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过程特点及意义
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城市内涝的成因
1、自然原因
(1)短时间内(或特大暴雨)降水多,强度大。 (2)地势低洼,容易积水。
2、人文原因
(1)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不利于下渗。 (2)绿地、河流湖泊等湿地大幅减少。 (3)城市排水系统不合理或老化,排水能力不足。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下雨时:吸水
平时:蓄水、净水 干旱时:释水
雨水回收
海绵城市配套设施
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 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 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 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知识拓展】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01 年降水量 02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03 植被 04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05 蒸发 06 人类活动
决定地表径流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作用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 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二、城市内涝的应对措施
1、加强天气的监测,对强降 2、铺设渗水砖增加下渗,暴雨时 雨天气提前预报,建立预警机制。地表径流形成较慢, 径流量小。
二、城市内涝的应对措施
3、改造地下排水系统,增加 4、增加绿地,增加下渗,减
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
少地表径流量小。
海绵城市
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水循环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有 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
同时由于水域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利
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
影 从而增加降水量。
响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1) 加强宣传教育,实行“梯级 水价”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2) 重视和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发展节水农业;培育作物新品种, 种植耐旱作物。 (3)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 用率 ,如工业废水回收利用; 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
地面性质(地质、土壤)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 河流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强
人类活动
沿岸生产、生活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
岩石缝隙 地下水埋藏条件 补给量 地形、地质构造 人类活动
注意: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 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 下暗河众多,储存众多的地下水。 基岩为主,地表水难以存留且下渗少,导致土壤中含水量少。
地形 洋流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为雨影区,降水少。 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
4)影响下渗的因素
第一种情况: 植被
A
B
C
说明:植被条件越好,越_有__利__于___下渗。 植被有_涵__养__水__源__、__保__持__水__土__作用。
4)影响下渗的因素
第二种情况: 坡度
A
B
C
说明:地表坡度越小,越_有__利__于__ 下渗。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①开源措施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节流措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2.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1、水循环: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城市水循环特点

城市水循环特点城市水循环特点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在城市中,水的运用被赋予了许多特殊的意义。
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水资源的供应和管理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城市水资源,我们需要了解城市水循环的特点。
步骤一:城市水资源城市与自然的不同在于,城市不能够依赖自身生态系统的循环来满足水资源的需求。
城市需要从外部引入水资源,然后通过内部的水循环来实现城市用水的需求。
城市的用水主要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三个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水的需求不断增加。
步骤二:城市水循环的特点城市水循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水循环复杂:城市水循环涉及到水资源的供应、水用量的管理、污水的处理等多个方面,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2.城市水循环有一定的运行成本:城市水循环需要经过各个系统的处理,包括水的收集、配送、处理等多个过程,所以需要一定的投入成本。
3.城市水循环需要进行管理:城市水循环这一复杂的系统需要有专业的管理机构来维护和监管,否则会出现导致影响城市正常生活的问题。
4.城市水循环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考虑:由于城市水循环涉及城市各个方面,所以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城市水资源的需求和使用。
步骤三:城市水循环的管理由于城市水循环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具体来说,城市水循环的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科学的城市水资源规划,明确城市水循环的管理目标。
2.通过完善的水资源管理系统,确保城市水资源的供应,在城市用水中实现科学化和优化。
3.建立健全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城市的污水并回收再利用。
4.加强对城市用水管理的监管和控制,严格遵守相关的管理规定。
有了以上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系统的运用,城市可以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地方政府、市民和相关管理机构应继续深化城市水循环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完善城市的水循环体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1)第3章 第1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2019/10/14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答案 (1)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 (2)①曲线 全年流量不稳定,径流量变化很大,说明没有受 到水库的调节作用 (3)东北 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4)A C (5)径流量越大,地下水补给越少 径流量越大,河水水位 越高,地下水位与其差距越小。
2019/10/14
2019/10/14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迁移应用 2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
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
实际的是
()
2019/10/14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A.a 增加 B.b 增加 C.c 减少 D.d 减少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采用“可呼吸 地面”之后,下渗环节 b 增加,地表径流环节 a 减少,地 下径流环节 c 增加,地面蒸发环节 d 增加。 答案 B
思维活动 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答案 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 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 不犯河水”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 ⑩自然界的水 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 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迁移应用 1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出湖径
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
时段是
()
A.①②
2019/10/14
B.②③
C.①③
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知识储备】1.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作用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是局部的,但其强度往往很大,有时它对水循环的影响可扩展至地区,甚至通过水圈、大气圈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全球范围。
3.受人类影响的水循环对人类的反馈作用由于人类的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洪涝、干旱灾害频率增大,强度加剧。
由于人类乱砍滥伐,致使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湖泊缩小与消失,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森林、湿地的调蓄能力降低,致使洪涝与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大,强度加剧。
(2)水资源不足,地球上淡水储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7%,其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左右。
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充裕,然而,由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的工业、农业废弃物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水循环,造成大面积水域污染,还有盐化(海水入侵),使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
(3)水环境恶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物种灭绝,影响生物多样性。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由于人类对水循环的过分作用,导致水环境恶化,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水环境的恶化也使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衡,导致部分生物物种灭绝,影响生物多样性。
【拓展探究】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a环节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目前,很多大城市每逢大雨,就容易产生内涝,主要是因为人类影响了环节( )。
A.aB.bC.cD.d【解析】第(1)题,冰川积雪升华成水汽,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冰川积雪升华成水汽更快、更活跃;第(2)题,城市地面由于过度硬化,导致下渗减弱,地表径流短时间增加所致。
【答案】(1)B (2)D【破解秘籍】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一、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特点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1.正向利用(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4)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5)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1)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3)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4)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1.水循环原理应用(1)沼泽地的形成:(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2.“三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一看发生的领域。
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看水循环的环节。
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植物蒸腾这一环节。
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
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3.外流区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外流区除具有海陆间循环外,地表水因蒸发进入当地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返回本地地表,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内流区只存在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一、判断题 1.海水蒸发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 ) 2.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 √ ) 3.海陆间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大。( × ) 4.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是海上内循环。( × ) 5.水循环能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 ) 6.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地表径流上。( √ )
二、选择题 7.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水量最大 B.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C.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不能转化 解析:选 C。参与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外流区域也可发生陆 地内循环;通过水循环,大气水、地下水、土壤水相互转化,形 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提示:(1)基本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 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 环三类。 (2)太阳辐射能和重力作用。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3)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当地树木的蒸腾作用减弱,大气的湿度、水 汽的含量和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小,影响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4)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
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 季节
主要影 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降水量的 普遍,尤
雨水补给
多雨 季节
多少、季节 以东部 变化和年 季风区
际变化
最为典型
补给类型
补给 季节
主要影 响因素
水循环 【情景导入诱思】 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 种类型?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什么?水循环联系了自然界的哪 些圈层? (3)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4)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