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简单机械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 简单机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 简单机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一、夯实基础1.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杠杆会()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2.如图,小明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时,发现使用定滑轮时稍费力,使用动滑轮时远远不能省一半力,下列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A.小明做实验的误差太大了,他不会做实验B.使用定滑轮应该不省力也不费力,小明实验结果错误,应该重做实验C.因为动滑轮转动过程中没有摩擦,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远大于钩码重的一半D.小明研究动滑轮时,没有考虑到动滑轮的重是远不能省一半力的主要原因3.关于定滑轮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定滑轮不仅能省力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B.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C.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D.定滑轮不能省距离4.关于机械效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越高B.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C.有用功相同、总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额外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省力的机械不能省功,机械越省力,其机械效率越高B.做功越快的机械,虽然它做的功不一定多,但是其机械效率是越高的C.做相同的额外功时,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D.机械效率越低的时候,做功一定是越慢的二、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物重均为500N,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B.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图中的拉力C.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小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D.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7. 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m.已知G=18N,F=10N.(不计摩擦和绳重)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动滑轮重为2NB.绳子自由端上升0。

初二物理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关于功、功率和机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C.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D.精密的机械,机械效率能达到10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因为受力平衡,合力为零,所以机械能一定不变B.木块沿斜面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用食品夹夹取蛋糕时,食品夹属于费力杠杆D.擦地板时,增加拖布对地板的压力是为了增大压强3.如图,拉力F将重 120N 的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 1m,用时 1s。

运动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3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10N B.克服动滑轮重力做额外功 7.5JC.动滑轮重 7.5N D.拉力的功率是 37.5W4.如图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C.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4.8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8J 5.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当杠杆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若将弹簧测力计改为斜向上拉,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杠杆垂直,当杠杆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大于10N B.小于10N C.等于10N D.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正确的是A.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略空气阻力)B.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C.同名磁极(S)的磁场方向D.吊桥所受拉力的力臂L17.用4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2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的自由端用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同B.F1大于F2C.v1大于v2D.F1和F2做的功不相等8.如图自行车是人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测试题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的杠杆是()。

A. 镊子B. 筷子C. 扳手D. 钓鱼竿2、下列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钓鱼竿B. 镊子C. 铡刀D. 指甲剪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简单机械的是()。

A. 杠杆B. 滑轮C. 斜面D. 压强计二、填空题1、自行车的飞轮及脚蹬是()的。

2、滑轮组既可以(),又可以()。

3、使用杠杆时,若杠杆()或()着平衡,则杠杆是平衡的。

三、实验探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在()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2)实验过程中,应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3)改变力和力臂大小的方法:①;②。

四、应用题1、学校训练用的跳绳太短,某同学将两段绳子接起来使用,即把两段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段绳子的合适位置,并拉紧。

设两段绳子的重力不计,两绳子的交汇处为A,且假设两段绳子是等长的。

如图所示,设跳绳的最低端为B,两绳子的交汇处为A,跳绳的总重心为O。

该同学站立时,两段绳子分别对他的作用力是怎样的?方向如何?大小怎样?请说明理由。

2、工人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0N的物体提升2m高,动滑轮重60N,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重物时所用的拉力是多大?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 A 3. D二、填空题1、轮轴 2. 省力;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3. 静止;匀速转动三、实验探究1、水平线;水平位置;力臂的大小;水平;力臂的大小;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用直尺量出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作为动力臂的长度,用直尺量出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作为阻力臂的长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拉力的大小作为动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物体的重力作为阻力的大小。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一、杠杆1. 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由杠杆臂和支点组成。

杠杆的原理是利用力臂和力的关系达到放大力或改变力方向的目的。

2. 示例题一小明想用杠杆将重物抬起,该如何选择杠杆的支点位置,才能使得抬起重物所需的力最小?解析:根据杠杆原理,力矩是力乘以力臂的乘积。

在这个例子中,重物是给定的,所以它的重力也是给定的。

为了使得所需的力最小,就要使得力矩最大,即力臂最大。

所以,应该选择离重物较远的位置作为杠杆的支点。

3. 示例题二小明用杠杆将一根木棍推倒,她知道杠杆的支点在离杆的一端较远的位置,她时刻可以保持施加在木棍上的力的大小不变。

此时,如果小明想要推倒木棍所需的力最小,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杠杆?解析:在这个例子中,木棍的重力是给定的,所以施加在木棍上的力必须大于等于木棍的重力才能推倒木棍。

根据力矩的定义,当重力距离支点的力臂较大,推倒木棍所需的力较小,所以应该选择一个力臂较大的杠杆。

二、滑轮1. 原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用来改变力的方向或者减小施加力的大小。

滑轮由轮筋和轮轴组成,力可以通过绳子或链条传递给滑轮。

2. 示例题一小明用一个滑轮将一根绳子分成两端,他发现当他用一定力拉动一段绳子时,另一段绳子的张力和他施加的力相等。

这是为什么?解析:根据滑轮的原理,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改变力的大小。

所以,当小明用一定力拉动一段绳子时,另一段绳子的张力与他施加的力相等。

3. 示例题二小明用一个滑轮组来举起一台重物,他发现当他施加一定力向下拉动一段绳子时,重物向上移动的距离是小明下拉的距离的一半。

这是为什么?解析:根据滑轮的原理,力可以通过滑轮传递给重物。

在这个例子中,小明施加的力向下拉动绳子,重物受到向上的力使得它向上移动。

重物向上移动的距离取决于绳子的长度,而绳子的长度是小明下拉的距离的两倍。

所以,重物向上移动的距离是小明下拉的距离的一半。

三、斜面1. 原理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其原理是利用斜面的倾斜角度来减小施加力的大小或者改变力的方向。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重物重30N,为提升重物,现选用轻质杠杆,不考虑杠杆支点O点处的摩擦,每次利用杠杆把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重物悬挂在A点,动力作用在C点时,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当重物悬挂在A点,动力作用在C点时,拉力为20NC.当重物悬挂在A点,动力作用在B点时,拉力有可能为30ND.重物挂在A点时,利用该机械所做的有用功比挂在B点时做的有用功少2.如图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

质量为m的健身者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用力向后蹬皮带,可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动。

若皮带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脚的摩擦力为f,则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是皮带运动的阻力B.人相对于“跑步机”是运动的C.α角增大,人跑得更费力D.人的重力与皮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关于图中的简单机械,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剪铁片剪刀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B.图乙中旗杆顶端装有动滑轮,利用它来升国旗,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利用图丙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省功但费距离;D.利用图丁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省力又能改变力方向。

4.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力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若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F的方向应()A.垂直于OA向上B.竖直向上C.沿OA向上D.水平向左5.用图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保持左侧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A 固定,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动力臂l 也随之改变,所作出的“F-θ”图象和“F-l” 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6.如图是探究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是否省力、是否省功的实验.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不需要使用刻度尺B.必须保持斜面的倾斜角度不变C.不可以将小车车轮朝上放在斜面上进行探究D.先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至高度h处,再沿着斜面匀速拉动小车至高度h处,记下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7.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A.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D.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8.小红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下表是她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所测的数据:小红在实验中所用动滑轮的重量最有可能是实验序号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cm手的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cm1210 1.0302310 1.4303610 2.530A.0.9N B.1N C.1.2N D.1.5N9.有一根一端粗一端细的木棒,用绳子栓住木棒的O点,将它悬挂起来,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若把木棒从绳子悬挂处锯开,则被锯开的木棒()A.粗细两端一样重B.粗端较重C.细端较重D.无法判断10.工人利用滑轮组吊起重为2400N的路灯杆(质量分布均匀)。

初二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属于简单机械?A. 电梯B. 手摇榨汁机C. 汽车发动机D. 电风扇答案:B. 手摇榨汁机2. 下列哪项不是杠杆原理的应用?A. 铲车起重物B. 利用梯子爬高墙C. 使用开瓶器开瓶盖D. 钳工使用扳手松紧螺丝答案:B. 利用梯子爬高墙3. 以下哪种机械属于斜面的应用?A. 洗衣机B. 自行车C. 剪刀D. 汽车变速器答案:C. 剪刀4. 以下哪个不是滑轮组合的应用?A. 电梯B. 吊车起重物C. 电动升降床D. 开启车库门答案:D. 开启车库门5. 以下哪个不是齿轮传动的应用?A. 手表B. 自行车变速器C. 汽车刹车D. 家用搅拌机答案:C. 汽车刹车二、填空题1. 两个杠杆的原理相互作用,即上杠杆的力的作用点是下杠杆的_______。

答案:支点2. 斜面的应用可以减小 _______ 力,使工作变得更容易。

答案:重力3. 滑轮组合可以改变力的 _______ 方向。

答案:作用4. 齿轮传动中,转动速度较小的齿轮叫做 _______,转动速度较大的齿轮叫做从动齿轮。

答案:主动齿轮5. 齿轮传动中,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数和 _______ 成反比。

答案:转速三、解答题1. 简述杠杆原理,并列举两个杠杆的实际应用。

杠杆原理是指靠一根杠杆,通过力的作用点与支点之间的差距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原理。

两个常见的杠杆的应用包括:- 铲车起重物:铲车是一个由两根杠杆组成的简单机械。

其中,较长的杠杆作为支点,较短的杠杆上安装有铲斗。

当人们施加力使较长的杠杆移动时,斗杆的力作用于支点,使得铲斗能够移动并且起重物体。

- 使用开瓶器开瓶盖:开瓶器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一端为支点,另一端则为施加力的点,通过杠杆原理,在施加较小的力的情况下,可以轻松打开牢固封闭的瓶盖。

2. 简述滑轮组合的作用原理,并给出一个滑轮组合的实际应用。

滑轮组合是由多个滑轮组成的机械装置,通过改变力的传送方向和大小来实现力量的放大或者减小。

(完整版)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图 61.如图6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 1的作用下,拉着重300牛的物体A 以1.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物体A 匀速运动时受的阻力为56N ,拉力F 1的功率为P 1 ,在10s 内拉力做功为W 1 。

若滑轮组在拉力为F 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 以0.5m/s 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 ,拉力F 2的功率为P 2 ,在20s 内拉力做功为W 2 。

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下列正确的是:A .F 1=100N ,P 1= 450W ;B .W 1 :W 2=3 :2 , P 1 = 3P 2C .F 2=210N ,P 2=35W ;D .W 1 :W 2=1 :2 , P 1 = P 22.如图6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均为100 N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 ,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分别为F 1、F 2、F 3.,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 1=100N 、F 2=50N 、F 3=200NB. F 1=30N 、F 2=60N 、F 3=15NC. F 1=100N 、F 2=50N 、F 3=50ND. F 1=30N 、F 2=15N 、F 3=60N23.如图11所示装置,物体B 所受重力为G B ,物体A 在物体B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小红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 ,使物体B 以速度v 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若将一个质量和体积都与物体B 相同的物体C 系在物块B下端,小红用另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 ,使物体B 和C 一起以2v 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

η1:η2=4:5,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第二次水平向左拉物体A 时,拉力的功率是 。

12.边长为0.1m 质量均匀的正方体物体M ,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5.0×103 Pa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用同样的滑轮组分别提起质量相等的一个物体和两个物体,比较甲、乙两图,正确表示机械效率关系的是()A.η甲=η乙B.η甲<η乙C.η甲>η乙D.无法比较2.如图是探究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是否省力、是否省功的实验.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不需要使用刻度尺B.必须保持斜面的倾斜角度不变C.不可以将小车车轮朝上放在斜面上进行探究D.先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至高度h处,再沿着斜面匀速拉动小车至高度h处,记下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如图所示,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高为h,斜面长为s,且s=2h,物体所受重力为G,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若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分别用F和f表示,则( )A.F=16G,f=23G B.F=23G,f=16GC. F=23G,f=38G D. F=12G,f=23G4.如图中杠杆l AB=2l OA,每个钩码重力为2牛.在B点用力F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大小一定为2牛B.F1大小可能为1牛C.F1大小一定为3牛D.F1 大小可能为20牛5.如图所示的滑轮装置,重为5牛的物体挂在绳端,力F作同在滑轮的轴上,滑轮在力F 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和物体向上运动的速度为A.10牛,4米/秒B.2.5牛,4米/秒C.10牛,2米/秒D.2.5牛,2米/秒6.工人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8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起2m,用时5s;所用拉力F为80N(不计绳重和摩擦)。

以下相关计算正确的是()A.有用功是400JB.动滑轮的重力为55NC.拉力F的功率为72W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7.下列情境描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钓鱼竿受到的阻力就是鱼的重力B.乙图中手握哑怜向上运动时,前臂骨骼可以看成省力杠杆C.丙图中手将衣服夹子捏开时,夹子可以看成省力杠杆D.丁图中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动滑轮的支点在滑轮的轴心8.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丙三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测得拉力和物体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则()G M G N F甲F乙5N10N12N 5.5NA.F丙一定小于F乙B.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大C.若乙提升物体的高度变大,则机械效率变大D.实验测得数据无法计算出甲、乙的机械效率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甲)和(乙)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钩码重力和提升高度相同,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B.若滑轮重力和绳端拉力相同,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C.若钩码重力和绳端拉力相同,则滑轮组(甲)的机械效率高D.若滑轮重力和绳端拉力相同,则滑轮组(甲)的机械效率高10.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600N,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用力F拉动木箱使它在2秒钟的时间匀速直线运动了2m(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100NB.拉力F做功的大小为1200JC.绳自由端移动了4mD.拉力F的功率200W11.我国发射了神舟宇宙飞船,为载人飞行进行了仿真人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时 简单机械
一、知识梳理 (一)杠杆
1.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_____。

支点是固定点,动力臂是从支点到___________间的垂直距离,阻力臂是支点到_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2.杠杆是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人们把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平衡。

_________首先发现了使杠杆处于这种状态的条件,杠杆平衡条件是________,即122
1
F l F l =
3.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特点是_____但_______。

如:撬棒、铁皮剪、起子。

(2)费力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特点是_____但_______。

如:船桨、筷子、镊子。

(3)等臂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

4.力臂的画法:
要正确画出杠杆上各力的力臂,明确力臂的概念是关键。

画法可按以下几步完成: (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

(2)画出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必要时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即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就是力臂。

(二)滑轮
1.常用的滑轮有两种类型:___滑轮和___滑轮。

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使用时轴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2.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杠杆,特点是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_______。

3.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特点是能_________,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4.使用滑轮组时,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即()1
F G G n
=
+动物;绳子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的几倍,即s =nh 。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使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必须要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 有表示。

额外功:使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用W 额表示。

总 功:_______与_______之和,用W 总表示,即W 总=W 有+W 额。

2._______与_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公式:W W η=
有总
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且无单位。

3.机械效率的计算: (1)斜面: W Gh W Fs
η=
=
有总
(2)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W Gh Gh G
W Fs Fnh nF
η=
=
==有总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 ; 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 。

(3)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时:
W fs fs f
W Fs
Fns nF
η=
=
=
=
有物物总

(f 为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

二、巩固练习
1.图中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简单机械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以下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指甲剪是省力杠杆B.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C.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还省功D.斜面的机械效率达不到100%
3.如图所示,O是支点,在B端挂一重物,为使杠杆水平平衡,要在A端施加一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1最小B.F2最小
C.F3最小D.一样大

4.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量最小为(g取10N/kg)
A.15N B.6N
C.3N D.
5.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
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 A,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A.
f
2F A B.
f
3F
C. F A
2F D.
G
2F
6.如图所示,工人用250 N的力将重4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共用了10 s,若在此过程中(忽略绳重和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6 m
B.动滑轮自重是10 N
C.工人做功的功率是80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7.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已知物重270 N。

动滑轮重3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大小为N,若重物匀速上升1 m,则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J。

第7题图第8题图
8.如图所示,站在小车上的男孩在绳子末端施加50 N的水平拉力F,物体M和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相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物体M速度为m/s,小车速度为m/s,则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为N;
2 s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m。

(不计绳重、滑轮重以及绳与滑轮的摩擦)

9.(1)请画出图1门手柄受到的压力F的力臂。

(2)如图2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OA的动力臂L1和其受到的阻力F2
(3)请在图3中用笔画线,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绕法。

图1 图2 图3
1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杠杆在位置平衡。

(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5`
10
21010
3/
1015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3)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11.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若物体重6 N。

~
(1)实验时沿方向拉绳子自由端最省力,且应拉动弹簧测力计。

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 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若仅增加物体的重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

12.如图1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矿井内重为7840N的物体M,汽车匀速前进了20m.此过程中,汽车拉力F所做的功W随汽车运动的距离s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有重力。

(1)由图可知,拉力F总共做的功为多少J
(2)物体M上升的高度是多少m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