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撰稿中量和数字的规范表达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论文,常涉及到大量的量和单位,过去很多论文中,出现了量和单位标准不统一、书写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并根据最新对于“量和单位”相关的标准规定,将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做如下具体说明:1 量的有关概念及使用规则1.1量的符号在国家标准中,为每个量都规定了专门的符号,即量的符号。
部分量的名称及其符号如表Ⅰ所示。
1.2 量符号的使用规则(1)要使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量符号正确理解各个量的概念是准确使用量符号的基础,否则,就可能会混淆不同量之间的区别,进而就会使用错误的量符号和错误的单位。
(2)要恰当选用同一量的量符号如果一个量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而未加区别时,则它们都是处于同等的地位,可根据情况选择一个符号使用。
当量的主符号与其他量的符号发生冲突或按习惯需要使用时,可使用备用符号。
(3)要正确使用量符号的下标当不同的量使用同一字母作量符号,或同一个量有不同的使用特点,或有不同的量值要表示时,为了相互区别,需要使用主符号附加下标的形式(必要时可使用上标)作为量符号。
(4)要严格区分量符号(包括上、下标)的大小写、正斜体、字体和字符种类。
(5)矩阵、矢量和张量的主符号一律用单个黑体、斜体字母表示。
(6)对于由两个字母构成的量符号,为避免误解为两个量相乘,当其在公式中出现时,相乘的量之间一定要加中圆点“·”或空出1/4个汉字的位置。
1.3 下标的使用规则(1)数字、数学符号和记号、连续或相关字母、量符号、单位符号、来源于人名的缩写、关键英文词的首字母或缩写等均可作下标。
(2)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作下标时,一律用斜体表示,其他则用正体表示。
(3)用英文缩写作下标时,来源于人名的缩写为大写字符,其他缩写一般为小写字符。
(4)国际性规定的下标要优先使用。
(5)可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两种不同写法,或在量的符号上方加某些记号来表示下标不足以表示不同量之间区别的情况时量的符号。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论文,常涉及到大量的量和单位,过去很多论文中,出现了量和单位标准不统一、书写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并根据最新对于“量和单位”相关的标准规定,将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做如下具体说明:1 量的有关概念及使用规则1.1量的符号在国家标准中,为每个量都规定了专门的符号,即量的符号。
部分量的名称及其符号如表Ⅰ所示。
1.2 量符号的使用规则(1)要使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量符号正确理解各个量的概念是准确使用量符号的基础,否则,就可能会混淆不同量之间的区别,进而就会使用错误的量符号和错误的单位。
(2)要恰当选用同一量的量符号如果一个量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而未加区别时,则它们都是处于同等的地位,可根据情况选择一个符号使用。
当量的主符号与其他量的符号发生冲突或按习惯需要使用时,可使用备用符号。
(3)要正确使用量符号的下标当不同的量使用同一字母作量符号,或同一个量有不同的使用特点,或有不同的量值要表示时,为了相互区别,需要使用主符号附加下标的形式(必要时可使用上标)作为量符号。
(4)要严格区分量符号(包括上、下标)的大小写、正斜体、字体和字符种类。
(5)矩阵、矢量和张量的主符号一律用单个黑体、斜体字母表示。
(6)对于由两个字母构成的量符号,为避免误解为两个量相乘,当其在公式中出现时,相乘的量之间一定要加中圆点“·”或空出1/4个汉字的位置。
1.3 下标的使用规则(1)数字、数学符号和记号、连续或相关字母、量符号、单位符号、来源于人名的缩写、关键英文词的首字母或缩写等均可作下标。
(2)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作下标时,一律用斜体表示,其他则用正体表示。
(3)用英文缩写作下标时,来源于人名的缩写为大写字符,其他缩写一般为小写字符。
(4)国际性规定的下标要优先使用。
(5)可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两种不同写法,或在量的符号上方加某些记号来表示下标不足以表示不同量之间区别的情况时量的符号。
科技论文规范基本知识-量单位

科技论文规范基本知识(量)1、量的概念物理量,简称量,是用来表示现象、物体、物质性质的量。
譬如:m=15 kg,m是物体质量的符号,kg是质量单位千克的符号,15就是以kg为单位时某物体质量的数值。
2、量符号在新标准中,给每个量都给出了1个或2个以上的符号,这些符号就是标准化符号。
对于非普及性的科技期刊,尤其是在数理公式、图表中,必须采用标准化的量符号。
量符号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应使用斜体字母新标准规定:量符号必须使用斜体字母,对于矢量和张量,还应使用黑斜体字母;pH是例外,应采用正体。
B、不能把化学元素符号作为量符号使用例如:H2:O2=2:1的写法是不规范的,表达含义也不清楚,规范的写法是:如指质量比,应为m(H2):m(O2)=2:1;如指体积比,应为V(H2):V(O2)=2:1;如指物质的量比,应为n(H2):n(O2)=2:1。
此外,以往文献中常将m(H2)表示成m H2,新标准中不主张用这种方式。
还有常见把元素或分子式等符号加“%”当作量符号使用,如:MnO2%=54.8%,是不正确的,这里指的是MnO2的质量分数,所以规范的表示是w(MnO2)=58.4%。
C、要注意区分下标字母的正斜体下标字母正斜体的规则是:凡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字母做下标,用斜体;其他情况用正体。
如:(1)斜体下标:体胀系数a V,V为体积量符号;电能W i(i=1、2、3),i代表变动性数字;力的y分量F y,y为坐标轴符号。
(2)正体下标:磁阻R m,m是magnetic(磁学的)缩写;最小压强p min,min 是minimun(最小的)缩写;费密温度T F,F是Fermi(物理学家费密的姓)的缩写;在60 ℃下的电阻R60,下标“60”表示60 ℃。
阿拉伯数字下标均采用正体。
(3)正体、斜体混合下标:摩尔定压热容C p,m,p是压力的量符号,m为molar (摩尔的)缩写。
D、量符号相除的组合形式量符号a和b相除,期组合形式可写成下列形式之一:a/b、a·b-1、ab-1。
科技论文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使用的一般规则

第39卷噪声与振动控制科技论文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使用的一般规则(参照GB3101-1993)1关于量符号和数字印刷方面的规定1.1量的符号通常是单个拉丁或希腊字母,有时带有下标或其他的说明性标记。
无论正文的其他字体如何,量的符号都必须用斜体印刷,符号后不附加圆点(正常语法句子结尾标点符号除外)。
1.2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都应该用正体印刷,也不得加圆点(正常语法句子结尾的标点符号除外)。
如果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则其第一个字母用大写,如磁通量Wb。
1.3数的印刷一般应当正体印刷。
为使多位数字便于阅读,可将数字分成组,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分成一组,组间留1/4空隙,但不得用逗号、圆点或其他方式。
数的相乘记号是“×”或居中圆点·,不要用*号。
1.4量的表示方法:表示量值时,单位符号应当置于数值之后,数值与单位符号间留一空隙。
如5m;10kg。
5与m之间要留1/4格,同样,10与kg之间也要留1/4空格。
2关于正斜体使用原则2.1正体:(1)增量符号△(2)变分符号δ(3)全微分符号d(4)求和符号Σ(5)自然对数底e或exp(6)园周率π(7)函数符号sin、cos、lim等(8)转置符号的上角T,H(9)虚数符号i,j用于如下场合:(1)所有计量单位、词头和量纲符号(2)数学式中要求正体的字母:①有固定定义的函数②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符号③某些特殊算子符号④运算符号⑤有特定意义的缩写字⑥特殊函数符号⑦特殊的集合符号,要使用空心正体或黑正体(3)量符号中除表示量和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下标字母(4)化学元素、粒子和射线符号(5)仪器、元件、样品、机具等的型号或代号(6)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字(7)生物学中拉丁学名的定名人和亚族以上(含亚族)的学名(8)地球科学中的地质年代和地质学符号(9)酸碱度、硬度等特殊符号(10)表示序号的连续字母(11)公式中的括号等2.2斜体:所有变量用斜体,尤其是一些希腊字母符号,如α、β、δ,以及重力加速度g等用于如下场合:(1)量符号、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下标符号;(2)物理量中的系数、因数、因子、参数、参量、比、比率、特征数等,级、常量、常数等,用斜体。
科技论文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使用的一般规则

第40卷噪声与振动控制科技论文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使用的一般规则(参照GB3101-1993)1关于量符号和数字印刷方面的规定1.1量的符号通常是单个拉丁或希腊字母,有时带有下标或其他的说明性标记。
无论正文的其他字体如何,量的符号都必须用斜体印刷,符号后不附加圆点(正常语法句子结尾标点符号除外)。
1.2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都应该用正体印刷,也不得加圆点(正常语法句子结尾的标点符号除外)。
如果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则其第一个字母用大写,如磁通量Wb。
1.3数的印刷一般应当正体印刷。
为使多位数字便于阅读,可将数字分成组,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分成一组,组间留1/4空隙,但不得用逗号、圆点或其他方式。
数的相乘记号是“×”或居中圆点·,不要用*号。
1.4量的表示方法:表示量值时,单位符号应当置于数值之后,数值与单位符号间留一空隙。
如5m;10kg。
5与m之间要留1/4格,同样,10与kg之间也要留1/4空格。
2关于正斜体使用原则2.1正体:(1)增量符号△(2)变分符号δ(3)全微分符号d(4)求和符号Σ(5)自然对数底e或exp(6)园周率π(7)函数符号sin、cos、lim等(8)转置符号的上角T,H(9)虚数符号i,j用于如下场合:(1)所有计量单位、词头和量纲符号(2)数学式中要求正体的字母:①有固定定义的函数②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符号③某些特殊算子符号④运算符号⑤有特定意义的缩写字⑥特殊函数符号⑦特殊的集合符号,要使用空心正体或黑正体(3)量符号中除表示量和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下标字母(4)化学元素、粒子和射线符号(5)仪器、元件、样品、机具等的型号或代号(6)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字(7)生物学中拉丁学名的定名人和亚族以上(含亚族)的学名(8)地球科学中的地质年代和地质学符号(9)酸碱度、硬度等特殊符号(10)表示序号的连续字母(11)公式中的括号等2.2斜体:所有变量用斜体,尤其是一些希腊字母符号,如α、β、δ,以及重力加速度g等用于如下场合:(1)量符号、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下标符号;(2)物理量中的系数、因数、因子、参数、参量、比、比率、特征数等,级、常量、常数等,用斜体。
科技论文书写规范2

第二讲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依据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1 量(P102-P110)量,也称物理量,是用于定量描述物理现象的。
关于量,我们要理解其特点,搞清其名称、符号和使用规则。
1.1 量的特点1)量所表达的是物理性质。
物理量都有确切的物理定义,表达确定的物理性质,如:电流、电阻、密度等。
量不同于计数量,如分子数N就不是物理量。
2)存在于某一量制中。
没有孤立存在的量。
一切量都可以与其他量建立数学关系,进行数学运算。
同一类量可以相加减,不同类量可以相乘除。
3)可测。
一切量都可以定量地表达和测出。
为了对量进行定量确定,需要在同一类量中选出一个称之为单位的参考量,于是这一类量中的任何其他量,都可以用这个单位与一个数的乘积表示,这个数就称为该量的数值。
例如:m =15kg,m 是某物体质量的量符号,kg是质量单位千克的符号,15就是以kg作单位时某物体质量的数值。
1.2 量的名称量都有各自的名称。
CB 3102.1~13中,共列出了614个量的名称。
这些量名称,反映了学科的最新发展,是标准化的名称。
它的命名依据是国际标准,同时结合我国国情,适当考虑了原有的使用习惯。
对于量名称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应使用已废弃的名称。
表2.1列出了一些常见尚在使用的废弃的量名称和标准化量名2)同一个量名称不应有多种写法。
如“吉布斯自由能”,有的写作“吉卜斯自由能”,这是不允许的。
3)不得使用自造的名称。
例如:把土地面积叫“亩数”,长度叫“米数”,时间叫“秒数”,功率叫“瓦数”等等4)应优先采用标准化的新名称。
CB 3102中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的《物理量名称中所用术语的规则》,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改变了一批量名称,给出了标准化的新名称。
与此同时,新标准在备注栏内列出了一些暂时允许使用的旧名称。
但国家标准鼓励在新出版的科技书刊尤其是教科书中优先采用新名称。
表2.2 是常用的标准化量名称与旧名称对照例表。
第三章科技论文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

.3.
3)关于量符号
4 规范表达\4.3 格式的注意事 项
量符号用斜体字母(pH值除外,它用正体字母)。 量符号的大小写也有定规,不能随意。比如:T是热力学 温度,t是摄氏温度;V是体积,ν是速度;P是功率,p是 压力;等等。 在全文中某一个字母代表的量应是惟一确定的。比如:t, 不能在这里表示“时间”,在那里又表示“摄氏温度”; 在这里表示“初始温度”,在那里又表示“终了温度”。 解决办法是:t已经定为表示“时间”,就用θ表示“摄氏 温度”;用ti(i为 initial(初始的)首字母)表示“初始 温度”,用te表示“终了温度”。类似地,用pA表示A点 的压力,用pB表示B点的压力,用pC表示C点的压力,等 等。
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场合:
1)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20世纪90年代; 1999年1月15日;12时5分18秒。 请注意: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写作99年。 “时刻”用标准化格式表示,“12时5分18秒”可写为“12:05 :38”。 日期与日的时间的组合,表示方法是:年-月-日T时:分:秒。T 为时间标志符。“时”“分”“秒”之间的分隔符是冒号(:)而 不是比号(∶)。例如“1999年1月15日12时5分18秒”,可表示为 “1999-01-15T12:05:18”。这种方式更多地用在图表中。 2)计量单位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如:食盐200 g,木料 5 m3
.6.
4)关于量单位
4 规范表达\4.3 格式的注意事 项
2)全文只能采用单位的国际通用符号(简 称国际符号),而不采用单位的中文符 号。国际符号指用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 表示的单位或其词头,如μm(读作“微 米”)、kg(读作“千克”)、N(读作 “牛顿”)、kPa(读作“千帕”)、W (读作“瓦特”)、J(读作“焦耳”) 等。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论文写作,中量,单位,规范,表达,论文写作,量和单位,规范,,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论文资料中查看更多范文。
论文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论文,常涉及到大量的量和单位,过去很多论文中,出现了量和单位标准不统一、书写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并根据最新对于“量和单位”相关的标准规定,将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做如下具体说明:1量的有关概念及使用规则1.1量的符号在国家标准中,为每个量都规定了专门的符号,即量的符号。
部分量的名称及其符号如表Ⅰ所示。
1.2量符号的使用规则(1)要使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量符号正确理解各个量的概念是准确使用量符号的基础,否则,就可能会混淆不同量之间的区别,进而就会使用错误的量符号和错误的单位。
(2)要恰当选用同一量的量符号如果一个量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而未加区别时,则它们都是处于同等的地位,可根据情况选择一个符号使用。
当量的主符号与其他量的符号发生冲突或按习惯需要使用时,可使用备用符号。
(3)要正确使用量符号的下标当不同的量使用同一字母作量符号,或同一个量有不同的使用特点,或有不同的量值要表示时,为了相互区别,需要使用主符号附加下标的形式(必要时可使用上标)作为量符号。
(4)要严格区分量符号(包括上、下标)的大小写、正斜体、字体和字符种类。
(5)矩阵、矢量和张量的主符号一律用单个黑体、斜体字母表示。
(6)对于由两个字母构成的量符号,为避免误解为两个量相乘,当其在公式中出现时,相乘的量之间一定要加中圆点“·”或空出1/4个汉字的位置。
1.3下标的使用规则(1)数字、数学符号和记号、连续或相关字母、量符号、单位符号、来源于人名的缩写、关键英文词的首字母或缩写等均可作下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论文写作讲座之三科技论文撰稿中量和数字的规范表达刘万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辑部北京 100026)摘要:撰写科技论文有一定的规定和格式,在学习有关文献标准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科技论文规范表达所涉及的量和量符号、计量单位和数字等的用法,以期给广大农技人员撰写论文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论文;量;量符号;计量单位;数字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81X(2007)05-撰写科技论文要注意按照有关规定正确使用量名称和量符号、计量单位和数字等[1-5],为了给广大读者撰写论文提供一定参考,笔者在学习有关文献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几年来从事期刊编辑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在撰稿中如何正确使用量名称、量符号、计量单位和数字做一简要介绍,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从而提高论文的规范表达水平。
1 关于量名称和量符号1.1 量名称量名称分两类:一是通用的量名称,要按国家量和单位有关标准的规定选用,不能使用已废弃的量名称。
二是学科或专业的量名称,要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称。
目前全国学术名词委员会已公布出版了40多个学科的名词术语,要注意正确选用。
1.2 量符号国家标准规定,只要不是科普书刊,必须使用量符号,尤其是在数理公式中必须用量符号。
在量和单位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对每个基本物理量都给出了1个或1个以上的符号,这些符号就是标准化的量符号,如l(长度)、d(直径)、A或S(面积)、V(体积)、t(时间)、v(速度)、λ(波长)、m(质量)、F(力)、M(力矩)、p(压力,压强)、E(能量)、P(功率)、T或Θ(热力学温度)、t或θ(摄氏温度)、Q(热量)、w(质量分数)、φ(体积分数)等。
使用量符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应尽量采用标准规定的量符号。
若您用到的量国家标准中没有,可以参照标准自己拟定量符号。
自拟时要注意,量符号一般是由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的(25个特征数符号例外,它们由2个字母构成,如雷诺数Re、普朗特数Pr等,另一个例外是pH值),不能用多个字母做量符号,如把“临界高温”的量符合写作CHT(critical high temperature)是错误的,正确表达应为Tc,h 。
当然,类似CHT这样的英文缩词用在文字叙述中而不是作为量符号用在公式或图表中是允许的。
2)文稿若是打印件,量符号必须用斜体字母(pH除外,它用正体字母)。
3)量符号的大小写也有一定之规,不能随意。
比如:T是热力学温度,t是摄氏温度;V是体积,ν是速度;P是功率,p是压力;等等。
4)在全文中某一个字母代表的量应是唯一的。
比如:t不能在这里表示“时间”,在那里又表示“摄氏温度”;在这里表示“初始温度”,在那里又表示“终了温度”。
解决办法是:t已经定为表示“时间”,就用θ表示“摄氏温度”;用t i [i为 initial(初始的)首字母]表示“初始温度”,就用t e表示“终了温度”。
类似地,用p A表示A点的压力,用p B表示B点的压力,用p C表示C点的压力,等等。
总之,为了表示量的特定状态、位置、条件或测量方法等,可以在量符号上附加上下角标,如星号(*)、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及其他符号,个别情况下可加汉字角标(如h小麦表示“小麦株高”)。
2 关于计量单位按规定,科技出版物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基础,根据我国情况加选的一些非SI单位构成的。
2.1 使用计量单位的原则1)只能使用法定单位,不能使用非法定单位,包括市制单位、公制单位、英制单位,以及其他旧制单位。
尤其要注意,按规定,土地面积不能用“亩”。
大面积用hm2(读作“公倾”),很大面积用km2(读作“平方千米”),小面积(如宅基地、小试验地等)用m2(读作“平方米”)。
2)只能采用单位的国际通用符号(简称国际符号),而不采用单位的中文符号。
国际符号指用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的单位或其词头,如μm(读作“微米”)、kg(读作“千克”)、N(读作“牛顿”)、kPa(读作“千帕”)、W(读作“瓦特”)、J(读作“焦耳”)等。
3)农业期刊计量单位常见问题。
在农业生产中,最常使用的“亩、斤、担”,按规定在任何正式出版物中都不能使用。
但许多作者喜欢使用这些非法定计量单位,这给编辑人员统一计量单位增添了很多困难,尤其是“亩”的问题最多,在过度期内,虽然可用“667m2”代替,但在表述中经常有问题,如:“万亩”可以直接表示成“万667m2”,而“50亩”就不能直接表示成“50•667m2、50﹡667m2”,更不能表示成“50 667m2”,那是“五万零六百六拾七平方米”的表示方法。
因此,必须换算成“hm2”。
所以,应尽量避免用“亩、667m2做计量单位”。
特别提出,“万”和“亿”是我国特有的数词(但它们不是单位的“词头”),可以与法定单位符号连用,例如可写作20亿t,35万km2等。
4)农业期刊常用量、量符号和计量单位(见表1)。
表1 部分农业行业常用计量单位及计量单位符号量名称量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量名称量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长度l,L m;km,cm,mm,µm,nm面积 A,S m2;hm2,km2,cm2,mm2体积V m3;dm3,cm3, mm3,容积V L;ml,µl质量m kg;t,g,mg时间t d,h,min,s°,′,″摄氏温度t,θ,℃平面角α,β,γ,θ,φ能量E J功能 P W电流I A电压V V压力p Pa光照度E(E v)lx2.2 使用计量单位的要点1)单位符号特指单位的国际符号,要毫无例外地用正体字母表示。
2)要注意区分单位符号和词头符号的大小写。
一般单位符号为小写体,如m(米)、t(吨)、g(克)等;来源于人名的单位,其符号的首字母大写,如A(安培)、Pa(帕斯卡)、J(焦耳)等,例外的是L(升)虽不是来源于人名,也大写。
词头符号中表示因次的,106及以上,用大写体,如M(106,兆)等;表示的因次为103及以下,用小写体,如k(103,千)、h(102,百)、d (10-1,分)、c(10-2,厘)、m(10-3,毫),μ(10-6,微)、n(10-9,纳)等。
3)组合单位符号的构成规则。
一是相乘组合单位符号有2种形式,即加点乘号和不加点乘号:如力矩单位N·m,也可写作Nm。
二是相除组合单位主要有2种形式,如热容的单位为J/K或J·K-1。
三是相除组合单位符号中的斜分数线“/”不能多于1条,当分母有2个以上单位时,分母就应加圆括号。
如传热系数的单位W/(m2·K),不能写成W/m2/K,也不能写成W/m2·K。
四是组合单位中不能夹有单位的中文符号,例如,把流量单位写成m3/秒,把用药量单位写成mg/(kg·天),都是错误的,应分别写成m3/s和mg/(kg·d);但是,组合单位中允许有计数单位(如元、只、人、把、个、株、粒、颗等)和一般常用时间单位(如月、周等),如价格单位元/t,人均住房面积单位m2/人,劳动生产率单位kg/(月·人)等。
4)不应把一些不是单位符号的“符号”作为单位符号使用。
一是单位英文名称的缩写不是单位符号,如m(分)、sec(秒)、day(天)、hr(小时)、y或yr(年)、wk(星期)、mo(月)等,它们的单位符号分别应为min、s、d、h、a(年)、周、月等。
二是长期以来用作单位符号的ppm、ppb等,只是表示数量份额的英文缩写,意义也不确切,而且其中有的在不同国家代表不同的数值,因此不能再用。
应视具体情况,如将200ppm改为200×10-6,或者改为200mg/kg等。
5)单位前的数值,一般应控制在0.1~1 000之间,即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尤其在图表中;否则应当改换词头。
例如,0.001m,应改为1 mm,1 200 g,应改为1.2 kg,32 000 kg,应改为32 t。
3 关于数字什么情况使用汉字数字,什么情况使用阿拉伯数字,国家标准有规定。
总的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3.1 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场合1)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如:20世纪90年代;1999年1月15日;12时5分18秒。
需要注意的是,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写作99年。
2)计量单位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
如:食盐200 g,木料 5 m3;猪15头,羊2只,鱼1条;3个特点,2条意见,200多人。
3)纯数字,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以及一部分概数。
如:4,-0.3,4/5,56%,3﹕2,10多,300余。
4)产品型号、样品编号,以及各种代号或序号。
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数字(古籍除外)。
3.2 使用汉字数字的场合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以及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数字。
例如:第一,二倍体,三氧化二铝,十二指肠,星期五,“十五”计划,第一作者,一分为二,三届四次理事会,他一天忙到黑。
2)相邻2个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
例如:一两千米,二三十公顷,四百五六十万元[注意:其间不用顿号(、)]。
3)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的概数。
例如:十几,几百,三千几百万,几万分之一。
4)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及月日。
5)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特定含义的词组中的数字。
例如:“一二·九”运动,五四运动,“一·一七”批示。
3.3 数字的书写规则1)书写和排印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要采用三位分节法,即从小数点算起,向左和向右每3位数之间留出1/4个汉字大小的空隙。
例如:3 245,3.141 592 6。
2)小数点前用来定位的“0”不能省略。
如0.85不能写作.85。
3)阿拉伯数字不能与除“万”、“亿”外的汉字数词连用。
如“十二亿一千五百万”可写为“121 500万”或“12.15亿”,但不能写为“12 亿1千5百万”。
4)数值的有效位数必须全部写出。
例如:一组有3位有效数字的电流值“0.250,0.500,0.750A”,不能写作“0.25,0.5,0.75A”。
5)表示数值范围和公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表示数值范围采用浪纹号(~)。
例如:120~130 kg,70~80头(羊)。
但是,不是表示数值范围,就不要用浪纹号。
如“1995~2000年”,“做2~3次试验”表示都不妥:前者是2个年份(不是数值),其间“~”应改为连接号“—”;后者“2次”与“3次”之间不可能有其他数值,应改为“两三次”,但“做2~4试验”的表述是可以的。
二是表示百分数范围时,前一个百分号不能省略。
如“52%~55%”不能写成“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