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

三峡地貌奇特,风光旖旎,人文名胜驰名古今,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千万年来,长江三峡向世人展示着它那万古不朽的风姿。今天,由于地球上最大的水电站正在三峡中兴建,长江干流在三峡中被截流后,水位最大提高110米,达到海拔175米。三峡中的部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被淹没,同时,也将产生一批新的景观。

瞿塘峡亦称夔峡,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著称。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的大宁河口起,到湖北省巴东县的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巫峡分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峡中多云雾,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西陵峡西自宜昌市秭归县的香溪口,东到宜昌城头的南津关,全长66公里。由庙南宽谷把它分割成东西两段峡谷,依次为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黄猫峡等,峡内多险滩急流。

长江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内,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兴建。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每秒排沙流量为2,460立方米,排沙孔分散布置于混凝土重力坝段和电站底部。泄洪坝段每秒泄洪能力为11万立方米。水电站厂房位于泄洪坝段左、右两侧,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度。左岸的通航建筑物,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双线五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都无法比拟的!

三峡的名胜古迹,源远流长。记载着多少动人的历史事迹。其中白帝城、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和三游洞等,好象把人带进一座灿烂的历史迷宫;三峡的传说故事,优美丰富,从神

女峰的传说到屈原和昭君的故事,似在人们面前展开一部民间文学的瑰丽长卷;三峡的山和水,千姿万态,又似引导人们巡礼于一条彩色画廊之中。古往今来,长江三峡曾唤起无数游客的感情共鸣,激励起对中华民族锦绣河山的无比热爱!

位于西陵峡口的宜昌市,是武汉与重庆间的唯一重点城市,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里水陆空交通通达,现代通讯发达。这里经济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还有磷、铁、花岗岩等具有较大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木材、茶业、中药材等林特资源;长江三峡,古三国遗址,土家族民俗、民风、民情等旅游资源。宜昌城头的南津关,是长江三峡的东口,从宜昌游三峡,是游客的最佳选择。三峡工程建在宜昌,三峡工程的巨大牵动效应,使宜昌成为长江沿岸经济的重要支撑点,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热点地区。宜昌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中国一流的旅游名城长江沿线重要的经济强市。

长江三峡地区桥梁的分布及其古今功用

109 长江三峡地区桥梁的分布及其古今功用 郑敬东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总第126期)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No.6,2005(Serial No.126) 摘 要:长江三峡是名副其实的桥梁王国,桥梁数量之多、类型之全、形态之异、质量之优举世罕见。其桥梁分布主要呈现以下特征:江河之上巨虹飞跨,溪流河汊索桥棋布,土苗地区廊桥居多,深峡幽谷石拱密布,旅游景区奇桥著称,都市圈内立交称雄;三峡桥梁究其古今功用主要表现在:人类交往的原始功用,进行战争的军事功用,发展经济的现实功用,景观建设的美学功用,健智益心的教化功用。 关键词:长江三峡;桥梁;分布;功用 中图分类号:G127.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86(2005)06-0109-04作者简介:郑敬东(1949- ),男,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重庆 400067)。 “三峡是世界桥梁博物馆”,不少到过三峡的外宾、专家、学者都曾发出过这样的慨叹。由于我国长江三峡地区90%以上地域都是丘陵或山地,江湍、河渊、山险、谷深,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恶劣。为了打通与外界的联系,三峡人以其天才的创想和惊人的毅力,刷新了人类建桥史上的一项项纪录,创造了一桩桩奇迹,不少桥梁的中国之最、亚洲之最、世界之最都诞生在这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的热土上。三峡地区的桥梁不仅年代久远、数量巨大、门类齐全、分布广泛,更重要的是多数桥梁品质卓越、蕴意深刻、科技含量高,且极具观赏价值。它们不仅是人类冲破闭塞、开拓境界、渴望交往、企盼沟通、向往未来的实物载体和历史见证,也是人类与大自然抗争、开拓、创造、奋斗等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人类意志、知识、智慧、想象和审美追求的缩影和结晶。本文仅就三峡地区桥梁的分布及古今功用作一些探讨。 一、三峡地区桥梁的分布状况 长江三峡地区桥梁的数量是十分惊人的。据重庆和宜昌两市2002年底的统计,该地区的桥梁总数就达5647座。其中,重庆拥有4416座,[1]宜昌拥有 1231座。[2] 这数以千计的形态万千的桥梁散落在渝鄂 两地近700公里长江干流及其众多支流上,其分布状况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江河之上巨虹飞跨 在三峡地区的长江干流及嘉陵江等主要支流上,有几十座大型、特大型现代桥梁飞跨两岸。以长江重庆至宜昌近700公里江段为例,迄今已有十六座特大型桥梁横卧江面,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重庆境内的江津长江大桥、江津白沙沱长江大桥(铁路)、马桑溪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鹅公岩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大佛寺长江大桥、长寿长江大桥(铁路)、涪陵长江大桥、丰都长江大桥、忠县长江大桥、万县长江大桥。湖北宜昌境内有西陵长江大桥、夷陵长江大桥、葛洲坝三江大桥、宜昌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而就在这一江段上已经开工和即将建成的长江大桥还有:重庆地维长江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宜昌长江铁路大桥等十一座。而在重庆境内的嘉陵江江段上,还横卧着云门、沙溪庙、东阳溪、渝澳、牛角沱、黄花园等十一座嘉陵江大桥。除长江、嘉陵江外,三峡地区的乌江、清江等长江的重要支流上,同样有许多大型桥梁飞跨两岸。 (二)溪流河汊索桥棋布 三峡地区的溪流河汊众多,宽的数十米、窄的七

长江三峡导游词

长江三峡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风光秀丽的长江三峡旅游观光。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今天,很荣幸可以和大家一同游览长江三峡,体验她的雄伟奇幻和幽深秀丽。途中若有什么问题或需要,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为大家解决。祝愿大家游得开心、玩得愉快! 有人说长江三峡是一幅浓淡相宜的国画,描绘了山河的壮美,秀丽,多姿多彩;有人说长江三峡是一曲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交响乐,饱含了人世间绝美的音符;要我说长江三峡就是一首古老的长诗,讲述着古往今来无数动人的故事……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当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便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县,东到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唱,也是长江三峡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登船从长江三峡的门户宜昌出发,逆流而上品味三峡的美景,追溯诗仙的足迹,感受三峡的独特魅力。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风光绮丽的西陵峡,它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的西边,故名西陵峡。西陵峡又分东西两段,中间被三峡大坝所分割。东段葛洲坝至三峡大坝之间的38公里长的区域,不受大坝蓄水影响,仍然保持着原始的三峡风貌;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北宋欧阳修曾称赞“西陵山水佳”,陈毅元帅也留下了“西陵甲三峡,忘返兴犹稠”的诗篇。 西陵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且滩多水急。以前,三峡船夫世世代代都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船只只要经过这一代,便常发生“触礁船破碎,满江尸浮沉”的惨剧。“西陵峡中竹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就是西陵峡险滩的

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 三峡地貌奇特,风光旖旎,人文名胜驰名古今,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千万年来,长江三峡向世人展示着它那万古不朽的风姿。今天,由于地球上最大的水电站正在三峡中兴建,长江干流在三峡中被截流后,水位最大提高110米,达到海拔175米。三峡中的部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被淹没,同时,也将产生一批新的景观。 瞿塘峡亦称夔峡,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著称。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的大宁河口起,到湖北省巴东县的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巫峡分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峡中多云雾,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西陵峡西自宜昌市秭归县的香溪口,东到宜昌城头的南津关,全长66公里。由庙南宽谷把它分割成东西两段峡谷,依次为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黄猫峡等,峡内多险滩急流。 长江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内,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兴建。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每秒排沙流量为2,460立方米,排沙孔分散布置于混凝土重力坝段和电站底部。泄洪坝段每秒泄洪能力为11万立方米。水电站厂房位于泄洪坝段左、右两侧,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度。左岸的通航建筑物,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双线五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都无法比拟的! 三峡的名胜古迹,源远流长。记载着多少动人的历史事迹。其中白帝城、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和三游洞等,好象把人带进一座灿烂的历史迷宫;三峡的传说故事,优美丰富,从神

建长江三峡大坝的好处与弊端

建长江三峡大坝的好处与弊端 初三(10)班何淑珺 长江三峡的建设有利有弊,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实施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宏大工程,其发电、防洪和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对建设长江经济带,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查阅资料发现,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如遇1954年那样的洪水,在堤防达标的前提下,三峡能减少分洪100—150亿立方米,荆江至武汉段仍需分洪350—400亿立方米。如遇1998年洪水,可有效防御。 我查了一下,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这个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装机(26+6)×70万(1820万+420万)千瓦,年发电846.8(1000)亿度。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等地区。 根据地理知识知道,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

业远景发展的需要。通航能力可以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使得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在三峡水库区蓄水达185米以后,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于是至1996年起,国家按期发放保护资金,三峡工程库区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和发掘开始进行。不可否认的是,虽经过大量的突击性的文物保护并抢救发掘,一批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物被保存下来,但是不可能保证保住所有的的遗迹,仍有很大一部分文物至此没入了淹没线以下,而且将很难再被发掘出来。 关于三峡建库对生态坏境的影响,主要是以下几点: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洞庭湖的淤积等。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影响。

长江三峡库区

长江三峡库区 香溪河航道建设工程 质量监督报告 宜昌市交通基本建设质量监督站

2006年12月29日 三峡库区长江三峡库区香溪河航道建设工程 质量监督报告 一、概述 1、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及完成投资 香溪河干流自北向南流经兴山县的高阳镇、峡口镇,于游家河处进入秭归县境内,经贾家店、官庄坪、向家店等集镇,在秭归香溪镇注入长江。干流长37公里,支流建阳河发源于空树坪,长52.6公里,自东向西在峡口镇汇入香溪河,其中建阳坪至峡口段长7公里。 为保证三峡工期蓄水达到135米后,能快速发挥效益,2001年11月8日,湖北省交通厅以鄂交计[2001]669号文下达《关于香溪河、沿渡河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002年7月24日,湖北省交通厅以鄂交基[2002]366号文下达《关于香溪河航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同意香溪河航道工程设计建设河口至峡口20公里Ⅲ(3)级航道,通航1000吨级1顶4驳船队,航道尺度为2.5×90×500米(水深×航宽×弯曲半经);建设峡口至响滩17公里Ⅳ(3)级道,通航500吨级1顶2驳船队,航道尺度为2.0×50×330米;建设建阳河峡口二桥至建阳坪7公里Ⅳ级航道,通航500吨级机驳,航道尺度为2.5×40×150米。其设计高水位为175米,设计低水位为145米。 香溪河航道建设工程上起响滩,下至香溪河口,全长37公里,其水位涨落受控于三峡大坝蓄水水位,工程主要措施是对局部弯曲半径小,航宽、航深不足的河段采取爆破土石方进行裁弯拓宽,同时辅助布设航行标志。建设重点是香溪河干流平邑口爆破工程、建阳河门坎石爆破工

程以及配套的码头、管理站房和航标工程。经调整后的概算投资1352.93万元,其中:交通部投资760万元,湖北省交通厅投资280万元,其余为地方自筹资金。 2、主要工程量 航道工程:香溪河航道建设工程共完成石方爆破77471.47 m3,清碴工程量102776.2m3, 完成砼挂网喷浆护坡工程228.7 m3,以及配套的航道管理码头、站房、航标、航道维护艇和趸船等工程。其中:平邑口爆破工程位于香溪河干流平邑口航段,通过采取爆破土石方进行裁弯拓宽,按施工图设计完成爆破、清渣工程42422.7 m3,护坡挂网喷浆228.7 m3;后经设计变更,增加爆破工程18366.4 m3,清渣工程40184.5 m3,累计完成爆破工程60789.1m3、清渣工程82607.2m3,护坡挂网喷浆228.7 m3。 门坎石爆破工程位于建阳河门坎石航段,通过采取爆破土石方进行裁弯拓宽,按施工图设计完成石方爆破14750 m3,陆路清渣工程15586 m3,水运清渣4583 m3。 水工结构:航道专用码头1座。 生产生活辅助建筑:航道管理站房1185m2,香溪河河口至峡口段的航标工程20公里。 航道维护艇:1艘。 趸船:1艘。 3、建设及管理 2001年11月8日和2002年7月24日,湖北省交通厅分别以鄂交计[2001]669号文和鄂交基[2002]366号文,下达了《关于香溪河、沿渡河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和《关于香溪河航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施工图设计由湖北省港路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完成,湖北省港航

长江三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概述 依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将三峡库区分为库区、三峡库区影响区(简称影响区)、三峡库区上游地区(简称上游区)。 长江三峡库区重庆部分的库区区县(市)有江津市、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涪陵区、武隆县、丰都县、石柱县、忠县、万州区、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15个区县(市)和主城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等7区)。影响区有合川、永川、璧山、铜梁、潼南、大足、荣昌、綦江、万盛、南川、梁平、垫江、彭水、双桥、黔江等15个区县。上游区有酉阳、秀山、城口3个县。本报告研究的三峡库区范围包含重庆市辖区内的库区、影响区、上游区。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质地貌 三峡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缘,自北至南由大巴山—荆山、巫山、大娄山、武陵山等山脉组成。总体地势西高东低,三峡隆起与江汉坳陷高差悬殊,对照鲜明。库区最高峰云盘岭为2796.8米,向东南降到1000~800米,中部平行岭谷区1200~200米,形成以中低山为主的山丘地貌。受岩性的影响,库区有较大面积的发育在紫色土和石灰岩上的各类石灰土(钙质土)。库区内河谷平坝约占总面积的4.3%,丘陵占21.7%,山地占74%。三峡库区海拔1200米以下丘陵表层多为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页岩和泥岩。红色砂页岩面积约占52%,其它为花岗岩或石灰岩,是容易风化易受侵蚀的类型。 2、气候 三峡地区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水热条件良好。河谷低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18℃左右,山区高海拔地区约17℃,无霜期220~340天;年降水量在东部、中部沿长江两岸广大地区为1000~1200mm,东南部、东北部为1200~1500mm;平均日照时数980~158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 3、水资源 三峡库区重庆段流域水资源丰富,境内各类水资源总计4624.4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水资源量511.44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资源131.66亿立方米,入境水资源量3981.3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682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204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63.9%。 区域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达,均属长江水系。除任河注入汉江、酉水注入北河汇入沅江(入洞庭湖)、濑溪河和大清流河注入沱江外,其余均在市境内汇入长江。总计有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约374条。其中流域面积5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约167条,流域面积100~500平方公里的河流152条,流域面积5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9条,流域面积100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条,流域面积大于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条。 4、土壤 三峡库区土壤共有7个土类16个亚类。主要土壤类型有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在土壤类型中,紫色土占土地面积47.8%,富含磷、钾元素,松软易耕,适宜多种作物,目前是库区重要柑橘产区;石灰土占34.1%,低山丘陵有大面积分布;黄壤、黄棕壤占16.3%,是库区基本水平地带性土壤,分布于高程600米以下的河谷盆地和丘陵地区,土壤自然肥力较高。耕地多分布在长江干支流两岸,大部分是坡耕地和梯田。 5、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自然植被具有垂直分带的特点。海拔13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13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2200米以上为亚高山针叶林带,灌丛分布于淹没区至2200米之间的地带。目前,在库区已找不到能代表该区域的完整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极高。

长江三峡 教案教学设计

长江三峡教案教学设计 长江三峡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景物描写抓住特点 2、写景中所阐发的哲理。 【学法建议】:文本研习。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刘白羽(1916--)现代作家,北京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 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的、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 散文热情奔放,感情真挚著名。 2.资料链接 (1)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

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长江三峡河段,是世界上最大 的水资源宝库之一。周恩来总理1957年12月3日就提出 “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瓦的水利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 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口号。多年来,经过反复的 论证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的讨论,长江三峡水 利枢纽坝址已选定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这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必将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2)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里的有关文字,适当引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 (3)杜甫的两首诗 咏怀古迹(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

三峡工程概况及评价

三峡工程概况及评价 一.三峡工程概况 1.三峡工程简介及工期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正式开工。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6 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已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岩石抗压强度约100兆帕;岩体内断层、裂隙不发育,且大多胶结良好、透水性微弱。这些因素构成了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良地质条件。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7年。 一期工程5年(1993――1997年),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等。 二期工程6年(1997―――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等。导流明渠截流是二期工程转向三期工程建设的重要标志。 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2.水利枢纽—世界之最 2.1.枢纽布置 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两侧为电站坝段和非溢流坝段。水电站厂房位于两侧电站坝段之后。永久通航建筑物均布置于左岸。 大坝即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设有23个泄洪深孔,底高程90米,深孔尺寸为7×9米,其主要作用是泄洪。电站坝段位于大坝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枢纽最大泄洪能力可达102500立方米/秒。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共安装26台水轮发电机组,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2.2.枢纽工程量 工程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的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94万立方米,钢筋制安46.30万吨,金属结构制安25.65万吨,水轮发电机组制安26台套。 2.3.水淹范围 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重庆市、湖北省的20个县(市)。三峡水库淹没涉及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受淹没或淹没影响的工矿企业1599家,水库淹没线以下共有耕地(含柑桔地)2.45万公顷;淹没公路824.25公里,水电站9.22万千瓦;淹没区房屋面积为3459.6万平方米,淹没

长江三峡地区夷平面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年代

第!"卷第#期中国岩溶$%&’!"(%’# !))*年+月,-./01023,-/3(3,-456 7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 文章编号8#))#9:;#) 谢世友#?!?袁道先#?王建力#?况明生# <#’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重庆:))@#"A!’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摘要8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典型地区填图?地质B地形图判读?航片B卫片验证B核 对及前人资料分析和年代学方法?对长江三峡地区的地貌进行了研究C结果表明8 该区现代河谷之上存在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夷面C高夷平面分布高度为海拔#@)) D!)))E?完成于老第三纪末A低夷平面分布高度为海拔#!))D#"))E?完成于上 新世末A剥夷面分布高度海拔为;))D#!))E?形成年代为+’:D#’;45F’G’C高夷 平面在地貌上表现为宽浅的坳谷洼地与低矮的缓丘相结合?呈现一派波状起伏的 老年期地貌景观A低夷平面多表现为高大的岩溶丘陵与大型洼地相组合的岩溶台 面?洼地两侧多有水平溶洞发育A剥夷面可以岩溶盆地B山间盆地B岩溶台面B河谷 盆地B岩溶洼地及河流宽谷等多种地貌形式存在?没有大范围可比性C 关键词8三峡地区A夷平面A剥夷面A形成年代 中图分类号8G H+#’"文献标识码8- I引言 李四光最早指出中国大陆地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青藏高原向太平洋沿岸逐级下降?形成三个巨大的地形台阶8第一台阶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D ""))E A第二台阶为内蒙古J鄂尔多斯J云贵高原?平均海拔#)))D!)))E A第三台阶为中国东部丘陵平原?平原的海拔在)D!))E之间?丘陵低山的平均高度不超过#)))E C这三大台阶之间的过渡地带都是地形突变区?河床比降大?河流常深切形成峡谷C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顺地势东流入海C当它流经第一个地形陡坡带时?形成了金沙江大峡谷A当它流经第二个陡坡带时?形成了著名的长江三峡C无疑?长江是在切过三峡之后才上下贯通B形成泱泱大河的C因此?三峡地区的地貌发育与演化过程在长江河谷研究中地位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倍受关注?是我国地貌学研究的代表地区之一C 夷平面与地文期研究是揭示区域地貌演化过程的重要手段C特别在三峡地区?因隆起带抬升作用?长江及其支流强烈下切?地形十分破碎?加之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地面冲刷严重?测年材料匮乏?因此前人主要通过地形分析与区域对比的方法对该地区的地貌演化进行研究K#D:L?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C但以往的研究受种种条件限制?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差异较大?远未取得统一认识K"D;L C本文选择长江与清江间的分水岭地块为主要研究区<图#=?根据野外实地考察B航片卫片判读B地质地貌剖面分析?结合相关沉积分析B洞穴考古及年代学研究结果?着重探讨分布于三峡地区现代河谷之上的夷平面特征及其年代问题C M夷平面分布与特征 在三峡地区?高位的平坦地面与深切的现代河谷形成明显的地形反差?是地形地貌研究的良好场所C 长江与清江在研究区内自西而东平行流动?两江间水平距离仅数十公里C三峡段的水面高程不足#))E?但它与清江间的分水岭高度差可达!)))E以上<图!=C 综合应用上述手段?分析B对比B验证结果表明?三峡地区存在三级夷平面?其分布高度分别为#@))D >基金项目8重庆市科委研究项目

长江三峡教案

长江三峡教案 导读:课文题解 长江三峡雄伟壮观,变幻多姿,具有神话般的魅力。我国古代文人曾留下许多吟咏三峡的脍灸人口的诗文。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李白的《上三峡》、《朝发白帝城》、白居易的《初入峡有感》等,都是盛赞长江三峡的名篇。作者刘白羽在幼年时期就熟读过一些描写长江三峡的作品,一心想从大江顺流而下,领略三峡美妙风光。1960年11月中旬,他如愿以偿,从重庆乘“江津”轮驶往武汉,历时三日。他的散文《长江三日》记述了这一航程,并描绘了沿途景色。课文所写的是《长江三日》中的第二日,因所写内容为穿行三峡时所见的瑰丽奇特的景象,故编者将课文题目定为《长江三峡》。课文简析课文以激越奔放的感情,运用抒情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长江三峡雄伟、瑰丽、险峻的山川景色,热情地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不畏艰险、奋勇直前的革命精神,并启示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一条前进途径,就能战胜困难险阻的生活哲理。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航行三峡总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描写瞿塘峡的雄伟险峻。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描绘巫峡神奇绮丽的动人姿态。 第四部分(第6—9自然段),写西陵峡的凶险和作者的实际感受。 全文以“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这条思想线索贯串全

文,统帅全篇,这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特点提示 本文即写了三峡水陡,流急、滩险的共同特征,又写了三峡各自的特点,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不同特点又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对瞿塘峡的描写,则从正面写它的形、声、色、势以壮其观;对巫峡的描写,则多采用贴切的比喻以状其秀;对西陵峡的描写,则通过“江津号”的艰难行进和上行船的小心翼翼从侧面来突出其险。除了挥酒自如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作者还大量引用民歌、民谣、民间传说来扩展意境。这些引用不仅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加了历史知识,而且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尤应注意的是,作者在写景状物的同时,托物言志,使文章寄寓了深刻的思想,给人以启迪。以上几个特点使这篇散文达到诗情、画意、哲理的完美结合。 问题思考 作者在叙写西陵陕这一节江流虽险,却流传着无数优美的传说时,为什么重点表达了对屈原和王昭君的怀念之情? 解题思路 因为这里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乡,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有过贡献,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王昭君因促进民族团结而为后人所怀念。这里作者所发的不是一般的思古之幽情,而是提示了这样的一个生活哲理:凡是在历史上有过功绩的为人民作出过贡献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将永该在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

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 1994年12月14日,当今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动工,它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 置费年共17 3035米,221.5 849 10-75米,135米, 到 到 筑堤坝围护,那时石宝寨所在的玉印山将成为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峰,更别致传奇。而其它各景点的雄姿依然不变。随着沿江山脉间人造湖泊的形成和通航条件的改善,原本分散在三峡周围的许多景点将更容易到达,如小三峡、神农溪等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 另外,三峡大坝和葛洲坝这两座现代奇观也将成为长江三峡的新景点,为

其添姿增色。集自然美景、古代遗址和现代奇迹于一身的未来长江三峡将一如既往地吸引和陶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三峡工程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中堡岛,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工程总工期17年,分三个阶段施工:第一阶段工程1993——1997年,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第 43.13 221.5 10亿 )。公 看到江南高高入云的山顶起伏的轮廓线,好像一个人仰卧在高山之巅:由银白色山石组成,头东脚西,安详仰卧,其头发、额头、眉眼、鼻嘴、中山装衣领、胸腹惟妙惟肖,清晰可见,极像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是毛公山,因山顶酷似毛泽东主席卧像而得名。毛公山原名黄牛岩,长江水路在这一带九曲回环,而古代西陵峡的这一带滩险水急,航行缓慢,乘客多逆江而上几天,似乎还在黄牛岩跟前徘徊,走不出

关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的报告

关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的报告 三峡水利枢纽的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上游40公里处,由拦江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三部分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水电站为坝后式,共装机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由升船机和双线五级船闸组成。 在发电方面,三峡水电站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年发电量相当于目前全国总电量的 1/10,相当于 7座 240万千瓦的火电站和一个年产5 000万吨原煤的巨型煤矿及相应的铁路运煤能力。 在航运方面,可从根本上改善宜昌到重庆660公里川江航道的航运条件。工程建成后,险滩淹没,航深增大,航道加宽,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5 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左右。 1992年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会议批准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列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决议同时要求,对已发现的问题要继续研究,妥善解决。 当中的影响要素是不行无视的,三峡工程的兴修,次要障碍的要素是文物奇迹的维护、生态维护以及大范围的移民。三峡一带曾经被证明,埋藏着数目十分宏大的文物,许多都是极端贵重并且是如今为止没有发明过的文物。但三峡工程开工以离开蓄水这段工夫,基本不行能有充足的工夫把这些贵重的文物发掘出来。据报道,真正发掘出来的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非常之一,也便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贵重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很令人酸心的事变。另有一些是在三峡沿江的胜景奇迹如张飞庙等都不得不吞没江水当中。这是对中国汗青文明方面的大毁坏。 三峡工程的建设给环境带来影响。①上游水位抬升,使得长江沿岸大面积陆地被淹,一些物种将不复存在;下游水位降低,水流量减少,使得下游气候也将出现变化。②工程建成后长江上游水流速度相对减缓,上游泥沙淤积及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泥沙对三峡大坝也形成了一定的威胁。③由于人为的对自然环境的改

长江三峡旅游发展规划

长江三峡旅游发展规划 序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浩荡长江在古改变历史,在今也将创造中国旅游史上的奇迹。摘要 长江三峡是世界上著名大峡谷之一,是中国最长的河流,目前世界水流量最大的河流,世界第三长河流。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也颇具竞争力。三峡旅游区跨越重庆和湖北两省市,辐射湖南、贵州和四川等的部分地区,是我国最典型的跨省域旅游区。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三峡旅游已经形成独特、鲜明和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品牌形象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推进和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峡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三峡库区形成后,传统的三峡沿江串珠式往复旅游模式,将随着库区景观、城镇、交通、产业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国内旅游消费内涵与方式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调整。三峡旅游区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格局、旅游形象与营销、旅游区域分工与协作、旅游投资与产业发展等,均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整合与调整。 三峡风景简介 三峡旅游区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

起奉节的白帝城,东到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长江三峡,各具特色,各显奇妙: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险,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可谓是集游览观光、科考怀古、艺术鉴赏、文化研究、民俗采风、建筑考察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从旅游角度出发,三峡风景名胜区不仅仅局限于这一范围,而是包括三大部分,一部分是从四川省忠县到奉节,这是三峡的前奏;一部分是从奉节到湖北宜昌,这是三峡的主体;而三峡的深处,包括大宁河小三峡、香溪昭君故里和屈原故里则是景区向纵深发展的延伸部分。 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以雄、奇、险、秀、幽着称于世,是长江旅游线上最奇秀、最集中的山水画廊。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西起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 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风景旅游大峡谷——长江三峡风景区。 长江三峡,各具特色,各显奇妙: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险,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 旅游业历年以及未来市场数据显示表

2017《长江三峡》教案.doc

长江三峡刘白羽 一、导入课文(投影1-3): 介绍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长约200公里。其间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三峡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著称于世,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的旅游热点。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夔州歌十绝句(之一)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二、介绍创作背景和作家(投影4-5): 课文节选自《长江三日》,这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刘白羽同志于1960年11月中旬,乘“江津号”顺流而下,从重庆到武汉。一路上,作者被“大自然伟力所吸引”,写下了这篇描绘祖国河山壮美景色,抒发庄严美好的革命豪情的文章。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写连续三天在长江航行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日11月17日写的长江迷蒙的雾景和雄伟的夜景;第二日11月18日写的长江三峡瑰丽奇特的景象;第三日11月19日写的长江平静清丽的风光。课文节选自第二日所记,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刘白羽(1916——)现代作家,北京人。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参加《新华日报》副刊编辑工作,1946年到东北解放区作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获斯大林文学奖金。曾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的、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散文热情奔放,感情真挚著名。 三、检查预习情况(投影6、7:字音字形解释) 四、整体分析课文: 提问: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

关于三峡工程的简介

关于三峡工程的简介

三峡工程简介 兴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夙愿。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从此,三峡工程由论证阶段走向实施阶段。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 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1 防洪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其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

或类似于1870年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0世纪长江洪灾情况表 1.2 发电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1.3 航运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2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2.1 坝址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 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4

长江三峡导游词(完整版)

长江三峡导游词 长江三峡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长江三峡旅游,可以从重庆顺流而下,快镜头地观赏三峡奇特风光,也可以从上海、南京或武汉逆流而上,慢节奏地饱览长江沿途美景。然而,从长江三峡门户宜昌出发,畅游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是长江三峡旅游最佳起始点。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朋友,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西陵峡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得名。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白里,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今天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妙景色。南津关这就是南津关,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上游的分界线。这里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渡假区。主要景点有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

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穿过南津关后,江面由201X 多米骤然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灯影峡过南津关西行约10公里,就到了灯影峡。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当这明净的峡壁被明净的天空映衬着时,酷似一幅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灯影峡得以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座骑,合掌缓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当夕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故名灯影峡。仙人桥船继续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见一跨径15米,宽仅1米有余的天然石桥,这就是仙人桥。这里是欣赏西陵秀色的最佳点,站在仙人桥上俯视,上下百里的西陵峡里大半尽收眼底,但见,云卷细浪,雾散轻烟,千轮万舟,形如柳叶,使人仿佛置身天上。传说有一樵夫为仙女所爱,但仙凡路隔,难结连理,仙女乃抛下裙带化为仙人桥,引渡樵夫登台而上。宋代诗人田钧有诗云: 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黄牛峡乘船继续西上约10公里,翘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间见一排陡峭的石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奔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河谷便

长江三峡文化长廊旅游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一、规划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地处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属于长江西陵峡东段,横跨长江西陵峡两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0°59’ ~ 111°25’,北纬30°40’ ~ 31°20’,东西长31km,南北跨度25km,整个旅游区面积为276km2,旅游区南部和西部临近长阳土家自治县,西部紧接秭归县,北部与三峡大坝相融,东部与宜昌市点军区、西陵区峡口风景区相连。三峡人家风景区地跨夷陵区三斗坪、乐天溪乡镇,景区规划控制面积50km2,已建成开放的景区面积近5km2 项目区地处三峡西陵峡东端的两坝一峡间的长江南岸,是国家6省6市规划发展的国家级世界名胜旅游区范围内,距长江葛洲坝17km,距宜昌市区中心19km,距三峡大坝19km,整个流域属石灰岩风化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景区不仅旅游资源独特丰富,而且森林植被良好,面临长江,高山峡谷、层峦叠嶂、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人文传说源远流长。由于景区位于葛洲坝库区,受水体调节和风向影响,常出现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其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是都市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2、地质地貌 ⑴地质 三峡人家——地质奇观长廊,三峡人家是一个缤纷多彩地质世界,三峡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两坝之间绵延38公里的西陵谷是一个缤纷多彩地质世界,两边地层裸露清晰,地质地貌奇特,这就是被联合国确认的长江灯影峡震旦纪国际标准地质剖面点, 为全国三大典型地质剖面之一,震旦纪比恐龙时期还早3亿多年,该剖面长约10公里,总面积近3平方公里,地层中含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经鉴定有216个种属,最古老的地层为距今约28.5亿年前所形成的崆岭群,揭示了地球远古的奥秘,被誉为“地质百科全书”。据地质专家评定,这里的地层保存完整,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走进地貌奇特的三峡人家,仿佛穿越时光隧道,透过那层层叠叠的岩石,人们可以观看到8亿多年来的诸多地质遗迹。在沿江两岸可以欣赏到举世罕见的峡谷地貌、溶洞景观、名山水景、原始森林及距今4000多年历史文化和200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迹。在地质结构上,这里珍藏着中国南方距今32亿年前形成的最古老的变质岩基底;三峡地区乃至扬子地台最古老的变质岩系和结晶岩基底;世界最古老的距今7亿年左右的冰川沉积;自新元古代以来伴随地壳演化留下的完整地层序列;各时代的岩石及30多个门类、数千种动植物化石;丰富的地质灾害、河流演化、岩溶地貌景观和遗迹。保存如此完整而丰富的地层古生物、资料、地质地貌现象,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景区在构造上属于著名的地质褶曲带“黄陵背斜”,有李四光发现并命名的、绵延约5km的寒武纪、震旦纪地层剖面。地层以黄陵背斜为核心,由里向外,有多层弧形带状的特点,元古界和古生界均有出露。境内岩浆岩发育,火山岩、次火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