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砾找平层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天然砂砾层施工方案

天然砂砾层施工方案

天然砂砾层施工方案1、下承层准备(1)验收下承层,在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砂砾层的施工。

(2)清理下承层:在砂砾层施工前,应将路基表面的浮土、杂物清除。

若表层过干过散,应适当洒水润湿。

2、复压在砂砾层施工前,应对路槽进行复压,用振动式压路机复压3—4遍。

3、测量放样(1)在下承层完成后应在10m断面准备放样,在准备施工的半幅示出中心桩和边缘桩三点桩。

用铁钉带红布标出,并分别测出各点标高,做好记录。

(2)计算出各点位置上应铺垫层的松铺厚度。

4、试验段施工(1)砂砾层施工前,进行试验段的施工。

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出最佳方案指导全线施工。

(2)试验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路段,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5、施工方法(1)自卸车运料1)有专人指挥车辆卸料。

2)人工配合铲车进行摊铺。

3)做好接收记录和交接手续。

设专职材料员把关。

(2)摊铺1)先用铲车沿中线方向按略高于挂线高度向前均匀推进,再采用平地机精平,防止摊铺时低于挂线。

2)两侧及中线处人工配合摊铺。

3)摊铺时要注意:不得压线和碰钎子。

4)摊铺时人力要配备充足且摊铺人员要固定不变,要求20人,工长、测量员认真负责,现场巡查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人工找平1)紧随摊铺之后立即进行找平。

2)找平前要挂出“米”格线。

3)找平要求如下:A、指定专门一组人员进行。

B、严格按挂线进行找平,首先应把所有线下的部分找平至和线平齐,之后再进行其它部位找平。

C、找平注意不能有比线低或比线低的地方。

D、找平的多余料应由手推车运至前面摊铺处,不足料处补足。

E、找平时注意挑除杂物,对于有明显离析现象,应用细集料嵌缝处理。

F、工长、测工认真负责,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稳压1)在找平结束后立即撤掉铁钎和线绳进行稳压。

2)使用振动压路机静压进行。

3)稳压注意事项:A、顺序由低处向高处。

B、速度不宜太快。

C、碾压轮迹要重叠1/3以上,全部布满后为一遍。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1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1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在道路和场地建设中,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处理方式,它具有提高基层稳定性、增强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方案,帮助工程人员更好地进行施工操作,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前准备1. 设计方案在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前,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基层土质分析、水泥用量计算、施工工序等内容。

2.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水泥、砂砾等材料,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施工质量。

3.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施工方案、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步骤1. 基层处理首先对基层进行清理,去除尘土、杂物和积水。

然后进行必要的压实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坚实。

2. 撒布砂砾在处理好的基层上均匀撒布砂砾,厚度一般为10-15厘米。

然后利用压路机对砂砾进行初步压实。

3. 撒布水泥在砂砾表层撒布水泥,并采用搅拌车或其他机械设备对水泥和砂砾进行充分混合。

水泥用量一般为砂砾总重量的3-5%。

4. 初步压实利用压路机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进行初步压实,确保水泥充分渗透砂砾内部,提高基层的密实度。

5. 养护处理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处理,一般为浇水养护,以促进水泥充分硬化和固结。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进行质量验收,主要包括表面平整度、厚度、密实度等指标的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杂物应及时清理。

2.及时补充水泥和砂砾,保证施工连续性。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

4.根据气温和气候变化调整施工进度和养护措施。

通过以上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确保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质量,提高基层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人员有所帮助。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为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平整度差、抗水损坏性能差、层间结合不好、温缩、干缩裂缝等质量隐患,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质量,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技术规范》,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和高速公路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施工指导意见。

1、施工方法1.1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一律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方法施工。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分层施工时,当用18~20T以上压路机碾压,分层最大厚度不应超过20cm,并不小于10cm。

当采用单层施工时,应用特殊的摊铺和碾压设备,并注意层底0~10cm的压实度,防止表层碎石压碎。

1.3 基层、底基层标高、路拱采用摊铺机作业时,应用钢丝基准线控制高程,直线段桩距10m,弯道段间距5m。

2、材料2.1 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硅酸盐、矿碴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等级宜为32.5级、42.5级,为确保7天试件强度,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

采用散装水泥时,水泥磨出后应存放7天以上,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进罐时散装水泥温度应低于60℃。

所用水泥必须是悬窑生产加工,不得使用立窑生产加工(小厂)水泥。

2.2 碎石碎石压碎值要求<30%。

碎石应按粗集料10~30mm、5~10mm、细集料0~5mm三级配料,相应的料场方孔筛筛孔建议为:32、12、7mm。

2.3水一般饮用水均可使用。

2.4 混合料(1)水泥稳定的碎石或砂砾集料级配应符合表1规定。

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有利于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并宜选用较细密的级配。

为减少路面开裂,<4.75mm成分宜按级配中值偏上选配。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集料级配要求表表1表注: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规范规定31.5mm通过量为90-100%,无26.5mm通过量要求。

2、水泥稳定砂砾37.5mm通过量为主要控制指标。

(2)有重车行使的高速公路不同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2要求: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抗压强度标准表2(3)室内试验抗压强度满足下列二条件之一者为合格:a.室内试验每个试件强度均满足表2规定;b.室内试验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R代满足表2规定。

砂砾找平层施工工艺方案

砂砾找平层施工工艺方案

砂砾调平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路为芦灵路下垭口至灵关镇四级公路“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工程。

路面底基层设计为天然砂砾石调平层,厚度为10cm,起止桩号为K20+700—K27+944.934,全长7.245公里二、施工前准备1、材料准备:选择好料场,填筑的沙砾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粒径大小必须符合找平。

2、取材料实样,送试验室做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

3、机具准备: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T18振动压路机1台、5T自卸汽车5辆、手推车4辆。

三、天然砂砾石调平层施工方法1、施工方法1.1.准备下承层A、基层的下承层是底基层及其以下部分,底基层(找平层)的下承层可能是土路基以及原泥结石路面。

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压实度及弯沉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

B、路基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C、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用18t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密实。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应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砂砾石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D、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或碾压检验)和弯沉测定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达到标准。

E、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

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辙槽,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F、逐一断面检查下路基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层标高的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H、新完成的土基,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验收。

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达到标准后,方能在上铺筑底基层(找平层)。

1.2.测量A、在路基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10m 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设指示桩。

B、进行水准测量。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

1.3.材料用量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各路段找平层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计算各段所需材料数量。

砂砾施工方案范文

砂砾施工方案范文

砂砾施工方案范文砂砾施工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基层处理方法,通过将砂砾等材料铺设在地面上,以增加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砂砾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材料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1.施工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砂砾施工之前,首先需要清理基层地面,确保其平整和清洁。

如果需要,还可以进行填土和压实操作,以增加基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材料准备:砂砾施工需要使用适当的材料,包括砂砾、水泥、水和适量的粉煤灰或石灰。

这些材料应根据工程要求进行配比和准备。

(3)施工操作:首先,在基层地面上铺设一层砂砾,厚度一般为100-150mm。

然后,使用压实机械将砂砾进行压实,确保其紧实和平整。

接下来,将水泥和水混合,形成砂浆,涂抹在砂砾层的表面,以增加其粘结性和稳定性。

最后,再次使用压实机械对砂砾层进行压实,确保其达到要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材料要求:(1)砂砾:应选择颗粒均匀、质地坚固的砂砾作为施工材料。

其粒径应根据工程要求进行选择,一般为5-25mm。

(2)水泥:用于混合成砂浆,提高砂砾层的稳定性和粘结性。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比例。

(3)水:用于混合水泥,形成砂浆,并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砂砾层湿润,以增加粘结性和稳定性。

(4)粉煤灰或石灰:作为水泥的辅助材料,用于增加其粘结能力和改善砂砾层的稳定性。

3.注意事项:(1)施工环境:砂砾施工应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在雨天或气温过低的情况下进行。

同时,应确保施工现场没有积水或泥浆,以免影响施工效果。

(2)施工厚度:砂砾层的施工厚度应根据工程的承载要求确定,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一致性和平整性。

(3)压实操作: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压实机械进行压实,确保砂砾层的紧实和均匀性,并在必要时进行多次压实。

(4)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适时的质量检查和控制,确保砂砾层达到要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及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处理。

总之,砂砾施工是一种常见有效的道路基层处理方法,通过合理的施工步骤、材料选择和注意事项的控制,可以保证砂砾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砂砾层施工方案

砂砾层施工方案

砂砾层施工方案1. 引言砂砾层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等工程中。

本文将介绍砂砾层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步骤、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以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砂砾层施工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1 研究工程设计图纸在施工前,施工方应仔细研究工程设计图纸,了解施工的要求和规范,包括砂砾层的厚度、材料规格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地基的情况,如土质、含水量等,以便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2.2 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砂砾材料。

砂砾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和承载力,同时要满足设计要求的粒径分布曲线。

2.3 准备施工设备准备好施工所需的设备,包括挖掘机、压路机等。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充足的油料。

3. 施工步骤砂砾层的施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土壤平整对地基进行平整处理,将明显隆起和凹陷的地方进行削平。

确保地基表面平整、无坑洼。

3.2 压实地基采用振动压路机对地基进行压实,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压实工作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3.3 铺设砂砾在地基上铺设一层砂砾,厚度按照设计要求确定。

砂砾应均匀铺平,不得有大的高低差。

3.4 压实砂砾层用振动压路机对铺设的砂砾层进行压实,增加砂砾层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压实工作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3.5 检测施工完成后,对砂砾层进行检测,检查砂砾层的厚度和密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不符合,需要进行修正。

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砂砾层施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4.1 施工环境施工环境应保持干燥,避免施工过程中下雨。

如遇雨天,应暂停施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已完成的施工部分。

4.2 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应掌握合适的施工技术,包括振动压路机的使用技巧、砂砾的铺设技巧等。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4.3 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应佩戴好安全帽、工作服等安全防护用品,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专项施工方案简介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是道路、广场等硬质路面的重要基层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准备、施工工艺、施工步骤等内容,以确保基层质量可靠。

材料准备•沥青:用于与砂砾混合,提高基层的黏结性和稳定性。

•砂砾:作为基层的主体材料,应选用规格符合要求的优质砂砾。

•水泥:用于稳定砂砾,提高基层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作为混合材料的调节剂,确保混合均匀。

施工工艺1.清理基础:清除基础表面的浮土、杂物等杂质,确保基础平整、干净。

2.湿润基础:在开始施工前,对基础进行充分浇水,保持基础湿润。

3.砂砾铺设:将清理干净的砂砾均匀铺设在基础之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沥青浇筑:在铺设好砂砾后,将沥青均匀浇筑在砂砾表面,与砂砾均匀混合。

5.搅拌混合:利用机械设备对砂砾和沥青进行混合搅拌,直至均匀。

6.水泥稳定:将水泥均匀撒在混合料表面,通过机械搅拌使水泥充分渗透到砂砾中。

7.压实养护:使用压路机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进行压实,确保基层密实、均匀。

之后进行养护,保持基层湿润。

施工步骤1.清理基础表面,清除杂物。

2.浇水湿润基础。

3.铺设砂砾,厚度符合要求。

4.浇筑沥青,均匀覆盖砂砾。

5.机械搅拌混合砂砾和沥青。

6.撒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机械搅拌混合。

7.使用压路机对基层进行压实,养护基层。

结语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是道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施工方案可以保证基层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有所帮助,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方案1. 引言水泥稳定砂砾层是指利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将砂砾作为骨料进行混合,经过施工加工后形成的一种稳定层。

它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水泥稳定砂砾层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工艺和施工后的养护措施等内容。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 施工材料准备在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砂砾:选择粒径均匀、无太多细颗粒的砂砾,以确保混合后的稳定层的稳定性。

- 水泥:选择符合要求的水泥,并按照设计比例准确称量。

- 混合剂:在需要调整水泥稳定砂砾层的性能时,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混合剂进行调整。

- 水:根据设计要求,准确控制水泥与砂砾的含水率,以确保施工质量。

2.2 设备准备在施工前还需准备以下设备: - 搅拌机:用于将水泥、砂砾等材料搅拌均匀,形成稳定的混合料。

- 压路机:用于在混合料铺设后进行压实,提高稳定层的承载能力。

- 平板振动器:用于在压实过程中加速材料的结实和密实程度。

- 喷洒车:用于喷洒养护剂,加速水泥的凝固和固化过程。

3. 施工工艺3.1 现场布置在施工现场,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场地平整,并根据需要搭设支撑框架。

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避免杂物进入施工区域。

3.2 混合料配制按照设计的水泥与砂砾的比例,将水泥、砂砾和水等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直到混合料均匀一致。

在需要调整混合料性能时,可适量添加混合剂进行混合。

3.3 施工技术要点1.混合料铺设:将混合料均匀铺设在设计要求的区域内,厚度均匀,边缘清晰。

2.压实处理:铺设混合料后,立即进行压实处理。

使用压路机对混合料进行多次轮压,确保稳定层的密实度。

在压实过程中,可使用平板振动器加速材料的结实程度。

3.养护处理: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后,应及时对其进行养护处理。

可以使用喷洒车喷洒养护剂,保持水泥的湿润状态,促进水泥的凝固和固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砾调平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路为芦灵路下垭口至灵关镇四级公路“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工程。

路面底基层设计为天然砂砾石调平层,厚度为10cm,起止桩号为K20+700—K27+944.934,全长7.245公里
二、施工前准备
1、材料准备:选择好料场,填筑的沙砾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粒径大小必须符合找平。

2、取材料实样,送试验室做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

3、机具准备: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T18振动压路机1台、5T自卸汽车5辆、手推车4辆。

三、天然砂砾石调平层施工方法
1、施工方法
1.1.准备下承层
A、基层的下承层是底基层及其以下部分,底基层(找平层)的下承层可能是土路基以及原泥结石路面。

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压实度及弯沉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

B、路基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C、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用18t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密实。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应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砂砾石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D、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或碾压检验)和弯沉测定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达到标准。

E、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

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辙槽,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F、逐一断面检查下路基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层标高的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H、新完成的土基,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验收。

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达到标准后,方能在上铺筑底基层(找平层)。

1.2.测量
A、在路基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10m 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设指示桩。

B、进行水准测量。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

1.3.材料用量
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各路段找平层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计算各段所需材料数量。

对于砂砾石,计算砂砾石的数量,根据料场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1.4.机具
翻斗车、汽车或其它运输车辆及装载机配合人工摊铺、洒水车,洒水或利用就近水源洒水;压实机械,18T振动压路机等;其他夯实机具,适宜小范围处理路槽翻浆等。

1.5.运输和摊铺集料
1.5.1.运输
A、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B、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由远到近将料按要求的间距卸置于路基上。

卸料间距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并且要求料堆每隔一定距离留一缺口,以便施工。

C、集料在路基上的堆置时间不宜过长。

1.5.
2.摊铺
A、摊铺前要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或压实系数,材料的干松密度与干压实密度的比值)。

人工摊铺时,松铺系数约为
1.40~1.50;
B、装载机配合人工进行摊铺,要求表面应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C、检验松铺材料的厚度,看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

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D、砂砾石基层设计厚度为10cm,摊铺时应计算松铺厚度。

1.5.3.底基层摊铺后,应即使进行碾压,防止水分的蒸发,使填料处于最佳含水量。

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有超高的路段上,由内侧路肩开始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一般需碾压6~8遍。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 为宜。

以后用
2.0~2.5km/h为宜,砾石基层在碾压中还应注意下列各点:
A、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B、碾压全过程均应随碾压随洒水,使其保持最佳含水量。

洒水时可参考表中数量并结合季节洒水,待表面晾干后碾压后洒水,可在料堆上泼水,摊铺后立即碾压。

碾压直到要求的密实度。

级配碎石基层不同厚度、不同季节洒水量表
C、开始时,用压路机静压,静压两遍后,即时检测、找补,同时如发现砂窝或梅花现象应将多余的砂或砾石挖出,分别掺入适量的碎砾石或砂,彻底翻拌均匀,并补充碾压,不能采用粗砂或砾石覆盖处理。

D、碾压中局部有“软弹”、“翻浆”、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等翻松晒干,或换含水量合适的材料后再行碾压。

E、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接缝处应对接,必须保持平整密合。

2、质量检验评定
天然砂砾石工程质量的检验与质量评定,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逐层检验验收,每段成型后单独地进行交工验收。

四、安全措施
1、设置专职安全人员,负责工地安全工作。

2、制定安全工作管理条例,做到有章可循。

3、领导管理人员对职工随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学习。

施工
人员注意防疫和饮水卫生,防止疾病发生。

4、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施工比较危险地段并拉警示线,
并设专人看守。

五、人员安排
技术负责人:
现场施工负责人:
质检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芦灵路下垭口至灵关镇灾后重建项目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