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专业基站规划选址要求
无线基站选址及勘察方法

无线基站选址及勘察方法无线基站选址及勘察是无线通信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既关系到无线信号覆盖质量,也关系到基站设备的有效部署和成本控制。
在进行无线基站选址及勘察时,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现场条件、无线信号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确保选址合理、勘察透彻,从而为后续的基站建设与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
1.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区域的规划和用地政策,掌握有关基站选址的相关法规和限制条件。
收集区域的地形地貌、规划用途、人口分布等信息。
2.制定选址策略:根据无线信号的特性和功能需求,制定选址策略,明确基站的类型、数量、分布范围等。
3.地理环境分析:针对选址区域的地理特点,进行地形地貌准备,分析地势起伏、地貌形态、地下水位等条件,确定选址的优劣。
4.网络规划与覆盖分析:利用无线信号覆盖分析软件,根据地形地貌和信号传播模型,进行网络规划和覆盖分析,确定最佳的基站选址范围。
5.现场勘察:在选定的基站选址范围内,进行现场勘察。
勘察内容包括现有建筑物、道路、供电、通信线路等的位置和状态,以及潜在的干扰源等。
6.环境评估:结合选址区域周边的环境条件,进行环境评估。
主要包括环境保护、人员安全、电磁辐射等方面的考虑。
7.综合评估与选择: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评估每个选址区域的优缺点,确定最佳的基站选址。
无线基站勘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形地貌勘察:根据选址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地势、地貌、地质等进行详细勘察和测量。
2.现有建筑物勘察:记录现有建筑物的位置、结构、高度等信息,分析是否对无线信号的传播和覆盖产生影响。
3.供电勘察:了解供电系统的位置、容量等情况,确保基站设备的正常供电。
4.通信线路勘察:了解通信线路的走向和分布,避免与其冲突或干扰。
5.干扰源勘察:对周边的干扰源进行勘察,如高压输电线路、大型机械设备等,排除可能产生的干扰。
6.环境保护勘察:了解选址区域的环境保护情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保护生态环境。
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现代通信领域,移动基站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是,在选址时需要考虑基站与周围居民的安全距离,以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
本文将探讨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安全距离基站在工作时会发射无线电波,其信号强度随着距离而递减。
安全距离是指在基站发射的电磁波已经递减至安全范围内的距离。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基站发射的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与信号强度和频率有关,建议对基站的安全距离进行科学评估,以确保信号强度满足人体健康标准。
通常,基站的安全距离与电磁波的频率、信号强度、基站高度、天线安装高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基站的安全距离应根据不同的频段进行评估,并应考虑居民周围的环境、建筑结构、地形地貌等因素,以确保在基站发射电磁波的同时对人体健康没有潜在的危害。
国际上,根据不同频段的电磁波强度和危险程度,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距离标准。
例如,欧洲议会制定的《无线电频谱政策》就规定,人类无法承受每个频率的电磁波强度超过受限的参考水平(RF)。
根据频率和RF值,可以计算出基站的安全距离。
在中国,国家电磁波安全标准和基站安全管理标准以及其他相关规定也详细规定了基站的建设和工作安全距离要求。
法律法规规定针对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和电磁波的影响,国内外的法律法规也有较为明确的规定。
以下是国内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电信业者的无线电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防止对人体的有害干扰。
2.《电信设施环境保护规定》(工信部令第13号):第六条规定,新建或者改建的无线电通信基站等电磁波辐射源,其建设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并应当具备对人类健康无害的保护措施。
3.《电磁波辐射防护规定》:规定了不同频率电磁波影响人体健康的参考值和限值,并规定了不同频率电磁波的安全距离。
另外,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安全要求,合理设置经营门店和广告设施等。
无线网络基站选址技术要求浅析

1基站 选 址技 术要 求
无线网络基站选址对无线 网络的质量和发展影响重大 , 在选址 时应全面考虑各方因素 , 包括网络结构要求、 业务量和业务分布要 求、 网络覆盖要求 、 无线传播环境要求、 干扰规避要求等等 , 而 网络 结构则作 为技术 上首要 因素来考虑 。
1 . 1网络 结 构 要 求
址和边界协调 , 在确保信号不过度越界的同时, 保 证 相 邻 地 区的 边 界 区域 有 充分 的 重 叠 覆 盖 区 域 , 为用户提供连续覆盖 。
2基 站选 址 实施 建议
无线网络建设 不是孤立 的, 需要依托于城市建设 、 市政 发展 等 相关配套的发展 , 外部 因素的发展会带来无线环境变化 以及业务需 求变化 , 使建 网初期所规划 的站点偏离所期望规划 预期 , 如站点新 建时所期待的覆盖范围已经随着高楼的新建等原 因发生 了变化。 因 此, 运营商必须将 无线网络的建设及优化与市政规划结合 , 而市 政 府作为监管和指导部门, 也要对运营商的网络建设进行监管 、 指导 , 并在合理的范 畴内提供相关支持, 从而减少投资的浪费和对环境 的 电磁 污染 , 有效提升城市 的信 息化 水平。
通信 技 术
无线网络基站选址技术要求浅析
楼 珍 珍
( 广东南方电信规 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 广 东惠州 5 1 6 0 0 3 )
摘要 : 该文从无 线 网络 质量所依 赖的重要 影响 因素无 线网络基站 选址入手 , 从5 方面探讨移 动基站 选址 工作 的技术要 求, 借 以指导城 市基 础设施 的信息化建设 。
边界区域 指的是各地市接壤的区域 , 该区域的站点规划是否恰 当将直接影响用户 的网络选择 , 导致用户漫游问题 , 然后直接导致 用户投诉 , 影响网络形象 , 再而导致 网络资源的重复投资和浪费。 因 此无线基站选址 应该满足边界协调要求 。 无 线基 站 的 选 址 边 界 协 调 的总 体 要 求 为 : 应从提高用 户满意度的大局出发 , 相互协调 , 统一考虑 。 应结合相邻地 区的边界区域的地形地貌情 况、 用户分布情 况和用户话务情况 , 做到既确保本地 区的网络服务要求 , 又确保用 户能够得 到连续服务。 边界区域通常存在 以下两种情 况: 情 况l : 区域地势平坦 , 信号控 制较 困难, 而边界区域人 口众多 , 用户分布多且广 , 人员在边界区域活动频繁 , 与相邻区域 的联系渠 道多种多样 。 情 况2 : 区域地势复杂 , 以高 山为主。 与相邻区域的联系渠道 主 要 是 交通 干道 上 的 用 户 。 对于情况1 , 户 经 常处 于 漫游 状态 , 将 会导 致用 户 满意 度 的下 降 。 因此 需要 通 过合 理的基站选址和边界协调, 对无线信号的传播 的有效控制, 力求减少 边界漫游 区域或者尽量把边界漫游 区域落在空旷无人居住的区域 。 对于情况2 , 由于地 形以山地为主 , 地形复杂 , 边界 区域本地 用 户较少 , 基本上为交通干道上的路过用户 , 用户关注 的问题 主要是 能否得到完善 的覆盖 , 因此对于此类情况, 需要通过合理的基站选
基站规划与选址管理规范

基站规划与选址管理规范一、引言基站规划与选址管理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基站的布局、选址、建设、运营等多个方面,对于保障通信网络的覆盖质量和容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站规划与选址管理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二、基站规划1. 基站规划目标基站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选址,实现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和容量提升,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2. 基站规划原则(1)覆盖优先原则:基站的布局应以实现全面覆盖为首要考虑,确保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能够获得稳定的通信服务。
(2)容量优先原则:基站的选址应考虑到用户密度、通信负荷等因素,确保基站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容量需求。
(3)经济效益原则:基站规划应兼顾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确保在满足通信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 基站规划流程(1)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和通信网络规划,确定基站的布局和选址需求。
(2)资源评估:评估现有资源情况,包括电力、土地、通信设备等,为基站规划提供依据。
(3)选址筛选: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筛选潜在的基站选址,考虑到地形、覆盖范围、市场需求等因素。
(4)选址评估:对潜在选址进行评估,包括环境评估、工程可行性评估等,确定最佳选址。
(5)规划设计:根据选址结果,进行基站的规划设计,确定基站的布局、天线高度、功率等参数。
(6)方案审核: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7)实施建设: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基站的建设和安装。
(8)监测调整:建成后对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性能进行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基站选址管理1. 基站选址管理目标基站选址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基站选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选址冲突和环境污染,保障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
2. 基站选址管理原则(1)合规原则:基站选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包括土地使用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公平原则:基站选址应公开、公正、公平,避免利益输送或不当干预。
2023年基站选址方案与措施

2023年基站选址方案与措施2023年,随着5G网络建设的推进,基站选址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基站选址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5G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下面将提出2023年基站选址方案与措施,以保证5G网络的高效建设。
一、基站选址方案:1. 综合考虑地理条件:首先,在基站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地理条件,包括地形、地势、地貌等方面的因素。
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区域,可以提高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避免信号干扰和遮挡。
2. 确定人口密度大的区域:其次,基站选址应考虑人口密度大的区域,这样可以确保基站的利用率和覆盖面积较大。
在城市中心和人口集中的区域建设基站,可以保证5G网络的稳定覆盖,满足用户高速、稳定的上网需求。
3. 考虑未来发展规划:此外,基站选址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规划。
根据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势,选择未来可能出现人口密集区的位置,以避免基站建设后面临人口集中而基站不够用的问题。
4. 考虑环保因素:最后,基站选址还应考虑环保因素。
选择空旷的区域,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在基站建设中注意降低辐射水平,减少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二、基站选址措施:1. 做好调研与评估: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评估。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获得基站建设所需的详细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地质条件、人口分布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选址的可行性和优劣势,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做出决策。
2. 制定选址标准:为了保证选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制定相应的选址标准。
标准应包括人口密度、地势条件、未来发展规划、环保要求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合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在选址时,可以充分考虑已有的基础设施,如电力、网络等,以减少资源浪费和建设成本。
选址时要尽量选择已有的电力设施覆盖较好的区域,以方便基站建设和维护。
4. 与相关部门合作:基站选址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需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
与城市规划部门、电力部门、通信部门等进行沟通与协调,共同制定选址方案,并互相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基站规划与选址管理规范

基站规划与选址管理规范一、引言基站规划与选址管理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基站的布局、选址、建设和管理等方面。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化的基站规划与选址管理规范,以确保基站的选址合理、建设高效、运营稳定。
二、基站规划1. 基站规划目标基站规划的目标是满足通信网络的覆盖需求,提供稳定、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规划应考虑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地形地貌等因素,确保基站的布局合理、覆盖范围广泛。
2. 基站规划原则(1)合理布局:基站应根据通信网络需求和用户分布情况,合理确定基站的数量和位置。
(2)互补覆盖:基站之间应实现互补覆盖,避免盲区和重叠覆盖的出现。
(3)优化网络:基站规划应结合网络优化技术,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质量。
3. 基站规划流程(1)需求分析:根据通信网络需求、用户分布情况和业务预测,确定基站规划的目标和指标。
(2)数据收集:收集相关地理、人口、交通等数据,用于基站选址和布局。
(3)选址评估:根据数据分析和现场勘察,评估候选基站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4)规划设计:根据选址评估结果,设计基站的布局和参数设置。
(5)规划审核: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和评审,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6)规划实施:按照设计方案,组织基站的建设和调试工作。
三、基站选址管理1. 基站选址准则(1)法律合规:基站选址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避免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2)地理条件:选址应考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交通便利等因素,确保基站的稳定性和可访问性。
(3)电磁辐射:选址应避免基站与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场所的过近距离,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2. 基站选址流程(1)选址前期调研:收集相关地理、人口、环境等数据,进行选址前期调研和评估。
(2)选址候选区确定: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候选区范围,进行初步筛选。
(3)选址方案比选:对候选区进行综合评估,比较各方案的优劣,确定最佳选址方案。
(4)选址方案审核:对最佳选址方案进行审核和评审,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基站规划与选址管理规范

基站规划与选址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基站规划与选址管理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规划和选址能够有效提高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
本文将从基站规划的目的、基站选址的原则、基站规划的流程、基站选址的要素以及基站选址管理的规范等五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一、基站规划的目的1.1 提高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合理规划基站的数量和分布,确保通信网络能够覆盖到用户所在的区域,提供稳定的信号。
1.2 优化通信网络质量:通过合理规划基站的位置,减少信号干扰和阻塞,提高通信网络的质量和容量。
1.3 提升通信服务水平:根据用户需求和流量分布,规划基站的位置,提供更快速、稳定的通信服务。
二、基站选址的原则2.1 地理条件原则:选择地势平坦、无遮挡物的地点,避免信号传输受阻。
2.2 电磁环境原则:避免选址在电磁辐射严重的区域,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3 社会环境原则:避免选址在居民密集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场所附近,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三、基站规划的流程3.1 网络规划:根据通信网络需求和用户分布,确定基站的数量和分布范围。
3.2 基站选址:结合地理条件、电磁环境和社会环境原则,选择合适的基站选址。
3.3 基站布局:根据选址确定基站的具体布局,包括天线的安装高度、方向和倾角等。
四、基站选址的要素4.1 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土地利用等,选择地势平坦、无遮挡物的地点。
4.2 电磁要素:包括电磁辐射情况、电磁干扰源等,避免选址在电磁辐射严重的区域。
4.3 社会要素:包括居民密度、敏感场所等,避免选址在居民密集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场所附近。
五、基站选址管理的规范5.1 合规审批: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基站选址的合规审批,确保选址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5.2 环境评估:进行基站选址前的环境评估,评估选址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5.3 信息公开:对基站选址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和意见反馈,确保选址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基站选址的原则及要点

及楼宇名称等;郊区应记录乡镇名称、标志性区 域、周边重要交通干线及旅游景点的相对位置 等); ✓ 基站坐标(经纬度); ✓ 基站海拔高度(主要针对山区及地形起伏较大的 地区); ✓ 地图标注站址位置(应根据周边标志性建筑、道 路及地形等确定准确站址)。
5、在选择天线抱杆长度以及天线安装方式时应注意本身楼体及 相邻楼体可能造成的阴影影响,另外还要考虑现在城市内楼顶 的美化问题,根据业主要求、周围环境以及楼顶情况 等确定 美化方式。
6、微波天线要定准方向和位置,微波天线和基站天线不要相互 阻挡辐射方向。
7、室外走线架合理(尽量减少对天面的占用和干扰,天线的布 置不能封住天面入口等),尽量缩短馈线的长度。必要时,爬 墙走线架要用侧视图或剖面图表明。走线架在布置时应考虑走 线的弯曲程度。
18
天线架设方式
✓ 地面独杆塔:一般在市区或县城使 用,适合基站位置附近没有合适的 楼房架设天线,且面积比较紧张的 情况,一般有30-50米等规格;
架设方式投资对比:
钢管塔>角钢塔>独杆塔>楼顶增高架>抱杆
具体勘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天线架设方式,塔 桅规格也据各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2021/6/27
否满足设站的要求,要有明确结论。
2021/6/27
23
THE END
谢谢!
谢谢!
✓ 基站设置目的(如话务吸收、盲点覆盖或解决重点 地区问题等);
✓ 基站站址的位置(包括坐标以及站址相对位置); ✓ 基站的天线高度; ✓ 基站的站型配置。
2021/6/27
8
基站选址细则
进行现场选址工作时,应注意及记录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按照规划站址确定基站实际位置(根据坐标、相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