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群 量 化A
65.5 3.0
15.0
41.5
B 14.0 5
0.5
2
2.5
微量 C 2 0.6 1.4 (不计)
无
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种群C对其有选择捕食的结果 C.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2% D.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 【解析】 种群A、B、C是群落中的一部分,不能构成群落。种 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种群C对其捕食、营养、气候等条件的影响。 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2/14.0=14.3%。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3.0+15. 0+41.5=59.5百万千焦。 【答案】 D
6.(2011·徐州模拟)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 领域。如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正 确的是( )
A.图示中三种鸟类组成一条食物链 B.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 C.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 D.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其营养级可能越高
【解析】 从图示信息可知,动物的领域大小与动物的体重和食 性密切相关;图示中的三种鸟类不能组成一条食物链;从图示信息不能 获得三种鸟类能量同化效率的高低。
5.(2011·盐城二模)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D为大 气,a~d代表发生在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A、B、C代表生态系统的不 同生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a过程太阳能便进入了生物群落 B.在这个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中,C所含的能量最多 C.b、c、d过程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D.此图中包含了该生态系统的全部成分 【解析】 此图中缺少太阳能、水分、无机盐等非生物的物质和 能量。 【答案】 D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______________。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 过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控。
生态系统的结构 (共20张PPT)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光合细菌、蓝藻、
消费者:异养生物,包括大多数动物。(还有猪笼草、菟
丝子,和寄生型细菌)
地位: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分解者: 异养生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主,
(还有蜣螂、蚯蚓、秃鹫、蘑菇、木耳等)
地位:生态系统必需的关键成分
判断并说明理由:
1、生产者就是指绿色植物。
2、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 3、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4、消费者都是动物。 5、分解者都是细菌和真菌。
6、所有细菌都是分解者。
食物 栖所
生产者
无机环境
遗体
消费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遗体
传粉 播种
分解者
无机物
有机生命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是一个 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举例 草 虫 蛙 蛇 鹰
初级 次级 三级 四级 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1. 一般为捕食链。 2. 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起点是生产者 3. 营养级数一般不大于5
果园杀虫
麦地除草 延长食物链 获得多种产品
焚烧稻草 浪费能量 塘泥肥桑 物质循环
生态农业
减少化肥和农药 的使用
太阳能
能量流动复习
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分解者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总量 能量流动主渠道: 食物链(网) 能量散失形式: 热能 能量传递效率: 10%~20%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无 分解者能给绿色植物提供_ _机物 , 但不提供能量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
(海拔高度、水深不是生态因子)光强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作用。
(阳生、阴生);藻类的垂直分布 绿 褐 红(200m ) 光 影响植物的繁殖:春兰秋菊(光周期或日照长短) 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日照延长,鸟类繁殖产卵。
南橘北梨(北半球从南往北植物分布不同);高山植物垂直分布(从山脚到山顶植物分布不同)温度 影响动物的形态:动物低温下体积大(利于产热),尾、耳小(散热少)非生物因素 影响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和发育生 水:决定陆生生物分布(干旱荒漠与热带雨林不同) 态 种内斗争:种内残食、蝌蚪自毒、争夺配偶 因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蚂蚁、蜜蜂素 互利共生:根瘤菌,地衣,大肠杆菌 生物因素 竞 争:小麦和杂草 大小两种草履虫种间关系 寄 生:体内:蛔虫、绦虫;体表:血吸虫、虱子、跳蚤 捕 食:先增加者先减少(被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捕食者)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水分、 注意:三个错误可逆命题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都是生产者。
×……硝化细菌、光合细菌也属于生产者;菟丝子是绿色植物,但属于消费者 消费者都是动物;动物都是消费者。
×……菟丝子是绿色植物,但属于消费者;蚯蚓等腐生生活的动物属于分解者 分解者都是微生物;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蚯蚓等腐生生活的动物属于分解者;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 生态系统的成分与生物类群的关系: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动物——消费者、分解者;细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结构

食物链 :吃与被吃关系 营养结构
食物网 :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成网
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__生__产__者__;
生物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_非_生__物__的__物__质__和__能__量__;直接或间接
依赖于绿色植物生存的成分是 __消__费__者___;把有机物归还到无机 环境中的成分是__分__解__者___。
生态系统的结构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观察与思考:
图 5-1 池塘生态系统图解
物质:空气、水分、无
1.非生物的
机盐、糖类‥
物质和能量
能量:光能、热能‥
2.生产者: 把无机物制 造成有机物
(自养型)
光能自养型生物: 绿色植物、蓝藻 、红硫细菌、绿 硫细菌等
狐 次级消费者 第三营养级
兔
初级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食物链
草
生物
生产者
成分
第一营养级
营养级
1、每条食物链均以生产者为起点,以不被其 他动物所食的动物为终点。
2、食物链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非生 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不参与其构成。
3、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是从食物链的起点(生 产者)数起的,即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 消费者是从第二营养级(既植食性动物)开始 的。
硝化细菌、铁细菌、
硫细菌等
3.消费者: 生存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绿色植物,如鱼类、鸟类
(异养型) 、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
?观察与思考: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1.非生物的
物质: 空气、水分、无机 盐、糖类‥
物质和能量 能量: 光能、热能‥
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腐生动物 如蚯蚓、白蚁、蜣螂 (屎克螂)
如果没有了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会怎样?
总结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产者:凡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1)绿色植物;(2)自养型细菌:硝化细菌。
3、消费者:属异养型生物 (1)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举例 以植食动物为食的小型肉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
三级消费者
除此,还有哪些是异养型生物?
池塘中各种动植物的尸体粪便、残枝败叶到 哪里去了? 被细菌、真菌等分解了。
归类:腐生生物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分解者
归还无机环境
(联系无机界 和有机界的
腐生细菌 如枯草杆菌
必备成分) 举例 腐生真菌 如霉菌、蘑菇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统一整体。
二、分类
农田生态系统
1.人工生态系统
(人的作用十分突出)
人工林生态系统 果园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2.自然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产氧气最多)
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动物
寄生的微生物 和植物,如菟 丝子
营腐生生活 的细菌和真 菌
腐生生活的 动物,如蚯 蚓、蜣螂等
地位
生态系统的 基石
生态系统 最活跃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 关键 成分
制造有机物,
储存 能量,为
加快生态系统 中 物质循环 , 分解有机
第4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1-2)生态系统的结构、基本功能

6
二、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 1. 物种结构 2.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7
1. 物种结构 生态系统中,除了在生物群落中介绍的优势种、 建群种、伴生种及偶见种外,关键种和冗余种 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 义。
8
1. 物种结构
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介绍的是关于生态系统的基础 知识和概念。 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我们全面、综合地认识 包括人类本身在内的生物、环境以及它们的相 互关系。 生态系统是生态工程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基础。 对于当前的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管理等应用 领域而言,仍是其基础核心。
1
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 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 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 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和 毁灭。
须鲸
企鹅
鹈鹕
磷虾
桡足类鲨鱼ຫໍສະໝຸດ 齿鲸 海牛海龟 海豹
鱼
水母
箭虫
浮游植物
鱼类、软体动物 等的幼体
鳗草 海藻
14
2. 食物网
(1)食物网的结构特点 简化食物网: 将一些具有相似功能地位(生态位)的等值种(equivalent species)归为一类,称为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或同 资源种团(guild),即将同样食性且具有同样捕食者的不 同物种归并为一个营养物种(trophic species),以营养物 种来描绘食物网结构。
生态系统这个概念主要在 于强调生物与环境的整体 性,它在生态学思想中的 主要功能在于强调相互关 系、相互依存和因果联系。
4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功能
5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功能
第9单元 第5课时 生态系统的结构

种群
甲
乙
丙
丁戊
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 0.003 7 0.003 6 0.035 0.036 0.34
归纳
总结
构建食物链(网)的方法
①信息:重金属(农药、一些难于降解的物质)随着食物链富集,营养 级越高,含量越 高 ,甲、乙中重金属含量差别不大,所以处于同一 营养级,同理,丙、丁处于同一营养级。
食物网:
。
归纳
总结
构建食物链(网)的方法
(3)根据重金属、农药的含量构建食物网 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 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表所示。已知水中的该重 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 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教材隐性知识
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2“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一般来说, 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 多 ,食物网越 复杂,这个生态系统抵抗 外界干扰的能力与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 越强。农田和果园等人工 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增加或 延长食物链,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例如,水田养鱼、果园养鸡等。
12345
3.(2020·浙江,11)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
√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
C.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 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相同的
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少,A项错误; 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同种和不同种生物都属于同一个营养级, C项错误; 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相同,D项错误。
生态系统的结构图

05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与 食物网
食物链
定义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 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组成
食物链通常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三个营养级组成。
类型
食物链可分为捕食食物链和腐生食物 链两种类型。
特点
食物链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 点,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 之间。
食物网
03
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相对简单,主要分为草本植物层 和地面层,但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影响也非常重要。
04
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表现为各种植物和动物在广阔地 段上的分布和组合,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水域生态系统包括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陆地生态系统
1 2 3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对气候调节 和土壤保持起着重要作用。
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以草本植物为主导,是陆地上分布 最广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对维持地球碳循环具 有重要意义。
沙漠生态系统
沙漠生态系统极端干燥,生物多样性较低,但一 些特有物种适应了这种极端环境,形成了独特的 生态特征。
复到原来的状态。
反馈机制
生态系统中的反馈机制,如 负反馈和正反馈,能够调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系统
保持动态平衡。
环境适应性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相 互适应,形成一定的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能够抵御外界 的干扰和变化。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对 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影响生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比较
项目 非生物 的物质 和能量 生产者 基石 组成成分 作用 同化 类型
消费者
分解者
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比较
项目 组成成分 作用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 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 自养 型 同化 类型
非生物 阳光、热能、空气、 的物质 水分、无机盐等 和能量
绿色植物、蓝藻、化 无机物→有机物;光能、无 生产者 能合成细菌(如硝化细 机化学能→有机化学能;为 基石 菌) 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大部分动物、非绿色 消费者 植物(如菟丝子)、营 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人工林生态系统 果园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农 田 生 态 系 统
草 原 生 态 系 统 海 洋 生 态 系 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
如果有人问你,一座楼房的结构是怎样的, 你该怎么回答?
观看视频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堂演练答案:
1-5:D C D C B
1、上网查阅“生物富集作用”的相关资料。
2、完成“课后延伸”的习题,阅读“延伸阅读” 的内容。
3、完成《导学练》上的习题。
生物必修3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潍坊四中 黄卫安
预习检测答案: 1-5:A A D C D
生 态 系 统 的 结 构 层 次
生物个体
同种
种群
所有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
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 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
、老鼠等动物,则所有的蚯蚓可以组成一个
种群 ______;这里所有的生物可以共同构成一个 群落 ______;那么所有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又可共同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
的一种联系。
四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鹰
第五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蛇 青蛙
蝗虫 青草
次级消费者
第三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生产者
第一营养级
【例题3】下列说法是否可以称为食物 链?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
否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 是 泥巴(主要指浮游植物)” ( )
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异养 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 型 传播 异养 型
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体、 分解者 及腐食性的动物(如蚯 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 蚓、蜣螂) 产者重新利用
参照课本89页“思考与讨论”7.一般系统的结构模式图 , 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太阳能输入 生产者
构成一个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概念
1、举例说明什么叫生态系统 关键词: 相互作用
动物园里饲养着各种动物,也栽培了多种植 物。全部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系统吗?
不是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类型
水域 生态 系统
陆地 生态 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生 态 系 统 的 类 型
自然 生态 系统
分解者(异养型):细菌、真菌等
1、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吗?
菟丝子
2.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3.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吗?
不是。例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
判断对错
细菌都是分 解者 错
特例 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 属于特殊的消费者
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 为食的腐食动物属于分解者 蓝藻、硝化细菌等也是生产者
1.图中有几条食物链 5条 2.鹰是第几营养级? 第3或第4 3.处于第三营养级的有哪些生物? 狐狸、蛇、鹰 4.鹰和蛇是什么关系? 捕食、竞争
食物链和食物网
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生 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数量越大,食性越杂,则食物链越多, 食物网越复杂。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 的渠道。
生态系 统的结 构包括 两方面 内容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池塘生态系统
阳光 水 空气 无机盐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太阳能
生产者
无机物 化学能
藻类
消 费 者
有机物
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 态 系 统 的 成 分
生产者(自养型):藻类等
消费者(异养型):鱼类等
动物都是消 费者
生产者就是 指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 产者
错
错 错
菟丝子属于消费者
【例题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
,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 A ) A.生产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消费者和分解者
D.分解者和消费者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 就会崩溃。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 “桥梁”,是必备成分。 思考: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无机环境
分解者 能 量 输 出
消费者
生组分?
生产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
分解者
1.双向箭头:生产者 与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一来三去:生产者
3.三来一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生产者、消费者都指向分解者
【例题2】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 图,a代表的成分是 ( B )