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厕所标准
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一)教室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
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四、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一)学生宿舍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
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中小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中小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中小学公共厕所的管理水平,保障师生的卫生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小学公共厕所是指供师生使用的公共卫生间。
第三条中小学公共厕所的管理应当符合卫生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第四条中小学公共厕所的管理应当注重卫生、安全、便利和文明,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章中小学公共厕所的设施要求第五条中小学公共厕所的设施应当符合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具备以下功能:(一)可以满足中小学师生的卫生需求;(二)设有足够数量的马桶、洗手盆、镜子和垃圾桶;(三)设有自动冲水、喷洒器、消毒器等设施,保持卫生干净;(四)设有合适的通风设备,保证空气流通;(五)设有不随便进出的隔离门,保护使用者的隐私。
第六条中小学公共厕所的设施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保持正常运行。
发现故障应及时修理。
第三章中小学公共厕所的管理责任第七条中小学公共厕所的管理责任由校长统一负责,具体委派给相应的管理人员。
各管理人员应切实履行管理职责,确保公共厕所的卫生、安全和秩序。
第八条校长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第九条管理人员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一)定期检查公共厕所的设施和卫生情况,保持良好的管理状态;(二)制定公共厕所使用规定,明确使用时间、注意事项和责任;(三)制定公共厕所清洁制度,确保定期清洁和消毒;(四)组织安全检查,随时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五)及时处理用户投诉和意见,改进管理工作;(六)做好记录和报表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四章中小学公共厕所的使用规定第十条中小学师生在使用公共厕所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按时、按序集体用厕,不得随地大小便;(二)保持公共厕所的卫生,使用后须冲洗马桶、洗手盆,并将垃圾放入垃圾桶;(三)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不得将纸巾、卫生用品等丢弃在地面上;(四)保护公共厕所设施,不得恶意破坏;(五)禁止吸烟、饮食、打闹等影响公共秩序和安全的行为;(六)禁止在公共厕所进行商业活动。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一、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一)教室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
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二、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一)学生宿舍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
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三、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一)教室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
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四、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一)学生宿舍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
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校园卫生间标准(小学)

校园卫生间标准(小学)1 卫生间建造标准1.1 位置1. 学校卫生间的位置应选定通风及采光良好的地点。
2. 与学生最常用的教室走廊相连接,避免过度偏僻或远离教室,造成安全、管理与清洁的不方便。
3. 除了教室的学生外,也应考虑户外活动学生使用卫生间的方便性,而设施户外(运动场、校舍周围)、体育馆、活动中心(尤其是场地对外开放者)和游泳池内均应有卫生间的设置。
4. 应顾及残障学生使用的便利性,设置残疾人及身体不适者专用卫生间,以符合现阶段照顾弱势群体的时代趋势。
5. 卫生间应设置于方便衔接自来水之地点以充足供应自来水,甚至于学校如有不同水源供应时,最好能装置互通的控制阀,以备万一其中一处故障时,可以打开控制阀而使水互通,以免部分卫生间缺水使用不便。
同时亦应考虑靠近化粪池或卫生下水道。
化粪池设计不要过于复杂,出水口水位不可过低,以里排水,多层楼的建筑,各楼的卫生间宜设置于同一位置,以利排水管道的集中安置。
6. 绝对不可靠近饮用水源之蓄水池,应远离水井、地下贮水槽、自来水,以避免水管漏水受到污染。
蓄水池与化粪池均设在地面下时,必须距离十五公尺以上,以避免饮用水源受污染。
7. 卫生间化粪池不宜设终日晒太阳而致散发臭味的位置,并应考虑一年中风向变化情形。
此外,学校设计化粪池时,应妥慎考虑其容量,使用人数在五人以下者,腐败槽、沉淀槽及过滤槽不得小于1.5立方公尺,超过五人以上时,每增加一人,应增加总容量0.1立方公尺。
1.2 数量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 50099—2011》,小学卫生间内标准配置如下:1.31. 卫生间光线不足易造成使用维护的不便与安全问题,故除选择采光好的地点外,应设置适当面积之窗户以及人工照明设备,使其照度至少应在70Lux以上,为达到良好的通风及采光,窗户面积最好不少于地面四分之一,窗户的位置应避免可由外部窥视,玻璃的种类应考虑可保护隐私的毛玻璃。
2. 卫生间的通风不良,易产生臭味,每一便所门上下应至少保留十公分缝隙,以利空气流通。
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标准

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设施标准一、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一)教室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米的横行走道。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例外凹凸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1.黑板应统统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大凡为1.2米。
(四)教室采光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平均。
自然采光不够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
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合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1.教室应设通气窗,凉爽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二、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一)学生宿舍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
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4.宿舍应保证通风优良,凉爽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校园卫生间标准

校园卫生间标准(小学)1 卫生间建造标准位置1. 学校卫生间的位置应选定通风及采光良好的地点。
2. 与学生最常用的教室走廊相连接,避免过度偏僻或远离教室,造成安全、管理与清洁的不方便。
3. 除了教室的学生外,也应考虑户外活动学生使用卫生间的方便性,而设施户外(运动场、校舍周围)、体育馆、活动中心(尤其是场地对外开放者)和游泳池内均应有卫生间的设置。
4. 应顾及残障学生使用的便利性,设置残疾人及身体不适者专用卫生间,以符合现阶段照顾弱势群体的时代趋势。
5. 卫生间应设置于方便衔接自来水之地点以充足供应自来水,甚至于学校如有不同水源供应时,最好能装置互通的控制阀,以备万一其中一处故障时,可以打开控制阀而使水互通,以免部分卫生间缺水使用不便。
同时亦应考虑靠近化粪池或卫生下水道。
化粪池设计不要过于复杂,出水口水位不可过低,以里排水,多层楼的建筑,各楼的卫生间宜设置于同一位置,以利排水管道的集中安置。
6. 绝对不可靠近饮用水源之蓄水池,应远离水井、地下贮水槽、自来水,以避免水管漏水受到污染。
蓄水池与化粪池均设在地面下时,必须距离十五公尺以上,以避免饮用水源受污染。
7. 卫生间化粪池不宜设终日晒太阳而致散发臭味的位置,并应考虑一年中风向变化情形。
此外,学校设计化粪池时,应妥慎考虑其容量,使用人数在五人以下者,腐败槽、沉淀槽及过滤槽不得小于立方公尺,超过五人以上时,每增加一人,应增加总容量立方公尺。
数量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 50099—2011》,小学卫生间内标准配置如下:1. 卫生间光线不足易造成使用维护的不便与安全问题,故除选择采光好的地点外,应设置适当面积之窗户以及人工照明设备,使其照度至少应在70Lux以上,为达到良好的通风及采光,窗户面积最好不少于地面四分之一,窗户的位置应避免可由外部窥视,玻璃的种类应考虑可保护隐私的毛玻璃。
2. 卫生间的通风不良,易产生臭味,每一便所门上下应至少保留十公分缝隙,以利空气流通。
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标准

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设施标准一、中小学校教学卫生根本标准(一)教室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平方米,中学不低于平方米。
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
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米的横行走道。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上下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米,中学为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米。
(四)教室采光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1自然采光缺乏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
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米。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二、中小学校生活设施根本标准(一)学生宿舍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
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平安防护设施。
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平方米。
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平安要求的防护栏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二)学校集体食堂1.学校食堂应取得卫生许可证。
食堂从业人员应取得健康证明前方可上岗。
2食堂应距污染源25米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厕所标准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中,对于卫生间厕间局部楼地面高差没有要求,对楼梯踏步高度的要求是出于对疏散安全的考虑。
当然,无障碍卫生间内不允许楼地面有台阶。
以下是中小学设计规范中关于卫生间的内容,请参考。
Ⅱ卫生间
6.2.5教学用建筑每层均应分设男、女学生卫生间及男、女教师卫生间。
学校食堂宜设工作人员专用卫生间。
当教学用建筑中每层学生少于3个班时,男、女生卫生间可隔层设置。
6,
2.6卫生间位置应方便使用且不影响其周边教学环境卫生。
6.2.7在中小学校内,当体育场地中心与最近的卫生间的距离超过
90.OOm时,可设室外厕所。
所建室外厕所的服务人数可依学牛总人数的15%计算。
室外厕所宜预留扩建的条件。
6.2.8学生卫生间卫生洁具的数量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男生应至少为每40人设1个大便器或
1.20m长大便槽;每20人设1个小便斗或
0.60m长小便槽;女生应至少为每13人设1个大便器或
1.20m长大便槽;2每40人~45人设1个洗手盆或
0.60m长盥洗槽:3卫生间内或卫生间附近应设污水池。
6.2.9中小学校的卫生间内,厕位蹲位距后墙不应小于
0.30m。
6.2.10各类小学大便槽的蹲位宽度不应大于
0.18m。
6.2.11厕位间宜设隔板,隔板高度不应低于
1.20m。
6.2.12中小学校的卫生间应设前室。
男、女生卫生间不得共用一个前室。
6.2.13学生卫生间应具有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的条件,并应安置排气管道。
6.2.14中小学校
的卫生间外窗距室内楼地面
1.70m以下部分应设视线遮挡措施。
6.2.15中小学校应采用水冲式卫生间。
当设置旱厕时,应按学校专用无害化卫生厕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