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综合训练题
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2023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综合知识训练题一、选择题。
1.下列作品和人物不匹配的一项是()A.《汤姆·索亚历险记》柴郡猫B.《骑鹅旅行记》小狐仙C.《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D.《爱丽丝漫游奇境》渡鸦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评价名著中的人物,角度不能太单一。
B.读名著时大致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C.读名著时,可以通过画人物关系图谱来理清人物关系。
D.有些名著读起来不像流行读物那样通俗易懂,作为小学生不需要读。
3.关于写作品梗概,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先读懂内容,把握脉络;再筛选概括,合并成段;最后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B.在筛选概括的时候,应该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C.为了准确地表达,写作时不能有任何补充的内容。
D.写作品梗概要尊重原文,不能改变原文意思。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女巫把小女孩关进qī liáng( )的院子里,用zhàlan( )把四周牢牢围住。
没有人与小女孩liáo tiān( ),她感到十分jì mò( ),但是她的内心充满了希望,并没有感到kǒng jù( )。
终于有一天,她想出办法成功摆脱了女巫的kòng zhì( )。
三、下面的句子写的是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的哪些困难?请将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A.没有食物 B.住所简陋C.十分孤独(1)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
________(2)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
________(3)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
________ 四、填空题。
(1)你想要了解狗的习性,就要经常观察和亲近小狗,正如《增广贤文》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综合题

六年级语文综合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雕梁画栋笔走龙蛇古朴典雅不同凡响
B. 飞瀑流泉银妆素裹崇山峻岭身临其境
C. 感人肺腑美轮美奂连棉不断如诗如画
D. 巧夺天工因材施教顾名思义推心置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三个代表”学习活动中,使我们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素质。
B. 为了避免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虚心学习。
C. 许多科学家的实验表明,每天坚持收听广播节目,对开发智力很有帮助。
D. 随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事业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3.下列诗句中,与月亮无关的一句是:
A.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填空题
1.《红楼梦》的作者是 _______ 代小说家。
小说以 _______ 、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主要有 _______ 和 _______ 。
其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见到的判词是:“_______ ,。
,_______ 。
”预示了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四大家族的命运。
2.请写出含有“花”字的连续两句诗句:_______ ,_______ 。
3.请写出出自《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_______ 、_______ 。
4.请写出出自《水浒传》的两个成语:_______ 、_______ 。
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知识训练题1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知识训练题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全对的一项是()A.徘徊.(huí)蒸.融明察秋毫.(细毛)B.赤裸.裸(nuó)收藏.一声不吭.(出声、说话)C.依偎(wēi)明媚.饶.有趣味(特别)D.亲吻(wěn)柔搓.一视同仁.(仁爱)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响午蝙蝠和谐焦躁不安B.窟窿破损行驶生气渤渤C.杜鹃慰籍秩序惊慌失措D.敏捷昂首健康一丝不苟3.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读书时如果走马观花....只看热闹,不进行认真思考,就会闹出笑话。
B.这次比赛能够夺得冠军真是太不容易了,他激动得声泪俱下....。
C.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紧急,全国很多医务工作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D.不少人对佩戴口罩这件事不以为然....,殊不知它可以减少人们对很多病毒的感染。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对这个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稍纵即逝的形态。
C.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D.这一描写流露出朱自清对人生深深的绝望。
5.下面句子不是表达时间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的一项是()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D.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6.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下面这些感受与列举的事件不对应的一项是()A.心情:归心似箭事件:在车站等待在外打工一年未归的妈妈。
B.心情:欣喜若狂事件:参加书法比赛,获得金奖。
C.心情:忐忑不安事件:偷偷拿压岁钱买了悠悠球。
D.心情:追悔莫及事件:体育课上偷拿了同桌的跳绳,导致他被罚。
7.下列关于《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不同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的《匆匆》讲的是人生,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讲的伟大母爱,那种灵魂中深深遗憾。
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综合

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综合(正文部分,以下为文章示例)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的正(T)误(F)。
李校长告诉我们,学校将组织夏令营活动,而我们班将去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所特殊的学校,里面收集着丰富的文物和实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宝藏。
从上星期开始,我们班的同学们就开始发挥想象力,为参观博物馆做准备。
我们需要对博物馆感兴趣,了解博物馆的功能与意义。
博物馆不仅是一处展览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
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观看展览,还可以听讲解员讲解。
讲解员可以为我们解惑答惑,增加对文物的了解。
所以到博物馆参观,我们需要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博物馆里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秩序。
不仅不能乱摸、乱碰,更不能大声喧哗。
这是对其他参观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博物馆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我们需要保持敬虔的心情。
( )1.博物馆不仅可以展览文物,还可以观看展览。
( )2.博物馆的参观者可以随意摸碰文物。
( )3.博物馆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地方。
( )4.在博物馆里,我们需要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
( )5.每个人在博物馆中都需要保持敬虔的心情。
(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是赵宝刚执导,岳红、李保田等主演的一部电影。
该片于2014年上映,由贵州省文化厅、广东旅游局等单位支持,主要讲述了一个老艺人如何传承与发扬民族音乐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贵州的大山深处。
一位叫杨常福的老炼丹师,因为妻子临终前留下的遗愿,带着外孙杨亦鸣,漫游在山川间。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并通过乐器与他们奏出了动人的音乐。
该片以一个流浪艺人为主线,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表现了对现实的关注。
影片中的音乐情节非常精彩,展现了民族音乐的美妙之处,同时也投射出了贵州山区人民的智慧和乐观精神。
这部电影上映后获得了广泛好评,不仅在国内各大电影节上斩获多个奖项,世界各地的观众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专项习题:综合题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综合题一、综合题1.综合实践。
同学们,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这时需要协商才能解决。
那么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请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交际材料】爆竹声声辞旧岁,银花朵朵贺新年。
噼里啪啦的爆竹、五彩缤纷的烟花,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气氛,但也在环保、安全等方面带来很多问题。
一些城市在燃放鞭炮方面的政策也在不断摇摆。
那么,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呢?(1)六(1)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时,如果听到不同的意见,要换位思考,积极沟通。
以下是几位同学关于“倾听”的想法,不恰当的是()。
A.王红:我认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需要参与讨论,不需要倾听。
B.张明:认真倾听他人的话,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然后思考,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C.李刚:尊重不同意见,倾听时要有耐心,不能心不在焉。
(2)【学习交际】从“普通市民、消防队员、环卫工人、鞭炮厂工人”中选择一个身份,来谈一谈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
2.找出广告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再说说你对这种用词现象的看法。
有痔之士,无后股之忧(某肛肠医院)改正:________我的看法:________3.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最近学校对图书损坏情况做了调查,并做了如下统计。
(1)从此表中,我知道了,这是关于________的调查。
(2)我发现损坏较重和严重损坏的一共有________册,占了全部图书的________。
(3)从此表中,我得出了一个结论________,看来要对同学们________。
4.附加题。
(1)《故乡的“水墨画”》是作家吴建写的一篇回忆故乡的文章。
古代诗人也有许多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你知道的有哪些?请你选择两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①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________②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题学校:班级:姓名:得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4分)1.贝多芬借着月光,按起了qín jiàn(),皮鞋匠兄妹俩 táo zuì()在这美妙的琴声中。
2.住在lái yīn hé()畔的mánɡɡū niɑnɡ(),听着美妙的音乐,仿佛看见了月光照耀着的大海。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谱.(pǔ)善哉.(zāi)锦.缎(jǐn)B.纯.熟(chún)琴弦.(xuán)悔之晚矣.(yǐ)C.一缕.(lǚ)画轴.(zhóu)少.选(shǎo)D.巍.峨(wēi)曝.晒(pù)奖券.(qu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伯牙鼓.琴(弹)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值得)C.所宝以百数.(计算)D.常以自随.(随后)3.下列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刚刚结束冬训的国家女排,今晚在体育馆首次亮相..。
B.元旦联欢会,校舞蹈队作为压轴..首先出场。
C.弟弟虽然还小,但做事有板有眼....,让人夸赞。
D.每次班级排演节目,跑龙套...的肯定有他。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曲断断续续....地从敞开的窗户中飘出,在夜空中回荡。
B.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
C.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D.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显得格外清幽,伸手不见五指......。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①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②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③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
④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小升初语文综合训练15+试题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无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综合训练一、填空题。
1.古代样瑞四灵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是《___________》。
3.《史记》中的“世家”是给_________所作的传记。
4.古代名曲《十面埋伏》是用_______弹奏的。
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出自于_________的《________》。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词出自_________的《_______》。
7.西湖白堤的得名与__________有关,苏堤的得名与_________有关。
8.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________,北宋文豪苏轼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__________。
”9.四月的一天,白居易看到大林寺的桃花才刚盛开,即兴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诗出自于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诗出自于__________的《________》。
12.在宋词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在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4.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15.中国古代三大启蒙读物“三百千”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世界上现存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蒙学读物是_________。
17.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代表人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代表人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训练(附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综合训练一、选择题。
(30分)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气馁.(liě) 语重.心长(zhònɡ)B.河畔.(bàn) 歪歪扭.扭(niǔ)C.贮.藏(zhù) 戛.然而止(jiá)D.矜.持(jīng) 误入歧.途(qí)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生涯擅抖红摩纸忐忑不安B.折腾亨受红双圈迫不及待C.憧憬洋溢双刃剑不能自拔D.熏陶持教策画书无怨无悔3.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身临.其境() A.来,到。
B.挨着,靠近。
C.遇到,碰到。
(2)迫.不及待() A.逼迫,胁迫。
B.急促,急迫。
C.接近,狭窄。
(3)引人入胜.() A.胜过,超过。
B.能承担,能承受。
C.优美的。
4.填入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讨论怎样制作班级纪念册时,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最终制作完成后的纪念册________,真实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历程。
A.群策群力标新立异花里胡哨B.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图文并茂C.群策群力迎难而上栩栩如生D.各抒己见举一反三如火如荼5.赠言要因人而异,“有花自有香,不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这条赠言适合送给()的同学。
A.惰性较强B.缺乏自信C.意志脆弱D.意志坚强6.下面不适合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学的一项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B.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C.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
D.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面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老师领进门》中的田老师寓教于乐,让人佩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综合训练题(一)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头晕目眩.()啜.泣()迂.回()卑.微()踱.步()栅.栏()嫌恶.()苦心孤诣.()惊惶.()回溯.()蓦.地()2.根据所给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隐mì( ) yòu( )惑喧téng( ) 训jiè( ) nàhǎn ( )( ) 宽 shù() chà( )路笑bǐng( )qiáo cuì( )( ) jué( )别 sè suō( )( )静mì( )tián( )静 rú()动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区里正在举行家用电器抽奖活动,我幸运的抽到了一台彩电,我当时真是受宠若惊....,高兴极了。
B.面对好朋友的误会,他百口莫辩,只好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C.东大直街上车来车往,可他却无所顾忌....地走在车流中,真为他捏把汗。
D.老师把刚报到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份工作,只见每个人都在忙碌着,这是各得其所....。
4.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等不及了,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这儿,看你写行吗?”B.他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
C.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个灿若星花的梦境……D.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5.文学名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大闹天宫 B诸葛亮----舌战群儒 C李逵----倒拔垂杨柳D祥子----娶虎妞为妻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B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不吃国家救济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C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D战士们冒着滂沱的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速前进。
7.下列关联词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特别是有的时候,食物本来很清洁,()由于手的不清洁,()菜刀、案板、抹布的不清洁,()致使人身体受到细菌的侵害。
A、尽管或者而B、尽管也许因而C、可是或者而D、可是也许因此8.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9.下面情境下,女儿的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妈妈对经常与笔友通信的女儿说:“你不要再与笔友通信了,妈妈怕你被坏人欺骗,也怕你分散精力,耽误学习。
”A.通信自由是我的权利,您不让我与笔友通信是违法的。
B.我求您别唠叨了,我以后不与笔友通信就是了。
C.谢谢妈妈,您的提醒我会注意,但我与笔友通信除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是为了练笔,请您理解并允许我这么做吧。
D.好吧,我可以不与他们通信,但我给他们发短信或打电话总可以吧。
10.填空试题。
1. ,不亦君子乎。
2.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观沧海》中写想象的诗句是,;,。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富有自然哲理的句子是,。
5.《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动态描写,写出西湖的春天富有活力的句子是,。
6.《天净沙秋思》中的主旨句是。
7. ,志在千里。
8.绿树村边合,。
9. ,却话巴山夜雨时。
10.烟笼寒水月笼沙,。
阅读《风筝》全文,回答9----16题9.第一段末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惊异"的是,"悲哀"是因为,这句话是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10."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3分)11.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2.作者最后送给弟弟风筝并同弟弟一起放风筝,体现了作者的精神。
(3分)13.末段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3分)14."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意思是,"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而且指。
(3分)15.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3分)16.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
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3分)红橘甜了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
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
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
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
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
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
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
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
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
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桶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i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
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我们劝他,你老也快尝尝呀。
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
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
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
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那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
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
煞后,他将红橘分送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
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味道越未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个橘子啊!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
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
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
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
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
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别过脸去,说,这屋里,于烟太大了……10.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6分)(1)种红橘的过程中,父亲的态度: (2)等待橘子成熟时,父亲的心情:(3)橘子成熟后,父亲的做法:11.文中,父子二人各说了一次假话c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l)父亲: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2)儿子: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12.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
(6分)(1)(父亲)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
这里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哪些内心活动?(2)“这屋里,烟太大了…—”父亲和儿子为什么都说这句话?说这句话时,各自的内心状态是怎样的?13 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说说文中表现了哪些方面的“甜”。
(6分)作文:(1)作文题目:真有趣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
横线上可填上“这堂课”、“这件事”、“这次活动”或某个人等;[2]重点要写出“趣”。
(2)以“陪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9."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
"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
引出下文10.这里所说的"春天",是小时候的有风筝的故乡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11.鲁迅把对弟弟的压制写得很严酷,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12.善于自责13."我"要讨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
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14.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当时的天气;心头的悲凉15.略16.略10.(6分)(1)态度:精心侍弄。
(2)心情:兴奋和渴盼。
(3)做法:打电话给儿子,送橘子给儿子,送橘子给邻居,到市场上出售。
(各占2分。
意思对即可)11.(4分)(1)为了将第一批成熟的橘子全部留给儿子一家三口吃。
(2)为了宽慰父亲,让他高兴。
(各占2分。
意思对即可)12.(6分)(1)愁闷,期盼;惊讶;欣喜。
(2)都是为了掩饰落泪的原因。
父亲见到儿子时激动、惊喜,儿子听了父亲话后深受感动。
(各占3分。
意思对即可)13.(6分)①红橘树在父亲精心管理下结出的果实很甜。
②父亲为培养儿子成材而感到欣慰、满足。
③父亲从儿子买红橘苗、卖橘子等做法中体会到儿子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