千上万的居民不得不迁移到新的安置点。

其次,大坝的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坝区域的湿地和植被都发生了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不过,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努力恢复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最后,三峡大坝作为中国的一项重大工程,不仅在工程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团结的象征。

它的建设为中国的水利枢纽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总而言之,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三峡地区的一座伟大工程,它的建设目的多样,既能控制洪水,又能发电、改善航运条件。

尽管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影响,但通过政府的努力,大坝区域的生态环境正在得到恢复和保护。

关于三峡大坝的简介

关于三峡大坝的简介

关于三峡大坝的简介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长江三峡地区,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程。

下面将对三峡大坝进行简要介绍。

三峡大坝是长江上游的一座巨型水利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和湖南省三峡市之间,坐落在仙女山、瞿塘峡和巫山之间。

三峡大坝始建于1994年,于2006年竣工,总投资达到了1800亿元人民币。

它是由中国水利电力总公司牵头,联合中铁、中国电力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参与建设。

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发电和提供航运通道。

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洪工程,它可以减轻下游长江流域的洪水压力,保护沿岸城市和农田免受洪水灾害。

同时,三峡大坝还能够发电,其电站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年发电量可达96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了一亿吨标准煤的消耗量,对于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三峡大坝还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使得大型船只可以直接通过三峡船闸,提高了货物运输效率。

三峡大坝由混凝土重力坝、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和船闸组成。

混凝土重力坝是三峡大坝的主体,坝顶长约2300米,最大坝高185米,它不仅可以抵御长江的洪水压力,还能对水流进行调节,确保下游的航运和供水安全。

左岸电站和右岸电站分别建在坝左和坝右两侧的山体中,每座电站各有16台发电机组,通过引水和引流方式,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各个用电地区。

三峡大坝的建设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防洪、发电和航运问题,还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效益。

大坝蓄水后形成了一个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蓄水库,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改善了下游地区的水利条件。

同时,大坝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三峡大坝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大坝蓄水后,背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植被和动物的栖息地被淹没,生态系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此外,大坝建设还导致了一些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

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

三峡地貌奇特,风光旖旎,人文名胜驰名古今,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

千万年来,长江三峡向世人展示着它那万古不朽的风姿。

今天,由于地球上最大的水电站正在三峡中兴建,长江干流在三峡中被截流后,水位最大提高110米,达到海拔175米。

三峡中的部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被淹没,同时,也将产生一批新的景观。

瞿塘峡亦称夔峡,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著称。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的大宁河口起,到湖北省巴东县的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

巫峡分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

峡中多云雾,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西陵峡西自宜昌市秭归县的香溪口,东到宜昌城头的南津关,全长66公里。

由庙南宽谷把它分割成东西两段峡谷,依次为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黄猫峡等,峡内多险滩急流。

长江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内,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兴建。

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

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每秒排沙流量为2,460立方米,排沙孔分散布置于混凝土重力坝段和电站底部。

泄洪坝段每秒泄洪能力为11万立方米。

水电站厂房位于泄洪坝段左、右两侧,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度。

左岸的通航建筑物,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

双线五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

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都无法比拟的!
三峡的名胜古迹,源远流长。

记载着多少动人的历史事迹。

其中白帝城、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和三游洞等,好象把人带进一座灿烂的历史迷宫;三峡的传说故事,优美丰富,从神
女峰的传说到屈原和昭君的故事,似在人们面前展开一部民间文学的瑰丽长卷;三峡的山和水,千姿万态,又似引导人们巡礼于一条彩色画廊之中。

古往今来,长江三峡曾唤起无数游客的感情共鸣,激励起对中华民族锦绣河山的无比热爱!
位于西陵峡口的宜昌市,是武汉与重庆间的唯一重点城市,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这里水陆空交通通达,现代通讯发达。

这里经济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还有磷、铁、花岗岩等具有较大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木材、茶业、中药材等林特资源;长江三峡,古三国遗址,土家族民俗、民风、民情等旅游资源。

宜昌城头的南津关,是长江三峡的东口,从宜昌游三峡,是游客的最佳选择。

三峡工程建在宜昌,三峡工程的巨大牵动效应,使宜昌成为长江沿岸经济的重要支撑点,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热点地区。

宜昌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中国一流的旅游名城长江沿线重要的经济强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